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课稿
小班公开课社会教案《爸爸的大手》3篇
小班公开课社会教案《爸爸的大手》小班公开课社会教案《爸爸的大手》精选3篇(一)社会教案《爸爸的大手》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家庭关爱、亲情的认识和感受。
2. 培养幼儿认识到父亲对家庭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关注和敬爱父亲的态度和情感。
教学准备:1. 《爸爸的大手》的图片或故事书。
2. 与父亲相关的图片或故事书。
3. 幼儿感兴趣的亲子游戏或活动。
教学过程:1. 情境营造教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展示《爸爸的大手》的图片或故事书。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故事书中爸爸的手,并发问:“大家看到了这个大手吗?你认为这是谁的手?”激发幼儿关于父亲的回忆和感受。
2. 叙事引导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自己父亲的形象和特点,并在白板上记录幼儿的回答。
3. 口头表达教师逐个请幼儿描述自己父亲的样子、喜爱的事物等,并鼓励幼儿用心描述,例如:“你爸爸的脸是什么样子的?”“你爸爸喜欢穿什么衣服?”等。
其他幼儿可以在听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评与共鸣。
4. 分享互动教师可以邀请幼儿依次分享自己的描述,其他幼儿在听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评价与表扬。
5. 探究亲情教师出示与父亲相关的图片或故事书,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喜爱与感激之情。
6. 绘画活动教师分发纸张和彩色笔,引导幼儿画出父亲的形象,鼓励幼儿尽量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激和爱意。
7. 亲子游戏教师组织亲子游戏,例如“抱爸爸大腿比赛”、“给爸爸画个邮票”等,引导幼儿与父亲互动,增进亲子感情。
8. 教学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父亲对家庭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将学到的关爱方式运用到与父亲的日常交流中。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与父亲一起制作父亲节贺卡或礼物,或预告家长与孩子一起参观幼儿园等亲子活动。
这些活动既增进了亲子关系,也提升了幼儿对家庭关爱的认知。
小班公开课社会教案《爸爸的大手》精选3篇(二)素材:玩具、图片、蓝纸、彩色纸、剪刀、胶水、笔、黑板、粉笔实施步骤:1. 导入:通过一段活泼有趣的故事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玩具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上幼儿园》5篇
小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上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上幼儿园》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上幼儿园的意义和目的;2.培养幼儿适应幼儿园的能力;3.培养幼儿自理自助的能力;4.激发幼儿对新环境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1.了解上幼儿园的理由和意义;2.培养幼儿自理自助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玩具、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图片和实物引起幼儿对幼儿园的兴趣;2.询问幼儿上幼儿园的经历。
二、讲解上幼儿园的意义和目的(10分钟)1.简单解释上幼儿园对幼儿的意义和目的,如结交新朋友、学习新知识、锻炼自理能力等;2.通过实例和图片,向幼儿展示上幼儿园的乐趣和快乐;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上幼儿园的过程。
三、讲解适应幼儿园的能力(10分钟)1.讲解适应幼儿园的方法和技巧,如与他人交往、合作游戏、互相帮助等;2.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适应幼儿园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培养幼儿自理自助的能力(10分钟)1.讲解幼儿在幼儿园里需要自理自助的事项,如穿鞋子、擦嘴巴等;2.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学会自己穿鞋子、擦嘴巴等动作;3.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勇于尝试和自己动手。
五、激发幼儿对新环境的好奇心和兴趣(10分钟)1.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幼儿展示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2.让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各个区域,激发幼儿对新环境的好奇心。
六、小结(5分钟)1.复习上幼儿园的意义和目的;2.总结适应幼儿园的能力;3.鼓励幼儿主动参与上幼儿园的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游戏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幼儿了解上幼儿园的意义和目的,培养幼儿适应幼儿园的能力,以及自理自助的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激发幼儿对新环境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表现出了对上幼儿园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上幼儿园的重要性和乐趣,为幼儿顺利过渡到幼儿园生活打下了基础。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会帮助》教案共三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会帮助》教案共三篇第一篇:《我会帮助》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帮助的概念,并明确自己可以提供帮助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激发他们愿意主动帮助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图片和故事的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帮助的重要性;2.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帮助经历,并讨论其中的价值;3.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和成就感;4. 结合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意识。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 导入活动:利用精心挑选的图片或绘本,激发学生对帮助的思考和讨论;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帮助经历,并讨论其中的价值;3. 角色扮演:选择一些简单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和成就感;4. 团队游戏:设计一些团队游戏,鼓励学生团结合作,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他人,并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5. 总结归纳: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总结今天的研究内容,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
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1. 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2.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团队游戏中的表现;3. 学生的总结和思考能力。
第二篇:《我的小伙伴》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发展学生的合作和分享能力;-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和惯。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绘本或故事的阅读,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2.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合作和分享,体验友谊带来的快乐和收获;3. 设计小游戏,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 导入活动:通过绘本或故事的阅读,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角色进行合作和分享,体验友谊带来的快乐和收获;3. 小游戏:设计一些小游戏,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4. 总结归纳: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总结今天的研究内容,并思考如何在班级中建立更多的友谊。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1)小班社会教案《糖果小屋》含反思设计意图:孩子的学习要来源于游戏,来源于生活。
糖果是幼儿熟悉、喜爱的食品。
它精美的包装、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设计《糖果小屋》这个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的内容,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经验。
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2、感知了解各种糖果的特征,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尝试用糖果装扮小屋,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糖果PPT课件、实物糖果若干,布袋12个,小屋实物(课前用硬纸板制作好)、双面胶。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提问:小朋友吃过糖吗?那你吃过什么糖?最想吃什么样的糖?小班社会教案详案《糖果小屋》含PPT课件2、出示糖果PPT图片,让幼儿认识各种糖果。
①、棒棒糖(你们吃过吗?有什么味道的?)②、棉花糖(是什么样的?吃到嘴里什么感觉?)不光有大大的棉花糖,还有小小的棉花糖……)③、彩虹糖(什么颜色的?)④、软糖、橡皮糖(软软的弹弹的)⑤、跳跳糖(吃到嘴里什么感觉?会跳会发出声音)⑥、巧克力糖3、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
糖果宝宝说我想和你们做游戏,你想不想和我玩游戏啊?可是这些糖果宝宝非常淘气,他们喜欢捉迷藏,藏起来了,躲在哪里呢,躲在了我的小袋子里了。
糖果宝宝说,一会小朋友眼睛不能看只能用手摸,摸一摸袋子里的糖果宝宝是什么感觉的?(每人椅子下一袋糖果)请幼儿手摸糖果,触摸糖果特征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猜猜是什么糖果。
糖果宝宝说现在可以看看我长什么样子啦,请小朋友把袋子里的糖果拿出来,说一说你的袋子里装的都是什么糖果呢?(三)装饰糖果屋出示没有装饰的小屋实物,请幼儿用手中的糖果把小屋进行装饰。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老师像妈妈》5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老师像妈妈》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老师像妈妈》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独立自理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3. 培养幼儿与老师共同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具:画板、笔、纸、照片等。
2. 素材:《老师像妈妈》的儿歌,相关图片素材。
3. 预习:熟悉教学内容,准备好相关教学案例。
活动一:引入(5分钟)1. 老师播放《老师像妈妈》的儿歌,让幼儿们感受这首歌曲的内容。
2. 老师问幼儿:你们在歌曲中学到了什么?老师像妈妈有哪些表现呢?活动二:认知(10分钟)1. 老师展示一张老师和幼儿的合影照片,让幼儿们观察照片中的细节。
2. 老师问幼儿:你们觉得老师在照片中是怎样像妈妈的呢?3. 老师帮助幼儿们总结他们的回答并记录在画板上。
活动三:互动体验(15分钟)1. 老师和幼儿们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妈妈”,其他幼儿们则扮演“老师”。
2. 幼儿们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幼儿的互动场景,展示老师像妈妈的表现。
3.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幼儿们发现和认识老师像妈妈的行为特点。
活动四:小结(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老师像妈妈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们要珍惜老师的辛勤付出。
2. 幼儿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合作完成一幅画作,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祝福。
活动五:拓展(10分钟)1. 老师借助图片或故事,让幼儿们了解其他角色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他们的人,如奶奶、爸爸等。
2. 幼儿们通过口头表达或绘画作品,表达对其他像妈妈一样关心自己的人的感恩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师像妈妈的重要意义,体验和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体验,幼儿们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自主、合作和和谐的能力。
在拓展环节,幼儿们也对其他角色像妈妈一样关心自己的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整体上说,本节教学活动满足了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老师像妈妈》的教学目标。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大公鸡和漏嘴巴》6篇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大公鸡和漏嘴巴》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大公鸡和漏嘴巴》精选6篇(一)教案:大公鸡和漏嘴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理解“要言不烦”、“守口如瓶”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通过故事情节,让学生明白谣言的危害性。
4.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言辞修养,懂得选择言辞和传播信息的责任。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谣言是什么?谣言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谣言的定义和影响。
二、呈现(15分钟)1.通过演示“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情节给学生听,并提醒学生仔细聆听。
2.请学生回答问题:“故事中的大公鸡吹牛皮,说什么自己会补口袋里的洞,你觉得这样的行为对他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影响?”3.让学生分组讨论,再向全班汇报自己的想法。
三、讨论(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听到谣言,应该怎么做?”2.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3.带领全班进行分享和讨论,总结出个人或小组的想法。
四、拓展(10分钟)1.给学生展示一些谣言的实例,要求学生对其中的谣言进行分析,判断谣言真伪,并说出判断依据。
2.引导学生讨论谣言可能对人们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五、归纳总结(5分钟)1.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总结出“要言不烦”、“守口如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判断谣言的真伪。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给出总结。
六、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要言不烦和守口如瓶的重要性。
2.让学生回答问题:“你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怎样避免传播谣言?”七、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言行举止”的作文,描述自己对谣言的看法和如何避免传播谣言。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要言不烦”、“守口如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意识到了谣言对社会和人们的影响。
同时,通过讨论谣言的实例,学生增强了判断谣言真伪的能力。
通过此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于言辞修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懂得选择言辞和传播信息的责任。
小班公开课社会教案《分享的快乐》6篇
小班公开课社会教案《分享的快乐》小班公开课社会教案《分享的快乐》精选6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分享的快乐是一种美德,并能够以身作则,主动与他人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1. 理解分享的快乐是一种美德;2. 学会以身作则,主动与他人分享快乐。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板书;2. 课件或故事书《小狗和小猫的故事》或相关故事书籍。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分享的快乐”。
2. 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享是什么意思?分享能给人带来什么?Step 2:导入新知(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或阅读故事书《小狗和小猫的故事》或相关故事书籍。
2. 教师讲解故事的内容,重点强调故事中小狗和小猫的乐于分享的行为。
3. 结合故事情节,向学生解释“分享的快乐是一种美德”,分享可以让别人感到快乐,也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Step 3:概念讲解(10分钟)1. 让学生讨论和总结什么是分享。
引导学生说出分享的含义,如与他人分享物品、时间、知识等。
2. 教师解释“分享的快乐是一种美德”,并介绍“美德”的定义和价值。
Step 4:示范与实践(10分钟)1. 教师以身作则,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例如,分享自己在假期中与家人一起度过的开心时光。
2.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3. 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后,学生可以给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进一步了解彼此的快乐经历。
Step 5:总结(5分钟)1. 整理分享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认识到分享的快乐是一种美德,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也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时,尝试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2. 下节课可以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故事的引入,让学生明白分享的快乐是一种美德;2.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分享的意识和能力;3. 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了学生对美德的认识和理解。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我不是故意的》5篇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我不是故意的》小班社会优秀教案《我不是故意的》精选5篇(一)教案名称:《我不是故意的》教案类型:社会教案适用对象:小班幼儿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互相理解、宽容和帮助他人的品质;2. 培养幼儿爱护自己和身边的事物的意识;3. 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宽容、互相帮助的品质;2. 培养幼儿爱护自己和他人的意识。
教学准备:1. 图书:《我不是故意的》一本;2. 幼儿感兴趣的玩具或物品。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活动1. 制作一个小盒子,并装入幼儿通常喜欢的玩具或物品。
2. 像是在偷偷做事一样,让幼儿猜猜盒子里是什么。
步骤二:故事阅读1. 引导幼儿坐下,开始讲述《我不是故意的》故事,重点强调故事中的主题:“我不是故意的”。
2. 读完故事后,提问幼儿是否知道主人公不是故意打翻奶桶。
步骤三:情境模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组长。
2. 给每个小组一些玩具或物品,并告诉他们一个人要小心地玩,而其他人要故意打翻它们。
3. 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小组互相玩,并观察幼儿的行为。
步骤四:讨论总结1. 让幼儿回到圈子里,谈论他们在情境模拟中的感受。
2. 引导幼儿思考和理解故事中的主题:“我不是故意的”,并与他们的行为联系起来。
步骤五:反思总结1. 让幼儿一起回顾故事《我不是故意的》,并重点强调主题。
2. 总结故事中的教训,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互相理解、宽容和帮助他人。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道歉和原谅他人的行为;2. 通过讲故事、模拟情境等方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情境模拟中的行为和表现,是否能体现出互相理解、宽容和帮助他人的品质。
教学反思:为了引导幼儿理解和体会主题“我不是故意的”,通过情境模拟让幼儿亲身经历,并与故事中的情节联系起来,以加深他们对主题的理解。
同时,教学中注重幼儿的互动参与,以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我不是故意的》精选5篇(二)课题名称:小班社会优秀教案《我叫轻轻》教学目标:1. 在故事中了解和认识轻轻这个角色以及她的家庭和日常生活。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危险的东西不要碰》4篇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危险的东西不要碰》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危险物品。
2. 掌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和使用危险物品。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和辨别危险物品。
2. 学习避免接触和使用危险物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避免接触和使用危险物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图片、危险物品样本。
2. 学生准备:学习资料、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危险物品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并尝试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鼓励学生思考这些物品可能对人身体和生活带来的危害。
二、展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危险物品样本,如电线、刀子、药品等,让学生一起观察和辨别这些物品的危险性质,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了解,给这些物品分类,并写在黑板上。
2. 教师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描述每一类物品的危险性质,并进行讨论。
三、探究(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接触和使用危险物品呢?请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方法,并写在黑板上。
2. 学生阅读学习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如何避免接触和使用危险物品的知识。
3.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阅读笔记和理解。
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阅读笔记和理解,并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五、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如何避免接触和使用危险物品的方法。
2. 学生观察和评价其他组的表演,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六、作业(5分钟)1. 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避免接触和使用危险物品的小短文,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体会。
2. 学生把作业交给教师。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危险的东西不要碰》精选4篇(二)教案名称: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咕噜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咕噜噜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小班社会活动说课稿
小班社会活动说课稿小班社会活动说课稿1一、说教材1、地位及作用:我们生活的环境污染严重,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生态意识,重视自己生活的环境,使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本节课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现实需要,有利于儿童长远发展,符合幼儿的兴趣,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
2、教学目标: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
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表达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认知上:通过看图,理解图画内容,培养幼儿说完整话,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能力上:积极参与图画的讨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上:通过观看图片、表演内容等活动,感受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二、说学情学前班学生的年龄小,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淡薄。
理解与思考的技能相对也较弱,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确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目的。
在教材的组织与安排上,我实现了两个突破:(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了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孩子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感可发,如鱼得水,如鸟归林,实现教学的主体化,优质化。
(2)给学生判断评价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方法:我采用了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方法,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在这些活动中被点燃,孩子们在无形中就懂得了要爱护环境,这是教育的初衷。
四、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五、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我们的校园美丽吗?说说哪些地方美丽,为社么?从而引出爱护环境的话题。
2、激趣活动,突破重点。
(1)多媒体演示:美丽的大自然和受污染的环境,让学生比较,说出自己的感受。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客人来了》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客人来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客人到来的礼仪及方式。
2.培养学生欢迎客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社交交往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倾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1.社交礼仪:欢迎客人的方式。
2.社交知识:交往礼仪。
2. 教学活动:1)热身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学生则要仿照,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导入老师用图片或玩具人物表演“客人来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来去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
3)呈现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欢迎客人”的字样,并让学生尝试模仿,写下这五个字。
4)设计活动老师分发小纸片,让学生写下自己最喜欢的客人类型,可以是家人,朋友,或者亲戚。
学生之后将自己的标签贴在黑板上,形成欢迎客人的氛围。
5)小组讨论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客人到来前要做哪些准备?•欢迎客人的方法有哪些?•交往礼仪包括哪些方面?6)展示反思学生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讨论内容,并进行反思。
3. 教学用具黑板,粘纸,小纸片。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实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虽然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讨论,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都能够进行自由交流,并互相倾听。
老师可以在课后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以完善教学过程。
让学生通过欢迎客人这一场景,感受到交流和交往的重要性,并从中提高自己的社交交往能力。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认识的交通工具》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认识的交通工具》含反思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认识的交通工具》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
2. 让幼儿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3. 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交通工具的名称认知。
2. 对交通工具的特点进行初步了解。
3. 通过绘画、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参与交通工具相关活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交通工具名称1. 借助图片和实物向幼儿展示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并帮助幼儿说出交通工具的名称。
2. 通过师生互动,让幼儿模仿老师说出交通工具的名称,加深记忆。
第二课:认识交通工具特点1. 利用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媒介,让幼儿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2. 通过讨论和游戏,引导幼儿认识汽车可以开道路,飞机可以飞行在天空,轮船可以在水上航行,火车可以沿着铁轨行驶等。
第三课:参与交通工具相关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交通工具进行研究,包括外观、功能和用途等方面。
2. 让每个小组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示他们研究的交通工具,同时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交通工具。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一教学活动,我发现了幼儿在认识交通工具方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幼儿对于交通工具的名称并不熟悉,需要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展示来帮助他们记忆。
其次,幼儿对于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的了解还比较浅,需要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形式来引导他们深入了解。
最后,在小组活动中,有些幼儿在参与讨论和展示时表现得比较被动,需要我多次引导和鼓励才能积极参与进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我会增加图片和实物展示的频率,让幼儿多次观察和记忆交通工具的名称。
其次,我会准备更多故事、图片和视频等资源,让幼儿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来认识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最后,在小组活动中,我会提前准备一些问题和提示,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
小班社会《分享快乐》精品教案5篇
小班社会《分享快乐》精品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和朋友》,详细内容包括:分享的意义、分享的方式、分享的快乐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知道分享是一种美德,能够增进友谊。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分享的意义和分享的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玩具、贴纸等。
2. 学具:小贴纸、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分享的意义。
2. 讲解:结合PPT和故事书,讲解分享的方式和好处,让幼儿了解分享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讲解一个关于分享的实例,让幼儿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分享。
4. 例题讲解:通过一个简单的例题,引导幼儿掌握分享的技巧。
5.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分享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7. 互动环节: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1. 《分享快乐》2. 内容:分享的意义分享的方式分享的快乐实践分享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一个有趣的知识或技能。
答案:略2. 拓展作业: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记录下分享的点滴,与家人和老师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结合课堂所学,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分享现象,培养他们主动分享的习惯。
同时,加强家园沟通,让家长了解课程内容,共同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3. 作业设计及其在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中的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分享的意义:分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还包括情感、时间、经验等方面的交流。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乌龟上幼儿园》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乌龟上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乌龟生活的环境和习性;2.了解小乌龟上幼儿园的过程;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4.提高幼儿对自我、家庭、幼儿园的认知;5.促进幼儿语言、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1.难点:协同探究小乌龟上幼儿园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2.重点:通过听故事、游戏、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提高幼儿对自我、家庭和幼儿园的认知。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小乌龟生活视频,让幼儿边看边聊,引出今日主题:小乌龟上幼儿园。
2. 讲故事讲师向幼儿讲述小乌龟上幼儿园的过程,引导幼儿思考:小乌龟为什么想上幼儿园?小乌龟能不能自己上学?小乌龟遇到了哪些困难?小乌龟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3. 游戏•“让小乌龟上幼儿园”游戏:教师布置小乌龟上学的路线图,各个“站点”分别是各种场景,如:过马路、遇到凉亭、到达学校等。
幼儿分角色扮演小乌龟、路边的过路人、学校的老师等,完成过程中需要协作完成各项任务。
•“小乌龟DIY”游戏:幼儿用不同颜色的泥土,模仿小乌龟外形小巧的身体,用小棍子在泥巴中刻画出小乌龟的脚爪、脖子、头部和尾巴等细节。
4. 手工制作幼儿跟随教师制作小乌龟形象3D画,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完成3D小乌龟图形制作。
5. 结束教师总结小乌龟上幼儿园的全过程,并传达回家后练习重点词汇和参加课后辅助活动的安排。
四、课后反思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游戏环节。
通过带游戏的教学方式,幼儿对小乌龟上幼儿园的过程有了更直观的感性认识,增强了对于如何愉快学习的认知。
但是,课程设计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手工制作环节设计较短,影响了实践能力的锤炼。
因此,下一次课程设计,我们将把手工制作时间适当拉长,充分释放幼儿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良好思维开发天赋。
幼儿园小班优秀社会教案《心情娃娃》5篇
幼儿园小班优秀社会教案《心情娃娃》幼儿园小班优秀社会教案《心情娃娃》精选5篇(一)教案名称:《心情娃娃》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表达情感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描述自己的情感状态。
2. 培养幼儿关注他人情感的意识,培养同情心和友爱之情。
3. 让幼儿了解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学会通过各种途径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学内容:1. 情感认知:不同情绪的表达和体验。
2. 情感观察:观察和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
3. 情感调节:通过歌曲、游戏和绘画等方式调节情绪。
教学准备:1. 《心情娃娃》图片或卡片。
2. 《心情娃娃》歌曲CD或音乐设备。
3. 彩色笔、彩色纸、颜料和画笔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情感认知1. 通过展示《心情娃娃》的图片或卡片,向幼儿介绍不同心情娃娃代表的情感,并展示相应的面部表情和姿势。
2. 引导幼儿回顾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
3. 播放《心情娃娃》歌曲,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面部表情和动作。
二、情感观察1. 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他人的情感表达,例如:哭泣、笑容、生气等。
2. 引导幼儿提问并讨论:他们认为对方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能够怎样帮助对方调整情绪?3.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不同情感的角色,通过面部表情和动作来表达情感。
三、情感调节1. 播放《心情娃娃》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不同情感表达。
2. 开展情感表达绘画活动,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状态选择喜欢的颜色和画笔,在纸上自由地表达情感。
3. 进行情感表达游戏,例如:情感猜猜看、情感串烧等,让幼儿通过游戏来体验和表达不同的情感。
教学反思:通过《心情娃娃》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观察他人的情感表达,并了解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音乐、绘画和游戏等多种方式的启发和引导,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教学效果较好。
幼儿园小班优秀社会教案《心情娃娃》精选5篇(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了解火的危害,学会正确应对火的情况。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喜欢的颜色》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喜欢的颜色》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社会公开课,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颜色,培养他们对不同颜色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
2.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通过合作和分享,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启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纸张、彩色笔、彩色纸、颜色卡片等。
2.环境布置:在教室里放置不同颜色的物品,如红色毯子、蓝色玩具等,为幼儿提供观察和比较的机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不同颜色物品,例如红色的毯子和蓝色的玩具。
•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颜色的物品?你们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2. 活动1:颜色观察(15分钟)•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白纸和几支彩色笔。
•让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同时可以自由表达对这种颜色的喜欢之处。
•引导幼儿观察彩色笔绘制出的颜色,比较不同颜色的明暗、饱和度等特点。
3. 活动2:颜色卡片配对(20分钟)•准备一套颜色卡片,每种颜色至少两张。
•将卡片洗牌后放在桌上,让幼儿一人抽一张卡片,并找到相同颜色的卡片进行配对。
•鼓励幼儿在配对过程中互相交流,分享为什么认为两张卡片是同一种颜色。
4. 活动3:我喜欢的颜色展示(20分钟)•鼓励幼儿将之前绘制的彩色纸折叠成小册子,将自己喜欢的颜色作品呈现出来。
•让每位幼儿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幼儿观察、比较并表达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社会公开课中,我带领幼儿认识了不同的颜色,并通过绘画、配对和展示等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并展示他们的作品。
通过这些活动,我观察到了以下几点:首先,幼儿们对不同的颜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们能够观察到不同颜色的明暗和饱和度的差异,并能够用简单的描述词语表达自己对颜色的喜好。
其次,幼儿们在配对活动中展现出了合作和分享的能力。
他们主动帮助彼此找到相同的颜色卡片,并通过比较和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5篇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班社会领域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完成个人的日常事务。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小组讨论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做过一些什么事情自己解决的呢?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
2. 解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和好处。
三、讨论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2. 要求每个小组讨论如何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并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3.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可以自己解决的事情,例如整理书包,洗碗等。
2. 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实际的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周中,尽量自己解决这些事情。
3. 学生回家后实践自己的计划,并在下节课上进行经验分享。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经历。
2.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自己解决问题的好处是什么?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展示学生的成果。
六、作业(2分钟)1. 每个学生写一份学习总结,包括自己制定的实践计划和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下节课上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精选5篇(二)教案:《触摸》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社会中不同的触感和触摸方式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思考触感对人的情感和心理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分析和理解触摸在社会中的不同作用和意义。
2024年小班社会《我上幼儿园》教案5篇
2024年小班社会《我上幼儿园》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社会教材第一单元《我上幼儿园》。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常规,学会与同伴交往的基本礼仪。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的基本环境,认识班级同学和老师,初步建立集体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交往,发展初步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会与同伴交往的基本礼仪。
重点:认识幼儿园环境,了解幼儿园生活常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幼儿园环境图片、生活常规图片、交往礼仪图片、故事书《我上幼儿园》。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幼儿园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一天。
学生分享自己上幼儿园的经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故事书《我上幼儿园》,引导学生了解幼儿园生活常规和交往礼仪。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行为,让学生判断对错,加深对幼儿园规则的认识。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幼儿园与同伴友好相处,分享自己的经验。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
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我上幼儿园》2. 内容:幼儿园环境生活常规交往礼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在幼儿园的一天。
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幼儿园活动。
2. 答案:画一画:学生可以画出自己在幼儿园的活动场景,如上课、游戏、吃饭等。
写一写:学生可以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幼儿园活动,如画画、唱歌、跳舞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和生活常规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联系: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实地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着重考虑小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幼儿园社会课教案8篇
幼儿园社会课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学习总结、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study 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deeds materials, experi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s,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幼儿园社会课教案8篇教案是对每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安排,没有教案的课堂是没有秩序的,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教案的重要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社会课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社会说课稿:快快乐乐过新年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也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贴春联,放爆竹,走亲戚,访朋友,人人穿新衣,个个笑开颜,到处洋溢着过节的喜悦。
这种浓烈的节日氛围,对幼儿有着很深的影响,这正是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最佳时机,根据小班幼儿的特年龄点,本次活动通过设置情境,演示课件等方法让幼儿了解民俗,体验节日的快乐,在此过程中渗透着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记忆力,表现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2、幼儿年龄特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无意注意占优势,对新鲜事物,新异活动有较强的好奇心,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集中。
3、目标定位:活动目标,贯穿于一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对流动起着主导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们常常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一些教育活动。
巧妙的教育目标蕴含其中,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根据小班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如下:1)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春节时的民俗特征。
2)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的能力。
3)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分享过年的快乐。
4)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次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其中渗透了了语言领域,社会领域与艺术领域的内容,但活动的重点仍以社会领域为主,主要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大方自主的表现。
主要引导幼儿了解春节民俗的特点,难点在于。
对于突破重点所采用的方法:通过设置情境,演示课件,启发提问等方法帮助幼儿回忆春节时的情景。
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方法:我一是口头鼓励,二是发奖品来刺激幼儿,从而让他们大胆表现。
5、活动准备: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作了以下准备:1)布置小熊的家,悬挂着各种鞭炮,春联,彩链。
2)课件《过新年》。
3)拌好的面团。
4)音乐磁带,新年到,恭喜发财。
金蛇狂舞5)话筒二、说教法新《纲要》指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教师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采用多种教法进行。
1、情境创设法:这个活动我始终以过年了,“到小熊家做客”这一主线贯穿始终。
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让幼儿始终沉浸在我创设的游戏环境之中。
自由地学习,既能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又使整个活动情节完整,过渡自然。
2、直观法:通过演示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影音课件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特点。
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的优点,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从而使幼儿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3、谈话法:由师生相互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所组成。
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幼儿的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习惯。
4、操作法:杜威曾经说过:“儿童学习知识,认识外部世界的本质在于儿童通过不断去增加,改造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只有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经过了与材料的相互接触,他们才会真正地学到知识。
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了赏识激励法,交流讨论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不仅能提高认识,锻炼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1、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因此,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尝一尝,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年俗有了较多的了解。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的活动,
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我想这次庆祝新年的活动,一定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快乐也将让他们永远地回忆。
与此同时,他们不仅会记住春节的习俗,也会回忆与老师一起庆祝的情景,幼儿通过各种体验,获得多样性的知识,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四、说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抓住幼儿心理,贴近幼儿生活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活动一开始,将幼儿带进一个浓浓的节日环境之中,让幼儿感觉到过节的快乐,以小熊的口吻邀请小朋友来做客,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小熊与小朋友互道新年祝词,说一些吉祥话,接着,小熊拿出各种过年时的代表性的食物请小朋友品尝。
让幼儿在这种特殊的氛围中回忆过年时到别人家做客的情景。
2、演示课件,了解民俗。
帮助幼儿了解春节的民俗风情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为此,我采用了先让幼儿观看课件,再通过谈话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经验,形成初步的概念,接着上一个环节,以小熊的口吻,邀请幼儿观看过年的课件,在幼儿有了这些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的,开始提问:过年时人们穿什么?吃什么?说什么?看什么?家里的什么变化?街上有什么变化?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建构过年的概念,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因此,在这一个环节中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
3、师生合作,制作汤圆。
汤圆是春节期间有代表性的食物,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饮食,吃汤圆有着美好的象征意义,而小班的幼儿已掌握了搓圆的技巧,能够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这一活动,因此谈话后我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还是以小熊的口吻,请幼儿帮助制作汤圆,既体现春节的特征。
又达到幼儿动手的目的,体现了动静结合的原则。
4、表演节目,庆祝春节。
表演和观看节目是人们庆祝节日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表达心中喜悦的一种方式央已营造的节日氛围中,表演节目成为水到渠成的一个环节,幼儿园已学过的儿歌,歌曲《一年过去了》,《新年到》,《迎新年》等都成为表演的节目。
但如何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现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除了口头鼓励,还为幼儿准备每人一只小绒狗作为奖品,并告诉他们今年是狗年,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和尝试欲,也将流动推向了高潮。
5、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在表演节目的同时,小朋友亲手制用的汤圆已经煮熟了,要音乐《金蛇狂舞》中品尝汤圆,分享着过年和成功带来的快乐,本次活动贯穿纲要精神,将教育内容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活动,将表征性知识转化为行动性知识。
将要求幼儿掌握知识转化为帮助幼儿构建知识,活动中,我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用饱满的情绪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