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的诠释与跨文化重建--- 以《论语》中“仁”的翻译为例

合集下载

《论语》中“仁”的考析及其翻译

《论语》中“仁”的考析及其翻译

对仁 的全部论述来看 ,仁之德是人最基本也是最高 影响 ,可以看到他在翻译策略上 明显的归化倾 向。 的修养。
三 仁 的翻 译
韦利对 “ 仁 ”的阐释不仅 代表 了他 对 “ 仁 ”的认
全部解释 。它包含 了人类道德的最高标 准 ,揭示了 的至高 品德 ,其崇高性完全可 以与仁相媲美 。但仔 人与人 ,人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仁 的最基本含义是 细比较 ,仁 主要是指人的德行 ,比较具体 ,而g o o d
爱 ,是 从 爱个 人 推 及 到爱 所 有 事物 的过程 。从 论语 则 十 分 抽 象 。反 思 阿瑟 ・ 韦 利 的 文 化身 份对 翻译 的
2 0 1 4 年 第l 6 期
青 年 时 代
Y O U T H T I M E S
・文化 艺 术 ・
除此之外 ,仁者有忠 ;仁者有勇 ;仁者刚毅慎 面 目。
言 ;仁者孝悌 ;仁者保 民等都从不同角度 、层次涵
盖 了社 会伦 理 道德 甚 至政 治范 畴 的 内容 。
( 一 ) 仁 的来 源、演 变及 意义
仁字最 早 出现在 《 郭店楚简 》中 ,由上半部 然 ,各位译者 由于所处时代 、文化背景 的差异 ,造
分 “ 身 ” 和下 半 部 分 “ 心 ” 组 成 ,意 味 着 人 的 精 成对 “ 仁 ”理解 的不 同 ,形成 了不 同 的译 文 ,进 而 神 ,情感 和 心理 。据林 毓 生研 究 ,在 孔子 提 出 系统 影 响读 者对 原 文及孔 子学说 的认 识 。
仁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各种具体的以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孔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之前所有的意义增加了一些新的含义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哲学层次进一步提出了仁的伦理道德意义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析《论语》卫礼贤德语译本及其“仁”字的跨文化翻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析《论语》卫礼贤德语译本及其“仁”字的跨文化翻译

强调译文 忠实源文 ) 。同时卫礼 贤的译本试 图通过追溯 传统 注疏理 解《 论语》 , 而非是 以当时作 为正统 的朱 熹注 疏 ( 宋 儒
重义理 而 主观 太盛 ) 理解 。撇 开细 节之处 不说 , 卫 礼 贤译 本 值得 注意 的特 点就是 , 译 文采 取 了两种形 式 : 一方 面是 采取 了尽可 能按 照字面 意思 的 、 对 于汉 字所 表达 内容 的翻译 ( 文 献 型翻译 ) 。另一 方面是 更多 属于 改写形 式 的 、 适 应德语 习 惯和德 语思想 内容 的翻译 。 即工具 型 翻译 , 此种 翻译方 式致 力 于在德 语 的语境 中呈现 中文 内容 。 使 读者 更 好地 理解 这
些 内容 。为此 。 卫 礼 贤 从 德 国 或 欧 洲 的 文 化 中选 择 相 应 的
名的汉学 家 , 为东西 方交流作 出了重大贡 献。卫 礼贤《 论语》
译 本相 比其他译 本 .在 翻译方 法和对 待特 殊文 化概念 的 翻 译 上有其 独特之处 。 本 文主要依 据功 能翻译 理论和跨 文化 相关 理论 ,以卫 礼 贤 的《 论语 》 德 语译 本 为研 究对 象 , 对 其跨 文 化 翻译 的总 体思路 做 出阐释 , 分 析其 翻译方 法 的必然性 . 同时选 取 “ 仁” 这个重要 概念的 翻译 进行一定 的分析和 阐释。
释 其 采 用 不 同概 念 翻 译 的 必要 性 。
关键词 : 卫礼 贤 《 论语》 德语译 本 功能翻 译 跨 文化 翻译
1 . 引 言
文 章 。这一 阶段 的重 要事 件 即1 9 1 0 年 翻译 的《 论语》 全 文
由德 国D i e d e r i c h s 出版社 出版 。这 个译 本 的 出 版 。在 当 时 “ 有 教 养 的 德 国 资 产 阶 级 陷 入 文 化 危 机 …… 的 时代 ” ( 吴 素乐 , 2 0 0 4: 4 4) 引起 了较 大 的轰 动 , 赫 尔曼 ・ 黑 塞等 人都 给

《论语》里仁篇中关于“仁”的大概理解

《论语》里仁篇中关于“仁”的大概理解

《论语》里仁篇中关于“仁”的大概理解《论语》里仁篇中关于“仁”的大概理解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又“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

”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仁的产生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

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

《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联系一起,显然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义。

《尚书》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艺,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典籍的诠释与跨文化重建--- 以《论语》中“仁”的翻译为例

典籍的诠释与跨文化重建--- 以《论语》中“仁”的翻译为例

典籍的诠释与跨文化重建--- 以《论语》中“仁”的翻译为例发表时间:2012-01-17T13:19:15.390Z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2月C供稿作者:李游任雪花唐靓[导读] 《论语》是是儒学的奠基经典,是国学瑰宝,记载着孔子及其若干弟子的言语行事。

摘要:翻译即是一种文化建构。

在文化翻译框架下,本文探讨中华典籍《论语》中核心概念“仁”的翻译现象。

第一层面观察该词在汉语中的历史轨迹,把握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涵义,第二层面探讨语际翻译,考察相应译文在目的语中的意义重构,以探讨典籍翻译的本质和意义。

典籍诠释与英译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挖掘和传播中华文化精髓,使译语读者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这无疑对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论语,仁,诠释,翻译,重构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12-0006-03一、引言翻译是一种文化建构。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各自的理解和价值取向把异质文化通过主观诠释和发挥,将一种文化阐释移植于另一种文化,目的语文化吸收源语文化后交融共铸,就会生成新的意义。

由于理解是历史的,对文本的理解应当从历史性出发,允许多元阐释产生,文本不断被诠释与重构亦有存在之意义。

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典籍翻译如今依然是我国文化传播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因此,如何译介中华典籍和继承自身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开展中西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二、论语的历史地位及英译《论语》是是儒学的奠基经典,是国学瑰宝,记载着孔子及其若干弟子的言语行事。

该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伦理道德、政治、哲学、教育等诸多方面,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中国2500多年。

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以德为主体,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集中体现在此书中,孔子思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

作为一部经典,论语文本是开放性的,解读之人不计其数,历代对它作多方评注乃至创新。

其中,魏何晏所撰的《论语集解》是当今保存完整最早的论语注本;宋代理学家朱熹撰《论语集注》,考据和义理并重,是中国经学史上的最重要典籍之一;近人程树德的《论语集解》,今人钱穆的《论语新解》和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都是影响颇大的译注。

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看《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看《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看《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温聚香尹鸿涛(枣庄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摘要:《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精准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文化生态自身平衡的需要,其英译面临着多维度的、全新的解读。

以其英译策略研究为出发点,对比分析和解读其经典英译,结合海外读者的需求、评价及其销售等情况的分析得出:文化负载词的多角度阐释有助于重建原作的风貌,其英译应加入适当的诠释和备注,译者需要考虑交际情景和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论语;文化负载词;跨文化传播0.引言二十世纪末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中华文 化开始向国际传播,我国也进入了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转型期。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提出,文化复兴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与对外交流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强决心。

”文化的繁荣发展既是一个国家最深沉的软实力,也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在历史转型中“文化兴盛、文化繁荣”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人民网,2018)。

民族复兴,需要文化兴盛与繁荣。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生态自身的平衡迫切需要中国典籍的英译。

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历史转型中“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论语》作为中华民族众多典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记载了先贤孔子的言语行事,深受海内外的读者推崇。

近年来,在诸多项目的推动下,《论语》在海外的英译及出版成果显著,如何使其既“走出去”又能有效“走进去”已逐渐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焦点。

1.《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现状任何语言均含有丰富的文化负载词,它们具有浓厚的本民族色彩、文化特征和特殊内涵。

民族文化身份嬗变与古代典籍核心词汇翻译——以《论语》中的“仁”为例

民族文化身份嬗变与古代典籍核心词汇翻译——以《论语》中的“仁”为例

t i n g f r o m i n a p p op r r i a t e t r ns a l a t i o n o f “ 仁” ( R e ms m)a s a k e y w o r d i n T h e A n a l e c t s ( 《 论语》 ) ,p r o p o s e s t h a t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的文化误读。
关键词 : 古代典 籍; 核心词汇 ; 文化 身份嬗 变; 翻译
中图分类号 : H 0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9 8 7 6 ( 2 0 1 3 ) 0 2 - 0 0 9 8 - 0 5
Ab s t r a c t :O v e r t h e p a s t f e w c e n t u i r e s ,wi t h i mp op r e r t r a n s l a t i o n o f t h e k e y wo r d s i n a n c i e n t Ch i n e s e b o o k s nd a r e c o r d s i n t o We s t e r n l ng a u a g e s ,t h e C h i n e s e c u l t u r e h s a b e e n u n f o r t u n a t e l y mi s u n d e  ̄t od t o v a r i o u s d e g r e e s i n t h e We s t ,a s h a s r e s u l t e d i n C h i n a’ S l o s s o f c lt u u r a l v o i c e nd a t r ns a mu t a t i o n o f c u l t u r l a i d e n t i t y i n t l l e i n t e na r t i o n l a c lt u t t r l a e x c h a n g e .T h i s p a p e r . b a s e d o n a d i s c u s s i o n o f t h e m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s o f t h e c o r e i d e s a o f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nd a he t d i s t o t r i o n s o f he t i ma g e o f C o fu n c i u s r e s 1. u

从文化翻译观看《论语》中仁、礼、君子的英译的开题报告

从文化翻译观看《论语》中仁、礼、君子的英译的开题报告

从文化翻译观看《论语》中仁、礼、君子的英译的开题报告题目:从文化翻译观看《论语》中仁、礼、君子的英译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论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经典,其所阐述的仁、礼、君子等概念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然而,在对《论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恰当地传达这些概念和文化内涵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试图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出发,探讨《论语》中仁、礼、君子等概念在英语中的翻译方式和效果,以期加深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论语》中仁、礼、君子等概念的文化内涵和特点,探讨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对《论语》中仁、礼、君子等概念的英语翻译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现有翻译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3.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更加准确、恰当地传达《论语》中仁、礼、君子等概念的中文原意和文化内涵。

4.以《论语》中几个重要的仁、礼、君子的案例为例,分析不同翻译方式的效果和影响。

5.探讨如何通过翻译来增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研究法:主要通过对《论语》相关文献的阅读、收集和整理,对其仁、礼、君子等概念的内涵和特点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

2.对比分析法:主要通过对现有英译资料的对比分析,探讨不同译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选取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3.文化翻译法:通过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运用文化翻译的方法去准确、恰当地传达仁、礼、君子等概念的中文原意和文化内涵。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论语》中的仁、礼、君子等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系统梳理其文化内涵和特点,并揭示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现有英译版本进行分析和评价,探讨其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翻译效果和影响。

3.通过文化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探讨如何更加准确、恰当地传达仁、礼、君子等概念的中文原意和文化内涵,提高翻译质量和水平。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析《论语》卫礼贤德语译本及其“仁”字的跨文化翻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析《论语》卫礼贤德语译本及其“仁”字的跨文化翻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析《论语》卫礼贤德语译本及其“仁”字的跨文化翻译作者:李小龙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以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的德文《论语》译本为研究对象,借助德国著名翻译流派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卫礼贤采取的跨文化翻译策略进行评析,分析其工具型翻译和文献型翻译的翻译策略,并以其中“仁”字的翻译为例,阐释其采用不同概念翻译的必要性。

关键词:卫礼贤《论语》德语译本功能翻译跨文化翻译1.引言《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成书于战国时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

汉代时开始在朝鲜半岛以汉语传授《论语》,之后传入日本。

在16世纪末开始翻译成西方语言,先后被译成拉丁语、法语、英语等多种版本。

在德语版本的诸多《论语》译本中,卫礼贤(Richard Wilhelm 1873—1930)的译本被视为是“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一个译本”(李雪涛,2010)。

卫礼贤于1899年作为传教士来到青岛传教,在华长达25年。

卫礼贤深深地被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折服。

他办学、讲学、翻译了大量中国经籍,撰写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在德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是魏玛共和国时期著名的汉学家,为东西方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卫礼贤《论语》译本相比其他译本,在翻译方法和对待特殊文化概念的翻译上有其独特之处。

本文主要依据功能翻译理论和跨文化相关理论,以卫礼贤的《论语》德语译本为研究对象,对其跨文化翻译的总体思路做出阐释,分析其翻译方法的必然性,同时选取“仁”这个重要概念的翻译进行一定的分析和阐释。

2.《论语》德语译本及卫礼贤《论语》第一次从中文直接翻译成德语可以追溯到1826年柏林的绍特(Wilhelm Schott 1802–1889)的译本,是卫礼贤译本出现前德语地区唯一的早期译本,在当时的德语地区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20世纪以来,《论语》的德译本有十几种之多,如Hans Otto Stange、Ralf Moritz、Ernst Schwarz等人的译本在德语世界中也有较大影响,但是这些译本都无法与卫礼贤的译本相提并论。

《论语》中仁的英译研究

《论语》中仁的英译研究
1.1
Confucius was born in a small noble family at the State of Lu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Period (770-476 B.C.), which is not only an era of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states, but also thatofdifferent politicians, reforms and thoughts. Confucius lived a hard life with his mother afterhisfather died when he was still a little child. He got married at 19 and had one son and twodaughters. According to the record of some ancient Chinese books, he once did various humblejobs when he was young.After his mother‘s death Confucius began his career as a teacher, instructing the smallgroups of disciples gathered around him. His early experiences had great influence on him andhe decided to make great efforts in seeking the perfection of both society and individual. Hisfame as a learned person and his reverence for Chinese ideals and customs soon spread throughthe state of Lu. Confucius tried his best to persuade the ruler of Lu to accept his political ideasbut found it’s no use. Having feeling much disappointed, in 497 B.C. he traveled to other statesto propagate his political views but failed in vain. Finally he returned to Lu and devoted his restlife to education.It is interesting that despite his ideas were not accepted by any state when he was alive.Confucius has been respected as the Chinese Sage and the teacher of emperors for over twothousand years after his death.His thoughts along with his teachings have a strong formativeinfluence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和思想。

在《论语》中,关于“仁”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我们理解孔子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论语》中的相关篇章,以及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探讨《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和实践。

我们来理解《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是:“不忍人之心,为仁也。

”(《论语•雍也》)他认为仁是一种对他人的怜悯和同情,一种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的情感。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还指出:“民以食为天,无食不忍也”,表明了对于人民生活的关心和怜悯也是仁的具体表现。

通过这些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对于他人的爱和关怀,一种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的情感。

我们来探讨《论语》中对于“仁”的实践。

在《论语•季氏》中,孔子对于仁的实践提出了指导,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待他人的态度,他主张要以同样的标准对待他人,不要把自己不愿意经历的事情加诸于他人身上。

这体现了孔子对于仁的实践是建立在平等和公正的基础上的。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认为了解他人、理解他人是实践仁的重要途径,只有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关心他人,体现出对他人的爱和关怀。

在《论语•颜渊》中,孔子对于仁的实践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这段话中,孔子提出了“三省”之说,即日常反省自己的行为,看自己是否为他人着想,是否真诚守信。

这体现了孔子认为仁的实践是需要反省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以实际行动去关心和帮助他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对他人的爱和关怀,是一种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的情感。

在实践上,孔子主张以同样的标准对待他人,建立在平等和公正的基础上。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青山《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核心概念“仁”内涵丰富且深邃,孔子在不同情境下对“仁”的阐释展现了这一思想的多面性,相关语句贯穿其中,如同一颗颗璀璨明珠,照亮我们理解“仁”的道路。

一、“仁”之含义:爱人“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这简单的回答,却有着深刻的含义。

它所指的爱并非局限于亲人和朋友,而是一种广泛的大爱。

比如孔子在马厩失火时,关心的是“伤人乎”,而非马的损失,足见这种爱延伸到了社会各个阶层,体现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关爱。

这是“仁”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其内涵的基石。

二、“仁”之品德特质(一)孝悌为本有若提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仁的根本所在。

一个人若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很难想象他会对其他人产生真挚的爱。

家庭伦理中的孝悌之情是“仁”在人际关系中最基础的体现。

(二)刚毅木讷近仁孔子认为,“刚、毅、木、讷近仁”,刚强、果决、质朴、言语谨慎之人更接近仁德。

与之相反,“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花言巧语、面容伪善的人往往缺乏仁德。

因为真正的仁德是一种内在品质的自然流露,而非靠外在的巧言令色来伪装。

(三)五者于天下为仁子张问仁时,孔子提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能践行这五种品德便是仁人。

庄重会避免侮辱,宽厚能获得众人拥护,诚信可赢得他人任用,勤敏则做事容易成功,慈惠便足以指挥他人。

这些品德是“仁”在行为上的具体展现。

三、“仁”之实践及要求(一)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构成了“仁”的实践方法——忠恕之道。

子贡问仁相关之事,孔子以此作答。

前者是积极的一面,当我们渴望成功和发展时,也要助力他人达成目标;后者是消极的一面,我们自己不希望遭遇的事情,就不要施加于别人。

这两条准则为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基本指导。

(二)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翻译策略探讨——以《论语》核心词“仁”英译为例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翻译策略探讨——以《论语》核心词“仁”英译为例
尚( 同上 :7 ) 89
ma h o n o d: te u aiy h a a 1I s u p s d o h q l t t t na1 s p o e t i hv a e,fr e a l c u a e srn t d sx a o r o x mp e, o rg , te gh a e u p we n l
9 个国家( 6 地区)① 。 在这种大背景下 , 中国传统文化 的正确对外传播就显得十分重要 。 中华文化发端于儒家学说 , 论语》 而《 是儒家学
《 论语》 全书计 12 . 万字 , 中“ 字出现了 19 其 仁” 0 次 ,君子” “ 出现了 1 次 ,礼” 0 7 “ 出现了 7 次。( 4 杨伯 峻 , 8) 1 0 根据《 9 论语》 我们可 以把孔子 的学说 叫做 ,
是做人 的 根本 道 理 , 人 们 应 该 追 求 的最 高 境 界 。 是
( 汤一介 ,0O 因此 ,0 2 1) 30多年来 ,论语》 《 译者都对
“ ” 翻译 研 究 颇 下 功 夫 。但 由 于 “ ” 仁 的 仁 的涵 义 广
泛, 译者都认为在英语里没有一个统一的对应词, 所 以往往根据 自己的理解进行翻译 , 目 到 前为止, 大约 有 l 种英文译文。为 了全面了解“ 的英文翻译 1 仁”
20 :) 0 1 1 2 0“ ” . 仁 的英 译现 状
中 国的发 展 与堀 起 , 越来 越 受 世人 瞩 目, “ 在 软
实力 ” 方面 , 国文 化 的影 响也 越来 越大 。据孔 子学 中
院官方网站 , 截至 2 1 年 1 , 00 O月 全世界 已建立 32 2
所孔子 学 院和 39 6 所孔 子 课 堂 , 计 6 1 , 共 9 所 分布 在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析《论语》卫礼贤德语译本及其“仁”字的跨文化翻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析《论语》卫礼贤德语译本及其“仁”字的跨文化翻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析《论语》卫礼贤德语译本及其“仁”字的跨文化翻译摘要:本文以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的德文《论语》译本为研究对象,借助德国著名翻译流派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卫礼贤采取的跨文化翻译策略进行评析,分析其工具型翻译和文献型翻译的翻译策略,并以其中“仁”字的翻译为例,阐释其采用不同概念翻译的必要性。

关键词:卫礼贤《论语》德语译本功能翻译跨文化翻译1.引言《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成书于战国时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

汉代时开始在朝鲜半岛以汉语传授《论语》,之后传入日本。

在16世纪末开始翻译成西方语言,先后被译成拉丁语、法语、英语等多种版本。

在德语版本的诸多《论语》译本中,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的译本被视为是“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一个译本”(李雪涛,2010)。

卫礼贤于1899年作为传教士来到青岛传教,在华长达25年。

卫礼贤深深地被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折服。

他办学、讲学、翻译了大量中国经籍,撰写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在德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是魏玛共和国时期著名的汉学家,为东西方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卫礼贤《论语》译本相比其他译本,在翻译方法和对待特殊文化概念的翻译上有其独特之处。

本文主要依据功能翻译理论和跨文化相关理论,以卫礼贤的《论语》德语译本为研究对象,对其跨文化翻译的总体思路做出阐释,分析其翻译方法的必然性,同时选取“仁”这个重要概念的翻译进行一定的分析和阐释。

2.《论语》德语译本及卫礼贤《论语》第一次从中文直接翻译成德语可以追溯到1826年柏林的绍特(Wilhelm Schott1802–1889)的译本,是卫礼贤译本出现前德语地区唯一的早期译本,在当时的德语地区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20世纪以来,《论语》的德译本有十几种之多,如Hans Otto Stange、Ralf Moritz、Ernst Schwarz等人的译本在德语世界中也有较大影响,但是这些译本都无法与卫礼贤的译本相提并论。

《论语》核心概念“仁”的英译分析

《论语》核心概念“仁”的英译分析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赋予“仁”以丰富的内涵及显著的地位。

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理想以及所有道德的总和,“仁”的理解和翻译多种多样。

通过总结分析数种翻译方法的利弊得失,本文认为,为了忠实全面地传达孔子的哲学思想,“仁”最好是不译即用音译。

关键词:孔子; 论语; 仁; 翻译引言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哲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孔子是其创立和发展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人伦体系的核心是“天人合一”。

可以说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为道德范畴的“仁学”的哲学,自此以后,中国的文化传统或伦理文化传统就以“仁学”为轴心而展开。

张岱年(2004: 117)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仁”的思想极其丰富,寓义极其广泛,“仁者人也”,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杨树达, 2006:《论语疏证》颜渊篇:二十二) ,以下凡引《论语》,均出自此,并只注篇目及章节) 、“泛爱众”(学而:六) 。

Huang ( 1997: 5)表明,孔子其人及其思想之所以有着长盛不衰的影响,首要原因是其“仁”道的道德哲学之理性精华。

据杨伯峻( 1980: 16)统计,《论语》讲“仁”有109次①。

《论语》对“仁”有多种解阐,如“孝弟为仁之本”(学而:二) ,“克己复礼为仁”(颜渊:一) ,“刚、毅、木、讷近仁”(子路:二十七)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九)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慧)于天下为仁”(阳货:六)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十九)为仁。

杨伯峻( 1980: 16)认为“忠恕”是“仁”的真谛:“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十五)孔子不仅提出了“仁”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而且指出了实现“仁”的方法。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三十)后人称之忠,这是待人的积极方针。

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二) ,并称之为“恕”,这是待人的基本原则。

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解释

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解释

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解释
嘿,你知道吗,里孔子对“仁”可是有好多深刻的解释呢!就好比说啊,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克制自己那些不好的欲望和冲动,遵守各种规矩和道德准则,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呀。

你想想看,要是大家都随心所欲,那这个世界不就乱套啦?
还有呢,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哎呀呀,这不就是告诉我们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嘛!就像你自己不喜欢被人欺负,那你也别去欺负别人呀。

这多简单易懂的道理呀!
有一次我和朋友讨论这个,我就问他:“你说孔子说的这些是不是特别在理呀?”他点头说是呀。

我们就一起探讨,觉得孔子真的是太厉害啦,能把这么深刻的道理用这么简单的话讲出来。

“仁者爱人”,这也是孔子说的哦。

这不就是让我们要有爱心,要关爱他人嘛。

你看那些善良的人,他们总是乐于帮助别人,对人友善,这不就是在践行“仁”吗?这就好像是阳光温暖着大地一样,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孔子关于“仁”的解释还有很多很多呢,每一个都值得我们好好去思考和体会。

我觉得呀,“仁”就是一种让我们变得更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力量。

我们应该努力去追求“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仁”的人,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呀!你说是不是呢?。

《论语》核心概念法译研究——以“仁”为例

《论语》核心概念法译研究——以“仁”为例

C o n f u c i u s e t d u c o n f u c i a n i s me . e t l e s 6 t u d e s s u r l ' i n t e r p r 6 t a t i o n d e c e c o n c e p t d e b a s e d a n s l a l a n g u e f r a n q a i s e j o u e n t u n r 6 1 e i mp o r t a n t . No u s t e n t e r o n s i c i d e f a i r e u n e 6 od r e c o mp a r a t i v e s u r
l e s 6 c h a n g e s c u l t u r e l s s i n o — f r a n  ̄ a i s . “ R e n ) > ( 仁) e s t l ’ i d 6 e d e b a s e e t l ’ e s s e n c e d e s E n t r e t i e n s d e
际流传较广, 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在中法文化交流 中, 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
“ 仁 ”是 《 论语 》的核 心思 想 ,是 孔子 思想 的核 心和精 髓 。这 一 核心概 念 的翻译 具有 重要 的研 究 意义 。本 文试 图对 《 论语 》 中负载 的孔子 思想核 心概 念 “ 仁 ”在 法 国的翻译 与 阐释 进行 比较 与研 究 。
目批 准号 :z x 2 0 1 5 0 0 8 8 。


引言
《 论语》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孔子是中国古代影 响 最大 的 思想家 。 “ 仁 ”是 《 论 语 》的核 心思想 ,是孔 子思 想 的核心和 精髓 。“ 孔子 说 ‘ 仁’ 就 是 爱 人 ’ ”① 。据 学者 杨 伯峻 统计 《 论 语 》讲 “ 仁 ”有 1 0 9次 。 “ 仁 ”学 思想 意义 丰

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论述

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论述

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仁”可真是个了不起的概念。

说到仁,很多人可能会想,哎呀,仁德、仁义,听起来像是书本上的老古董。

可是,孔子说的仁,真不是那么一回事。

咱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对人的关爱,像阳光一样温暖,像春风一样柔和。

孔子认为,仁就是对他人的一种深切关怀。

想象一下,街上走着,看到一个人摔倒了,你第一反应是什么?伸手去扶他,这就是仁啊!别小看这个动作,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的体现。

仁,不光是个理念,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孔子教我们,面对不同的人,咱们得有同理心,换位思考。

比如,你朋友失业了,咱们不能只是说“加油,没事的”,而是得真心实意地陪他聊聊,甚至帮他找找工作。

孔子在这方面真是个先知,提前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而是应该像一家人那样,彼此扶持,互相关心。

哎,我就想起有次我一个朋友考得不太好,结果我就陪他去吃了顿大餐,结果他心情大好,立马恢复了信心,哈哈,这就是仁的作用嘛。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真是经典,意思就是你自己不想要的事,就别强加给别人。

就像有时候你喜欢吃辣,但朋友不喜欢,结果你非得请他吃火锅,结果大家都不愉快。

这时候就得想想,哎,我要是自己吃火锅就好了,何必为难别人呢?孔子提醒我们,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这样才能让大家都舒服,这样生活才会和和美美。

仁的表现不仅仅在于对身边人,还包括对社会的关心。

孔子鼓励我们要关心那些弱势群体,比如老年人、孩子、还有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想象一下,如果大家都能伸出援手,像涓涓细流汇成大海,那我们的社会会变得多么美好呀!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温暖,生活也会变得充满希望。

孔子的仁不仅仅是嘴上说说,更是要落实到行动上。

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参加志愿活动,帮忙捡垃圾,或者就简单地对身边的人说一句温暖的话,这都是在传递仁的力量。

孔子常常说“君子以文修身,以仁治国”。

什么叫君子?就是那些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仁”意义的演化:从释义学到社会建构论

“仁”意义的演化:从释义学到社会建构论

“仁”意义的演化:从释义学到社会建构论【摘要】本文探讨了“仁”的演化过程,从传统释义学到社会建构论的转变。

在《论语》中,“仁”被赋予了高尚的品质,而在道德发展视角下,它被理解为一种道德心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仁”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仁”的多维演化,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价值观念。

未来,我们还需要探讨“仁”意义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以更好地应对社会中的伦理挑战。

研究“仁”的演化过程对于促进社会道德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仁义"、理解、演化、释义学、社会建构论、道德发展、实践意义、多维演化、构建和谐社会1. 引言1.1 仁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解在历史上,“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含义也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中国的儒家文化中,“仁”被视为人类道德和行为准则的核心,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关怀和亲近。

在《尚书》中,“仁”被描述为一种内在的道德感,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在《周易》中,“仁”被解释为一种人际关系的圈子,是一种耕耘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的修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仁”的涵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包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在不同历史时期,“仁”的理解与实践方式也逐渐丰富和深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1.2 “仁”的涵义在现代社会的演化“仁”的涵义在现代社会的演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仁”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化。

传统的“仁”概念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

在现代社会中,“仁”的含义已经不再局限于对他人的关爱,更多地与道德规范、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联系在一起。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仁”的理解更多地强调个体与整个社会、人类以及环境的关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仁”已经不只是一个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行为准则。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读过论语后我们会发现在孔子的句句话中,可以找到一个核心的思想那就是仁。

仁是一个太过于抽象的概念,而孔子对于“仁”的表述,每一个答案都在特定的环境下表达了“仁”的意思,包括了孝,智,忠,恕等太多的涵义。

但我认为,“仁”的核心,大概就在于“忠恕”二字上。

许多人都赞同“爱人”是贯穿于“仁”的基本思想。

不错,爱即是仁,仁即是爱。

爱人,就要心存“忠恕之道”。

忠是尽己之心以仁去感染人民,去治国,恕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去爱人。

孔子很注重为政,在为政中体现出了他的忠恕之道。

在为政篇就提出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纵观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他们有一个共通的东西,那就是以强硬的方式解决一切。

所以在春秋时期,战火连天。

孔子于此提出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做法,以“仁”之道去治国。

他在八佾篇也提出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他认为韶的内容好,而武的内容欠佳,就在于舜因其品德高尚由尧禅让为登基;武王是以武力讨伐商纣而得天下的。

他为人民着想,不提倡战争。

的确,战争会给多少无辜的老百姓带来灾祸啊!子贡曾经问过孔子有没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孔子说是“恕”,并对其的解释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的意思是“宽厚”,孔子教导学生无论是做官还是为民,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自己做不到而要求别人去做,就违犯了“恕”道。

孔子的“三恕”是:领导要求属下听从自己,自己首先要敬奉君主;父亲要求儿子孝敬,自己首先要尽心供奉自己的双亲;兄长要求弟弟恭顺,自己首先要恭敬长者。

恕即为“以身作则”。

孔子最著名的一句莫过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他自己做到了这些,才会教导自己的学生去以此为目标,这就是孔子恕的一种表现。

《论语》中“仁”的阐释

《论语》中“仁”的阐释

《论语》中“仁”的阐释发表时间:2020-04-02T17:06:10.4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作者:吴晗[导读] “仁”在《论语》中反复出现,孔子在不同的语境下,对“仁”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其含义宽泛而蕴意深长摘要:“仁”在《论语》中反复出现,孔子在不同的语境下,对“仁”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其含义宽泛而蕴意深长。

尽管“仁”是一个涵纳诸种道德规范的哲学概念,而它的实现也需要极高地道德自律和主体意识,但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放弃对“仁”的不懈追求。

关键字:论语;仁;儒家;道德《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研究孔子哲学思想的主要材料。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并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整个中国历史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而后,其弟子门人虽尊崇和承继了儒学思想,但随着时代变迁,孔子的思想也在不断的被发展演化,汉朝之有汉儒、宋代之有宋儒,其对儒家思想理解的侧重也不同。

后世学者很难透彻完整地领悟孔子的思想,多依据其“现实的阶级利益、需要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 ]文章所论及的“仁”,并非是整个儒学体系中“仁”的概念,而是对《论语》中“仁”的浅析。

一、《论语》中“仁”的阐释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余治平先生考究,“仁”字在《论语》一书中总共出现了109次。

在不同的对话场景、语境下,针对不同的弟子,孔子对“仁”做了不同的解释、说明和阐发,其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并始终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

“仁”在《论语》中反复出现,其含义宽泛而蕴意深长,每一处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刚强、果决、朴实、慎言,具此四种品德的人可以说是接近“仁”。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籍的诠释与跨文化重建--- 以《论语》中“仁”的翻译为例摘要:翻译即是一种文化建构。

在文化翻译框架下,本文探讨中华典籍《论语》中核心概念“仁”的翻译现象。

第一层面观察该词在汉语中的历史轨迹,把握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涵义,第二层面探讨语际翻译,考察相应译文在目的语中的意义重构,以探讨典籍翻译的本质和意义。

典籍诠释与英译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挖掘和传播中华文化精髓,使译语读者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这无疑对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论语,仁,诠释,翻译,重构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12-0006-03一、引言翻译是一种文化建构。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各自的理解和价值取向把异质文化通过主观诠释和发挥,将一种文化阐释移植于另一种文化,目的语文化吸收源语文化后交融共铸,就会生成新的意义。

由于理解是历史的,对文本的理解应当从历史性出发,允许多元阐释产生,文本不断被诠释与重构亦有存在之意义。

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典籍翻译如今依然是我国文化传播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因此,如何译介中华典籍和继承自身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开展中西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二、论语的历史地位及英译《论语》是是儒学的奠基经典,是国学瑰宝,记载着孔子及其若干弟子的言语行事。

该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伦理道德、政治、哲学、教育等诸多方面,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中国2500多年。

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以德为主体,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集中体现在此书中,孔子思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

作为一部经典,论语文本是开放性的,解读之人不计其数,历代对它作多方评注乃至创新。

其中,魏何晏所撰的《论语集解》是当今保存完整最早的论语注本;宋代理学家朱熹撰《论语集注》,考据和义理并重,是中国经学史上的最重要典籍之一;近人程树德的《论语集解》,今人钱穆的《论语新解》和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都是影响颇大的译注。

16世纪末以来,论语开始被译为西方语言,对世界文明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594年,利玛窦出版四书拉丁文译本。

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英文译本出自英国著名汉学家James Legge(理雅各)于1861年出版的《中国经典》第一卷。

此后,诸多中西学者从事儒经的译介工作。

如今《论语》英译本已有近百种,辜鸿铭(1898),Edward Soothhill(1910),Arthur Waley(1938),林语堂(1938),刘殿爵(1979),Raymond Dawson(1993),王福林(1997),丁往道(1999),Roger T. Ames and Henry Rosemont(2003),Charles Muller(2004),林戊荪(2010)等为中国典籍英译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仁”的词义考辨与文化诠释文字或单词是承载文化、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单位。

宏观的文化流变都体现在具体而微的文字词义的变迁上。

按许慎的《说文解字》所说,“仁,亲也,从人二。

”[1]宋代徐铉注释:仁者兼爱,即同时爱着别人,故从二。

朱熹在《四书集注》评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

”[2]刘宝楠《论语正义》中理解为“仁字从二人会意。

言己与人相亲爱也。

”[3]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又进一步注解:“亲者,密至也。

从人二,相人偶也。

人偶犹言尔我亲密之词。

独者无偶,偶者相亲,故其字从人二。

”[4]由此可见,仁是指兼爱、博爱之意。

追本溯源,仁在甲骨和金文均未出现。

仁的概念大约起于西周后期。

《尚书金滕》中有“予仁若考”的文字,《诗郑风叔于田》载“洵美且仁”。

[5]到春秋时期,仁已为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观念。

孔子继承了仁的原始含义,并把它进一步深化赋予“仁”以新的意蕴,核心是爱,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从而形成了他的仁学思想。

孔子在《论语》中讲“仁”有109次。

“仁”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述的。

首先,“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最根本的内涵。

《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6]孔子用“爱人”来解释“仁”,用“忠恕”来实现“仁”。

所谓“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7]。

所谓“恕”,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

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一种推己之心以爱人的精神。

其二,“克己复礼为仁。

”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9],力求达到仁的境界。

其三,孔子以孝悌为仁之根本。

其四,仁统摄恭、宽、信、敏、惠诸品德,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10]刚、毅、木、讷,近仁。

[11]这些“仁”的特征都是不屈于人欲的表现。

这些构成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在主要内容。

四、仁的四种英译及特色“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理想的人格境界。

如何译出这个核心概念丰富的内涵,一直是译者的翻译追求。

本文比较四种论语译本对关键词的不同处理,管中窥豹,探求典籍诠释翻译与文化建构。

所选在英语世界有影响的四个英译本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各有所异,因此都具有一定的特色。

以颜渊问仁。

(12.1)为例,四个版本翻译如下:1)理雅各: Yen Yuan asked about perfect virtue. [12]2) 辜鸿铭: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the favorite Yen Yuan inquired what constituted a moral life. [13]3)刘殿爵: Yen Yuan asked about benevolence. [14]4) 穆勒:Yen Yan asked about the meaning of humaneness.[15]理雅各(1815-1897)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英国汉学家,系统译介四书五经,所译《中国经典》被奉为标准译本。

西方不少研究中国文史哲的学者,亦多以他的译作为研究必读入门。

其译文“严谨,典雅”,采取直译方法并具有详尽的学术注释。

理氏译儒经参考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解释“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他将仁主要译为virtue,同时考虑到了仁在不同语境下的诸多含义,有五处译作benevolence /benevolent,并指出virtue是普通品德而benevolence是最高道德。

号称“清末怪杰”的辜鸿铭(1857-1928)是满清时代学博中西第一人。

他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创获甚巨。

辜先生对《论语》的翻译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针对理雅各译本所做的抵制性翻译”。

他认为理氏翻译容易使普通外国读者误解中国人的智慧和道德体系,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他要重译《论语》。

他将“仁”从道德角度阐释翻译为 moral,是为了强化道德理念。

[16]另在译文注释中征引了西方作家和思想家的话语和儒家思想比较对证,采用归化的策略和方法,这在当时时代背景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刘殿爵教授(1921-2010)是香港语言学家、翻译权威和哲学家,早年翻译的《道德经》、《孟子》及《论语》英文版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古籍英译典范之作。

刘殿爵的译文用字精炼澄澈,言简意赅。

刘教授认为仁是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 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

虽然不是孔子发明的, 但正是孔子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和突出的地位。

为保持概念一致性,他把仁都译为benevolence。

查尔斯穆勒现任东京大学教授,研究东亚哲学、宗教学,译著颇丰。

于九十年代翻译论语,一直不断修改直到2004年上传网络,立即引起英语读者关注。

该译本吸收前人长处,译文后的注解评述深入浅出,成为网络世界最流行的版本。

缪勒教授将仁译为humanness,他说仁字是一个难以翻译的概念,因为它不是某个具体的品行,而是一个人天性本具的内在的良知良能,人之为人的真理。

一个人通过德,智,孝,信,礼等的实践才能成为君子。

五、“仁”的价值迁移与意义重建以上列举的仁的翻译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但大都是从某个侧面、某个角度来理解和阐释, 难免以偏概全,把丰富而又深刻的孔子思想简单化。

孔子把仁用来指一种普遍的、全面的道德体系, 而在论语中不同的语境指某个具体的不同的道德品质,这样就造成了翻译仁的困难。

理雅各使用virtue译仁。

在英语词源学意义上,它指任何事物的功能、品性、优点、特长及其美好的本性。

它既表明人的卓越,又表明人的道德品性。

韦氏字典中virtue释义为美德(moral excellence),德行(performance of duty),优点(merit),贞操(chastity)和勇气(valor)。

《论语》中的 20 多处“德”,理雅各也都译为virtue。

在读者看来,“仁”与“德”是一致的。

但实际上,二者不同。

由此,王辉认为virtue 更适合德的翻译。

[17] 而理氏认为的最高品德benevolence含义为善意,善行,慈悲。

该词源自拉丁文bene (好、善)及volere (愿、愿意),指希望他人一切美好的心愿。

在旧、新约圣经中,这是肯定天主/上帝启示之重要的特性之一:全能仁慈的上帝(an omnipotent and benevolent deity)。

再结合理氏译经就不难理解其选词用意,出身传教士的他是出于“让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真正了解这个伟大的帝国,尤其是,我们的传教事业应当得到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引导,以便确保其长远的效果。

”[18]“仁”译为“benevolence阐述的是西方的宗教思想“仁慈、仁爱”,有可能引发西方读者的宗教联想。

辜鸿铭对“仁”的理解更偏向于一种道德观念。

他反复强调“仁”的基本含义是人道,是“一种至善至美的道德观念”,他反复强调“仁”的基本含义是人道,是“一种至善至美的道德观念”,在字面上最接近的英译是humanity,大胆一些可以译为love。

但他对“仁”的翻译通常是以“moral”为中心词,有时翻译成“moral character”,有时是“moral sense”或“moral life”,五次翻译为Morality,该英文词更多的是强调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遵守,辨别是非对错。

并无孔子所倡导的社会、伦理和完美人格的价值观知性内涵。

这种翻译是译者为向外国读者展现中国人的伦理道德体系而做出的归化。

中文的“仁”由“二”、“人”构成,直指人际关系。

朱熹作了解释:“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

”“仁”和“人”之间有一定的联想,可见,“仁”是为人之道,讲求的是修身养性,做一个有教养、高尚的人(君子),凸显的也是人文关怀。

再看第五种英文翻译,从词源上看, humane(人道的,仁慈的)是人(human)的早期变体; 现代词义与为人(humanness)相连,暗含与人性的内在契合联系。

韦氏字典(1996)解释为1)对人或动物的关爱(marked by compassion, sympathy, or consideration for humans or animals);2)广义上人文文化(characterized by or tending to broad humanistic cult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