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沐浴场所管理制度
![学校沐浴场所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a249d6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2.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沐浴场所的管理,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提高沐浴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的所有沐浴场所,包括浴室、更衣室、淋浴间等。
第三条沐浴场所的管理应遵循安全、卫生、文明、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沐浴场所的全面管理工作。
第五条沐浴场所的负责人应负责本场所的日常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第六条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维护沐浴场所的秩序和安全。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七条沐浴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第八条沐浴场所内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滑垫、扶手、紧急呼叫按钮等。
第九条沐浴场所的电源、照明、通风等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使用安全。
第十条沐浴场所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吸烟。
第四章卫生管理第十一条沐浴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第十二条沐浴场所内应配备充足的毛巾、浴巾、肥皂等清洁用品,并保证其卫生。
第十三条沐浴场所的淋浴喷头、浴缸、地面等设施应保持干净,无污垢。
第十四条沐浴场所的更衣室应保持整洁,衣物摆放有序。
第五章服务管理第十五条沐浴场所的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礼貌待人。
第十六条服务人员应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确保服务质量。
第十七条沐浴场所的营业时间应合理设置,确保师生使用方便。
第六章违规处理第十八条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一经发现,应立即予以纠正。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应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七章的规定,旨在建立健全学校沐浴场所的管理制度,确保师生的健康与安全,提高沐浴服务质量,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沐浴环境。
沐浴行业卫生管理制度
![沐浴行业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52f6cb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06.png)
一、总则为加强沐浴行业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传播,提高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沐浴服务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浴场、桑拿、按摩、足疗等。
三、卫生管理责任1. 经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卫生管理工作。
2. 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卫生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3. 所有员工应自觉遵守本制度,确保工作场所的卫生。
四、卫生设施与用品1. 沐浴场所应配备充足的卫生设施,如更衣室、淋浴间、洗手间等,并保持设施完好、清洁。
2. 沐浴场所应配备足够的清洁用品,如肥皂、洗发水、沐浴露、毛巾、拖鞋等,并定期更换。
3. 卫生用品应使用一次性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五、卫生操作规范1. 员工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
2. 每日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面、设备、卫生间等。
3. 每次服务前,应对顾客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如浴巾、毛巾、拖鞋等。
4. 顾客使用过的物品应分类存放,及时清洗、消毒、晾晒。
5. 服务过程中,员工应避免直接接触顾客的皮肤,必要时使用手套。
六、卫生检查与监督1. 经营单位应定期对卫生设施、用品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2. 卫生管理部门应每月至少对卫生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经营单位负责人汇报。
3. 经营单位应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七、应急处理1. 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经营单位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并配合卫生监督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2. 发生顾客投诉时,经营单位应立即调查核实,及时解决问题,并做好记录。
八、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成绩显著的员工给予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员工给予处罚。
九、附则1. 本制度由经营单位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学校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cd6345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d.png)
一、总则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品质,确保洗浴场所的卫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洗浴场所,包括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浴室等。
二、卫生许可证与从业人员资格1. 学校洗浴场所必须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并将许可证悬挂在显眼位置。
2. 洗浴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并经过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三、卫生管理制度与责任1. 学校应建立健全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责任,责任落实到人。
2. 学校应设立卫生管理组织,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
3. 洗浴场所卫生专干负责对场所内的卫生进行经常性检查,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四、环境卫生1. 洗浴场所室内外环境应保持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等。
2. 墙面、挂图、壁灯应保持干净无尘,定期进行清洁。
3. 洗浴场所应加强自然通风,保持机械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每周清洗过滤设备并做好记录。
五、公共卫生区域卫生1. 公共卫生区域(如淋浴间、更衣室、卫生间)每天彻底消毒,有废弃物盛放容器并加盖。
2. 卫生间机械通风良好,地面保持干燥洁净,便池、马桶、面盆随时清理干净,台面、镜面、烘手机干净无尘。
3. 更衣箱应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毒宜采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
六、用品用具卫生1. 洗浴场所内及客房应加强自然通风,保持机械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
2. 机械通风设备按卫生要求每周清洗过滤设备并做好记录,保证室内足够的新风量。
3. 毛巾、拖鞋、浴巾等公共用品用具应做到一客一换一清洗一消毒,并做好记录。
七、禁止性病和传染性皮肤病1. 洗浴场所入口处设有禁止性病和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就浴的标记,并标志明显。
2.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八、宣传教育与监督1. 学校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卫生意识。
2. 学校应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九、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沐浴场所卫生规范
![沐浴场所卫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bd091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4.png)
沐浴场所卫生规范沐浴场所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备场所之一,卫生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保障沐浴场所的卫生状况,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管理。
下面就是针对沐浴场所的卫生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场所环境卫生规范1. 场所的地面、墙面及天花板应保持清洁,无灰尘、蜘蛛网等杂物,不得有明显的破损或污渍。
2. 沐浴区的隔断墙或门应保持干净,无油渍、污渍、尘垢等。
3. 场所内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包括洗浴设备、淋浴器、水龙头、马桶等。
4. 每日对场所进行定期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减少异味和细菌滋生。
5. 定期检查并清理下水道,确保排水畅通,防止污水回流及异味扩散。
6. 提供卫生洁净的毛巾、浴巾、拖鞋等,以保证顾客的个人卫生。
7. 建立专门的储物柜或置物架,防止个人物品混乱,并定期对其进行清理和消毒。
二、消毒与清洁规范1. 场所内应配置充足的洗手设备,并配备洗手液或洗手皂,以供顾客和员工进行洗手。
2. 员工应培训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根据沐浴场所的特点,定期或事故性的洗手。
3. 沐浴设备和周边区域应进行日常清洁工作,消除积尘和油污,保持设备表面光洁。
4. 定期对沐浴设备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细菌病毒,保证顾客的身体健康。
5. 定期对场所内的储物柜、置物架等进行清洁消毒,确保顾客的个人物品卫生安全。
6. 定期清洗更换沐浴场所内的床单、毛巾、浴巾等用具,避免二次感染。
7. 建立并执行员工专属的工作服制度,要求员工每天更换工作服,避免交叉感染。
三、卫生监督与管理规范1. 沐浴场所应设有专门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场所卫生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并进行定期培训。
2. 建立卫生日常记录,记录场所的清洁消毒情况,以供卫生监管部门和顾客查阅。
3. 建立健全的污染源管控制度,对可能造成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
4. 在沐浴场所设立标识牌,明确告知顾客公共卫生设施位置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应急电话。
5.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卫生素养,使其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操作方法。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4d651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b.png)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顾客的健康,维护洗浴场所的形象、提高洗浴服务质量,按国家卫生行业的规范,订立本制度,实在规定了洗浴场所的卫生管理内容。
二、卫生管理要求1、员工卫生管理(1)员工着装规范:工作服必需清洁整齐,颜色明丽;帽子必需佩戴好,并要求定期更换;鞋子必需整齐无污渍,定期更换;工作时不能佩戴首饰。
(2)员工卫生:员工每天进场前务必洗手,并要求洗手液和干手器在就近的地方设立;员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如有感冒、疥疮等传染病,应停止工作,经治愈后经过检查合格后再开展工作;员工应保持一个清洁乾净的工作状态。
2、客人卫生管理(1)客人入场:按规定要求客人浴前换上拖鞋,并由一名工作人员引领至更衣室。
(2)浴前卫生管理:室内配有货架,客人可携带宝贵物品放置其中;洗浴以前,客人应先淋浴,全身清洁,除去身上大大小小的污垢,保证身体的清洁卫生,然后再进入洗浴房间。
(3)消毒卫生管理:洗浴房间每天至少两次:一次在营业前,一次在营业后进行清洁消毒,紫外线消毒灯每天必需启用最少2小时。
(4)用品卫生管理:如浴巾、毛巾、拖鞋等,由专人收集清洗,除了毛巾外,洗后高温或酒精消毒,并放置在专门的柜子里备用。
3、订购卫生管理(1)食品卫生管理:为了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应从正规商家订购食品,尤其是水产品、肉制品等,肯定要保持新鲜,不该存储时间过长,食品应有质量保证证明。
(2)消耗品卫生管理:全部消耗品买来后应先验收,未开封格子瓶、水杯、牙刷、洗发水,由于产品的耗损、防止被人窜改、污染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快捷削减购买数量。
(3)消毒池管理:每天配备人员对消毒池进行清洁,不许存放过时过期的物品,消毒池使用前须确认消毒液成份及浓度是否达到标准。
三、卫生管理要求的检查与考评1、检查内容(1)员工着装:如工作服是否干净、佩戴口罩是否规范。
(2)员工卫生:如工作时是否洗手、带种子是否清洁。
(3)洗浴房间:如设施是否齐全、干净清爽、浴巾、拖鞋等是否干净、私人的隐私是否得到保障等。
洗澡场所规章制度有哪些
![洗澡场所规章制度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912406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d.png)
洗澡场所规章制度有哪些一、保持场所清洁1. 厕所和浴室每天定时清扫,保持干净整洁。
2. 浴室内的地面、墙壁、洗手台等设施要经常清洁消毒。
3. 避免在浴室内吸烟,喷洒香水等物品,保持空气清新。
4. 建议使用个人毛巾和浴巾,勿在公共场所晾晒私人物品。
二、遵守秩序1. 普通浴室内,严禁吵闹、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2. 遵守洗澡的流程,按规定时间间隔停留在相应位置。
3. 使用淋浴设施时,尽量减少浪费水资源,保护环境。
4. 排队等候时,要保持安静有序,不得推搡和抢占位置。
三、尊重他人1. 在洗澡场所内,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得偷窥或拍照。
2. 保持文明用语,不得辱骂、恶意中伤他人。
3. 如有不适或发现他人身体异常,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
4. 尊重洗澡场所工作人员,听从其管理和指导。
四、安全注意事项1. 进入淋浴房间时,应注意防滑,小心行走。
2. 使用电器设施时,务必遵循规定,防止触电或其他意外事故。
3. 浴室内有风险区域需正确使用,禁止在湿地滑面上奔跑、翻越等危险行为。
4. 发现水温异常或其他安全隐患时,应立即报告工作人员。
五、个人卫生和健康1. 洗澡前后应洗净双手和身体,避免传播疾病。
2. 毛巾、浴巾等个人用品要定期清洗替换,保持清洁卫生。
3.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不得在公共场所剔头发、修指甲等不雅行为。
4. 病情、感冒或其他传染病患者不得入内洗浴,以免传染。
六、充分利用资源1. 使用浴室、洗手间等设施时,合理控制水、电、纸巾等资源的使用量。
2. 睡衣、拖鞋等公共物品使用后,应归还橱柜或专用位置,保持整洁。
3. 不得随意调整公共设施的使用方式或位置,保持设施原有状态。
七、违规处理1. 违反洗澡场所规章制度的人员,一经查实,将受到相应处理。
2. 轻微违规行为可口头警告,情节严重者将暂停使用权利。
3. 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将移交相关执法部门处理。
4. 若造成财产损失或他人伤害的,需承担相应责任,并赔偿损失。
以上是洗澡场所的规章制度,希望大家能够遵守,共同维护洗澡场所的秩序和环境。
洗浴场所卫生的管理制度范文
![洗浴场所卫生的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8c1a5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3.png)
洗浴场所卫生的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洗浴场所卫生管理,提高洗浴场所卫生水平,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公共浴室、桑拿浴室、温泉浴室等洗浴场所。
第三条洗浴场所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洗浴场所卫生安全。
第四条洗浴场所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洗浴场所的卫生工作。
第二章卫生管理要求第五条洗浴场所应当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第六条洗浴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并经过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七条洗浴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卫生档案,记录卫生检查、卫生设施清洗消毒、卫生培训等相关信息。
第八条洗浴场所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清洗、消毒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九条洗浴场所应当设置公共卫生区域,每天彻底消毒,并设有废弃物盛放容器并加盖。
第十条洗浴场所的卫生间应当保持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洁净,便池、马桶、面盆随时清理干净。
第十一条洗浴场所应当加强自然通风,保持机械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每周清洗过滤设备,保证室内足够的新风量。
第十二条洗浴场所应当在入口处设置禁止性病和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就浴的标记,并标志明显。
第十三条洗浴场所的更衣箱应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毒宜采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
第十四条洗浴场所休息厅内要安排合理的床位占地面积,防止室内人员拥挤。
第十五条洗浴场所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洗浴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卫生部门。
第三章卫生检查与监督第十七条洗浴场所应当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的卫生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接受卫生监督。
第十八条洗浴场所应当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其卫生状况进行的调查、监测和评价,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采取改进措施。
第十九条卫生部门应当加强对洗浴场所的卫生监督,对违反本制度的,依法予以查处。
沐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包括
![沐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0521a3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1.png)
沐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包括一、卫生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沐浴场所是人们日常洗浴和休闲的场所,对于保障用户的健康和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维护沐浴场所的卫生和服务质量,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卫生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卫生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沐浴场所环境的清洁、整洁和卫生,有效防止病菌传播,保护用户的健康安全;同时,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2.1 员工健康管理每位员工在上岗前都必须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员工在工作期间应保持整洁,佩戴统一的工作服和鞋套,梳洗干净。
对于患有传染病的员工,严禁参与工作;同时,员工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保持健康状况良好。
2.2 设施、设备和物品管理沐浴场所的设施设备是提供服务的基础,必须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
每日开放前应进行设施设备的全面检查,确保一切正常和安全。
沐浴场所必须配备洗手液、肥皂、洗手纸等卫生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补充。
2.3 场所卫生管理沐浴场所的卫生管理是确保环境清洁、整洁的重要工作。
场所卫生包括日常清洁、消毒和垃圾处理等方面。
每日开放前应进行全面清洁,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卫生区域;定期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公共区域和设施;垃圾应按时分类收集、处理和清理。
2.4 水质管理沐浴场所的水质是保障用户健康的重要因素。
对于沐浴水质的管理,应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应定期对水质进行处理,保证水质的清洁和安全。
2.5 病虫害防治沐浴场所容易滋生病虫害,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必须高度重视。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并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场所的清洁和卫生。
三、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是保证制度有效的关键。
沐浴场所的管理者必须严格执行制度,通过制定细则和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工作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督。
监督工作应由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监督设备,如摄像头、监测仪器等。
洗浴卫生管理制度条例
![洗浴卫生管理制度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cbf5a47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d.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洗浴场所的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预防疾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条例。
第二条本制度条例适用于本地区所有洗浴场所,包括但不限于浴池、桑拿、足疗、按摩等。
第三条洗浴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保障健康”的原则。
第二章卫生设施与用品第四条洗浴场所应配备符合卫生标准的洗浴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淋浴间、更衣室、休息室等。
第五条洗浴场所应定期对洗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保持设施干净、整洁。
第六条洗浴场所应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洗浴用品,如毛巾、浴巾、洗发水、沐浴露等,并确保用品的清洁、消毒。
第七条洗浴场所应设立专门的垃圾桶,用于废弃毛巾、浴巾等物品的收集和处理。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八条洗浴场所应配备足够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第九条卫生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卫生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第十条卫生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卫生操作规程,确保洗浴场所的卫生安全。
第十一条洗浴场所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有健康证明,方可上岗工作。
第四章卫生管理措施第十二条洗浴场所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管理职责,确保各项卫生措施落实到位。
第十三条洗浴场所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场所卫生状况良好。
第十四条洗浴场所应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并按规定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五条洗浴场所应加强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如卫生间、公共休息区等,确保环境整洁、无异味。
第十六条洗浴场所应加强顾客卫生宣传教育,引导顾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七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洗浴场所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制度条例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第十八条洗浴场所应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配合相关调查处理工作。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违反本制度条例,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沐浴业卫生管理制度
![沐浴业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3b8caf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9.png)
沐浴业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沐浴业经营者的卫生管理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经营者责任1. 沐浴业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做到诚实守信,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和欺骗消费者。
2. 沐浴业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建立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机制。
3. 沐浴业经营者应当配备足够的卫生人员,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防疫知识培训。
4. 沐浴业经营者应当保证消费者的隐私权,不得泄露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三、场所和设施管理1. 沐浴场所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2. 沐浴设施应当保持干净整洁,设施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保证设施完好无损。
3. 沐浴场所应当配备足够的清洁用具和消毒液,保证清洁卫生。
4. 沐浴场所应当设置合理的消毒区域,定期对水质和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5. 沐浴场所应当设置合理的安全出口和安全设施,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四、人员管理1. 沐浴业经营者应建立健全员工健康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时隔离治疗。
2. 沐浴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制度,做到个人卫生清洁,不得患病工作。
3. 沐浴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卫生防疫知识培训,做到防疫知识普及、自我保护和消毒操作规范。
4. 沐浴从业人员应当戴上口罩、手套等卫生防护用具,定期更换卫生防护用具。
五、食品安全管理1. 沐浴场所设有食品经营的,应当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障食品安全。
2. 沐浴场所应当严格控制原料采购和食品加工过程,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3. 沐浴场所设立食品安全监管点,定期对食品进行检测,确保合格。
六、消费者权益保护1. 沐浴从业人员应当对消费者提供专业的服务指导,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2. 沐浴从业人员应当主动关心消费者需求,及时解决消费者投诉和意见建议。
3. 沐浴从业人员应当做好服务记录,保留消费者消费信息,确保消费者权益受到保护。
公司澡堂卫生管理制度
![公司澡堂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31e0a8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1.png)
公司澡堂卫生管理制度一、澡堂环境卫生管理1.1、澡堂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由专人全职负责,定期清洁澡堂内的地面、墙面、马桶、洗浴设备、水龙头等卫生设施,保持整洁干净。
1.2、澡堂设施设备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和消毒,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卫生安全。
1.3、澡堂内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禁止吐泡泡糖等行为,保持环境整洁。
1.4、澡堂内不得存放杂物,保持通道畅通,安全出口明确标识。
1.5、澡堂内设有专门的垃圾箱,员工使用完澡堂后应将垃圾投入垃圾箱,保持环境整洁。
1.6、澡堂内设有消毒鞋垫,员工进入澡堂前应更换消毒鞋垫,确保澡堂内的卫生安全。
1.7、定期检查澡堂供水设施和设备,保障澡堂内的水质安全。
二、个人卫生管理2.1、员工进入澡堂时应更换专用澡堂拖鞋,保持个人卫生。
2.2、员工进入澡堂前应先洗净双手,确保个人卫生,避免传播细菌。
2.3、员工应按照规定时间在澡堂内进行洗浴,不得超时占用资源。
2.4、员工在澡堂内应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不得乱扔垃圾、乱涂乱画。
2.5、员工在澡堂内应自觉遵守秩序,不得大声喧哗、打闹,影响他人休息。
2.6、员工在澡堂内应遵守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规范,不得在澡堂内做出不雅行为。
2.7、员工在澡堂内应互相尊重,不得进行色情、暴力等不良行为。
三、卫生防疫管理3.1、澡堂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卫生防疫培训,掌握防疫知识,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3.2、澡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细菌交叉传播。
3.3、澡堂工作人员发现有员工出现传染病症状时应及时报告,配合公司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4、澡堂内设有急救箱和急救设备,确保员工在澡堂内发生意外时能及时得到救治。
3.5、澡堂内设有灭火器等应急设备,确保员工在澡堂内发生火灾时能及时疏散和救援。
四、饮食卫生管理4.1、澡堂内不得存放食品和饮料,禁止在澡堂内食用饭菜、水果等食品。
4.2、员工进入澡堂前应注意个人卫生,不得携带食品和饮料,避免造成卫生安全隐患。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a5c7c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7.png)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概述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洗浴场所的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的清洁和卫生,提高用户体验和保障用户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旨在规范洗浴场所的日常卫生管理工作,保持洗浴场所的卫生和整洁,减少卫生事故和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二、卫生管理责任1.洗浴场所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每个员工都有责任严格遵守卫生管理制度,确保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清洁。
3.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洗浴场所的卫生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洗浴场所卫生标准1.场所卫生:洗浴场所的地面、墙面、天花板、门窗、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要保持整洁干净,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2.设施设备卫生:洗浴设施、洗浴用具、座椅、桌面等要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卫生状态良好。
3.水质卫生:洗浴设施的水源要符合卫生标准,水箱和水管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水质清洁安全。
4.专项清洁:对易污染区域如浴缸、蒸汽房、桑拿房、淋浴房等,要加强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卫生状况。
5.垃圾处理:洗浴场所要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保持环境整洁干净。
四、卫生管理措施1.卫生培训:洗浴场所负责人要组织员工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2.清洁工具和消毒剂:洗浴场所要配备符合卫生要求的清洁工具和消毒剂,保证卫生工作的有效进行。
3.清洁计划:洗浴场所负责人要制定清洁计划,明确每个区域的清洁责任和清洁频次。
4.检查和记录:卫生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检查情况和整改措施。
5.环境消毒:洗浴场所要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包括空气消毒和物品消毒,保障用户的健康和安全。
五、卫生事故处理1.卫生事故定义:卫生事故包括卫生违规行为、卫生事故隐患和卫生事故的发生。
2.处理流程:一旦发生卫生事故,洗浴场所负责人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包括消除事故隐患、整改问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沐浴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
![沐浴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66ba66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f.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沐浴场所的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传播,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沐浴场所的所有员工、顾客以及相关人员。
三、卫生管理责任1. 沐浴场所负责人对本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确保场所卫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卫生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确保部门卫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所有员工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做好个人卫生,共同维护场所卫生。
四、卫生管理内容1. 环境卫生(1)场所内应保持整洁、干净,无杂物、污垢。
(2)公共区域(如卫生间、更衣室、休息区等)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3)垃圾要及时清理,分类投放,保持环境整洁。
2. 水质管理(1)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定期对供水管道、水龙头、喷头等设备进行清洁、消毒。
(3)发现水质异常,立即停止使用,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解决。
3. 设备卫生(1)所有设备应保持清洁、完好,无锈蚀、损坏。
(2)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设备卫生。
(3)损坏的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4. 顾客用品卫生(1)顾客用品(如毛巾、浴巾、拖鞋等)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2)顾客用品的清洗、消毒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顾客用品的更换频率应确保卫生。
5. 传染病防控(1)加强员工健康监测,确保员工健康。
(2)发现疑似传染病患者,立即隔离,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加强场所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五、卫生管理制度执行1. 建立卫生管理档案,记录卫生管理工作情况。
2. 定期对场所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辞退等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沐浴场所负责人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7db4b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8.png)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升洗浴场所的服务品质,制定本《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洗浴场所,包括桑拿、温泉、浴室等。
第一条通风换气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洗浴场所应保证通风设施畅通有效,保持空气流通,避免臭味和空气污染物滞留。
1.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2.定期对空气调节设备进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3.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30分钟;4.定期对洗浴室、浴缸等进行清洁消毒。
第二条水质管理为了保证洗浴水品质达到卫生标准,洗浴场所应当注重水质管理。
1.定期检测洗浴水的水质,并保证水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2.洗浴水应当实行循环过滤,保证水质清洁;3.尽量减少洗浴用品对洗浴水的污染,使用环保型洗浴用品;4.定期对洗浴设备、浴缸等进行清洁消毒。
第三条保障个人卫生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洗浴场所必须保证个人卫生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1.洗浴场所必须提供洗手盆、肥皂等清洁用品供消费者使用;2.洗浴场所必须要求员工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并确保员工洗手后再进行服务;3.洗浴场所必须要求员工着装规范,穿戴清洁卫生工作服或整洁的私人服装;4.洗浴场所必须要求员工按时更换工作服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第四条废弃物处理为了保障环境安全,洗浴场所必须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排放和贮存。
1.确保废弃物储存在封闭的地方,禁止向外排放;2.废弃物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3.洗浴场所需配备有专业的垃圾处理设备,确保垃圾及时清理。
第五条人员管理洗浴场所应当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卫生,提升服务质量。
1.洗浴场所应委派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工作,制定卫生管理计划,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2.洗浴场所应要求员工经过严格培训后方能上岗,并加强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法律意识;3.洗浴场所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好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第六条突发事件处理洗浴场所应当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危机时刻能够快速反应,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最大程度避免伤亡和财产损失。
洗浴卫生消毒规章制度范本
![洗浴卫生消毒规章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fa43b9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5.png)
洗浴卫生消毒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洗浴设施的卫生安全,维护顾客的健康权益,避免疾病传播,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洗浴设施的卫生消毒工作。
所有员工都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
第三条洗浴设施的管理者要加强对员工的卫生消毒知识的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操作流程。
第四条洗浴设施的管理者要负责对卫生消毒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卫生要求。
第五条洗浴设施的管理者要建立卫生消毒档案,记录每次消毒工作的时间、人员、方法和结果,并保存备查。
第二章洗浴设施的卫生要求第六条洗浴设施的卫生要求包括:设施和器具的清洁、通风、与员工的卫生习惯等。
第七条洗浴设施的地面、墙面、天花板等表面要保持干爽清洁,不得有积水、霉斑等现象。
第八条洗浴设施的器具和用具要经常清洁消毒,特别是常接触到人体的地方,如毛巾、浴巾、浴帽等。
第九条洗浴设施的员工要保持个人卫生,穿着整洁干净的工作服,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病菌传播。
第十条洗浴设施的员工要经常洗手,避免因搓手次数少、时间短而导致手部清洁不到位,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三章洗浴设施的卫生消毒措施第十一条洗浴设施的卫生消毒措施主要包括:清洁消毒、物品消毒、设施消毒和员工消毒等。
第十二条清洁消毒:对洗浴设施的各个区域进行清洁工作,包括地面、墙面、隔断等,保持干净整洁。
第十三条物品消毒:对常接触人体的物品,如毛巾、浴巾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不会传播病菌。
第十四条设施消毒:对整个洗浴设施进行定期消毒,包括蒸汽房、桑拿房、按摩浴缸等设施。
第十五条员工消毒:员工每天上班前要进行手部消毒,确保不会将病菌带入洗浴设施。
第十六条洗浴设施的卫生消毒措施要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不得擅自调整。
第四章卫生消毒的监督与检查第十七条洗浴设施的管理者要建立卫生消毒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卫生消毒工作进行抽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
第十八条洗浴设施的卫生消毒工作由专人负责,对工作不力的员工要进行及时整改,并进行适当的处罚。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ae1e5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5.png)
一、总则为保障洗浴场所的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责任1. 洗浴场所法定代表人为场所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场所的卫生工作全面负责。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卫生工作负责,确保部门范围内的卫生达到规定标准。
3. 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卫生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卫生工作,共同维护场所卫生。
三、卫生设施与设备1. 洗浴场所应配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卫生设施和设备,包括淋浴间、卫生间、消毒设施等。
2. 洗浴场所的卫生设施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洗浴场所应配备充足的消毒剂、洗手液、毛巾等卫生用品,并确保其充足供应。
四、卫生操作规范1. 员工进入工作区域前,应先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2. 洗浴场所内不得吸烟、饮酒,禁止携带食物进入。
3. 淋浴间、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4. 毛巾、浴巾等用品应采用高温消毒或紫外线消毒,确保其卫生安全。
5. 洗浴场所内的水龙头、马桶、洗手池等设施应定期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五、卫生检查与监督1. 洗浴场所应设立卫生检查小组,定期对场所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员工应接受卫生培训,了解卫生操作规范,提高卫生意识。
3. 洗浴场所应接受相关部门的卫生监督检查,积极配合检查工作。
六、应急处置1. 发生传染病疫情时,洗浴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隔离病患,防止疫情扩散。
2. 洗浴场所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员工和消费者安全。
3. 疫情解除后,洗浴场所应进行全面消毒,恢复正常营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2. 本制度由洗浴场所法定代表人负责解释。
3. 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场所卫生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沐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1、持有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按时复核延续。
2、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考核,.持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证件集中保管。
3、设立卫生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
4、每日进行卫生清扫,保持内部环境整洁,室内无积尘,地面无痰迹和垃圾。
5、设置专用清洗消毒间,配置清洗消毒保洁设施,做到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污染物品和清洁物品分开,标识明显,消毒间内不存放个人物品和与消毒无关物品。
6、营业期间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烟味异味,机械通风换气设施正常使用,营业结束后打开门窗充分进行自然通风。
7、保持公共用具清洁,茶具、毛巾、拖鞋、浴衣裤、修脚工具做到一客一换一清洗一消毒,消毒方法正确,操作规范;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标识明显,外送清洗消毒物品建立管理台帐。
8、浴池每日营业结束后彻底清洗,经消毒后换水,营业期间每日补充2次以上新水,补水量达到总水量20%,浴池清扫及补充新水有台帐记录。
9、更衣室、休闲保健区所用垫巾经常更换,保持整洁。
10、空调滤网和电风扇叶片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11、厕所及时清扫保持清洁,做到无污物积留、无异味。
12、禁止患性病和各种传染性渗出性皮肤病顾客进入浴室就浴,有禁浴标志。
13、场内禁止吸烟并有明显禁烟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