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

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方法。
方法:本院生化检验科于2022年7月起开展质控工作。
随机选取2022年4~6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对照组,7-9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试验组。
统计检验结果误差较大的病例,根据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观察管理效果。
结果:1)16例检验结果误差较大的生化检验项目中,影响因素包括样本、检验操作、人员三个方面。
2)试验组受检者的生化检验结果误差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和检验质量评分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临床医学生化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多样化,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能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生化检验;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满意度生化检验是利用受检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通过测定指定项目了解机体的健康状态,是疾病诊断与预后评价的重要手段[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仪器设备的升级,生化检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然而,检验操作具有专业性,从样本采集到得出结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鉴于此,本研究选取440例生化检验患者为对象,分析了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对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生化检验科于2022年7月起开展质控工作。
随机选取2022年4~6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对照组,2022年7-9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试验组。
对照组内,男117例、女103例;年龄19~83岁,平均为(46.83±11.60)岁;就诊科室来源:普外科73例、内科65例、妇产科37例、骨科24例、其他21例。
试验组内,男115例、女105例;年龄18~84岁,平均为(47.35±12.14)岁;就诊科室来源:普外科80例、内科61例、妇产科32例、骨科21例、其他26例。
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受检者的基线资料相近(P>0.05),可对比研究。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生化检验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医院检验科先后引进了各种类型的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同时检测方法学的改进和校准品质量的提高,使得分析的准确度得到很大提高,但分析过程之外的影响因素常被临床医生和检验工作者所忽视。
本文对引起生化检验结果误差的各种析前因素进行了阐述。
1.生理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理因素可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种类型。
主要有年龄、性别、运动、情绪、体位改变、生活方式、妊娠、季节变化、海拔高度、生理性波动等,现分述如下:1.1 年龄正常生长期儿童由于骨骼生长使得成骨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ALP)增加,因此生长期儿童的ALP的活性比健康成人要高3倍左右;新生儿肝脏缺乏葡萄糖酸转移酶,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因此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比正常成人高;年龄还可以影响体内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人体肌酐(Cr)清除率每隔十年有所减少。
这些实例都说明了年龄的变化会影响到某些生化检验的结果,因而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针对这些项目在不同的年龄段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1.2 性别不同性别其体内的性腺激素水平不同,并且生育期女性的性腺激素水平还随其处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有明显变化;此外和肌肉代谢有关的分析项目如Cr和肌酸激酶(CK),其血清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因此对于这些有性别差异的项目,需要针对不同的性别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1.3 运动强烈的肌肉运动可以明显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暂时的变化的是血清游离脂肪酸迅速下降后继而上升,丙酮酸和乳酸亦接着升高;细胞酶的释放引起血清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磷酸肌酸分解增多,导致血清Cr、磷的浓度升高,有时可升高25%甚至更多。
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临床生化检验,这对于稍微有点医学知识的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我们不管是住院看病,还是体检身体,或者康复治疗等,都会用上它。
其实早在3000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到了体液成分在疾病时的变化。
从最初的细胞内外环境的确立、比色方法的发明、自动化仪器试剂的发展、到各种方法学的建立,临床生化检验在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临床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巨大的帮组。
虽然各种技术都得到了不错的完善和发展,但是生化检验结果除了疾病之外,还有许多因素也同样会影响生化检测的结果。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影响生化检测的常见因素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1.分析前因素在实验室分析样品之前,只要能在分析前影响血清中成份组成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最后的检测结果。
这些因素也是临床生化实验室检验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误差来源,由于此类因素主要存在于分析前,检验科对于其的控制有限,因此通常容易被忽略掉。
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尽量去控制它们,从而减少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最有意义的帮助。
那分析前因素又有哪些呢?让我们来看看。
分析前因素包括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因素。
(一)生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主要是人固有的,可以因为人的年龄,性别及生理状态时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在解读检验结果时需要参照其实际情况进行解读,以免造成误诊。
1、年龄新生儿在出生时由于短暂的缺氧,导致部分红细胞发生破坏,可以导致部分生化结果偏高,如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钾(K)、胆红素(DIL)等,同样由于肝脏缺乏葡萄糖酸转移酶,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因此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比正常成人高。
另外由于新生儿血细胞压积明显高于成人,在血液离体后,细胞耗能酵解葡萄糖,导致血清中葡萄糖略有下降。
另外,正常生长期儿童由于骨骼生长使得成骨母细胞分泌较多的碱性磷酸酶,导致生长期儿童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摘要:生化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人体的生化指标,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偏差。
本文将探讨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 实验条件影响:实验条件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生化检验结果的偏差。
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时,要严格控制实验环境的稳定,确保温度、湿度等参数的恒定。
使用标准校准品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2. 样本质量影响: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过程中,若存在错误或不当操作,可能导致样本污染、降解等问题,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对策:确保样本采集的规范性和无菌性,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在处理和保存过程中,尽量避免温度升高、冷冻和解冻等操作,以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患者因素影响: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可能对生化指标产生影响。
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生化指标的变化。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前,要询问患者的个人信息,例如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情况,以了解其对结果的可能影响。
必要时,要在患者适当的生理状态下进行生化检验,例如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检测。
4. 仪器误差影响: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也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仪器的使用寿命、校准情况等都可能导致误差。
对策: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精确性。
在使用仪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误差。
5. 数据处理方法影响:生化数据的处理方法也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都可能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对策:在进行生化数据处理时,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要进行多次实验验证,以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实验条件、样本质量、患者因素、仪器误差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生化检测影响因素

一 操作因素
1 采血前患者应安静,切忌大声喧哗和呻吟,不 然会导致PCO2下降
2
注射器针刺入动脉后,借助血压足以将针芯 推动而不必抽取,以避免负压吸引使血中的 O2和CO2溢出。导致PO2和PCO2降低
避免混入静脉血混合了少量的静脉血,结果 仍可能发生偏差,尤其是对pO2 和sO2,但是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 短与检测结果的关系,在方便 工作的同时,确保检验结果与 患者人体生化真值的相关性, 在恰当的时间内进行检验。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 与检测结果有何关系?
• 有研究表明,如果以采血1 h测 定的结果为基准。然后将各标 本加盖后放置4 ℃冰箱储存。分 别于4 h、8 h、24 h对14项项目 上机测定,不同时间段各项目 显著差异不同。
血液标本放置后(24h内) 随时间的变化
其结果偏高的是:
测定项目:TP、ALB、CHO、 K+、Na+、Cl-、AST、ALP、 GGT. GLU、ALT. TBIL、DBIL、 TG。 TP、ALB、CHO、K+、 Na+、AST、ALP、GGT. GLU、TBIL、Cl-、ALT.
其结果偏低的是:
常见影响生化检验的三大因素 1. 标本放置时间。 2. 溶血。 3. 脂血。
生化检验结果对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的要求
• 对于标本量大的生化室,血液 标本在采集后往往不能及时上 机检测,而对于标本量小的生 化室为了节省试剂,降低成本, 把标本集中起来做,这样就造 成了大多数标本需放置1 h以后 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上机检测。
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 试验结果显示肌酸激酶的活性随时 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乳酸脱氢酶 由于红细胞的通透性改变,血清中 酶活性不断上升,羟丁酸脱氢酶活 性也在放置过程中不断上升,谷草 转氨酶的活性影响不大。血标本如 不能及时测定,有必要将血清分离 出来保存。
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易出现结果不准 确 的 情 况, 为 了 让 生 化 检 验 的 结 果 更 加
准确,今天我们就 来 分 析 一 下 可 能 对 生 化 检 验 结 果 产 生
影响的因素。
二、 分析前影响因素
首先,病人自身条件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病人年龄、性
确,标本用量和试剂用量也要充足,位置安放正确不能移位
错位,造成结果张冠李戴,产生错误结果而发生事故,标本量
和试剂不足也会造成结果偏差。 所以检验工作人员在进行
检测的时候也不能开小差。
但是现在用于生化检测的仪器型号,厂家,检测使用的
方法有不同选择,参考范围也就有不同。 所以检测结果也会
出现差异,比对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别、精神状态、用药情况、采血前活动量,甚至是季节都可能
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比如,病人喜欢吃肉,那么在进
行血清尿酸和尿素检查时,结果就会比正常饮食的人高一
点,同时,胆固醇也要高一点,所以在检查前最好告诉病人保
持空腹 12 个小时,这样生化检验的结果就更加准确一点。
还有的病人长期服用避孕药,这样就会导致她的肝脏酶水平
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罗 勤
一、 引言
生化检验是医生对 疾 病 进 行 诊 断 的 时 候 参 考 的 重 要
依据,为了保证疾病得到准确诊断,就 需 要 确 保 生 化 检 验
结果可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多种 因 素 均 会 对 我 们 的 生
进行审核和发出报告,结果审核要求工作人员仔细检查结
果,是否有常识性不能发出的结果,一般由高年资人员进行。
以防漏判,误判结果。
最后,合理正确保存样本,保存样本作用是用于复查,复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原因与控制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原因与控制随着技术的进步,生化检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从而大大提高了医学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医护人员识别和治愈各种疾病。
然而,鉴于生物学实验的复杂性,如果在任意一个环节存在缺陷,就会严重损害实验的总体质量。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生物学实验的技术支持,并且不断改善实验的流程。
生化检验流程: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步骤,其流程包括:收集样本、检测样本、处理溶血样本。
根据相关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的步骤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检验质量,我们需要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
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①生化检验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准确度、及时性、精确性,而这些准确度取决于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包括但不限于:正确的测试流程,确保测试结论的正确性,避免测试结论的不正确性。
《医学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方法中危害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原因研究》指出,由于运动和饮食等方面的不良习惯,会对医学人体血液生物检查的准确度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般来说,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度,患者应该先进行空腹,然后再进行静脉血液的收集。
此外,为了确保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还应该核对患者的身份,并确定其是否为4h—6h的禁食。
在检查前,应该先施加1min的止血带,然后再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收获血液标本之后应尽快放下止血带。
此外,根据国家标准研究,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血液标本的质量也影响检测结果,特别是对白蛋白、酸性磷酸酶的监测,若血液标本不合符国家标准,会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
医学研究表明,药物治疗方法也会对生化检测的准确度产生重大影响。
近期的治疗方案可以作为重点关注的指标,例如,如果患有慢性糖尿病的人,应该持续口服抗抑郁药,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
此外,根据临床实践经验,长期接受化疗可以损害患者的肝脏和肾脏。
在进行实际诊断前,应该仔细调研患者的病历,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药物副作用,以减少其对实际诊断的干扰,从而确保实际诊断的准确性。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分析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中的化学成分,以及酶、激素等活性物质的含量和活性水平,来评估机体的生物化学状态,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如样本质量、采样时间、药物干扰等,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1. 样本质量样本质量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样本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血细胞沉积、凝血、溶血等现象,导致生化指标的偏差。
对于血清生化检验而言,血清的采集和分离过程是非常重要的,采集时要确保样本不受外界污染,分离过程要避免血细胞、凝血因子等物质的混入。
对策:在采集样本时,要采用无菌技术,避免污染;在分离血清时,应该采用标准的离心速度和时间,确保血细胞和血清得到有效分离。
2. 采样时间生化检验的结果受到机体生物学节律的影响,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可能会导致生化指标的变化。
血糖、肌酐、尿酸等指标都受到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对策:对于受生物学节律影响的指标,如血糖、肌酐等,应该在相同的时间采集样本,以减少因生物钟影响而导致的结果差异。
3. 药物干扰一些药物可以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抗生素、抗凝剂、影响肠道吸收的药物等,都可能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一些药物本身也可以作为检测指标,如抗生素、激素等。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应该了解患者的用药史,避免患者正在使用会影响生化指标的药物;对于一些药物本身可以作为指标的情况,应该进行相应的标本处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体位变化体位的变化会导致血液的分布出现变化,从而影响到一些生化指标的测定值,例如血压、血糖等指标在不同体位下的值会有所不同。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应该注意患者的体位,尽量在相同的体位下进行检测,以减少因体位变化导致的结果差异。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引言: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手段,可以通过分析人体内的生化物质来评估其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状态。
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生理状态、检验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实验室操作的技术水平等。
本文将针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影响因素一:患者的生理状态患者的生理状态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者的食物摄入、药物使用、疾病状态等都可能对生化指标产生影响。
为了减小这些因素的干扰,应在进行生化检验前要求患者进行充分的空腹,并要求患者停用影响生化指标的药物。
还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如有需要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点进行相应的生化检验。
影响因素二: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常用的生化检验方法有光学测定法、电化学测定法、酶促反应测定法等。
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实验室中使用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为了避免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差异,应加强对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培训。
还需定期对检验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影响因素三:实验室操作的技术水平实验室操作的技术水平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实验室操作包括标本采集、标本运输、标本处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实验室操作的技术水平,应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还应加强对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规范化培训,以减小操作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对策一:加强患者教育和管理为了减小患者的生理状态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应加强患者的教育和管理。
在进行生化检验前,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检验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要求患者按照要求进行准备工作,如空腹、停药等。
还应建立患者档案,记录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相关的用药情况,以便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解释。
对策二:提高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为了减小检验方法的差异性,应加强对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培训。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测手段,它能够通过对人体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和疾病进展监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但是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了解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临床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1. 采样时间的影响在进行生化检验的时候,采样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人体的生物活动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不同的时间采集到的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比如血糖在餐后会有明显的升高,而餐前的血糖水平会较低;肝功能指标在餐后也可能会有所波动。
如果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采样,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检验结果,而临床医生在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时,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2. 饮食因素人体摄入的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饮酒会导致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而食物中含有一些脂肪、蛋白质等成分,会直接影响血液中相应的生化指标的含量。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要求患者空腹采样等。
3. 药物干扰许多药物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干扰,比如某些药物可以影响肝功能指标的含量,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影响肾功能指标的含量。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尤其是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在采样前需要向医生咨询,如果需要暂停服药,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操作。
4. 体力活动体力活动会导致肌肉运动,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肌酸激酶等物质,对生化指标的含量产生影响。
在进行生化检验前,需要了解患者近期的体力活动情况,如果存在较大的体力活动,需要适当延迟采样时间,以避免这些影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5. 患者情绪状态患者的情绪状态也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比如紧张、恐惧等情绪会导致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从而影响一些生化指标的含量。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临床生化检验是衡量人体生理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结果对于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体差异、检验方法、采样和转运等,因此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因素及对策。
1.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指的是不同个体的生理、营养、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蛋白质等。
因此,在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如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并结合常模值进行评估。
2.检验方法不同的检验方法可能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在血清学检查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相对较为广泛使用,但若不严格控制试剂盒、反应时间等需要素质控制的环节,则容易出现假阳性等结果误差。
因此,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以及保证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十分重要。
3.采样及转运临床生化检验的首要问题是样本的采集和保存。
不当的采样方法或样本保存不当可能会导致结果偏差。
如生化指标可能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发生改变,如采血时遵循严格的采样技巧,清洁消毒,避免致病菌细胞因素的污染,减轻样品血细胞和末梢骨骼肌损伤,保证样本的来源真实可靠。
在运输过程中,因收件人延迟接收或不适宜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导致结果误差。
因此,在采样和转运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流程。
4.身体状态体积的变化对血浆生化指标具有直接影响,如当水分严重缺乏或者血容量大幅度增加,会导致血液的稀释和浓缩,造成检测数据偏离正常值,或者影响指标的质量,对此,预防部分不必要的考虑于检查前应早餐一般,充分的水分摄取,保证身体状态稳定。
总之,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并调整这些因素,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深入了解生化检验技术和相关知识,遵守规范化的检验操作流程,确保检验结果的有效和可靠,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生物化学状态。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人为因素、生物学因素和技术因素等。
本文将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为因素是指在生化检验过程中由操作人员引起的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包括操作不规范、标本采集不当、样本保存条件不合适等。
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以下对策可以采取:1. 培训和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2.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生化检验的第一步,采集不当可能导致结果的错误。
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标本采集,并且需要注意样本保存条件和时效。
3.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标准操作程序、质量控制标本和内部质量控制等。
定期检查和评估质量控制结果,及时纠正问题,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物学因素是指人体生理状况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人体的生理状态会因季节、时间、年龄、性别、饮食、药物使用等因素而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正常范围。
为了减少生物学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以下对策可以采取:1. 参考范围的建立:根据人体生理状况的变化,建立针对不同人群的生化指标参考范围,以便对结果进行正确解读。
2. 标本采集的时间:对于某些生化指标,如血糖和肌酸激酶等,其测定结果可能会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需要在采集样本时注意时间的选择。
3. 考虑干扰因素:有些药物、饮食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在分析和解读结果时,需要考虑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
技术因素是指生化检验设备和试剂的性能和质量对结果的影响。
为了减少技术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以下对策可以采取:1. 设备的选择和维护:选择性能稳定、准确度高的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特别关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李淑英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中医医院 635700)临床检验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会对整体临床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而在临床生化检验的实际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因此,必须要深入分析临床生化检验中对于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来提升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从而为后续各类治疗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1临床生化检验前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为了避免部分不良因素对最终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带来不良影响,必须要严格控制好检验前的工作质量。
首先,应当考虑到患者自身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患者如果能够积极配合医疗人员的各类工作,就能够提升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患者自身的生理情况、服用药物以及饮食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也都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为此,医疗人员必须在检验之前及时帮助患者明确相应的注意事项,以便患者能够按照要求接受血液标本的采集。
其次,注意标本因素。
标本采集的合格性以及稳定性,也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就需要医疗人员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重点关注那些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如采血时患者尽量采取坐位或是卧位,使用止血带不超过1 min,看见回血就可以及时松开。
同时,还要避免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采集相应的标本。
如果患者正处在输液治疗阶段,就要尽量在最后一段时间内进行采集。
最后,标本的运输以及保存,同样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要求检验人员将相应的标本及时送检,防止因标本长时间放置而影响到血液的主要成分,避免采集的血标本产生溶血问题,并派出专业的医护人员来负责管理患者采集的血标本。
2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在临床生化检验当中,涉及到的所有程序都需要人为操作来完成,而这必然会存在着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类因素。
2.1 环境因素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易受到整体检验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确保检验室内部的温度以及湿度符合标准,并定期进行消毒,防止不必要的污染问题。
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论文

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274-01【摘要】:检验结果可为临床医师的疾病诊疗提供重要的信息,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这些检验结果及患者的临床情况来观察疾病的变化,判断预后和疗效。
当然,临床生化检验也不例外,不过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如果要使检验结果真实客观的反映患者病情,那么就得控制好影响因素,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
【关键词】: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检验结果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也突飞猛进。
新技术,新仪器的应用使检验方法学向超微量高精度,自动化方面发展。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就对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则需要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来保证。
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实验室样本的正确采集处理和保存又同分析前质量控制息息相关。
1 检验仪器及试剂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1.1 检验仪器。
不管设备仪器怎样更新,但维护和使用这些设备是我们的一项日常工作。
首先要熟读使用手册,了解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
如,我们在使用罗氏p800全自动仪时,十分注意到仪器的保养和维护问题,做到每天工作完后冲洗一次,定期检查,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污染,保证仪器正常运转。
全自动分析仪的广泛使用后,仪器的试剂针要接触各种试剂,仅仅通过常规冲洗并不能清除交叉污染或携带污染。
为了减少污染,测试项目顺序上应有合理的安排,知晓各项试剂中的组成成分,正确的排列测定项目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将互有影响可能在试剂探针,反应比色杯、搅拌棒或样品探针发生交叉污染的项目组合,以及规定的解决方法(如变换项目或试剂位置,选用特殊清洗剂,增加清洗次数)予以合理设定。
调整通道(加样)顺序设置避免交叉污染的程序,将有交叉污染的项目放在不同的仪器上。
以上事例说明,我们要熟练使用仪器就必须熟读说明书,要使检验结果更趋准确,就得使仪器处于一个良好的稳定状态。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误差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持续改进?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误差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持续改进?临床生化检验在病情诊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临床制定针对性诊治措施以及进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和参考,因此生化检验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临床生化检验可划分为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三个环节,每一环节均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
本文对各环节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检验前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1.年龄年龄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参考范围。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成骨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ALP)较多,因此ALP活性高于成人;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成人。
年龄对血脂水平和肾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生化检验应结合不同年龄设置相应的检验指标与参考值,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2性别生育期女性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体内性腺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青春期女性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男性。
因此临床生化检验应结合不同性别对相关项目制定合理的参考范围。
1.3饮食通常情况下,临床生化检验主要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头一天的饮食对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进食高脂肪饮食易导致脂类指标水平提升;高蛋白饮食可导致尿素氮(BUN)水平提高,碳水化合物可导致血糖水平提升;饮酒可导致血液中酶活性增加。
因此采血前应确保患者处于空腹状态,嘱咐患者检验前8h禁食,有助于减少饮食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4运动剧烈运动可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对乳酸、丙酮酸等产生影响,细胞酶的释放可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水平升高。
所以标本采集前应尽量减少运动的影响,避免剧烈运动,受检者可在标本采集前休息15~30分钟,有助于减少误差。
1.5药物患者采血检查前或近期服用药物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评估血糖指标时应进行相应的参考,部分肿瘤患者服用化疗药物本身对肝脏和肾脏具有一定的毒性反应。
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血液检验是由血常规检验、免疫检验、生化检验等方法组成,其中血常规检验经常出现在日常使用中,其检验类型趋于多样化,如血小板、血细胞、血色素、白细胞等,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影响,给检验结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医学检验是一门非常严格的学科,一旦检验结果出现偏差,会给患者后期治疗带来误导作用,甚至影响到患者身体健康。
分析各种干扰影响因素,研究其影响原因,制定科学解决措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后期治疗效果达到预期效果。
一、采血前的影响因素1、饮食因素患者饮食状况是目前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常规生化检验过程中,通常要求患者提前禁食十个小时,也就是在吃晚餐后不能吃任何食物,一直到次日清晨才能进行静脉血采集工作。
主要原因是食物中含有各种成分,如电解质、糖类、脂类等物质,会影响到生化标本的检测准确性,在进食后,人体各种物质会进行生理代谢,无形中改变血液生化成分,给生化标本检测准确性带来严重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一顿标准餐能提高人体内的血脂和血糖,高蛋白饮食能增加血尿素氮含量,有专业人员调查发现,在进食后采集血液标本,其血清呈现乳糜状,给生化检验准确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生理因素不同性别差异也影响到个别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结果,如肌酸激酶、肌酐指标,男性要高于女性。
患者在验血过程中要考虑到患者生物钟规律,为避免出现结果异常现象,通常要等到空腹十二小时后才能进行采样检验。
在检验前喝水能有效稀释血液,让红细胞、血色素数量较低。
同时,尽可能在化验前三天不吃蛋白质、脂肪过高的食品,化验当天清晨应空腹,但能喝适量的白开水,到医院休息十五分钟左右,等到情绪完全稳定后才能抽血。
另外,人种、年龄等差异性,也会让各项指标不同,婴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含量要高于成年人,胆红素数量也较高,胆固醇含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黑人维生素、脂蛋白等物质要高于白人,但白细胞数量较低。
3、药物因素药物对检验数据准确性影响较为复杂,如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要素能影响到酶类检测结果,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量上升;肾上胰岛素能提高胆固醇结果,一些抗肿瘤药物能增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量。
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健康域检验生物化学检验指临床检查中,利用生物化学对患者进行检验的方法,简称生化检验。
现阶段作为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疾病诊断方式,对临床医学研究与发展有重要作用。
虽然生化检验的出现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因其容易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也为临床诊断增加了一些难度。
1.生化检验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作用由于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治疗与诊断中应用优势十分明显,所以临床治疗中,为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相关人员也一直在研究生化检验应用范围。
现阶段临床主要会将生化检验应用在疾病诊断、疾病预后判定、病情监测等活动中。
(1)病情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身体健康情况进行了解,而后通过相关检查进行诊断。
如果患者检查结果与诊断信息相符合,医生可以直接确定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若检查结果与诊断结果不符,就需要寻找不同的原因,通过检查结果分析,确定疾病以及治疗方式。
当这一问题出现时,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借助生化检验的方式查找问题出现原因。
一方面,生化检验可以起到较好的排除作用,对医生诊断病情以及提升诊断准确率有促进作用。
比如,当诊断结果因素有多个时,医生可以通过生化检验排除无关因素,从中确定结果异常原因。
另一方面,医生也可以通过生化检验直接明确检查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提高诊断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
如,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如果生化检验结果显示患者白蛋白合成能力有明显下降,相应总体白蛋白与总蛋白含量有减少,可以直接确诊,但如果生化检验中只看到患者蛋白合成能力下降,没有其他问题,则需进一步检查。
(2)预后判断中应用临床治疗中,有时可以通过生化检验的方式对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进行了解,这对治疗方案确定与优化有较好作用。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身体有明显好转,则表示治疗效果好,可以继续应用这一治疗方案,但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医生则需要考虑用其他治疗方式。
比如,心绞痛患者治疗一阶段后,若生化检查结果显示cTn 超过2/3转阴,医生可以通过这个结果判断预后效果,选择继续这个治疗方法或者更换治疗方式。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哪些生化检验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检测手段之一,可以通过检测体液(包括血液、尿液等)样本中不同的生化指标,对人体的代谢状态、器官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
但是,生化检验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检测样本没有正确的采集、储存和处理,必定会导致结果不准确,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
因此,如果我们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化验检查,就一定要了解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明确检查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查项目有300余种,应该根据自身需求或根据临床医生建议开展检查。
一般来说男同志40岁、女同志35岁以上的年龄可每年做一次常规项目的体检,比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肿瘤标志物等项目,如果检查结果正常,一定要将结果保存,养成每年对比结果的好习惯。
如果结果异常,也不要紧张,先自己查查,是不是存在采样前没有注意一些影响因素,最好间隔一段时间在针对性的复查一遍即可。
对于由于自身疾病需求或临床诊断要求的检查项目,更要注意本文提到的这些影响因素,做好采样前的准备。
二、端正检查态度首先对检查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目前的采血等检查是非常科学的微创的检查,不要有紧张的情绪。
其次选择合适的检测机构也很重要,目前开展生化检测的单位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很多,但是实验室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程,个人建议最好还是到二级以上机构进行检测。
第三要对医患关系建立信任,对于网上报道的利用“茶水”“自来水”欺骗检测机构进行尿液检查等行为一定要坚决反对,一份不合格的样本永远检测不出合格的结果。
三、下面以血液样本采集为例血液样本的采集是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采集不当会引起溶血、血块凝集、血液稀释等现象,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样本采集的因素:1、采集部位不同部位的血液成分可能不同。
因此,采集部位的选择应根据需要检测的指标而定。
例如,检测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时应采集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时婴幼儿可采集指尖血,儿童或成年人推荐采肘正中静脉血,其结果稳定且便于复查。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情况。
生化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采样方式、样本处理、实验操作等方面。
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影响诊断和治疗效果。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首先要注意正确的采样方式和采样时间。
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可能会受到生物节律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差异。
在采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样本的处理也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样本的保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中,温度、时间等因素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可以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质控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管理,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也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通过加强对影响因素的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 正文2.1 影响因素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生理、疾病状态、药物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患者的生理状态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个体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不同人的生化代谢能力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患者的疾病状态也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不同疾病的存在会导致各种生化指标的异常。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等指标会有所不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也会有明显的异常。
药物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许多药物会对生化指标产生干扰,导致结果异常。
比如降糖药物会影响血糖指标,抗生素会干扰肝功能指标等。
生化检验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状态、疾病状态及药物影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对策,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论述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论述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邵魁巍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邮编:
150100 摘要:
目的:
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对 2019年 05 月到 2019 年 05 月在医院检验科进行常规升华检验的 10256 例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使用国外先进的生化定制多项3 水平质控品在检验之前、之中、之后对质控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
结果:
84 例在复核之后产生 10%以上的偏差,占据总体的 0.82%,检验之前的不良事件是出现检验结果偏差的关键因素,占总体偏差的78.57%,患者因素和标本处理不当占据总体偏差的39.39%与36.36%,原因不明溶血和标本采集方法不合理也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在检验中仪器故障比例为 46.67%,试剂过期或者失效占 33.33%,定标品或者定标曲线过期占 20%。
检验完成后的影响因素是审核不及时、不细致。
结论:
在临床常规升华检验的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
1 / 6
可能会造成检验结构的不准确,尤其是患者因素、标本采集方法不合理和处理不正确这几种因素,相关护士一定要注意。
关键词:
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引言:
常规血液生化检查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内容,其能够为临床患者的病情诊断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所以,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临床有着密切的联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能够对医生在对患者诊断的过程中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检验结果不但是医生诊断的根据,其也是对医疗过程进行具体记录的关键资料。
虽然临床生化检验的方式和方法都在不断的提高着,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会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因此,相关医护人员一定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一、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随机抽取生化常规检测 10256 例次,检测样本来源均为医院 2019 年 05 月到2019 年 05 月住院患者。
其中,男 6372 例,女 3884 例;患者年龄 19-88 岁,平均年龄40.5 岁;心血管疾病患者 1772 例,内分泌疾病患者 2571 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627 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1447 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1633 例,普通外科疾病患者 1035 例,骨科疾病患者 718 例,心胸外科患者 423 例。
剔除交叉病例。
---------------------------------------------------------------最新资料推荐------------------------------------------------------ (二)方法 1.样本采集与处理患者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急诊生化检测采用肝素锂抗凝管采集,常规生化检测采用分离胶促凝管采集。
标本运送由卫生员专人负责。
LIS 系统登记标本采集人及标本运送与接收人员。
样本经 3000 rpm 离心 10 min,随机经美国贝克曼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扫描条形码核收并分配。
2.样本检测与质量控制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OLYM-PUS AU581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测,试剂与定标品采用配套专用产品,质量控制采用美国 BIORAD公司生化定值多项 3 水平质控品于检测前、中、后进行质控分析。
3.结果分析检测与质控结果进入 LIS 系统进行评定分析。
质控符合预期规则病人检测结果方可进入审核,异常结果须经复核后,且两次结果偏差 lt;10%方可审核,否则需复检并查找偏差原因。
复核方法为合格标本再次检测、不合格标本重新留取再次检测,若质控失控则校正仪器后检测。
选取高比例典型偏差结果进行比对分析。
(三)统计学分析对产生偏差的原因按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进行归类,采用 SPSS10.0 软件对偏差比例进行分析。
3 / 6
二、结果本组研究中,84 例经复核出现超过 10%以上偏差,占总分析例数的 0.82%。
如表 1 所示,实验前不良事件是产生实验结果偏差的主要因素,占总体产生偏差例数的 78.57%,其中患者因素(未尊医嘱调节饮食、服用了干扰检测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多巴胺、利福平等)与标本处理不当(标本凝集时间不足过早离心致纤维蛋白滞留分离胶血清层、标本未能及时离心放置时间过长)构成了实验前干扰因素的主体,分别占实验前因素的 39.39%和 36.36%。
在实验前实验干扰因素中,存在不明原因溶血与标本采集方法不当,分别占实验前因素的 12.12%,标本采集方法不当的 8 例均为护士在输液过程中于输液同侧采集标本。
实验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主要为仪器故障、试剂过期和失效、定标品或定标曲线过期,分别占实验中因素的 46.67%、33.33%、20%。
实验后干扰因素均为审核不及时或不细致导致的检测报告不合格。
三、讨论标本采集前的影响因素对检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与否的先决条件。
相关资料报道临床检查中 80%的检查结果与检查前有重要的关系,是由于检查前检验人员及患者不能完全控制所引起。
患者的配合是保证常规生化检验结果质量的前提,患者的生活、饮食、药物的服用均会造成检查结果的偏差。
通常规定临床生化检测血液标本除急诊情况如急性冠脉综合症要
---------------------------------------------------------------最新资料推荐------------------------------------------------------ 特殊对待外,须在清晨空腹时采集,要准确掌握检测指标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时间,否则会干扰检测结果,产生错误判读。
此外,患者的体位、止血带松紧度均会影响标本的采集质量,常规采集血液标本时建议患者采取卧位或坐位,止血带捆扎不宜过久,静脉充盈即可采集血样,不宜过分拍打患者采集部位以促使静脉充盈,这些非正规操作对血液检测结果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检验室环境是干扰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之一,仪器的使用状态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因而检验仪器应按要求进行定期与不定期保养及维护。
结语:
在医生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诊断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不断的提高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才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病情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能够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患者因素、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因素、对标本的处理方式不合理等等,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避免,进而不断提高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医生能够为患者进行良好的诊断。
参考文献:
[1]黄培宁,邓有辉.微生态制剂对慢性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5 / 6
志,2019,21(18):
3798-3800 [2]孙楠.血液标本采集不当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2019,17:
257. [3]唐维政.枯草芽胞杆菌对 AST,ALP 试剂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19,18(06):
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