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月相》教案1 浙教版

合集下载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设计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设计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地球和宇宙》,第一课时《月相》。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月相的概念,掌握月相变化规律,理解月相形成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相的概念,认识月相的种类及变化规律。

2. 掌握月相形成的原因,理解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月相的概念、种类及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月相形成的原因,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球仪、地球仪、手电筒、PPT课件。

2. 学具:观月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实践情景:展示不同阶段的月相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照片上的月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吗?2. 新课讲解讲解月相的概念,展示月相种类及变化规律。

讲解月相形成的原因,结合地球仪、月球仪、手电筒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判断不同月相的名称及出现时间。

解析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月相变化规律。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探讨月相变化的原因,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完成观月记录表,进行画图练习。

拓展:介绍有关月球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种类及变化规律。

2. 月相形成的原因。

3. 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月相变化图,标注出不同月相的名称及出现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天文现象,了解我国探月工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月相的概念、种类及变化规律,月相形成的原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天体与宇宙”中的第二节“月相”。

本节主要讲述月相的成因、变化规律和观测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相的成因和变化规律,能解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月相变化。

2. 学会使用望远镜等观测工具观察月相,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的成因、变化规律和观测方法。

难点:月相成因的理解和月相变化规律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月球仪、月相图、望远镜等。

2. 学具:月相观察记录表、月球仪、月相图、望远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相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观测月相:教师组织学生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让学生亲身体验月相的变化。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月相的成因:1. 地球自转:使地球不断改变相对于太阳的位置2. 地球公转:使地球不断改变相对于月亮的位置3. 光的反射:太阳光照射到月亮上,反射到地球上月相的变化规律:1. 新月: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侧朝向地球2. 蛾眉月: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侧倾斜朝向地球3. 上弦月: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侧朝向地球4. 满月: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侧完全朝向地球5. 下弦月: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侧倾斜朝向地球6. 残月: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侧远离地球七、作业设计1. 观察并记录本月月亮的变化,画出月相图。

2. 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月相,使学生了解了月相的成因和变化规律,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辅导。

2024年月相教案初中浙教

2024年月相教案初中浙教

2024年月相教案初中浙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浙教版《科学》教材第八章《地球与宇宙》的第三节“月相的变化”。

具体内容包括:月相的定义、月相的形成原理、月相的变化周期及其观察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相的定义,理解月相的形成原理,掌握月相的变化周期。

2. 学会观察月相,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月相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的形成原理和变化周期。

难点:月相变化周期的观察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球仪、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组月相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相的变化,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月亮的形状会发生变化?”2. 基本概念:讲解月相的定义,介绍月相的形成原理。

3. 知识讲解:使用月球仪和地球仪,演示月相变化的过程,讲解月相的变化周期。

4. 实践观察: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记录月相变化,填写观察记录表。

5.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月相现象,讲解相关例题。

6.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定义2. 月相的形成原理3. 月相的变化周期4. 观察月相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月相变化图,并解释其变化原因。

2. 答案:月相变化图及解释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月相变化。

但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月相变化周期的规律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月相,记录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月相变化,提高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观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3. 作业设计中的月相变化图的绘制与解释。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月相的形成原理、变化周期以及观察方法。

月相的形成原理涉及到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这是理解月相变化的基础。

科学:3.5《月相》教案(3)(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科学:3.5《月相》教案(3)(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月相(教案)一、学情分析月相是生活中常见的天文现象,学生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因此也很有兴趣。

这也为本节内容的学习作了准备。

本节教学需深入地分析月相的成因,培养学习推理及想象能力,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利用模拟实验和媒体直观表现自然现象。

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设一些情境,不断及时加以引导,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月相的特点。

2、探究并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因。

3、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1、能利用所学的月相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初步学会现象——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索思路,使学生初步学会一种研究问题的程序。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1、对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体会天体的运动的规律。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月相的变化规律难点:科学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规律的科学思路的形成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月相变化规律演示);图片(月相图片);FLASH(出现月相的古诗词动画);自制教具(月球)五、教学过程实验记录表1、 分别按A —H 的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照亮部分的形状。

太阳 光ABCDEFGH2、观察记录:在空心球中用铅笔画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分的形状(用阴影线表示暗部)。

3、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或引发的思考请写在下面。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的第五节《月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月相的概念、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变化规律以及月相与潮汐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天体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月相的概念、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规律的推导,月相与潮汐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球模型、地球模型、手电筒、月相变化图、潮汐现象图等。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月相变化图,引导学生思考月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月相。

2. 新课讲解:(1)月相的概念:月亮在地球上看到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化。

(2)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绕地球旋转,地球绕太阳旋转,导致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月相变化规律,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制作月相变化图:每组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制作一个月相变化图。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月相变化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月相变化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月相的概念、变化原因、变化规律及与潮汐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2. 月相变化的原因3. 月相变化规律4. 月相与潮汐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月相变化规律,预测下一个月相。

2. 答案:下一个月相为新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讨论等环节,学生对月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5节《月相》说课稿

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5节《月相》说课稿

《月相》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和地位本课内容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地球与宇宙》中的第五节《月相》,是学生认识宇宙空间的开始,前几节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课将继续学习有关月球的知识——月相,同时为下一节《日食和月食》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

2、教学重难点重点: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和成因难点:初步解释月相的成因二、说学情1、知识基础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关于地球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基础,然而,就月相成因分析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学习。

2、学习特点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开始发展抽象逻辑思维,但是对于初一年级的低年级初中生,具体形象思维还是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具体形象的动画、图片演示来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

3、兴趣基础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向往和神秘感,这就奠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学情分析)①知识与技能理解月相的概念及其成因,并能够利用月相成因示意图说明月相的周期性(朔--望--朔的演变过程)变化规律。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相关动画演示和模拟实验,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月相变化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供观测表,并布置月相观测任务,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理论去解释自然现象,树立理论联系实际这一价值观。

四、说教法根据本专题的内容构成,采用具体——抽象——具体的教学方式,先通过讲授法呈现学生熟知的事物和现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要学习的问题;然后采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动画的演示法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原因;最后再次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结合了学生观察月相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月相观察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观察记录,这里运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将学到的原理延伸到实践中。

五、教学准备月相形状变化示意图,PPT演示文稿,动画演示文件,实践观测记录表。

浙教版科学《月相》_1

浙教版科学《月相》_1
满月 三年者是的 否_恰_好__能__安__排_在12一个个农月历中月有?规律地变动。 18:00—6:00 月(1)球写的出自各转图周所期示与意绕的地月球相公名转称周以期及一相致对。应的农历日期。
全夜可见
二十二、二十三 下弦月 24:00—12:00
下下 下 东 东 比太阳提早6个小时
初一,十五或十六
(望)
(朔)
十五
初一
十六
5、月相变化规律的应用: ④

农历(阴历)月份的确定.


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①春节 正月初一(;新月) ②端午节 五月初五(;蛾眉月) ③中秋节 八月十五;(满月) ④重阳节九月初九;(凸月)
钱江潮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 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 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 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 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 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 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 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 前浪,层层相叠。
位置图
视觉形状 出现时间
不可见 初一
半圆 亮面朝西
初七、八
圆形 十五、六
半圆 亮面朝东
廿二、三
上弦月与下弦月
•“上上上西西”是指上弦 月上半月上半夜出来。 从西面出来,月面朝西 。 •“下下下东东”是指下 弦月下半月下半夜出来
② 月相变化周期 新月——满月——新月,平均:29.53天,
称为 朔 望 月。
A E→A→G→B→F→C→H→D→E
B
C
D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的第五节《月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月相的概念、成因及变化规律;掌握月相与时间的关系;了解人类对月相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成因及变化规律,能够描述月相与时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宇宙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的概念、成因及变化规律。

难点:月相与时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月相挂图、月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相变化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月相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学生观察月相变化动画,思考月相成因及变化规律。

3. 课堂讲解(1)月相的概念:月球绕地球运动过程中,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

(2)月相成因:月球绕地球运动,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3)月相变化规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4. 实践活动5. 例题讲解(1)什么是月相?月相是如何形成的?(2)月相有哪些变化规律?它们分别出现在农历的哪一天?(3)如何根据月相判断时间?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堂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2. 月相成因3. 月相变化规律4. 月相与时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本上的月相变化,分析月相与时间的关系。

2. 作业题目:根据月相变化规律,推测未来一个月的月相变化。

答案:根据月相变化规律,预测未来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如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月相的概念、成因、变化规律及与时间的关系。

科学浙教初一上3.5月相教案1

科学浙教初一上3.5月相教案1

科学浙教初一上3.5月相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星图中左东、右西在月相中的应用,了解月相的概念2、通过探究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掌握。

3、明白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4、了解月相与生活的关系,能用月相能大致判断方向和时间5、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实践的学法教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难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教学用具:一半涂黑、一半涂白的排球〔模拟月球模型〕,表格、图片等;带有农历日期的日历;教学过程:引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这句诗你能讲出哪些内容?〔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从诗中我们能够明白月有圆缺的变化等等。

〕你能说一说你平时看到的月亮形态是如何样的?能够动手画一画。

〔学生到黑板上画〕我们平时看到的月亮的形态基本上不同的,时圆时弯,我们把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一】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我们在小学里差不多明白: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转。

〔可引导学生一起讲出来〕讨论:日、月、地都在不停的运动,当太阳照到月球上,月球被太阳照亮的情况如何样呢?〔应被照亮半个球面〕什么原因?〔月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光不能透过,有一半能照到,另一半就照不到〕设疑: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确实是月球被照亮的部分,那什么原因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相基本上不同的呢?【二】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1、月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下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一下那个问题。

第一次探究观看:把南边的窗户当成太阳位置,阳光从南边射入〔平行光〕。

学生集中在教室的中间,让四个学生手持月球模型如图位置在教室四周站好。

教师指导:让学生先来判断四个同学的位置有没有站好,月球模型的朝向是否正确〔正确的加以表扬,不对的纠正〕我们中间的同学是地球上的观测者,你们的任务是把观看到的月相画出来。

展示:学生画的月相作品,并加以评价讲解:在第1个位置,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的中间,这时的月相名称为新月,事实上这时,我们在天空中看不到月亮;第2个位置,太阳和和月球地球大约成直角,这时称为上弦月;3位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地球上的人能看到整个月亮,为满月;4位时称下弦月。

2024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35《月相》教案c浙教版

2024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35《月相》教案c浙教版

2024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35《月相》教案c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5课《月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月相的概念、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的周期性以及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二章《地球与宇宙》的第五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掌握月相的周期性及其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思考、分析等方法,探索月相变化规律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变化的原因及周期性。

难点: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球仪、地球仪、手电筒、月相卡片。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展示一组月相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相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月亮的形状会发生变化?”2. 探究新知:(1)学生分组,每组用月球仪、地球仪、手电筒等教具,模拟月球、地球运动,观察月相变化。

(3)讲解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并结合月相卡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月相变化。

3. 例题讲解:通过一道例题,巩固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观察记录表,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2. 月相变化的原因3. 月相的周期性4. 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分析变化规律。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如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月相变化的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天文现象,如日食、流星雨等,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

科学浙教初一上3.5月相教案

科学浙教初一上3.5月相教案

科学浙教初一上3.5月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星图中左东、右西在月相中的应用,了解月相的概念(2)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把握月相变化的规律(3)明白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能用月相大致判断方向和时间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月相成因图”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即探究图示反映规律性的能力;(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通过对月相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诗词的理解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逐步形成自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在展示自我时注重科学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难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三】教学方法月相形成的缘故需要特别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把这种空间的位置关系转化为比较形象的具体化的情境是教学需要做的。

教学时应广泛借助于图片、动画、视频、教具等。

结合实验演示法、谈话法和探究性学习法。

【四】教学预备教师预备:一半涂黑、一半涂白的排球〔模拟月球模型〕,表格、图片等;带有农历日期的日历;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备:复习前面已学过的月球部分内容,预习新课内容。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情境一:上课前播放“水调歌头”的FLASH,创设学习月相的情境。

上课前,我们听了一首关于月亮的MTV,里面有句话“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那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月亮又是如何的呢?大伙先动手把你脑海中的月亮的形状画出来。

生:〔画月亮的形状〕小结:〔学生画好后,请几位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与大伙作交流与展示,并引出月相的概念:我们把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情境二:我们明白月球是远的,那什么原因我们看到的月球什么原因会有阴晴圆缺?〔什么原因会产生月相?〕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小结:这几位同学都特别善于思考,假设都特别不错。

那下面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我们差不多学习了太阳和月球,那我们先来看看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关系。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月相》教案
子升午沉
东半边亮
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填出表格的空出
展示古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让学生根据判断当时的月相
根据古诗和刚学的知识判断当时的月相
与学过的古诗结合起来,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活动
你现在是某杂志社的美术编辑,有一篇反映老师工作辛苦披星戴月的文章,需要你画一幅简单的插图。
由于月相知识较为抽象,因此通过动画来让学生形成一个立体的概念。
板书
在黑板上画出峨眉月的形成过程为何是这样的形状。然后找学生上来分别画出上弦月、满月、凸月等
听讲画图
一方面让学生在无形中记住各种月相的名称,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自动手更能发现他们的问题。
展示漫画
这幅漫画的名字叫做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欣赏漫画,发现问题
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
展示Flash动画
展示过程中,展示之前不断的让学生思考几种月相的见月时间和当时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
根据老师的引导回答让学生源自一个思维的动态过程。展示表格
月相
农历日期
升落时刻
肉眼观测
新月
初一
晨升昏落
看不到
上弦月
初七、初八
午升子沉
西半边亮
满月
十五、十六
昏升晨落
圆盘状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林肯连珠炮般的发言,驳得证人哑口无言,只得承认被人收买提供假证的事实。阿姆斯特朗也被当庭释放。
思考,解决问题
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明白月相知识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并且锻炼的他们筛选信息的能力。
作者:10071710131夏文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月相说课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月相说课

将实验结果联系实际和所要提 出的知识点——月相 将对应的字母填入索月相形成的原因,以及四种 主要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 下弦月”形成时的日、地、月关 系及形成日期。目的在于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做到从 学会到会学,同时通过自己探索 可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 掌握。
第5节 月相
丁桥镇中学 黄周毓
一、教材分析
本节在学习了地球,太阳,月球,星 空之后来反应日、地、月三者相对位 置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月相与我们的 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通过对月相 成因和变化规律的探究,使同学们掌 握月相变化的规律,并指导我们的实 践 ,学会应用月相判断日期、时间、 方向,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
端午节:日期 __________;
重阳节:日期 __________;
3、简单小结(由学生叙述)
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朔望月及不同月相形成的日期, 日、地、月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期及月相
作业布置:作业本,同步练习
十一、板书设计
一、月相成因 二、月相变化规律 新月—初一 上弦月—初七、初八 满月—十五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三、朔望月,阴历
教师总结月相变化规律,及朔 望月,阴历的定义,并设计一 个练习不仅让学生能巩固已经 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运用,还 能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新课标 的精神
练习 写出下列我国传统节日的农历日期及月相
春节:日期 __________;月相 _____ 元宵节:日期 __________;月相 _____ 中秋节:日期 __________;月相 _____
四、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逐 步形成自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 意识; 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在展示 自我时注重科学性。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美好明天的情感。

《月相》课件1(10页)(浙教版七年级上)

《月相》课件1(10页)(浙教版七年级上)
月相 图
月球各种圆缺形态科学问题吗?
月相的变化是 怎样形成的?
可能是… …
月球是透明的吗?本身能发光吗?
月球绕着地球转
B

,太阳光从一侧

射向月球。你能 用阴影表示出A
C
、B、C、D四个

A



位置上的月球没 有被照亮的部分
D
吗?
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是月球的哪个部分?
查一查,农历一个月有多少天,一个 公历年恰好能安排12个农历月吗? 说一说,有哪些节日是根据农历确 定的,分别在什么时间。
春节 端午 重阳 中秋
正月初一 五月初五 九月初九 八月十五
思考:你是否注意过,月面虽有圆缺变
化,但月面面貌本身却没有变化,也就 是说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地球, 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的背面的。那么 月亮为什么不肯转过脸去呢?请你设计 一个实验方案来解释这一现象。
A 月相



名称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朔)
农历 时间
初一
(望)
初七、 十五、 二十二、
初八 十六 二十三
月相变化的周期: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 月,为一个月相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 29.53天。称为朔望月
月相的变化是 如何形成的?
形成的原因:1、月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 的球体。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 地、月相对位置在有规律 的变化。
作业:
1、连续一个月 观测月相,记 录月相的变化。 记录方式可多 样化,如照片、 绘图、文字说 明等。
2、必做题 作业本第1、2、4题。 3、选做题 作业本第3、5题

月相教案浙教版科学教案

月相教案浙教版科学教案

月相教案浙教版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教材《月相》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月相的概念及其成因,月相变化规律,月相观测技巧以及月相与潮汐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成因及变化规律,掌握月相观测的基本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月相现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的成因、变化规律及观测技巧。

难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以及月相与潮汐关系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相演示仪、地球仪、月球仪、天文望远镜。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相图片,引发学生对月相变化的好奇心,引入新课。

2. 新课讲解:(1)月相的概念及成因:利用月相演示仪,讲解月相的概念、成因及分类。

(3)月相观测技巧:介绍月相观测的基本技巧,如选择观测时间、地点等。

(4)月相与潮汐的关系:讲解月相与潮汐的关联性,解释潮汐现象。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月相观测、月相变化规律等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成因及分类2. 月相变化规律3. 月相观测技巧4. 月相与潮汐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月亮,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并解释变化原因。

(2)简述月相与潮汐的关系。

2. 答案:(1)月相变化记录表(略)。

(2)月相与潮汐关系:月相变化会影响潮汐的大小和涨落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天文现象,组织天文观测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月相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

2. 月相与潮汐关系的掌握。

2024年月相教案浙教版科学教案

2024年月相教案浙教版科学教案

2024年月相教案浙教版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教材第八章《地球和月球》第三节“月相的秘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月相的定义、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观测的方法,以及月相与潮汐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掌握月相变化的原因。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月相与潮汐的关系,增强对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

难点:月相与潮汐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球仪、地球仪、投影仪、月相变化图。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观察夜晚的月亮,记录月亮的形状和位置。

(2)讨论月亮为什么会“变脸”,引导学生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讲解月相的定义和月相变化的原因。

(2)通过月球仪和地球仪,演示月相变化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预测未来几天的月相。

(2)分析月相变化与潮汐的关系。

4. 小组讨论(2)拓展延伸:介绍月相与农业生产、渔业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定义和变化原因2. 月相变化的规律3. 月相与潮汐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分析月相与潮汐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月相与潮汐的关系。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月相与人类生活、天文观测等方面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月相变化的原因及规律2. 月相与潮汐的关系3. 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记录与分析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月相变化的原因及规律月相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相对位置关系所决定的。

当月球与太阳相对地球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月亮被太阳光照亮的面积也随之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月相。

规律:(1)新月: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月亮不被照亮,无法观测到。

月相教案初中浙教

月相教案初中浙教

月相教案初中浙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月亮变化的习惯,提高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月相的概念及变化规律。

2. 观察月亮变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

2. 观察月亮变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月相图。

3. 月相变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变化。

2. 提问:同学们,你们注意到月亮每天都在变化吗?它有哪些变化?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月相的概念及变化规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月相的变化规律。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月相的概念,解释月相的变化规律。

2. 教师通过月相图,引导学生观察月相的变化。

3. 教师播放月相变化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月相的变化。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月相,观察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2. 学生将观察到的月相变化画在纸上,并进行展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交流如何更好地观察月亮变化。

3.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月相及天文现象。

2. 组织学生进行月相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变化,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及变化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要培养学生观察月亮变化的习惯,提高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在实践操作环节,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七年级科学上册《月相》课件1 浙教

七年级科学上册《月相》课件1 浙教
第5节
宋词片段: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问 主要描写什么景物?
讨论:
关于月相你有哪些了解呢? 农历十五的月亮是圆的 初一、三十看不到月亮 有时看到月牙儿 ……………………
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1、提出问题
为什么月亮有圆 缺变化呢?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
思考:
月面虽有圆缺变化,但月面面貌 本身却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月 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地球,在 地球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你能设 计一个实验解释这一现象吗?
月相与人类生活有何联系呢? 你根据月相来判断大致的日期吗?
科学作业: 1、课后练习; 2、作业本第5节全部;
动手画一画: 上弦月
初七、八
满月(望) 十五、十六
新月(朔) 初一
下弦月二十二、 二十三
月相变化

月相是如何
龄 图
变化的呢?它的
变化规律你能描
述出来吗?
问: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是多少时间?
平均周期为29、53天。这个周期称为 朔望月。
问:我国农历的月份是根据什么确 定的?农历一个月有多少天,一个公历 年恰好能安排12个农历月吗?
(A )(B)(C)(D)( E)(F )(G)(H)(A)
前 左 左 左 后 右 右右 前




月相讨论Βιβλιοθήκη 月相的变化是怎样 形成的?
月球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
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 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 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 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模拟月相变化

第五节 月相 教学设计

第五节 月相 教学设计

第五节月相教学设计第五节月相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课时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以学生的亲身参与和感知作为基础,以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作为动力,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为前提,创设教学情景,解决教学难点,关注实践体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

根据斯金纳提出的:积极发现原则——在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中,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积极性,主动进行月相成因及规律的探讨。

小步子原则——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一步步设疑引导,促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而不是一蹴而就。

及时反馈原则——在学生对新知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检测反馈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与观点。

二、教材分析《月相》一节是新课标教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月相一节,文字内容不多,但是包含大量知识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月相的成因、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相与人类的关系。

教材文字叙述不多,但高度概括,在教学处理时,一要充分利用教材图像信息,补充有关知识内容。

二要注意添加科学而细致的讲解和说明,引用生活中的事例加强学生感性认识。

月相的成因是教学中的难点,可以结合动态演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月相变化规律是教学重点,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古代诗歌,引起学生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

月相与人类的关系,可以通过对农历的介绍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作为主要教学手段。

三、学情分析认知方面,学生对月相的产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部分学生能够作一个初步的解释,而且学生对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在本课前有一定的认识,但具备这两个条件还不够,知识还只停留在形象的表达上,并不知道其形成原因和规律。

探究方面,学生对操作模拟实验还不是很熟悉,对制定实验方案还缺乏意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后,学生对操作方面的素养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能够合理地分工合作,严谨、细致地进行逻辑推理和解决科学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月相
一、探索月相
右边射过来的平行光为太阳光,要求画出相应空白位置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并在旁边注明月相名称及A、C、E、G 的农历日期。

二、课后练习
1、设计实验:我们看到的月球的月面始终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
2、探究:月相和时间的关系。

在中秋节满月的时候,我们看到月球在18:00从东边升起,早上6:00在西边落下。

在新月的时候,月球和太阳一起在6:00从东边升起,一起在18:00从西边落下。

根据这个规律,你能推算出上弦月,下弦月什么时候升起,什么时候落下吗?还有峨嵋月,两个凸月,下弦月。

3、观察记录:长期观察月相变化。

要求:自己设计表格,连续记录一个月的月相及当时的日期,时间,你看到的方向等……(可以隔日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