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全脑数学 组合与构建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3篇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b0f0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8.png)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组合与构建教学对象:大班学生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能够用不同的物品进行组合和构建。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游戏材料: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积木、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2.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流程:Step 1:引入活动(5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重温构建的概念。
2. 提问:你们平时都喜欢用积木做些什么?有没有用过其他材料进行构建呢?Step 2:讨论与示范(10分钟)1. 讨论:请学生讨论,如果给你们一些积木和彩色纸,你们能有什么创意来进行组合和构建?2. 教师示范:教师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组合和构建操作,例如用积木搭建房屋模型、用彩色纸剪出各种形状再组合起来等。
Step 3:分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创意。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队长,队长负责指挥组员进行组合和构建。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发挥想象力,可以给予奖励和表扬。
Step 4:展示与讨论(10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构建作品。
2.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创意。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构建作品中的组合方式和构建原理。
Step 5:总结与延伸(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组合和构建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组合和构建。
3.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经济性,避免浪费材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了组合的概念,并能够用不同的物品进行组合和构建。
小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组合和构建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大班数学组合与构建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组合与构建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5c515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f.png)
大班数学组合与构建教案【含教学反思】简介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组合与构建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合与构建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组合与构建的教学方式,教授大班学生组合与构建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会学习以下知识点:1.理解组合与构建的概念;2.了解组合与构建的具体应用;3.能够通过不同的组合与构建方法,解决相关问题;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知识点一:组合知识目标:理解组合的概念,并能够通过相关例子掌握组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1.引入组合的概念,说明组合是从一组元素中选出若干个元素,不考虑其顺序的排列方式;2.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熟悉组合的概念,如从4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有多少种选法;3.引导学生发现组合与排列的不同之处,即排列考虑顺序,组合不考虑顺序;4.给学生布置习题,让其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知识点二:构建知识目标:了解构建的概念,并能够通过相关例子掌握构建的方法。
教学过程:1.引入构建的概念,说明构建是通过多个部分组合而成一个整体的过程;2.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熟悉构建的概念,如通过4块拼图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案;3.引导学生发现构建的特点,即构建需要考虑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4.给学生布置习题,让其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知识点三:组合与构建的应用知识目标:了解组合与构建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够通过相关例子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通过实例介绍组合与构建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如何将10个人分成两组,使得两组的体重和尽可能接近;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并通过组合与构建的方法解决问题;3.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组合与构建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组合与构建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
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_幼教数学教案_模板
![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_幼教数学教案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93051ed58f5f61fb6366600.png)
学具:每人3朵蓝花、4朵黄花、5朵红花。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3、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二、通过送礼物,感知6的数量关系
1、讨论为小熊送什么礼物。
2、讨论怎样购物。
3、幼儿自选在各个活动区中挑选礼物。
教师观察幼儿,两名教师分别进行指导,针对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
三、分组操作活动:感知6以内数量,数物对应。
以吃生日宴引入操作的任务和要求,简单介绍每组操作材料的玩法和注意事项。
1、分组操作,师重点指导能力差的一组幼儿掌握数物对应的方法,一一对应点数。
观察幼儿的构建情况,询问幼儿所构建的物品的名称,向全班幼儿展示构建新颖的作品。
二、学习构建特定的图形和学习旋转图形。教师出示特定的图形幼儿进行组合构建,并要区分颜色,学习旋转。(发展幼儿组合构建的能力)
教:孩子们,方块宝宝要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刚才,陈老师也用方块变成了几个图形宝宝,瞧,他们正在排队呢,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图形。这个图形是用什么颜色的方块宝宝构成的?用了几块?数数看…,现在请孩子们用方块宝宝变出三个和老师一模一样的图形宝宝,做好了让他们在桌子排好对,看谁变的又对又快。第一名、二名…有一个、两个…好多小朋友都变出来了。
☆对1到10间的数字进行适当的思考。可以给孩子提供线索,如大一点的,小一点的,然后让他们猜数。除了有趣之外,还有助于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数字序列”来理解不同的数及数间的关系。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afee023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4.png)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活动背景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而在幼儿教育中,数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基础的计数概念、空间感知、量度等方面的能力。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组合与构建”,通过活动让大班幼儿能够通过感性认识、探究构建概念,进而理解数学。
活动前的准备1.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一些拼图模型、积木和木制建筑模型等。
2.预备简要提纲,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目的。
3.教师需要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上不同的数字,这些数字需要在本次活动中用到。
活动过程第一步:介绍主题和目的让幼儿们围坐在教师身边,然后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幼儿需要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组合与构建”。
第二步:玩拼图游戏教师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准备一些拼图模型,让幼儿们自由组合,令他们找到相似的拼图进行拼凑,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让幼儿们将拼图拼好之后,可以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然后,让他们自由选择两块或多块拼图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构建方式。
第三步:用积木构建建筑模型在这一步骤中,教师需要为幼儿们准备一些积木和木制建筑模型。
教师可以先用一些积木构建出简单的建筑模型,让幼儿们依照构建模型进行,建设自己心中的理想建筑。
让幼儿们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建筑的过程中,不同积木组合并搭建的变化,对自己的想象力和空间感知方面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四步:让幼儿们自由创新在前面步骤中,幼儿们已经完成了许多组合和构建的任务,这一步骤是让幼儿们自由发挥,用他们的创意完成自己心想的创意构建。
第五步:分享创意在最后,让每个幼儿都能分享自己的构建成果并向其他幼儿介绍它的特殊之处,帮助幼儿们建立相应的对话、沟通和合作技能。
活动目标1.能够将两个或多个拼图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构建方式,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2.能够使用积木及木制建筑模型进行创新的搭建,意识到物品的构成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示范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
![示范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4e608f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2.png)
示范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教学目标:1. 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2. 帮助幼儿了解并掌握数学中的组合和构建规律;3. 让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本次数学课程将介绍组合和构建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游戏和练习,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小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元素(如水果、玩具等)放在桌子上,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验,组合这些元素。
然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分析这些组合的规律。
2.教师可以引入今天的主要内容:组合和构建的规律。
二、讲解(10分钟)1.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图示的方式,介绍组合和构建的概念。
例如,在黑板上绘制一张充满疯狂的动物的图片,然后让孩子们一个一个地组合这些动物。
接着,教师可以解释这些动物组合起来的规律是什么。
2.教师也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物品,例如积木或拼图,来演示组合和构建规律的基本概念。
三、练习(30分钟)1.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数学游戏,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组合和构建规律。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拼装几个简单的图案,然后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将这些图案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创造新的图案。
2.教师可以安排其他的练习活动,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规律。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玩具、数字卡片和其他游戏道具,让幼儿练习将不同的要素组合在一起,以创造新的图案。
四、总结(10分钟)1.教师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总结这堂课程。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顾自己今天的练习成果,让他们讨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哪些组合和构建规律;2.教师可以激励幼儿水果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并分享需要改进或改进的特定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方面更有信心和动力。
五、作业(10分钟)1.通过让孩子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巩固他们所学的组合和构建规律。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e8449e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2.png)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感知不同形状的组合与构建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空间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不同形状的组合与构建方法,能独立完成作品。
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构建作品的创意性。
三、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纸板、塑料片等。
2.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室,保证幼儿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积木,并分享自己喜欢的原因。
(二)基本部分1.教师示范如何用积木搭建一个简单的房子。
(1)教师先搭建一个长方形的底座,再在底座上搭建一个正方形的房子。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尝试,引导幼儿发现不同形状积木的组合方法。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用积木搭建一个复杂的建筑。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积木。
(2)教师提出搭建任务,如:“请你们用这些积木搭建一个城堡。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发现新的组合方法。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搭建的作品,发现其中的规律。
(1)教师提问:“你们的作品中有哪些形状的积木?它们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并给予肯定。
4.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1)教师邀请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搭建过程。
(2)教师组织幼儿互相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
(三)拓展部分1.教师出示新的材料(纸板、塑料片等),引导幼儿尝试用这些材料进行构建。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新构建方法。
3.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组合与构建的乐趣,培养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
3.教师宣布下课,组织幼儿整理活动场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组合与构建》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组合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00d4424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f.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组合与构建》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利用构建工具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构建2.学生能够发现和描述不同形状的物品和组合3.学生能够区分和辨认各种形状和颜色4.学生能够学习和练习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形状和组合教学准备1.构建玩具2.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形卡片3.认识形状和颜色的歌曲和故事书4.小组合作表格5.评估表格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主题思路在开始教学之前,先向学生介绍本次教学的主题思路:组合与构建。
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引导,让学生理解本次课程的目标并进入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第二步:认知形状和颜色让学生听一首简单的颜色和形状的歌曲,让他们开始认识和熟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接着,讲解形状和颜色的基本概念,如圆形、方形、红色、蓝色等等。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享一下形状和颜色的知识。
第三步:触摸和识别图形卡片给每个学生发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卡片,让学生看图形卡片,开始触摸和识别卡片。
老师可以组成问题,根据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向学生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这是一个什么形状?”“这是哪个颜色?”等等。
第四步:构建和组合老师展示一些构建玩具,并讲解如何用构建工具进行简单组合和构建。
在组建之前,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规划,让学生共同决定要建造什么。
各小组参与设计和构建,而老师可以给他们一些指导和建议。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帮助,共同完成后形成一个小组。
第五步:观察、描述和记录完成组建后,学生可以观察和描述它们的作品。
在小组合作表格上填写他们的认知和组合的质量,记录他们使用构建获得的经验。
第六步:总结与评估在讨论和记录完成后,老师请学生进行小结和回顾。
老师可以根据小组合作表格,向学生提供一些反馈和建议。
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形状和组合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标准1.学生识别和描述了不同的形状和颜色2.学生能够主动找到构建玩具并利用其进行组装和构建3.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构建和组合进行了观察、描述和记录4.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简单语言描述形状和组合总结通过这次课程,幼儿园大班的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构建工具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构建,发现和描述不同形状的物品和组合,学习和练习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形状和组合。
幼儿园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四篇)
![幼儿园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8873b784254b35eefd34e9.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一幼儿园大班数学:4的加法二幼儿园大班数学:5个好朋友三幼儿园大班数学:5的组成四幼儿园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一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空间知觉与组合构建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和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协商完成操作。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和难点:发展幼儿组合构建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具色块卡、无色鱼五条、大操作卡两张、学具每人红黄蓝方块各五块、操作卡两张活动过程:一、送方块宝宝给小朋友玩,让幼儿尝试一下组合构建的乐趣。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快慢轻重的拍手游戏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孩子们,你们好,今天陈老师带来了许多方块宝宝,这些方块宝宝可有趣了,瞧,我把它一个一个的接起来,就可以变成一个个图形宝宝呢!看我变成这个图形,再接一块,我又变成了另外的一图形。
孩子们,你们也来试试吧,看谁变得又多又快。
(每桌发一篮方块宝宝)观察幼儿的构建情况,询问幼儿所构建的物品的名称,向全班幼儿展示构建新颖的作品。
二、学习构建特定的图形和学习旋转图形。
教师出示特定的图形幼儿进行组合构建,并要区分颜色,学习旋转。
(发展幼儿组合构建的能力)教:孩子们,方块宝宝要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刚才,陈老师也用方块变成了几个图形宝宝,瞧,他们正在排队呢,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图形。
这个图形是用什么颜色的方块宝宝构成的?用了几块?数数看…,现在请孩子们用方块宝宝变出三个和老师一模一样的图形宝宝,做好了让他们在桌子排好对,看谁变的又对又快。
第一名、二名…有一个、两个…好多小朋友都变出来了。
三、学习用特定色块构建特定的图形。
教师给出特定的色块和要构建的图形,先让幼儿组合色块再进行构建图形。
幼儿自我构建后,请个别幼儿示范构建。
(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和创造思考的能力,用多种方法进行构建,而不仅限于用一种方法)孩子们真聪明,变得又快又对.告诉孩子们一个秘密,这些图形宝宝手拉手还会变成一个大正方形呢!(一边出示正方形一边取下图形宝宝进行示范,强调不要拆掉完整的图形宝宝,运用旋转和交换的方法进行操作)。
示范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
![示范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0597bad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f.png)
示例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完善幼儿的数量和空间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幼儿的协作和沟通能力;•组织幼儿进行商量、交流、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从幼小的时候就近自发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记数;•二元运算;•数量关系;•空间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3. 教学步骤3.1 导入活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活化导入,让幼儿亲身体验,产生兴趣和热情,激发幼儿的情感和认知。
3.2 数学游戏采用数学游戏探索、研究各种数学现象与规律,引导幼儿发现数学思维的美妙、深入和广泛性,并将游戏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和概括。
3.3 数学探究引导幼儿通过探究、研究数学问题,培养幼儿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和解决。
3.4 数学综合通过对数学教材的处理,呈现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让幼儿体验数学知识的整合、集成和系统性,使幼儿能够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5 课堂总结通过对本次课堂教学内容的回顾和概括,引导幼儿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巩固教学内容,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幼儿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难点•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6. 教学方法•数学游戏;•数学探究;•数学综合。
7.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应重点评价如下方面的内容:•幼儿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幼儿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幼儿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幼儿是否能够协作,善于沟通和交流;•幼儿是否具有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幼儿是否掌握了课程规定的核心素养。
8.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教学进一步提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7f8e4b6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e.png)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教案标题:组合与构建教案目标:通过组合与构建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相关教学参考书籍、绘图工具和活动材料。
2. 小组活动所需的组合材料:积木、纸牌、磁贴等。
3. 小组活动所需的操场或室内空间。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Step 1:导入活动(15分钟)1. 老师介绍今天的数学活动主题:“组合与构建”。
2.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组合与构建的概念,并给出一些例子,例如:用几种不同的积木构建高塔、用纸牌组合成房子等。
3. 老师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组合和构建一些东西呢?可以举例子。
Step 2:理论学习(15分钟)1. 老师给出组合与构建的定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特点和重要性。
2. 老师讲解组合与构建的基本规则和原则,例如:相同的积木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形状,相同形状的积木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构建物等。
Step 3:观察与讨论(20分钟)1. 老师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一些已经组合和构建好的模型或图形,例如:一些学生的积木造型、纸牌屋等。
2. 老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对观察到的构建物进行分类或比较,例如:分类别不同的纸牌屋、比较不同的积木造型等。
3.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和特点,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规律和特点的原因。
第二课时:Step 4:小组活动(30分钟)1.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组合材料,如积木、纸牌、磁贴等。
2. 老师提出一个任务,例如:用给定的材料组合和构建一个稳定的塔。
3.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通过试错和合作,尝试解决任务。
Step 5:展示与反思(20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完成的组合和构建作品,并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的构建过程和创意。
2. 学生和老师一起对各组的作品进行讨论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其他组作品的观察和评价。
3.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组合与构建的经验和方法,并帮助学生总结一些规律和原则。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3efec1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f.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含反思【活动名称】组合与构建【活动目的】1.提高幼儿察看和辨别本领,培育组合和构建本领;2.通过实践操作巩固数字概念及数序概念;3.进展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本领。
【活动对象】幼儿园大班【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准备】1.课件:图片、数字卡片、形状卡片2.教具:积木、積木板、拼图等玩具3.辅佑襄助工具:计数器、数字轨等。
4.课堂布置:可以在地上搭起一个木块屋子,把玩具放进去【活动流程】1.游戏热身老师先过一下热身游戏,播放数目听力的视频,让幼儿们通过声音判定有几个。
2.老师讲解幼儿园大班学过的概念,比如数目、数字序列、形状、长度等,这些都可以用来组合和构建。
比如,可以用三张2的数字卡片来组合成数字6,并利用木块做出一个高3根累的塔。
老师可以呈现一些图片,如苹果、火车、人物等,然后提问:我们可以怎样组合它们来形成新的形态呢?老师还可以用算盤、计数器等实物,来让孩子们把握一些基本的计数和数学技巧。
3.游戏操作让幼儿们自由游戏,利用玩具或积木板等,把它们进行组合和构建来制造出新的模型或模型组合。
4.和伙伴共享每个孩子都要在本身的伙伴面前呈现本身建筑的组合和构建,共享本身的成果。
【注意事项】1.老师要为同学供应充分的玩具和工具,让幼儿们能够尽情挥洒你们的制造力;2.组合和构建是一项需要手指快捷和空间感的技能,老师教学时要严格把握时间,避开孩子们久坐,长时间玩耍;3.老师为避开幼儿们因密集思维而感到厌烦,游戏需以欢快、激情为主,并要注意掌控时间,防止孩子过度沉湎其中,难以自拔。
【反思】在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很多孩子相像对数字概念和数序概念的理解还并不够充分。
我们的数学教育还需加强重视,以便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喜好。
此外,在整个组合和构建的活动中,我也碰到了一些难以预料的困难,例如有些孩子会把玩具分给别人,而有些则会私藏起来。
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充分考虑到幼儿们的情感需求,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制造一个良好的心里环境。
大班全脑活动:组合与构建
![大班全脑活动:组合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57bbb37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5.png)
大班全脑活动: 组合与构建作为教育界的一名老师, 我一直认为大班教育是很有挑战和乐趣的。
大班教室里的孩子们年龄跨度大、个体差异大, 如何让他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 我发现通过组合与构建的全脑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组合与构建是一种通过将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来创造新事物的活动。
这种活动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工具以及鼓励孩子们自由组合构建的方式, 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首先, 为了进行组合与构建的活动,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适合大班教育的材料。
比如, 乐高积木、磁力片、卡片、螺丝帽、绳子等。
这些材料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满足他们对于动手操作的需求。
在活动开始之前, 我会先给孩子们讲解一些基本的组合与构建的概念。
比如什么是组合, 什么是构建, 以及怎样将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事物。
然后, 我会给孩子们展示一些示例, 让他们在观察中思考、分析和学习。
接下来, 我会让孩子们动手实践。
我会给他们一些简单的任务, 让他们用提供的材料去完成。
比如, 让他们用乐高积木构建一座房子, 用磁力片组合出一个小动物等。
在孩子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我会鼓励他们多思考、多尝试, 并且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 我会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由。
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 自由组合和构建, 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自由活动, 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思维方式。
除了简单的组合与构建活动, 我还会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更复杂的任务。
比如, 让他们用卡片和绳子设计一个可以运输物品的小车, 用螺丝帽组合出一个可以自动行走的机器人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最后, 我会组织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作品, 并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路和心得。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65cdd74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00.png)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一、背景与目的这是一节面向大班的数学课,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组合与构建的渠道发展计算能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活动一:组成数字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数字和数字组合的能力。
活动过程:1.布置任务:在黑板上写上几个两位数,例如42、75、69等,让学生通过数字组合得出每个数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学生自己组合数字,然后解释自己的答案。
3.学生们一起讨论如何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并相应地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
4.教师在黑板上恰当地记录学生们给出的答案。
教学评价: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字组合技能,让他们迅速理解数字之间相互关系,从而巩固数字概念。
2. 活动二:装备设计教学目的:通过进行装备设计的模拟,帮助学生了解组合与构建的方法。
活动过程:1.布置任务: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有空格的人物图像,让学生通过空格选择不同的衣服和配件创作自己的装备设计。
2.学生们在草稿纸上进行自己的设计,然后将设计讲解给其他同学听,让其他同学给出建设性的评价。
3.学生们在团队中合作,在给出的时间内完成团队的设计作品,同样分享给其他同学,接受其他同学的建设性评价。
4.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设计给出反馈。
教学评价: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体验组合与构建的思考和创作方法,享受团队合作和分享设计的喜悦,同时提高他们的认知和表达水平。
3. 活动三:拼图游戏教学目的:通过拼图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锻炼空间想象力和组合能力。
活动过程:1.老师将拼图游戏的材料编号并放在盒子里,学生们随机选定材料组合,按照编号来拼装物品。
2.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竞争谁先完成拼图。
3.通过比较和讨论,找出每组完成的优点和不足处,以便分享。
教学评价: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组合能力,增加他们的空间敏感性和沟通技巧,同时培养他们在竞争和合作中平衡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演示和模拟法,通过真实或模拟的体验和经验来增强学生的认知和概念。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d450ac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9.png)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组合与构建》
活动目的
此次数学活动旨在帮助大班儿童了解组合与构建的基本概念,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应用这些概念。
活动准备
•白板和马克笔
•彩色小球或积木
•对象数量卡牌
活动步骤
第一步:组合
1.引入概念
–用白板上的图示来解释什么是“组合”
–解释组合数的概念
2.活动练习
–让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和数量的球来组合各种组合
–用彩色球来演示组合数的概念
第二步:构建
1.引入概念
–用白板上的图示来解释什么是“构建”
–解释构建数的概念
2.活动练习
–让学生用同样数量的积木来构建不同的形状
–用积木来演示构建数的概念
第三步:将组合和构建结合起来
1.引入概念
–用白板上的图示来解释如何将组合和构建结合起来
–解释如何用组合和构建来解决实际问题
2.活动练习
–让学生用不同数量和颜色的积木和球来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使用对象数量卡牌来创造有意义的组合和构建活动评估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拓展资料
为学生提供拓展资料,例如数学游戏和在线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和更好地掌握数学技能。
结束语
这次活动是一个非常有成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意识。
幼儿园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
![幼儿园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53a9b94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e.png)
幼儿园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组合与构建的基本理解,初步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 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组合的概念:通过实物(如积木、拼图等)展示,让幼儿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 构建的过程: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体验从部分到整体的构建过程。
3. 数学概念的应用:在组合与构建的过程中,引入简单的数学概念,如数量、形状、大小等。
教学准备:1.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积木、拼图等构建材料。
2. 图片或实物模型,用于展示组合与构建的例子。
3. 计数工具,如数字卡片、计数棒等。
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故事或游戏的方式,引入组合与构建的概念。
2. 实物展示:用积木或拼图展示组合与构建的过程,解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 实践活动:让幼儿分组进行构建活动,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同时引导他们注意数量、形状、大小等因素。
4. 分享与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他们描述构建的过程和所使用的数学概念。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组合与构建的例子,如家具的组装、食物的搭配等,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2. 进行更复杂的构建挑战,如搭建高楼、制作立体模型等,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构建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组合与构建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表扬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独立完成构建任务,是否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数学概念。
2. 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幼儿对组合与构建的理解程度。
3. 通过幼儿的作品和分享,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幼儿园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7bcf863186bceb18e8bb0b.png)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Big class whole brain math: combination and constructio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幼儿园编订:FoonShion教育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组合与构建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空间知觉与组合构建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和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协商完成操作。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和难点:发展幼儿组合构建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具色块卡、无色鱼五条、大操作卡两张、学具每人红黄蓝方块各五块、操作卡两张活动过程:一、送方块宝宝给小朋友玩,让幼儿尝试一下组合构建的乐趣。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快慢轻重的拍手游戏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孩子们,你们好,今天陈老师带来了许多方块宝宝,这些方块宝宝可有趣了,瞧,我把它一个一个的接起来,就可以变成一个个图形宝宝呢!看我变成这个图形,再接一块,我又变成了另外的一图形。
孩子们,你们也来试试吧,看谁变得又多又快。
(每桌发一篮方块宝宝)观察幼儿的构建情况,询问幼儿所构建的物品的名称,向全班幼儿展示构建新颖的作品。
二、学习构建特定的图形和学习旋转图形。
教师出示特定的图形幼儿进行组合构建,并要区分颜色,学习旋转。
(发展幼儿组合构建的能力)教:孩子们,方块宝宝要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刚才,陈老师也用方块变成了几个图形宝宝,瞧,他们正在排队呢,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图形。
这个图形是用什么颜色的方块宝宝构成的?用了几块?数数看…,现在请孩子们用方块宝宝变出三个和老师一模一样的图形宝宝,做好了让他们在桌子排好对,看谁变的又对又快。
第一名、二名…有一个、两个…好多小朋友都变出来了。
三、学习用特定色块构建特定的图形。
教师给出特定的色块和要构建的图形,先让幼儿组合色块再进行构建图形。
幼儿自我构建后,请个别幼儿示范构建。
大班全脑数学 组合与构建 教案
![大班全脑数学 组合与构建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6ecd3655270722192ef788.png)
大班全脑数学组合与构建实验幼儿园陈建维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空间知觉与组合构建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和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协商完成操作。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和难点:发展幼儿组合构建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具色块卡、无色鱼五条、大操作卡两张、学具每人红黄蓝方块各五块、操作卡两张活动过程:一、送方块宝宝给小朋友玩,让幼儿尝试一下组合构建的乐趣。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快慢轻重的拍手游戏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孩子们,你们好,今天陈老师带来了许多方块宝宝,这些方块宝宝可有趣了,瞧,我把它一个一个的接起来,就可以变成一个个图形宝宝呢!看我变成这个图形,再接一块,我又变成了另外的一图形。
孩子们,你们也来试试吧,看谁变得又多又快。
(每桌发一篮方块宝宝)观察幼儿的构建情况,询问幼儿所构建的物品的名称,向全班幼儿展示构建新颖的作品。
二、学习构建特定的图形和学习旋转图形。
教师出示特定的图形幼儿进行组合构建,并要区分颜色,学习旋转。
(发展幼儿组合构建的能力)教:孩子们,方块宝宝要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刚才,陈老师也用方块变成了几个图形宝宝,瞧,他们正在排队呢,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图形。
这个图形是用什么颜色的方块宝宝构成的?用了几块?数数看…,现在请孩子们用方块宝宝变出三个和老师一模一样的图形宝宝,做好了让他们在桌子排好对,看谁变的又对又快。
第一名、二名…有一个、两个…好多小朋友都变出来了。
三、学习用特定色块构建特定的图形。
教师给出特定的色块和要构建的图形,先让幼儿组合色块再进行构建图形。
幼儿自我构建后,请个别幼儿示范构建。
(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和创造思考的能力,用多种方法进行构建,而不仅限于用一种方法)孩子们真聪明,变得又快又对.告诉孩子们一个秘密,这些图形宝宝手拉手还会变成一个大正方形呢!(一边出示正方形一边取下图形宝宝进行示范,强调不要拆掉完整的图形宝宝,运用旋转和交换的方法进行操作)。
大班数学组合与构建教案
![大班数学组合与构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fe2c3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2.png)
大班数学组合与构建教案教案:大班数学组合与构建主题:组合和构建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组合原理。
2.学生能够应用构建技巧来解决问题。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组合原理2.构建技巧3.练习4.应用教学过程:一、引入老师拿一组彩球(蓝、红、绿、黄四种颜色),问学生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学生通过讨论和列举出答案。
二、组合原理1.组合的定义:在不考虑顺序的情况下,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m个的方案数称为组合。
2.组合的公式:C(n,m)=n!/(m!*(n-m)!)3.练习:老师出示几道题目,让学生运用组合公式进行计算。
a.有8个人参加比赛,岗位有三个,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任何岗位,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式?答案:C(8,3)=336b.有10个在校学生参加调查,其中有6个女生和4个男生,想从中选出3个学生组成调查小组,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答案:C(10,3)=120三、构建技巧1.构建的定义:构建是指将小部件组成一个整体的技能。
2.构建技巧:拼图、积木、组装玩具等。
3.练习:老师拿出一些积木让学生运用构建技巧自由组合。
四、应用1.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老师出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实践操作: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具体实践中。
五、总结老师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引入、组合原理、构建技巧、应用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组合原理,掌握构建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探讨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老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互动探究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组合原理和构建技巧。
在教学设计上,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逐步提高教学难度,避免过于简单或难以理解,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和参与。
(基础巩固)-幼儿园课件:大班全脑数学 组合与构建
![(基础巩固)-幼儿园课件:大班全脑数学 组合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c1c00d9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0.png)
实验幼儿园陈建维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空间知觉与组合构建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和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协商完成操作。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和难点:发展幼儿组合构建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具色块卡、无色鱼五条、大操作卡两张、学具每人红黄蓝方块各五块、操作卡两张
我爱着蓝色的湖泊和山冈,
我祭拜着神灵的敖包和上苍。
我心中的赞歌永远为你唱,
我那可爱的游牧故乡!
住在草原上心情多舒畅,
一句祝福让百年吉祥。
宁静中散发着迷人的清香,
无言中传递着激情和善良。
…………
整个贡格尔草原,一片恬淡祥和。
二次:现在请孩子拿出黄色图形宝宝我们给他添上一个方块,让他变成这种图形宝宝。然后再让他去排队。孩子们,这三个图形宝宝想变成这个图形(出示图形)我们来帮帮他好吗?请孩子们拿出红纸宝宝开始吧!看谁最快,请他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小朋友真能干,都变出来了,那你们动动脑筋,还有另外的变法吗?小朋友真聪明,能想出好几种方法.(看黑板)现在图形宝宝又要排队了,我们送红纸宝宝回家了。下面请孩子们动动脑筋,这三种图形宝宝除了能变出这种图形,还能变出什么图形呢?孩子们试一试。
羊群走在夕阳里,草原和天空连成一片,分不清哪些是羊群,哪些是云彩。
几十匹马,几头花奶牛,夜不归返的驼群,还在河畔轻踱着脚步,悠闲地吃草,尾巴摇晃着驱赶着牛虻。
草原深处,一个男孩子在打马奔驰,身后的风中,回荡着一首悠扬的情歌:
骑在马背上天地多宽广,
一首牧歌百鸟来伴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草浪上浮现着银色的毡房,
雨水间辉映着彩虹和牛羊。
幼儿园大班智力游戏:组合与构建教案
![幼儿园大班智力游戏:组合与构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458c1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0.png)
1、教师给出特定的色块和要构建的图形,先让幼儿组合色块再进行构建图形。幼儿自我构建后,请个别幼儿示范构建。(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和创造思考的能力,用多种方法进行构建,而不仅限于用一种方法)
2、师:“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些图形宝宝手拉手还会变成一个大正方形呢!用你们做好的三个图形娃娃来变一个正方形吧。”(强调不要拆掉完整的图形宝宝,运用旋转和交换的方法进行操作)。
3、小结:“我们用这三个图形来变正方形可以有很多种方法。”
4、师:“请你们动动脑筋,这三种图形宝宝除了能变出这种图形,还能变出什么图形呢?你们可以试一试。”
大班智力游戏:组合与构建
活动内容
智力游戏:组合与构建
日期
周二9月7日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空间知觉与组合构建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和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协商完成操作。
活动准备
教具色块卡、大操作卡两张
学具每人红黄蓝方块各五块、操作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送方块宝宝给小朋友玩,让幼儿尝试一下组合构建的乐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方块宝宝,我把它一个一个的接起来,就可以变成一个个图形宝宝呢!你们也来试试吧,看谁变得又多又快。”(每桌发一篮方块宝宝)观察幼儿的构建情况,询问幼儿所构建的物品的名称,向全班幼儿展示构建新颖的作品。
二、学习构建特定的图形和学习旋转图形。
1、师:“刚才老师也用方块变成了几个图形宝宝,他们正在排队呢,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图形。这个图形是用什么颜色的方块宝宝构成的?用了几块?”
四、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活动反思:
我根据实际情况对游戏进行了修改,利用身边孩子们常见的积木做智力游戏材料,在经过细心的准备,游戏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玩的兴奋不已,游戏结束了,孩子们嚷着喊着还要玩儿。可见这个游戏的魅力对孩子的吸引力。这个游戏的好处之一就是:“有助于发展孩子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的形成;二是:“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养成了孩子的敏捷的思考能力;孩子要通过想学习构建特定的图形和学习旋转图形,发展幼儿空间知觉与组合构建的能力。这对于刚刚升入大班的孩子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活动中要求幼儿通过多次操作手中的色块来获得不同的图形,这样的构建游戏,获得幼儿的喜爱,他们专注的摆弄着。有的小朋友变化的很快,一会就摆出一个新的图形出来,于是我想到如果在活动中能够提供一种记录的方式,这样可以激发幼儿构建的积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从另外的思维角度来分析,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和思考能力,大部分幼儿都能按老师的要求操作,也有个别没有良好的操作习惯,总是喜欢讲话。除了引导他们要专心学本领以后,数学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一直要关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
文件 1 大班全脑数学 组合与构建
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空间知觉与组合构建de 能力。
2、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思考、解决问题de 能力。
3、 能和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协商完成操作。
4、 培养幼儿良好de 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和难点:发展幼儿组合构建de 能力。
活动准备:教具 色块卡、无色鱼五条、 大操作卡两张、学具 每人红黄蓝方块各五块、操作卡两张
活动过程:一、送方块宝宝给小朋友玩,让幼儿尝试一下组合构建de 乐趣。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de 能力)
教:快慢轻重de 拍手游戏集中孩子de 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孩子们,你们好,今天陈老师带来了许多方块宝宝,这些方块宝宝可有趣了,瞧,我把它一个一个de 接起来,就可以变成一个个图形宝宝呢!看我变成这个图形,再接一块,我又变成了另外de 一图形。
孩子们,你们也来试试吧,看谁变得又多又快。
(每桌发一篮方块宝宝)
观察幼儿de 构建情况,询问幼儿所构建de 物品de 名称,向全班幼儿展示构建新颖de 作品。
二、学习构建特定de 图形和学习旋转图形。
教师出示特定de 图形幼儿进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