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旅游协作的海岛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SWOT-AHP法的广鹿海岛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SWOT-AHP法的广鹿海岛旅游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f68974168884868762d6f8.png)
经济研究导刊
EC 0NOMI C RES E ARCH GUI DE
No . 1 , 2 0 1 4 S e i r a l No . 21 9
基 于S W O T 圳 P 法 的 广 鹿 海岛 旅 游 发 展 对 策 研 究
林公 园。
( 二) 开发背景
广鹿 岛及其 附属 岛屿历史 悠久 , 行政建制源远 流长。早
在新石器时期 , 广鹿 岛就有 了原始社会 聚落 , 形成 了从事农 、
2 1 世纪 已经进入海洋经济时代 , 中国的海洋旅游产业也 得 到长足发展 , 南方 已初步形成 了以海 南岛为主要 目的地 的
好挖掘 当地 的历史与 民俗文化并把其融人 自然资源中 , 忽 略
作者简介 : 庞二 莎( 1 9 8 5 一 ) , 女, 河北保定人 , 硕士研 究生 , 从 事旅 游开发与管理研究 ; 邢 冬梅 ( 1 9 8 7 一 ) , 女, 山 东文登人 , 硕士
研 究生 , 从事旅 游开发与管理研 究。
假 区先导区 的广 鹿被列 为大连市 唯一一个 以旅 游为 主的 中
心城镇 。
二、 广鹿 海 岛旅 游发 展 S WO T分析
( 一) 内部优势分析( S t r e n g t h ) 1 . 广鹿海岛 自然资源丰富
广鹿海 岛有土地 资源珍 贵、 对外 联系 门槛 较高 、 生态 系 统脆弱 、 可持续 发展能力 有限等海 岛特有 的短 板 , 对 建设 长 海群岛 国际休 闲旅游度假先导 区、 提升全乡经济社会活动水 平构成挑战O
一
、
大 连市 长海 县广 鹿概 况及 开 发背 景
足, 空气 潮湿 , 气候宜人 ; 作 为国家级海 岛森林公 园 , 境 内空 气 中含 有较多的负氧离子 , 被 誉为“ 天然氧吧 ” 。广鹿周边海 域广 阔 , 是 国家一级水质 海域 。拥 有极 为丰富的生物植物资 源和海洋资源 , 盛产海参 , 被誉为“ 海参之乡” 。 2 . 区位优势 广 鹿乡位 于长 山群 岛西侧 , 与金石滩 紧密相连 , 是 长海 县距离大陆最近 的岛屿 。 近年来 , 随着金州新 区 、 开发区等先 导 区的快速发展 , 大 连城市功 能迅 速 向北 扩张 , 广鹿 与金 石 滩航线 已成 为大连新 市区与长海县联系的重要通道 , 区位 优
基于区域旅游协作的海岛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区域旅游协作的海岛旅游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4f6bce58f5f61fb73666aa.png)
基于区域旅游协作的海岛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摘要:由于海岛旅游具有强烈的季节性、脆弱性。
为了获得稳定的客源,避免重复建设,根据江门自身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发展江门海岛旅游要进行区域旅游协作,要深度挖掘地方海洋文化,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开展江门市内区域旅游协作,深度开展市外区域旅游协作,提供区域旅游协作制度保障,向世界各地先进的海岛旅游地学习等措施。
关键词:区域旅游协作海岛旅游对策江门0 引言进行区域旅游协作对实现各地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信息共享、旅游人才共享,旅游传播平台共享,共同打造旅游品牌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积极发展区域协作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共识。
而海岛旅游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特点,特别是气候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季节性、脆弱性。
为了获得稳定的客源,避免重复建设、娱乐活动雷同,海岛旅游需要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在共享旅游信息、旅游人才等资源的同时,以更好地突出自身旅游特色,更快地传播旅游品牌、打造旅游品牌。
1 海岛旅游特点分析一是文化底蕴的缺乏。
海岛由于人类居住历史不长,人烟相对稀少,历史文化底蕴缺乏,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因此人文的缺失导致了海岛旅游内涵的缺乏。
二是受气候、自然灾害影响大。
海岛旅游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独特,容易受气候、自然灾害,如台风、风暴潮的影响,使海岛旅游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脆弱性[1]。
三是交通瓶颈。
由于海岛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容易出现进去难、出去难或者进入易,出去难的情况,从而阻碍了海岛旅游的发展。
四是旅游基础设施的缺乏。
由于海岛旅游地理位置的特性,在一般情况下使得旅游基础设施相对缺乏,要进一步对海岛进行旅游开发,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如交通、基础设施、通信、住宿、餐饮等设备都需要较大的投入才能使海岛旅游发展起来。
五是与其他海岛地区的雷同性。
世界各地的海岛众多,但在世界知名的不多,主要原因是海岛有着旅游资源雷同性的特点,有特色的较少,如马尔代夫、夏威夷、巴厘岛等这些海岛能成为知名品牌的原因,除了具备一般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还具备一般海岛没有的特色,如海水异常清澈,风光特别优美,但大部分海岛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有着相似的特点,因此如何通过区域旅游协作,对海岛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突出自身特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356ebde84254b35eefd3462.png)
我国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现状及对策内容摘要:旅游市场变化和国际国内旅游地竞争加剧促使区域旅游协作成为现实,但由于地方意识过重和过于看重短期效益,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在协作层次上显得较浅显,协作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因而协作效应并不突出,找到区域旅游协作的发展对策是指导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旅游协作现状对策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经济的区域化特征也在逐步加强,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性组织在全球出现就是极好例证。
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是导致区域化经济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整合相邻区域资源要素,拓展更大范围的市场空间,共享更多市场利润,共创共同品牌是众多区域组织合作的基本目标。
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也同样面临全球化竞争问题,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已成为众多旅游地的共识。
我国区域旅游协作的现状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旅游消费的理性化使得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在20世纪的80年代就已经出现,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出现如下的特征:协作意识浓厚,协作结构﹙组织﹚正逐渐增多。
我国各级旅游部门都已经认识到区域旅游协作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在进行着区域旅游协作实践,有的地区的区域旅游协作业已建立起了旅游协作的机构组织,制定了协作章程和做出了可操性的协作条款。
据统计,我国已经确立区域旅游协作关系的区域有9个:譬如西南六省市区七方旅游协作﹙计划建立大西南黄金旅游圈﹚;京津冀旅游协作区等。
确立旅游协作关系并建立起常设协作机构的地区有2个:北部湾旅游协作机构﹙简称BGTCO﹚;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协作区等。
协作形式多样化。
区域旅游协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协作形式和协作层面正呈现多样化特征。
旅游资源协作。
区域旅游协作存在的基础是协作方各自拥有具有互补性或相似的旅游资源,但各自的旅游资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整合这些资源就可以达到市场竞争优势。
如西北旅游协作区各协作方在各自管辖区域都拥有部分古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在未协作之前,它们各自宣传自己的丝绸之路旅游,但效果都不明显,建立协作关系后,古丝绸之路旅游马上成为市场上的热点品牌。
环渤海区域战略 浅析长岛旅游开发对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意义
![环渤海区域战略 浅析长岛旅游开发对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dfd7fc11eb91a37f0115c69.png)
环渤海区域战略浅析长岛旅游开发对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意义区域合作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主题,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动、合作共赢的举措。
随着长三角、珠三角旅游圈的迅速崛起,合作开发环渤海区域旅游已经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近几年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加强交流沟通,积极参与区域旅游交流与合作,长岛作为渤海湾唯一的群岛县和渤海对外交流的唯一通道,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长岛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就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浅谈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一、长岛旅游开发对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意义(一)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现状以京、津、冀、辽、鲁为主体的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方资源最为丰富、客源市场最为庞大、合作前景最为广阔的地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就被提出,近几年,环渤海区域的省市先后达成了“京津冀旅游合作共识”、“环渤海港口城市旅游合作”和“中国北方环渤海11城市旅游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等,探索合作发展事宜。
不过客观地说,环渤海地区尽管既是中国重要的客源输出区,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区,但是区域旅游合作长期停留在纸上,远远滞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育水平。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始终未找准突破的地域;二是停留在政府议事的层面,未在市场开发上下足功夫;三是交通制约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C”型渤海湾的存在,陆上交通距离被延长,出行时间和交通费用大幅增加。
(二)长岛在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中的地位一湾渤海的存在,导致了交通距离的增加,给环渤海旅游交通带来了难题,但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所以,要一分为二看问题,使用反向思维对待该问题。
正是由于渤海的存在,我们可以将渤海湾的海上旅游作为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突破口,以渤海湾内唯一一个海岛县长岛的32个岛屿为依托,做足海上文章,打造国内顶尖的高端海岛休闲度假游,形成类似马尔代夫、普吉岛之类的旅游坐标,既解决环渤海区域旅游交通难的问题,又增加环渤海区域旅游新的亮点。
辽宁省海岛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海岛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5e697d833d4b14e8524687d.png)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辽 宁 省 海 岛 旅 游 资 源 的特 点
2 . k , 1 .%。也 就 是 说 , 部 的 岛 屿 主 要 74 mz 占 09 全
1 数 量 多 、 型 少 . 类
仅靠大 陆边缘 并且大 多数集 中在北 黄海 。 岛分 海
布 比较 集 中 , 中化 程 度 比较 高 图 1 集 。
海洋旅游
・15 1 ・
\
维普资讯
图 1 辽 宁 省海 岛分 布
住 岛屿总数 的 95 .%。分布在北黄 海 的有 人居住
岛屿 约 3 1个 ,最 大 岛 屿 是 石 城 岛 ;分 布 在 渤 海
上 留下 的各种千姿 百态 的人文景 观 , 如长 山群 岛
大 部 分 为 山 地 和 岩 岛 , 面 积 较 大 的 岛 屿 地 形 较
缓 ,岸 滩 高 差 小 ,面 积 较 小 的 岛 屿 岸 壁 陡 险 , 多 数 岛 屿 土 壤 贫 瘠 , 间 狭 小 , 水 不 足 , 电 困 空 淡 供 难 。 特 别 小 的 岛 屿 , 面 积 小 于 0 1k 不 适 于 如 . mz 人群居 住 。 人居住 的岛屿 3 有 8个 , 占全 国有 人 居
物 型旅 游 等 旅 游 形 式 多 元 化 的 兴起 , 一 种 独 具 特 色 的旅 游 形 式— — 海 岛旅 游 已逐 渐 被 人 们 认 可和 接 受 . 并得 到 很 多旅 游 爱 好 者 和 旅 游 专 家 的青 睐 。主 要 研 究辽 宁 省 海 岛 旅 游 开 发 的现 状 . 针 对 辽 宁 省 海 岛旅 游 存 在 的 问题 提 出 了相 应 的对 策 。 并
破 口。
一
2. 布 相 对 集 中 分
大连海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连海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496429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4e.png)
大连海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范佳如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18期摘要:海滨旅游是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宗旨,集趣味性、创意性、综合性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产品。
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和居民对休闲放松需求的提高,海滨旅游正逐渐成为旅游者所青睐的游憩方式之一。
大连虽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海滨资源在国内外海滨旅游城市中成功占据了一席之地,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后续乏力的困境,使之与众多知名海滨旅游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
文章在介绍大连海滨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中国其他海滨城市发展的独到举措,为大连海滨旅游更上层楼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连;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对策一、大连海滨旅游开发现状(一)大连自然环境大连别称滨城,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背靠东北腹地,隔海与山东半岛相望,是东北地区的首要海上门户及重要风景旅游名城。
位于北半球暖温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兼之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约为10℃。
气候条件优越,海滨资源种类齐全。
(二)大连社会环境大连交通通达度高,形成了航空、水运、铁路、公路于一体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旅游相关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在旅游住宿餐饮、旅游购物娱乐、旅行社等产业均形成了向好发展态势。
截至2018年年底,大连市共拥有星级旅游饭店(宾馆)132家,旅行社475家,国家A 级旅游景区57个。
大连国际沙滩文化节、大连国际徒步大会、大连国际服装节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也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浪漫的面纱。
大连市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区域间合作,力图建设中国—中東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人力与资本的集聚效应、黄金海岸服务业蓬勃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高,引领滨水地区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
(三)大连海滨旅游发展现状据大连市统计局统计,2019年大连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288.1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10.4%;全年接待海外过夜游客110.3万人次,同比增长3.7 %。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问题与对策.docx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问题与对策.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75801a059eef8c75fbfb3f2.png)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问题与对策XXX省在老工业基地逐渐衰落进行产业改造升级之后,已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开发景点、游线组织、企业合作等不仅是旅游行业的工作,更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协作。
如何处理好XXX省旅游业发展及经济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XXX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XXX省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XXX区域旅游合作现状。
目前,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其中XXX省对口XXX省,极大推动了文化旅游和健康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开展。
20XX年1月XXX盘锦与XXX无锡举办了旅游推介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宣传推介盘锦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放大“天下奇观红海滩”品牌效应,拓展长三角旅游市场,积极实现“引客入盘”。
20XX年11月大连旅游推介会在XXX举办,推介会以“浪漫之都,时尚大连”为主题,同时向XXX市民推出亲子游、婚庆游、养生游和单身游等七条旅游线路产品。
还有省内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如20XX年5月XXX铁路局铁道旅游集团同鞍山市千山旅游集团合作,将沈铁的三组旅游观光列车冠名为“千山号”。
同年12月XXX省大连市、锦州市、葫芦岛市三市签订了推进XXX沿海经济带建设旅游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旅游合作,构建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信息共用、合作共赢的旅游合作发展新格局,塑造清晰、统一的沿海经济带旅游形象。
(二)XXX省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1、区域发展失衡。
XXX虽然各城市区域有所合作,但依旧存在旅游业发展水平总体不均。
XXX的地形是东部丘陵山地区、中部平原区和西部丘陵山地区。
其中,无论是旅游业还是其他产业综合起来发展最好的城市,如XXX、鞍山都位于中部平原区;其次则是沿海的小部分城市,如大连(政策先天优势)、营口则借助临海的港口优势,带动了经济腾飞。
其他靠近XXX省西北部省界的朝阳、阜新和铁岭,由于没有港口,同时也不是陆上交通枢纽,给发展外向型经济带来较大的阻碍,限制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输入流动,造成经济发展缓慢。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d0756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0.png)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海岛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选择度假休闲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海岛旅游的开发和过度开发往往会给海岛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针对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对策并提出建议。
一、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森林资源破坏海岛上的许多旅游开发项目往往需要大面积的森林资源进行开垦、修建建筑和道路等,这种行为造成了森林资源的破坏和砍伐,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2. 滥发建设项目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一些海岛旅游开发商会滥发建设项目,修建过多的酒店、娱乐设施和配套设施,导致了海岛土地的大规模开发,严重地扰乱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3. 污染海岛旅游开发带来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垃圾和工业污染物,特别是在旺季时,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会对海洋环境和沿岸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引发海洋污染问题。
二、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保护对策1. 启动环境影响评价在海岛旅游开发项目的策划阶段,应该启动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并提出合理的环保建议。
2. 强化规划管理应加强对海岛旅游开发的规划管理,设立合理的开发区域和保护区域,合理分配资源,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开发规模,避免盲目的开发行为。
3. 推行节能减排海岛旅游开发商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推行节能减排的理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采用环保、低碳的建筑设计和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4. 加强监管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海岛旅游开发项目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定细则,加强对开发商的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的开发行为予以处罚。
5. 推动环保宣传海岛旅游开发商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游客文明游览,鼓励他们爱护自然环境,从心理上塑造游客对环保的观念。
三、海岛旅游生态保护的建议1. 加强生态教育在海岛旅游区建立生态博物馆和生态展示区,增加游客对海岛自然环境的了解,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
海岛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协同模式研究——以浙江舟山虾峙岛为例
![海岛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协同模式研究——以浙江舟山虾峙岛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f84972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f.png)
2024年第10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基金项目:舟山市科技局科技特派员项目(舟社农科 2023 16号);2023年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访问工程师项目研究成果;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百千服务行动 教师入企项目研究成果㊂作者简介:武雅娇(1989-),女,山西晋中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㊁海岛旅游;岳海静(1991-),女,山东青州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㊁研学旅游;郭娟(1975-),女,江西万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㊂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饲料产业整体水平欠佳,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有待提升,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较弱,有待加强㊂优质企业数量较少,该类企业需稳定向前发展,同时发挥其带头作用,带动行业整体竞争水平的提升;中等企业数量较多,企业应根据自身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善公司运行,以提升盈利㊁营运能力,向优质企业看齐;行业内劣质企业较少,个别企业各项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可能由于企业未找到合适的运营和营销模式,此类企业在公司架构和产品生产销售环节多向优质企业学习,取其精华,未来会有可观的投资价值㊂3㊀结语综上所述,投资者应多关注公司的报表,了解其财务和经营状况,保持平稳心态,不单纯以股票现金等股利分配衡量公司的投资价值(张新民等,2019)㊂饲料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掘发展空间,合理改善以提高企业盈利㊁偿债㊁发展和营运能力,优质企业要发挥引领作用,综合能力较弱的企业要多向优质企业看齐学习,促进饲料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㊂参考文献[1]党爱.饲料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内部控制管理策略研究[J ].中国饲料,2023,(12):97-100.[2]陈永从,王继振,曲平安,等.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饲料,2023,(12):36-39.[3]叶陈毅,管晓,杨蕾,等.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J ].财会通讯,2021,(12):127-130+163.[4]芦笛,王冠华.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J ].会计之友,2019,(24):79-83.[5]区梦怡.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 基于逐步回归和Lo-gistic 回归[J ].商业会计,2023,(10):64-68.[6]崔友川,李淑琦,朱彦旭,等.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葡萄酒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J ].中国酿造,2022,41(07):248-252.[7]张新民,钱爱民,陈德球,等.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J ].管理世界,2019,35(07):152-166+204.海岛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协同模式研究以浙江舟山虾峙岛为例武雅娇㊀岳海静㊀郭㊀娟(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21)摘㊀要:旅游共富是海岛旅游资源开发㊁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措施㊂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浙江舟山虾峙岛为例,对旅游共富进行探讨㊂在共富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地方政府㊁旅游企业㊁海岛居民㊁旅游者四个重要角色,并分析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和相互关系,最终构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模式,以期对海岛旅游共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㊂关键词:海岛旅游;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10.0061㊀研究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战略目标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㊂自2021年浙江省委部署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来,舟山市立足海岛发展基础㊁特色和优势,聚焦短板和不足,狠抓贯彻落实,向海谋富,聚力攻坚,积极探索海岛特色共同富裕路径㊂2021年7月20日,舟山市委审议通过了‘舟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实施方案(2021 2025年)“,提出了推进共同富裕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㊂到2025年,在全国率先推进城乡区域协调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具有㊃51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10期海岛特色㊁具有海上花园㊁独具魅力的精品城市㊂基于此,本文选取 海岛旅游共富 作为研究主线,经过搜索,截至2023年10月,中国知网上,以 旅游共富 和 海岛旅游 为关键词的论文数量较多;但是以 海岛旅游 和 利益相关者 为关键词搜索,论文篇目17篇;以 海岛 和 旅游共富 为关键词搜索,论文篇目12篇㊂由此可见,在旅游共富这一研究领域,涉及 海岛旅游共富 的内容较为匮乏㊂本文以浙江省舟山市虾峙岛为例,以 海岛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协同模式 为研究视角进行探索,希望能对海岛旅游共富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㊂2㊀研究内容利益相关者理论学说是费里曼在1984年提出的,它是指通过确定利益相关者类型和角色㊁明确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㊁理清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和矛盾,以实现企业所期望的目标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正式引用到岛旅游研究领域,成为旅游研究的范畴㊂ 利益相关者 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具有不同的意义㊂在海岛旅游共富中,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是整个共富系统的成员,他们参与海岛旅游共富项目,并且影响着政府所制定的相关决策,同时,也会使得海岛居民㊁旅游者㊁旅游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关注彼此的利益,在这种相关合作相互制约的模式下,海岛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的最终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并实现利益最大化㊂在实现海岛旅游共富的过程中,如何使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到共富建设中,通过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做到 协同 ㊂ 协同 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在各个利益主体的相互合作过程中,如何有效识别主体成员之间的利益诉求,明确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各主体协同的重要条件,只有确保旅游共富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协同,才能实现旅游合作共赢,有效推动海岛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㊂3㊀研究对象3.1㊀虾峙岛基本概况虾峙以岛建镇,由83个岛屿组成,其中住人岛屿3个㊂虾峙镇位于舟山群岛南部,北距沈家门约20公里,东北隔虾峙门国际航道与桃花岛相邻,西南隔小北港㊁条帚门航道与六横岛隔海相望,西距宁波穿山半岛仅13公里,是进出宁波 舟山港的重要航道(如图1)㊂近几年,虾峙岛围绕 全景普陀 要求,制定AAA景区村庄规划,打造精品渔村,精雕细琢打造有特色㊁有内涵㊁有文化的金牌试点㊂虾峙镇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涉海产业,全岛致力于将旅游共富蛋糕做大,在不断发展渔业过程中,逐步探索 渔旅融合 发展模式,将海岛非遗文化产业与旅游相融合,引导渔民从事旅游业,为渔民转产转业找到新出路,实现集体经济增长㊂图1㊀浙江省舟山市虾峙镇地理区位交通方面㊂在充分挖掘海岛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海岛交通是盘活旅游活动重要因素,虾峙岛内交通便利,可直达各个村社,对外来往以轮渡为主,有宁波郭巨(车渡)㊁朱家尖西岙(车渡)㊁沈家门㊁六横㊁桃花等日常船班,游客往来主要交通工具为船舶㊂住宿方面㊂虾峙岛民宿发展颇为引人注目,他们抱团合作谋发展,成立了全区首个民宿团支部㊂其中,大屿民宿在2021年被舟山市评为 五星民宿 ,拥有豪华客房19间,涉及到海景餐厅㊁书吧㊁影院㊁泳池㊁棋牌室等,配套设施齐全㊂这些民宿老板充分利用海岛的优势资源,展现虾峙岛与众不同的魅力㊂民俗体验方面㊂跟随渔民出海捕鱼,体验渔民生活,享受由峰㊁石㊁海㊁洞绘就的山水画卷,是身处岛上的旅游者未能发现的美景;参与渔嫂们赶制渔网,体验他们忙碌中不乏悠闲,是海岛旅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旅游项目㊂3.2㊀海岛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概念界定海岛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是指在海岛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所有参与或影响旅游共富的个人㊁集体和组织,包括对海岛旅游共富产生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的利益相关者㊂据此,将海岛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界定为地方政府㊁旅游企业㊁海岛居民㊁旅游者,除此之外,还有旅游传媒㊁规划设计院㊁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整个旅游共富体系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㊂在众多利益相关者中,地方政府㊁旅游企业㊁海岛居民㊁旅游者均居于核心地位,与旅游共富关系密切,是经济利益㊁社会利益和文化利益的直接㊃61㊃2024年第10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获得者;而非政府组织处于次要地位,是旅游共富过程中的间接利益相关者㊂本文主要研究海岛旅游共富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以浙江舟山虾峙岛为例,对地方政府㊁旅游企业㊁海岛居民㊁旅游者等四个角色进行角色定位分析,并据此构建海岛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协同模式㊂3.3㊀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角色需求和相互关联在海岛旅游共富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权责和利益各有不同,为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不同的角色会有各自实现其利益的方式,据此本文构建如下关系图(如图2)㊂图2㊀海岛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角色需求和相互关系3.3.1㊀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海岛旅游共富中具有宏观利益诉求,既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同时还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海岛居民实现共富㊂它与旅游企业是招商合作关系,在旅游共富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定强有力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岛投资;与海岛居民是政策支持关系,通过解决征地㊁拆迁㊁居民就业等问题,引入项目投资,增加游客数量,从而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居民共富;与旅游者是吸引消费的关系,为增加虾峙岛旅游者人数,政府要做好宣传组织工作,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增加地方财政收入㊂3.3.2㊀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具有获得经济利润的诉求,虽然开发旅游资源是为实现海岛居民共同富裕,但作为在旅游共富中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来说,其参与海岛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通过有效投资获得回报,以此维系企业正常运行㊂它与地方政府是招商合作关系,通过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开发优质旅游项目,挖掘当地海岛旅游资源;与旅游者是开发与体验关系,经过前期设计开发,打造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产品,通过宣传提升旅游者体验欲望,扩大旅游者消费;与海岛居民是劳务雇佣关系,一方面解决当地海岛居民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海岛居民主人翁作用,使旅游者体验到海岛渔文化的魅力㊂3.3.3㊀海岛居民海岛居民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具有共富与发展的利益诉求,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参与旅游服务专业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㊂它与旅游企业是劳务雇佣关系,通过参与旅游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在任职中获得经济收入;与地方政府是政策支持关系,根据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进行土地流转或者租赁,或通过入股分红获取经济利益;与旅游者是互惠互利关系,旅游者为满足和提高其自身的旅游体验,入住海岛民宿,体验渔民生活,海岛居民为他们提供住宿㊁餐饮等具有海岛渔文化特色旅游服务,实现两个利益主体各自利益诉求㊂3.3.4㊀旅游者旅游者体验利益诉求,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有较大不同,为放松身心,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前往海岛进行旅游体验㊂它与政府是吸引消费的关系,通过政府公信力宣传,不断增加旅游者的数量,最终实现旅游消费;与旅游企业是开发体验关系,企业经过前期资本投资,实现后期旅游盈利,旅游者的旅游满意度越高,对于企业旅游资源开发的肯定,增加二次重游的可能性;与海岛居民是互惠互利关系,旅游者通过体验海岛民宿㊁感受海钓生活㊁购买渔业特产等,使得海岛居民增加收入,同时使自身对海岛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和了解㊂㊃71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10期4㊀虾峙岛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协同模式构建开发海岛旅游,实现海岛旅游共富,需将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各自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如何能够使虾峙岛的利益相关者,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根据海岛旅游实际发展情况,构建科学的协同模式,推动虾峙岛实现共同富裕㊂4.1㊀构建虾峙岛均衡的利益协调机制在海岛旅游共富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核心角色,要满足多方诉求,就要建立专门的利益协调机构,且机构组织成员由地方政府㊁旅游企业㊁海岛居民㊁旅游者等多方代表构成,通过建立的沟通平台,及时反映代表方的利益诉求,以便更快地寻找利益目标㊂舟山虾峙岛实现旅游共富,可在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㊂如借助 国际海岛旅游大会 永久会址落户舟山普陀这一有利区位优势,利用虾峙南部原生态渔村资源和秀丽海岛风光,着手开发海岛渔村休闲旅游产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生态,保证旅游者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渔民生活和海岛风光,满足旅游者的体验利益诉求;海岛居民利用自家房屋进行改造,在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开发海岛旅游民宿,并为旅游者提供免费的讲解服务,以最少的投资实现再就业的利益诉求;旅游企业可以根据海岛居民与旅游者沟通,反馈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了解旅游市场需求,从而可对项目进行完善和加工㊂构建均衡的利益协调机制,能够在第一时间使利益相关者掌握自身所需的市场信息,作出最好的应对策略㊂4.2㊀构建虾峙岛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角色定位和目标不同,各自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会产生利益冲突,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尤为重要㊂在海岛旅游共富过程中,可以将利益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㊂物质利益主要是指各利益主体所获得的经济报酬,实际的经济收入,这主要依托于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所产生㊂而精神利益主要是海岛的生态环境㊁海岛居民就业㊁旅游者旅游体验等㊂为了保证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公平,可建立股份合作制,按照各利益相关者的入股比例进行分配㊂舟山市政府出台有利于开发虾峙岛的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旅游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包括资金㊁技术和资源等,海岛居民主要投入自己的劳动力,同时需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自身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对所获得的利益进行合理分配,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㊂4.3㊀构建虾峙岛严格的利益监督机制利益监督是实现旅游共富的重要保障,各角色主体需明确各自的权力职责㊂虾峙岛旅游共富涉及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且得到各部门配合才能实现虾峙岛旅游业顺利开展,同时,旅游企业项目运行也需要政府部门和海岛居民的监督㊂如交通部门主要负责虾峙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旅部门主要负责海岛项目招商引资,旅游企业主要负责海岛项目开发等,在各个环节都建立严格的利益监管机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运行㊂同时建立明确部门问责制,把虾峙岛旅游共富工作分解,明确部门权责,在严格监督机制下,实现虾峙岛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㊂参考文献[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 共同富裕 看中国式现代化指向下的乡村振兴[N].中国青年报,2022-11-22. [2]唐博.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旅游共富共同参与模式研究 以武隆县白马山片区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3.[3]李佳.生态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协同模式研究 以通山县D乡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2018. [4]Towiriyatrakul Yada.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普吉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1.[5]蒋丽霞. 非遗+ 文旅融合促进农村 物质和精神共富的实现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20): 254-257.[6]肖朋伟.全域旅游背景下景区免费开放的模式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2,(20):127-129.[7]杨浩.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协调机制研究 以竹泉村为例[D].浙江海洋大学,2022.㊃81㊃。
试议海岛地区发展现状及对策
![试议海岛地区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a7a2a0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3.png)
试议海岛地区开呈现状及对策一、海岛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限制因素(一)海岛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海岛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极大限制了海岛产业构造的优化升级。
在海岛经济环境方面,海岛与周边陆域县市区在发展环境、区位、政策等方面不在一条起跑线上,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
首先,海岛资源单一,生态环境脆弱,难以支撑大规模经济的发展。
大多数海岛是小而分散的地理单元,普通隐藏的资源比较单一,在单一资源支撑下的经济构造也比较单一,开辟形式与开辟规模具有很大局限性。
其次,自然灾难频繁妨碍了海岛经济的发展。
我国沿海地区海洋自然灾难严峻,尤其是每年台风及台风风暴潮灾难频繁,造成损失巨大。
再次,国家限制性的投资政策减弱了海岛经济发展的动力。
国家对外商投资开辟经营岛屿有明确限定,对海岛地区的招商引资造成极大限制。
同时,海岛地区了海岛经济与接近大陆地区的差距。
在海岛社会环境方面,海岛人材资源缺乏,人口构造不合理,对海岛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缺乏。
人才缺乏已成为海岛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对于海岛来说,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由于海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各种条件和环境相对艰辛,对人材的吸引力明显小于陆地地区;另一方面,海岛地区自己哺育的人材,由于工作条件、待遇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原由,也泯灭了向大城市转移的趋势。
(二)海岛根抵设施建立薄弱完善的根抵设施是海岛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根抵,而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我国海岛经济相对脆弱,海岛城镇化水平不高,根抵设施落后,大多数岛屿开辟面临着缺水、缺电、交通不便等三大难题。
第一,海岛淡水供应问题,海岛淡水资源缺乏,淡水资源开辟利用程度低、设备力量低及不配套是中国海岛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海岛电是事故多、铺张大,不少设施和设备无法使用,在利用太阳能、海洋能等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相对匮乏;第三,海岛交通不便使海岛与外界相对隔绝,海岛经济发展呈现封闭性特征,大多数海岛维持着自给自足和低水力供应缺乏,从目前海岛的电网和发电设施状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抵设施建立落后,投资环境差,难以吸引社会资金投人,进一步加剧平发展状态;第四,海岛建立资金短缺,海岛根抵设施建立需要投人大量资金,但目前海岛投资环境和投资短期效益不佳,导致资金来源不畅,供需冲突比较突出。
湛江海岛旅游开发战略研究
![湛江海岛旅游开发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8ddd5cb0066f5335a8121ec.png)
湛江海岛旅游开发战略研究作者:陈宁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11期陈宁湛江海岛无论是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还是民俗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本文从开发思路,旅游合作与竞争,海岛功能分区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湛江海岛旅游开发的战略,希望借此更加丰富湛江的旅游产品,使湛江成为名副其实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湛江位于广东西部,中国大陆最南端,不仅拥有世界第二长滩,且有众多资源丰富的海岛。
目前湛江“五岛一湾”度假休闲区的建设正成为湛江旅游的焦点。
如何更好地完善湛江海岛旅游开发战略,本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一、开发思路(一)加快湛江“五岛一湾”建设,促进岛陆有机联动“五岛一湾”主要指东海岛、特呈岛、硇洲岛、南三岛、南屏岛环湛江海湾旅游构建路线,这五个岛屿的有机结合,不仅满足了当今游客对海岛旅游的需求,还拉近了海岛与大陆之间的距离,旅游资源也极大地丰富起来。
加快湛江“五岛一湾”建设,逐步在湛江海湾沿岸形成东海岛度假区、硇洲国际文化度假岛、南三岛度假区、特呈岛度假区、南屏岛度假区,促进各海岛之间的联系,形成大湛江海岛旅游度假区。
(二)基础建设和环境保护两手抓,促进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湛江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相对完整,“由于海岛经济总体基础薄弱,生态系统脆弱,发展海岛经济要因岛制宜,建设与保护并重”,这就要求我们在海岛旅游开发过程中一要做好海岛旅游设施建设,如交通道路建设、海上航线的开通;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加大宣传,拓展海岛旅游市场湛江的海岛旅游主要以广东省本地游客居多,家人、亲友团和学生团为主,主要的旅游方式是旅游观光、休闲放松。
相对来说,客源单一、旅游方式单调。
因此,在相关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需要多渠道、深挖掘,进一步加大湛江海岛旅游宣传,如开展各种宣传片拍摄、组织各种可让游客体验的活动等,挖掘潜在的市场,如打造新婚蜜月浪漫游、大学生群体活动游、中小学春/秋游,强化徐闻吸引力源建设,分流部分三亚客流等,以此拓展湛江海岛旅游市场。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9517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5.png)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为了有效解决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只有深入了解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的影响,才能有效制定对策和保护措施,保护海岛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将探讨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其破坏程度,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对策,并探讨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生态修复与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的影响及保护对策,以期为提高海岛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探讨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海岛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对策。
通过研究,可以为海岛旅游开发提供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相辅相成。
通过对海岛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对策的总结与提炼,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推动整个旅游业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研究旨在为海岛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1.3 研究意义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海岛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以促进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岛作为旅游目的地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可能会对海岛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研究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的影响和提出保护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海岛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引起人们对海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通过研究可以总结出有效的生态保护策略,为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研究还可以促进旅游业与环境保护部门的合作,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推动海岛旅游业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研究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的意义在于促进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重视,推动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发展海岛旅游产业的规划建议
![发展海岛旅游产业的规划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4328f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b.png)
发展海岛旅游产业的规划建议近年来,该海岛地区坚持以全域旅游为发展战略引领,以主题旅游岛建设为抓手,海岛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海岛旅游公建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渔农家乐(民宿)发展势头迅猛,一批别具特色的精品民宿成为旅游新热点,海岛旅游服务体系构建稳步推进,政策扶持不断加强。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该海岛旅游产业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国内其它海岛旅游发达地区相比,在旅游资源利用、观念更新、人力开发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问题。
随着旅游发展,游客增多,对海岛生态与环境带来了挑战,一些海岛旅游无序开发,渔农家乐(民宿)未批先建、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现象较为普遍。
旅游设施建设缺乏高质量的规划设计和整体布局,缺少海岛特性。
新开发的自然、人文等景点较少,游客多数仍是季节性的自然观光客,后续吸引点不足。
2、渔农民转产转业与从业人员素质提高问题。
全市海岛旅游行业的紧缺型、专业型、创新型人才缺乏,海岛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远远达不到旅游发展的要求。
以渔农家乐(民宿)为例,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转产转业的渔农民,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旅游规模企业较少,大多还处于“散、小、弱、差”状况。
3、市场规范化管理与执法力量配备问题。
随着近年来海岛旅游的升温,部分旅游从业人员受眼前利益驱使,逐渐出现拉客、宰客、欺客、黑车等旅游乱象,不仅扰乱了旅游市场,更是给旅游景区品牌建设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许多偏远海岛乡镇,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执法人员无法及时下沉,大部分时间海岛旅游市场都处于执法“真空期”。
二、关于更好发展海岛旅游产业建议海岛旅游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目前已进入转型发展的瓶颈阶段。
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规划至上、科学发展。
发展海岛旅游产业必须要有规划先行的理念,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
一要坚持“因岛制宜”的原则。
立足长远,总体布局。
二要坚持“全景规划”的理念。
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探索“一岛一特色”主题岛旅游开发模式。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d5d5d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3.png)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海岛生态脆弱、资源有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模式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研究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
资源过度开发是指过度利用海岛的自然资源,包括过度捕捞、过度开采和过度开发土地等。
这种开发方式存在着资源消耗迅速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风险。
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到生物种群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过度开采和开发土地导致土地沙化、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生态系统破坏是指由于旅游开发带来的人为干扰,破坏了海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过度开发建设导致海岛植被的破坏和物种的消失,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恢复能力。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旅游开发带来的废水排放、垃圾堆积和大气污染等问题。
海岛生态系统脆弱,环境容纳能力有限,大量的废水和垃圾排放会对海岛的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到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生存环境。
应加强对海岛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通过采取保护区划设、限制开采和规范捕捞等措施,确保海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提高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责任。
需要推动环境友好型旅游发展。
通过采用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旅游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和循环化发展。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预防并降低环境风险。
还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增强他们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海岛旅游开发是一个跨国、跨区域的活动,需要各国和地区加强合作,共同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
2024年海岛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海岛旅游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055819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4.png)
海岛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海岛旅游市场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海岛旅游市场的规模、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全面了解海岛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
海岛旅游市场规模海岛旅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海岛旅游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
同时,不少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发展海岛旅游业,增加了海岛旅游市场的竞争与活力。
海岛旅游市场发展趋势1. 多元化旅游产品海岛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沙滩度假和海上运动,现在还新增了水下探险、海上婚礼等特色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游客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喜好的旅游项目,使得海岛旅游市场更加丰富多彩。
2. 快速发展的旅游科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旅游科技在海岛旅游市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应用程序可以简化游客的出行安排,提供更便捷的导航和预订服务;无人机摄影和虚拟现实技术使游客可以在家中体验到海岛的美景。
旅游科技的不断创新为海岛旅游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海岛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海岛生态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将无法恢复。
因此,各个海岛旅游目的地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确保海岛旅游市场能够长期发展。
面临的挑战虽然海岛旅游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1. 环境破坏与过度开发一些海岛旅游目的地由于过度开发和不负责任的旅游活动,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崩溃。
这不仅影响着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会影响游客对海岛旅游市场的认知和选择。
2. 旅游安全问题由于海岛旅游市场的发展,部分海岛旅游目的地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
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天气变化、海啸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以及交通、住宿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提高海岛旅游市场的安全保障意义重大。
山东海岛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山东海岛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d777e2b482fb4daa58d4b33.png)
岛主要 分布在 滨州 、烟 台 、威海 、青 岛和 日照 5 个地 市 ,分属 渤 海 和 黄 海 两 个 海 区 。其 中滨 州
市8 9个 、烟 台市 7 4个 、威 海 市 8 6个 、青 岛 市
6 8个 、 日照 市 9个 。 由庙 岛群 岛 3 2个岛 屿组 成 的长 岛县 是 山东 唯 一 的海 岛 县 ,也 是 山东 境 内 最大 的群 岛 。 ]
1 2 海 岛 旅 游 资 源特 点 .
一
般认 为 ,海 岛旅 游 资 源包 括 自然 与 人 文
两 大类 。所 谓 自然 旅 游 资 源 是 指 那 些 具 有 较 高 美 学 、保健 或 科 学 价 值 的各 种 自然 要 素 及 其 组 合 ,能 吸引人 们 去 观 光 游 憩 ,从 而 具 有 寓 教 于
21 0 1年
第 1 期
海 洋 开 发 与 管 理
山东 海 岛旅 游发 展 现 状 与对 策探 讨
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圣 ,孙 吉亭
( 东 社会 科 学 院 海 洋 经 济 研 究 所 青 岛 2 6 7 ) 山 6 0 1
摘
要 :随着 海洋 渔业 资 源 的衰 退 ,旅 游 业 发展 成 为 世 界 沿 海 岛屿 主 要 的经济 增
与陆 地 相 比 ,海 岛旅 游 资 源 具 有 一 些 独 有
的特 点 。 岛 屿 四周 被 海 水 包 围 ,与 大 陆 隔 绝 ,
由于 沟通 困 难 ,与 陆 地 相 比相 对 闭 塞 。这 种 隔
离 性 不 仅 指 空 间 上 的 隔 离 和 交 通 上 的 不 便 , 还
大连海岛旅游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大连海岛旅游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9bef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4.png)
大连海岛旅游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大连市地处辽宁省最南端,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其中就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海岛。
大连的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一直以来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由于长期以来的开发不足,海岛旅游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对大连海岛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一优质资源。
一、大连海岛旅游的现状分析1. 资源优势大连地处渤海湾经济圈核心地带,拥有众多优美的海岛。
大连海岛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大连周边海域,有大小不等的岛屿共有80多个,主要分布在粤利湾、镜泊湖、燕儿岛湾和猫儿山湾四大港湾的近岸海域。
这些海岛大部分都呈规则或近规则的形状,且多为山地,岛屿上地形复杂多变,有很多溶洞、石洞,悬崖绝壁等迷人的景观。
2. 发展瓶颈大连的海岛旅游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受制于多个方面。
首先是交通不便。
大连的一些海岛因为交通不便,游客欠缺便捷的进出方式,这成为阻碍海岛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
其次是设施不完善。
目前,一些海岛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导致游客前往旅游时不够方便,也限制了海岛旅游的持续发展。
再者是文化传承不足。
海岛旅游是与当地文化密切相关的,而目前一些海岛的文化传承工作尚不够完善,这也影响了游客体验和对当地文化的了解。
3. 市场需求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大连的海岛旅游市场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
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海岛旅游市场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
海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大连市内游客的周边出游之地,满足他们对不同旅游体验的需求。
二、发展对策探讨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解决大连海岛旅游中存在的交通不便和设施不完善问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交通方面,可以在重点海岛周边设置船坞,增加航线和船只运营频率,提高游客的进出效率。
在设施方面,需要加大投入,改善岛屿上的住宿、餐饮和娱乐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区域旅游协作的海岛旅游发展对策研究由于海岛旅游具有强烈的季节性、脆弱性。
为了获得稳定的客源,避免重复建设,根据江门自身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发展江门海岛旅游要进行区域旅游协作,要深度挖掘地方海洋文化,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开展江门市内区域旅游协作,深度开展市外区域旅游协作,提供区域旅游协作制度保障,向世界各地先进的海岛旅游地学习等措施。
标签:区域旅游协作海岛旅游对策江门0 引言进行区域旅游协作对实现各地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信息共享、旅游人才共享,旅游传播平台共享,共同打造旅游品牌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积极发展区域协作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共识。
而海岛旅游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特点,特别是气候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季节性、脆弱性。
为了获得稳定的客源,避免重复建设、娱乐活动雷同,海岛旅游需要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在共享旅游信息、旅游人才等资源的同时,以更好地突出自身旅游特色,更快地传播旅游品牌、打造旅游品牌。
1 海岛旅游特点分析一是文化底蕴的缺乏。
海岛由于人类居住历史不长,人烟相对稀少,历史文化底蕴缺乏,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因此人文的缺失导致了海岛旅游内涵的缺乏。
二是受气候、自然灾害影响大。
海岛旅游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独特,容易受气候、自然灾害,如台风、风暴潮的影响,使海岛旅游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脆弱性[1]。
三是交通瓶颈。
由于海岛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容易出现进去难、出去难或者进入易,出去难的情况,从而阻碍了海岛旅游的发展。
四是旅游基础设施的缺乏。
由于海岛旅游地理位置的特性,在一般情况下使得旅游基础设施相对缺乏,要进一步对海岛进行旅游开发,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如交通、基础设施、通信、住宿、餐饮等设备都需要较大的投入才能使海岛旅游发展起来。
五是与其他海岛地区的雷同性。
世界各地的海岛众多,但在世界知名的不多,主要原因是海岛有着旅游资源雷同性的特点,有特色的较少,如马尔代夫、夏威夷、巴厘岛等这些海岛能成为知名品牌的原因,除了具备一般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还具备一般海岛没有的特色,如海水异常清澈,风光特别优美,但大部分海岛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有着相似的特点,因此如何通过区域旅游协作,对海岛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突出自身特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江门海岛旅游资源分析海岛旅游已经成为江门市发展旅游、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了进一步利用发挥好海岛旅游资源,江门市政府高度重视对海岛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特别制定了《江门市海岛保护规划》,并进行了详细的海岛旅游资源调查。
《江门市海岛保护规划》中指出江门市的海岛数量和无居民海岛数量位居广东省第二,共有海岛561个,其中有居民海岛仅6个,并确定了对561个海岛的未来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方向,这是广东省首个由地级市颁布实施的海岛保护规划。
《江门市海岛保护规划》中划定适度利用类海岛28个,其中22个涉及旅游娱乐用途,2011年国家海洋局公布的首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中,江门市的墨斗洲、坪洲等7个无居民海岛列入名录,均为旅游娱乐用途。
从空间布局上,《江门市海岛保护规划》将江门市海岛分成五大组团和三大开发保护带,分别是漭洲组团、川岛组团、乌猪洲组团、大襟島组团、大帆石组团和黄茅海沿岸海岛开发保护带、广海湾沿岸海岛开发保护带、镇海湾沿岸海岛开发保护带。
在这些海岛较早得到开发并相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是江门台山的上川岛、下川岛。
1992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准川岛为旅游开发综合试验区,1994年5月批准川岛旅游度假区为省级度假区,是广东省唯一的旅游开发综合试验区。
上下川岛位于碧波荡漾的南海之中,年平均气温23℃,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上下川岛总面积为225.5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丰富,大小岛屿有20多个,海岸线长,滩涂多,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3 基于区域旅游协作的江门海岛旅游发展对策3.1 深度挖掘地方海洋文化,突出地方特色由于海岛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雷同性或相似性,使得海岛旅游往往显得千篇一律,无非就是沙滩、海水、水上娱乐活动等内容。
而世界著名的海岛或滨海旅游地如夏威夷、巴厘岛、马尔代夫等地出名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其清澈无污染的海水,天然独特的优美景色和优质的旅游服务。
虽然世界上有着众多的海岛,成为旅游品牌的却并不多。
因此江门市除了像夏威夷、马尔代夫这些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学习保护好海洋,使海洋无污染外,还要更好地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色,以使游客对江门的海岛旅游地留下难忘的印象。
对此,在基于区域旅游合作的指导理念下,为了避免重复定位,突出特色,可通过与世界特别是周边海岛旅游比较后,要深度挖掘自身的海洋文化特色。
如江门与周边相连的中山相比,江门的海岛旅游更具有知名度和特色,中山几乎没有知名的海岛旅游景点。
与珠海相比则相对知名度低一些,珠海海岛旅游更有名的原因在于一条独特的滨海情侣路、海滨泳场和珠海渔女,但珠海在海洋文化方面挖掘并不深,以及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珠海的海岛旅游并有打出世界级旅游品牌。
江门虽然到目前为止比珠海的知名度相对低一些,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海岛旅游资源和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众多海岛中不具备的。
对此,江门在进行区域旅游协作时,要重点突出自身的海洋文化,要特别突出上下川岛的历史文化底蕴。
因为上下川岛早在600年前明朝洪武年间就有人居住,曾一度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这里曾经迎来西方第一位传教士,曾有过善良的土著人对异乡人的救助,曾有过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曾有过传奇般的海盗人物,并留下了几百年不解的藏宝之谜。
对此可重点挖掘海上丝绸之路驿站、传奇海盗等能够吸引游客的海洋文化,举办以这些历史文化内涵为主题的节庆主题活动,以在区域旅游协作中更好地打造亮点,突出地方特色。
3.2 积极开展江门市内区域旅游协作江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碉楼、海岛、温泉、生态”四大旅游品牌。
从知名度上江门碉楼更具知名度。
由于江门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得江门旅游知名度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在江门的“碉楼、海岛、温泉、生态”四大旅游品牌中,碉楼被列为第一位,也是江门以后重点打造、优先打造的重量级旅游景点。
对此,江门海岛旅游可借船出海,利用江门开平碉楼的知名度,与开平碉楼旅游景点进行区域旅游合作,以尽快提升江门海岛旅游的知名度。
同时也可以根据游客不同的需求,制定满足顾客不同需求的兼有碉楼、海岛、温泉、生态旅游景点的旅游线路。
同时还可以与江门新会梁启超故居、小鸟天堂、新会古兜温泉、江门恩平市的金山温泉、富都温泉等进行区域旅游协作,降低旅游消费,开通学生旅游卡、旅游联卡等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江门海岛旅游知名度、刺激江门市内游客的旅游消费欲望。
同时要注重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宣传、旅游节庆活动、公共关系传播、市场促销活动等统一宣传,共筑旅游信息、平台,共同开发旅游客源市场,统一制定旅游服务标准,实行区域旅游宣传和营销一体化战略,共同打造江门海岛旅游品牌[2]。
3.3 深度开展市外区域旅游协作一是要与珠中江进行区域旅游协作,突出自身特色。
江门与中山、珠海接壤、地域邻近、人文相似,具有很好的区域旅游合作基础。
中山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正是由于中山有知名的海岛旅游景点几乎没有,同时由于中山与江门地域邻近,可为江门带来更多的客源特别是当地游客。
珠海同样与江门地域邻近,但由于在海岛旅游方面相对较早知名度相对江门要高一些,也正是这样,可以通过与珠海的区域旅游协作,進一步提高江门海岛旅游的知名度。
二是积极与国内的一些著名景点进行区域旅游协作。
广东旅游资源丰源,但世界级、重量级的旅游景点并不多,除了开平碉楼和丹霞山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外,目前世界级旅游品牌还没有。
因此可积极与国内一些著名的世界旅游景点进行区域旅游合作共同宣传、共创品牌。
如与地域邻近的香港、澳门合作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香港、澳门游客,还由于香港、澳门的国际性等特点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
此外,还可以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仙境般的张家界国家地质森林公园、神奇的九寨沟、历史底蕴深厚的西安等地方合作,大力宣传江门海岛旅游品牌。
三是积极与周边临海国家进行区域旅游合作。
如东南亚一带相对较近的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
四是与世界著名的海岛旅游景点进行合作,如世界著名的夏威夷、马尔代夫、巴厘岛等地进行强强联合,以借船出海,共享客源和信息,快速提高知名度。
3.4 提供区域旅游协作制度保障整个广东省的海岛保护与利用缺乏相应法律规章和长远规划的宏观指导,多局限于规模较小的单项开发,开发深度和广度不足,缺乏跨地区跨部门的统一协调管理[3]。
进行区域旅游协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以保证合作的持续性、稳定性。
对此,一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各地会议联席制度,特别是旅游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参会人员除了可以是主管旅游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外,还应将环境保护、交通、餐饮、住宿等各种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列入其中,以建立区域旅游协调性规章制度,以保证制度的全面性、合理性、科学性和确保区域旅游协作的政策具有协同性。
二是建立区域旅游协作信息共享机制。
对此可通过建立一个信息通报制度或者是建立一个区域旅游协作网站,实现信息共享,以共享客源、共享传播平台和共享著名品牌的带动作用。
三是建立区域旅游协作人才库。
为了快速、科学解决在区域旅游协作当中的各种问题,对此可建立一个区域旅游协作人才库,以实现旅游人才的共享,如建立以高校学者专家为主体的区域旅游协作人才库,以便大家能够及时找到专家帮助解决问题,此外还可以建立以具有旅游服务、管理技能才能的旅游人才库,以实现旅游人才的最优配置,以帮助在发展过程缺少旅游人才时能找到所需要的人,以确保江门海岛旅游发展的稳定性。
3.5 向世界各地先进的海岛旅游地学习进行区域旅游协作保持自身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稳定是极其重要的。
世界上著名的海岛旅游景点出名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其无污染的优势、优美的周边环境,因此一是要学习它们治理海水的措施和办法。
如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之所以一年四季海水蔚蓝,是与香港积极进行海水污染治理分不开的。
目前江门市海岛周边海水较少存在被污染的情况,总体污染情况控制较好,特别是一些无人岛,目前很少存在被污染或租借养鱼的现象。
但为了防范于未然,一方面要通过立法或者制订办法的形式建立一批与海洋有关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坚决制止盲目围垦海滩、海岸防护林和滥挖珊瑚礁等现象。
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加强海水水质监测站建设,如学习香港设立《海岸公园条例》、《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条例》、《渔业保护条例》等,使海洋环境保护有法可依,从而通过建立与海洋相关的保护法规确保海岛旅游发展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