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论文-浅谈艺术流派对建筑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艺术流派对建筑的影响
浅谈艺术流派对建筑的影响
摘要:历史上,立体主义、波普艺术等艺术流派都曾对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代的分析,从而可以根据艺术流派对建筑的影响去推想未来的新形式建筑。
关键词:艺术形式;立体主义;波普艺术;数字化建筑
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视觉艺术(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雕塑、建筑艺术等)、视听艺术(电影,电视等)、语言艺术(文学等)和综合艺术(戏剧、歌剧等)等。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审美观念都在一直变化着,从而总会衍生出各种风格迥异的艺术流派。同时,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之间总有相通之处,例如建筑常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因为重复或在重复中带有变化的建筑形式往往能给人以音乐编曲中的韵律感与节奏感相似的感受;巨大的雕塑往往与建筑一样,具备营造外部空间的能力。因此,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看待。一些绘画、雕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流派,也可能对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产生一定的冲击。本文将就这个主题进行一定的探讨,并展望未来的建筑形式可以从现代的艺术流派中获得哪些灵感。
历史上的艺术流派多种多样,但要说到对建筑的发展有直接重大的影响的,立体主义可算一例。立体主义是1907-1914年间出现于法国而后遍布欧美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和流派。它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源自当时工业社会机器文明的抽象结构与科学领域中新的时空维度。其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大家熟知的毕加索,以他的《阿维尼翁少女》为开端,立体主义在非议中逐渐发展起来。批评家沃塞勒在一篇评论另一位立体主义画家勃拉克的文章中就讥讽到:“他轻视形体,将风景、人物、房屋,变成了几何学图形和立方体......”。尽管立体主义最先是以绘画的形式出现,但它注重抽象几何形体表现的特点与建筑空间的艺术更为契合,所以它对日后建筑产生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在立体主义日后衍生出的更注重造型表现的纯粹主义阵营中有一位名叫爱德华·让内雷的艺术家,他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正是勒·柯布西耶。在纯艺术的领域,柯布西耶也创作过不少雕塑与绘画作品,在立体主义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体块与线条的纯粹性,他在之后也将这种简化几何形体的艺术思想应用到了他的建筑设计中,主张“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规则的几何形体成为了他建筑设计形象的主要来源。直至现在,立体主义中的一些思想仍在影响着现代建筑。
除了像立体主义这样对建筑有明显影响的艺术流派,还有一些流派虽然没有直接左右某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却也在演变的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波普艺术。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萌发于英国、60年代初期风靡美国的现代美术思潮。波普艺术作品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范围,这与之前的艺术流
派有很大的区别。它是指艺术家把任何额外负担观存在物作为创作载体,并赋予的价值和蕴意,以传导给观者最为大众化和最普及化的精神享用的艺术形式。归纳起来,波普建筑有如下几个特点:题材大众化,手法通俗化,传播流行化,影响社会化。在商业、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建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普艺术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带上了波普艺术的烙印。约翰逊设计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即现在的索尼大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约翰逊并不从一而终,而是不断揣摩大众口味,永远处于时尚的风口浪尖。他的建筑借用了各种18世纪流行的装饰,齐彭代尔也好,巴洛克也好,洛可可也好,都是约翰逊借用的波普素材。在建筑的波普艺术中,曾经出现的形式都被剥落了历史与社会内涵,成为了大众玩味的元素。虽然与此前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精英文化背道而驰,波普艺术不可避免地被认为肤浅而庸俗,但它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并至今还在影响这个世界。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资讯爆炸与知识爆炸都给世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现在的艺术形式也更加多元化,而数字化的艺术无疑是新时代的一大特点。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与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了艺术家们更大的创作空间,数字艺术家开始出现,他们的作品由最为常见的用电脑画图到以电脑作为互动媒介的互动艺术与虚拟现实,种类繁多。与艺术的数字化相比,建筑的数字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但我们也至少找到了一个可以为之努力的方向,至少在一些方面我们是可以在艺术的数字化中得到一些启示的。例如在互动与虚拟的方面,关于建筑的研究都还少之甚少。例如在互动艺术方面,以往的建筑都是一成不变的,或者说是在一座建筑建成以后,它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建筑师设计的人造空间,进入的人只能感知它,甚至是被动的接受建筑师想要或是无意中传达的信息。或许在未来的技术支持之下,一些建筑的部分能够开放并与进入的人产生互动,从而使得这一建筑不再只是建筑师的意识性极强的个人创作,而且还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艺术创作媒介。
时代的车轮总在滚滚向前,各种艺术流派、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交错发展也不会停止。作为新时代的的建筑师,在飞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下,应该对日新月异的艺术流派也保有敏锐的嗅觉,这样对把握建筑发展的脉搏定是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超媒介当代艺术与建筑》作者:费菁
《新手法的比拼——当代潮流》主编:谭平
《走向世俗的高雅——现代主义美术》主编:谭平
《外国美术史》作者:马延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