二十四孝故事白话文,24孝故事都有什么_1

合集下载

二十四孝故事白话文

二十四孝故事白话文

二十四孝故事白话文1. 二十四孝的故事1、孝感动天据说舜的父亲、继母和他异母的弟弟多次想害死他,他们在舜修补谷仓时放火,在他掘井时填土企图将其掩埋,但舜都成功逃脱了。

舜虽心里万般委屈,但仍然反省自己,认为是自己侍奉的不好,丝毫不记恨家人,还对他们一如既往的好。

舜的孝行感动了上天,在他耕地时,大象跑过来帮他,小鸟来替他锄草。

尧帝听说了,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各种考察,让他继承了王位。

舜在当了天帝后,依然十分孝顺自己的父母,对弟弟也很好,他的孝行便这样流传了下来。

2、亲尝汤药汉文帝十分孝顺,每日都细心照料母亲,从不懈怠。

传闻薄太后生病,病了足足有三年,汉文帝把母亲照料的很周到,常常衣不解带侍奉左右,汤药他也是亲自尝过之后才拿给母亲喝,其孝行因此传遍天下。

3、啮指痛心孔子的弟子曾参很孝顺父母,有一次他去山里面砍柴,家里面来了客人,母亲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时情急,只好咬破自己的手指,曾参突然觉得心疼,知道是母亲在呼唤自己了,赶紧返回家中,得知缘由,忙去接待客人。

4、百里负米孔子的弟子仲由家里贫困,自己常常都是靠野菜为生,但他为人孝顺,总是跑到百里之外背了米回来给父母吃。

后来父母去世了,他游学到楚国做了官,跟随他的车骑有百辆,存起来的粮食有万钟,仲由享受着此时的荣华富贵,不由感慨自己曾经吃野菜的日子,想到再也不能跑百里给父母背米了,十分伤心。

孔子还赞他说:“你对父母的侍奉,真是生时尽力,死后尽思。

”5、卖身葬父因家里贫困,父亲死后,董永只能将自己卖身到富贵人家赚取钱财,好安葬父亲。

一次在槐树下偶遇一女子,自愿与他结为夫妇。

不料那女子一个月便完成了债主要的三百匹锦缎,帮助董永还清债务赎了身。

在回家路上又经过那棵槐树,女子告知董永,说自己是天上的织女,天帝被董永的孝心感动,派她前来相助,说完便飞上了天。

6、闻雷泣墓魏晋时期营陵人王裒,其父被司马昭杀害,他终身不肯朝西坐着,并发誓永不做晋臣。

母亲在世时非常怕打雷,死后他便将母亲安葬在山林比较清静的地方,一到雷雨天气,他便不顾风雨跑到母亲坟旁,安慰母亲不要害怕,自己陪在左右。

二十四孝的24个孝的故事

二十四孝的24个孝的故事

【导语】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有不少孝⼦的故事,其中流传甚⼴的是“⼆⼗四孝”。

下⾯是©⽆忧考⽹分享的⼆⼗四孝的24个孝的故事。

欢迎阅读参考!1.⼆⼗四孝的24个孝的故事 1.孝感动天。

远古帝王舜年轻时,⽗亲、继母和异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但舜仍然对⽗母孝敬,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感动了天,于是就有⼤象和⼩鸟帮他耕种,后来帝尧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2.戏彩娱亲。

春秋楚国的⽼莱⼦为了让⽗母开⼼,70多岁时仍然穿着五⾊彩⾐,拿着拨浪⿎戏耍,就像⼩孩⼀样。

⼀次他跌了⼀跤,怕⽗母伤⼼,就躺在地上装哭,逗得⽗母很⾼兴。

3.⿅乳奉亲。

周朝郯⼦的⽗母年⽼时想吃⿅乳,郯⼦就⾝披⿅⽪,想混到⿅群中去取得⿅乳。

不料猎⼈把他当做了真⿅,要⽤⼸箭射杀他。

他连忙解释,猎⼈才知是⼈,对他⼤加赞扬。

4.为亲负⽶。

春秋鲁国⼈仲由,年轻时家贫,⾃⼰常吃野菜,却从百⾥之外负⽶回家侍奉双亲。

后来他做了⼤官,但是⽗母死了,他经常感叹:“现在我还想为⽗母亲去负⽶,却再不能了。

” 5.啮指⼼痛。

春秋鲁国⼈曾参少年时经常到⼭⾥去打柴。

⼀天家⾥忽然有客⼈造访,母亲不知如何接待,就⽤⽛咬⾃⼰的⼿指。

曾参忽然觉得⼼疼,明⽩是母亲在召唤,便赶快回家招待客⼈。

6.芦⾐顺母。

春秋鲁国的闵损常受继母虐待。

冬天继母的亲⽣⼦的棉⾐⾥是棉花,⽽他的棉⾐⾥是芦花。

后来⽗亲发觉后要休掉妻⼦,闵损反⽽为继母求情,继母从此对他⼗分疼爱。

7.亲尝汤药。

汉⽂帝⾝为⼀国之君,对母亲⾮常孝顺。

⼀次母亲病重,汉⽂帝⽇夜守护,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好后,他都要先尝⼀尝,觉得合适才端给母亲。

8.拾葚供亲。

汉代的蔡顺⽣活岔困,每⽇拾桑葚奉养母亲。

⼀天遇到军⼠,问他为什么把红桑葚和⿊桑葚分开装他说⿊桑葚让母亲吃,⽽红桑葚⾃⼰吃。

军⼠们就送给他⽶和⽜,让他孝敬母亲。

9.为母埋⼉。

晋代郭巨家道中落但妻⼦⽣了⼀个男孩,郭巨怕养孩⼦影响供养母亲,准备将⼉⼦埋掉。

挖坑时,突然挖到⼀坛上天所赐的黄⾦,于是既可孝敬母亲,⼜可抚养⼉⼦了. 10.卖⾝葬⽗。

二十四孝的故事

二十四孝的故事

二十四孝的故事二十四孝故事01 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虞:yu 瞽叟:gu sou02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懈怠:xie dai03 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以孝着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着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啮:nie 参:shen 舆:yu04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垒叠:lei die 锦褥:jin ru 筵席:yan xi05 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二十四孝故事全集

二十四孝故事全集

一:孝感动天,虞舜唐尧时代,一个叫舜的人是瞽叟的儿子,瞽叟是个瞎眼老人,非常不讲道德,舜的母亲也爱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他的弟弟叫象,更是骄纵凶狠,对待舜非常不好,三人多次想加害于舜!舜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对父母和弟弟却无丝毫怨恨之心,始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舜尽管最后还是被赶出家门,在历山脚下耕种,由于舜孝感动天,每当他耕耘的时候,有大象来帮忙,有鸟儿来帮忙!他的德行也影响了周边无数百姓,人们都愿意与他结邻而居,舜的孝顺贤能也传到了当时的皇帝尧那里,尧通过侦查发现确有其人其事,就排了九个健壮的男子去帮助他,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做妻子,还将皇位禅让给了他!诗颂:对对耕春象,纷纷耕草禽。

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刘恒没继承汉高祖刘邦的王位之前,被封为代王。

汉文帝刘恒是薄姬所生,尽管刘恒当了皇帝以后,薄太后有很多宫女服侍,但汉文帝依然如往常一样孝顺母亲!有次薄太后患重病有三年之久,汉文帝除了在朝堂处理国家大事后都是每天守在母亲身边,亲自看护,日夜不停,实在困了就在母亲的病床旁边打个盹。

每当宫女煎好药他一定先尝尝是否已经煎到位才亲自细心给母亲喂药!汉文帝刘恒的仁孝也传遍天下。

诗颂: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周朝的时候,孔子有一个叫曾参的弟子,品德高尚,非常孝顺父母。

有次他去山中砍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在家里没有东西招待客人,但是曾参一直还没有回来。

他的母亲实在没有办法了,忽然想起一个办法,因为母子心血相通,就咬破了自己的一个手指。

曾参在山中忽然觉得心痛,担心母亲在家有事,就急忙赶回家中。

客人走后,曾参问母亲家里来了客人为什么他在山中会忽然心痛,他母亲说,我见你很久没有回来,就咬破手指,想你必定会有感觉,早点回来,帮我招待客人。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周朝时候孔子有个弟子叫闵子骞,早年丧母,父亲又娶了一个女子生了两个弟弟。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1. 孝顺的刘海。

刘海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母亲生病了,他整天照顾母亲,不离不弃,直到母亲康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2. 孝顺的张良。

张良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父亲年老多病,他不顾自己的前途,一心一意地照顾父亲。

最终,他的孝顺感动了皇帝,成为了一代名臣。

3. 孝顺的包公。

包公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母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母亲,直到母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4. 孝顺的孟母。

孟母是一个孝顺的母亲,她教育儿子孟子,使他成为了一代伟人。

她的孝顺精神感动了世人,成为了中国孝道的典范。

5. 孝顺的曹操。

曹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父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去世。

他的孝顺精神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6. 孝顺的关公。

关公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母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母亲,直到母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7. 孝顺的孔子。

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8. 孝顺的周瑜。

周瑜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母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母亲,直到母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9. 孝顺的刘备。

刘备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父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10. 孝顺的关羽。

关羽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母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母亲,直到母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11. 孝顺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父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12. 孝顺的杨贵妃。

杨贵妃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她的父亲年老多病,她不离不弃地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去世。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_历史故事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_历史故事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历史故事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人物或事件,以情节的连贯曲折,语言的生动形象,为我们还原出真实的历史情景。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篇一: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篇二: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篇三: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篇四: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二十四孝,都是哪24孝,背后有着24个怎样的故事?

二十四孝,都是哪24孝,背后有着24个怎样的故事?

孝敬老人、爱护孩子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古代有不少孝子的故事,其中流传甚广、最经典的当属我们口中常说的'二十四孝'了。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虽然知道'二十四孝'这几个字,孝敬老人莫过于二十四孝,但是大家知道这'二十四孝'中都是哪24孝吗?这'二十四孝'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小编就简单和大家聊一聊。

二十四孝及其背后的24个孝敬老人的故事01 孝感动天。

舜亲生母亲去世的早,跟着爸爸和继母还有一个异母之弟生活在一起,继母多次想铲除他,舜虽然知道但仍非常孝敬继母。

对弟弟也是很疼爱。

舜的孝顺感动了天,大象、小鸟等都来帮他耕种。

这就是孝感动天的故事。

02 戏彩娱亲。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做老莱子的人,这个人非常孝顺,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还依然身着五彩衣,手里拿着拨浪鼓戏耍,逗父母开心,一次一不小心跌了一跤,为了不让自己的父母担心,他就直接躺在地上装哭逗父母开心。

03 鹿乳奉亲。

郯子是周朝人,他的父母想要吃鹿乳,于是他就身披鹿皮,准备混到鹿群中取鹿乳。

不巧的是一位猎人将他当做了真鹿,差点用弓箭射杀他。

经他解释后,猎人才知是人,对其行为大大赞赏。

04 为亲负米。

仲由年轻的时候,家里比较贫穷,经常穷的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仲由经常吃野菜,但是却将自己节省下来的钱,买成米,背着米从百里之外回家侍奉双亲。

05 啮指心痛。

这个故事是讲的曾参的故事。

曾参年少时家里比较贫穷,但是对母亲却是非常的孝顺,有一次他出去砍柴,家里来了客人,曾参母亲苦于不知道该如何招待客人,于是就用嘴咬自己的手指。

而在外砍柴的曾参忽感心痛,马上想到了母亲,心想大概是母亲在召唤自己,于是就赶快回了家去招待客人。

06 芦衣顺母。

春秋时期,有个叫闵损的人,娶亲去世的早,后来父亲给他娶了一位继母,这继母对待闵损非常不好,冬天给闵损穿的棉衣里是芦花,给自己儿子穿的棉衣里却是棉花。

闵损父亲发现后要休掉继母,但是闵损为其母求情,请求他不要休掉继母。

24孝故事白话文

24孝故事白话文

24孝故事白话文24孝故事白话文《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的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还有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

接下来就让小编为你带来有关24孝故事白话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帮助。

24孝故事白话文篇(一)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24孝故事白话文篇(二)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24孝故事白话文篇(三)扼虎救父杨香14岁这年,曾随同父亲杨丰(有可能是三国时期之后改名杨丰的游侠杨阿若)去田里割稻,忽然蹿出一只大老虎,扑向杨丰,一口将他叼住。

杨香急坏了,一心只想着父亲安危的她,完全忘了自己与老虎的力量悬殊。

好个杨香,只见她猛地跳上前去,用力卡住老虎的头颈。

任凭老虎怎么挣扎,她一双小手始终像一把钳子,紧紧卡住老虎的咽喉不放。

老虎终因喉咙被卡,无法呼吸,瘫倒在地上,他们父女才得以幸免遇难。

24孝故事大全

24孝故事大全

24孝故事大全1. 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2. 戏彩娱亲: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3. 鹿乳奉亲:春秋时期的郯子,为了疗治年迈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挤取鹿乳,奉养双亲,差点被猎人当作麋鹿射杀。

4. 百里负米:孔子的弟子子路,早年家中贫寒,自己吃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

做官以后,他经常怀念已经去世的父母,渴望为父母尽孝。

5. 啮指痛心:孔子的弟子曾参少年时在山上打柴,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遇上难题,就赶紧背柴回家。

原来是家中来客,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手指,盼望自己回来。

6. 芦衣顺母: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生母早逝,继母常常虐待他。

7. 亲尝汤药:汉文帝在母亲薄太后患病的3年时间里,经常衣不解带地侍奉母亲。

8. 拾葚异器:蔡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当时正逢王莽叛乱,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又遇饥荒,柴米昂贵,怎么办呢?蔡顺只好每天拾桑葚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问:“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被他的孝心深深感动,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自己的老母。

9. 埋儿奉母:东汉时期的郭巨,为了不让年迈的母亲饿死,打算埋掉自己的儿子,以保全母亲的性命。

挖坑时,意外地挖到一坛黄金,上面写着“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得以用这些黄金赡养老母亲和供养妻子。

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0. 卖身葬父:董永为了筹集葬父的费用,不得不卖身为奴。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七仙女化作七姐来到人间,与他结为夫妻。

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

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

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导语:《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孝感动天虞舜,瞽瞍(ɡǔ sǒu)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戏彩娱亲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三、鹿乳奉亲周郯(tán)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

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被误杀的危险.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二十四孝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以二十四个孝行故事为题材,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孝道的伟大精神。

这些故事中,有的讲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有的则描述了夫妻之间的相互关爱,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道德观念。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二十四个感人至深的孝行故事吧。

1. 孝感动天,讲述了汉代时期的孝顺少年郭巨,他为了孝敬父母,不惜用自己的血来医治父亲,最终感动了上天,使得父亲病愈。

2. 母慈子孝,讲述了宋代时期的范仲淹,他在母亲去世后,为了尽孝心,亲自挖开坟墓,将母亲的遗体亲自安葬。

3. 母教子孝,讲述了唐代时期的李白,他在母亲生病期间,不离不弃,不辞辛劳地照料母亲,最终得到了母亲的康复。

4. 孝善着鬼神,讲述了南宋时期的包拯,他在遇到困难时,不忘对母亲的孝顺,最终得到了鬼神的庇佑,化解了危机。

5. 孝友传家,讲述了明代时期的文天祥,他为了孝敬父母,不顾一切地保护家族的传承,最终将孝道传承下去。

6. 孝义感天,讲述了清代时期的郑成功,他在父亲去世后,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不顾一切地投入抗敌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7. 孝心感动,讲述了元代时期的郭守敬,他在母亲去世后,为了纪念母亲,发明了浑天仪,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孝心。

8. 孝行感动天,讲述了唐代时期的李渊,他在父亲去世后,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孝心,创作了《长恨歌》,感动了天地万物。

9. 孝道感人,讲述了宋代时期的文天祥,他在父亲去世后,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孝心,写下了《过零丁洋》,感动了世人。

10. 孝子报国,讲述了明代时期的戚继光,他在父亲去世后,为了报答父亲对国家的忠诚,不惜牺牲自己,最终取得了抗倭的胜利。

11. 孝心感动神,讲述了清代时期的康熙皇帝,他在母亲去世后,为了纪念母亲,修建了颐和园,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孝心。

12. 孝道感人心,讲述了唐代时期的孟浩然,他在母亲去世后,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孝心,写下了《登鹳雀楼》,感动了世人。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1孝感动天.虞朝皇帝舜,是瞽瞍之子,天性至为孝顺。

父亲是一位全然不懂礼仪的人,母亲常出恶言,其弟名象,傲慢不悛,惟姚舜并不怨恨,仍能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姚舜常在历山下耕田,因孝感动天,有象协助耕田,亦有鸟帮助其锄草。

当时的皇帝唐尧闻悉姚舜大孝,特派九位男子服侍,并将其女儿娥皇及女英与舜为妻,後来并将天下让与,舜以一平民,居然跃而为虞朝之皇帝,纯因孝心所致。

2.亲嚐汤药西汉时代之汉文帝名恒,系汉高祖刘邦之第三子,尚未就帝位前,其父就封化为代王,文帝奉养其母薄太后,极为孝顺,从不怠慢,有一次母亲患病,病了三年之久,文帝亲自殷勤看护,在侧侍候,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每逢煎好汤药,如非亲自嚐试,未敢拿与母亲服。

文帝孝顺母亲,因而仁孝声名传遍於天下,得到人人之赞颂。

3.啮指痛心周朝曾参,名子舆,奉养母亲,极为孝顺,有一次往山中砍柴时,家裏忽然有客来到,母亲不知所措,盼望曾参速返,乃咬破手指,在山中之曾参,陡觉心痛,卜有预兆,急忙挑柴赶回家中,硊在母亲膝前,问其缘故,母亲说: 因有客至,乃咬手指使你醒悟。

曾参事母至孝,母亲手指竟与其性灵相通。

4.负米养亲周朝仲由,字子路家境贫困,时常采食藜与藿等野菜,子路为奉养父母,每每往百里以外之地背负食米。

父母逝世後,南游至楚国,楚王敬慕其学问人品,给与封其官爵百乘之车马,积存之米粮以万钟计,平时生活,以多层毛毯为坐褥,用膳时排列食鼎食用,极尽荣华富贵,但仍然思念父母之苦劳,感叹说: 虽然希望再如以往,食用藜藿等野菜,往百里以外之地负米奉养双亲,惜巳无法如愿。

5.卖身葬父汉朝有一孝子,姓董名永,家贫如洗,父死时无力办理丧事,乃卖身贷钱埋葬父亲。

葬亲事毕,往买主家偿工途中,遇一妇女,求董永娶为妻室,并与之同往主家,买主令织缣三百疋以抵偿贷借款项,因得该妇女之助,仅历时一个月,即完成工作,归途行至前相遇之槐树下,该妇女遂辞别董永而去。

相传该妇女系仙女,因董永之孝心可感,乃得天助。

二十四孝故事白话文,24孝故事都有什么

二十四孝故事白话文,24孝故事都有什么

二十四孝故事白话文,24孝故事都有什么二十四孝小故事都有什么呢?24孝故事有哪些,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一些关于二十四孝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24孝故事白话文第一个故事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第二个故事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1第三个故事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第四个故事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二十四孝的故事

二十四孝的故事

二十四孝的故事1.孝感动天。

远古帝王舜年轻时,父亲、继母和异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但舜仍然对父母孝敬,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于是就有大象和小鸟帮他耕种,后来帝尧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2.戏彩娱亲。

春秋楚国的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70多岁时仍然穿着五色彩衣,拿着拨浪鼓戏耍,就像小孩一样。

一次他跌了一跤,怕父母伤心,就躺在地上装哭,逗得父母很高兴。

3鹿乳奉亲。

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时想吃鹿乳,郯子就身披鹿皮,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

不料猎人把他当做了真鹿,要用弓箭射杀他。

他连忙解释,猎人才知是人,对他大加赞扬。

4.为亲负米。

春秋鲁国人仲由,年轻时家贫,自己常吃野菜,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后来他做了大官,但是父母死了,他经常感叹:“现在我还想为父母亲去负米,却再不能了。

”5.啮指心痛。

春秋鲁国人曾参少年时经常到山里去打柴。

一天家里忽然有客人造访,母亲不知如何接待,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明白是母亲在召唤,便赶快回家招待客人。

6.芦衣顺母。

春秋鲁国的闵损常受继母虐待。

冬天继母的亲生子的棉衣里是棉花,而他的棉衣里是芦花。

后来父亲发觉后要休掉妻子,闵损反而为继母求情,继母从此对他十分疼爱。

7.亲尝汤药。

汉文帝身为一国之君,对母亲非常孝顺。

一次母亲病重,汉文帝日夜守护,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好后,他都要先尝一尝,觉得合适才端给母亲。

8.拾葚供亲。

汉代的蔡顺生活岔困,每日拾桑葚奉养母亲。

一天遇到军士,问他为什么把红桑葚和黑桑葚分开装他说黑桑葚让母亲吃,而红桑葚自己吃。

军士们就送给他米和牛,让他孝敬母亲。

9.为母埋儿。

晋代郭巨家道中落但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巨怕养孩子影响供养母亲,准备将儿子埋掉。

挖坑时,突然挖到一坛上天所赐的黄金,于是既可孝敬母亲,又可抚养儿子了.10.卖身葬父。

汉朝董永家贫,父亲去世后只好问地主借钱办丧事。

后来他准备卖身去地主家干苦力,半路上遇到一位美女,于是董永就将她带到地主家帮忙。

24孝故事白话文_古代24孝故事

24孝故事白话文_古代24孝故事

24孝故事白话文_古代24孝故事《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

不过有的人还是看不懂古文,所以小编今天就整理了古代24孝故事原文故事和译文白话文,希望大家喜欢咯!24孝故事白话文:尝粪心忧原文: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

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

”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诗赞: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译文:南齐人庾黔娄,任孱陵县令。

到孱陵县赴任不满十天,忽然觉得心惊胆战,浑身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

到家得知父亲病重已两天了。

医生说:“要想知道病情好转还是恶化,只要尝一点病人粪便,味道苦说明是好事。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

到夜里,跪拜北斗星,叩头乞求以自身代父去死。

24孝故事白话文:乳姑不怠原文: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

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

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诗赞: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

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译文: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崔山南(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

他的曾祖母长孙老夫人年事已高,牙齿完全脱落。

他祖母唐夫人每天早上盥洗后,都上堂来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

婆婆长孙老夫人没有吃过一粒粮食,数年身体依然健康。

后来一天忽然病倒了,将全家大小全召集在一起,发愿说:“我没有什么能报答媳妇的恩义了,但愿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就好了。

”24孝故事白话文:涤亲溺器原文: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

身虽贵显,奉母尽诚。

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诗赞: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

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译文: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黄庭坚是著名诗人和书法家。

哲宗元符年间位居太史,天性极其孝顺。

二十四孝的故事 要每个故事概括

二十四孝的故事 要每个故事概括

二十四孝的故事要每个故事概括1、卖身葬父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2、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3、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4、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5、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

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扩展资料:《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

24孝人物及故事简介

24孝人物及故事简介

24孝人物及故事简介《二十四孝》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孝道故事的书,其中包含了24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一个孝子为人物核心,表现了他们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和尽孝的行为。

以下是《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及故事简介:1、孝感动天(舜):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2、亲尝汤药(刘恒):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即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3、啮指痛心(黄香):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4、芦衣顺母(闵损):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从破缝飞出。

父亲返家后,准备休掉不贤的继母。

这时,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以贤妇对待闵损。

5、鹿乳奉亲(郯子):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

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6、戏彩娱亲(老莱子):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二十四孝白话译文

二十四孝白话译文

二十四孝白话译文一、孝感动天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

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

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

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

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

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

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

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

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

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赞曰: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二、孝传五世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

他奉侍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

偶遇父母有病,则衣不解带日夜陪床服侍,亲自做汤熬药。

二老逝去后,陈侃悲痛欲绝,真正做到了事生尽力事死尽思的圣人垂训。

他的孝行被整个家族引为典范。

所以后代子孙人人效法,尊老爱幼,兄弟团结,夫妇和睦,妯娌相亲。

以后陈氏家族五代同堂,传为佳话。

朝廷树坊旌表,赐额曰:“孝门陈君”,百姓则称其为“陈孝门”。

后人有诗赞曰;至孝事亲世颂扬,子孙代代仰遗芳;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动枫宸诏表彰。

三、兄弟争孝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

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

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

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

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

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

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

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

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
孔子说:“孝子愿承其事,赤子愿学其道。

”孝道乃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美德,一直世世代代流传至今。

下面一共有二十四则孝道故事,见证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背后的可贵美德!
一、颜如玉孝子
明朝时,一家三口,父母颜文英,孩子叫颜如玉。

他们家母亲极其孝顺,教育孩子更是不遗余力,强调孩子应该孝敬父母,自身行为要正派清正。

有一次,父母给颜如玉买了一件新衣服,他却拒绝穿上,他说:“这样的衣裳太漂亮了,太显眼了,我不敢穿,害怕会别人看到、羞辱咱家父母。

”父母知道他的心意,欣喜连连。

二、徐文公孝儿
唐朝时,有一位叫徐文公的律师受封为大夫,此时他的孩子非常孝敬老人,每次去外头做事,决不能忘记拜访爷爷奶奶,他以诚恳的
态度,真挚的问候为表达孝心,他也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老人,照料他们,时刻传递着他的温情和孝心。

三、木兰赴火女
宋朝者,有个叫木兰的少女,她不仅智慧过人、勤恳努力,最难
能可贵的是:她非常孝顺父母,面对父亲病故,她主动要入军,替父
亲报仇血恨,木兰直面拒降大军,英勇地站立在战场上,最终战死沙场,史称木兰赴火入军,此举令人赞颂!
四、吴起孝仔
明朝时,一位名叫吴起的士子,早失去父亲,母亲在家门口盖房
子时起火,受了重伤,吴起孝仔扶着母亲上山,吴起紧贴头顶叩拜说:“请做我的代父!”这一幕博得全村的敬仰,他的深情令人感动,也
让人看到当时的孝顺。

五、李太白孝弟
李白在家乡担任将军时,掌兵之中有个表彰勇士的仪式,他的弟
弟也参加了,李太白亲自为自己的弟弟发动袖子,给平民贴上印章,
并上缴官职令,这种孝敬兄弟之间感情的行为,也显示。

二十四孝的24个孝的故事分别是什么(优秀4篇)

二十四孝的24个孝的故事分别是什么(优秀4篇)

二十四孝的24个孝的故事分别是什么(优秀4篇)二十四孝的24个孝的故事分别是什么篇一1、孝感动天虽然父亲瞽叟、继母和异母弟弟象千方百计想害死舜,舜却丝毫不记恨,依旧孝顺父亲,关爱弟弟。

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大象和鸟来到历山,一个帮他耕田,一个帮他除草。

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

登上天子之位以后,舜仍然尊敬父亲,把象封为诸侯。

2、戏彩娱亲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老莱子孝顺父母,用美味佳肴奉养父母。

为了让父母开怀大笑,七十岁的他经常穿着五色彩衣,手里拿着拨浪鼓,像孩子那样戏耍;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摔倒时装出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像孩子那样啼哭。

3、鹿乳奉亲春秋时期的郯子,为了疗治年迈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挤取鹿乳,奉养双亲,差点被猎人当作麋鹿射杀。

4、百里负米孔子的弟子子路,早年家中贫寒,自己吃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

做官以后,他经常怀念已经去世的父母,渴望为父母尽孝。

5、啮指痛心孔子的弟子曾参少年时在山上打柴,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遇上难题,就赶紧背柴回家。

原来是家中来客,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手指,盼望自己回来。

6、芦衣顺母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生母早逝,继母常常虐待他。

冬天,继母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穿上真正的棉衣,给闵子骞穿上用芦花填充的“棉衣”。

当父亲知道实情后,想要休妻。

闵子骞却替继母求情,不希望继母的儿子跟自己一样受冻。

父亲依从了他的请求,继母也改过自新,待他如亲生。

芦衣顺母7、亲尝汤药汉文帝在母亲薄太后患病的3年时间里,经常衣不解带地侍奉母亲。

汉文帝总是先亲口尝过母亲所服的汤药,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8、拾葚异器汉代末年的蔡顺,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拾取桑葚充饥。

赤眉军士兵问他为什么要把两种桑葚分开盛装,蔡顺告诉对方:自己吃红色的桑葚,母亲吃黑色的桑葚。

赤眉军送给他两斗白米和一个牛蹄,表示敬意。

9、埋儿奉母东汉郭巨为了不影响对母亲的供养,就想埋掉刚刚降生的男孩。

挖坑时,郭巨发现了一坛黄金,上面写明是老天赐给郭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孝故事白话文,24孝故事都有什么
第三个故事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第四个故事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
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第五个故事芦衣顺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