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中的逗号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传承中的逗号精神
有人说:“前进的路上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我以为,这是对文化心理的最好诠释。传统文化好比一句未完的长句,句号意为保守拒新,逗号却象征包容延续。而文化的发展,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近来,复古追昔的热潮席卷文化界,“有识之士”以传统文化遭侵为名,全盘否定欧美文化,痛呼我们应关起国门、固守传统,留中华文化一方纯粹之地。这是一种保守而又危险的文化心理,无异于为文化画上句号。如此就好比守着一潭死水,任由其慢慢僵化、死亡。
但恰恰相反,民族文化应是不断以逗号发展的、前进的。黑格尔说:“每一种文化都伸着长长的触角,时刻准备填补逗号后的空白。”文化因为发展才活着,怎能为之画句号?
而逗号则不同于句号的戛然而止,它意味着文化命脉的前后连贯,上下传承。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断为之添逗号,写下新的词句。但无论如何加逗充实,新续写的内容必是呼应前者、有益本土文化的精华。国人常道日本为“善于借鉴的民族”,此话难免有负气之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坦言:“日本先以中国为师,后尊欧美为长,却从未丢过本土文化,并从中滋养出大和文明。”它对待其传统不仅做到了外来文明与本土文化的取舍结合,还使它们交织相生,使文化长句连贯顺通,前后相得益彰。这就是逗号传承的艺术。
不过,要真正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光有传承就显单薄。我们需要用逗号去接纳包容其他文明。我认为,一味保守拒新的句号主义者是十分荒谬可笑的。就今天而言,何来纯粹的中华文化?所谓传统,本就是海纳百川的结果。古典舞以飘逸为美,加逗号后补上胡舞的轻盈,才孕育出民族舞的美轮美奂;新诗以古诗的儒雅为基,加逗号后补上西欧文学的狷狂奔放,才成就其独到风韵。它们的美,正是来自逗号兼容并包的气度。
当然,除了接纳他人,逗号更标志着文化在承前基础上的创新和开拓。正如人文大家布洛克描绘的那样,面临文化冲击,早期西欧的人们忧心忡忡想维护拉丁文的纯洁。但后来,欧洲在古典拉丁复苏的滋养下,发展出新的先进思想。它们的文化新篇章源于旧时传统,却远远高于传统。逗号让文化生出了新的脉络。
这就是文化传承中的逗号哲学了。文化前进的路上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传承、吸纳、创新,民族文化因而被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