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第1章有理数复习教案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5 有理数的乘除(第1章 有理数 自学、复习、上课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5 有理数的乘除(第1章 有理数 自学、复习、上课课件)
(2) a - b<0, ab<0. 因为 ab<0,所以 a, b 异号 . 因为 a-b<0,所以 a<b. 所以 a 为负, b 为正 .
知1-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方法点拨:当逆用法则时,注意结果的多样性, 从和或积的符号分析加数或因数的符 号情况不止一种,两者结合起来分析 即可得解 .
感悟新知
(2)1
3 4
×
(-
2 7
);
1
3 4
×
(-
2 7
)=-(74
×
2 7
)=-
12.
运算时,带分数要 化为假分数 .
感悟新知
知1-练
(3)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3
)
×(-1);
解:
(-
2 3
)
×(-1)
=+(23
×
1)
=
2 3
.
(4)
(-7
2 3

0.
(-7
2 3

0=0.
任何数与1 相乘都等于它 本身,任何数与-1相乘 都等于它的相反数 .
知1-练
2-1.若三个数a, b, c满足(a-b)(b-c) >0,则下列关于 a, b, c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可以确定最大的数是a,最小的数是c B. 可以确定最大的数是c,最小的数是a C. 可以确定中间的数是b D. 可以确定中间的数是a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3 [母题教材 P40 习题 T6]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 始盛开” . 诗词反映了深山海拔高、气温低、花开晚 的自然现象 .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 1 千米,气温 下降约 6 ℃. 一座山的海拔为2 千米,如果小明在山脚 下(海拔为 0 千米)测得的气温是 5 ℃,那么小明乘缆 车到山顶后测得山顶的气温约是__-__7_℃___ .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期末复习课件(51张ppt)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期末复习课件(51张ppt)

数学·沪科版(HK)
第1章 |复习(一)
考点攻略
►考点一 正、负数的意义
例 1 (1)如果前进 5 米记作+5 米,那么后退 8 米记作 -8米 . ________ (2)如果收入 200 元记为+200 元,那么-50 元表示的意义 50元 . 为支出 __________
[解析] 如果前进记为正,则后退记为负,所以后退 8 米 记为-8 米;如果收入记为正,则支出记为负,所以-50 元 则表示支出 50 元.
[ 解析 ]
是否为数轴,关键是要根据数轴的三要
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来加以判断.
数学·沪科版(HK)
第1章 |复习(一)
误区警示 数轴是一条直线,它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 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数学·沪科版(HK)
第1章 |复习(一) ►考点三 相反数的概念
-(-2013)的相反数是 1 B. 2013 D.-2013 ( D)
数;
数学·沪科版(HK)
第1章 |复习(二)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 要先 乘方 , 再 乘除 , 后 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果有括号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按小括号、中括号、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号的次 序进行).
数学·沪科版(HK)
第1章 |复习(二)
2.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一个绝对值大于或等于 10 的数都可以记成 ±a × 1 0 n 的 形 式 , 其 中 1 ≤ a < 1 0 , n 等 于 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3.近似数 由于受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因素的影响, 测量的结果一般只是一个与实际数值很接近的数,我们将 此数称为 近似数 .
[解析] 17410=1.741×104,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 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确定 n 的值是易错点,由于 17410 有 5 位,所以可以确定 n= 5-1=4,即 17410=1.741×104.

2023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教案 1.5有理数的加法

2023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教案 1.5有理数的加法

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教案1.5有理数的加法教学内容第 1课时主备教师田静涛复备教师授课班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3)提高准确运算的能力、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从实践中的两次连续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中,体会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结合组数轴描述出变化的过程,列出相应的等式,从而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践、探索、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与加法运算率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灵活的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教法尝试教学法教具教学过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在球场上,小亮操纵遥控车模沿东西方向做定向行驶练习,每回做两次,如果规定初始位置为0,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二、展开求两次运动结果用什么运算?(加法)师:按照上面对正负的规定,用算式表示为:注:(1)确定结果;(2)把过程和结果用有理数表示;(3)用加法表示运动的结果325(3)(2)5↓↓↓+++=+向东行米向东行米向东行了米325(3)(2)5↓↓↓-+-=-向西行米向西行米向西行了米学生将其它的几次运动表示出来。

三、一起探究思考:1.两个正数相加时,和的符号与加法符号有什么关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学生可以说出来的学生分组讨论:参照课本P19表依次打出行驶情况,让学生说出运动结果及数轴表示,老师再补充纠正。

程和的绝对值与加法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2.两个负数相加时,和的符号与加法符号有什么关系?和的绝对值与加法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3.一个负数和一个正数相加:(1)正数的绝对值较大时,和的符号与加法符号有什么关系?和的绝对值与加法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2)负数的绝对值较大时,和的符号与加法符号有什么关系?和的绝对值与加法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3)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时,和等于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同时根据上面的例子引导。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专题复习学案设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无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专题复习学案设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无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专题: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知识要点1.加法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a +b = ;(2)加法结合律:(a +b )+c = . 注: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的方法: (1)同号结合:把 相同的几个数结合相加; (2)凑整:把和为 的几个数结合相加; (3)凑零:把和为 的数结合相加;(4)同形结合: 相同或易于通分的分数结合相加;(5) 结合:①带分数相加,把带分数的整数部分、真分数部分分别结合相加;②小数相加,把整数部分、纯小数部分分别结合相加.2.有理数混合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先将减法统一成 法,然后利用 法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进行运算.※题型讲练题型一 加法运算律的运用【例1】1.下列使用加法的运算律最为合理的是( ) A .(-8)+(-5)+8=[(-8)+(-5)]+8B .16+(-27)+(-56)+(+57)=[(-27)+(-56)]+[16+(+57)]C .(-2.6)+(+3.4)+(+1.7)+(-2.5)=[(-2.6)+(-2.5)]+[(+3.4)+(+1.7)]D .9+(-2)+(-4)+1+(-1)=[9+(-2)+(-4)+(-1)]+1 2.计算:(1)(-1.5)+20+(-18)+(-8.5);(2)(-8.4)+112+()-25+(-0.3)+235.变式训练1: 1.计算:(1)21+(-4)+(-43)+9+(-7);(2)(-0.8)+6.4+(-9.2)+3.6+(-1);(3)()-357+(-15.5)+()+1827+()+512;题型二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2】1.不改变原式的值,把18-(+33)+(-21)-(-42)写成省略括号后的形式是( )A .18+(-33)+(-21)+42B .18-33-21+42C .18-33-21-42D .18+33-21-42 2.计算:(1)(-5)-(-10)+(-32)-(-7);(2)213+635+(-213)-(+525);(3)-6.5+(-3.3)-(-2.5)-(+4.7);变式训练2: 1.计算:(1)3.1+(-28)+28-(-6.9);(2)635+24-18+425-16+18-6.8-3.2;(3)-14-(+134)-(-3.75)-0.25+(-312).题型三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综合问题【例3】1.计算1-2+3-4+5-6+…+2017-2018的结果是( )A .-1009B .-2015C .-2016D .-12.阅读下面文字:对于(-556)+(-923)+1734+(-312)可以如下计算:原式=[(-5)+(-56)]+[(-9)+(-23)]+(17+34)+[(-3)+(-12)]=[(-5)+(-9)+17+(-3)]+[(-56)+(-23)+34+(-12)]=0+(-114)=-114.上面这种方法叫拆项法,你看懂了吗?仿照上面的方法,请你计算:(-200056)+(-199923)+400034+(-112).变式训练3: 1.甲、乙两人做划拳走步游戏,从同一起点出发,每对决一次,赢的人向正方向走,输的人向负方向走,规定:向东前进为正,(1)(2)甲、乙共走了多少米?(3)在游戏中,若向东每前进2米奖励一颗糖,则甲可得到几颗糖?※课后练习1.算式8-7+3-6正确的读法是( )A .8、7、3、6的和B .正8、负7、正3、负6的和C .8减7、加正3、减负6D .8减7加3减6的和2.把(+5)-(+3)-(-1)+(-5)写成去括号的形式是( ) A .-5-3+1-5 B .5-3-1-5 C .5+3+1-5 D .5-3+1-53.计算0.125+()+314+()-318+()+78+(-0.25)时,可以运用的运算律是( )A .加法交换律B .加法结合律C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D .以上选项均不正确4.杨梅开始采摘啦!每筐杨梅以5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记录如图,则这4筐杨梅的总质量是( )A .19.7千克B .19.9千克C .20.1千克D .20.3千克 5.某校食堂一周内的盈亏(盈余记为正,亏损记为负,单位:元)情况如下:132,-12,-105,127,-87,137,98.则这一周的盈亏情况是( )A .盈余B .亏损C .不盈不亏D .无法判断 6.将(+20)-(+3)+(-5)-(-4)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为: .7.某股民在上周星期五买进某种股票500股,每股60元.下星期三收盘时每股 元.8.五袋大米以每袋50千米为准,超过的记为正,不足的记为负,称重记录如下:+4.5,-4,+2.3,-3.3,+2.5.这五袋大米共超重 千克,总重量是 千克.9.规定一种新运算※,用a ※b 表示由a 开始的连续b 个整数之和,如2※3=2+3+4=9,则(-3)※6=________.10.已知a ,b ,c 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用“>”或“<”填空:(1)|a |______|b |; (2)a +b +c ______0: (3)a -b +c ______0; (4)a +c ______b ; (5)c -b ______a . 11.计算:(1)-37+(-12)-(-18)-13; (2)134-216-1.75+323;(3)-1.5-()-414+334-()+812 (4)314+(-213)-(+414);(5)(-2.48)+(+4.33)+(-7.52)+(-4.33);(6)534-(-314)+(-612)-5.75-5.5-0.25.12.出租车司机小王从位于东西走向的阳光大道上的出租车车站A 出发,一直在该大道上运营,如果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小王每次载客的里程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千米):+5;-8;+7;-6;-4;+6;+2;-3.请问:(1)小王将最后一位乘客送达目的地时,小王距离出租车车站A多远?小王这时在出租车车站A的哪个方向上?(2)哪一位乘客下车时,出租车距离出租车车站A最远?(3)若出租车每千米耗油0.3升,问出租车从出发到最后一位乘客下车时共耗油多少升?。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加减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新版)沪科版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加减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新版)沪科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指……(包含正负数的加减运算)。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购物找零、计算温度变化等。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方便地处理这些问题。
- 个别辅导区可以设置在教室的一角,为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5. 其他资源:
-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在课堂上展示辅助材料。
- 确保教室网络连接稳定,以便需要时能够快速访问在线教学资源。
- 准备学生评价工具,如评价表、反馈卡等,用于课后收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评价。
5. 探究题:尝试找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个实际应用案例,并解释其运算过程。
答案:例如,小明的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为-2℃,他发现室外温度为5℃,他想计算室内外温差。运算过程:5 - (-2) = 5 + 2 = 7℃。室内外温差为7℃。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1. 教学方法:我采用了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加减法则和括号的使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运算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原理。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本章复习教案新版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本章复习教案新版沪科版

本章复习【知识与技能】对本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熟练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等有关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釆用讨论法、练习法、尝试指导法,反思有理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和增强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学会如何归纳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学重点】回顾本章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教学难点】有理数的运算.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展示本章知识框图,使学生系统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时,边回顾边建立知识框图.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理解基本概念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对于正数与负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例如-a不一定是负数,因为字母a代表任何一个有理数,当a是0时,-a是0,当a是负数时,-a是正数;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除π和与π有关的数外,其他的数都是有理数.(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故而可以用数轴来比较数的大小.(3)求相反数的方法:直接在数字前加负号;如果是式子,先把整个式子括起来,再在括号前加负号;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0的相反数是0.(4)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如果a>0,那么|a|=a;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如果a<0,那么|a|=-a;0的绝对值是0,如果a=0,那么|a|=0.2.有理数的运算的说明:(1)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建是熟练掌握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运算顺序.比较复杂的混合运算,一般可先根据题中的加减运算,把算式分成几段,计算时,先从每段的乘方开始,按顺序运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一是要注意运算顺序,先算高一级的运算,再算低一级的运算;二是要注意观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以提高运算速度及运算能力.3.关于本章的数学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中一种常用思想方法,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常常与数轴、绝对值的知识融合于一体,画出数轴、观察数轴,从中进行体验,有助于解决问题.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一只蜗牛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先向右移动2个单位,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这时蜗牛与数轴上的田螺相距1.5个单位,求田螺表示的数.【分析】先画出数轴,如图所示:蜗牛从原点O出发第一次向右移动2个单位,此时蜗牛表示的数为2,第二次向左移动5个单位,这时蜗牛表示的数为-3,又由于田螺与蜗牛相距1.5个单位,根据距离的概念和绝对值的知识,田螺在数轴上位置在点P或P1,即表示的数是-4.5或-1.5.【答案】-4.5或-1.5例2若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请化简|a+1|和|a-1|.【分析】对于绝对值的化简,分析出a+1,a-1的正负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数轴很容易得出结论.观察数轴可知a的对应点在原点右侧,所以a为正数.所以a+1为正数,即|a+1|=a+1.因为a的对应点在0和1之间,所以a为小于1的正数.所以a-1<0.解:因为a>0,所以a+1>0.所以|a+1|=a+1.因为0<a<1,所以a-1<0.所以|a-1|=-(a-1)=1-a.例3计算:【分析】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准确地把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恰当地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例4下表是七年级(1)班第一组学生的体重.以体重50kg为标准(超出部分为正,不足部分为负):求:(1)这组同学中,哪个同学的身体最重?哪个同学的身体最轻?(2)这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分析】(1)求哪个同学的身体最重,即求哪个同学的体重超出50kg的最多;(2)超出50kg部分的平均值与50kg的和即为这组同学的平均体重.解:(1)因为-6<-4<1<3<5<7所以小天同学的身体最重,小丽同学的身体最轻.(2)这组同学的平均体重为:50+[(-6)+(-4)+1+3+5+7]÷6=50+6÷6=51(kg)【分析】一般情况下,分数计算是先通分.本题通分计算将很繁琐,但我们观察到各个分数分母的后一个因数比前一个大1,且后一个分数的分母含有前一个分数分母的因数,每一个分母中因数之差等于分子,故可利用如下一个关系式:再把每一项拆成两项之差,然后再计算,这种方法叫做裂项法.【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本节课重点所在,这5个例题层次递进,对本章重要知识点进行有效复习和巩固,强化学生对本章重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1.在数轴上的点A、B位置如图所示,则线段AB的长度为()A.-3B.5C.6D.73.(1)12的绝对值是_______,绝对值是12的是_______,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2)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_______个;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有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粮库3天内进出库的吨数如下:(“+”表示进库,“-”表示出库)+26、-32、-15、+34、-38、-20.(1)经过这3天,库里的粮食是增多还是减少了.(2)经过这3天,仓库管理员结算发现库里还存480吨粮,那么3天前库里存粮多少吨?(3)如果进出的装卸费都是每吨5元,那么这3天要付多少装卸费?5.一个正方体木块粘合成如图所示形式,它们的棱长分别为1cm、2cm、4cm,要在模型表面涂油漆,如果除去部分不涂外,该油漆的成本为5元/cm2,求模型涂漆共花费多少元钱?【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回顾本章主要知识点,教师适时予以评讲,阐明应用各知识点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所选例题,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答案】1.D 2.C3.(2)57-3、-2、-1、0、1、2、34.解:(1)26+(-32)+(-15)+34+(-38)+(-20)=-45答:经过这3天,库里的粮食是减少了45吨.(2)480-(-45)=525答:3天前库里存粮525吨.(3)(26+32+15+34+38+20)×5=825答:这3天要付装卸费825元.5.解:大正方体的涂漆面积是:42×4+(42-22)=64+12=76(cm2)棱长为2cm的正方体的涂漆面积是:22×4+(22-12)=16+3=19(cm2)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涂漆面积是:12×5=5(cm2)所以,总涂漆的面积为:76+19+5=100(cm2)总费用为5×100=500(元)答:模型的涂漆的总费用为500元.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堂课你能系统地回顾本章所学有关有理数的知识吗?你会用数轴来比较数的大小吗?你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吗?【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交流与反思,对于学生的困惑与疑问,教师应予以补充和点评.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52页“复习题”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复习是首先通过知识框图整体把握,引导学生对本章知识点进行梳理,构建本章知识体系,通过典型例题探究加深学生对主要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常用解题方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是否认真思考,相互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在反思和交流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通过典型例题强化有理数的运算,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章 有理数 自学、复习、上课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章 有理数 自学、复习、上课课件)

知2-练
(4) (- 23)3; (5)(- 1) 2 024; (6) (- 1 12) 4.
解题秘方:先确定幂的符号,然后转化为乘法运 算算出结果.
感悟新知
(1)(- 5) 4;
解:(- 5) 4=+(5× 5× 5× 5) =625. (2) - 54; - 54 = -(5× 5× 5× 5) = - 625.
感悟新知
知2-讲
2.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计算一个有理数的乘方时,应将乘 方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先确定幂的符号,再计算幂的绝 对值 . 特别地,当底数较大时,可借助于计算器计算 .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知2-讲
1.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主要揭示幂的符号法
则.一看底数,二看指数,确定符号后还是按
照有理数的乘法算出其结果.
2.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非0 有理数的奇次幂仍然
互为相反数 .
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非 0 有理数的偶次幂相等.
感悟新知
3. an, -an 及(-a) n 的区别与联系
an
-an
知2-讲
(-a) n
相同点
指数都是 n
不 同
意义不同
n 个 a 相乘的积
n个a相乘的 积的相反数
n 个 -a相乘 的积
点 底数不同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利用乘方的意义确定底数和指数.
知1-练
解:(1) (- 2) 5 的底数是 - 2 ,指数是 5, 它表示(- 2) × (- 2) × (- 2) × (- 2) × (- 2) . (2) - 25 的底数是 2,指数是 5, 它表示 - 2× 2× 2× 2× 2. (3)(- 23)2的底数是 (- 23) ,指数是 2, 它表示 (- 23) × (- 23).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 正数和负数(第1章 有理数 自学、复习、上课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 正数和负数(第1章 有理数 自学、复习、上课课件)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知2-讲
1. 定义 在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量,其中有一种量,它们 的属性相同(即同类量),但表示的意义却相反,我们把这样 的量叫作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两要素”:
知2-讲
(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成对出现的,单独的一个量不能称为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2 课时流程
正数和负数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及其分类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正数和负数
知1-讲
1.定义 正数: 大于 0 的数叫作正数 . 负数: 在正数前面添上负号“ -”的数叫作负数 .
2.数的符号 一个数前面的“ +”“ -”号叫作它的符号,其 中 “ +”号可以省略不写,而“ -”号不能省略不写 .
感悟新知
知2-练
(2)如果某蓄水池的水位比标准水位高 3 m,记作 +3 m, 那么比标准水位低 0.5 m应记作-__0_._5_m_ ,恰好在标 准水位应记作 ___0_m______. 解:比标准水位高的水位用正数表示,那么比标准 水位低就用负数表示,恰好在标准水位就用 0 m表 示,故填“-0.5 m; 0 m”.
(1) 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 (2)按有理数的性质分类
正整数
例1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知1-练
+0.005,
-100,23


5 4

0.333…,-4,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加减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新版)沪科版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加减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新版)沪科版
2.教学难点:
(1)有理数加减法符号的确定:学生容易混淆同号相加和异号相减的规则,导致运算错误。
(2)带有绝对值的有理数加减法:学生难以理解绝对值在加减法运算中的作用,无法正确计算。
(3)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加减运算:学生缺乏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快速准确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运算:学生运算速度慢,容易出错,需要提高运算效率。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关于有理数加减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历史背景介绍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例如通过网络资源查找其他有趣的关于有理数加减法的题目和解法,或者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有理数的加减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有理数的加减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有理数的加减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数学建模:培养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加减运算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数据分析:使学生能够通过有理数加减法运算,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
4.数学运算: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5.模型认知:使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减法运算在数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
9.提供一些有关有理数加减法的趣味性问题或数学谜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7近似数教案(新版)沪科版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7近似数教案(新版)沪科版
-关键词:四舍五入法、计算步骤
-句子:使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先确定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然后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计算。
3.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重点知识点:近似数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句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近似数在购物、烹饪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b. 5.9(最接近的整数)= 6;
c. 7.4(最接近的整数)= 7;
d. 8.1(最接近的整数)= 8。
3. a. 3.1(保留一位小数)的实际数值= 3.1;
b. 4.5(保留两位小数)的实际数值= 4.5;
c. 6.78(保留三位小数)的实际数值= 6.78;
d. 7.89(保留四位小数)的实际数值= 7.89。
教学反思
今天讲授了七年级数学上册的近似数概念,我感到课程进行得相对顺利,但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近似数概念时,有些学生对于“近似”这个词的理解不够深入,他们可能会将近似数和精确数混淆。因此,我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突出近似数和精确数的区别,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学生能够明确近似数是与精确数相对的概念,它是对实际数值的一种近似表示。
2.掌握近似数的求法: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近似数的计算,能够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应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近似数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购物时的价格估算、烹饪中的食材配比等。
-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学生可能对近似数的含义和应用场景理解不深,难以理解为什么要使用近似数。
-掌握四舍五入法:学生可能对四舍五入法的规则理解不清晰,容易在实际计算中出错。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加减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新版)沪科版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加减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新版)沪科版
答案:
(1) $(-3) + 7 = 4$
(2) $(-2.5) + (-3.5) = -6$
(3) $(-4) + 0 = -4$
(4) $5 + (-5) = 0$
例题2:计算下列各式:
(1) $(-\frac{1}{3}) + (\frac{2}{3})$
(2) $(-\frac{4}{5}) + (-\frac{1}{5})$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讨论,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于具体情境中,提高了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学会了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学会了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准备与有理数加法相关的练习册和习题集,用于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辅助材料:
-准备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总结图表,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加法规则,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准备一系列与有理数加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图片或情境描述,以便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知识。
-制作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动画视频,通过动态演示加法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同号和异号有理数相加的规律。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深化了对有理数加法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
-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数学运算能力,还培养了逻辑思维、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等多方面的能力。
2.当堂检测: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以下当堂检测内容:
a.基础知识题:包括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法则的运用,以及数轴模型的应用。

2015-2016学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第一章有理数复习(一)(教案+练习+答案)

2015-2016学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第一章有理数复习(一)(教案+练习+答案)

2015-2016学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第一章有理数复习(一)(教案+练习+答案)第一篇:2015-2016学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第一章有理数复习(一)(教案+练习+答案)有理数复习(一)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相关的概念。

难点:对数轴、绝对值等的理解。

二.具体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基本概念1.负数在正数前面加“-”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整数0⎨⎩正分数⎪⎪⎪⎪⎪负整数有理数⎨有理数⎨0⎩⎪⎪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1)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4.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1)数a的相反数是-a(a是任意一个有理数);(2)0的相反数是0;(3)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a≠0)(1)a的倒数是a;(2)0没有倒数;(3)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6.绝对值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1)a的绝对值记作|a|;(2)若a>0,则|a|=a若a=0,则|a|=0若a<0,则|a|=-a(3)对任何有理数a,总有|a|>0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可通过数轴比较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2)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8.科学计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2)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3)近似数就是与实际数非常接近的数。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2.经历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过程,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3.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理解零不能做除数.4.理解除法转化为乘法,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5.会运用除法法则求两个有理数的商,会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教学重点: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教学难点:有理数除法确定商的符号后,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精心构思启发导语并及时点拨,使学生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2.学生学法:通过练习探索新知→归纳除法法则→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探究解决问题一:已知3x=15,则x=;-3x=15,则x=.探究解决问题二:4×=-20;-8×=40.你是如何计算的?探究解决问题三:根据乘除互逆运算关系,你能求下列两数的商吗?乘法除法2×3=66÷2=6÷3=-2×3=-6-6÷2=-6÷3=-2×(-3)=-6-6÷(-2)=-6÷(-3)=你能发现有理数除法又是如何计算的?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新知一有理数除法法则一交流:1.两数相除,商的符号与被除数、除数符号有何关系?2. 商的绝对值与被除数、除数符号有何关系?3.零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商为多少?有理数除法法则一:1.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 零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仍得零,零不能做除数。

1.小学里学过有关倒数的概念是什么?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用1除以这个数) 4和32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为什么没有? 2.小学里学过的除法与乘法有何关系?例如10÷0.5=10×2;0÷5=0×51,你能总结出一句话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3.5÷0=?,0÷0=?呢?(这些式子无意义)也就是说0是没有倒数的。

2023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2023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2023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2023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是学生在初入初中阶段遇到的第一章数学课程,对学生来说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的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运算及其性质,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有理数,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但对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实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理解有理数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2.有理数的性质3.有理数的运算方法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探究有理数的知识。

2.运用实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让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内容,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基本知识。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运算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基础题,然后进行提高题和拓展题的练习。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解答,确保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复习教案-(新版)沪科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复习教案-(新版)沪科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 有理数》复习教案 (新版)沪科版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复习。

教学目的和要求:1.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运算。

难点:负数和有理数法则的理解。

教学工具和方法: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阅读教材中的“全章小结”,给关键性词语打上横线。

二、讲授新课:1.利用数轴患讲有理数有关概念本章从引入负数开始,与小学学习的数一起纳入有理数范畴,我们学习的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从数轴上看,小学学习的数都在原点右边(含原点),引入负数以后,数轴的左边就有了实际意义,原点所表示的0也不再是最小的数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从左向右越来越大,A 点所表示的数小于B 点所表示的数,而D 点所表示的数在四个数中最大。

我们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这两点间的距离,则AO >BO >CO ,这个距离就是我们说的绝对值。

由AO >BO >CO 可知,负数的绝对值越大其数值反而越小。

由上图中还可以知道CO=DO ,即C 、D 两点到原点距离相等,即C 、D 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又它们在原点两侧,那么这两数互为相反数。

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就是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等距的两点所表示的数。

利用数轴,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许多题目。

2.例题:例1:(1)求出大于―5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2)求出适合3<x <6的所有整数; (3)试求方程x =5,x 2=5的解; (4)试求x <3的解解:(1)大于―5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在数轴上表示±5之间的整数点,如图,显然有±4,±3,±2,±1,0。

(2)3<x <6在数轴上表示到原点的距离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3绝对值教案(新版)沪科版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3绝对值教案(新版)沪科版
3.数轴操作法: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不同数的绝对值,直观地感受绝对值的意义。通过数轴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提高直观想象能力。
4.小组讨论法: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绝对值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素养。
5.游戏化教学:设计一些关于绝对值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数学建模:利用数轴表示绝对值,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3.直观想象:通过数轴直观表示绝对值,培养学生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4.数据分析:在学习绝对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课堂纪律良好,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而有的学生在这些方面则存在一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管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综合分析,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加强课堂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时存在困难。他们对于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和绝对值的表示方法不够清晰。为了改进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数轴的直观教学:我会在课堂上更加注重数轴的直观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轴的概念和应用。例如,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数轴,让学生在上面标出不同的点,并计算它们的绝对值。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7近似数教案(新版)沪科版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7近似数教案(新版)沪科版
3. 近似数的精确度
- 精确度的定义
- 有效数字与精确度的关系
- 近似数的精确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4. 近似数的四则运算
- 近似数加减乘除的基本规则
- 运算过程中精确度的保持与调整
- 近似数运算的误差分析
5. 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测量数据中的近似数处理
- 科学研究中的近似数使用
- 工程计算中的近似数应用
2. 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近似数的掌握情况。
3. 拓展:讨论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近似数例子,与同学分享。
教学评价:
1. 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率。
2. 学生课堂参与度。
3. 学生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形成数感,增强对数学符号和数学表达式的认识。
强调近似数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近似数。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知识点梳理
1. 近似数的概念
- 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区别
- 近似数的产生原因和应用场景
2. 近似数的表示方法
- 四舍五入法
- 科学记数法
- 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2)近似数的四则运算:在四则运算中,如何处理近似数,使得运算结果既满足精确度要求,又便于实际应用。
难点解析:讲解近似数运算的技巧,如保留足够的有效数字、避免计算过程中的误差累积等。
(3)实际问题中的近似数应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近似数求解。
难点解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近似数进行求解,例如:计算圆的面积时,将圆周率π近似为3.14。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6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教案(新版)沪科版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6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教案(新版)沪科版
5.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乘方的定义、运算规则、实例解析等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方知识。
6.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以巩固学生对乘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教学反馈表:准备一份教学反馈表,用于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生能够将有理数乘方的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以巩固学生对有理数乘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运用乘方知识解决,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给出一些拓展性的题目,鼓励学生探索和创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乘方的定义和运算规则的图示、实际问题案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方知识。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准备一些计算器、纸张、彩色笔等,让学生进行乘方运算的实践操作。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为每组提供一张桌子、几支笔和一些纸张,以便他们进行讨论和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有理数乘方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有理数乘方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有理数乘方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有理数乘方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有理数乘方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教案教学设计(17课时含教学反思)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教案教学设计(17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1章有理数教学设计1.1 正数和负数 (1)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 (1)第2课时有理数的分类 (4)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 (7)第1课时数轴 (7)第2课时相反数 (10)第3课时绝对值 (12)1.3 有理数的大小 (14)1.4有理数的加减 (16)1.4.1. 有理数的加法 (16)1.4.2. 有理数的减法 (19)1.4.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2)1.5 有理数的乘除 (25)1.5.1. 有理数的乘法 (25)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 (25)第2课时多个有理数的乘法 (27)1.5.2. 有理数的除法 (28)1.5.3. 乘、除混合运算 (31)1.6 有理数的乘方 (34)第1课时乘方 (34)第2课时科学记数法 (36)1.7 近似数 (38)本章复习 (41)1.1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了解正负数的实际意义.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过程与方法】从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正负数的概念,并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使学生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体现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教学重点】重点是理解正负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教学难点】难点是正、负数的意义.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情境1】我先向同学们作个自我介绍,我姓××,大家可以叫我××老师,身高××米,体重××千克,今年××岁,教龄是××年,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一些数,它们是些什么数呢?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等整数;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所以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在《天气预报》中我们看到了哈尔滨、北京、上海三个城市某天的温度表示,如果没有播音员的解说,你能明白这些数的确切含义吗?【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不够用了,从而引出负数.情境1中让学生发现数不够用了.情境2中让学生体验了负数的存在和意义.【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到负数存在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有趣的情境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相反意义的量问题1阅读教材第2页中的图表,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举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问题2观察上面所找出的相反意义的量,它们在意义上是什么关系?它们都是数量吗?【教学说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生活,在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得出结论.【归纳结论】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入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2.正负数的概念问题1把上面涉及的数都列出来,并分组归类.可以分为几类?每类各具备怎样的特征?问题2把0放在哪一类?0表示什么意义呢?【教学说明】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数的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明确正负数的特征,另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感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不仅表示没有,还表示正负数的分界.【归纳结论】如3,1.2,12,100,286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如-3,-1.5,-150,-23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正数前可加正号“+”,通常情况下正数前的正号可省略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各对量中,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是()A.购进50斤苹果与卖出-50斤苹果B.高于海平面786米与低于海平面230米C.向东走-9米和向西走10米D.飞机上升100米与前进100米2.在+2.7,-10.2,2.4,+57,-3.6,0,152中,正数有()A.6个B.4个C.3个D.2个3.下列说法:(1)不带“-”的数都是正数;(2)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3)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4)0℃表示没有温度.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4.一个物体沿着东、西两个方向运行,设向东记为正、向西记为负.(1)向东运动2米,记作________,向西运动4米,记作________;(2)+3米表示向______运动______米,-6米表示向______运动______米;(3)物体原地不动时,记作________米.5.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m,记作-155m,福州鼓山绝顶峰高于海平面919m,记作________m.6.观察下列各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2,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仪表顺时针旋转80°记作-80°,18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李先生上星期五买进某公司股票7 000股,每股27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1)这五天中,哪几天的股票是上涨的?哪几天的股票是下跌的?(2)哪天股票上涨得最多?你能算出这天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吗?【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利用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有更加明确的认识.【答案】1.B 2.B 3.A4.(1)+2 -4 (2)东3西6 (3)05.+9196.5 -6 77.仪表逆时针旋转180°8.解:(1)星期一、星期二股票上涨;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股票下跌.(2)由表格知,星期二股票上涨得最多,上涨了4.5元.这天收盘时每股是27+4+4.5=35.5(元).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相反意义的量具备的要素是什么?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举例说明.2.什么叫有理数?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举例说明.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4页“练习”和第5页“习题1.1”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第2课时有理数的分类【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2.能够把给出的有理数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并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分类”方法的理解.【情感态度】由已学知识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重点是知道有理数的含义及分类.【教学难点】难点是有理数的分类.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框里:-16,0.04,12,23,+32,0,-3.6,-4.5,+0.9.【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在情境1中,数0能放入正数框或负数框里吗?你认为有理数还可以怎样分类?【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将数分类时发现数0的特点.情境1让学生发现数0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数.情境2让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其他分类方法.【教学说明】通过实现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到数0的意义及有理数的分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会进行有理数的分类,同时,有趣的情境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有理数的概念问题1什么是有理数?上面提到的数都是有理数吗?问题2同学们学过的数中,有没有不是有理数的?举例说明.【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归纳结论】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问题1有理数按定义如何分类?问题2有理数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教学说明】一方面让学生明确有理数的分类依据,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感知不同的分类方法.【归纳结论】有理数的分类:(1)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2)按有理数的符号分类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有理数是正数和负数的总称B.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总称C.有理数是非负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的总称D.有理数是非正有理数和正有理数的总称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有理数中,零的意义仅表示没有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有理数C.0是最小的整数D.0不是偶数3.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50,+10,1,15-,+102,51.2,-3.06,0,02.,1113+.其中正整数有______________,分数有______________ ,正分数有______________,非正数有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中:-3,15,3.6,132-,0,+235,-0.75,+3,-2 005,310+,76.正数:{},负数:{},整数:{},分数:{},负整数:{},非负数:{}.【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数0的意义及有理数的分类有更加明确的认识.【答案】1.A 2.B3.+10,1,+102,15-,51.2,-3.06,02.,1113+51.2,02.,1113+,-50,15-,-3.06,04.正数:{15,3.6,+235,+3,310+,76}负数:{-3,132-,-0.75,-2005}整数:{-3,0,+235,+3,-2005,76}分数:{15,3.6,132-,-0.75,310+}负整数:{-3,-2005}非负数:{15,3.6,0,+235,+3,310+,76}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什么叫有理数?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举例说明.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5页“习题1.1”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1课时数轴【知识与技能】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过程与方法】从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轴”的概念,并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数轴”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理解;从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反数”和“绝对值”的理解;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利用数轴表示相反数打下基础.【情感态度】通过画数轴,增强学生学习的耐心,认识到数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教学重点】重点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难点】难点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支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同学们,你们能否尝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并且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呢?【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画图表示位置时,注意方向性、起始位置和单位长度的选取,从而得到数轴.情境1中由学生读出,然后其他学生判断.情境2中画一条直线表示马路,从左到右表示从西到东的方向.在直线上任意取一个点O表示汽车站的位置,规定1个单位长度(线段OA的长代表1m),分别用数标出柳树、槐树、电线杆、汽车站的位置.【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到数轴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会画出数轴并能用数表示数轴上点的位置,同时,有趣的情境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数轴的概念问题1 什么是数轴?温度计可以看作表示正数、0、负数的直线吗?问题2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一个数轴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归纳结论】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单位长度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表示正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右侧,表示负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左侧,表示0的点是原点.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有关数轴的说法正确的是()A.数轴是一条直线B.数轴是一条线段C.数轴是一条射线D.直线是数轴2.A为数轴上表示-1的点,将A点沿数轴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B点,则B点所表示的数为()A.-3B.3C.1D.1或-33.图中哪一个表示数轴?不是数轴的请说明原因.4.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5.在下面数轴上:(1)分别指出表示-2,3,-4,0,1各数的点.(2)A,H,D,E,O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6.小明、小兵、小颖三人的家和学校在同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星期天老师到这三家进行家访,从学校出发先向东走250m到小明家,后又向东走350m到小兵家,再向西行800m 到小颖家,最后又回到学校.(1)以学校为原点,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小明、小兵、小颖家的位置.(2)小明家距离小颖家多远?(3)这次家访,老师共行了多少千米的路程?【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数轴的概念、数轴的画法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相应的有理数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答案】1.A 2.A3.解:(1)是数轴,它是具备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2)不是数轴,因为单位长度不一致.(3)不是数轴,因为没有原点和单位长度.(4)不是数轴,因为它是射线不是直线.(5)不是数轴,一是没有标明正方向;二是负数的排序有错误,从原点向左依次是-1,-2,-3,….4.解:A,B,C,D,E各点分别表示:-3,5.5,3,-0.5,-1.5.5.解:(1)表示-2,3,-4,0,1各数的点分别是:F,C,B,O,G.(2)A,H,D,E,O各点分别表示:4,-1,-3,2,0.6.解:(1)以向东为正,100m为单位长度,可建立数轴如图:(2)小明家距离小颖家450m;(3)250+350+800+200=1600(米)=1.6(千米)所以这次家访,老师共行了1.6千米的路程.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9页“练习”、第10页“练习”、第11页“练习”及第12页“习题1.2”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出数轴、数轴的画法、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在教学中选择激趣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相结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互动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练习巩固各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第2课时相反数【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相反数的意义,给出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过程与方法】从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相反数”的概念,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反数”的理解,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利用相反数表示数的关系及以后的相关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情感态度】通过求一个数的相反数,认识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教学重点】重点是理解相反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教学难点】难点是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和双重符号的简化.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观察:2与-2,4与-4,12与-12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思考:2有相反数吗?是什么?-13有相反数吗?是什么?0呢?任何数都有相反数吗?有几个相反数?【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相反数,从而会求相反数.由情境1让学生观察数的特点,引出相反数的概念,让学生独立思考情境2,归纳、总结出相反数的特征.【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到相反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并知道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同时,有趣的情境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相反数的概念问题1什么是相反数?相反数表示的是几个数的关系?问题2在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有怎样的关系?0的相反数是什么?【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归纳结论】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0的相反数是0.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几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为()A.-(-8)和+(+8)B.-(+8)与+(-8)C.+(-8)与-(+8)D.-(-8)与-(+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是相反数B.- 12和+35是相反数C.- 12的相反数是2 D.-0.5的相反数是1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相为相反数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必是一个正数,一个负数C.π的相反数是-3.14D.1.5与-32互为相反数4.-1.6是________的相反数._________的相反数是0.3.5.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1)+17;(2)-3;(3)0;(4)0.15;(5)-123;(6)-x.【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相反数的概念以及性质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答案】1.D 2.D 3.D 4.1.6 -0.35.解:(1)+ 17的相反数是-17;(2)-3的相反数是3;(3)0的相反数是0;(4)0.15的相反数是-0.15;(5)-123的相反数是123;(6)-x的相反数是x.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相反数?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10页“练习”及第12页“习题1.2”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数轴的基础上,从实例出发,引出相反数的含义,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提出想法,相互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第3课时绝对值【知识与技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熟悉绝对值符号,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作用;给出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过程与方法】从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绝对值”的概念,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及以后的相关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情感态度】通过求绝对值,认识到绝对值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欲望.【教学重点】重点是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教学难点】难点是绝对值概念的理解.一、情景导入,初步认识【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观察:在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表示- 12与1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思考:在数轴上,表示数ɑ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应该如何表示?表示数0的点呢?【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表示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时,注意点在原点的哪一侧.情境1让学生观察不同点到原点的距离,引出绝对值的概念.情境2中表示原点左、右两侧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表示方法,即绝对值的表示方法.【教学说明】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到绝对值是表示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同时,有趣的情境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绝对值的概念问题1什么是绝对值?0的绝对值是什么?如何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问题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什么数?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什么数?【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归纳结论】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a的绝对值.记作a.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3的绝对值是在________上表示-3的点到________的距离,-3的绝对值是________.2.绝对值是12的正数是________,绝对值是3.5的负数是________.绝对值是0的有理数是________,绝对值是734的有理数是________.3.绝对值是5的数有________个,是________________;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为4,则这两个数分别为________.4.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712,+110,-4.75,0.5.5.正式足球比赛所用球的质量有严格的规定,下面是6个足球的质量检测结果,用正负数表示每个球的质量与规定质量的差(单位:克),检测结果为:-20,+13,-19,+16,+15,-8.请指出哪个足球的质量好一些,并用绝对值的知识进行说明.6.数轴上与原点距离小于3的且表示整数的点有多少个?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多少个?它们是什么?【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绝对值的概念,如何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答案】1.数轴原点 32.12 -3.5 0 ±73 43.2 ±5 2,-26解: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小于3的点有无数个,但是表示整数的点却只有-2,-1,0,1,2这5个.而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则有3个,它们分别是0,1,-1.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绝对值?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教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11页“练习”及第12页“习题1.2”中选取.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相反数的基础上,从实例出发,引出绝对值的含义,教学以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加减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新版)沪科版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加减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新版)沪科版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上的这节课是关于有理数减法的,我觉得整体上还算是顺利,但也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
首先,我觉得在课前的自主探索环节,学生们对于有理数减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虽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对于减法的原理并没有完全理解。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在这个环节加入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从而激发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3. 练习题: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来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
4. 实际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
1. 教学PPT:通过PPT展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实例。
2. 练习题: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来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
3. 实际问题: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来解决问题。
4. 虚拟实验:通过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进行有理数减法的模拟实验,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5. 学习平台:利用学习平台进行在线测试和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6. 教学辅助工具:使用计算器、数学工具箱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实施过程
八、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减法的运算原理。
2. 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
3. 能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一、知识要点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

有理数的概念可以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同时,利用数轴又可以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

有理数的运算是全章的重点。

在具体运算时,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运算法则,二是运算律,三是运算顺序,四是近似计算。

基础知识:1、正数(position number):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negation number):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理数(rational number):正整数、负整数、0、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5、数轴(number axis):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6、相反数(opposite number):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7、绝对值(absolute value)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表达式:a+b=b+a。

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表达式:(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表达式:a-b=a+(-b)10、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表达式: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表达式:(ab)c=a(bc)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表达式:a(b+c)=ab+ac11、倒数1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

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等于1。

12、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负,异号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13、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

a n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1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的顺序进行;(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科学技术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0<a<10),n是正整数)。

16、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17、有理数可以写成m/n(m、n是整数,n≠0)的形式。

另一方面,形如m/n(m、n 是整数,n≠0)的数都是有理数。

所以有理数可以用m/n(m、n是整数,n≠0)表示。

拓展知识:1、1、数集: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1) (1) 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2) (2) 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2、 2、 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 3、 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道:|a|≥0,即对任何有理数a ,它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4、 4、 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1) (1) 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直接比较;(2) (2) 根据规定进行比较:两个正数;正数与零;负数与零;正数与负数;两个负数,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 (3) 做差法:a-b>0 ⇔a>b;(4) (4) 做商法:a/b>1,b>0 ⇔a>b.二、 基础训练选择题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a 2·a 3=a 6B.=2 C. |(3-π)|=-π-3 D. 32=-92、下列各判断句中错误的是( )A.数轴上原点的位置可以任意选定B.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等于173个单位的点有两个 C.与原点距离等于-2的点应当用原点左边第2个单位的点来表示D.数轴上无论怎样靠近的两个表示有理数的点之间,一定还存在着表示有理数的点。

3、a 、b 是有理数,若a >b 且||||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一定是正数B.a 一定是负数C.b 一定是正数D.b 一定是负数4、两数相加,如果比每个加数都小,那么这两个数是( )A.同为正数B.同为负数C.一个正数,一个负数D.0和一个负数5、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零,则它们的商是()A.0B.-1C.+1D.不能确定6、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A.1B.-1C. ±1D. ±1和07、如果|a|=-a,下列成立的是()A.a>0B.a<0C.a>0或a=0D.a<0或a=08、(-2)11+(-2)10的值是()A.-2B.(-2)21C.0D.-2109、已知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矿泉水一瓶,现有16个矿泉水空瓶,若不交钱,最多可以喝矿泉水()A. 3瓶B. 4瓶C. 5瓶D. 6瓶10、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⑵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⑶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可能是负数⑷每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A、1B、2C、3D、411、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比它本身大,那么这个数为()A、正数B、负数C、整数D、不等于零的有理数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几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B、几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C、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D、几个有理数相乘,当积为负数时,负因数有奇数个;填空题1、在有理数-7,34-,-(-1.43),123--,0,105-,-1.7321中,是整数的有_____________是负分数的有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

3、如果一个数是6位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时,10的指数是_____;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___________.4、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a-b|+|b-c|-|c-a|.5、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和为___________.6、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a+b )3-3(cd )4=________.7、1-2+3-4+5-6+……+2001-2002的值是____________.8、若(a-1)2+|b+2|=0,那么a+b=_____________________.9、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_.10、用四舍五入法把 3.1415926精确到千分位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2400,应记为 ,近似数 3.0×精确到 位。

11、正数–a 的绝对值为__________;负数–b 的绝对值为________12、甲乙两数的和为-23.4,乙数为-8.1,甲比乙大13、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 的数总比 的大。

(用“左边”“右边”填空)14、数轴上原点右边4.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32,那么,数轴左边1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

三、强化训练1、计算:1+2+3+…+2002+2003=__________.2、已知:,...15441544,833833,322322222⨯=+⨯=+⨯=+若b a b a ⨯=+21010(a,b 均为整数)则a+b=3、观察下列等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22131=+⨯,23142=+⨯,24153=+⨯,。

请将你发现的规律用只含一个字母n (n 为正整数)的等式表示出来4、已知0||||=+b b a a ,则=⨯⨯b a b a ||___________5、已知a 是整数,5232++a a 是一个偶数,则a 是 (奇,偶)6、已知1+2+3+…+31+32+33==17×33,求1-3+2-6+3-9+4-12+…+31-93+32-96+33-99的值。

7、在数1,2,3,…,50前添“+”或“-”,并求它们的和,所得结果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请列出算式解答。

8、如果有理数a,b 满足∣ab -2∣+(1-b)2=0,试求+…+的值。

9、如果规定符号“*”的意义是a*b=ab/(a+b ),求2*(-3)*4的值。

10、已知|x+1|=4,(y+2)2=4,求x+y 的值。

11、投资股票是一种很重要的投资方式,但股市的风云变化又牵动了股民的心。

例: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买进某种股票500股,每股60元,下表是本周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星期一 二 三 四 五 每股涨跌 +4 +4.5 -1 -2.5 -6 (1) (2) (2) 本周内最高价是每股多少元?最低价是多少元?(3) (3) 已知买进股票是付了 1.5‰的手续费,卖出时需付成交额 1.5‰的手续费和1‰的交易费,如果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一次性地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4) (4) 以买进的股价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该股的股价情况。

四、竞赛训练:1、 1、 最小的非负有理数与最大的非正有理数的和是2、 2、 乘积⎪⎭⎫ ⎝⎛-⎪⎭⎫ ⎝⎛-⎪⎭⎫ ⎝⎛-2221011311211 = 3、 3、 比较大小:A =89012345677890123456,B =89012345667890123455,则A B4、 4、 满足不等式104≤A ≤105的整数A 的个数是x×104+1,则x 的值是( )A 、9B 、8C 、7D 、65、 5、 最小的一位数的质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质数的积是( )A 、11B 、22C 、26D 、33 6、 6、 比较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