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复分解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学科备课
二、【教学过程】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化合、分解、置换反应这三大基本反应类型,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还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引起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兴趣。
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学生会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比如教师演示实验中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在上册课本的第一单元,学生就已学过,他们对这个实验十分熟悉且实验现象明显,这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他们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能够保持一个轻松、良好的心态。
而前面学习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要点以及酸碱盐溶解性,学生已经很好掌握,这些都为复分解方程式的书写做了准备,但是由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本节课之前还未学,这对学生正确书写出复分解方程式来说有些困难,所以还需要加强练习。
一、教师层面
1、通过对理念的反思,对教学高度有一定的提升,教学方向得以明确。
课标中提出,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对教学理念的反思,每上一堂课都能够明确教学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2、通过反思与提升,优化了教学设计,使课堂达到教学目的。
若想让学习的主题—学生这个角色在课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必须反思将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何实验教学优化成分组实验,枯燥无味的知识的学习演化成小品表演,让学生的化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是水到渠成。
3、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持续发展潜力。
通过教学反思,每个教学设计的优化方案在课后反思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实现了对教学设计的二次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在下一轮教学的后续发展潜力.
二、学生层面
1、教学理念的转变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建立了合理的师生观。
由于知识的获取过程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使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有了改观,是学生自己去学,而不是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牵着学生走,老师只是引路人,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
通过改进了评价策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觉得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不论是哪一部分学生,都在这反思性的学习氛围中展现自己独特的一面,因而学生的学习更带劲了。
2、提升了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形成持续化的兴趣。
若想让学生知道“辣椒”是什么味道,不再是老师告诉他们并要求他们记住“辣椒”是辣的,也就是不在硬性灌输给他们,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洗辣椒、切辣椒和品尝辣椒等探究过程得到结论;辣椒是辣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探索和讨论,不知不觉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并总结得出新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有趣的。
3、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化学学业成绩
由于前期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能自主的去获取知识,因而知识掌握更为牢固,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化学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复分解反应节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本节内容在新旧教材中有着很大改变,新教材增加了一节内容“复分解发生的条件”补充了CuSO4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BaCl2溶液这一复分解反应实例,我想这是为了响应课程标准中“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的要求,通过上
述反应实例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而新教材对于探究实验也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修改后的探究实验比旧课标中的实验内容要简单一些,我想这是因为学生对于复分解反应有了一定的理解,有些实验的结果可以自己思考分析得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科学化的角度来看,新教材的定义更为准确。
而旧课标中的拓展性课题--物质的分类也被加入了正文部分,我觉得这是为了突出和强调分类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本课时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启了之前所学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同时也为高中化学学习离子反应打下基础。
而物质的分类,在基于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对一些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学习,起着一个小结的作用,同时也为高中化学进一步学习物质的分类打下了基础。
【测评练习】
一、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 H2SO4+NaCl (2) Fe2O3+HCl
(3)KOH+HCl (4) CaCO3+HCl
(5) Ca(OH)2+ Na2CO3(6)Na2CO3+ CaCl2
二、【直击中考】
2014.临沂中考试题:右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NaOH和BaCl2两种溶液混合后(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2)利用表中阴阳离子所构成的物质,写出一个有BaSO4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
一、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景。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一课的教学设计另一个思路是:尝试将物质反应的三重表征关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也就是通过宏观、微观、符号三种水平在头脑中的加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能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准确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验的宏观现象,小组交流环节,由学生自主认识到复分解反应发生往往有沉淀、气体、水等生成物产生。
那为什么反应能发生?结合教材中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结构示意图,指导学生对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成分进行分析。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和交流,符号的书写等环节,认识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是因为生成的沉淀、气体、水是难解离物质,促使反应前后自由移动的离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离子符号的书写对学生是一个难点,设置这个环节其实是给本节课制造了障碍,但化学符号的熟练运用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攻克离子符号的书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知识块的学习的过程中,化学符号的准确运用至关重要,从第十单元教学开始,我经常带着学生用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所以离子符号、化学式的书写环节学生能运用较好,也是这节课能顺利推进的一个关键。
一开始的目的是为此课做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本届学生现阶段中,化学符号书写的准确度会比往届学生要好。
通过探究环节,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
首先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小组讨论后进行实验验证。
难点在于有的反应无现象,有的不反应无现象。
我设计了以下方案:
根据复分解反应所发生条件可知:NaCl溶液与稀硫酸不会发生反应,因为没有水、气体、沉淀生成。
如何证明呢?学生做了如下的实验:取一只试管,在试管中加稀硫酸,再在试管中加少许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在试管中加NaCl溶液,发现红色不会消失,证明两者没发生反应。
通过实验设计,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加深了学生对这两种情况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利用指示剂帮助观察实验发生的运用。
在第二个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在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溶液离子、物质的共存问题时,会自觉地寻找反应的离子。
虽然把方法告诉学生,学生也能做到这一点,但是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进行教学,学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掌握的更扎实。
三、注意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之一是用于工业和医药。
四、学生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建构,从旧知识的回忆到新知识的学习,从参与并能提
出问题到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的设计、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在问题解决中深刻、系统地理解知识,学生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强调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重视学生的体验,使学生的认知和体验达到最佳结合点,注重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一个合作学习探究的氛围,
不足之处:
1、对课标学习不够,课本上对本部分要求明确,虽然是酸、碱、盐三大类化合物化学性质
的延续,但是复分解反应毕竟在生活中和生产中有非常重所以要明确本部分课标和课本设计的意图。
;
2、老师语言不够简练,废话挺多的,一节课没有停下,不过我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地位
也还是体现出来了
3、迫切需要我纠正的地方就是教态不够大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材编写中必须充分体现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
首先应围绕核心知识内容精选有关的实验内容,或提供学生感性认识,增强知识的直观具体性,或为学生的科学探究和意义建构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
其次应结合核心的化学知识内容,配合重要的过程方法教学目标,设计有科学探究意义的实验活动,如探究物质性质、研究化学反应原理和规律、设计物质的制取方案并实施、应用化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等,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经历多种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化学知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再者应结合学生兴趣特点、认知水平,创设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如趣味实验、生活实验、课外实验等,增加学生的实验动手机会,培养实践能力。
教材中选用的实验应有价值和有意义,并具有易做简捷性、安全环保性、教学示范性等特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除了化学实验外,教材还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既开放又具实效的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如交流、讨论、调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