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合成技术解剖

合集下载

材料合成与制备第一章溶胶——凝胶法ppt课件

材料合成与制备第一章溶胶——凝胶法ppt课件

调节PH值或 加入电解质中和 微粒表面电荷
缩聚反应
凝胶
减压蒸发
不 同 溶 胶 — 凝 胶 过 程 中 凝 胶 的 形 成
1.过溶程胶温度—较凝低 胶合成工艺的优点
2.增进了多元组份体系的化学均匀性 3.过程易控制,可以实现过程的完全而精确控制,
可以调控凝胶的微观结构。
4.掺杂范围广泛,化学计量准确。 5.薄膜制备方法,Sol-Gel工艺更显出了独特的优越
法 的
4.复 合 材 料 的 制 备
适 用
5.超 细 粉 体 材 料 的 制 备
范 围
6.薄 膜 和 涂 层 材 料 的 制 备
1.3溶胶—凝胶合成工艺
传统胶体型
三种工艺机制 无机聚合物型 络合物型
1.3凝胶—溶胶合成工艺
(1)传统胶体型。通过控制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沉 淀过程,使形成的颗粒不团聚成大颗粒而沉淀 得到稳定均匀的溶胶,再经过蒸发得到凝胶。
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分散相的总表面积
s
s v
双电层与ζ电位
• 固液之间发生的相对移动的实际分界面, 即滑动面,滑动面上的电位即ζ电位。
• 双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颗粒间的范德华力
Hamaker假设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等于组成它们 的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加合,对于俩个彼 此平行的平板粒子,单位面积的相互作用能为
溶胶——凝胶合成方法原理
1.胶体(Golloid)一种分散相粒径介于 1 0 9 ~
1 0 7 m的分散体系,分散相粒子的质量可以忽略
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短程作用力。
电学性质:电泳(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分散 体系中的溶胶粒子向阴极定向迁移的现象。)
原因:胶体粒子带电

溶胶-凝胶原理及技术

溶胶-凝胶原理及技术

玻璃陶瓷制备
玻璃陶瓷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玻 璃陶瓷。
在制备过程中,溶胶-凝胶技术可以控制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从而获得具 有高强度、高硬度和优良热稳定性的玻璃陶瓷。
此外,通过溶胶-凝胶技术还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能的玻璃陶瓷, 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电子器件和磁性材料等领域。
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
21世纪
溶胶-凝胶技术不断优化和发 展,在材料科学、化学、生物
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2 溶胶-凝胶原理
溶胶的制备
01
02
03
金属醇盐的水解
将金属醇盐与水进行反应, 生成相应的溶胶。
非金属醇盐的水解
非金属醇盐也可以通过水 解反应生成溶胶。
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制备溶 胶。
凝胶具有孔洞结构、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吸附性 能等性质。
应用领域
溶胶-凝胶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生物 学等领域。
03 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材料
无机材料
陶瓷材料
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可以制备出高 纯度、高致密度的陶瓷材料,如
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
玻璃材料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可以制备出具 有特殊性能的玻璃材料,如光子玻 璃、微晶玻璃等。
催化剂载体制备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物质,而催化剂载体则是承载催化剂 的物质,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催化剂载体。
在制备过程中,溶胶-凝胶技术可以控制催化剂载体的孔结构、比表面积 和热稳定性等性能,从而获得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和优良再生性的催 化剂载体。
此外,通过溶胶-凝胶技术还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能 的催化剂载体,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和能源等领域。

3-2 溶胶-凝胶法 PPT

3-2 溶胶-凝胶法 PPT

胶体溶胶
干凝胶
干燥
纯化,浓缩
洗涤过滤
水凝胶
凝 聚
陈化
成型
颗粒
煅烧
催化剂
5
二.金属盐溶液的选择
1.阳离子选取:催化剂中所用的金属离子。 2.阴离子的选取:阴离子的选择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例如:溶解度、杂质含量、易获性、价格等可能存在的问题 等,应综合考虑。 阴离子应该比较容易经分解、挥发或洗涤除去。
溶胶凝胶法是指无机物或金属醇盐经过溶 液、溶胶、凝胶而固化,再经热处理而形 成氧化物或其它化合物固体的方法。
2
不同溶胶-凝胶过程的特征
化学特征
凝胶
前驱物
应用
胶体型 Sol-Gel 过程
无机聚 合物型 Sol-Gel 过程
络合物 型SolGel过程
调整pH值/加入电 解质/ 蒸发溶剂使 粒子形成凝胶网络
§3-2 溶胶-凝胶法
一.sol-gel法制备过程 二.金属盐溶液的选择 三.沉淀过程 四.胶凝过程 五.陈化 六.洗涤过滤 七.干燥 八.煅烧
1
作为载体,必须有大表面积和多孔的性质, 作为非负载的单一组分催化剂,也通常是制 成大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对这类物质,一 般采用sol- gel法(溶胶-凝胶法) 。
(3)影响成核、长大速率的因素 A. 过饱和度↑ ,VN↑ B. 盐类极性↑, Vg ↑ ,常生成晶形沉淀
(4)沉淀的溶解度对晶粒大小的影响
沉淀的溶解度越大越易形成粗晶型
12
四.胶凝过程
胶凝过程对催化剂孔结构、比表面会产生很大影响
例如:PH=4时,硅胶胶粒最小,比表面最大 Sg=730m2/g,孔径=3.3nm,孔容最小为Vg=0.62ml/g
ε1

第一章 溶胶凝胶法 201409.9

第一章 溶胶凝胶法 201409.9

Citric acid
Heat treatment Product materials
5.3 结果与讨论

XRD
LVP、LVTP1、LVTP2、LVTP3、LVTP4的XRD图谱及部分截取图谱 均为单一的单斜相,衍射峰稍有变化:随掺杂量的增大,衍射峰强度增大; 分裂的042峰逐渐合并为尖锐的单峰;-521衍射峰发生分裂
前驱体 溶解 水解
缩聚
老化
溶液
溶胶
溶胶
凝胶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概念
-溶胶与凝胶的结构比较
溶胶
无固定形状
固相粒子自由运动 固相粒子按一定网 架结构固定不能自 由移动
凝胶
固定形状
这种特殊的网架结构赋予凝胶很高的比表面。
溶胶-凝胶合成生产设备
2 2 1 3 4 5 1 3 4
5
6
7
电力搅拌溶胶-凝胶合成反应示意图 1.回流装置 2. 电力式脉动器 3.温度计 4.容器 5. 水热装置
金属氧化物的溶胶凝胶合成中常用的反应 分子前驱物: 几乎所有金属(包括镧系金属)均可形成这类化合物。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水解反应机理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缩聚反应机理
溶胶的动力性质 --Brown运动
分散介质的分子由于热运动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同时冲击 胶粒,由于胶粒很小,在某一瞬间,它所受冲击力不会相互 抵消,因而使它在不同时刻以不同速度、不同方向作不规则 的运动,Brown运动是系统中分子固有热运动的体现。
① 胶粒的 Brown 运动使溶胶不致因重力而沉降,即所谓 的动力稳定性。
溶胶的稳定
②由于胶团双电
层结构的存在,胶粒 都带有相同的电荷, 相互排斥,故不易聚 结。这是使溶胶稳定 存在的最重要原因。

溶胶-凝胶合成法ppt课件

溶胶-凝胶合成法ppt课件
m(OR)n-2 M(OH)2 → [(OR) n-2M-O]m + mH2O m(OR)n-3 M(OH)3 → [(OR) n-3M-O]m + mH2O + mH+ 羟基与烷氧基之间也存在缩合反应 : (OR)n-x(HO)x-lM-OH + ROM(OR)n-x-l (OH)x →
(OR)n-x(OH)M-O-M(OR)n-x-l (OH)x(OH)x + R-OH
强成金 酸凝属 在胶盐 较状在 高沉过 的淀量 温,碱 度将作 下过用 分量下 散电于 成解室 溶质温 胶洗迅
去速 ,水 加解 入形15源自16薄膜及 涂层材料
粉体材料
块体材料
溶胶凝胶 复合材料
多孔材料 纤维材料
17
溶胶-凝1胶.块合体成材法料制备的块体材料
是指具有三维结构,且每一维尺度均大 根据所需获得材料的性能需求,将 于前驱1m该体m的方进各法行种制水形备解状块、且体溶无材胶裂料、纹具凝的有胶产纯、物度老。高化、和
10
溶胶稳定机制
•溶胶颗粒表面电荷来自胶粒晶格离子的选择性电离,或选择性吸 附溶剂中的离子。 •对金属氧化物水溶胶,一般优先吸附H+或OH-。当pH>PZC时, 胶粒表面带负电荷;反之,则带正电荷。 •根据DLVO理论,胶粒受到双电层斥力和长程范德华引力二种作用, 此外,胶粒间相互作用还有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由表层价电子重 叠引起的短程波恩斥力。
B(OCH3)3
Ca
Ge(OC2H5)4 Zr(O-iC3H7)4 Y(OC2H5)3
(OC2H5)2
13
2.溶胶-凝胶合成方法基本原理 2、无机盐的水解-缩聚反应 胶粒脱水,扩 x水M解反(H应:2OMn)+n+z+nH+2Oy→OMH(散OH- )层+n +a中nAH+电- →解质 M凝胶xO化 u(O脱H)水y-2u(H2O浓)n度Aa增(xz加-y-a,)+ 凝+

第五章 溶胶-凝胶合成法

第五章 溶胶-凝胶合成法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对于主族元素很少使用nd 轨道成键,过渡金属除了用 ns和np轨道外,还要使用(n-1)d轨道成键。这些轨 道部分被电子占有,使得过渡金属具有给电子和受 电子的性质,使金属配体的键级变化很大。
18电子规则和-给电子/-电子的协同作用(成键和反 馈键)概念是最基本的
18电子规则指当金属d电子数加上配体供给的电子总 数等于18时,所形成的过渡金属有机物稳定。
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是超细(纳米)陶瓷粉体,不 论是结构陶瓷还是功能陶瓷,其千变万化的应用 领域的开拓和产业化、市场化都在期待着超细 (纳米)粉体制备技术的突破。
从提供高质量有望达到低成本的指标而言,最可取 的是湿化学法和特殊的气相法,这些方法又称之 为软化学法,可概括为:气相法:包括气相合成 法、气相热分解法;液相法:包括共沉淀法、均 匀沉淀法、溶剂去除法、醇盐水解法、溶胶—凝 胶法等。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三分。
氧基聚合:在聚合过程中金属的配位层中 没有水配体,反应时先按亲核加成形成 四聚体,形成边桥氧或面桥氧,再按加 成消除机理聚合反应。
例Cr(Ⅵ)的二聚反应 [HCrO4]-+ [HCrO4]- [Cr2O7]2-+H2O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三分。
金属有机分子的水解-聚合反应
在固化过程中,膜层的孔尺寸与孔结构与因团聚 作用得到的各分子团簇结构有关,即与溶胶阶段 所用的分子前驱物水解和缩合条件有关。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三分。
高低支链团簇与孔结构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三分。
模板剂的应用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三分。
浸渍提拉法
相分离/离析法 阳极氧化法 有机高聚物热分解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物理气相沉积法 无电极电镀法

最新-2-6溶胶-凝胶合成-PPT文档资料

最新-2-6溶胶-凝胶合成-PPT文档资料
当金属阳离子Mn+溶解在纯水中将发生如下溶剂化反 应:
这种溶剂化作用可导致部分共价键的形成。 且水分子变得更为酸性。按电荷迁移大小, 溶剂化分子发生如下变化:
在通常的水溶液中,金属离子可能有三种配 体,水分子(H2O),羟基(OH)和氧基(=O)。
水、羟基配位的无机母体在制 备凝胶时受pH梯度、浓度、 加料方式、成胶速度、温度等 因素的影响。因为成核和生长 主要是羟桥聚合反应,而且是 扩散控制过程,所以需要对所 有因素加以考虑。
有些金属可形成稳定的羟桥,进而生成一 种很好并具有确定结构的M(OH)n,而有些 金属不能形成稳定的羟桥,因而当加入碱 时只能生成水合的无定形凝胶沉淀 MOx/2(OH)n-x·yH2O。这类无确定结构的沉 淀在连续失水时,通过氧聚合最后形成 M2On。
对多价态元素如Mn、Fe和Co等,情况更复杂一 些,因为电子转移可发生在溶液、固相中,甚至 在氧化物和水的界面上。
2.6.2 溶胶-凝胶的工艺技术
溶胶凝胶 的类 型
就产生过程而言
传统胶体型 无机聚合物型 配合物型
溶胶-凝胶的基本工艺过程是: 反应物由分子态→聚合体→溶胶→ 凝胶→晶态(或非晶态)。
一、反应的前驱体和溶剂
金属无机盐
前 驱 体
金属有机盐
硝酸盐
氯化物
氯氧化物(MOCln-2)等
醋酸盐 金属醇盐
单金属醇盐(如 La(OC3H7)3等) 双金属醇盐(如
[V2O6(OH)]3- + H2O [V3O9]3- + 2H2O
二、金属有机分子的水解—聚合反应
金属烷氧基化合物(M(OR)n,Alkoxide)是常用的 反应物前驱体。其与水充分反应可形成氢氧化物或 水合氧化物:

溶胶凝胶法PPT演示课件

溶胶凝胶法PPT演示课件
• 凝胶(Gel)是具有固体特征的胶体体系,被分 散的物质形成连续的网状骨架,骨架空隙中充有 液体或气体。
2020/5/24
5
一、溶胶---凝胶法的发展 二、溶胶一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三、溶胶一凝胶法工艺过程 四、在制备材料方面的应用 五、展望
2020/5/24
6
二、溶胶一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sol-gel法制备薄膜涂层的基本原理是:将金属醇 盐或无机盐作为前驱体,溶于溶剂(水或有机溶 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溶质与溶剂产生水解或 醇解反应,反应生成物聚集成几个纳米左右的粒 子并形成溶胶,再以溶胶为原料对各种基材进行 涂膜处理,溶胶膜经凝胶化及干燥处理后得到干 凝胶膜,最后在一定的温度下烧结即得到所需的 涂层。
(1)有机醇盐水解法 (2)无机盐水解法
此外还有:
2020/5/24
13
(3)熔融-淬冷法
熔融-淬冷法是以无机氧化物作为前驱物,加 热至完全熔融状态,然后迅速将其急淬于冷 水中并快速搅拌均匀,通过无机氧化物粒子 迅速溶解并进而聚集成胶体粒子溶胶化而形 成溶胶。
(4)离子交换法
该方法通常可分为3个步骤:活性硅酸制备, 胶粒增长和稀硅溶胶浓缩。
2020/5/24
3
➢20世纪70 年代,sol-gel技术被成功地应用于 制备块状多组分凝胶玻璃,得到材料界研究 者的广泛关注并获得迅速发展。
➢20 世纪80年代以来,sol-gel技术进入了发展 的高峰时期。
2020/5/24
4
基本概念
• 溶胶(Sol)是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分散 的粒子是固体或者大分子,分散的粒子大小在 1~100nm之间。
9
(2)无机盐的溶胶-凝胶原理: 首先获得溶胶的前驱体溶液,再经水解来制得。

第二章溶胶凝胶法ppt课件(2024版)

第二章溶胶凝胶法ppt课件(2024版)
25
醇-金属醇盐体系的缩聚反应
M(OR)n+xH2OM(OH)x(OR)n-x+xROH -M-OH + HO-M- -M-O-M- + H2O -M-OH + RO-M- -M-O-M- +ROH
S ( O i ) 4 S H ( O i ) 4 H ( O ) 3 S H O iS ( O i ) 3 H
光源
凸透镜
Fe(OH)3胶体
光锥
丁达尔效应示意图
2
2. 溶胶(sol) 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在液体介质中分散了 1~100nm粒子(基本单元)。
溶胶的特点: (1)溶胶不是物质而是一种“状态”
3
(2)溶胶与溶液的相似之处 溶质+溶剂→溶液 分散相+分散介质→溶胶(分散系)
分散相
液体 固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液体 气体
Si(OCH3)4(液体) > Si(OC2H5)4(液体) > Si(OC3H7)4(液体) > Si(OC4H9)4
② 在制备多组分氧化物溶胶时,不同元素醇盐的 水解活性不同
选择合适的醇盐品种,可使它们的水解速率达到较好 的匹配,从而保证溶胶的均匀性。
39
③ 起始溶液中的醇盐浓度必须保持适当 作为溶剂的醇加入量过多时,将导致醇盐浓度
1 预热到30C 控制在35C-
3 60C之间
B: 6 ml无水乙醇 2 ml乙酸 1.5ml浓盐酸 3 ml蒸馏水
A:23ml无水乙醇 20ml钛酸丁脂
28
淡黄色透 静置5—10min 明冻状溶 红外灯照射1—2h

黄色干凝胶
80C恒温5h 干凝胶粉末
不同温 度焙烧

第五章溶胶凝胶法 ppt课件

第五章溶胶凝胶法  ppt课件

所制备的材料化学纯度高、均匀性好,可用于制 备超细粉末、中空球、玻璃、涂料、纤维、薄膜、
表面涂层等多种类型的材料 。
ppt课件
4
同传统的固相反应合成及固相烧结法比较,该方 法具有下列几个显著的优点及独特的技术特点:
①高度化学均匀性。通过各种反应物溶液的混 合,很容易获得需要的均相多组分体系 (~0.5nm尺寸内达到化学均匀)同传统使用的 5~ 50 μm粉末的混合物的均匀度比较,提高 104~105倍。
②较低合成及烧结温度:Sol-gel粉末合成以及 烧结温度比传统粉末一般低50~500℃。 同时也正因为材料制备所需温度大幅度降 低,从而能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合成出陶瓷、玻 璃、纳米复合材料等功能材料。
ppt课件
5
③高化学纯度:由于Sol-gel一般采用可溶性金属 化合物作为溶胶的前驱体,可通过蒸发及再结晶 等方法纯化原料,而且溶胶一凝胶过程能在低温 下可控制地进行,可避免在高温下对反应容器的 污染等问题,因此,能保证产品纯度。
优点:工艺过程简单,无需控制反应的pH值,可使合成温
度大大降低;由于NHSG是由溶液反应开始的,实现原子级
均匀,从而所制备的材料非常均匀,这对于控制材料的物理
性能及化学性能至关重要。ppt课件
31
C2H5OCH2CH2OH Pb(CH3COO)2·3H2O
Ti(OC4H9)4 Zr(OC4H9)4
按照溶胶的形成原理和过程则可归纳为胶 体法、水解一聚合反应法和配合物法三种。
胶体法
传统的胶体法(亦称粒子溶胶一凝胶法) 直接以超细固体颗粒为原料,通过调节pH 值或加入电解质来中和固体颗粒表面电荷, 形成溶胶,再通过溶剂蒸发使系统形成凝 胶。
ppt课件

液相合成法-溶胶凝胶法课件(精品)

液相合成法-溶胶凝胶法课件(精品)
▪ 用硝酸铵处理是为了去除凝胶 中的水和碱金属离子。
▪ 人们已用这种方法制备出重达 几公斤,性能接近CVD方法合 成的光纤预制棒材料。
配合物法
▪ 配合物法通常用金属醇盐、硝酸盐或乙酸盐为原
料,由配合反应形成具有较大或复杂配体的配合 物,再由氢键建立凝胶网络,形成凝胶。 ▪ 起初是采用柠檬酸作为配合剂,但它只适合部分 金属离子,且其凝胶易潮解。现在采用单元羧酸 和胺作为配合剂,可形成相当稳定而又透明的凝 胶。这种方法目前仍只是很少地被用于制作一些 薄膜和纤维材料。
▪ 胶体工艺的前体是金属盐,利用盐溶液的水解,通过化学 反应产生胶体沉淀,利用胶溶作用使沉淀转化为溶胶,并 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pH值可以控制胶粒的大小。通过 使溶胶中的电解质脱水或改变溶胶的浓度,溶胶凝结转变 成三维网络状凝胶。
▪ 聚合工艺的前体是金属醇盐,将醇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加入适量的水,醇盐水解,通过脱水、脱醇反应缩聚合, 形成三维网络。
当无法合成双金属醇盐时:
▪ 尽管上面列举了许多金属醇盐的合成方法, 但是实际工作中可能难以合成或无法合成特 定双金属醇盐或多金属醇盐,所以经常要使 用金属醇盐和普通金属盐同时作为金属离子 的来源。
▪ 然而金属盐与金属醇盐的水解速度一般相差 很大,金属醇盐要快得多,从而会造成产物 中金属离子分布的不均匀——成分偏析现象。
▪ 制取薄膜的方法有浸渍法、甩胶法和喷涂法等,而以浸渍 法应用最普遍。此法的优点是基片两面涂膜一次完成,调 节溶胶的粘度和提拉速度,单次涂膜操作可得膜厚50~ 500um,如欲得到更厚的膜层,可采用多次浸渍法。
三、溶胶一凝胶技术的三个基本步骤总结:
▪ (1)将低粘度的金属的醇盐或金属盐(有机 或无机)等先驱体(precursors)均匀混合。 先驱体可以提供最终所需要的金属离子。在某 些情况下,先驱体的一个组分可能就是一种氧 化物颗粒溶胶(colloidal so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