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粮食经济作物分布及其产量
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主要经济作物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7699eea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8.png)
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一、糖料作物甘蔗:1华南蔗区包括海南全省、广东、广西的北纬24度以南地区,台湾全省,福建东南沿海和滇南海拔1100 m以下的地区;特点是全年可种植甘蔗;2华中蔗区在北纬24度以北,度以南地区,包括浙江、湖南、湖北和广东、广西、贵州部分地区,约相当于日平均气温10℃开始于春分的等日期线以南地区;海拔500~1000m;3西南蔗区包括云南的大部分、贵州西部及西南隅、四川西部高原南部,南起北纬23度,北至北纬29度,东邻华中蔗区,南接华南蔗区的滇南亚区;大部分海拔在1200~1800 m之间;属亚热带或温带季风高原气候;甜菜:甜菜喜温凉气候,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北各省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甘肃、宁夏为主要产地;黑龙江是我国甜菜的最大产区;甜菜生产基地有:黑龙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和新疆玛纳斯地区;二、油料作物油菜:我国油菜的种植分布:我国分为冬油菜9月底种植,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两大产区;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最为集中;花生: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又名“落花生”或“长生果”;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山东省莱西市为我国的重点花生种植加工地,莱西花生播种面积达到万亩,年总产高达11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人均产量位列第一,被誉为“中国花生之乡”,直接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比重将近二成,是全国重要的花生出口基地;大豆:就地区分布而言,大豆几乎遍及全国,而以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黄淮平原最为集中;在松辽平原大豆多半与春小麦进行轮作,也有和玉米间作、混作的;199O年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这里的大豆品质优良,商品率高,是我国最大的商品大豆生产基地;黄淮平原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分布在淮河以北,石德铁路以南,京广铁路以东的平原地区,一般与冬小麦轮作换茬,所产主要作为本区人民的口粮之一,商品率不高;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各省,大豆多半夏播或秋播,基本上是分散产区;这些地区的油料以油菜、花生为主,大豆仅是补充性作物,一般经营比较粗放,产量也较低; 三、其它经济作物棉花:我国棉花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优势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1黄河流域棉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及北京、天津七省市;棉花产量以山东、河南、河北三省最多;本区植棉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区内地势平坦,秋雨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棉田面积的1/2;2长江流域棉区本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湖北、江苏两省产量最多;本区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较高,劳动力充足,区内纺织业发达,运输条件便利,使该区成为全国棉花单产和商品率最高的棉区,也是我国第二大产棉区;但秋天雨多,湿度大,日照较少,影响棉花吐絮,棉花质量不如黄河流域棉区;3西北内陆棉区包括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本区地处干旱地区,降水少,光照条件优越,温差大,病虫害少,棉花品质好,是我国第三大产棉区,也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茶叶:我国茶区分布1、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荼匾,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荼、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熟,茶区土壤: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2、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品种资源丰富,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好;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高达摄氏19~22度,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度,茶树年生长期10 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0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3、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约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主要生产荼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峯、洞庭碧螺、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挟较高的山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5~18度,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在-8度左右;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 秋季乾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黄壤,少数为冲积土;4、江北茶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北部,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为中国北部茶区;主要生产绿茶;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度,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度左右;年降水量较少,约为700~1000毫米,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产品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世界及中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我国主要及分布:、、;人参、、、:苹果:葡萄、梨、桃、杏、柿、枣、栗、:、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茶、、、、、、、南部沿海:香蕉、荔枝、桂圆、菠萝海南:西北:新疆的葡萄、、,的、,宁夏的:、、羊台湾:、、茶叶、香蕉、菠萝世界主要及分布:参、棉花、烟草、苹果韩国:棉花、烟草、、:、、、、、胡椒等的最大产地,世界重要的产区其中:马、、泰、马、菲、菲、、胡椒贵重木材如缅、泰印度:棉花、、茶叶、花生、中亚:第三大产棉区中、美其中被称为“白金之国”、放牧和羔皮羊;西亚:是本区的代表性植物,是当地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等国的出口;地中海沿岸是、、葡萄等水果产区;的羊毛、的、伊朗等国的都很有名;非洲:是咖啡、、、香蕉的故乡,现在可可、、、、花生、棉花等及其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特有珍奇动物;埃及:产量世界第一:“”,是世界上生产和出口可可最多的国家被称为“可可王国”,咖啡和木材产量居世界第一;法国:葡萄、美国:棉花、烟草、大豆:是、可可、的故乡,咖啡、香蕉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巴西:咖啡、蔗糖、可可、大豆是主要农产品,咖啡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香蕉、蔗糖产量世界最大,大豆产量仅次于美国;:羊毛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曲靖市农作物分布状况
![曲靖市农作物分布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e196ba31a32d7375a41780bb.png)
曲靖市农作物分布状况一、曲靖市的行政区域构成2012年,曲靖市辖1个市辖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总面积29855平方千米,人口5855055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麒麟区面积1442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纵贯南北的南盘江,为珠江上游,境内流长56.7公里;东部的龙潭河和转长河,境内流长分别为28.4公里、31公里;西部的白石江和潇湘江,境内流长分别为31公里、46.7公里。
沾益县(区),面积2801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低山、缓丘、湖盆交错,其中山区面积占84%,坝区占16%。
宣威市:面积6257平方千米,东与贵州省盘县相邻,南与沾益县毗邻,西隔牛栏江与会泽县相望,北与贵州威宁县接壤,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
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
约占云南省总面积的1.58%。
罗平县(市),面积3116平方千米,罗平在云南省东部,位于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以“鸡鸣三省”闻名。
富源县:面积3348平方千米,是云南东大门。
东至贵阳413公里,西距昆明197.5公里,师宗县:面积2858平方千米,东与广西西林隔江相望,南与红河泸西县、文山丘北县毗邻,西与陆良相连,北与罗平县接壤。
山区面积占90%左右。
县城所在地丹凤镇,海拔1850米。
陆良县:面积2096平方千米,北与马龙县、麒麟区接壤,东与罗平县为邻,南与师宗县、石林县相连,西与宜良县为界。
全县东西长65.6千米,南北宽62.8千米。
境内海拔1840米,四面环山,中间是开阔平坦的湖积盆地,是云南省第一平坝,平坝面积772平方千米。
会泽县:面积6077平方千米,东邻宣威市、贵州省威宁县,南与沾益县、寻甸县毗邻,西接东川区、巧家县,北与鲁甸县接壤。
县境东西最大横距8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38公里,国土面积5854平方公里,山区占95.7%。
马龙县:面积1614平方千米,东及东北部与麒麟区、沾益县接壤,南与陆良县、宜良县毗邻,西及西北与嵩明、寻甸两县交界。
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2
![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2](https://img.taocdn.com/s3/m/19c54f5c804d2b160b4ec0f4.png)
0.65
0.37
德宏
0.21
0.11
0.1.
1.49
0.61
0.23
0.56
0.26
0.15
丽江
1.48
0.87
0.71
0.75
1.17
0.79
1.05
1.00
0.74
怒江
1.77
0.96
0.50
0.46
1.71
0.64
0.90
1.23
0.56
迪庆
1.71
1.22
0.89
0.29
1.59
1.13
3.滇中、滇中北亚热带粳型优质米开发区。包括文山州东部,楚雄州、大理州、玉溪市和曲靖市南部,红河州北部,临沧北部,保山、昭通地区北部及怒江州等部分河谷地区,活动积温5000~6500℃,年平均气温16~18℃,最冷月平均气温8~12℃。该区为东部海拔1100~1400米,西部海拔1400~1800米的稻区。
2.滇南、滇西北亚热带籼软米重点开发区。包括红河、文山州南部,普洱市、临沧南部、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富宁,勐海、盈江、陇川、澜沧、孟连、沧源、开远、弥勒、文山、砚山、广南、潞西、景东、双江、新平、西盟和金沙江流域的巧家、元谋、永胜、华坪、泸水、宾川等县市,活动积温在6000~7500℃,年平均气温17~19℃,最冷月平均气温10~13℃。该区为东部低于海拔1100米,西部低于海拔1400米的籼粳交错区。
云南稻谷具有规模优势的地区包括滇南的普洱、德宏、红河,滇西北的大理,滇西的保山;玉米具有规模优势指数的地区包括滇东北的昭通、曲靖,滇西北迪庆、大理、临沧,滇南的普洱、文山;小麦具有比较规模优势的地区包括滇中的玉溪、楚雄、昆明,滇西北的迪庆、丽江、临沧、怒江、大理,滇南的红河、文山和滇西的保山。
云南水稻分布状况
![云南水稻分布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41de7b2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7.png)
1对种植制度的影响气候变暖影响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导致云南气候带发生变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云南的气候带界限明显北移,并有热带亚热带面积扩大的趋势。
随着气温的持续升高,这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加明显,气候带的分布在气候变暖形势下呈现出整体向高海拔扩张和向高纬度北移的趋势[2]。
气候带的变化对云南农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农业种植制度方面。
气候变暖使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热量资源改善,促进了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当前的种植制度发生改变,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减少,二熟制地区将北移,而三熟制比例提高。
这为云南多熟种植制度的增加和冬季农业开发带来了机遇。
但应注意到升温最显著的季节是冬季,在夏季增温幅度明显偏小,对夏季喜温作物的生长发育条件并没有多少改善。
而在温度升高的同时,土壤水分的蒸发量也将加大,一些作物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会减少,热量资源增加的有利因素可能会由于水资源的匮乏而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这种情况对于冬季农业的效应更加明显。
2.2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气候变化从两方面影响云南作物生长发育,一是温室气体,尤其是CO2浓度的增加可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光合同化、呼吸和蒸腾等,进而有助于最终产量的提高。
二是温度和降水等气象要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
云南气候变暖发生在除金沙江流域以外的大部地区,四季均呈变暖趋势;降水量略减少,但雨日数减少,有效水分减少。
这种情况会抑制CO2的吸收,进而减弱光合同化过程的强度。
气温升高还加速土壤中肥料的分解和流失;较高的蒸发率抵消因CO2增加而提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有效水分减少,因此作物生长的水分胁迫加重。
作物的呼吸消耗也将随温度升高而呈指数性递增,使光合同化产物被植株自身维持呼吸大量耗损。
较高的温度还加快作物的生育进程,缩短生育期,使之来不及累积光合同化产物充盈籽粒而提前“成熟”,导致籽粒不饱满或瘪粒而减产。
特别是云南冬春季气候偏暖突出,小春作物生长季内气温长时段偏高,作物热量条件较好,导致作物原有品种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成熟期提前。
云南区位优势数据搜集
![云南区位优势数据搜集](https://img.taocdn.com/s3/m/42b3696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7.png)
云南区位优势数据搜集云南简称云"或"滇",省会昆明,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南部,有“彩云之南”的美称。
一、土地资源(土地大小、类型、质量)土地大小: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
地形: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33.1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4%。
全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从北到南的每千米水平直线距离,海拔平均降低6米。
土壤类型:云南省土壤类型多样,具有垂直分布特点。
全省有16种土类,其中黄土壤占20%,红土壤占全省面积的一半,故云南有“红土高原”之称。
云南稻田土壤细分有50多种,成土母质对为冲积和湖积物,部分为红壤性和紫色性,大部分呈中性和微酸性,有机质在1.5%-3.0%,氮磷养分含量比旱地高。
二、气候资源(气温、降水、光照)气温: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全省平均气温,最热(七月)月均温在19°C~22°C 之间,最冷(一月)月均温在6°C~8°C以上,年温差一般只有10°C~12°C。
同日早晚较凉,中午较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C~20°C。
全省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地区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地区约为250天,比较寒冷的滇西北和滇东北地区也长达210~220天。
降水:全省降水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极不均匀。
干湿季节分明,湿季(雨季)为5~10月,集中了85%的降雨量;干季(旱季)为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
全省降水的地域分布差异大,最多的地方年降水量可达2200~2700毫米,最少的仅有584毫米,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光照:云南光照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
云南主要种植
![云南主要种植](https://img.taocdn.com/s3/m/dfe8f9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5.png)
云南主要种植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因此在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云南的主要种植作物包括稻谷、烟草、蔬菜、水果、花卉等。
首先,稻谷是云南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云南地理条件适宜,气候温暖,降雨充沛,以及丰富的水资源,为稻米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云南是中国稻谷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主要种植晚籼稻、中籼稻和早粳稻。
其中,中国特色的云南小粳米由于其外观独特、口感醇香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其次,烟草也是云南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云南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适宜烟草生长,加上土壤肥沃,烟草种植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云南的烟草种植主要以红塔山、云烟等名牌烟叶为主,其中的滇中烟区和滇南烟区是云南的主要烟草种植区域。
云南的烟草不仅为整个国家的烟草消费市场提供了重要的供应,也向国外出口了大量的烟叶。
此外,云南也以其丰富的蔬菜产业而闻名。
云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蔬菜的种植,特别是在高原地区种植了许多有机蔬菜。
此外,云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昆明等地成为全国蔬菜的重要供应基地之一。
云南的蔬菜品种繁多,包括西兰花、胡萝卜、豆角、辣椒等,口感鲜美,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云南还以水果种植业著称,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云南的气候条件和地势特点,使得种植的水果品种多样化,其中包括香蕉、芒果、柚子、荔枝、甘蔗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的柚子种植以其独特的品质而闻名,例如“红心柚”和“延寿柚”都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云南还以其独特的花卉产业而闻名于世,尤其是昆明市。
云南的气候条件和地势特点使得花卉种植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云南种植的花卉种类繁多,包括月季、牡丹、兰花等。
云南的花卉产业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出口到了世界各地。
以上所述,稻谷、烟草、蔬菜、水果和花卉是云南主要种植的作物。
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这些作物在产量和质量上具有竞争力。
云南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地之一,对全国农产品供应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云贵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云贵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1ad11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9.png)
云贵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一、水稻云贵地区是中国的主要水稻产区之一。
在云南省,水稻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云南省的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昆明、大理等地,由于气候适宜、土地肥沃,使得水稻的种植效果非常理想。
- 云南省水稻种植具有多年来沿袭的传统技术,如水稻交替种植和轮作等,使得产量高、质量好。
- 云南省推广了新型的水稻种植技术,包括水稻机械化收割、水稻无人机喷施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 水稻产业链发展日益完善,云南省的水稻种植已经从简单的农作物生产转变为涉及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的综合产业。
二、玉米云贵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尤其是在贵州省。
玉米可以适应各种环境,这也为其在云贵地区的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
贵州省的玉米主要分布在贵阳、遵义等地,由于高海拔、适宜气候,使得当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优越。
- 贵州省在玉米种植方面积极推广科技,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同时也改善了玉米的品质。
- 玉米的加工与销售逐渐形成产业链,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 贵州省注重保护和利用农田水利,提高灌溉效率,促进了玉米的良好生长。
三、烤烟云南省是中国的主要烤烟产区之一。
烤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泛,贡献了不少于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云南省的烤烟主要分布在文山、曲靖等地,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使得烤烟的质量非常好。
- 云南省烤烟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种植技术。
- 云南省加强了烤烟的市场开发和销售网络建设,保证了烤烟的销路。
- 烟叶种植与深加工产业链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云南省烤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茶叶云贵地区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贵州省和云南省的茶叶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贵州省的西江苗族山寨、云南省的普洱茶等都是当地著名的茶叶品种,享有盛名。
- 贵州省和云南省的茶叶种植环境优越,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
- 茶叶的山地种植和管理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地分布图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地分布图](https://img.taocdn.com/s3/m/bca8060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b.png)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地分布图-1- 影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2- 耕作制度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3- 主要耕作方式-4- 农业特色-5- 主要农作物分布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
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 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 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 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
海南还出产椰子。
【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云南省种植结构
![云南省种植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4a00a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5.png)
云南省种植结构
云南省的种植结构主要包括农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和果树种植。
云南地处于亚热带和热带交界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导致农作物种植占据了云南省种植结构的主导地位。
农作物种植方面,主要包括稻谷、玉米、小麦、豆类、油料等。
稻谷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云南省的西部和东南部地区是稻谷的主要种植区,稻米产量也较高。
玉米是云南省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中部和东部地区。
小麦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的北部地区,豆类和油料的种植相对较为分散。
经济作物种植方面,主要包括烟草、蔗糖、咖啡、茶叶等。
云南省的烟草种植位居全国前列,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的西南部和西北部地区。
蔗糖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南部地区,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适宜,云南省的蔗糖产量占据全国的重要地位。
咖啡和茶叶的种植多分布在云南省的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其中咖啡的种植在云南省的滇西地区较为集中,而茶叶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滇东地区。
果树种植方面,云南省的气候条件适宜水果的生长,因此果树种植在云南省的种植结构中也占据一定的比例。
主要的果树有柑橘、葡萄、苹果、榴莲等。
柑橘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南部和东部地区,葡萄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北部地区,苹果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中部地区,而榴莲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地区。
总体来说,云南省的种植结构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经济作物和果树种植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由于云南省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促进了云南省种植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和水果的产地之一。
同时,云南省还注重发展优势农产品,以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云南曲靖种植信息简介
![云南曲靖种植信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ee1b5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f.png)
云南曲靖种植信息简介云南曲靖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地区。
种植业在曲靖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本文将对云南曲靖种植业的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云南曲靖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拥有充足的阳光、降水和适宜的气温。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曲靖的土地得以广泛种植各类农作物,包括谷物、油料、纺织原料、经济作物等。
曲靖的农作物种植业可以追溯到古代,是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曲靖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薯类、糖料作物、油料作物等。
稻谷是曲靖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丰富。
小麦和玉米也是曲靖的重要粮食作物,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除了粮食作物,曲靖还种植大豆、花生、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在满足当地居民需求的同时,也为油料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曲靖的农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特色农产品的种植。
比如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
曲靖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蔬菜和水果的生长,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曲靖的柑橘类水果种植规模很大,包括橙子、柚子、柠檬等。
蔬菜方面,曲靖的彩色蔬菜种植很有特色,包括红心莴苣、彩色胡萝卜、紫色大蒜等。
此外,曲靖还以茶叶产业闻名。
曲靖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特别是普洱茶和黑茶。
曲靖茶叶的种植面积占据了云南省茶叶种植总面积的很大一部分。
在国内外市场上,曲靖的茶叶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另外,曲靖还以种植花卉而闻名,被誉为“花都”。
曲靖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多种花卉的种植,如堇花、蝴蝶兰、康乃馨等。
曲靖的花卉种植业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曲靖市政府多次推出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投资种植业。
比如提供土地承包政策,提供农资补贴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综上所述,云南曲靖种植业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气候条件的优势使得曲靖在种植各类农作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云南粮食经济作物分布及其产量
![云南粮食经济作物分布及其产量](https://img.taocdn.com/s3/m/8f96cc4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6.png)
云南粮食经济作物分布及其产量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东西横距864.9公里,南北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4596.6万,辖129个县。
地形波状起伏,土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多山区、半山区;为珠江、红河的发源地,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
1.我国及我省粮食生产情况2001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情况2.1996-2000年云南主要粮食生产情况注:2000年云南省粮食总产达14678000吨,(1468万吨)其中,稻谷产量为5362945吨(536万吨),小麦为1511892(151万吨)玉米为4460276(446万吨)。
3.主要糖料植物制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它俩所占比重如下:区域甘蔗糖(%)甜菜糖(%)90/91 2000/01 90/91 2000/01全世界64 78 36 22中国76 88.8 24 11.2云南100 04.云南蔗区的划分云南的甘蔗主要分布在“六江”流域:怒江、澜沧江、南盘江、元江、伊洛瓦底江、金沙江。
从行政区划看,全省16个地(州市),除迪庆州外,其余地(州市)均有种植。
主产地州见下表:5.近年来云南省玉米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情况大观、盐津、镇雄等17个县人平均占有玉米153.7Kg,占人平均有粮的53.8%。
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县有:镇雄77.6万亩,宣威市53.2万亩,邱柏31.9万亩,广南30.6万亩。
3、目前我省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单产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1984年全省玉米平均单产187.4Kg,而当时的全国平均单产为264Kg,排在第22位。
云南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云南农业发展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a548f1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a.png)
云南农业发展基本情况云南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省份,素有“阳光之国”和“花之国”的美誉。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独特性,云南发展了丰富多样的农业产业。
本文将介绍云南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资源丰富1.土地资源:云南土地资源丰富,平均海拔较高,适宜农业发展。
全省土地面积达到39.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7800多万亩。
2.水资源:云南拥有众多的江河湖泊和丰富的水资源。
包括长江、澜沧江、红河等重要江河,以及滇池、洱海等著名湖泊。
这些水资源为云南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3.气候条件:云南地处亚热带到热带交界地带,拥有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
年均气温在15℃以上,降水充沛,适宜农业生产。
二、主要农业产业1.农作物:云南以种植业为主,在农作物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
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高粱、马铃薯等。
玉米是云南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云南玉米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2.特色农产品:云南还以种植特色农产品著称。
茶叶产业是云南的一张名片,云南是中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有着丰富的茶叶资源。
此外,咖啡、核桃、橡胶、葡萄、香菇等特色农产品也在云南得到较好的发展。
3.林业:云南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55%以上。
云南的林业发展以木材和竹材为主,同时也种植了大量的经济作物如木薯、蕨菜等。
4.畜牧业:云南的畜牧业发展也不容忽视。
当地山区适宜养牛、养羊,平原地区主要以养猪、养鸡、养鱼为主。
养殖业在农村经济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农业发展状况1.种植结构调整:云南在农业发展中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优化了农作物的品种结构,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2.种植技术创新:云南农业部门积极推行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科学的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段。
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农业产业园区:云南加大对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建立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园区。
曲靖市农作物分布状况
![曲靖市农作物分布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d097bafd1eb91a37f0115c63.png)
xx农作物分布状况一、xx的行政区域构成2012年,曲靖市辖1个市辖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总面积29855平方千米,人口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麒麟区面积1442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纵贯南北的南盘江,为珠江上游,境内流长56.7公里;东部的龙潭河和转长河,境内流长分别为28.4公里、31公里;西部的白石江和潇湘江,境内流长分别为31公里、46.7公里。
沾益县(区),面积2801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低山、缓丘、湖盆交错,其中山区面积占84%,坝区占16%。
xx:面积6257平方千米,东与贵州省盘县相邻,南与沾益县毗邻,西隔牛栏江与会泽县相望,北与贵州威宁县接壤,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
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
约占xx总面积的1.58%。
罗平县(市),面积3116平方千米,罗平在云南省东部,位于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以“鸡鸣三省”闻名。
xx:面积3348平方千米,是云南东大门。
东至贵阳413公里,西距昆明197.5公里,xx:面积2858平方千米,东与广西西林隔江相望,南与红河泸西县、文山丘北县毗邻,西与陆良相连,北与罗平县接壤。
xx面积占90%左右。
县城所在地xx镇,海拔1850米。
xx:面积2096平方千米,北与xx、xx接壤,东与xx为邻,南与xx、xx县相连,西与xx为界。
全县xx65.6千米,xx62.8千米。
境内海拔1840米,四面环山,中间是开阔平坦的湖积盆地,是xx第一xx,xx面积772平方千米。
xx:面积6077平方千米,xxxx、xxxx,南与沾xx、xx县毗邻,西接xx、巧家县,北与xx接壤。
县境xx最大横距84公里,xx最大纵距138公里,国土面积5854平方公里,山区占95.7%。
xx:面积1614平方千米,xx东北部与xx、xx接壤,南与xx、xx毗邻,xxxx与xx、xx两县交界。
xx跨距47.25千米,xx跨度44.5千米二、xx主导农业产业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90亿元,农业六个主导产业产值137.9亿元(不含烤烟产值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4%。
2-经济作物生产布局
![2-经济作物生产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3a7cbcf2770bf78a65295467.png)
4-1饮料作物----茶叶
1、世界主要产茶国是 印度和中国 2、美国、英国、俄罗 斯、埃及、巴基斯坦等 国家是主要进口国
种植业分布
(2)经济作物:烟草,茶叶
烟草集中产地:其中 以云南产量最大
山东为我国 最大的苹果 产地 新疆吐鲁番 葡萄
五大产茶省
1-2纤维作物----麻类
服装面料,工业原料 种类有: 黄麻、红麻---编织麻袋 亚麻---纺织、榨油 剑麻---缆绳
世界花生主产国2006年花生生产情况
国家 世界 印度 中国 尼日利亚 面积 (万公顷) 2182 290 490 124 1 2 3 位次 总产 (万吨) 3298 670 1440 152 2 1 4 位次 单产 (公斤/公顷) 1510 970 2940 1230 7 2 6 位次
印尼
缅甸 美国
黄麻
印度是第一黄麻生产大国 孟加拉国是第二大生产大国 中国第三----浙江产地
亚麻
亚麻纤维具有拉力强、 柔软、细度好、导电 弱、吸水散水快、膨 胀率大等特点,可纺 高支纱,制高级衣料。
亚麻
亚麻的开发利用价值高,亚麻茎制取的纤维是纺织工 业的重要原料,可纯纺,亦可与其它纤维混纺。由于亚麻 纤维与动物纤维、其它植物纤维、合成纤维相比,具有许 多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点,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 地位。首先,亚麻纤维强韧、柔细,其强度是棉纤维的 1.5倍、绢丝的1.6倍,可纺支数高,织物平滑整洁,适 宜制作高级衣料。 其次,亚麻纤维具有吸湿性强、散热快、耐摩擦、耐 高温、不易燃、不易裂、导电性小、吸尘率低、抑菌保健 等独特优点,适宜制作飞机翼布、军用布、消防、宇航、 医疗和卫生保健服装及帆布、水龙带、室内装饰布及工艺 刺锈品等。第三,打麻下脚料和麻屑也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加工后的短纤维即麻棉,可与毛、丝、棉、化纤等生产混 纺纱,也可纺纯麻纱
云南省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云南省经济(产业)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a72408cc17552707220860.png)
实验二云南省经济(产业)结构研究实验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云南省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现状。
2.通过实验,知道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
3.通过实验,对云南省产业和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5.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实验教学要求:1.学生要主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获取云南省的相关现状资料;2.实验前要了解与本实验要求相一致的知识点;3.实验中要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创新性地工作4.实验后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撰写研究报告,力求达到实验目的。
1.云南省概况1.1位置与范围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
云南省简称“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最早人类。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
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1.2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1.2.1自然条件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
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
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云南种植结构范文
![云南种植结构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9fbd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b.png)
云南种植结构范文云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种植业历史悠久、种植结构丰富多样。
云南的种植结构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下面将介绍云南种植结构的特点和主要农作物。
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地理位置独特,山高水长、气候多样,这为云南的种植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云南的种植结构主要分为高山农业、盆地农业和亚热带农业三个主要类型。
首先是高山农业。
云南的高山农业是指种植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带的农作物。
这些地区山地起伏,高寒气候严酷,但也因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高山作物。
云南的高山农业主要分布在滇中、滇西北等地,以大葱、大蒜、玉米、马铃薯等为主要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耐寒力强,适应高寒环境,既能保证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又能为外地市场提供一定数量的农产品。
其次是盆地农业。
云南境内有众多的盆地,如昆明盆地、大理盆地、红河盆地等,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适宜种植很多的农作物。
盆地农业是云南的主要种植方式之一,这些地区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也种植种植经济作物如烟草、油菜等。
盆地的温暖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这些地区的农产品质量优良,产量相对较高。
再次是亚热带农业。
云南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多雨、适宜温度和阳光照射,这为亚热带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亚热带农业主要分布在滇南、红河流域等地,以种植亚热带作物为主,如柑橘、香蕉、火龙果、荔枝等。
这些作物对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较高,云南的气候环境正好适合它们的生长,因此亚热带农业在云南很有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云南的种植结构丰富多样,种植业在当地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山农业、盆地农业和亚热带农业三者之间相互补充,形成了云南独特的种植格局。
这种多样化的农作物种植结构不仅丰富了云南的农产品品种,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也为云南的农产品出口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然而,云南的种植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等。
西双版纳州玉米生产形势分析
![西双版纳州玉米生产形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01d3c4f5335a8102d220d5.png)
2019 · 05产业发展西双版纳州玉米生产形势分析张丽珍1,蒋晓云2,周 萍1,魏清昭1,赵孟林2,王咏梅2,董 玮2(1.勐海县勐遮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勐海 666200;2.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 666100)一、生产现状(一)玉米种植情况2002年,西双版纳州玉米种植面积18 820 hm2,总产4.84万 t,平均产量2572 kg/hm2,到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48 213 hm2,占全州粮食种植总面积的54.45%;总产22.53万 t ,占全州粮食总产量的48.95%,平均产量4673 kg/hm2。
2002-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29 393 hm2,增幅156.18%;总产增加了17.69万t,增幅365.50%;(三)玉米与经济作物效益比较2017年,西双版纳州种植玉米、西瓜的纯收入分别为:玉米0.48万元4.14万元/hm2、甘蔗1.04万元/hm2、西瓜元/hm2。
玉米与香蕉、甘蔗、西瓜的种植经济效益相比较,种植玉米纯收入比种植香蕉纯收入少万元/hm2,比种植甘蔗纯收入少0.56比种植西瓜纯收入少7.33万元/hm2。
由此可见,种植玉米的可比效益较低,经济作物下田,极大的玉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玉米已成为重要的粮、经、饲三用作物,玉米生产对西双版纳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7年西双版纳州玉米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54.45%,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8.95%,可见玉米生产在西双版纳州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在对2002-年西双版纳州玉米生产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的解决建议,以期为今后西双版纳州玉米生产相关政策制定、产业调整、科学研究、农业推广提供参考。
46名言真理是认识事物的工具,是人们前进和上升的道路上的阶梯,真理都是从人类的劳动中产生的。
—— 高尔基米积极性。
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
![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d009f649c850ad02de8041a9.png)
栽培学期中作业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专业:农学学号:20090014姓名:柴燕芬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一)稻谷根据生态环境、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云南优质稻划分为3个区。
1.滇南热带籼稻软米集中发展区。
从南部边缘的低海拔河谷热区呈树枝状伸入内地,有元江、景洪、勐腊、孟连、金平、屏边、红河、元阳、绿春、江城、陇川、勐海等县,活动积温7000-7500℃。
年平均气温21℃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15℃,包括东部海拔低于400米,西部海拔低于700米的籼稻区。
2.滇南、滇西北亚热带籼软米重点开发区。
包括红河、文山州南部,普洱市、临沧南部、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富宁,勐海、盈江、陇川、澜沧、孟连、沧源、开远、弥勒、文山、砚山、广南、潞西、景东、双江、新平、西盟和金沙江流域的巧家、元谋、永胜、华坪、泸水、宾川等县市,活动积温在6000~7500℃,年平均气温17~19℃,最冷月平均气温10~13℃。
该区为东部低于海拔1100米,西部低于海拔1400米的籼粳交错区。
3.滇中、滇中北亚热带粳型优质米开发区。
包括文山州东部,楚雄州、大理州、玉溪市和曲靖市南部,红河州北部,临沧北部,保山、昭通地区北部及怒江州等部分河谷地区,活动积温5000~6500℃,年平均气温16~18℃,最冷月平均气温8~12℃。
该区为东部海拔1100~1400米,西部海拔1400~1800米的粳稻区。
(二)玉米云南省各地均有玉米种植,但由于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和玉米本身的生育特性、耕作制度以及群众的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及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各不相同。
曲靖、昭通、文山、红河、临沧、思茅6个州(市)是云南省玉米主产区,每个地州玉米面积都在百万公顷以上,但中低产地面积比例较大。
具体可分为四个种植区。
1.滇东北温凉玉米区。
包括东川、昭通地区及宣威、会泽等市县,是云南省旱粮主产区,玉米面积占全省玉米面积的23.5%。
该区玉米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400米的地区,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实行玉米与小麦或马铃薯与玉米间套种,也可一年两熟,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中早期或中熟种。
云南省农业概况
![云南省农业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a12ea8f3fab069dc5022014c.png)
云南省农业概况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八位,其中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平坝、河谷占6%,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
云南地形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整块土地山奇水异、地形独特、气候复杂,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全省水能资源丰富,主要蕴藏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
境内横断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哀牢山、大雪山绵延数百里,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珠江奔腾几千里,1440个高原山间盆地,几十个高原断陷湖泊镶嵌其中,形成了云岭高原无比壮丽的秀美山川。
云南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垂直变化显著,且干湿季分明,5-10月为雨季,年降水量600-2000毫米。
滇东高原四季如春,滇南河谷湿热且全年无霜,滇西北高山气候寒冷。
云南省耕地面积4306.5万亩,森林面积14299.5万亩,分别占国土面积的7.29%和24.2%。
独特的气候条件,成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农业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称。
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多种,仅热带、亚热带的高等植物就有1万种以上,其中可利用的资源植物在千种以上。
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小麦、蚕豆、薯类、杂粮、大豆等七类,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料、甘蔗、茶叶、蚕桑、水果、橡胶、蔬菜(特别是冬春早菜)、咖啡、花卉、香料、中药材等等。
1997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579万亩,油料208万亩,糖料374万亩,烤烟839万亩(居全国第1位),人均粮食产量322公斤(居全国第18位),人均糖料产量363公斤(居全国第3位)。
目前,全省总人口4094万人,为全国第14位,乡村劳动人数为1881.8万人,占社会劳动人数的84.6%。
全省有26个民族,有少数民族14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6%。
全省辖8个民族自治州,4个地区,4个省辖市,128个县市区。
云南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全省有26个县市分别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边境线4060公里,拥有9个国家一类口岸和8个省级口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海拔1 400~2 500米地区均有栽培,集中分布在l400—2.100米的油菜主区。根据植株高矮,分枝部位高低和成熟早迟不同,又分为高棵、矮棵和中棵三类:高棵品种。具有植株高大,分枝部位高,生育期长的特点。代表品种为昆明高脚黄菜子、江川高棵、楚雄高脚黄菜子,大理高脚黄菜子等。矮脚品种。具有植株矮,分枝部位低,生育期短的特点。代表品种为富民矮脚金菜子,玉溪矮脚金菜子、江川矮脚黄、曲靖矮棵芥腊和曲溪矮棵芥蓝等。中棵品种。株高,抗旱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代表品种为罗平矮脚红菜子、江川中棵、玉溪中型黄、沾益松林黑子菜等。
3)主要集中在山区和高海拔地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产量不稳定。
70%的玉米种植在山区和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产量不稳定,年际间差异较大,1976年以来,高产年达到360多万吨,而低产时,只有90稳定,相差较大。
4)栽培技术落后,耕作粗放,缺乏优良品种。
主要经济作物
油菜
云南油菜品种资源丰富多样,兼有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和油用萝卜籽等多种类型,而各类型中又有多种多样的品种。据省农科院油料所初步收集整理,云南省有油菜品种资源397份,其中:芥菜型238份、白菜型145份、甘蓝型9份、其他类型5份,是我国油菜品种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
中街矮脚子等。海拔1500—2 100米地区的白菜型品种。具有生长势强,叶片大,籽粒大,早熟丰产的特点。代表品种为南华吴官大菜子、玉溪大黑菜子、澄江矮棵、呈贡大批子等。此外,在山区和高寒山区,主要种植抗旱耐瘠的油用萝卜籽,又称兰花籽、马牙花。油用萝卜籽分春萝卜籽和秋萝卜籽两种。春子为越年生,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秋子为一年生,分布在海拔2300—3 300米高寒地区的轮歇地、二荒地上。
白菜型
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米以下的南部、东北部河谷地区和海拔2 100米以上的北部地区。根据栽种地区的海拔划分为三类: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的白菜型品种。生育期短,叶片小,耐瘠、耐旱、耐迟播。代表品种为镇康红油菜、江城黑子菜、镇沅黑红油菜等。海拔2100米以上地区的白菜型品种。抗冻力强,籽粒小,含油产情况
2001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情况
2.1996-2000年云南主要粮食生产情况
注:2000年云南省粮食总产达14678000
吨,(1468万吨)其中,稻谷产量为5362945吨(536万吨),小麦为1511892(151万吨)玉米为4460276(446万吨)。
3.主要糖料植物
1)单产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
1984年全省玉米平均单产187.4Kg,而当时的全国平均单产为264Kg,排在第22位。
1957-1984年全国平均每年增产6Kg/亩,而云南省平均每年增产仅为3.5Kg/亩。1996年玉米全国平均单产为347Kg,而我省仅为248Kg,排在第21位。中低产地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1984年,单产300Kg以上的高产地,200万亩,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14%;150-300Kg的中产地和150Kg以下的低产地分别有700万亩和400万亩,分别占全省玉米总播种面积的50%和36%。1990年,300Kg以上单产的高产地有300万亩,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20%;150-300Kg的中产地7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0%;低于150Kg的低产地4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0%。高产区主要分布在曲靖、玉溪、昆明总面积256.34万亩,其中18.3%,50%的低产面积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和滇西北的边缘地州。
2)生产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性较大
我省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经济技术条件差异较大,各地玉米产量悬殊比较大。在1984年曲靖地区的平均单产达到336Kg/亩,而德宏州仅为76Kg/亩,相差4.4倍。1993年,曲靖地区平均单产为355Kg/亩,而单产水平最低的怒江州仅为124Kg/亩,相差2.8倍,1994年曲靖地区的337.3Kg/亩,而思茅为134.2Kg/亩,相差1.5倍。
云南粮食经济作物分布及其产量
云南粮食经济作物分布及其产量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东西横距864.9公里,南北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4596.6万,辖129个县。地形波状起伏,土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多山区、半山区;为珠江、红河的发源地,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
全省依自然气候及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划分为3个蔗区
5.近年来云南省玉米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情况
大观、盐津、镇雄等17个县人平均占有玉米153.7Kg,占人平均有粮的53.8%。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县有:镇雄77.6万亩,宣威市53.2万亩,邱柏31.9万亩,广南30.6万亩。
3、目前我省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制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它俩所占比重如下:
区域甘蔗糖(%)甜菜糖(%)
90/91 2000/01 90/91 2000/01
64 78 36 22全世界
76 88.8 24 11.2中国
100 0云南
4.云南蔗区的划分
云南的甘蔗主要分布在“六江”流域:怒江、澜沧江、南盘江、元江、伊洛瓦底江、金沙江。从行政区划看,全省16个地(州市),除迪庆州外,其余地(州市)均有种植。主产地州见下表:
甘蔗
云南是甘蔗原产地之一,种蔗历史悠久,甘蔗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具有较多的野生甘蔗及其近缘植物。目前,科研部门已在云南采集到的甘蔗属有6个种(即割手密种、斑茅种、金猫尾种、河八王种、热带种、中国种)及1个变种,另有6个甘蔗边缘属的8个种(即滇蔗茅、蔗茅、台蔗茅、白茅、五节芒、回脉金茅、刚秀竹、大油芒),共400多个材料,其中地方品种2,4个,杂交种119个,甘蔗属及近缘物266个。在甘蔗育种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割手密和斑茅种,在全省寒、温、热三大气候带均有分布。其中手密种糖分性状优良,有22个材料的锤度在15度以上,其中18度的2个,19度的1个,20度的1个,22度I的1个。是甘蔗育种中极为宝贵的资源,为云南自育良种、建立良种杂交场(站)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主要栽种“罗汉蔗”、“芦蔗”等地方品种。之后引进“台糖134”、“印度419”等良种试种、示范,取得增产效果后,开始大面积推第四节生物资源39广。为了逐步实现早、中、晚品种相配合,提早榨期,增加产量和糖分的目的,近年来推广了早、中熟高糖分为主的新良种“云糖71/388’’、“选蔗3号”、“桂糖5号”、“粤糖56/268’’、“粤糖59/264”、“川糖64/40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