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学年潮安县凤塘中学高二化学期中考答案卷(化学反应原理)

11-12学年潮安县凤塘中学高二化学期中考答案卷(化学反应原理)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12-13学年潮安县凤塘中学高二化学期中考考试(答案卷)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2012-10-26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三、填空题(共16分) 分)

四、计算题(共24分)

(g)根据盖斯定律,将(2

广东省仲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广东仲元中学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政治学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下列各项中属于商品的是 . 彩票中奖得奔驰轿车一辆 . 捐赠的物资 . 市场上待售的水果 . 农民家中自己种的粮食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只有同时满足劳动产品、用于交换这两个条件的才是商品。中奖、捐赠、自销的东西都没有用于交换,不是商品,故、、三项不能入选;项中的水果是劳动产品,待售说明其是用于交换的,故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项。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含义。 . 摄影交换英语、美容交换弹钢琴、厨艺交换服装设计……目前技能交换正在都市白领圈悄然流行许多白领人士出于职业需要或兴趣爱好,纷纷加入技能交换网成为“技客一族”。下列关于“技能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技能交换”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形式②“技能交换”可以使商品价值最大化 ③交换的“技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④“技能交换”需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 ①② . ①③ . ③④ . ②④ 【答案】 【解析】材料中的“摄影交换英语、美容交换弹钢琴、厨艺交换服装设计”其实是物物交换,所以不是通过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的,不是商品流通,①不选;②错误,技能交换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双方的需要,可以使商品使用价值最大化;该交换虽然是物物交换,但是交换的技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要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③④正确,选。 【考点定位】商品交换 【方法技巧】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也不外乎三部分:识记、理解、运用。近年的考试中理解、运用的比重增加,很少看到识记的题型,识记已经渗入了理解和运用中。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可见,选择题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技巧始终是技巧,不能代替基本功。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 纳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 离 : 注意: 水解 : 吸热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 4Cl 与Ba(OH)28H 2O 加热才能进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 2=2CO 燃烧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 、Na 2O 2)与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 应的焓变。 符号:用ΔH 表示 单位:kJ/mol 放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 的“+”与“—”,“+”表示 ,“—”表示 ;比较ΔH 的大小时,要考虑ΔH 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 、 l 、s 、aq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2018—2019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2019.0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请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将第I卷题目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题目的答案用0.5mm黑色中性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K 39 Cu 64 Zn 65 I 127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I包括20小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13~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记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文中“盖泥法”的原理与下列相同的是 A.活性炭净水B.用漂白粉漂白织物 C.除去KNO3中的NaC1 D.除去河水中泥沙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说法对应正确的是 A.胶体的胶粒带电,利用这一性质可进行“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 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脱硫剂 C.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D.SO2和湿润的O3都有漂白性,混合后得到漂白性更强漂白剂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铁水闸可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护 B.电解水生成H2和O2的实验中,可加入少量盐酸或硫酸增强导电性 C.同一可逆反应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时,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平衡转化率 D.升高温度能使吸热反应速率加快,使放热反应速率减慢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C12+H2O2H++C1-+C1O- B.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C.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 D.KI溶液久置空气中变黄色:4I-+O2+2H2O=2I2+4OH- 6.下列关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

广州最好的初中排名

广州最好的初中排名 篇一:广州重点初中排名 08年的 24所提前批院校08公费线08择校线 1华师附中728 718(该数据已调整) 2实验中学720(该数据已调整)701(该数据已调整)3执信中学726(该数据已调整)720 4广雅中学712 709(该数据已调整)5第二中学702 696 6第六中学697 690(该数据已调整)7第七中学690 682 8第十六中682(该数据已调整)676 9广铁一中675 67110 广大附中678 670 11 培正中学668(该数据已调整)661 12 培英中学641 638 13 第五中学648 64214 协和中学645 640 15 八十六中641 640 16 育才中学647 643 17 第三中学658 648(该数据已调整)18 第一中学645 64019 真光中学641 635 20 六十五中641 630 21 四十七中653 685(07年该校择校热已调整)22 天河中学644 648 23 南武中学642 630 24 玉岩中学641 647 2008年高分保护线预计:690分(该数据已调整) 提前批设档线预计:650分(该数据已调整)择校、自筹经费班630(新增) 由于许多同学一摸或二摸考的一般,不敢报考前六所名校,因此认为全市只有前7000多名就有机会,其实这是不对的。下面是各分数段的市排名统计数据:状元冉婧(省实):791分(包括10分加分),其中语文:135,数学:148,外语:146,物理:99,化学:100,政治:95,体育:58。 2007年广州中考总平均分前十强学校分别为:1.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广雅实验学校3.育才实验学校 4.广州市第二中学应元学校 5.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6.广州第四中学聚贤中学 7.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8.广东实验学校 9.华侨外国语学校10.真光实验学校 广州各初中09年中考成绩平均分1华附731 2广雅实验720.88 3应元712.84育才实验709.25中大附中702.5 6玉岩中学701.17 7西外698 8六中珠江677.20 916中665.510 侨外665.311 广附663.312 花都邝中660 13 省实658.3 14 7中656.915 铁一655.516 华附番禺655.17 17 2中650.5 序号学校2009中考平均分700分以上占比信息来源 1华师附中(公办)731 --------网络 2广雅实验720.8880.66% 学校网站3二中应元712.84育才实验709.25中大附中702.56玉岩中学(公办)701.17747中本部(公办) 700.88西关外国语学校(公办)697.9727 47中汇景(公办)6809四中聚贤678.310 六中珠江677.2011 天河中学(公办)67512 华附新世界668.713 16中(公办)665.514 华侨外国语学校(公办)665.315 广大附中(公办)663.316 花都邝煜维纪念中学66017 省实(公办)658.318 7中(公办)656.919 广外附设外语学校656.820 铁一(公办)655.521 华附番禺655.1722 培英实验中学652.8623 省实天河652.124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焓变知识点总结

【 一、焓变、反应热 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 (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5.正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必为吸热反应,二者△H的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三、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要点一:燃烧热、中和热及其异同

【月考试卷】2020-2021学年上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必修一、二、化学反应原理)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化学期末考试卷 内容:必修一、必修二、化学反应原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Zn-65 第I 卷(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共16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天眼FAST 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 .中国华为自主研发的5G 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02 C .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相互作用力 D .用铜片制成的“纳米铜”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纳米铜”的还原性比铜片更强 2.古代中国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炼丹、熬烧酒、制花露水等》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记载了民间制取花露水的方法:“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转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该装置利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A.升华 B.过滤 C.萃取 D.蒸馏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 3717 B .次氯酸的电子式:Cl ·H ····· O ·· C .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4284 D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 3=Na ++H ++CO 32- 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S 2和S 6的混合物共1.6g ,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05N A B .将1mol Cl 2通入水中,则形成的溶液中HClO 、Cl ?、ClO ?粒子数之和为2N A C .44g CO 2与C 3H 8的混合物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一定为9N A D .在12.0 g NaHSO 4晶体中,所含离子数目为0.3N A 5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广州最好的初中排名

[标签:标题] 篇一:广州重点初中排名 08年的 24所提前批院校 08公费线 08择校线 1 华师附中728 718(该数据已调整) 2 实验中学720(该数据已调整)701(该数据已调整) 3 执信中学726(该数据已调整)720 4 广雅中学712 709(该数据已调整) 5 第二中学702 696 6 第六中学69 7 690(该数据已调整) 7 第七中学690 682 8 第十六中682(该数据已调整)676 9 广铁一中 675 671 10 广大附中678 670 11 培正中学668(该数据已调整)661 12 培英中学641 638 13 第五中学648 642 14 协和 中学645 640 15 八十六中641 640 16 育才中学647 643 17 第三中学658 648(该数据已调整) 18 第一中学645 640 19 真光中学641 635 20 六十五中641 630 21 四十七中653 685(07年该校择校热已调整) 22 天河中学644 648 23 南武中学642 630 24 玉岩中学641 647 2008年高分保护线预计:690分(该数据已调整) 提前批设档线预计:650分(该数据已调整)择校、自筹经费班630 (新增) 由于许多同学一摸或二摸考的一般,不敢报考前六所名校,因此认为全市只有前7000多名就有机会,其实这是不对的。下面是各分数段的市排名统计数据:状元冉婧(省实):791分(包括10分加分),其中语文:135,数学:148,外语:146,物理:99,化学:100,政治:95,体育:58。 2007年广州中考总平均分前十强学校分别为: 1.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 广雅实验学 校 3. 育才实验学校 4. 广州市第二中学应元学校 5.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6. 广州第四中学聚贤中学 7. 中 山大学附属中学 8. 广东实验学校 9. 华侨外国语学校 10. 真光实验学校 广州各初中09年中考成绩平均分 1 华附731 2 广雅实验 3 应元 4 育才实验 5 中大附中 6 玉岩中学 7 西外698 8 六中珠江 9 16中 10 侨外 11 广附 12 花都邝中 660 13 省实 14 7中 15 铁一 16 华附番禺 17 2中 序号学校2009中考平均分 700分以上占比信息来源 1华师附中(公办) 731 --------网络 2广雅实验 % 学校网站 3二中应元 4育才实验 5中大附中 6玉岩中学(公办) 747中本部(公办) 8西关外国语学校(公办) 27 47中汇景(公办) 680 9四中聚贤 10 六中珠江 11 天河中学(公办) 675 12 华附新世界 13 16中(公办) 14 华侨外国语 学校(公办) 15 广大附中(公办) 16 花都邝煜维纪念中学 660 17 省实(公办) 18 7中(公办) 19 广外附设外语学校 20 铁一(公办) 21 华附番禺 22 培英实验中学 23 省实天河 24 二中(公办) 25 八一(公办) 632 26 3中(公办) 28 培正(公办) -------- -------- 69% -------- % 38%-------- %-------- 34%---------------- -------- -------- 49% -------- % % %-------- % -------- -------- -------- -------- 网络网络

高中化学 选修四知识结构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目录(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容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反应热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因此,在新物质产生的同 时(即化学反应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形式是化学能与热能、光能、电能等之间进行转变.但以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变最为常见.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生成的过程,在破坏旧化学键时,需要能量来克服原子间的相互吸引,在形成新化学键时,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吸引而放出能量.由于需要的能量和放出的能量常常并不相等,因此总体上来看,一个化学反应的进行,往往需要向外界释放出能量,或从外界吸收一定的能量. 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如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 (2)反应热 ①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反应热用符号△H 表示,单位一般采用kJ/mol . (ΔH 与Q 相反 Q 大于0表示放热Q 小于0表示吸热) . 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H 为负值.例如: )g (CO )g (O )s (C 22====+;△H =-mol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H 为正值.例如: )g (H )g (CO )g (O H )s (C 22+====+;△H =+mol (3).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反应热用ΔH 表示,其实是从体系的角度分析的。 放热反应:体系 环境,体系将能量释放给环境,体系的能量降低,因此,放热反应的 ΔH <0,为“-” 吸热反应:环境 体系,体系吸收了环境的能量,体系的能量升高,因此, 吸热反应的ΔH >0,为“+” (4).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 反应热等于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之差。 即ΔH = E 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总键能 -E 生成物分子化学键总键能 当化学反应中断裂旧的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新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时,则发生放热反应.反之, 发生吸热反应. 能量 能量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NH3(g)+HCl(g))=NH4Cl(s)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N2(g)+3H2(g) 3(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 w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pH减小,醋酸电离程度变大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H2多, 说明HA的酸性小于HB 3. 分析下列硫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图,判断有关热 化学方程式和说法正确的是( ) A.S(s,单斜)+O2(g)===SO2(g) ΔH=+297.16 kJ〃mol-1 B.S(s,正交)===S(s,单斜) ΔH=-0.33 kJ〃mol-1 C.S(s,正交)+O2(g)===SO2(g) ΔH=-296.83 kJ〃mol-1 D.单斜硫的稳定性大于正交硫的稳定性 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CO(g)+3H2(g) ΔH>0,测得c(CH4)随 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B.0~5 min内,v(H2)=0.1 mol〃(L〃min)-1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c(H2)减小 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 再变化 5. 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 CH4(g)+ CO2(g) = 2CO(g) + 2H2(g) 。 已知:①C(s)+2H2(g)=CH4(g) ΔH=-75 kJ〃mol?1 ②C(s)+O2(g)=CO2(g) ΔH=-394 kJ〃mol?1 ③C(s)+ 1/2O2(g)=CO(g) ΔH=-111 kJ〃mol?1 则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等于 A.-580 kJ〃mol?1 B.247 kJ〃mol?1 C.208 kJ〃mol?1 D.-430kJ〃mol?1 6.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 和一定量的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 发生如下反应:3A(g) +2C(g),各物 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阶段的 c(B)变化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t1=15s, A 的浓度变化表示t0~t1阶段的 平均反应速率为0.09 mol〃L-1〃s-1 B.t0~t1阶段,此过程中容器放出a kJ热量,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 +2C(g) ΔH=-50a kJ〃mol-1

广东省仲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广东仲元中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物理学科3-2、3-3模块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 关于布朗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谓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所谓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布朗运动产生的条件是液体温度足够高 D. 布朗运动产生的条件是悬浮的固体微粒足够小 【答案】D 【解析】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AB错;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什么时候都在发生,C错;D对; 2. 一飞机在北半球的上空以速度v水平飞行,飞机机身长为a,翼展为b;该空间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为B1,竖直分量为B2;驾驶员左侧机翼的端点用A表示,右侧机翼的端点用B表示,用E表示飞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则() A. E=B1vb,且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B. E=B1vb,且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C. E=B2vb,且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D. E=B2vb,且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一飞机在北半球的上空以速度v水平飞行,切割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切割的长度等于机翼的长度,所以U=B2bv,根据右手定则,感应电动势的方向B指向A,所以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考点:右手定则 3. 图中的a是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其电阻为R.线框以恒定速度v沿x轴运动,并穿过图中所示的匀强磁场区域b.如果以x轴的正方向作为力的正方向。线框在图示位置的时刻作为时间的零点,则磁场对线框的作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为图乙中的哪个图?()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知识点总结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反应热与焓变:△H=H(产物)-H(反应物) 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3 4 ①多数的分解反应 ② 2NH 4Cl(s)+Ba(OH)2·8H 2O(s)=BaCl 2+2NH 3+10H 2O ③ C(s)+ H 2O(g) 高温 CO+H 2 ④CO 2+ C 高温 2 CO 5、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的关系: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取决与 反应物和产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放热反应△H 为“-”,吸热反应△H 为“+”,△H 的单位为kJ/mol ②反应热△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意△H 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H 是在298K 、101Pa 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或小数。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 应已完成的数量,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 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7、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8、电极反应的书写: 活性电极:电极本身失电子 ⑴电解: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 (放电顺序:I ->Br ->Cl ->OH - ) 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 (放电顺序:Ag +>Cu 2+>H +) 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过程 总能量 总能量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1>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 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

全国高中排名

全国排序前100 1 北京_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53 2 北京_第四中学211 3 北京_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45 4 北京_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120 5 黑龙江_哈尔滨市第三中学89 6 陕西_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86 7 北京_第二中学80 8 重庆_南开中学79 9 北京_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75 10 天津_南开中学71 11 上海_上海中学64 12 上海_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59 13 河北_衡水中学55 14 北京_第八中学54 15 北京_第五中学53 16 北京_十一学校52 16 海南_海南中学52 18 四川_成都市第七中学50 18 天津_耀华中学50 20 黑龙江_大庆市铁人中学48 21 吉林_东北师大附属中学47 21 陕西_西铁分局第一子中47 23 重庆_巴蜀中学46 24 北京_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45 25 北京_汇文中学42 25 北京_通州区潞河中学42 25 山西_实验中学42 28 北京_景山学校41 28 河北_石家庄第二中学41 28 辽宁_东北育才学校41 31 辽宁_鞍山市第一中学40 32 辽宁_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39 33 北京_北京大学附属中学38 33 陕西_西安中学38 33 浙江_杭州市第二中学38 33 重庆_第一中学38 37 江苏_启东中学(南通) 37 37 江苏_前黄高级中学37 37 新疆_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37 40 福建_福州第一中学36 41 湖北_襄樊市第五中学35 41 辽宁_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35 41 山西_太原市第五中学35 41 陕西_高新一中35 45 福建_厦门双十中学34 45 湖北_武昌区华师一附属中学34 45 天津_一中34 48 北京_师范大学附属中学33 48 湖北_武汉市外国语学校33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苏教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 (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 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 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试卷类型:A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 2014.1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C.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2.250℃和101 kPa时,反应2N2O5(g)= 4NO2(g)+ O2(g) ΔH = +56.76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D.是熵增加的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被氧化 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 C.为保护地下铁管不受腐蚀,将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D.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4.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 ..Na2SO4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 ) A.溶液pH变大

广东仲元中学2020年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

广东仲元中学2020年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 数学科必修一、二模块试卷 命题人:黄意娴 审题人:邱志红、雷 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 已知集合M ={1,2},N ={2,3}, 则=?N M ( ) (A ) {1,3} (B ) {2,3} (C ) {2} (D ) {1,2,3} 2.已知圆C 的方程为:2(1)x ++2(2)y -=4,则圆心坐标与半径分别为( ) (A )2),2,1(=r (B ) 2),2,1(=-r (C ) 4),2,1(=r (D )4),2,1(=--r 3.直线013=--y x 的倾斜角是( ) (A ) 65π (B )3π (C ) 32π (D )6 π 4.设,1)21()(+-=x x f x 用二分法求方程01)2 1(=+-x x 在)3,1(内近似解的过程 中,,0)3(,0)2(,0)5.1(,0)1(<<<>f f f f 则方程的根落在区间 ( ) A .)5.1,1( B .)2,5.1( C .)3,2( D .无法确定 5.若方程2 2 0x y x y m +-++=表示圆,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1.2A m < 1.2B m > .0C m < 1.2 D m ≤ 6.两圆的方程是(x+1)2 +(y-1)2 =36,x 2 +y 2 -4x+2y+4=0,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 A .相交 B . 外切 C .内含 D .内切 7.给出下列命题: 1.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 同平行于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3. 同平行于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4. 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8、如图,ABCD -A 1B 1C 1D 1为正方体,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 )BD ∥平面CB 1D 1 (B)AC 1⊥BD (C)AC 1⊥平面CB 1D 1 (D)异面直线AD 1与CB 所成的角为60° 9、若圆0422 2 =--+y x y x 的圆心到直线0=+-a y x 的距离为2 2 ,则a 的值为( ) (A) 2或0 (B)2 321或 (C) -2或2 (D)-2或0 10、定义:不在同一侧面(底面)的两个顶点的连线叫做棱柱的对角线。那么六棱柱的对角线共有( )条。 (A)54 (B)36 (C)18 (D)9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00分)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梳理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⑷影响因素: 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2.

选修四_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 .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B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 .Ba(OH)2·8H 2O 晶体和NH 4Cl 晶体混合 D .碳酸钙的分解 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 =-12.1 kJ·mol -1; ΔH =-55.6 kJ·mol -1。则HCN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等于( ) A .-67.7 kJ·mo l -1 B .-43.5 kJ·mol -1 C .+43.5 kJ·mol -1 D .+67.7 kJ·mol -1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 A. 2H 2(g)+O 2(g)=2H 2O(l);△H 1;2H 2(g)+O 2(g)=2H 2O(g);△H 2 B.S(g)+O 2(g)=SO 2(g);△H 1; S(s)+O 2(g)=SO 2(g);△H 2 C.C(s)+1/2O 2(g)=CO(g);△H 1; C(s)+O 2(g)=CO 2(g);△H 2 D.H 2(g)+Cl 2(g)=2HCl(g);△H 1; 1/2H 2(g)+1/2Cl 2(g)=HCl(g);△H 2。 4.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 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 5.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X 为碳棒,开关K 置于A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 .若X 为锌棒,开关K 置于A 或B 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C .若X 为锌棒,开关K 置于B 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D .若X 为碳棒,开关K 置于A 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6.(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第一学期中)如下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②①③④⑤⑥ B .⑤④②①③⑥ C.⑤④③①②⑥ D .⑤③②④①⑥ 7.(2013届山东枣庄期中考试)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 A (g ) +B (g ) 2 C (g ),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 l·L -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