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比较
经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术
经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神经介入医生采用经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ccess,TRA)取代经股动脉入路(transfemoral access,TFA)来进行进行介入操作,尤其是行脑血管造影术。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制动,较容易出现下穿刺点的并发症,与TFA相比,TRA主要部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死亡率降低,出血并发症更少。
优势1、桡动脉表浅,易于压迫,降低穿刺部位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尤其是肥胖患者。
2、降低损伤穿刺附近重要结构风险。
3、更易建立复杂主动脉弓通路,如牛型弓、Ⅲ型弓等。
4、无需袒露隐私部位。
5、术后不必限制体位及严格制动,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
6、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7、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但是仍有部分术者由于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技术的不熟悉及可能面临的相关解剖困难,放弃该途径行介入手术。
不足1、缺乏经验,经桡动脉通路不熟悉。
2、学习曲线更长,更长的手术时间,更大的辐射暴露。
3、穿刺失败,需更换入路。
4、市场缺乏成熟的经桡的神经介入导管系统。
尽管TRA的并发症率较低,但仍存在潜在的严重并发症。
并发症尽管TRA的发病率较低,但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包括:1、动脉闭塞、动脉夹层。
2、穿刺部位疼痛。
3、桡动脉痉挛。
4、动静脉瘘和假性动脉瘤形成。
5、局部血肿或瘀斑。
6、桡动脉血栓。
7、小分支穿孔或动脉撕裂伤,手臂血肿和筋膜室综合征。
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在诊断及治疗方面都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股动脉途径更具有潜在优势。
目前,已有学者尝试设计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专用导管。
随着未来专门用于经桡动脉入路器械的研发,经桡动脉入路进行神经介入治疗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
冠状动脉造影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径路哪个更好
冠状动脉造影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径路哪个更好?冠状动脉造影: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径路哪个更好?冠状动脉造影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经过位于腹股沟的股动脉(多选择右侧),一个是位于手掌上方的前臂动脉(多选择右侧桡动脉)。
通俗地说,就是从“腿上”做和从“手上”做两条途径。
早些年,国内外基本上以股动脉途径为主。
近几年来,国内多数医院逐渐常规采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甚至置入支架。
由于两种途径各具优缺点,术前谈话签字时一般会征求患者于家属意见。
那么,选择哪一种途径更好呢?一般而言,两种途径各有优缺点,选择时既要考虑患者血管条件与个人意愿,又要尊重术者的偏好。
以下为两种途径的主要差别,可供参考:第一,股动脉较粗,不易发生痉挛,穿刺插管成功率高,多次穿刺也很少发生严重狭窄或闭塞。
而桡动脉较细,容易发生痉挛,穿刺插管有一定的失败率(5%左右),术后有部分患者可出现狭窄甚至闭塞。
由于手掌有桡动脉和尺动脉双重供血,即使桡动脉闭塞一般也不会有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桡动脉可作为搭桥的“替代材料”,经桡动脉造影或支架后,即使没有发生血管闭塞,也不能用于搭桥。
对于某些年轻的多支病变患者,若考虑未来有可能接受再次搭桥,保存桡动脉可为将来预留一条备用血管。
第二,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有共同和各自的并发症。
首先,两种途径都有可能发生出血、血肿等并发症,但由于桡动脉易于压迫,这类并发症较少。
其次,桡动脉途径除可发生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外,极个别化患者可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手臂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而经股动脉途径则也有可能发生假性动脉瘤、腹膜后血肿等严重并发症。
有研究显示,桡动脉途径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低于股动脉途径。
第三,经桡动脉途径术后无需常规卧床,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等其他情况,患者甚至可在术后立即自行步行回病房。
而经股动脉途径术后必须保持卧位12至24小时。
即使使用血管缝合器,也至少应平卧2至4小时。
对于存在心功能不全、腰椎疾患等无法长时间平卧者,应优先选择桡动脉途径。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临床对比分析
117土 17,1个 月 134土18,3个 月 186士 19,6个 月 234士 15; 对 照 组141± 18,6个 月 144± 12,2组 治 疗 前 与 治 疗 1个 月 TAM 值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O.05),3、6个 月 2组 相 比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O.05)。说 明治 疗 组 经 治 疗 后 效 果 明显 , 手 关 节 活 动 度 明显 增 加 。 3 讨 论
深度 烧 伤 后 如 不 及 时手 术 治 疗 ,会 导 致 感 染 ,严 重 的 瘢 痕增 生挛 缩 ,最 终 导 致 手 部 严 重 歪 扭 畸 形 ,严 重 的 患 者 除 存 在 掌 指关 节 背 伸 或 屈 曲 外 ,还 存 在 手 指 掌 面 挛 缩 ,拇 指 严 重 内 收 ,掌 横 弓变 狭 窄 及 掌 心 消 失 ,关 节 脱 位 或 僵 直 ,影 响 患 手 功 能 及 美 观 ,给 患 者 生 活 上 精 神 上 带 来 无 穷 的 痛 苦 。 因 此 深 度 烧 伤 需 及 时 手 术 治 疗 ,手 术 后 需 要 进 行 长 期 的 功 能 锻 炼 (住 院 期 间 和 出 院 后 半 年 内 ),以使 手 部 功 能 获 得 最 大 恢 复 。我 们 发 现 康 复 治 疗 比传 统 自行 康 复 可 以 更 好 地 维 护 手 术 效 果 ,有 时甚 至 可 以 弥补 一 些 手 术 缺 陷 ,将 患 手 功 能 得 以最 大 化 的恢 复 。我 们 分 析 所 以 正 规 康 复 治 疗 取 得 良 好 的 临床 疗 效 ,主要 原 因并 不 在 于 有 没 有 功 能 锻 炼 辅 助 器 械 ,而 在 于 系统 的确 的手 法 功 能 锻 炼 指 导 ,和 患 者 每 日见 到 效 果 后 产 生 的坚 持 锻 炼 的决 心 和 恒 心 。正 是 因 为 我 科 在 常 规 锻 炼 规 范 的基 础 上 针 对 个 体 手 术 效 果 ,制 订 个 性 化 的 功 能 锻 炼 计 划 ,患 者逐 渐 鉴 定信 心 与 信 念 ,循 序 渐 进 的接 受 并 执 行 综 合 性 康 复 计 划 ,使 得 患 者 手 术 后 治 疗 效 果 获 得 最 大 化 的 体 现 ,从 而 使 患 手 功 能得 以尽 可 能 的 恢 复 ,利 于 烧 伤 患 者 尽 快 回 到社 会 。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
1242018 年第 5 卷第 10 期2018 Vol.5 No.10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艾克拜尔·加马力,关玉华(新疆巴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摘要】目的 对比两种入路方式(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应用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价值。
方法 2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100例,经股动脉入路,观察组100例,经桡动脉入路。
将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5.48±2.01小时)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更低(p 值<0.05)。
结论 和经股动脉入路相比,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经桡动脉入路穿刺更加安全并且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0.124.02全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穿刺途径一般包括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两种,以往认为,经股动脉性全脑血管造影是比较可靠的入路方式[1],但是,引发假性动脉瘤、局部血肿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2],本文为了对比两种入路方式(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应用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价值,选取患者共200例,内容见正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本院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当中选出200例,将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200例患者分成100例/组。
观察组(共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下限49岁,上限68岁,平均(55.21±5.12)岁;基础病:52例脑动脉狭窄,39例脑栓塞,9例脑梗死。
对照组(共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下限48岁,上限69岁,平均(55.35±5.27)岁;基础病:54例脑动脉狭窄,38例脑栓塞,8例脑梗死。
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机理、实施情况、与经股动脉造影术优点、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出现手麻处理等健康宣教
临床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机理、实施情况、与经股动脉造影术优点、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出现手麻处理等疾病健康宣教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是指经桡动脉置入动脉鞘,通过该动脉鞘管选用不同导管,在导丝引导下,依次将含碘造影剂注入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椎动脉。
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
DSA造影在不同时期显示脑内动脉、回流静脉和静脉窦的形态、部位、分布和行径的一种显影技术。
怀疑以下疾病需做全脑血管造影情况1)怀疑血管本身病变或寻找脑血管病病因;2)怀疑脑静脉病变;3)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4)头面部肿瘤术前检查;5)了解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定性;6)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7)急性脑血管病需动脉溶栓或其他血管内治疗;8)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后复查。
与经股动脉造影术有优点术后注意事项1)休息。
卧床休息,穿刺侧手臂勿用力。
2)饮水。
术后无恶心、呕吐,可配合多饮水以便于清除造影剂保护肾功能,补充血容量(术后4h饮水量>1000ml,术后4-6h内尿量应达到1000-2000ml)如出现排尿困难应通知护士。
3)饮食。
进食宜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避免过饱,避免牛奶、豆浆等易胀气食物。
4)术肢活动指导:患肢。
术后穿刺侧肢体略抬高,不可下垂。
术后2小时内不能做屈腕动作。
护士会每两小时为您松动一次压迫器,请勿自行放松或取下压迫器。
伤口。
1天内勿揉抓穿刺点,1-3天内尽量不在穿刺侧肢体测量血压、进行静脉输液和提重物。
3天后再洗澡。
如发现穿刺点有渗血、瘀斑、血肿、水肿应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
术后出现手麻处理若术后出现手麻,请您配合进行以下手指操训练,分按摩、数指、弹指、抓指、手指爬行5个步骤,每个步骤进行10-15次。
1)按摩:用健侧拇指、食指及中指揉捏穿刺侧的手指,从指尖到掌心,反复10-15次。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的护理比较
经 桡 动 脉 与 经 股 动 脉 冠 脉 造 影 及 介 入 治 疗 术 的 护 理 比 较
尚 健 ( 吉林大学第 一医院, 吉林 长春 10 2 ) 30 1
[ 关键词 ] 冠心病 ; 介入治疗 ; 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性 心脏病 ( 心病 ) 冠 是临床常见 疾病 ,
手 术能较快 明确冠 脉狭窄部位 、 了解狭 窄程度 并根 据造影 结
维普资讯
・
1 2・ O1
吉林 医学 20 0 8年 6月 第 2 9卷 第 1 2期
患者肢端 疼痛 、 木、 肤 苍 白、 温低 、 脉搏 动微 弱 或消 麻 皮 皮 动
失 , 很 可 能 发 生 血 管 痉 挛 或 血 栓 形 成 , 立 即报 告 医 生 , 则 应 及
( A G) C B 即通常所说 的搭桥 , 以及 术 中注意 事项 , 可能发生 的 并发症及术 中术后 的配 合等 。尽可 能请 已接 受此项 治疗 的 患者介 绍体会 , 除其心理压力 , 解 使其 对手 术充满 信心 , 积极
配合治疗。
2 1 2 术 前准备 : 股动 脉介 入治疗 患 者要检 查 双侧股 动 . . 经 脉、 胭动 脉及 足背 动脉脉搏情 况 , 必要时测 量双侧 下肢血 压 , 同时检查桡 动脉情况 。接受桡动脉途径行 冠脉介入诊 疗的患 者术前均检查桡 动脉搏动 , Ain 试 验 , 行 l e 检查桡 、 动脉通 尺 畅 和相互吻合情况。检查者两手拇 指压前臂远 端桡动脉 和尺 动 脉处 , 阻断血液 通 过 , 让病 人握 拳放 开 , 后 松开 尺 动 脉 , 然 1s内手掌皮肤颜 色恢 复 , 明手掌 由桡 尺动脉 双重供 血 , 0 表 可 选 择桡 动脉径路穿刺 。术前常规做碘过 敏试 验 、 肾功 能、 肝 血
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的临床研究
[ 4 ] D e Ma n R A. Wo h e r s L M, N e v e n s F , e t 1 a . S a f e t y a n d e f i e a n c y
o f o r a l e n t e e a v i r # wn f o r 2 8 d a y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e h r o n i e h e p —
光时 间、 手术 时间、 造影成功率 、 并发症发 生率 方面进行 比较 。结 果 两组患者 的 x线曝光 时间、 手术时 间、 造影成功率和 并发症 发生 率在桡动脉组分别为 6 . 0±1 . 6 9 、 3 3 . 5±2 . 0 9 、 1 0 0 %( 1 0 5 / 1 0 5 ) 、 0 %, 股动 脉组 分别 为 5 . 2±1 . 0 8 、 3 1 . 2±1 . 7 6 、 9 9 . 1 %( 1 1 4 / 1 1 5 ) 、 4 .
为血 管 内 治 疗 提 供 详 细 的血 管 形 态 学 资 料 。常 规 采 用 S e l d i n g e r 技术 , 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 。股动脉穿刺造影
一
,
窝, 无菌 洞巾辅盖 上肢 并充分暴 露穿刺 点 , 穿刺 点选在桡骨 茎突 上 2— 3 c m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 1 %利多卡 因 0 . 5 m l 局麻 , 用桡动 脉穿刺针穿 刺桡动 脉 , 穿 刺成功后 , 沿穿刺针 送人 0 . 0 1 8 英 寸的 软头直行钢丝至肱动脉 。退 出穿刺 针后 , 在穿刺 点附近作 2 m m
临 床 研 究
健康大视野
2 0 1 1 年5 月 第5 期
《2024年不同路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临床对比分析》范文
《不同路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临床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全脑血管造影术(Cerebral Angiography)是一种重要的神经影像学技术,用于诊断和评估脑血管疾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路径选择日益多样化,包括经股动脉、经桡动脉、经颈动脉等多种路径。
不同路径的全脑血管造影术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劣,因此,本文将对不同路径的全脑血管造影术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二、材料与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病例资料,按照不同的路径进行分类,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等数据。
采用文献回顾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路径的全脑血管造影术进行对比分析。
三、不同路径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概述1.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经股动脉是传统的全脑血管造影术路径,具有图像质量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但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股动脉损伤、血肿等。
2. 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经桡动脉路径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该路径具有术后患者活动不受限、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操作相对复杂,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
3. 经颈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经颈动脉路径适用于特殊情况,如其他路径无法进行时。
该路径具有操作简便、无需全身麻醉等优点,但可能影响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
四、临床对比分析1. 图像质量:经股动脉路径的全脑血管造影术图像质量较高,能清晰显示脑血管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经桡动脉和经颈动脉路径的图像质量略逊于经股动脉路径,但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
2. 手术操作:经桡动脉路径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术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经颈动脉路径操作简便,但需注意避免影响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
经股动脉路径的操作较为简便,但术后需卧床休息,可能引发并发症。
3. 术后恢复与并发症:经桡动脉路径的全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患者活动不受限,并发症较少。
经股动脉路径术后需卧床休息,可能引发股动脉损伤、血肿等并发症。
经颈动脉路径的并发症相对较少,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对比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桡动脉穿刺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对比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桡动脉穿刺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已成为诊断冠心病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但对比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在穿刺部位易出现血管及出血并发症,如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而且住院时间长,费用相对高[1,2],而经桡动脉穿刺病情观察更为方便,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少,更安全有效,近年来国内外均广泛开展[3]。
我将自2008年6月~2010年12月临床疑诊冠心病的1494例患者经桡动脉或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疑似冠心病患者,按介入途径分为两组。
桡动脉组962例,股动脉组53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经桡动脉途径造影方法:①Allen试验: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患者的桡侧和尺侧动脉部位,让患者反复握拳和放松10~30秒,然后放开尺动脉,观察血流循环恢复情况,如果手部位血流循环在10秒内恢复正常,则Allen试验阳性[4],适合桡动脉穿刺。
②桡动脉穿刺:穿刺侧上肢自然伸直,外展30°左右,常规消毒铺巾,造桡骨茎突近端稍上方,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作为穿刺点,1%利多卡因局麻后有Cordis公司桡动脉穿刺针,穿刺成功后放入6F桡动脉鞘管,常规鞘内注射硝酸甘油200μg和异搏定400μg混合液,以防动脉痉挛,同时静脉注射肝素5000U,造影导管多选择JFL 5.0-3.5、JFR 5-4,大多先行左冠脉造影后行右冠脉造影以确定病变部位类型。
经股动脉途径造影方法: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穿刺成功后放入6F动脉鞘管,选用JFL 6-4、JFR 6-4造影管,同样先行左冠造影后行右冠造影以确定病变类型。
术后拔管及止血:①经桡动脉组:造影结束后立刻拔除动脉鞘管,用无菌棉棒头按压穿刺点,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包扎后注意保持桡动脉搏动,常规于术后4小时后松弹力绷带,逐渐减压,术侧上肢制动24小时,术后可下床活动。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脑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
脉 组术 后 并 发 症 高 于桡 动 脉 组 。结 论
者 及 老年 人 。经 股 动 脉途 径 脑 血管 造 影 穿 刺 时间 短 , 功 率 高 , 用 于 急 症 患者 。 成 适
【 键 词 】 股 动 脉 , 动 脉 , 血 管 造 影 关 桡 脑
中 图分 类号 : 7 34 文 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 0 87 4 2 0 ) 80 8 —3 R 4. A 1 0 —9 X( 0 8 一 —5 70 0
r d a r r r u . Co cu i n F rc rb a n ig a h a i l t y go p ae n l so s o e e r l go r p y, t ru h rd a r y a p o c s fa il n a h o g a ila e p r a h i e sbe a d t
o meg n y( Itre tR do ,2 0 frtee re c . nev n a il 0 8,l h J 7:5 75 9) 8 —8
w r i ie n o t r u s f moa r r r u n a ila e r u . Af rc r b a a go rp y t e e e d vd d i t wo go p : e r la e go p a d r da r r g o p ty ty t e e rl n i ga h h e p n t r i , t e s c e su ae o u c u e u c ue t me h u c sf lr t fp n t r , te X— y e p s r i , t e t fp o e u e a d te h r x oue t a me h i o r c d r n h me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全科临床论著·经桡动脉和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方存明,程久佩,胡学俊,杨辉【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2010年1月-2012年3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48例,其中87例经桡动脉途径,61例经股动脉途径,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平均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及并发症。
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率97.7%,与经股动脉组(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在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平均曝光时间、造影剂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经桡动脉途径组并发症发生率(2.3%)较经股动脉途径组(22.9%)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桡动脉;经桡动脉途径;股动脉;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中图分类号】R541.4R54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52(2013)01-0074-03Clinical Analysis of Transradial Approach and Transfemoral Approach in Coronary Angiography FANG Cun-ming,CHENG Jiu-pei,HU Xue-jun,et al.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uancheng City,Xuancheng242000,An-hui,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cononary angiography by transradial approach.Methods A totalof148cases were received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0to March2012,in which87cases were treated through transradial approach and61cases through transfemoral approach.The artery puncture success rate,coronary angiography success rate,operation time,average X-ray exposure time,the amount of contrast media consummed,incidence of post-operation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transradial group was97.7%,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an that of ransfemoral group(100%),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artery puncture success rate,opration time,average X-ray exposure time,the amount of contrast media consumed(P>0.05).But the complication rate the transradial group(2.3%)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ansfemoral group(22.9%),and which had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4.9ʃ1.1)day],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nsfem-oral approach,transradial approach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safe,effective,more successful rate with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and therefore was more easily accepted by patients.【Key words】Radial artery;Transradial approach;Femoral artery;Transfemoral approach;Coronary angiography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最重要手段[1],而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及其介入治疗是经典常规途径。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
铁
法
科
技
21年1月 00 2
经 桡 动脉 和 股 动 脉 途 径 行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对 比研 究
总 医院 刘 双
摘Leabharlann 要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 点。方法 收集 了行冠状动脉造影患
者 28例, 6 按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 , 比较手术操作时间、 加压包扎时间、 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股骨头中下 13 腹股沟韧带下 3m, /, c 股横纹肌
下方 约 2 m, c 股动 脉 搏 动 的正 下 方 ,%利 多 卡 因局 1
部麻醉, 以左手 3 手指在穿刺点上方寻找股 动脉 个
搏动最 明显处 , 穿刺针与皮肤成 3 4 度角 , 0— 0 针尖
斜 面 向上进 针 。
1 4 止 血 方法 .
和 患者选 择 恰 当就 可推 广 。 关键 词 桡 动脉 股 动脉 冠 状 动脉 造 影
冠状动脉造影的过程包括了选择动脉入路和完 成血管显影的全过程 , 选择动脉入路是冠状动脉造 影能否顺利完成关键步骤之一 , 以往通常方法是经 股动脉途径 , 但采用股动脉途径时发生 出血和血肿
脉行右位心冠状动脉或左 内乳动脉的介入治疗 。 1 2 导管选择 .
铁
法
科
技
21年1月 0 0 2
人桡动脉鞘 管 , 前给予 40 50 术 00— 00单位肝 素和
02 03 g . — .r 硝酸甘油鞘管注入 。 a
132 . . .股 动脉途 径 穿刺 方法
源和分布的变异 、 解剖和功能的异 常以及冠状 动脉
间和冠状动脉内的侧支交通情况 , 从而为冠心病诊 断提供可靠的解剖和功能信息 , 为介入治疗或冠状
经桡动脉径路与股动脉径路行全脑动脉选择性造影的对比研究
经桡动脉 径路行全脑 动脉选择性 造
[ 文 章编 号] 1 6 7 2— 2 8 7 6 ( 2 0 1 3 ) 0 5— 0 3 9 1 — 0 2
A c o mp a r a iv t e s t u d y o f c e r e b r a l a n g i o g r a p h y v i a t r a n s r a d i l a v e r s u s t r a n s f e mo r l a a p p r o a c h e s
t i me , X— r a y lu f o r o s c o p y t i me ,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b r a k i n g t i me a n d c o mp l i c a t i o n r a t e we r e c o mp a r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r e w e r e n o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 t h e p u n c t u r e t i me , t h e p u n c t u r e s u c c e s s r a t e a n d p r o c e d u r e s u c c e s s r a t e ,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t i me, t h e X— r a y l f u o r o s c o p y t i me
(n =5 4 ) a n d t r a n s f e mo r a l a p p r o a c h ro g u p (n :3 9 ) . he T p u n c t u r e t i me , t h e S u c c e s s r a t e o f p u n c t u r e a n d p r o c e d u r e ,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两种穿刺方法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结果比较
两种穿刺方法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结果比较贾宏宇;钟华;王滨【期刊名称】《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34)7【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和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5月~2008年10月收住153例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患者,根据患者的桡动脉Allen试验选择经皮桡动脉穿刺78例及股动脉的搏动强弱选择经皮股动脉穿刺75例。
术后对X线曝光时间(min)、造影剂量、手术操作时间(min)、血管并发症、术后24h内自理能力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1.5月。
2组的年龄、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P>0.05说明两者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P<0.05说明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股动脉途径要高于桡动脉,桡动脉组术后24h内自理能力优于股动脉组。
结论:经皮桡动脉穿刺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可靠,血管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943-945)【关键词】经桡动脉穿刺;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安全性;有效性【作者】贾宏宇;钟华;王滨【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穿刺点去除沙袋“十字”加压包扎止血的效果 [J], 李渊妹;彭筠昀;沈小芳2.两种颈内静脉穿刺方法行CVP置管术的临术效果比较 [J], 王多友3.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后两种止血方法比较 [J], 吴秀春;章慧敏4.两种方法行股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 [J], 谢华英; 李兰兰; 凌永伟5.两种不同穿刺途径在脑血管造影中的效果比较 [J], 许利; 邵枝定; 许忠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目的通过与经股动脉对比,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
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25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62例)和股动脉组(63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时间长于股动脉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
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成功率高,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脑血管造影术;桡动脉;股动脉Comparative study of transradial and transfemoral cerebral angiographyLIAO?Geng??XUE?Huajie??HUANG?Wanyun??YE?Haipeng??JIANG?Xuejun ??YANG?ZhiDepartment of Neurology,People’s Hospital in Maoming City,Maoming 525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transradial approach to cerebral angiography compare to transfemoral approach. Methods The cerebral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125 patien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ransradial approach group(62 cases)and transfemoral approach group (63 cases).The success rate of procedure,the operation time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uncture success rate and procedure success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oper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obviously lower in transradial approach group than those in transfemoral approach group(P<0.05).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ransradial cerebral angiography can be performed with minimal risk of morbidity,which is worth of using generally.[Key words] Cerebral angiography;Radial artery;Femoral artery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评估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经皮桡动脉穿刺及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对比分析
Sme 3 影 导 管 , 至 主 动 脉 降 部 , 次 插 入 双 侧 颈 总 动 脉 、 i n造 送 依
双 侧 椎 动 脉 行 上 述 血 管 颅 外 段 、 内 段 造 影 。造 影 结 束 后 拔 颅 除 造 影 导 管 , 脉 注 射 鱼 精 蛋 白 中 和 肝 素 , 除 导 管 鞘 加 压 静 拔 包 扎 。手 术 结 束 后 立 即 拔 除 动 脉 鞘 , 迫 止 血 , 压 加压 包扎 4 ~
松 开 尺 动 脉 压 迫 , 续 压 迫 桡 动脉 , 察 手 掌 颜 色 , 手 掌 颜 继 观 若
色 1 0S内迅 速 变 红 或 恢 复 正 常 , 表示 桡 动 脉 和 尺 动 脉存 在 良 好 侧 支 循 环 , 以经 桡动 脉 穿 刺 。 可 1 2 2 手 术 方 法 : 者 均 可 熟 练 进 行 经 皮 穿 刺 股 动 脉 行 .. 术 D A。常 规 碘伏 消 毒 右 侧 腕 关 节 区 , 巾 , 右 侧 桡 动 脉 处 S 铺 取 为 穿 刺 点 , 利 多 卡 因局 部 浸 润 麻 醉 后 , 用 slig r 穿 2 采 edn e 法 刺右侧桡动脉 , 穿刺 成 功 后 , 用 置 换 导 丝 置 入 5F导 管 鞘 , 利 静 脉 推 注 肝 素 3 。顺 导 管 鞘 置 入 5F 猪 尾 巴”造 影 导 0mg “
组 手术 成功 率 、 卧床 时 间 、 血管 并 发 症 发 生率 明显 低 于 经 股 动 脉 组 ( < 0 0 ) P . 5 。结 论 经 皮 桡 动 脉 穿 刺 行 全 脑 血 管 造 影 术 具 有 安全 、 效 、 发症 少 、 复 快 等 特 点 , 得 推 广 应 用 。 有 并 恢 值 【 键 词 】 桡 动 脉 ; 动 脉 ; 脑 血 管 造 影 术 关 股 全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比较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比较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
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长于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
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选择入路之一。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桡动脉股动脉脑血管病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病种,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为了提高脑血管病的确诊率,各种诊疗技术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其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尤为广泛。
本文就两种途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作一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
桡动脉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4.5岁;其中包括患者意识障碍,术后无法保持下肢制动7例;正在接受抗凝治疗6例;双侧髂动脉严重迂曲4例;右股静脉有临时透析管2例;22例无明显股动脉穿刺造影禁忌,其中16例不愿术后平卧24 h,6例不愿会阴部暴露而选择桡动脉途径。
股动脉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6.8岁。
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者、使用器材型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1.2.1 桡动脉组:患者仰卧后,术侧上肢自然外伸、外展,与身体呈45°,由托架托住,常规消毒铺巾,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走行最直处为穿刺点(桡骨茎突上2~3 cm)。
取 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生效后操作者左手确定桡动脉走行及位置,应用桡动脉专用穿刺包右手持专用穿刺针,以30°进针,采用前壁穿刺法,穿刺成功后引入动脉鞘,鞘内注入肝素3 000 U,给予200 μg 硝酸甘油预防痉挛,选用5F猪尾导管和5F Simmons导管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造影。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比较
组 13 , 5 例 男性 1 2例 , 性 5 例 , 均 年 龄 6 0 女 1 平 3±1 1岁 ; 动 脉 组 1 5 , 股 8 例 男性 1 1 , 性 5 例 , 均 年 龄 6 ±1 3例 女 4 平 4 2岁 , 较 比
两组 手 术 成 功 率 、 发 症 发 生 率 、 术操 作 时 间 和住 院 时 间 。 结 果 : 动 脉 组 和 股 动 脉 组 造 影 成 功 率 分 别 为 9 . 、 8 9 ( 并 手 桡 6 7 9. P >O 0 ) 曝 光 时 间分 别 为 8 5 4 3 6 4 8 ( > 0 0 ) C 的 成 功 率 分 别 为 9 . 、 8 9 ( > 0 0 ) 曝 光 时 间 .5 ; 4 ± 0 , 5 ±33 P . 5 。P I 8 0 9 . P . 5 ;
na y i t r e ro ( PCI) v a r dila e or la r n e v n in i a a nd f m a ppr a he . M et d 3 te s te t d wih CAG d / rP u o p— oc s ho s: 38 pa int r a e t an o CIi o rh s i n
分 别 为 1 0 ±72” 84 0 ( 63 0 ,1 9 ±43 P> 0 0 ) 严 重 并 发 症 ( 亡 和 急 诊 冠 脉 旁 路 移 植 术 ) 组 无 区 别 , 动 脉 组 2例 .5 。 死 两 桡
( . ) 亡 , ( . ) 肿 , 例 ( . ) 13 死 2例 1 3 血 1 07 出现 右 侧 桡 动 脉 闭 塞 , 1周 后 桡 动 脉 搏 动 恢 复 ; 动 脉 组 局 部 出血 总 发 生 率 为 股 1 . ( 9例 ) 发 生排 尿 困难 需 留置 导 尿 1 O2 1 , 8例 ( . ) 拔 管 时迷 走 反 射 6例 ( . ) 死 亡 1 ( . ) 97 , 32 , 例 O 5 。两 组住 院 时 间 分 别 为2 3 . . ±1 3 d和 3 5 . d 桡 动 脉 组 住 院 时 间较 短 ( < 0 0 ) . ±1 1 , P . 5 。结 论 : 股 动 脉 途 径 相 比 , 桡 动 脉 途 径 行 冠状 动 脉 造 影 和 与 经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临床对比研究
-168 -宁夏医学杂志 2021 年 2 月第 43 卷第 2 期 Ningxia Med J , Feb. 2021, Vol. 43 , No. 2Doi : 10.13621/j. 1001 -5949.2021.02.0168•经验交流•经I 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临床对比研究杨云振,马晓莉,夏建学,刘带林,白雅林[摘要]目的探究经橈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效果对比。
方法选取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经股动脉途径,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经橈动脉途径,观察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穿刺成功 率、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曝光时间、止血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 率(97.50% )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 )显著低于对照组(17. 5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橈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效果更为安全有效,在脑血管造影的入路选择中 推荐优先选择。
[关键词]经橈动脉途径;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效果对比[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全脑血管造影是一种重要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方 法,具有100%的诊断准确率,已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指导后续治疗具有重大 意义。
全脑血管造影的操作方式主要是选择患者机体的一入路静脉,向其中注入造影剂,来清晰地观察 患者颅脑大血管、颈内动脉等重要血管。
作为一种 有创诊断方式,全脑血管造影需要在局麻条件下进行,穿刺的途径、操作等因素都会对诊断效果及术后 并发症产生一定的影响,经橈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表12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士 Q组别n年龄(岁)BMI(kg/m 2)空腹血糖(mmol/L )TC( mmol/L )LDL-C( mmol/L )同型半胱氨酸(jJimol/L )观察组4055.62±15.8224.18±2.64 4.62±2.05 4.47±1.74 2.13±0.4811. 82 ±4.51对照组4056.17±15.9424.31±2.854.69±2.134.52±1.812.08±0.5311. 64 ±4.27£值0.150. 210. 150. 130. 440. 813P 值>0.05>0.05>0.05>0.05>0.05>0.051.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即:①符合2005全 国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修订稿对全脑血管造 影术患者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可积极配合研究,无意识不清或认知障碍;③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O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肺严重器质性疾病;②合并 恶性肿瘤;③合并全脑血管造影术禁忌证[2] O1.3方法: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途径,患者取仰卧 位,注射1%利多卡因5 mL 完成局部浸润麻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
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长于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
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选择入路之一。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桡动脉股动脉
脑血管病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病种,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为了提高脑血管病的确诊率,各种诊疗技术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其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尤为广泛。
本文就两种途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作一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
桡动脉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4.5岁;其中包括患者意识障碍,术后无法保持下肢制动7例;正在接受抗凝治疗6例;双侧髂动脉严重迂曲4例;右股静脉有临时透析管2例;22例无明显股动脉穿刺造影禁忌,其中16例不愿术后平卧24 h,6例不愿会阴部暴露而选择桡动脉途径。
股动脉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6.8岁。
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者、使用器材型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桡动脉组:患者仰卧后,术侧上肢自然外伸、外展,与身体呈45°,由托架托住,常规消毒铺巾,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走行最直处为穿刺点(桡骨茎突上2~3 cm)。
取 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生效后操作者左手确定桡动脉走行及位置,应用桡动脉专用穿刺包右手持专用穿刺针,以30°进针,采用前壁穿刺法,穿刺成功后引入动脉鞘,鞘内注入肝素3 000 U,给予200 μg 硝酸甘油预防痉挛,选用5F猪尾导管和5F Simmons导管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造影。
术毕拔除动脉鞘,经手指按压止血后,将2块无菌纱布卷成条状纵向覆盖于穿刺点并用弹力胶布固定,再用弹力粘贴绷带绕腕1周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能触及桡动脉搏动为准。
1.2.2 股动脉组: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采用 Seldinger 法穿刺右或左股动脉,成功后置入5F动脉鞘,选用5F猎人头造影导管造影。
术毕拔除动脉鞘,股动脉穿刺部位徒手压迫20 min后加压包扎,盐袋压迫8~12 h,肢体制动24 h。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桡动脉组中,1例因为桡动脉细小致穿刺失败,改行肱动脉穿刺入路造影
成功完成手术,穿刺成功率97.6%;1例术中桡动脉严重痉挛致造影失败,余39
例患者均完成双侧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选择性造影,造影成功率95.1%。
股动
脉组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2例右颈总动脉或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造
影失败(2例均因主动脉弓严重迂曲所致),造影成功率95.5%。
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桡动脉组手术时间(32±15)min,X线照射时间(7±4)min。
股动脉组
手术时间(25±10)min,X线照射时间(5±4)min。
桡动脉组手术时间、X线照
射时间均长于股动脉组(P<0.05)。
3 讨论
1989年Campau[1]报道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国内外一些学者
开始经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2],取得了良好效果。
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在技术上主要有两个难点,即小动脉穿刺和指引
导管的推送到位。
以下几个细节有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1)选用桡动脉走
行直、搏动强的穿刺部位。
(2)局部麻醉时麻药用量较多,桡动脉触摸不清,
可能导致穿刺失败,因此,局部麻醉药用量要小,待引入导丝后在穿刺点附近作
补充麻醉。
(3)因桡动脉细小,进退穿刺针的速度要慢,穿刺针角度以 30°左右
为宜。
引入导引钢丝时动作应轻柔。
(4)尽量减少穿刺次数,如在同一穿刺点
附近穿刺1~2次后仍未成功,应将穿刺点向上移1~2 cm再行穿刺。
由于桡动
脉途径血管管径较股动脉细,并且锁骨下动脉与主动脉相交成一较大角度,因此
经桡动脉插管难度略大于经股动脉途径,需要使用导丝引导并在X线透视指导下
进行,使导管能顺利通过肱动脉、腋动脉、锁骨下动脉进入主动脉弓。
选择性全
脑血管造影前先行主动脉弓造影了解弓上血管情况,随后按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
进行弓上血管超选择造影,对于颈内动脉和(或)椎动脉严重狭窄超选择困难的
患者,将导管头端置于血管狭窄处的近端,增大对比剂注射剂量进行脑血管造影,结果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经桡动脉插管过程中引起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3],以桡动脉远端及肱动脉痉挛较多见。
因血管痉挛致使造影操作难度增大,手术时间延长,甚
至造成造影失败,所以造影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有效预防血管痉挛。
本组中桡动
脉严重痉挛发生率较低,可能与术中采取以下措施有关:(1)插管前先由动脉
鞘管常规注入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以预防血管痉挛。
(2)选用23 cm长鞘管、超滑导丝和较小直径(5F)的造影导管,操作时轻柔推送,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3)尽量减少导管交换次数,减少导管的操作时间。
由于股动脉解剖部位较深,术后穿刺口压迫止血困难,易出现局部皮下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术后须严格卧床与肢体制动,易引起腰背疼痛、腹胀,尤其对于高龄、肥胖、腰椎疾病患者颇感不适,长时间卧床静脉受压时,
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形成下肢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动脉栓塞等;股动脉迷走神
经分布相对较多,术后压迫止血易引起迷走反射致呕吐,甚至心率、血压下降。
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的优点是穿刺部位血管表浅,管径细,周围无重要的
血管、神经伴行,易于操作和压迫止血,这些特点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时可能发
生的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迷走神经反射等血管和神经,并发症。
总之,经桡动脉穿刺造影具有局部损伤小、出血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且
轻微,患者痛苦小,术后不需要限制体位及活动等优点[4],尤其对于术后无
法保持下肢制动、严重的髂股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等的患者更不
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不过对于Allen试验侧支循环异常、有上肢动脉闭塞或动静
脉瘘、锁骨下动脉重度迂曲、预计需要大号鞘管、桡动脉为透析备用血管等的患
者不宜选择桡动脉途径。
【参考文献】
1 Campau.Lpercutaneous radial artery approach for coronary angioraphy.Cathet Cardiovasc Diagn,1989,16:37.
2 李建明,贾广志,尹华,等.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脑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17:587589.
3 Nagayoshi K,Ikeda M,Hirai N,et efulness of selective cerebral angiography by transradial approach.Nippon Igaku Hoshasen Gakkai Zasshi,2000,60:2832.
4 孙哲,林成海,刘相轸.经桡动脉穿刺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15:31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