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情故事》教学设计
中班教案我的心情故事(优秀10篇)

中班教案我的心情故事(优秀10篇)中班教案我的心情故事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高兴的娃娃。
3、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好朋友带来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1、心情火车六列。
2、画有圆脸的彩色纸若干,勾线笔人手一份。
3、哭和笑娃娃各一个,投影仪一台。
4、幼儿对各种各样的表情产生了兴趣,并能分辨一些简单的表情。
活动重点: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活动难点: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预设内容:一、说说演演导入: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两个小娃娃家去做客,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小朋友观察哭笑图片,说说哭笑脸有什么不同。
引出幼儿高兴与伤心的事件。
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1、你们什么时候也会笑?2、你们会学一学她笑的样子吗?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高兴?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3、猜猜她为什么哭?怎样让她自己变的开心了呢?4、你们什么时候也会哭?(重点启发、鼓励幼儿帮助同伴或娃娃想办法解决她遇到的伤心事,使她高兴起来,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
)二、画画讲讲1、根据自己意愿画表情卡,画完后把它插入与自己相应号数的心情火车。
2、和朋友一起说说自己的表情卡,师观察、倾听、随机引导。
三、延伸活动把心情火车处作为一个“心情小站”,鼓励幼儿在那里讲讲悄悄话,说说演演自己的表情、心情等。
中班教案我的心情故事篇二活动目标:1、学会恰当的方式帮助和安慰别人,表达自己的爱心。
2、能感受他人的悲喜忧伤等情绪。
3、愿意主动地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课件,电视机,话筒,主持人的服装,挂牌,操作卡。
活动过程:一、出示电视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了天气预报真好,我们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增加衣服,安排活动。
让我们来看一看森林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这里的天气预报不仅能播报天气时阴天还是晴天还能播报人的心情是阴天还是晴天!二、播放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幼儿园教案《我的心情》

幼儿园教案《我的心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表达我的心情》中的第2节《我的心情》。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通过故事、讨论、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心情的多样性,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描述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2. 培养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3. 增进幼儿对他人心情的理解和关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和描述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心情卡片、故事书、录音机、音乐CD、画笔、彩纸等。
2. 学具:心情卡片、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做心情猜谜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故事分享(10分钟)讲述故事《小兔子的心情日记》,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兔子的情感变化,让幼儿认识到心情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心情卡片,讲解各种心情的名称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学会认识和描述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心情表演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心情。
5. 小结与讨论(10分钟)6. 创作心情画(15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一幅表达自己心情的画,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后分享(5分钟)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心情画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增进亲子沟通。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心情》2. 内容:心情种类:快乐、生气、害怕、悲伤等表达心情的方式:画画、说话、动作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心情请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一幅表达自己心情的画。
2. 答案:示例:一个小朋友画出自己在公园玩耍的快乐场景,脸上洋溢着笑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关注幼儿的心情,与幼儿一起分享心情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大班健康《我的心情故事》课件教案

大班健康《我的心情故事》课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的心情表情。
2. 培养幼儿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分享和帮助。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四种基本情绪:开心、生气、害怕、伤心。
2. 学习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 学会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心情卡片:四种基本情绪的卡片。
3. 贴纸:用于奖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近的心情故事。
2. 主题活动一:认识基本情绪。
a. 展示课件,介绍四种基本情绪:开心、生气、害怕、伤心。
b.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不同情绪的表现。
c. 通过视频案例,让幼儿了解情绪的影响。
3. 主题活动二:学习表达情绪。
a. 引导幼儿用语言和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
b.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练习表达不同情绪。
c. 讨论:如何用积极的方式表达情绪。
4. 主题活动三:调节情绪。
b. 引导幼儿尝试用这些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c. 讨论:如何帮助他人调节情绪。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对基本情绪的认知和表达。
2. 评价幼儿在活动中对情绪调节的方法的掌握。
3. 收集幼儿在活动后的心情故事分享,以评价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六、教学活动1. 情境模拟: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幼儿体验不同情绪,并引导他们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
2.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彼此的情绪故事,互相学习和鼓励。
3. 情绪日记: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培养他们自我观察和调节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3. 游戏化教学: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八、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情绪调节的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
2. 社区活动:组织情绪调节相关的社区活动,让幼儿与他人互动,提高社交能力。
我的心情故事教学设计

《我的心情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回忆一件亲生经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或喜或忧,或伤心或气愤,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
教学重难点: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教师:例文学生:准备几张不同表情的照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趣味,导入新课1、教师在黑板上画四副不同表情的简笔画。
指名说说是怎样的表情。
2、人们常说:喜形于色。
我们总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情感,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
表情就是我们内心情感的体现。
你们知道哪些与喜怒哀乐有关的成语?预设:喜:喜出望外喜形于色喜上眉梢欣喜若狂喜眉笑眼……怒:怒发冲冠暴跳如雷勃然大怒大发雷霆恼羞成怒……哀:肝肠寸断回肠九转寻死觅活饮泣吞声泪如泉涌……乐:乐不可支乐不可言笑容可掬笑逐颜开嫣然一笑……3、大家列举了很多跟喜怒哀乐有关的成语,而这些成语所表达的情绪是有什么引起的呢?可想而知,那一定会有具体的事情。
生活就是一出戏。
生活中有欢笑,也有眼泪,有忧伤,也有快乐,多姿多彩。
二、交流照片,激发激情1、看着这些表情,丰富多彩,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画面,激发我们的想象和回忆。
在这些生动精彩的表情当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让你联想起了什么事?请拿出你带来的照片,和同学分享。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小组内交流。
说说照片上的自己在干什么,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请学生上台把自己的照片分类,贴在四副面部表情的下面。
3、全班交流,一起看看这些照片是怎样的?4、请学生上台,讲讲自己的故事。
预设:我想起第一次去海边玩,捡了好多贝壳,高兴得在海滩狂奔。
我想起小记者活动时,我和伙伴一起种下一棵小树苗,高兴地笑了。
我想起奶奶做菜前,我玩着大螃蟹,结果被它夹了一口,痛得我哇哇大哭。
我想起班级组着织古诗文诵读比赛,我们女生胜利,男上懊恼的样子,他们还为此互相指责,打起了架呢。
我想起那天班级野炊时,同学们个个像个大花猫,吃着自己做的野火饭,别提有多开心了。
大班健康《我的心情故事》课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我的心情故事》2. 年龄段:大班3. 学科:健康4. 课时:1课时5. 编写人:X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情绪的多样性,知道情绪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学会关心他人。
三、教学内容1. 情绪的多样性: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
2. 情绪与情境的关系:情绪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3. 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情绪;通过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调节情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对情绪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情绪的多样性。
2. 基本情绪的认识:教师展示不同情绪的表情图片,让幼儿认识和表达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
3. 情绪与情境的关系:教师通过情境表演,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情绪的变化,引导幼儿认识到情绪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4. 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教师示范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情绪,并教授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倾诉、转移注意力等。
5.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绘画等方式,练习表达和调节情绪。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自己的情绪变化,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调节情绪。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家园互动的情况,对幼儿的情感态度、表达能力、调节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课件:情绪表情图片、情境表演道具等。
2. 教具:情绪卡片、心情日记本等。
3. 材料:画纸、彩笔、贴纸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对情绪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情绪的多样性。
2. 基本情绪的认识:教师展示不同情绪的表情图片,让幼儿认识和表达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
3. 情绪与情境的关系:教师通过情境表演,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情绪的变化,引导幼儿认识到情绪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心情》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心情》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活动主题为《我的心情》。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和理解不同的心情表现,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及通过实例了解如何与他人分享和传递积极的情绪。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各种不同的情绪表现,如快乐、悲伤、生气等。
2. 培养幼儿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表现,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情绪卡片、心情日记本、故事书《小兔子的心情日记》。
2. 学具:画笔、彩纸、贴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识和区分不同的情绪表现,如快乐、悲伤、生气等。
2. 讲解:讲解情绪的重要性和如何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以故事书《小兔子的心情日记》为例,让幼儿了解小兔子如何通过日记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与他人分享积极的情绪。
3. 实践:让幼儿通过绘画、制作心情日记本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学会表达和调节。
4. 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情绪,让幼儿学会与他人传递和分享积极的情绪。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情绪卡片,标注不同情绪的名称。
2. 板书心情日记本,标注记录和表达情绪的方法。
3. 板书分享积极情绪的实例,标注与他人分享积极情绪的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自己的心情日记本,记录一周内的情绪变化,并尝试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心情日记本的制作,记录情绪变化,尝试表达和调节情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是否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是否培养了幼儿表达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是否学会了与他人分享和传递积极的情绪?2. 拓展延伸:可以通过家庭访问、家长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幼儿情绪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中班教案我的心情故事

中班教案我的心情故事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情绪的表达和识别不同的情绪。
2. 培养幼儿情绪调节的能力,学会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
3. 通过故事分享和讨论,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学会关心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情绪的表达和识别:快乐、悲伤、生气、害怕、惊讶。
2. 情绪调节的方法:深呼吸、找人倾诉、转移注意力、积极思考。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分享: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不同情绪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
2. 讨论互动: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情绪经历,培养共情能力。
3. 实践活动:通过情绪角色扮演和情绪卡片游戏,帮助幼儿学会适当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故事书《我的心情故事》。
2. 情绪卡片。
3. 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首歌曲《快乐的小鸟》引导幼儿进入主题,让幼儿感受快乐的情绪。
2. 故事分享:讲述故事《我的心情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
3. 讨论互动: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情绪经历,培养共情能力。
4. 实践活动:情绪角色扮演和情绪卡片游戏,帮助幼儿学会适当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方法。
5. 总结:通过一首歌曲《微笑的力量》引导幼儿学会积极面对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结束本次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分享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不同情绪的理解和表达。
2.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情绪调节方法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家长反馈和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了解他们对情绪调节的应用情况。
七、教学延伸:1. 开展情绪日记活动,让幼儿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调节方法,培养他们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调节能力。
2. 组织情绪主题活动,如情绪绘画、情绪手工作品等,让幼儿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 与家长合作,开展家庭情绪调节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学会适当的情绪表达和调节。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情绪体验,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大班艺术我的心情故事活动教案

大班艺术我的心情故事活动教案大班艺术我的心情故事活动教案美术欣赏教育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能开阔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提高幼儿对美的感知,为大家分享了我的心情故事活动教案,欢迎参考!活动目标:1、了解脸部的各种表情,知道不同表情所表示的心情。
2、大胆想象创编纸纸筒娃娃的心情故事,能用合适的语言讲述。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
活动准备:视频、纸筒娃娃若干、表情图片活动过程:一、欣赏《变脸》,激发兴趣1. 教师播放《变脸》的视频,幼儿欣赏。
2. 出示表情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脸部的各种表情。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会有许多的表情,不同的表情代表不同的心情。
)二、游戏“变变变”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模仿表情并说出表情的名称。
2、幼儿听老师口令,做出相应的表情。
游戏规则:用“变变变,变什么?”“我来说,你来变。
”的对话形式,听口令做相应的动作,逐渐加快说口令的速度。
(幼儿双手蒙脸:“变变变,变什么?教师:“我来说,你来变,大家一起变……”幼儿立刻放下手,作出相应的动作。
)三、教师讲述故事1、出示纸筒制作的表情娃娃,变换不同的表情让幼儿对不同表情出现的原因进行猜测2、变换不同的表情讲述纸筒娃娃的故事。
师:其实这些不同表情的纸筒娃娃都有自己的故事哦!3、幼儿了解纸筒娃娃变换表情的方法。
师:你们发现这些娃娃变表情的秘密了吗?4、尝试操作纸筒娃娃变换表情。
四、创编心情故事1、利用纸筒娃娃变换表情进行创编讲述。
师:你的纸筒娃娃会变哪些表情?你能给它编个小故事吗?5、幼儿自由结伴讲述纸筒娃娃的心情故事。
6、个别幼儿讲述纸筒娃娃的'故事。
师:谁愿意把自己纸筒娃娃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的?延伸活动: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活动反思前几天我们班开展了我的情绪记录活动,幼儿每天将自己的心情进行记录,“我今天是开心的”、“我今天是伤心的”……使幼儿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有了也关心小朋友的心情,有时还会相互问一问:“你今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地属于自己的心情故事,提高了幼儿的表述能力。
大班社会活动优质教案《我的心情》通用

大班社会活动优质教案《我心情》通用一、教学内容《我心情》这节大班社会活动,主要依据教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第四单元《情绪小秘密》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涉及第二章《认识情绪》,着重引导孩子们认识、表达和管理自己情绪。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解情绪类型,明白每个人都有不同心情。
2. 培养孩子们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增强情绪管理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关爱他人,懂得在他人情绪低落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准确表达自己情绪,并学会调节情绪。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认识情绪类型,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情绪卡片、心情故事书、彩色笔、白纸。
2. 学具:心情日记本、情绪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情境下人物表情,让孩子们猜猜他们可能心情。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遇到类似情境时心情。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情绪类型(如快乐、生气、害怕、悲伤等),让孩子们解并识别这些情绪。
举例说明如何用恰当方式表达情绪,并引导孩子们学会调节情绪。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让孩子们用情绪卡片进行配对游戏,巩固情绪类型认识。
邀请孩子们上台表演不同情绪,让大家猜猜是什情绪。
4. 情绪表达与调节(10分钟)每个孩子领取心情日记本和情绪贴纸,记录当天心情,并在贴纸上画出自己表情。
教师引导孩子们分享心情日记,讨论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5. 互动环节(5分钟)组织孩子们进行“心情传递”游戏,通过传递心情日记本,让孩子们学会关心他人。
引导孩子们在传递过程中,学会倾听、安慰和鼓励他人。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类型:快乐、生气、害怕、悲伤2. 情绪表达与调节方法:语言表达: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行为调节:深吸、做运动、倾诉、安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周心情变化,每天用情绪贴纸和心情日记本进行记录。
周一:快乐(因为今天和好朋友一起玩游戏)周二:生气(因为弟弟弄坏我玩具)周三:害怕(因为晚上做个可怕梦)周四:悲伤(因为好朋友转学)周五:快乐(因为周末可以和爸爸妈妈去公园)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解课程内容,共同关注孩子情绪变化,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家庭环境。
幼儿园中班美术:我的心情故事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我的心情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表达和识别自己的心情,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2.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我的心情故事2. 教学材料:画纸、水彩笔、蜡笔、手工纸等绘画材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幼儿表达和识别自己的心情,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画纸、水彩笔、蜡笔、手工纸等绘画材料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心情,并询问幼儿:“你们现在的心情是什么颜色的呢?”引导幼儿用颜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绘画的材料和使用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不同颜色和画笔带来的心情变化。
3. 示范: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如快乐、生气、伤心等。
4. 创作:教师给予幼儿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自由地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故事。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 展示与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
教师可以记录幼儿的分享,作为教学观察和反馈的依据。
六、教学评价通过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美术表现力。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心情变化,了解幼儿的情感状态。
七、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绘画活动,帮助幼儿表达和识别自己的心情,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活动,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心情故事的角色扮演,让幼儿通过表演的方式来表达心情。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心情故事展览,增进家长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了解。
中班教案我的心情故事

中班教案我的心情故事第一章:认识心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情,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的心情,如快乐、生气、伤心等。
2.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和理解他人的心情。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情境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的心情。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交流和互动,了解和理解他人的心情。
第二章:情绪管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会一些基本的情绪管理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情绪,调整情绪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如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控制。
2. 教授一些基本的情绪管理方法,如深呼吸、冷静思考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故事和情境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学习和练习基本的情绪管理方法。
第三章:分享心情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心情,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心情,给予关心和支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心情,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2. 教授学生倾听他人心情,给予关心和支持的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情境和游戏,引导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心情。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学习和练习倾听他人心情,给予关心和支持的能力。
第四章:积极情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保持积极情绪。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情绪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如快乐、满足等。
2. 教授学生如何保持积极情绪,如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故事和情境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积极情绪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学习和练习如何保持积极情绪。
第五章:情绪表达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伤害自己和他人。
大班社会教案我的心情教案及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我的心情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情绪与表达》,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情绪的类型,如快乐、生气、害怕、悲伤等;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和辨别不同的情绪类型,并能够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情绪。
3. 使学生理解情绪对人际关系的作用,懂得在与人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情绪类型,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心情卡片、情绪脸谱、故事书、录音机。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心情卡片,让学生猜测卡片上的表情代表哪种情绪,引导学生认识和表达情绪。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小兔子的心情日记》,讲解情绪的类型及表达方式。
分析故事中小兔子的情绪变化,讨论如何调节情绪。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用情绪脸谱和画纸制作自己的心情卡片,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情绪故事。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
4. 小结与引导(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的情绪。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类型:快乐、生气、害怕、悲伤2. 情绪表达:词语、表情、动作3. 情绪调节:深呼吸、倾诉、转移注意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心情日记请学生记录一周的心情变化,用词语、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家长签字,共同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答案示例:今天我很开心,因为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新玩具。
我笑得很开心,还跳起来表示高兴。
2. 情绪调节方法分享请学生与家长分享自己在本节课学到的情绪调节方法,共同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运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情绪。
但在情绪调节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引导。
教师在课后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针对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开展“情绪管理小能手”活动,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中运用所学知识,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与人友好相处。
大班健康领域活动《我的心情》说课

大班健康领域活动《我的心情》说课开头可以这样说: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心情》,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根据《纲要》和《指南》中的要求,《我的心情》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所以我设计了此次教学活动。
二、说学情大班幼儿能经常保持愉悦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
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
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根据此年龄特点,选择此次教学活动。
三、说活动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的目标。
认知:感受不同情绪给人的不同体验。
技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情感:懂得替他人着想,关爱他人,理解、体验别人的情绪情感。
四、活动重难点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结合画面情境,感受不同情绪给人的不同体验及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难点在于懂得替他人着想,关爱他人,理解、体验别人的情绪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强调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提问引导法:是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提问,并引导幼儿经过思考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
依据:《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逐步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让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用一个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推动活动的实施。
2、直观法:通过展示(图片实物和视频),让幼儿更加形象直观真实的感受……依据:通过直观的演示可以使得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幼儿更加形象直观真实地感受到……从而有助于幼儿的理解,促使幼儿很快的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去。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我的心儿怦怦跳》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通过讲述一个孩子第一次上台表演的故事,展现了孩子内心的紧张、激动和成长。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情感体验、写作表达和交流分享。
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的心儿怦怦跳》,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物情感,感受成长的过程。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能力,学会用细节描写表现心情。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表达故事中人物的心情变化。
2.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心情。
3. 用恰当的语言评价他人的作品,并提出建议。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我的心儿怦怦跳》故事内容、图片、音乐等。
2. 学生用品:习作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孩子表演的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观看时的感受,引出课题《我的心儿怦怦跳》。
2.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3. 写作指导:教师讲解如何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心情,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4. 学生习作: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素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练习。
5. 交流分享: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提出建议,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作要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多表达。
板书设计:1. 课题:《我的心儿怦怦跳》2.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情感体验、写作表达、交流分享3. 教学目标:理解故事内容、表达内心感受、关注生活体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4. 教学难点:心情变化、细节描写、评价建议作业设计:1. 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心情变化的作文。
2. 为自己的作文配上插图,用彩笔描绘心情。
中班绘画《我的心情故事》教案

中班绘画《我的心情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用线条模糊勾勒情绪表达;2.能够用上色技巧体现心情;3.提高学生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教学准备1.彩色画纸;2.涂色笔;3.粘贴胶水和剪刀;4.教学PPT。
教学内容1.导入:教师用幸福、快乐的表情示范,并要求学生猜测教师的心情,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心情。
2.正文:–教师通过PPT介绍提到情绪可以通过画画表达,以《我的心情故事》为主题。
–分步教学:1.图案勾勒:教师通过乱七八糟的石头、垃圾等图案,引导学生模糊表达复杂的情绪,教师向学生展示画出的“不爽”、“沮丧”的图案。
2.色彩涂填:教师介绍颜色的表情色彩,并从情绪维度指导学生涂出心情色彩,如红色表示愤怒,蓝色表示忧伤等。
3.故事叙述:学生单独或互相分享画作,以讲述背后的情感故事为主,让学生在故事叙述中表达内心的情感,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3.拓展:–教师通过互动主题活动等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掘情感,不断提高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画画表达情感,让学生从视觉中感受到情感。
•难点:涂色技巧表达情感,让学生能够用色彩涂填表达情感。
教学评价•让学生自评、互评,学生需想一下自己的画作与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关联,加深对自己情感的认知。
教学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5min 导入看图、猜心情5min 教学PPT介绍视觉学习、理解10min 图案勾勒与涂色亲手实践10min 教师带领学生分享故事分享、表达5min 互评平时作业自评、互评、总结共计35min教学反思•教学中应该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更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表达情感。
•同时,不要忽略学生单独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更加主动、高效地展示自己的故事。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心情》(通用6篇)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心情》(通用6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心情》篇1活动目标1、在体察、感知、理解中,懂得人的基本心情地的特征及成因。
2、通过分析争论初步理解心情转化的外在形式及培育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进展口语表达技能。
活动预备〔1〕课前预备:请幼儿回家留意观测家人的心情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录下来〔2〕多媒体课件、纸、笔活动过程1、共享沟通活动〔1〕导语:昨天老师请小伙伴们回家把爸爸妈妈生气或快乐的样子观测并且记录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沟通一下。
〔2〕幼儿可以用画画,也可以用语言等各种幼儿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达,并且相互沟通。
沟通争论的内容:佳人生气、快乐时候的外在表现〔包括表情、肢体、语言〕。
不仅是自己的父母,只要是幼儿身边熟识的人,也可以是他的好伙伴、姐姐、哥哥等。
并且引导幼儿找出家人生气的缘由。
〔3〕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气和快乐的时候,但每个人在生气、快乐时候的表现又都是不同的。
2、体验理解观看多媒体课件A:一群小伙伴很快乐的邀请贝贝参与游戏,贝贝由于鞋子丢了一只找不到,心情不好所以拒绝了邀请。
争论:那贝贝应当怎样做,才能让心情好起来呢?我们来帮帮他〔请幼儿自由发言援助贝贝转化心情在援助贝贝的过程中也培育了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B:佳佳在唱歌竞赛中得了奖,她将巧克力分给小伙伴们,让大家一起共享她的欢乐。
争论:你喜爱佳佳吗?她这样做好在哪里?〔重点引导幼儿懂得欢乐、胜利、友爱要让大家共享,让好心情像甜甜的糖一样甜到大家心上。
〕3、内化自我导语:刚才我们了解了别人的心情,那小伙伴们今日的心情怎么样呢?老师预备了纸和笔,请小伙伴们把自己今日的心情画出来。
〔幼儿自由做画老师予以适当的指导〕导语:小伙伴们都把自己今日的心情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我们今日的心情怎么样了?〔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呈现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沟通争论〕请幼儿上来说说自己今日的心情,让幼儿自由表述,假如幼儿今日的心情都是很快乐的,就请幼儿回想一下,自己生气的时候,在自己生气的时候都会怎么做?引导他学着在生气的时候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情,并请小伙伴们一起来争论该如何援助他调整心情,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参加体会和讲讲议议中理解心情转化的外在形式后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中班教案我的心情故事

中班教案我的心情故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情,并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和心情,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的情绪和心情,如快乐、悲伤、生气、害怕等。
2. 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心情,如用语言、表情、动作等。
3. 学习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绪和心情,如倾听、安慰、帮助等。
4. 学习调整自己的情绪,如深呼吸、慢慢说、寻求帮助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分享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心情。
2. 采用情景模拟法,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实际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心情。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情绪和心情,学习理解和关心他人。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故事材料,如图书、视频等。
2. 准备情绪和心情的表达工具,如表情卡片、心情日记等。
3. 准备小组讨论的工具,如讨论卡片、记录表格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情绪和心情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和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情。
2. 讲解:讲解情绪和心情的种类和特点,教授表达和调整情绪的方法。
3. 实践: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实际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心情。
4. 分享: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情绪和心情,学习理解和关心他人。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情绪和心情的认识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理解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情绪和心情表达作品,如心情日记、表情卡片等,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延伸:1. 开展情绪和心情的主题活动,如情绪角色扮演、心情绘画等,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情绪和心情的认识。
2. 组织情绪和心情的家长会议,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情绪和心情的管理。
3. 开展情绪和心情的校园文化建设,如设立情绪和心情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表达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心情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回忆一件亲生经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或喜或忧,或伤心或气愤,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
教学重难点:
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例文
学生:准备几张不同表情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趣味,导入新课
1、教师在黑板上画四副不同表情的简笔画。
指名说说是怎样的表情。
2、人们常说:喜形于色。
我们总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情感,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
表情就是我们内心情感的体现。
你们知道哪些与喜怒哀乐有关的成语?
预设:
喜:喜出望外喜形于色喜上眉梢欣喜若狂喜眉笑眼……
怒:怒发冲冠暴跳如雷勃然大怒大发雷霆恼羞成怒……
哀:肝肠寸断回肠九转寻死觅活饮泣吞声泪如泉涌……
乐:乐不可支乐不可言笑容可掬笑逐颜开嫣然一笑……
3、大家列举了很多跟喜怒哀乐有关的成语,而这些成语所表达的情绪是有什么引起的呢?可想而知,那一定会有具体的事情。
生活就是一出戏。
生活中有欢笑,也有眼泪,有忧伤,也有快乐,多姿多彩。
二、交流照片,激发激情
1、看着这些表情,丰富多彩,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画面,激发我们的想象和回忆。
在这些生动精彩的表情当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让你联想起了什么事?请拿出你带来的照片,和同学分享。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小组内交流。
说说照片上的自己在干什么,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请学生上台把自己的照片分类,贴在四副面部表情的下面。
3、全班交流,一起看看这些照片是怎样的?
4、请学生上台,讲讲自己的故事。
预设:
我想起第一次去海边玩,捡了好多贝壳,高兴得在海滩狂奔。
我想起小记者活动时,我和伙伴一起种下一棵小树苗,高兴地笑了。
我想起奶奶做菜前,我玩着大螃蟹,结果被它夹了一口,痛得我哇哇大哭。
我想起班级组着织古诗文诵读比赛,我们女生胜利,男上懊恼的样子,他们还为此互相指责,打起了架呢。
我想起那天班级野炊时,同学们个个像个大花猫,吃着自己做的野火饭,别提有多开心了。
…………
三、技法指导
技法一:叙事中的场面描写
1、记事的文章我们已经写过很多次了,有同学说,“六要素”要交代清楚,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的写法,不就写好了吗。
这些我相信大家会,但有时候明明有很多事情可以写,可就是觉得无话可说,写的干巴巴的,有时甚至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多少字。
这些问题说明你没有认真的观察生活。
把你通过观察到的生活场面真实的记录下来,就是好文章!记事可离不开场面描写,什么是场面描写呢?
多媒体展示:场面描写指对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一般由“人”“是”“境”构成,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指名读一读,理解场面描写。
2、场面有大有小,进行描写时,必须理出头绪,分清主次,有条有理地叙述。
只写一点,不及其余,就形成不了场面;巨细不分,面面俱到,又容易主次不分,那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场景呢?
多媒体展示:主要场景:众多人物共处于一个特定的场合,有一项大家关注的事件。
围绕这一事件,全场所表现出啊来的我某种气氛,或悲伤,或喜悦,或忧虑,或愤怒……
3、主要场景应该是作者着力描绘的,写好场景,要求既有面的描写,又有点的勾画,点面结合。
这样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使文章生动逼真,具体感人。
你们能举例说
说什么是点面结合吗?
预设:
写一个劳动场面,可以先描写一下整个轰轰烈烈的全景,这是对“面”的描写,然后再写某个人的劳动情景。
写一次野炊,野炊的场面很热闹,周围热烈的气氛,忙碌的人群,这是“面”的描写,然后具体写一个人或一小组的情景。
…………
技法二:让文章有曲折
1、“为人贵直,为文贵曲。
”“文如看山不喜平”都告诉我们,文章需要曲折。
日常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只要留心,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差异,人有心情舒畅的时候,也有懊恼难过的时候,舒畅与懊恼的情绪变化就是差异。
由于不理解,经常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和矛盾,这就是事情的波折。
把事情的这些波折写下来,不就有曲折了吗?
2、出示例文
多媒体展示:
“通知家长,明天下午开家长会。
”老师郑重地说。
“家长会”,多讨厌的字眼儿。
唉,明天又有好受的了,爸爸又该打我骂我了,眼前似乎又出现了爸爸那张剩女的联合那双喷火的眼。
我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乱糟糟的。
到了家,我用很小的声音告诉了爸爸。
爸爸瞟了我一眼:“让你妈去!”“妈妈下午五点才下班,还是您去吧。
”爸爸没有言语。
第二天,爸爸去了。
我在家等着,肯定没有好结果,我清楚,每次开家长会,老师无非是表扬先进,批评落后;每次爸妈开家长会回来,对我不是打骂就是“给脸色”。
看来,今天也不例外。
将近五点的时候,我突然听到爸爸熟悉的脚步声。
呀!受苦的时间到了,等着打骂吧,我做好了思想准备。
爸爸推开门,连阴沉沉的,没有说话,顺手又把门关上了。
此时,物理的空气像是凝固了。
爸爸面对着我站了一会儿,表情有一点点缓和下来。
我觉得有一线希望,就试探着问:“爸,老师说什么了呀?”“问了问,反正爸爸今天不打你。
”我好奇怪:今天爸爸怎么变了?这是爸爸又问我:“今晚想吃什么?爸给你做。
”“我想吃的多着呢,您随便做吧!”
我真想问问爸爸,您怎么不打我啦?可我始终不敢。
要求:读文章,分组讨论,完成下列填空。
(1)文章按照的顺序,献血“我”要求爸爸,以为爸爸,爸爸回来后,结果,并且,出乎意料。
(2)在安排情节上,作者采用了的方法,通过对“我”的
描写来表现我的疑惑。
3、情节的曲折能引人入胜,让读者觉得有可读性。
情节的构思可以提升文章的可读性,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从选材上下手。
技法三: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
1、有同学经常抱怨,老师一天到玩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怎么可能每天都发生那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呢?又不是每天都发生地震、每天都有宇宙飞船上天,到哪里找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来呢?你们是不是哟额有这样的困惑呢?
2、其实,解决这样的困惑的办法就是去挖掘有价值的“生活小事”。
从平常的小时入手,常常是达到写作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活湿疣无数个小事组成,大事也产生与消失,写文章正如持平,不可能一口吞下一块大饼,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一个合适的切入口。
那么,小事情怎么使它有意义呢?
多媒体展示:
一是要善于发掘小事的意义,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材料和你的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
二是要注意在运用小的材料的过程中不要动不动就跑出来发表议论。
三是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要巧立意,是小事不小,平中见见奇,别开生面。
3、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本来就是平凡而琐碎的,我们不大可能有轰轰烈烈的事情去写。
我们要根据所表现的主题去选取那些最能表达中心的“小事”来写,从平凡中见不平凡,让无奇变有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使别人看到你的文章,虽然处处描写的是“小”,却事事都能在表现“大”。
四、学生练笔
从你的生活中,选择一件小事,通过点面结合,一波三折,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