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豇豆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豆豇豆病害
2009-06-1311:11:35来源:大地农药网
1.菜豆、豇豆枯萎病
分布为害枯萎病足莱豆、豇豆重要的土传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渐加重,造成大片死秧。
症状根系发育不良,根部皮层腐烂,新根少或没有,容易拔起。剖开根、茎部或茎部皮层剥离,可见到维管束变黄褐色至黑褐色。一般进入花期后,病株先呈萎蔫状,开始早晚可恢复正常,后期枯死。地上部症状,下部叶片先变黄,然后逐渐向上发展。叶脉两侧变为黄色至黄褪色,叶脉呈褐色,严重时全叶枯焦脱落(图20-1)
图20-1枯萎病病株及维管束褐变症状
病原Fusarium oxysporum f.sp.phaseoli称豆尖镰刀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图20-2)。子座和菌丝初为白色,后为褐色,棉絮状。分生孢子有两种,大型分生孢子无色,圆筒形至纺锤形或镰刀形,顶端细胞尖细,基部细胞有小突起,多具2~3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卵形或椭圆形,单胞;厚垣孢子无色或黄褐色,球形,单生或串生。
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土壤和带菌肥料中越冬,种子也能带菌。成为翌年初侵染源。通过伤口或根毛顶端细胞侵入,主要靠水流进行短距离传播,扩大为害。春播莱豆一般在6月中旬,7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低洼地、肥料不足,又缺磷钾肥,土质黏重,土壤偏酸和施未腐熟肥料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施足不带菌的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低洼地可采取高垄或半高垄地膜覆盖栽培,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田间不能积水。
图20-2枯萎病病菌
1.大型分生孢子2.小型分生孢子3.厚垣孢子4.产孢细胞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36%多·硫悬浮剂50倍浸种3~4小时,用清水冲净再播种。
药剂灌根,田问发现有个别病株时,马上灌药液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灌根。
发生严重时,也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6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l2.5%治萎灵水剂200~3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25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药剂喷洒茎基部或灌根,每株灌200ml稀释药液,7~10天后再灌1次。
2.菜豆、豇豆锈病
分布为害锈病是莱豆、豇豆生长中后期的重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严重时可一达100%,严重影响品质。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茎、蔓、叶柄及荚。叶片染病,初现褪绿小黄斑,后中央稍突起,呈黄褐色近圆形疱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后表皮破裂,散出红褐色粉
末,即夏孢子。四周生紫黑色疱斑,即冬孢子堆。后期叶片布满锈褐色病斑,叶片枯黄脱落(图20-3)。茎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荚染病形成突出表皮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粉状物。
图20-3锈病为害叶片症状
病原Uromyces appendiculatus称疣顶单胞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图20-4)。夏孢子单胞,椭圆至长圆或卵圆形,浅黄或橘黄色,表面有稀疏微刺,具芽孔1~3个。冬孢子单胞,长圆至椭圆形,褐色,顶端有较透明乳突,下端具无色透明长柄,孢壁深褐色,表面光滑。
发生规律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温暖地区以夏孢子越冬。翌春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从叶片气孔直接侵入。华北地区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病盛期在5~10月,华南在区发病盛期在4~7月。进入开花结荚期,气温20℃左右,高湿,昼夜温差大及结露持续时间长此病易流行,秋播豆类及连作地发病重。夏季高温、多雨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春播宜早,清洁田园,深翻土壤,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密植,及时整枝,雨后及时排水。
发病前,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预防。
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l000~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g倍液、40%氟硅唑乳油4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l5%三唑酮可
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药剂,间隔7~l0天1次,连喷2~3次,均匀喷雾。
图20-4锈病病菌
1.夏孢子2.冬孢子
3.菜豆、豇豆炭疽病
分布为害炭疽病是豆科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国内各产区均有发生,特别是潮湿多雨的地区,为害严重。
症状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病,叶、茎、荚、种子都可被侵染。幼苗发病,子叶上出现红褐色近圆形病斑,边缘隆起,内部凹陷。叶片病斑发生在叶面上,后扩展成多角形小斑,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后期易破裂(图20-5)。叶柄和茎上的病斑与子叶上的病斑相似(图20-6),叶柄受害后,可造成叶片萎蔫。豆荚上最初产生褐色小点,圆形或长圆形,中间黑褐色或黑色,边缘淡褐色至粉红色(图20-7)。潮湿时,常溢出粉红色黏稠物。
图20-5菜豆炭疽病为害叶片症状
图20-6菜豆炭疽病为害茎蔓症状
图20-7菜豆炭疽病为害豆荚症状
病原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称百刺盘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图20-8)。分
生孢子盘黑色,圆形或近圆形。分生孢子梗短小,单胞,无色。分生孢子圆形或卵圆形,单胞,无色,两端较圆,或一端稍狭,孢子内含1~2个近透明的油滴。
发生规律以菌丝体潜伏在病残体、种子内和附在种子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可染病,借雨水、昆虫传播。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飞溅进行初侵染,从伤口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