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制度
![母婴同室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7e55cf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e.png)
母婴同室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进入母婴同室病房要求衣帽整齐、清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医护人员接触婴儿前要洗手,感冒时接触母婴带口罩,患传染病者及时调离,严格无菌操作制度。
半年大便培养一次,一季度咽拭子培养一次。
2、病室保持清洁,地面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溶液湿拖两次,湿扫三次。
每日流动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开窗通风换气,每日3—4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菌数低于200cfu/m3。
3、床头柜等物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洗一次。
出院后母婴床单元终末消毒处理,并及时更换床上用品。
4、直接与新生儿接触的布类(包布、小儿衣、小毛巾等)要消毒后方可使用。
换下的包布不得随便乱扔,要放在固定的桶内。
5、婴儿每次沐浴后均应彻底清洗、消毒沐浴台、沐浴池;婴儿浴室每日沐浴后用500mg/L有效氯清洗一次,并用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
6、各种直接接触婴儿的检查器械如听诊器应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注射器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体温表,婴儿洗澡毛巾、用物高压消毒后备用,一人三巾(小毛巾、开刀巾、大毛巾)。
7、病室盥洗室、厕所、母婴室、治疗室、办公室的拖把、扫帚分别固定专用,并有标记,用后用消毒溶液浸泡消毒,并在太阳下晒干。
8、扫床毛巾、擦床头柜抹布,做到一床一巾,一桌一布,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
9、严格陪客探视制度,陪客、探视者必须衣服清洁,无传染病,遵守病房制度,接触婴儿前洗手。
10、产妇哺乳前要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产妇在传染急性期间应暂停哺乳。
11、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应及时与正常母婴隔离,并及时向院内感染控制科报告。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590f1b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b.png)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1.产妇分娩2小时后产妇和新生儿无异常情况下同时送回母婴同室。
母婴同室的婴儿必须24小时与母亲在一起,如需分开,不得超过1小时。
为婴儿洗澡实行抱一洗一方法,保证母婴分开不超过30分钟,各种治疗、操作尽量在母婴室里进行。
2.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病室内每位产妇只限一名陪护。
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在55—65%,每日室内通风换气二次,病室每周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一次。
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并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
3.新生儿手圈及包被外面均须标明母亲姓名、床号及新生儿的性别。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出生24小时后接种卡介苗。
4.医护人员检查及护理新生儿前应洗净双手,每检查或护理一个新生儿前用消毒液喷双手。
5.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用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
婴儿所用的被褥、衣物、尿布(建议使用纸尿裤)和浴巾等物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一婴一用。
母婴出院后,母婴室及其床单元进行清洁消毒。
6.责任医师和护士随时指导母乳喂养,鼓励早吸吮,按需喂养,每日至少8至12次,及时解决出现问题,如奶胀、乳头痛等,并指导母亲将多余的乳汁挤出收集后保鲜备用。
7.新生儿用的奶杯、小勺要专用,嘱家属每次用后应清洗消毒。
8.凡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菌痢、性病、霉菌性阴道炎等产妇的新生儿,新生儿床边应有明显的隔离标志,其用物按传染病特殊处理。
9.产妇因并发症严重或新生儿病情重,暂不能哺乳,责任护士必须指导产妇定期抽挤乳汁,避免回乳。
10.工作人员患感冒及有传染病或皮肤有化脓性疾病者,不得进行新生儿护理工作。
11.每次交接班除书面报告外,要巡视新生儿并逐一口头交班。
有特殊情况的新生儿将病情记入新生儿病历—产科新生儿观察记录表2附注一栏内,并及时报告医生。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1cc4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a.png)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条布局合理,病室规范。
每日通风1-2次,室温22℃-24℃,湿度50%-60%,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无异味,无污染源。
第二条实行母婴同室,对母婴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新生儿和产妇护理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坚守岗位,认真负责,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三条实行母乳喂养,不得带入奶粉、奶瓶、奶嘴,除非有医学指诊。
第四条定期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和新生儿护理、健康教育,及时进行母乳喂养评估,认真落实《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措施》。
新生儿入室给予早吸吮及母婴皮肤接触至少30分钟,注意观察新生儿全身皮肤及脐带清洁。
第五条严格执行交接班和查对制度。
新生儿入室后,应与助产人员或医生及新生儿的家属全面核对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手腕带、胸牌标记、脚印、出生记录等,家属签名并向家属交代安全事项。
第六条做好新生儿护理,婴儿每日洗澡一次,常规消毒脐带及清洁眼部,婴儿包被、衣服每日更换。
第七条卡介苗及乙肝疫苗接种由专人负责,并做好登记。
第八条严格执行《探视陪伴制度》,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第九条母婴同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并做好产妇及家属健康教育。
第十条新生儿出院时,应在新生儿沐浴后与其家属核对新生儿标识,全面核查新生儿情况无异议后,做好出院指导,并请家属签字后方能出院。
第十一条设立母乳喂养咨询电话或微信群,解答出院产妇母乳喂养和产褥期母婴知识的咨询,做好随访服务。
母婴同室医院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医院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54ea7b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2.png)
一、总则为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产科病房、新生儿科及相关辅助科室,适用于所有入住母婴同室的产妇和新生儿。
三、母婴同室管理制度1.母婴同室病房设置(1)母婴同室病房应设置独立的母婴护理区域,保证母婴隐私。
(2)母婴同室病房面积应满足母婴生活、护理需求,室内设施齐全,环境舒适。
2.母婴同室护理原则(1)母婴同室期间,医护人员应遵循科学、规范、个体化的护理原则。
(2)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护理、治疗等工作,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负责。
3.母婴同室护理内容(1)产妇护理1)产后2小时内,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2)协助产妇进行产后检查,如伤口、宫缩、阴道出血、排尿情况等。
3)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确保母乳喂养成功。
4)为产妇提供心理、生理、营养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2)新生儿护理1)产后2小时内,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温、体重等。
2)协助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筛查、洗澡、脐带护理等。
3)指导家长进行新生儿日常护理,如换尿布、喂奶、洗澡等。
4)对新生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母婴同室探视制度(1)探视时间:每日上午8:00-10:00,下午2:00-4:00。
(2)探视人数:每名产妇每日限探视2人,探视者需出示身份证及产妇家属证明。
(3)探视要求:探视者应穿着整洁,佩戴口罩,保持病房安静、卫生。
四、母婴同室感染预防与控制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护人员进入母婴同室前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2.加强母婴同室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
3.对患有传染病的产妇和新生儿,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4.定期对母婴同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五、附则1.本制度由我院产科病房、新生儿科及相关辅助科室负责解释。
医院母婴同室病房工作制度
![医院母婴同室病房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54d35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2.png)
医院母婴同室病房工作制度随着我国医疗飞速发展,母婴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在医疗纠纷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保证医疗安全已成为医疗行业的重中之重。
母婴同室病房工作制度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实施策略,它旨在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更方便、更舒适、更安全的服务环境,并且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下面详细介绍医院母婴同室病房工作制度。
一、同室病房的内涵母婴同室病房是指产妇和新生儿在医疗机构内住进同一间病房。
同室病房的开设可以减轻家属的照顾负担,方便医护人员的看护和管理,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二、实施同室病房的作用1、减少医疗事故山东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李主任认为,同室病房的开放有助于加强新生儿的观察和健康管理,并使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医院的关心和贴心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可以随时观察、排除隐患,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及时的处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提高经济效益母婴同室病房可压缩医疗机构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减轻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这种工作制度也便利了患者家属的照顾活动,降低了家属到医院探视次数,节约了家庭财务开支。
3、增强服务质量同室病房有助于医护人员全面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对于监测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情况,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诊治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
三、实施同室病房的要求1、保证隐私同室住房不仅涉及患者的医疗隐私,更重要的是涉及人的尊严。
医院在安排患者住宿时,必须本着尊重和保护患者人权的原则,保证患者和家属的隐私不受侵扰。
2、保证环境卫生病房内必须保证环境卫生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医疗机构管理者应选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病床、床上用品和消毒药品,及时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等寝具,以保持无菌状态。
3、实施相应制度母婴同室病房制度应有相应的管理规定,如:坚决执行患者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消防制度、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具体实施医师住院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使同室病房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782d55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6.png)
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制度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制度1. 引言母婴同室病房是指母亲和新生儿在同一个房间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医疗环境。
这种管理制度在保障母婴亲子情感融洽、提高哺乳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母婴同室病房的管理流程和注意事项,保障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2. 管理原则- 安全第一:母婴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必须确保有足够的监控和保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 个人隐私保护:尊重母婴的隐私权,确保在病房内的隐私得到保护,严禁未经允许的录音、录像或拍照等行为。
- 信息共享:医护人员之间要及时沟通和交流,共享有关母婴的必要信息,以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3. 病房配置和环境要求- 病房内应设有足够数量的床位和床头柜,保证母婴的舒适和安全。
- 病房内应配备清洁的洗手间和浴室,方便母婴的日常生活和护理。
- 病房内应保持安静、整洁和舒适的环境,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4. 准入管理- 家属必须经过病房管理人员的登记和审核后方可进入病房。
- 家属必须佩戴访客证,并在病房内保持秩序和安静。
- 家属在病房内必须遵守医院制定的相关规定,如禁止吸烟、禁止进食等。
5. 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医护人员应保证按时提供给母婴必需的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医护人员应及时记录和汇报母婴的病情和治疗情况,确保医疗决策的准确和及时。
- 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母婴和其家属沟通和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和需求,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
6. 家属的责任和义务- 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遵循医院的规定和要求,确保母婴得到良好的护理和医疗服务。
- 家属应定期和医护人员沟通,了解母婴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并与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 家属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7. 护理和服务内容- 医护人员应定期观察母婴的健康状况,监测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
- 医护人员应根据母婴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如婴儿的喂养、换尿布、定期体检等。
产科母婴同室工作制度流程
![产科母婴同室工作制度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fc6ac1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f.png)
1. 入院流程
(1)接待:产妇抵达医院后,由导诊护士负责接待,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为产妇提供必要的帮助。
(2)登记:产妇办理入院手续,填写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
(3)安置:根据产妇的情况,安排合适的病房,并向产妇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及注意事项。
2. 病房管理
产科母婴同室工作制度流程
一、概述
产科母婴同室是指在产科病房中,将产妇和新生儿安置在同一房间,以便于产妇更好地照顾新生儿,同时促进母乳喂养和母婴情感交流。为了确保母婴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流程至关重要。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探讨产科母婴同室工作制度流程。
(2)定时巡视:护士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巡视病房,观察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3)母乳喂养指导:护士向产妇传授母乳喂养技巧,解答产妇在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产后康复指导:护士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锻炼,包括床上活动、产后瑜伽等。
(5)健康教育:护士向产妇及家属传授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后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4. 医疗工作流程
(1)医生查房:医生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病房查房,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产后复查:医生安排产妇在产后规定的时间进行复查,确保产妇身体状况良好。
(3)新生儿监护:医生负责新生儿的生命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的健康问题。
5. 应急处理流程
(1)突发事件:如产妇突发病情变化、新生儿出现意外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迅速处理。
(1)环境管理:保持病房整洁、安静、舒适,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在50%-60%。
(2)人员管理:病房内禁止吸烟、饮酒,产妇及家属需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院。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dc6cc2b0717fd5360cdc83.png)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一)母婴同室工作人员工作制度1.以“母婴健康”为宗旨,对产妇、婴儿进行科学护理,并配合医生做好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抢救工作。
2.对产妇、婴儿进行整体护理,做好交接班工作。
3.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中做到耐心、细心、热心、专心。
4.严格宣教制度,进行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等健康宣教,教会每位产妇掌握母乳喂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5.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进行心理咨询,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帮助其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6.每天给婴儿沐浴一次,抚触一次,观察大小便情况并记录,定时测体温,协助母亲哺乳。
7.严格执行母婴同室有关制度及产妇、新生儿护理常规。
8.每天有医生查房,及时发现和处理母婴异常情况。
9.认真做好出院宣教工作,将分娩后的产妇介绍给当地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告知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随访时间和产妇与支持组织联系的方法。
(二)产科巩固爱婴医院长效管理制度1.认真执行产科门诊管理规范。
2.加强母乳喂养宣教工作。
利用宣传栏、宣传画、标语、黑板报、电视录像、热线电话、咨询门诊、发放宣传册等,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并做到宣教工作有登记、有标志、有管理。
3.办好“孕妇学校”,搞好健康教育,帮助孕产妇及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
4.产科设立母乳喂养咨询热线电话,随时解答孕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
5.认真执行爱婴医院母乳喂养工作管理制度,帮助正常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做好母婴早接触、早吸吮。
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体位、含接姿势和挤奶手法。
6.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母婴暂时分离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按需哺乳。
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饮食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证。
7.认真执行母婴同室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保持母婴同室清洁、整齐、舒适、安静,定期做好监测工作,记录完善。
8.将爱婴医院的长效管理和等级医院相结合,并将其列入质量考核范畴。
9.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和我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院内不允许张贴代乳品广告或推销代乳品,不准用文字或图片美化人工喂养,严格禁止“奶瓶、人工奶头、奶粉”。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079378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5.png)
新生儿室护理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入室前剪指甲,洗手,穿室内衣,戴工作帽,换专用鞋,每接触一个新生儿前后需洗手。
2、私人物品不能带入病室内,包括报纸,茶杯等,更不能在病室内进食。
3、凡有严重呼吸道、皮肤感染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停止入室工作。
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室,如有必要入室,需换鞋,带帽子,口罩,穿隔离衣,与病人接触前后洗手。
4、本室工作人员离开病室,应换下专用鞋和室内衣,回室时重新按入室要求进入。
5、病室保持整齐清洁,光线充足,调节温度在24~26℃,湿度在50~60%。
6、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需戴口罩。
严格执行查对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密切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危重病人及时组织抢救,严格执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及各种表格记录。
8、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对所有婴儿作床边交班,并核对总人数。
9、抢救物品和监护仪由专人负责,每班检查,用后当班清理,消毒及补充,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如有故障做好标记及交班。
10、室内一切物品定点放置,一般不借出,如必须借出或维修,应作好登记,交班,并向护士长报告。
11新入室婴儿,病情危重的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并协助抢救,护士与家属或产房医务人员核对婴儿姓名,性别,出生时间,了解病情,检查全身皮肤,注意有无臀红,畸形或产伤并记录。
给婴儿更衣,戴上写有姓名,性别,年龄的腕带,按病情安排床位,并向家属介绍住院须知和探视制度,记录家属地址和联系电话。
出生24小时内的婴儿注意脐带有无出血。
12、婴儿出院时,由家属办理好出院手续,备齐婴儿所需衣物,凭家属身份证、探视卡(与入院首页登记的家属一致)及出院证与家长核对腕带上的姓名,性别,年龄,向家长介绍婴儿住院情况,吃奶量和出院后注意事项。
医院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
![医院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https://img.taocdn.com/s3/m/d067206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f.png)
医院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1.同一般病室工作制度。
2.实行母婴同室(即:母亲与新生儿24h在一起,每天分离不超过1h)。
3.产妇进入母婴同室后,除一般的产后护理常规外,应发放书面材料,并进行口头重点宣教和指导。
4.定期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
5.及时进行母乳喂养评估,并做针对性的指导。
6.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手、物体表面作细菌监测;每年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原携带检查,阳性带菌者应调离母婴同室,阴转后才能回母婴同室工作。
7.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应在脐带结扎后30分钟内、剖宫产应在母亲有应答反应后30分钟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以上,并尽早吸吮。
8.实行母乳喂养,认真执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措施及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法则。
9.教会母亲正确的母乳喂养体位和含接姿势,以及正确的挤奶方法。
10.帮助母亲建立母乳喂养信心,提高4~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11.设立母乳喂养咨询电话,解决出院产妇母乳喂养和产褥期母婴知识的咨询。
12.产妇出院前进行母乳喂养技能和知识评估,了解住院期间对母乳喂养和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合格者重点宣教。
13.指导家属积极支持母乳喂养,遵守病区各项规章制度。
14.新生儿入室后,应与助产人员或医生以及新生儿的家属全面和对母亲及新生儿相关信息,并向家属交代安全事项。
15.严密观察母亲及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并做好护理观察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6.每天进行新生儿沐浴,并进行脐部护理。
17.新生儿出院的当天,应在新生儿沐浴后与其家属核对新生儿标识带、胸牌,做好出院指导,并请家属签字后方能出院。
篇二:1.母婴同室医护人员必须经过十八学时的系统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强化母乳喂养的新知识。
2.母婴同室要保持空气清新、安静、舒适、温度、湿度适宜,为母婴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
3.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1小时,每两周做八大指标细菌培养一次。
母婴同室工作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9c073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3.png)
母婴同室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母婴同室工作管理,保障母婴健康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产科、妇产科、儿科等部门的母婴同室工作管理。
三、工作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2. 严格执行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杜绝违规行为。
3. 加强沟通协作,共同维护母婴健康。
四、工作流程1. 产妇入院产妇入院时,由护士接待,核对产妇身份信息,安排住院房间,并填写《产妇住院记录》,进行初步评估。
2. 分娩过程产妇分娩过程中,护士全程陪护,及时观察产妇的情况,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
3.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出生后,护士立即进行新生儿护理,包括体温、体重测量,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4. 母婴同室母婴分娩后,鼓励母婴同室,由护士指导母亲进行喂奶、换尿布等护理工作。
5. 落定产后教育计划产后,护士进行产后教育指导,包括产后恢复、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内容。
6. 出院产妇及新生儿出院时,由护士进行出院指导,提前做好出院准备工作。
五、工作要求1. 护士在母婴同室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患者进行细心照料。
2. 护士要遵守医疗护理规范,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做到规范操作,杜绝违规行为。
3. 护士要积极与医生协作,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4. 护士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度过产褥期。
5. 护士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情况,适时与医生交流沟通,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六、质量控制1. 定期开展母婴同室工作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工作质量。
2. 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为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3. 及时总结经验,开展经验交流,不断提升母婴同室工作管理水平。
七、相关制度1. 《产妇护理制度》2. 《新生儿护理制度》3. 《产后教育制度》4. 《患者意见处理制度》八、处罚与奖励对执行本制度有不良行为的护士,将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做出相应处罚;对执行本制度有突出表现的护士予以表扬和奖励。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a0c0f45f18583d049645995.png)
实用文档
.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
一、母婴同室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
母婴24小时同室,每天分开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二、婴儿出生后即回到母婴同室。
病理新生儿需收住儿科时,产妇可随同住进病理儿母婴同室。
三、责任护士负责指导母亲哺乳,观察婴儿吸吮,对产后三天的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评估。
发现母婴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四、母婴同室内实行双查房制度,产科医生查产妇、儿科医生查婴儿,各自做好观察记录。
五、母婴同室应保持整洁、安静,限制陪护,探视时间内每床仅限1人。
每日定时空气消毒2小时,并用消毒液擦洗器具及地面,每月对室内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进行卫生学监测并记录。
产妇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
六、母婴同室病区内定期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有条件的播放母乳喂养宣教录像。
七、母婴同室内坚持母乳喂养,不得给婴儿使用奶瓶、橡皮奶头及母乳代用品。
八、严格实行医生、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
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兆、产程进展、高危
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
科主任及护士长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九、认真实施促进母乳喂养措施,严格遵守《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十、认真完成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指标。
科室每年对每个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考核。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2793cd26294dd88d0d26be1.png)
李生晓梦制作双击可修改,再上传必究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1、孕妇产前必须接受三次以上有关母乳喂养教育,医院每周至少上三次课,产妇出院前测试,必要时补课。
2、无母乳喂养禁忌症者,新生儿出生后30秒内开奶,在产房观察二小时后送母婴回休养室。
3、按需喂养,鼓励多吸吮。
每日至少8—12次。
产科内不配备奶瓶及人工奶头,乳汁不足者则用母乳库母乳补足,用滴管或小匙喂。
因病情需要母婴分离者,责任护士必须指导产妇定期挤奶汁,以供其婴儿喂养。
新生儿病房应坚持母乳喂养,允许母亲来喂养病儿,不能喂哺时用母奶库的人奶。
4、由新生儿科医师负责新生儿体检、查房,责任护士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脐带出血、面色苍白、发绀及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建立新生儿病历护理记录单。
5、母婴同室休养区,设责任护士,专职负责本区母乳喂养的宣传与技术指导,填写母乳喂养记录。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7e455938bd63186bcebbc7d.png)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一)母婴同室工作人员工作制度1.以“母婴健康”为宗旨,对产妇、婴儿进行科学护理,并配合医生做好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抢救工作。
2.对产妇、婴儿进行整体护理,做好交接班工作。
3.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中做到耐心、细心、热心、专心。
4.严格宣教制度,进行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等健康宣教,教会每位产妇掌握母乳喂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5.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进行心理咨询,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帮助其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6.每天给婴儿沐浴一次,抚触一次,观察大小便情况并记录,定时测体温,协助母亲哺乳。
7.严格执行母婴同室有关制度及产妇、新生儿护理常规。
8.每天有医生查房,及时发现和处理母婴异常情况。
9.认真做好出院宣教工作,将分娩后的产妇介绍给当地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告知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随访时间和产妇与支持组织联系的方法。
(二)产科巩固爱婴医院长效管理制度1.认真执行产科门诊管理规范。
2.加强母乳喂养宣教工作。
利用宣传栏、宣传画、标语、黑板报、电视录像、热线电话、咨询门诊、发放宣传册等,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并做到宣教工作有登记、有标志、有管理。
3.办好“孕妇学校”,搞好健康教育,帮助孕产妇及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
4.产科设立母乳喂养咨询热线电话,随时解答孕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
5.认真执行爱婴医院母乳喂养工作管理制度,帮助正常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做好母婴早接触、早吸吮。
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体位、含接姿势和挤奶手法。
6.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母婴暂时分离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按需哺乳。
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饮食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证。
7.认真执行母婴同室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保持母婴同室清洁、整齐、舒适、安静,定期做好监测工作,记录完善。
8.将爱婴医院的长效管理和等级医院相结合,并将其列入质量考核范畴。
9.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和我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院内不允许张贴代乳品广告或推销代乳品,不准用文字或图片美化人工喂养,严格禁止“奶瓶、人工奶头、奶粉”。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f05234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1.png)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母婴同室工作制度是在公司内部推行的一项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女性员工的生育需要,让母亲可以在工作期间与婴儿保持亲密接触,并且在婴儿成长的初期能够更好地照顾他们。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一、母婴同室工作制度的实现为了实现母婴同室工作,公司首先需要建设配套的设施,在公司内部设置母婴室,为员工提供宽敞、明亮、干净的环境和舒适的床和沙发等设施,以方便母亲在工作期间照顾婴儿。
同时应该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照顾婴儿,并在必要时帮助母亲进行喂哺等操作。
二、母婴同室工作的优势1、照顾方便:母婴同室工作可以让母亲在工作期间更好地照顾婴儿,省去了工作之余还要特意照顾婴儿的时间和精力。
2、增进员工忠诚度:公司支持母婴同室工作制度,可以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关心和支持,进而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3、对员工压力的缓解:婴儿期是一个孩子成长和养生的重要时期,让母亲在婴儿成长的这段时间内不用担心婴儿的照顾问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保持工作状态,从而缓解员工压力。
4、节约公司成本:母婴同室工作制度能够节约公司成本,因为员工的产假时间可以大大减少,员工在照顾婴儿的同时,也可以继续完成工作任务。
5、提高员工幸福感:母婴同室工作制度能够在生产和工作两方面兼顾,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力。
三、母婴同室工作的注意事项1、保证工作效率:母婴同室工作不应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如果员工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应酌情处理。
2、健康与安全:为了确保婴儿的健康与安全,应当对母婴室进行卫生检查,要求员工逐日打扫、消毒,做到保证室内卫生安全。
3、合理安排:应该根据婴儿的需要和员工的工作安排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让员工有充分的时间照顾婴儿,并确保员工的工作任务得到充分完成。
4、员工自愿:母婴同室工作制度应该是自愿的,如果员工不同意母婴同室工作,不应强制执行,应尊重员工的选择。
总之,母婴同室工作制度的实施可以兼顾员工的生育需要和公司的业务需要,从而提高公司的生产力和员工的满意度,是一项有着积极意义的制度。
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63984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4.png)
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 管理标准1.1 目的本规章制度旨在确保母婴同室期间新生儿的安全以及供应良好的早期亲子关系环境,保障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母婴同室期间的新生儿安全管理。
1.3 安全条件要求1.母婴同室的房间必需经过严格的消毒,确保无细菌感染的风险;2.房间内必需配备充分数量的婴儿床、床垫、被褥、宝宝用品等,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3.房间内应保持适合的温湿度,以确保新生儿的舒适度和健康;4.房间内应设置适当的照明,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清楚地察看新生儿的情况;5.母婴同室期间,房间内不得存放任何有害物质,特别是对新生儿有潜在不安全的物品;6.室内通风必需良好,以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细菌繁殖的可能;7.母婴同室的房间应隔离于其他环境,以减少外界噪音对新生儿的影响。
1.4 人员要求1.负责照料新生儿的人员必需经过专业的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2.照料人员必需经过健康体检,确保不存在传染性疾病或其他威逼新生儿健康的疾病;3.照料人员必需遵守公司和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新生儿照护的要求;4.照料人员应具备擅长沟通的本领,能够与新生儿的家人进行有效的沟通;5.照料人员必需遵守保密协议,对母婴同室期间产生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保密;6.照料人员有责任及时报告任何发生在新生儿身上的异常情况或意外事件。
1.5 安全防护1.必需为新生儿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帽子、手套、鞋套等;2.新生儿在床上必需固定好,以防止滑落或摔伤;3.耐用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定期对婴儿床、床垫、被褥等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繁殖;5.定期对房间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新鲜度和无有害气体;6.照料人员必需定时察看新生儿的情况,包含呼吸、体温、饮食等方面;7.房间内必需设有灭火器等应急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8.照料人员必需熟识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急救处理程序,如窒息、中毒等。
母婴同室工作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17fe4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0b.png)
一、总则为了提高母婴同室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健康,加强母婴同室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母婴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护理员、行政人员等。
三、母婴同室工作原则1. 以母婴为中心,提供全程、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2.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母婴安全。
3. 注重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4. 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5. 倡导关爱母婴,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母婴同室工作职责1. 医护人员(1)负责母婴同室内的诊疗、护理工作。
(2)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母婴安全。
(3)为母婴提供心理支持,关注母婴需求。
(4)做好母婴健康教育,提高母婴保健意识。
(5)定期对母婴进行访视,了解母婴健康状况。
2. 护理员(1)负责母婴同室内的日常清洁、消毒工作。
(2)协助医护人员为母婴提供生活照料。
(3)关注母婴需求,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4)做好母婴同室内的物品管理,确保物品整洁、卫生。
3. 行政人员(1)负责母婴同室内的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工作。
(2)制定母婴同室工作计划,组织实施。
(3)监督母婴同室各项工作,确保工作质量。
(4)定期对母婴同室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培训。
五、母婴同室工作流程1. 入住流程(1)医护人员接待母婴,了解母婴基本情况。
(2)为母婴进行健康检查,评估母婴健康状况。
(3)办理入院手续,为母婴提供生活照料。
2. 诊疗流程(1)医护人员根据母婴病情,制定诊疗方案。
(2)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程,确保母婴安全。
(3)观察母婴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3. 护理流程(1)医护人员为母婴提供日常护理,确保母婴舒适。
(2)关注母婴需求,及时解决母婴问题。
(3)定期对母婴进行健康评估,调整护理方案。
4. 出院流程(1)医护人员为母婴进行出院评估,确保母婴康复。
(2)为母婴提供出院指导,提高母婴保健意识。
(3)办理出院手续,确保母婴安全出院。
六、母婴同室工作要求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母婴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
生效日期:2007 年11月10日修订日期: 2016年3 月2 日
一、母婴同室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
母婴24 小时同室居住,每天分开时间不得超过1 小时。
二、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母婴同室。
病理新生儿须由NICU 医生会诊后,由我科护士抱入NICU 进行治疗,做好相关交接。
新生儿病情稳定、由NICU 出院后,由产科医生进行检查,开出入科医嘱,可继续入母婴同室观察护理。
三、责任护士负责指导母乳喂养,观察新生儿吸吮、大小便及母亲乳汁分泌情况,发现喂养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四、母婴同室实施双查房制度,产科医生和NICU 医生都要对新生儿进行查房,每日不少于一次,各自做好观察记录。
护理人员发现新生儿出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产科医生进行处理。
五、母婴同室应当保持整洁、安静、限制陪护,陪护人员不要超过1 人。
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半小时,消毒液拖地1 次。
新生儿出院后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六、刚入室的新生儿,护理人员对家属进行安全宣教,家属应当积极配合。
新生儿一律睡小床,不和产妇共床;新生儿出室做任何治疗均需由家属陪伴,治疗结束护送到产妇床头。
七、坚持母乳喂养,不得给新生儿使用代乳品和奶瓶(除非医学需要)。
病区发放母乳喂养宣传资料,必要时进行集中授课和观看宣传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