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入则孝及故事

合集下载

《弟子规》-把孝根植于心底(入则孝篇)

《弟子规》-把孝根植于心底(入则孝篇)

家和万事兴 孝敬父母应该表现的方面:
心里要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 • 行动上要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 学习上要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 兴……
家和万事兴
回家的实践作业(选择自己能做得到 的去做)
1.帮父母做一次饭。洗洗碗。扫扫地! 2. 帮父母捶捶背,陪父母上街买菜,买 东西。 3. 用自己攒的零用钱为父母买一件喜欢 的礼物! 4. 走进父母的心灵,倾听父母的心声! 5.其他我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很 多
1.用心领会父母的教诲与期待; 2.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

3.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
4.以同样的行动去孝敬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及其他长辈。
2、养父母之心——尊敬父母
(1)、心怀恭敬,顺从无怨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就明确提 出了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 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
(2)端正品行,勿让父母蒙羞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够使他的父母只 为他儿子的疾病操心,那就可以当作孝 子。’’ “德有伤,贻亲羞” ——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之事
(3)管好自己,勿让父母操劳
—入 则 孝 行勿懒 须顺承 昏则定 业无变 子道亏 亲心伤 谨为去 贻亲羞 孝方贤 柔吾声 挞无怨 不离床 酒肉绝 如事生

百善
万事兴
为先
一、关于 “孝”
老 子
解: “孝”字,孝的上半是老字 的一部分,而下半部分是子字, 意思就是孩子背着父母,也就 是我们做子女的要能感恩自己 的父母,并且能顺从父母。也 就是 “善事父母者”,就是 孝。孝的第一步:倾听父母的

《弟子规》入则孝: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弟子规》入则孝: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弟子规》入则孝: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就是告诉我们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

我们知道在过去,药几乎都是中药,刚煮完的中药非常的烫。

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不要太高,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

所以在古代,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

‘昼夜侍,不离床’。

就是白天、夜晚侍候在旁的意思。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知道父母养我们,这样的恩德非常大。

我们想想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当我们会走路的时候,他们怕我们跌倒;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他们半夜不知道要看我们多少次,摸了我们的额头,一摸再摸,怕我们发烧。

随时随地都在关心我们,体贴我们。

现在父母年纪已经大了,他们生病了,身体不好了,正是我们回馈的时候,所以说‘药先尝’是理所应该的。

“昼夜侍,不离床”,也是理所应该的。

有一个故事,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患病,这一病就是三年,刘恒不但自己亲力亲为,守候在母亲的床前,而且还亲自学习煎药的方法,哪个药需用什么样的温度,最适宜给母亲去服用。

给母亲服药之前,也必定把那个药自己先尝,火候到了没有,非常的细心。

三年如一日,就侍奉在母亲的床边。

母亲有时候看不过去了,说宫里这么多宫女,你就不用亲自忙了,让宫女做就行了。

但是汉文帝不放心,非要自己亲力亲为。

汉文帝虽贵为帝王,日理万机,但他也能做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所以他让万民爱戴,天下大治,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现在我们医药发达,父母吃药就方便多了,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要按时让父母服药。

我们还要注意不可以服错药,一定要特别的注意。

尤其病情危急的时候,更应该守在床边,稍微的闪失,都有可能使父母病情恶化。

所以在照顾年老的父母的时候,为人子女更应该要很细心很仔细的来服侍。

能让父母在晚年的时候,得到很好的照料,不但是父母所期望的,同时为人子女有这样的机会为父母尽孝,我们也应该要好好的珍惜,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奉侍自己的双亲。

《弟子规》之“入则孝”

《弟子规》之“入则孝”
《弟子规》之“入则孝”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父母呼 父母命 父母教 父母责
应勿缓 行勿懒 须敬听 须顺承
译:父母叫唤我们时要立即回应,不要慢吞吞。 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去做,不可偷懒。还要 听从父母的教诲。父母若有责备,我们的态度 要顺从,不可顶撞争辩。
冬则温 晨则省 出必告 居有常
夏则清 昏则定 反必面 业无变
亲羞
译:父母喜爱的食物,要尽心准备。父母讨厌 的事情,我们要谨慎避免去做。好好爱惜自己 的身心,以免父母担忧。德行要端正,否则会 让父母感到失望、丢脸。
亲爱我 亲憎我
孝何难 孝方贤
译:若父母很慈祥疼爱我们,要行孝并不困难。 但如果父母不喜欢我们,我们却还能孝敬父母, 没有任何埋怨,这才是难能可贵的贤良孝子。
亲有过 怡吾色 谏不入 号泣随
谏使更 柔吾声 悦复谏 挞无怨
译:父母有过失,要用温和的态度,婉转的语 气私下劝解。若父母一时不接受,也要耐心再 规劝,及时跪下来哭着劝进,甚至遭父母责打, 内心也不能有任何怨言。
亲有疾 昼夜侍 丧三年 居处变 丧尽礼 事死者
药先尝 不离床 常悲咽 酒肉绝 祭尽诚 如事生
译:父母生病时,要细心调理汤药并随时服侍 在侧。父母过世时,常以悲痛心情感怀父母的 慈爱;生活朴素断绝美食。丧礼祭祀要诚心, 宛如父母在世一样尽孝。
译:古时候的孩子,冬天会为父母温被、夏天 会将床铺扇凉,我们也要学习这种精神。早晚 向父母问候、外出要说明去处、返家要告知。 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守秩序。
事虽小 苟擅为 物虽小 苟私藏
勿擅为 子道亏 勿私藏 亲心伤
译:即使是小事,也不要自作主张。若自己任 性决定,就失去为人子女的本分。不是自己的 物品,也不要任意使用,如果随意私藏就是偷 窃行为,会让父母伤心。

弟子规《入则孝》

弟子规《入则孝》

答案
应勿缓表示一种怎样的态度?恭敬心
“孝”字体现在什么字上?敬
父母的含义?父母、老师、长辈、一切众生 “呼”有几层含义?两层,声音的呼唤、心里的呼唤(王希海) 视频:你长大后养不养我?
基础知识
父母命,行勿懒
【注释】命,差使、命令。
【句意】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以拖延或推辞偷懒。
孔 夫 子
“入则孝”的“入”是在家的意思,我们在家要懂得 孝顺父母。“入”也可理解为学习圣贤教育的入手处。
抢答题,看看我们对于经典了解程度
A、做人要有爱心,应该多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时间充足,应该多读书学习。相应的《弟子规》
的语句: B、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母亲所 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父母对我们的
爱……
1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概述】这一段告诉我们平日应该如何应对父母的呼唤、教令及训诫等言语 信息。
我们齐读:《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冬则温 夏则凊 事虽小 勿擅为 亲所好 力为具 父母命 行勿懒 晨则省 昏则定 苟擅为 子道亏 亲所恶 谨为去 父母教 出必告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弟子规入则孝》ppt课件图文

《弟子规入则孝》ppt课件图文
身体健康等。
体会到孝顺父母不仅仅是一种行 为表现,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情
感表达和态度。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有时会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和 照顾,对此深感内疚。
针对这一问题,计划通过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定期回家探望等方式 来改进自己的不足。
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践行孝道方面还存在一些行为上的不足,比如有 时会对父母的话语不够耐心倾听,需要进一步加强自我反省和改正。
现代孝子故事
田世国捐肾救母
田世国得知母亲患尿毒症后,毅 然决定捐肾救母,用实际行动诠 释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的含义。
张尚昀背母上学
为了照顾患病的母亲,张尚昀背着 母亲边打工边上学,其孝心感动了 无数人。
孟佩杰带母上学
孟佩杰从小便承担起照顾瘫痪养母 的重任,考上大学后,她决定带着 母亲一起上学,继续照顾母亲。
分担家务,勤劳肯干
孩子应该主动分担家务劳动, 勤劳肯干,减轻父母的负担。
珍惜财物,不浪费
孩子要珍惜家庭财物,不浪费 、不挥霍,养成勤俭节约的好
习惯。
在学校生活中实践入则孝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学生要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与 同学友好相处。
遵守纪律,不违纪
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和规定,不迟到、不早 退、不旷课。
图文示例
展示一幅孩子因做错事被父母责 备后,虚心接受并改正的图片。
现实意义
教育孩子要勇于承认错误,积极 改正,同时学会理解和体谅父母
的苦心。
03
弟子规入则孝实践应用
在家庭生活中实践入则孝
尊敬父母,听从教导
孩子应当尊敬父母,听从他们 的教导,不顶撞、不抱怨,保
持和颜悦色的态度。

2024年《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翻译

2024年《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翻译

2024 年《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翻译《弟子规》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翻译,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挚友喔!《弟子规》入则孝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善应。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妄为,苟妄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敬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善巧劝,终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弟子规》入则孝翻译假如父母呼喊自己,应当刚好应答,不要有意拖延迟缓;假如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当立即动身去做,不要有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训诲自己的时候,看法应当尊敬,并细致倾听父母的话;父母指责和责怪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指责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指责都应当看法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冬每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当提前为父母暖和被窝,夏每天气酷热,应当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当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当服侍父母就寝后,再入睡。

出门前,应当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当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兴奋,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平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

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常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常常更换。

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假如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觉的一天,那时父母会难过。

弟子规入则孝篇全文

弟子规入则孝篇全文

弟子规入则孝篇全文弟子规,也称《南华经》或《南华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其中的“入则孝”篇是弟子规中最为重要的一篇。

这篇经典着重强调孝道之重要性,旨在引导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孝敬父母,遵循传统价值观念。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读这篇经典。

首先,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在弟子规中,孝敬父母被视为入门级的修行,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牢记的基础准则。

孝行不仅表现在事实上,也需要内心用虔诚的心态去对待父母。

所以,即便生活条件不好,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孝敬父母,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困难而忽视父母的生活需要。

其次,孝道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行动,更需要内外兼修。

在履行孝道的礼仪方面,应该注重端庄规范的言行举止,不能随意激动高声和父母交谈。

在内在修养方面,必须端正态度,要有敬畏之心,时时刻刻将父母之恩铭记在心,不为外物所动,更不能想着孝顺父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回报。

同时,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需要用言行之间传承孝道,弘扬美德,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孝子。

第三,弟子规还要求孩子们在言行中保持真正的节制。

对于孝敬父母,要适度的尽责。

切勿过于频繁地给父母添麻烦,还是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父母需要的时候给予关怀和帮助。

此外,在与他人相处时,还必须保持言行端正,避免冒犯他人,同时要自我克制,保持谦逊和忍耐的态度,以示父母教导之良好。

最后,弟子规提醒孩子们,一旦已经做了错事,就应该不惜反思、悔过。

孝顺父母需要勇气和坚定,不能因为一时疏忽而认为已经破坏了传统,就更加不应该把大错撤回、小错放过。

反而应该不惜代价地弥补过失,时时警醒自己,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真正实现孝行之道。

研读《弟子规》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具有承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而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之一,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引导青少年们不断提升道德修养水平,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孝敬父母也能让我们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因此,我们应该以其为指引,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传统价值,铭记父母之恩,用言行诠释我们的孝心,不断弘扬社会正能量。

《弟子规》入则孝:亲憎我-孝方贤。

《弟子规》入则孝:亲憎我-孝方贤。

《弟子规》入则孝:亲憎我,孝方贤。

‘亲憎我,孝方贤’。

“憎”就是讨厌。

即使双亲不喜欢我们,讨厌我们,我们还能克尽子女的孝道,这个“孝”才能称为贤。

“贤”就是圆满的意思。

“亲憎我,孝方贤”,虽然有一点困难,但是在历史上我们还是能一在的看到这么动人的故事,他也说明,人本性还都是善良的。

即使父母对我有不善之处,只要我们肯用心,一定可以感化父母对我们态度的转变。

所以孝顺不困难,孝顺也不是挂在嘴边,孝顺要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在《二十四孝》里面的第一孝就是舜。

当年舜,生长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他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后母,后母憎恨他、嫌弃他。

后来后母自己生了儿女,所以偏爱自己的亲生儿女,而虐待舜。

他的父亲也很糊涂,听信了后母的话,所以父亲、母亲两个人,就合起来虐待舜,甚至要谋害舜。

虽然舜尽心尽力的去行孝,但是却常常受到父母的恶骂、欺负,而舜没有因此心生怨恨,反而处处回头检讨自己,是自己做的不好、不能够孝顺,才会让父母的烦恼。

后来,尧帝听到有这样的大孝子非常欢喜,就把舜请出来,让舜辅佐他,治理天下。

后来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尧不但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

而且还把帝位传给了舜,这是有名的历史上的“禅让”。

大家看看,正是因为舜能够在这样的困境里面,依然行孝,德就厚了。

那么他的结果尽然是这样的美满。

这一则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跟父母的缘分没有那么好,但是我们也要想办法让父母改变。

为人子女,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至诚可以感通。

‘亲憎我,孝方贤’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父母亲对我们所做的事业可能不理解,假如我们做的事业是好的事业,比如说,真正是为国家、为人民、为世界谋福利的,创造和谐的。

那么这些事业,我们应不应该干呢?应该干。

虽然父母不理解,但我们真正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为世界做真正的贡献,这也是对父母尽孝啊。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说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说

《弟⼦规》“⼊则孝”篇解说2022-03-04 古⼈云:“百善孝为先”。

孝悌是中国⽂化的基础。

⼀个⼈能够孝顺,他就有⼀颗善良仁慈的⼼,有了这份仁⼼,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

《弟⼦规》中也将孝直接放在第⼀个篇章说明。

下⾯是⼩编整理的关于《弟⼦规》孝的解说。

⼊则孝 ⽗母呼应勿缓⽗母命⾏勿懒⽗母教须敬听⽗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居有常业⽆变 事虽⼩勿擅为苟擅为⼦道亏物虽⼩勿私藏苟私藏亲⼼伤 亲所好⼒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柔吾声谏不⼊悦复谏号泣随挞⽆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 解说 ⽗母呼应勿缓,在家中,⽗母叫唤我们时,应该⼀听到就⽴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

⽗母命⾏勿懒,⽗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母要我们学好⽽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

⽗母责须顺承,我们犯错了,⽗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

为⼈⼦⼥,冬天要留意⽗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

夏天,要考虑⽗母是否感到凉爽。

每早起床,⼀定要看望⽗母亲,请问⾝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定要向⽗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母要到哪⾥去,回家以后,⼀定⾯见⽗母亲,让他们感到⼼安。

⽇常⽣活起居作息有⼀定的秩序,⽽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事情虽然很⼩,不要擅⾃做主⽽不禀告⽗母,假如任意⽽为,就有损于为⼈⼦⼥的本分,东西虽然很⼩,也不要背着⽗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母知道了,⽗母⼼⾥⼀定⼗分难过。

⽗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的都应尽⼒准备齐全,⽗母所厌恶的,都该⼩⼼排除。

万⼀我们的⾝体受到伤害,⼀定会给⽗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母亲感到羞辱、没有⾯⼦。

⽗母亲爱护⼦⼥,⼦⼥能孝顺⽗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有什么困难呢?如果⽗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

弟子规全文及故事

弟子规全文及故事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故事“有余力则学文”讲的是董遇巧用三余: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

弟子规中入则孝的故事

弟子规中入则孝的故事

弟子规中入则孝的故事弟子规中入则孝的故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指后学。

“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2006年以来,和谐中国网总编、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李耀君在学习研究《弟子规》过程中,与时俱进,对其进行修订,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现代修订版《弟子规》,并应邀在全国各地讲解《弟子规》数百场。

他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综合论述,引经据典,深入浅出,通过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认为只有学习践行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弟子规》中入则孝说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讲的是汉文帝亲尝汤药服侍母亲的故事。

汉朝时的文帝,叫做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

汉文帝的天性是很孝顺的,他虽然做了皇帝,每天要处理的公务很多,但是却从来没有忘记到母亲的房间进行问候。

朝朝夜夜,奉养这位母亲,从来都不懒惰。

有一次母亲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就不分曰夜尽心照顾母亲,把侍奉母亲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汉文帝服侍母亲的病,总是很殷勤,看护得精心周到。

夜间睡的时候,眼睛没有闭好过,衣带没有解开过,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

对于母亲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看看会不会太烫或太苦,才放心地端给母亲服用。

《弟子规》入则孝: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弟子规》入则孝: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弟子规》入则孝: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这一句是说,当父母亲离开我们的时候、去世了,孝子心里非常悲痛,常常哭泣,三年之内,心里都免除不了这种悲伤,常常怀念父母、叹息自己在父母在世的时候,没有尽到心,没有来得及报恩,父母就离我们而去了。

所以,常常的悲叹、常常的哭泣。

“居处变”,这是讲居住的地方都变了,酒肉都戒绝了,这是说生活上的一切享受全都停止了,因为心里对父母的悲伤哀痛,一切世间的享乐,都不忍心去受。

“居处变”,古时候,特别要讲到三年守墓,守在父母的墓前,来缅怀自己的父母,真正反思过去父母对我教诲之恩、养育之恩,把心静下来能够提起对父母那种报恩的心,立愿要做一个君子、做一个圣贤来报答自己的父母。

那么古人、很多人都是父母过世以后,就不再喝酒吃肉了,不仅是三年不吃肉,他一生都不会吃肉了。

唐朝的崔冕他侍奉母亲非常的孝顺。

母亲在世的时候,他的母亲双目失明,那么崔冕为了让他母亲高兴,常常带着母亲到外面郊游或者是跟一些兄弟姐妹们大家一起团聚,把这些良辰美景说给母亲听,让母亲一起来共享天伦之乐。

后来母亲过世了,崔冕终生吃素,以此来缅怀自己的母亲。

同时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崔冕也非常的照顾。

他说母亲如果在世,心里一定记挂着自己的儿女,现在母亲不在了,我也要替母亲来照顾儿女,这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尽孝,不在一时,也不止三年,有道是孝子终身仰慕父母。

所以‘丧三年,常悲咽’,它只是形容父母刚过世的时候,我们因为思念他,经常不自禁的眼泪,这也是为人子女所经常有的。

如果有的父母已经过世,即使已经多年,我们想到当年父母跟我们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也不免会伤心落泪。

‘居处变,酒肉绝’。

当我们守孝期间,应该要遵从古人的礼节。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饮食、我们日常生活都要特别的节俭,可以说这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哀悼。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说第一章<总序 >● 弟子规,贤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劝,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敬、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誉。

●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密有仁德的人。

假如道德培育差不多了,就能够去学习汲取经典的知识。

第二章<入则孝 >● 父亲母亲呼,应勿缓;父亲母亲命,行勿懒。

译:父亲母亲叫我们,不可以够慢悠悠的;父亲母亲交代事情,要勤劳仔细,不可以够懒散懒惰。

● 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

译:父亲母亲亲有所教育,要恭顺听取;父亲母亲有所责怪,也要肩负采取。

●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怀父亲母亲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准时的问候父亲母亲起居安好。

●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亲母亲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必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常常改换。

●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固然是小事情,也不行擅作主张;假如私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固然是小东西,也不行私自珍藏;假如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亲母亲亲悲伤悲伤了。

●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父亲母亲亲所喜爱的事物,我们要全力准备稳当;父亲母亲亲不喜爱的,我们要留神防止。

●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身体假如受伤了,会让父亲母亲亲担忧;道德假如败坏了,会让父亲母亲亲蒙羞。

●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亲母亲亲喜爱我,要孝敬一点都不难;父亲母亲亲不喜爱我,我仍旧孝敬那才是真贤良。

●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亲母亲亲有过失,想方法劝谏让他们更正,可是要怡颜悦色,要声音柔婉。

●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假如父亲母亲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呜咽来求父亲母亲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牢骚。

● 亲有疾,药先尝;日夜侍,不离床。

《弟子规之入则孝》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弟子规之入则孝》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入则孝》原文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入则孝》译文父母呼唤我们,我们应该及时答应,不要缓慢答应。

父母交待的事情,要马上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我们应该恭敬聆听。

父母责备教训时,应恭顺地虚心接受。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冬天寒冷时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为父母铺床扇凉。

早晨起床,应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晚上伺候父母安睡。

外出办事时,应该告诉父母去处;回家以后,也要当面禀报父母,让他们心安。

平常起居作息,要保持规律,做事有规矩,不任意改变世代相沿的事业。

纵然是小事,也不能擅自做主,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私自收起占为己有。

如果这样,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做子女的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去除。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之受到伤害,让父母忧虑。

要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不可以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让父母蒙羞。

当父母喜爱我们时,孝顺不难做到;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时,或者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反省自己,体会父母心意,努力改过并做得更好,这样的孝顺才最为难能可贵。

父母有过错,应规劝使之改正。

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需柔和,和颜悦色。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寻适当时机再继续劝导;若父母仍不接受,我们要痛哭流涕,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到责打也不怨悔。

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尽心照顾亲尝汤药,一旦病情沉重要昼夜服侍,不离病床。

《弟子规》入则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弟子规》入则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弟子规》入则孝: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这里就提到办丧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到礼节,不可以随便。

但是这个礼节并不是很铺张,很浪费,应该要庄严肃穆。

我们在办丧事的时候,也应该以庄重肃穆为主。

每一个人、每一个子女,或者晚辈,能在此刻,能有孝思追念之心,这样才是尽到丧礼,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形式的丧礼不是真正的尽到孝,应该是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孝。

‘祭尽诚’,这里“祭”所指的是祭拜的时候要真诚。

我们祭拜祖先,或者在祭拜刚过世的父母,要有怎样的心?要有他仿佛就在我们旁边的心。

所以,我们不可以有拜一下,我祭祀过就好。

所以追思父母,不是形式,经常能想到父母他所教育我们的,所指导我们的,所教诲的种种言行,或者其他有道理的情形,我们都要牢记在心里。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因为我们要禀承父母所教我们的,能一代传一代,这样才不辜负父母他们养育之恩,也才不辜负古人为什么要立教垂范于后世。

《弟子规》“入则孝”这一篇,它是一切道德的根,我们要从这里入手学习,关键要真正学到心里。

自己真正把孝道做到了,自己成为一个孝子,然后才能把这个孝道向社会广泛的推扬。

孔子说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那么要教育大众,首先要教孝道,最能够启发人的良善之心。

学习孝道,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佳途径。

当然,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应该首先教育他们要如何孝养父母。

做父母的也更应该好好把握时间,在他们三岁到七岁的时候,这一段时光如果他们没有建立这种孝的观念实在是非常可惜的。

弟子规入则孝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内容
1. 父母呼,应勿缓。

你想想,当咱爸妈喊咱的时候,咱是不是得赶紧答应呀,可别磨蹭。

就像我那次,我妈叫我吃饭,我半天不应,结果我妈那着急的呀,哎呀!咱们可得做到父母呼,应勿缓呀!
2. 父母命,行勿懒。

爸妈让咱干啥,咱可不能偷懒呀!比如说,爸爸让我去买个酱油,那我就得麻溜去,不能拖拖拉拉的。

这不就是应该的嘛!
3. 父母教,须敬听。

爸妈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得恭恭敬敬地听着呀,可不能不耐烦。

就好像朋友小敏,她爸妈跟她讲道理,她老是不耐烦,这怎么能行呢?咱得好好听着呀!
4. 冬则温,夏则凊。

冬天要让父母温暖,夏天要让父母清凉,多贴心啊!咱可以像邻居哥哥那样,冬天给爸妈暖被窝,夏天给爸妈扇扇子,多棒啊!
5. 晨则省,昏则定。

早上起来跟父母问安,晚上睡觉前看看父母。

我就每天早上都跟爸妈说早上好呀,他们可开心了!
6. 出必告,反必面。

出门的时候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跟父母说。

要是咱一声不吭就出去了,那爸妈得多担心呀,对不对?
7. 事虽小,勿擅为。

哪怕是小事,也别自作主张去做。

就说那次我想自己去买个冰淇淋,后来一想还是先告诉妈妈,这才对嘛!
8. 苟擅为,子道亏。

要是随便做事,那可就亏了孝道啦!可不能像有的孩子,偷偷拿家里钱去买零食,这多不好呀!
9. 物虽小,勿私藏。

小的东西也别私自藏起来,要跟家人分享。

有次我弟弟捡到个漂亮的贝壳,他一开始想自己藏着,后来还是拿出来跟大家一起玩啦!总之,咱要好好践行弟子规入则孝呀,这对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可太重要啦!。

弟子规入则孝篇3

弟子规入则孝篇3

弟子规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冬天要让父母温暖,夏天要让父母凉快;早晨要恭恭敬敬地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侍候父母睡眠。

①清:凉爽。

②省:向父母问安。

③定:照顾父母安定入睡。

黄香扇枕温席
黄香,字文强,东汉时期人,住在江夏安陆。

9岁那年,黄香的母亲就因病无视了。

父亲黄光在县城里当一名小官,身体也很虚弱。

别看幻想年纪小,从从小就非常懂事。

他知道家里穷,不可能请别人来服侍父亲,便主动担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

端茶、盛饭,把父亲服侍得舒舒服服的。

夏天的傍晚,太阳虽然下了山,但是床上的枕席还火烫火烫的。

黄香总是忘不了拿一把大蒲扇,为父亲扇凉枕席,赶跑蚊子,让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点进入梦乡。

有时他还悄悄地站在一旁,为父亲打扇。

冬天,窗棂上都挂起了冰凌花。

黄香总是抢在父亲前面,先钻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使得冰冷的被褥变暖和了,再让父亲舒舒服服地入睡。

黄香的小心受到了乡亲们的赞美。

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太守刘护耳朵里,太守立刻传令表彰黄香,号召天下儿童都要向黄香学习。

他的故事,在我国古代注明的《二十四孝》和《三字经》里都有记载。

黄香不仅孝顺父亲,而且学习也很刻苦勤奋。

读的书多,文章自然写地好。

他的家乡江夏一带流传着一首童谣,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郎”。

皇帝知道后,赐予黄香两套书,还特别批准他可以随时到皇家藏书的地方读书。

黄香长大以后,做了官。

从小懂得孝敬父母的黄香,做了官以后知道怎么爱护百姓,因此很受百姓拥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 则 温, 夏 则 凊,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晨 则 省, 昏 则 定。
chū bì gu făn bì miàn
出 必 告, 反 必 面,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居 有 常, 业 无 变。
A
6
shìsuīxiăo wù shàn wéi
事虽小, 勿擅为,
shēn yǒu shāng yí qīn yōu
身有 伤, 贻亲忧;
dé yǒu shāng yí qīn xiū
德有伤, 贻亲羞。
A
8
qīn ài wǒ
xiào hé nán
亲爱我, 孝何难?
qīn wù wǒ xiào fāng xián
亲恶我, 孝方贤。
qīn yǒu guò jiàn shǐ gēng
A
13
故事4: 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
曾参侍奉父母,尽心尽力。有一次,曾参的父亲 曾点叫他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 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由于出手 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并没有因为被 误打而忿忿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教训他说:“小 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 安得孝乎!”如果大杖不走,让父亲在盛怒之下将 其打死,就会令父亲受不义之恶名,造成终身遗憾。 曾参承认说:“参罪大矣!”
A
15
故事7:
刘备教子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终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
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刘禅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信中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
人。”这就是说,不要认为小的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不要
认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后
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诸葛
东汉时有一个叫董遇的人,从小家里就很穷,靠 上山砍柴为生,整日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 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他的哥哥讥笑他, 他却不在乎。天长日久,他的知识很渊博,并写出 两本书,引起了轰动,人们很佩服他。董遇的名声 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学习的 窍门。他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人家说: “可是没有时间呀!”他又说:“学习要利用‘三 余’,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为一年之余、晚上 为一天之余、雨天为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才恍然 大悟,原来董遇是通过利用空闲时间的学习,才来 提高自己水平的。
所以,我们不要死在文字里面,要通权达变,这 样才能真正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A
14
故事5:
黄香温席
故事6: 生命的代价 沉痛的教训
临近暑假,某小学老师通知学生第二天下午放半天 假,并要求学生告知家长。却有两名学生没有按照 老师的要求通知家长,擅自和小伙伴一起到河边游 泳,落入深水中,再也没有上来……由于他们两个 没有做到“出必告,反必面”,所以没有得到家长 的及时照顾,直到晚上家长不见孩子回家才发现出 事了,但为时已晚!这样的人间悲剧每年都有发生, 小朋友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啊!
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 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中华传统教育必读
弟 子 规 天 天 落 实 多 多 收 益
A说
A
3
⊙总叙
dì zǐguī shèng rén xùn
弟子规,圣人训。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首孝弟,次谨信。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泛爱众,而亲仁。
yǒu yú lì
亲有过, 谏使更,
yí wú sè
róu wú shēng
怡吾色, 柔吾声。
jiàn bú rù
yuè fù jiàn
谏不入, 悦复谏,
háo qì suí
tà wú yuàn
号泣随, 挞无怨。
A
9
qīn yǒu jí yào xiān cháng
亲有疾, 药先尝,
zhòu yè shì bù lí chuáng
zé xué wén
有余力,则学文。
A
4
⊙入则孝
fù mŭ hū yìng wù huăn
父母呼, 应勿缓。
fù mŭ mìng xíng wù lăn
父母命, 行勿懒。
fù mŭ jiào xūjìngtīng
父母教, 须敬听。
fù mŭ zé xūshùnchéng
父母责, 须顺承。
A
5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历代帝王视郯子为德、才、威、雅的化身。郯子 死后,后人建郯子庙、郯子墓来纪念他。据有关资 料记载,当时郯子庙中塑有“三圣”像,即孔子、 老子、郯子,人们对郯子的崇拜之情由此可见。
A
12
故事3: 孟 母 断 机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里。 这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突然把织布的 梭子折断,扔在了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 什么发火。母亲说:“织布要一寸寸地织,才能织 成。但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 匹布吧?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 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孟子听了母 亲的教诲,恍然大悟,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 代大师。
gǒushànwéi zǐ dào kuī
苟擅为, 子道亏。
wù suī xiăo wù sī cáng
物虽小, 勿私藏,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苟私藏, 亲心伤。
A
7
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
亲所好, 力为具;
qīn suǒ wù jǐn wèi qù
亲所恶, 谨为去。
昼夜侍, 不离床。
sāngsānnián cháng bēi yè
丧三年, 常悲咽,
jūchùbiàn jiǔròujué
居处变, 酒肉绝。
sāngjìnlǐ jì jìn chéng
丧尽礼, 祭尽诚,
shì sǐ zhě rú shì shēng
事死者, 如事生。
A
10
故事1:
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A
11
故事2: 郯 子 鹿 乳
郯子,春秋时期人。他天性非常孝顺,父母年老, 双目失明,听人说喝鹿乳会好,就借了一件鹿皮的 衣服乔装成一只鹿,跑到深山里头,混进鹿群中取 鹿乳。猎人看到这只动也不动的“鹿”,抽出箭想 射。郯子便慌忙立起身来,掀掉鹿皮,并大声地把 详细的情形告诉猎人,这才免掉了被射杀的危险。 猎人非常感动,就把鹿乳送给他。郯子将鹿乳取回 家中,双亲喝后眼睛复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