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mann-Morgenstern期望效用函数(货币金融学)

合集下载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
U(X) = E[u(X)] = P1u(x1) + P2u(x2) +... + Pnu(xn)
其中,E[u(X)]表示关于随机变量X的期望效用。因此U(X)称为期望效用函数,又叫做冯·诺依曼—摩根斯坦 效用函数(VNM函数)。另外,要说明的是期望效用函数失去了保序性,不具有序数性。
受到挑战
EU理论及SEU理论描述了“理性人”在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但实际上人并不是纯粹的理性人,决策还受 到人的复杂的心理机制的影响。因此,EU理论对人的风险决策的描述性效度一直受到怀疑。例如,EU理论难以解 释阿莱悖论、Ellsberg悖论等现象;没有考虑现实生活中个体效用的模糊性、主观概率的模糊性;不能解释偏好 的不一致性、非传递性、不可代换性、“偏好反转现象”、观察到的保险和赌博行为;现实生活中也有对EU理论 中理性选择上的优势原则和无差异原则的违背;实际生活中的决策者对效用函数的估计也违背EU理论的效用函数。
该理论是将个体和群体合而为一的。阿罗和德布鲁(Arrow and 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 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进而构筑起现代微观经济学并由此展开的包括宏观、金融、计量等在内 的宏伟而又优美的理论大厦。
函数简介
如果某个随机变量X以概率Pi取值xi,i=1,2,…,n,而某人在确定地得到xi时的效用为u(xi),那么,该随 机变量给他的效用便是:
期望收入=(结果1的概率)×(结果1的收入)+(结果2的概率)×(结果2的收入)。工作A=1600。工作B=1450则 你应该选择工作A,而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一般在单赌的情况下值为u(g)=pu(A)+(1-P)u(B)当u(g1) > u(g2)时,则可认为毕业时在g_1与g_2之间更偏好g_1。也就是说,当寻找工作的毕业生有多种未知的情况,而要 选择时,他们能够依靠期望效用的极大化来代表分析自己的主观选择。

Neumann-Morgenstern期望效用函数(货币金融学)

Neumann-Morgenstern期望效用函数(货币金融学)
把 u 理解为“定价”,这就是“非线性 定价”与“P-F 线性定价”之间的比较。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43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44
Arrow-Pratt 风险厌恶度量
这就归结为函 数 u 的凸性的 比较。它的程 度可用 –u’’/u’ 来度量。它由
Arrow (1965) 和 Pratt (1964) 所提出。
假定 b “最好”,w “最坏”。那么任何 x 一 定相当于 b 关于概率 p 与 w 的“平均”。 取 u(x)=p, 即得所求期望效用函数。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17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18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19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20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21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22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23
调查结果是绝大多数的人选择赌博,即使身 边有多于 100 元的钱也并没有多大影响。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34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35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36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37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38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39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40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41
6.4 Arrow--Pratt 风险厌恶度量
25
6.3 Allais 悖论和 Kahneman-Tversky 的研究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26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27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28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29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30
金融经济学第六讲
31
Kahneman-Tversky 理论
Kahneman 与 Amos Tversky, (1937-1996) 两位心理学家于 1979 年发表的论文“展望理论 (Prospect Theory)”已成为《计 量经济学 (Econometrica)》有 史以来被引证最多的经典。他 们企图改变期望效用函数理论 框架。

金融数学1-期望效用理论

金融数学1-期望效用理论
若x* y*,对任意的x B, 因为B存在偏好关系,只有3种情况:
23
序数效用函数定理证明
情况1. 当x~x*时,定义U (x) 1; 情况2. 当x~y*时,定义U (x) 0; 情况3. 当x* x y*时,性质2存在唯一的 (0,1)
使x~x* 1 y*, 此时我们定义U (x) 。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要比较不同商品或者服 务给我们生理、心理上带来的感受或者说效用 (utility)。
例如,看一场电影还是吃一块鸡腿,是需要经 过激烈思想斗争的,尤其是当荷包里所剩无几 的时候。
这便涉及到效用大小比较的问题。
5
在18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眼中,效用和黄油、 大炮一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们把效用视为快 乐的代名词,看做是一个人的整个福利的指数。
若1 U (x) U ( y) 0,此时令1 U (x),2 U ( y),
由U的定义, x~1x* 11 y*, y~2 x* 12 y*
因为1 U (x) U ( y) 2 , 由性质1
必有x y。
29
(2)证明:x ~ y 当且仅当U (x) U ( y)。
必要性
任取x, y B,设x y, 证U (x) U ( y),
若x y与y x同时成立,则x和y偏好无差异,记作x ~ y。
若x y但y x不成立,则x严格地比y好,记作x y。
自返性保证了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偏好具有明显的一 贯性;
可比较性假定保证了消费者具备选别判断的能力; 传递性保证了消费者在不同商品之间选择的首尾一贯性。
12
通常认为这三条并没有给消费者施加过分严格 的限制条件,只要是消费者是理性的都可以做 到这一点。
要解构整个金融体系,要理解金融产品、资本市场、 金融中介在跨期资源配置中的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及其 实现形式,投资者行为就是一个自然的起点。

2预期效用理论 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

2预期效用理论 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

30
(一)不确定性下的选择问题与对象
不确定性下的选择问题是其预期效用最大化 的决定,这不仅决定自己行动的选择,也取 决于自然状态本身的选择或随机变化。 因此不确定下的选择对象被人们称为彩票 (Lottery)或未定商品(contingent commodity)
2015-1-6
31
假设投资者的证券组合收益变量的概率分 布定义在有限集合L上, 投资者的证券组合选择也可看成抽彩 (lottery)(或者投资者的消费计划, 或者投资收益),L中的元素为所有可能 各种奖金数额,不妨设L={l1,…,ln}, 得到奖品的li的概率为p(li),i =1,2..n. (l1,p1;…;ln,,pn)表示一次性抽彩 p P。
第二章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投资决策准则
和预期效用函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郭敏 教授 minguo992002@
2015-1-6
1
1. 2.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 掌握什么是风险和不确定性 掌握在投资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准则 认识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和风险厌恶度量
重点内容 掌握投资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 决策决策准则和投资者的风险态度
2015-1-6 20
“圣彼德堡悖论”问题
有这样一场掷硬币的赌博:第一次赢得 2元,第一 次输第二次赢得 4 元,前两次输第三次赢得 8 元,„„一般情形为前 n-1 次输,第 n 次赢得 2 的 n次方元。问:应先付多少钱,才能使这场赌博 是“公平”的? 如果用数学期望来定价,答案将是无穷大! 但经过试验观察,我们发现,为了参加这一游戏, 人们愿意付出的金额在2-3之间。 因此,期望收益最大原则并不能解决一切的不确定 性问题 。
2015-1-6 6

金融专业名词解释(中英对照)

金融专业名词解释(中英对照)

金融专业名词解释(中英对照)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

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

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消费者行为是指个人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的思考、决策和行为过程。

为了理解和解释消费者行为,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相关的理论。

本文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理论进行介绍。

1.可及性和认可理论(Theory of Accessibility and Acceptance)可及性和认可理论由心理学家Bernard Weiner提出,他认为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受到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可及性和认可。

可及性是指个人对某个商品或服务相关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而认可是指消费者对这些信息的接受程度。

2.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社会认同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Henri Tajfel提出,它强调人们在购买行为中将考虑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对特定产品或品牌的认同程度。

消费者希望通过购买某些商品或使用某些服务来展现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归属感。

3.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期望效用理论是经济学家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提出的一个基本理论,它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根据自己对所得效用的期望来作出决策。

换言之,消费者会比较不同选择的各种可能结果,然后选择他们期望效用最高的选项。

4.驱动动力理论(Drive Theory)驱动动力理论由心理学家Clark Hull提出,它强调消费者的行为是由内部驱动力推动的。

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某个商品或服务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欲望,以减少内部的紧张和不满。

5.认知一致性理论(Cognitive Consistency Theory)认知一致性理论由心理学家Festinger提出,它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或服务时希望保持自己的认知一致性。

换言之,消费者会尽量选择与自己既定的信念和价值观一致的商品或服务,以避免产生认知冲突和不安。

上述理论只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理论和模型被提出和使用。

期望效用理论浅述

期望效用理论浅述

期望效用理论浅述作者:庹思伟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30期【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期望效用(EU)理论以及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具体效用函数形式,并给出了EU理论在单期投资组合优化中的简单应用,文章最后讨论了EU理论的缺点及Allias悖论。

【关键词】期望效用理论效用函数投资组合优化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转化为了对人的经济活动的边际效用分析。

经济学被重新定义为“快乐和痛苦的微积分学”。

以主观效用为基础的微观经济理论体系使经济学从马尔萨斯时代的“沉闷的科学”变为了“幸福的数理表达”。

20世纪中期诞生的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 EU)理论将效用的分析从确定性环境带入了不确定性环境,成为了理性人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决策准则。

一、期望效用理论(EU)简述(一)风险与不确定性期望效用理论描述理性人在风险或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消费(投资)选择。

“风险”及“不确定性”二词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相互替代使用,但有些经济学教科书也讨论了二者间的细微差异。

风险与不确定性均用于描述一个决策的后果由于缺乏充分信息而并非确定获知的情况。

若一个决策是在风险下做出的,则意味着决策者能够列出该决策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及其相对应的可能性(概率)。

如果一个决策是在不确定性下做出的,则意味着该决策产生的所有可能后果或其可能性是无法预测的。

以统计学的观点来看,风险意味着决策者对于决策结果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而不确定性则相反。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EU理论讨论的是决策者在风险环境下的选择。

(二)效用函数与期望效用理论微观经济学中,效用函数用于衡量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束中获得的满足感。

从任何消费束获得的效用取决于其对应的特定状态。

比如人们从一把伞中获得的效用取决于当时的天气,晴天带伞对多数人来说是累赘,而暴雨天的一把伞却是大多数人的“救命稻草”。

金融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U(w)则被用于度量投资者在不同财富等级上的相对偏好。

FRM模型丨效用函数和风险偏好的辨析

FRM模型丨效用函数和风险偏好的辨析

FRM模型丨效用函数和风险偏好的辨析1.效用历史沿革效用的概念是丹尼尔·伯努利(不是数学家伯努利,但是他们都是伯努利家族的。

)在解释圣彼得堡悖论时提出的,目的是挑战以金额期望值作为决策的标准,证明期望收益并不是人们在做决策时的唯一衡量标准。

经济学家对于效用的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

●19世纪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里昂·瓦尔拉斯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早期经济学家认为效用如同人们的身高和体重一样是可以测量的。

●而约翰·希克斯则尝试了只在序数性效用的假定下,也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希克斯认为,效用的数值表现只是为了表达偏好的顺序,并非效用的数值。

因此,从分析消费者行为的方法来看,基数效用论者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序数效用论者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从教科书等内容判断,现在比较通用的应该是后者的序数性效用。

1.1.效用概念的提出——圣彼得堡悖论圣彼得堡悖论是尼古拉·伯努利在1738年提出的一个概率期望值悖论。

它来自于一种掷币游戏,圣彼得堡游戏。

游戏规则为:掷出正面或者反面为成功,游戏者如果投掷成功,得奖金2元,游戏结束;若不成功,继续投掷,二次成功得奖金4元,游戏结束;这样,游戏者如果投掷不成功就反复继续投掷,直到成功,游戏结束。

如果n 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n 元,游戏结束。

首先,我们用公式1()k kk E X x p ∞==∑来计算这个游戏收益的数学期望值:23423411111()2222222222n n E X n n ==⨯+⨯+⨯+⨯++⨯= 从理论上来说,该游戏的期望值是无穷大的。

按照概率的理论,多次试验的结果将会接近于其数学期望。

这就出现了计算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的“矛盾”。

如果仅仅以期望值标准,我们将无法给这个游戏进行定价。

圣彼得堡悖论反映了决策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别。

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模型与实际问题进行比较,但决策理论模型与实际问题并不是一个东西;圣彼得堡问题的理论模型是一个概率模型,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模型,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统计的 “近似的”模型。

第二讲 预期效用函数于均方偏好精品PPT课件

第二讲 预期效用函数于均方偏好精品PPT课件

2020/12/31
19
——“ Allais 悖论” (1953)
期望效用函数似乎是相 当人为、相当主观的概 念。一开始就受到许多 批评。其中最著名的是 “ Allais 悖论” (1953)。
由此引起许多非期望效 用函数的研究,涉及许 多古怪的数学。但都不 很成功。
(法)Maurice Allais (1911-) 1988 年诺贝尔 经济奖获得者。
2020/12/31
5
(一)不确定性下的选择问题与对象
不确定性下的选择问题是其预期效用最大化 的决定,这不仅决定自己行动的选择,也取 决于自然状态本身的选择或随机变化。
因此不确定下的选择对象被人们称为彩票 (Lottery)或未定商品(contingent commodity)
2020/12/31
对于p,q L, p>q, 意味着 ap+(1-a)r> a q+(1- a)r, 对任意r L , 任意a (0,1)。
含义:引入一个额外的不确定性的消费计划不 会改变原有的偏好。也即消费者对于一个给 定事件中的消费p、q的满意程度并不依赖于 如果另外事件发生时消费r将会是什么。
2020/12/31
2020/12/31
28
这种投资者把风险的“乐趣”考虑在内, 使预期收益率上调。因为上调的风险效用 的公平赌博的确定等价值高于一个确定性 收入财富,风险爱好者总是加入公平赌博。
2020/12/31
29
4、风险中性
定义:如果投资者对是否参与所有公平的赌 博没有任何差别,则称投资者是风险中性型。 此时,u(W0)=pu(W0+h1)+( 1-p) u(W0+ h2),
2020/12/31

预期效用理论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PPT课件

预期效用理论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PPT课件
期望效用原则是期望收益原则的一种替代。根据期 望效用,20%的收益不一定和2倍的10%的收益 一样好;20%的损失也不一定与2倍的10%损失 一样糟
2020/2/29
23
后期望效用理论
由阿莱斯悖论等各种试验引发的新的期望 效用理论,如前景理论、遗憾理论、加权的 期望效用理论、非线性的期望效用理论等等 行为金融学和非线性经济学对期望效用的新 的解释。
2020/2/29
36
如果偏好可以用期望效用函数来表 示,那么它明确的表示了不同状态 的概率分布如何影响消费计划的总 效用。
2020/2/29
34
(二)期望效用函数(expected utility function)——不确定性下的投资决策原则
VNM预期效用函数:在不确定性下,证券 收益都是随机变量,在所涉及的随机变量集 合L上直接定义效用函数
u: L R,使得不确定性利益a比不确定 性利益b好等价于u (a)>u (b),并且对于 任何不确定性利益a与b,a以概率p与b的 平均(a, b;p), 满足:
2020/2/29
18
“圣彼德堡悖论”
❖ 是否期望收益最大准则就是一个最优的决 策法则呢?
➢ 圣彼得堡悖论——
18世纪的一个经典的例子——圣彼得堡悖论,这个 例子说服18世纪的学者期望收益最大化原则不是 最合适的在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原则。
2020/2/29
19
“圣彼德堡悖论”
1738 年发表《对机 遇性赌博的分析》提 出解决“圣彼德堡悖 论”的“风险度量新 理论”。指出用“钱 的数学期望”来作为 决策函数不妥。应该 用“钱的函数的数学 期望”。Daniel Bernoulli (17001782)
x, 则称 具有自反性 如果二元关系满足;对于任意x,y X, 要

期望效用理论

期望效用理论

期望效用理论简析期望效用函数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

这一理论适用于对一不确定性事件的最终效用的评估,即当有一不确定事件的时候,假设这一事件的结果一共有i种可能,而每一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Pi,相对应的每一结果发生最后造成的效用是Xi,所以对于这一不确定事件的效用评估就可以用其期望效用来表示即U(x)=P1X1+P2X2 ... +PnXn,而人们会跟据不同事件的期望效用的不同而进行决策,即人们会选择期望效用高的选项。

期望效用理论的建立很好的推动了现代的经济学,金融学,计量学的发展,他为人们有效合理的评估一不确定事件建立了一个规范的框架,这样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同样也让人们对于不同的不确定事件可以进行有效的比较。

但是这一理论的基础却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上面,而这一假设已经被卡尼曼等人推翻了,人并不是理性人,或者说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会受到人们复杂的心理行为的左右。

例如著名的阿莱悖论,实验者提供给被试两种选择,赌局A:100%的机会得到100万元。

赌局B: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89%的机会得到100万元,1%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如果按照期望效用理论来分析赌局A的期望值是100万,而赌局B的期望值是139万,人们应该更倾向于赌局A,但是实验结果却是绝大多数人选择A而不是B。

即赌局A的期望值(100万元)虽然小于赌局B 的期望值(139万元),但是A的效用值大于B的效用值。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期望值和效用值并不能完全的等同。

同样的卡尼曼等人提出的前景理论也对期望效用理论有一定的补充,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这一条就很好的解释了阿莱悖论即人们在面临获得时更加的倾向于获得确定性的收益;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这一条的真实含义通俗的来讲就是人们如果面临的有关损失的选择,一个是确定性的损失,而另一个是不确定性的损失,可能损失的更多也可能损失的少一点,人们更倾向于去赌一把选择不确定的损失;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即损失100块比得到100块的效用的绝对值更高。

《期望效用函数》PPT课件

《期望效用函数》PPT课件
E () 0 , E (2 ) 为 的 方 差 , 略 去 高 阶 , 得 :
u(w0)Ru' (w0) u(w0)Var2hu'' (w0)
RVarh
2
u''(w0) u'(w0)
也就是:
Varh
R
Rw
2
保险费与风险规避程度和风险的大小成正比。
例子:保险费与风险大小的关系
设消费者的初始财富w0。 赌局1:50%的概率赢或输h。其期望效用为:
风险规避的度量精选ppt不确定性和风险是一个不同的概念奈特在风险不确定和利润1916第一次区分了经济活动中不确定性与风险风险是可以计算出客观概率的情况不确定性是不可以计算出客观概率的情况
《期望效用函数》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E [uh(w )]1u(wh)1u(wh)
2
2
赌局2:50%的概率赢或输2h。其期望效用为:
E [u2h(w )]1u(w 2 h)1u(w 2 h)
2
2
赌局3:50%的概率赢或输3h。其期望效用为:
E [u3h(w )]1u(w 3 h )1u(w 3 h )
2
2
由效用函数的凹性可知:
E[uh(w )]E[u2h(w )]E[u3h(w )]
u(E(g))Eu(g) u(E(g))Eu(g) u(E(g))Eu(g)
风险规避
风险中立
风险偏好
u( )为凹函数
u()为线性函数 u( )为凸函数
期望效用函数在决策中的应用
风险规避的消费者会购买都多少保险?
例8:公平的保险价格与理性的保险购买量 (P65)

期望效用理论与非期望效用理论的对比

期望效用理论与非期望效用理论的对比

效用函数
三种类型 a.回避风险(Risk-averse) b.中性态度(Risk-neutral) c.勇于冒险(Risk-seeking)
效用函数
弱化的风险回避条件
常用的风险回避型效用函数
指数效用函数:用- u″/u′表示风险回避程度的传统效 用函数,构造一个具有不变风险度r =- u″/u′的效用函数:
为了不违反随机优势假设,通过一个单调不减 的函数g(.)转化积累分布函数F,根据离散型积 累分布函数的等级,构造非线性概率,因而被称 称为等级依赖期望效用(EURDP). Machina:”the most natural and useful
modification of the classical expected utility”
常见的非期望效用理论
区分了决策权重和概率权重
偏好的不一致性
Allais悖论
违背了独立性公理
非期望效用理论的发展
➢ Machina(1982)认为大多数违反EU独立性公理 的现象可以用无差异曲线发散(fan-out)来解释
➢ Camerer(1989)
➢ Conlisk(1989) ➢ Prelec(1990) ➢ Starmer和Sugden(1989)
常用的风险回避型效用函数
分数幂效用函数: 平方效用函数: 共同点:在r>0的基础上构造
三角形概率图
把效用曲线显示在三 角形概率图中予以解 释
考虑三种可能的结果 x1,x2,x3,(x1<x2<x3),其概 率分别为p1,p2,p3,且p1+ p2 + p3=1。可能的概率 集合就限定在直线p1=0, p2=0, p3=0所围成的三角 形区域内。
pi g(xi )u(xi )

期望效用函数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

期望效用函数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

期望效用函数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作者:张新锋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18期摘要:本文阐述了期望效用( E u )理论,给出了 E u 理论在投资组合中的简单应用。

关键词:期望效用理论投资组合优化一、EU理论及发展期望效用函数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是20世纪50年代,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 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

2 0 世纪中期诞生的期望效用理论(简称EU理论)将效用的分析从确定性条件或环境带入了不确定性条件或环境,成为了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或环境下的决策依据。

[1]如果某个随机变量以概率取值,,如果确定地得到时的效用为,那么,该随机变量给他的效用便是:U()=E[u()]=Σ()其中,E[u()]表示关于随机变量的期望效用。

因此U()称为期望效用函数,又叫做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VNM函数)。

概率的效用函数表达式叫期望效用函数。

期望效用理论描述理性人在风险或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消费(投资)选择。

若一个决策是在风险下做出的则意味着决策者能够列出该决策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及其相对应的可能性(概率),风险意味着决策者对于决策结果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

如果u(w)为一连续且二阶可导的 V N M 效用函数6.双曲线效用函数二、EU理论在投资组合中的简单应用利用期望效用理论解决投资决策问题,主要解决的是资产配置问题和收益最大化问题,通过决策优化得到预期收益。

所以,作为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的基石,依据EU理论建立的投资模型,在投资组合优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经济学研究和金融投资领域,投资者追求的是自身的期望效用最大化。

所以,做出最优资产组合,决策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投资比例,使其保证投资者的期望效用最大化。

金融小知识

金融小知识

金融小知识
1.预期效用理论的概念预期效用理论亦称期望效用函数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建立的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

2.期望效用函数如果某个随机变量x以概率Pi取值Xi(i=1,2,…,n),并且某人在取得Xi时的效用为u(Xi),那么,该随机变量给其的效用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为:
U(X)=E[u(X)]=P1u(x1)+P2u(x2)+…+Pnu(xn)
其中,E[u(X)]表示关于随机变量x的期望效用。

2、认知过程的偏差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把人看成信息传递器和信息加工系统,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它认为:人类是“认知吝啬鬼”,即人们总是在竭力节省认知能量,这是人类的认知本能。

考虑到我们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我们总是试图采用把复杂问题简化的战略。

我们常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这个目标:
(1)通过忽略一部分信息以减少我们的认知负担;
(2)过度使用某些信息以避免寻找更多的信息;
(3)接受一个不尽完美的选择,并认为这已经足够好。

认知吝啬鬼战略有时可能是有效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来加工几乎无穷无尽的信息。

但在我们匆忙中忽略了重要信息、或选择时出现错误的情况下,这种战略也会产生错误和偏差。

第8讲 期望效用理论 (《金融经济学》PPT课件)

第8讲  期望效用理论 (《金融经济学》PPT课件)
通常回应
经 济
在阿莱斯悖论中,人的选择不理性
学 二
阿莱斯悖论涉及非常接近0或1的概率,因而不是普遍的
五 讲
在理论中加入“后悔”

配 套
放弃独立性公理,从而构建更弱的理论


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失去
效用变化
一笔钱带来的效用损失的幅度,比
得到同一数额的钱带来效用增进的
二 五
条件总是成立


A f B A (1)C f B (1)C
%
%


课 件
命题8.7(期望效用定理):如果定义在彩票空间L上的偏好是理性和连续
的,并且满足独立性公理,那么这样的偏好可用期望效用函数的形式表述
出对来任。意也两就个是彩说票,L=(我p1们, ..可., p以LNf%)为与L 每L '=种(pn结1N1',p果.nu..n,np=nNN11'p),来nu..n.说, N,指必定然一有个效用值un,使得
讲 》
连续抛掷硬币,直到第一次抛出正面后赌局结束

套 课 件
如 这 钱果一来赌参第局加n次给这才参一第期与 赌一望者 局收次益带 的抛来 人12出的1正期 面12望2,收2参益 12与是3者无4 可L穷以大n得1, 12到但n 的2甚n1奖至12励t很1是1n难2找n-1元到钱愿意掏10元
期望效用
从CAPM到一般均衡定价的理论拓展
偏好上:风险下的偏好理论体系——期望效用利率
均衡分析上:从部分均衡到一般均衡
3
8.2 风险状况下的选择理论——期望效用
引子:圣彼得堡悖论



经 济

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的一致性

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的一致性

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的一致性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的一致性导言在经济学领域中,人们通常通过对个体决策过程的研究来理解人类行为。

这两个不同的理论框架,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被用来解释人们在风险决策中的行为。

虽然这两个理论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的目标都是解释人们如何对不确定性情境作出选择。

本文旨在探讨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在解释人类行为中的一致性。

一、期望效用理论1.1 基本概念期望效用理论是由经济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于1944年提出的。

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会考虑风险因素,并在风险选择中追求最大化的效用。

期望效用理论假设人们的效用函数是基于概率计算的。

1.2 偏好关系期望效用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假设,分别是偏好的传递性和风险规避的倾向。

传递性假设认为如果个体在选择A而不选择B,而且在选择B而不选择C,那么个体就会在选择A而不选择C。

风险规避的倾向则表明个体对于风险偏好程度较低,更倾向于避免不确定性。

这两个假设反映了个体对于不确定性情境的决策倾向。

1.3 期望效用函数根据期望效用理论,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通过计算每个选择的期望效用来进行选择。

期望效用是根据选择的概率分布计算出的预期效用。

个体会比较不同选择的期望效用,并选择具有最大期望效用的选项。

二、前景理论2.1 基本概念前景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康纳曼(Kahneman)和特沃斯基(Tversky)于1979年提出的。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风险决策中更注重损失和收益的差异,而不是最终结果的价值。

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将选择对比与某个参考点进行比较,然后根据选择与参考点之间的差异来做决策。

2.2 损失厌恶和收益追求前景理论中的损失厌恶和收益追求是理解个体决策过程的两个重要观点。

损失厌恶表明个体对于损失比收益更加敏感,对于损失的厌恶程度远大于对于相同数额的收益的追求。

收益追求则表明个体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带来正向效益的选项。

第三讲:期望效用函数和风险厌恶者的投资行为

第三讲:期望效用函数和风险厌恶者的投资行为

第三讲:期望效用函数和风险厌恶者的投资行为一、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一)金融市场的重要特征:不确定性1、不确定性何以存在(1)政治因素:外交关系紧张、地区冲突等。

(2)经济因素①宏观经济状况②经济政策如提高准备金率、公布国有股减持方案。

③微观主体运营状况等3、意外事件:疾病、恐怖袭击等其中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为既存风险。

意外事件为突发危机。

二者的影响有所不同。

2、金融市场的测不准原理索罗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马哈蒂尔称我为金融大鳄。

其实,我只是很多投资者中的一个,世人对我有很多误解。

在这一危机中,我也亏了很多钱,其实我也测不准,我也被证明出错了。

所以,我现在不预测短期的股市走向,因为这太容易被迅速证明是个错误。

我什么也不害怕,也不害怕丢钱,但我害怕不确定性。

3、不确定性和风险(1)观点一:确定性的实质就是风险不确定性”的实质就是风险,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演化为危机,风险为常态,危机则是偶发。

(2)观点二:风险是不确定性及暴露于不确定性的程度风险是不确定性,以及暴露于不确定性的程度,是个人的,极大部分视你对某议题的了解程度及处理方式而定。

例:蹦级者例: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投资的种类和数量,投资者的技能。

4、“不确定性”对金融市场的影响(1)不确定性情况下的非理性反应:恐慌一是毫无根据的“非理性恐慌”。

例: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遇刺事件导致投资者大量拋售美元。

二是能够证明其合理性的恐慌或称“自我实现恐慌”。

例:“羊群效应”导致的银行挤兑。

(2)不确定性情况下的理性行为:谨慎投资①投资目标的确定②投资决策准则二、常用的投资决策准则(一)收益最大准则:1、适用性:确定性情况下的决策方法例:生产者的最优生产决策问题:利润最大化准则。

π(Q)=PQ-C(Q)maxπ(Q)例:金融投资者在确定性情况下的投资决策。

收益率概率A 6 1B 7 1-6 0.25C 0 0.550 0.25-11 0.2D 11 0.225 0.435 0.2只能比较A和B,不能进行四者之间的比较。

07-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07-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Gerard Debreu, "Economic Theory in a Mathematical Mo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4)
《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14
第14页,共59页。
"Being denied a sufficiently secure experimental base, economic theory has to adhere to the rules of logical discourse and must renounce the facility of internal inconsistency. A deductive structure that tolerates a contradiction does so under the penalty of being useless since any statement can be derived flawlessly and immediately from that contradiction. In its mathematical form, economic theory is open to an efficient scrutiny for logical errors."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Theory of Color, 1810)
没有方法的内容终结于感性的迷茫 没有内容的方法无非是诡辩的荒唐
没有形式的素材是事实僵死的躯壳 没有素材的形式是蜘蛛空结的破网
-颜色论 (1810)
《金融经济学》第七讲
5
第5页,共59页。
帕累托 (Vilfreto Pare5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18日星期 日8时57分52秒 20:57:5218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8时57分52秒 下午8时57分20:57:5220.10.18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1820.10.1820:5720:57:5220:57:52Oc 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8时57分 52秒Sunday, October 18,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182020年10月 18日星 期日8时57分52秒20.10.18
谢谢大家!
▪ 调查结果是绝大多数的人选择赌博,即使身 边有多于 100 元的钱也并没有多大影响。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6.4 Arrow--Pratt 风险厌恶度量
42
有风险与无风险之间的比较
机会 (x,y,p) 与肯定得到 px+(1-p)y 之间的 利益比较就是比较 u((x,y,p))=pu(x)+(1-p)u(y) 与 u(px+(1-p)y) 之间的大小。如果它们相等,表示对风险中 性 (不在乎);一般取 <,表示对风险厌恶。 取 > 表示对风险爱 若干典型期望效用函数
53
54
55
6.6 随机占优的概念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1820.10.18Sunday, October 18,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0:57:5220:57:5220:5710/18/2020 8:57:52 PM
Kahneman 与 Amos Tversky, (1937-1996) 两位心理学家于 1979 年发表的论文“展望理论 (Prospect Theory)”已成为《计 量经济学 (Econometrica)》有 史以来被引证最多的经典。他 们企图改变期望效用函数理论 框架。
Daniel Kahneman, (1934-) 2002 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1820:57:5220:57Oc t-2018-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0:57:5220:57:5220:57Sunday, October 18,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1820.10.1820:57:5220:57:52October 18, 2020
33
Kahneman 诺贝尔演说的问题
▪ 问题 2. 现在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肯 定损失 100 元;另一种情况是参加这样的赌 博:你赢 50 元的概率是 50%, 而你输 200 元 的概率也是 50%. 对于这样的两种情况你选择 哪一种?如果你身边的钱多于 100 元,你是 否会改变你的决定?
32
Kahneman 诺贝尔演说的问题
▪ 问题 1. 假设有一场这样的赌博:你赢 150 元 的概率是 50%, 而你输 100 元的概率也是 50%. 你能接受这样的赌博吗?如果你身边的钱少 于 100 元,你是否会改变你的决定?
▪ 调查结果是:除非把所赢的钱提高到 200 元 以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接受这样的赌博, 只有少数人接受这样的赌博。但对于后一种 情况,所有人都不接受。
▪ 1738 年发表《对机遇性赌 博的分析》提出解决“圣 彼德堡悖论”的“风险度 量新理论”。指出用“钱 的数学期望”来作为决策 函数不妥。应该用“钱的 函数的数学期望”。
10
11
6.2 von Neumann--Morgenstern 期望效用函数的公理化陈述
12
13
期望效用函数
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8日下午8时57分 20.10.1820.10.18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18日星期 日下午8时57分 52秒20:57:5220.10.18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8时 57分20.10.1820:57Oc tober 18, 2020
把 u 理解为“定价”,这就是“非线性 定价”与“P-F 线性定价”之间的比较。
43
44
Arrow-Pratt 风险厌恶度量
这就归结为函 数 u 的凸性的 比较。它的程 度可用 –
u’’/u’ 来
度量。它由 Arrow (1965) 和 Pratt (1964) 所提出。
45
46
47
48
49
6
“圣彼德堡悖论”问题
▪ 有这样一场赌博:第一次赢得 1 元,第 一次输第二次赢得 2 元,前两次输第三 次赢得 4 元,……一般情形为前 n-1 次
输,第 n 次赢得 2n1元。问:应先付多
少钱,才能使这场赌博是“公平”的? ▪ 如果用数学期望来定价,答案将是无穷!
7
8
“圣彼德堡悖论”的金融学含义
▪ 假定 (x,y,p) 表示以概率 p 获得 x, 以概率 (1-p) 获得 y 的机会,那么其期望效用函数值为 u((x,y,p))=pu(x)+(1-p)u(y).
15
一个简化的公理体系
▪ 公理 1 “不确定利益”是随机变量所构成的一 个集合 L ,并且对于任何两个“不确定利益”
x,y 来说,“以概率 p 获得 x,以概率 1-p 获得 y” 也是“不确定利益”。这一“不确定利益” 可称为 x 以概率 p 与 y 的“平均”,并记为 (x,y;p).
1944 年在巨著 《对策论与经济行 为》中用数学公理 化方法提出期望效 用函数。这是经济 学中首次严格定义 风险。
Oskar Morgenstern (1902-1977)
14
用期望效用函数来刻划风险
▪ 所谓期望效用函数是定义在一个随机变量集 合上的函数,它在一个随机变量上的取值等 于它作为数值函数在该随机变量上取值的数 学期望。用它来判断有风险的利益,那就是 比较“钱的函数的数学期望”。
▪ 公理 2 任何两个“不确定利益”都可比较好坏。 ▪ 公理 3 “不确定利益”中有一个最好的以及一
个最差的。
16
一个简化的公理体系 (续)
▪ 公理 4 如果有三个“不确定利益”一个比 一个好,那么处于中间的 “不确定利益” 相当于另外两个“不确定利益”的对某个 概率的“平均” 。反之,两个“不确定利 益”的对某个概率的“平均” 的好坏必处 于两者之间。
▪ 由此引起许多非期望效用函 数的研究,涉及许多古怪的 数学。但都不很成功。
Maurice Allais (1911) 1986 年诺贝尔经济 奖获得者。
25
6.3 Allais 悖论和 Kahneman-Tversky 的研究
26
27
28
29
30
31
Kahneman-Tversky 理论
▪ 假定 b “最好”,w “最坏”。那么任何 x 一定相当于 b 关于概率 p 与 w 的“平均”。 取 u(x)=p, 即得所求期望效用函数。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期望效用函数的争论
▪ 期望效用函数似乎是相当人 为、相当主观的概念。一开 始就受到许多批评。其中最 著名的是“ Allais 悖论” (1953)。
第六讲 von NeumannMorgenstern 期望效用函数
1
2
3
4
6.1 “圣彼德堡悖论”的讨论
5
概率论的早期历史
1713 年发表《猜 度术 (Ars Conjectandi)》。这 是当时最重要、最 有原创性的概率论 著作。由此引起所 谓“圣彼德堡悖论” 问题。
Jacob Bernoulli (1654-1705)
▪ “倍赌策略”是一种“套利策略”。在一个 有等价概率鞅测度的“二叉树”“存贷-赌 博”市场上,采用“倍赌策略”,如果允许 无限借贷和无限次赌博,那么其“赢钱概率” 为 1。
▪ 它可以作为某些股票在一定时期内会“疯涨” 的理由。
9
“圣彼德堡悖论”
Daniel Bernoulli (1700-17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