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台车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外模二衬台车受力计算书

外模二衬台车受力计算书

外模二衬台车受力计算书目录一、计算依据.................................. .. - 2 -二、设计计算指标采用值....................... .. - 2 -三、侧压力计算............................... .. - 3 -四、台车模板受力计算......................... .. - 5 -1、面板受力分析.............................. .. - 5 -2、模板纵向主肋校核.......................... .. - 9 -五、外模门架受力计算 .......................... - 13 -1、计算模型................................. .. - 14 -2、桁架强度计算(应力云图) ................... - 15 -3、桁架刚度计算(应力云图) ................... - 16 -六、支撑丝杆受力计算 .......................... - 17 -七、结论.................................... .. - 17 -一、计算依据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6.《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7.《钢结构设计手册(上册)(第三版)》;8.《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2006;9.《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二、设计计算指标采用值1.钢材物理性能指标弹性模量E=2.06×105N/mm2 ;质量密度ρ=7850kg/m3 ;2.钢材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抗弯 f=215N/mm2;抗剪 fv=125N/mm2;3.容许挠度(见表:JGJ162-2008,第 21 页)表:4.4.2 组合钢模板及构配件的容许变形值(mm )注:L 为计算跨度,B 为柱宽三、侧压力计算(一)荷载计算① 水平荷载统计: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水平侧压力标准值。

台车计算

台车计算

店子梁隧道台车力学计算书一、基本情况店子梁隧道台车,长度为9m。

模板面板厚度为10mm,门架面板厚14mm,门架腹板厚12mm。

本计算书针对台车的主要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进行检算,以验证台车的力学性能能否满足要求。

本文主要根据《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与《结构力学》,借助结构力学求解器来对本台车进行结构检算。

1.计算参数3砼的重力密度为:24kN/m;砼浇筑速度:2m/h;砼入模时的温度取25℃;掺外加剂。

3钢材取Q235钢,重力密度:78.5kN/m;弹性模量为206Gpa,容许拉压应力以及容许弯曲应力为215 Mpa,有部分零件为45钢,容许拉压应力计算取250Mpa(《钢结构设计规范》表3.4.1-1)。

本文计算时取2倍安全系数,所以本文计算时Q235钢容许拉压应力以及容许弯曲应力取215Mpa/2=108Mpa,45钢容许拉压应力以及容许弯曲应力取250Mpa/2=125Mpa。

2.计算载荷21)振动器产生的荷载:4.0kN/m;或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2载:4.0kN/m;二者不同时计算。

2)对侧模产生的压力砼对侧模产生的压力主要为侧压力,侧压力计算公式为:P=kγh (1) 当v/T<0.035时,h=0.22+24.9v/T;当v/T>0.035时,h=1.53+3.8v/T;式中:P-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kPa);h-有效压头高度(m);v-混凝土浇筑速度(m/h); T-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3γ-混凝土的容重(kN/m);K-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k=1.0,掺缓凝剂作用的外加剂时k=1.2;根据前述已知条件:因为:v/T=2/20=0.1>0.035,所以 h=1.53+3.8v/T=1.53+3.8×0.1=1.91m 2最大侧压力为:P=kγh=1.2×24×1.91=55kN/m;2检算强度时载荷设计值为:p=55+1.4×4.0= 60.6kN/m;a3)砼对顶模产生的压力砼对顶模产生的压力由砼的重力和灌注砼的侧压力组成:32重力p=γδ=24kN/m×0.7m=16.8kN/m1其中δ为浇注砼的厚度。

隧道二衬台车模板力学设计检算计算书

隧道二衬台车模板力学设计检算计算书

莫家寨隧道模板台车设计检算根据台车的使用情况,台车在每一模注浆即将完毕时,整模砼仍处于流体状态时所受作用力最大。

这时台车顶模、侧模、前后端的堵头板及隧道开挖面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其间的混泥土处于流体状态,故可依据流体力学计算台车的受力。

一、 边墙部分受力分析:当混泥土处于流体状态时,侧模 只受水平向上的压力,并且,随着混 凝土的逐渐凝固,这种压力越来越小。

8.178.178.1733211 3.323.323.321. 2.45109.89 2.45109.8960212F pgy ldy ydy y KN------⎡⎤==⨯⨯⨯⨯=⨯⨯⨯⨯=⎣⎦⎰⎰ p -混凝土密度;g l --重力加速度;台车衬砌长度; 二、 顶拱受力分析:顶拱混凝土在没有凝固时,对顶拱的作用力可分解为水平压力(F 11)和垂直压力(F ⊥)。

009011129032121sin cos 12.45109.8 4.219sin cos241201F pgR l d KN θθθθθ=-⎡⎤=⨯⨯⨯⨯⨯+⎢⎥⎣⎦=⎰()R00090212903212sin 12.45109.8 4.219cos sin 242749F pgR r d KNθθθθθθ⊥=⎡⎤=⨯⨯⨯⨯⨯-+-⎢⎥⎣⎦=⎰l()sin 当混凝土凝固时,顶拱只承受顶部混凝土的重力,而侧拱不受0.02内轨顶面0.02力。

这时,顶部混凝土的重力计算如下:037822.45109.8(4.210.5)3.142192182360G pvg KN ⨯==⨯⨯⨯-⨯⨯⨯⨯⨯=根据以上分析,整个台车的受力可分解为水平受力(F 11)和重力直压力(F ⊥),故有:111201224022182F KN F KN⊥=⨯==三、 台车主要零部件的强度校核1. 上部台架立柱(4×7+4)2182159.872.8.32F N KN n ⊥+⨯=== [说明:15×9.8为拱板重量]; 而[σ]=235MP a 3472.81028.925.1510N MPa s σ⨯===⨯;σ<[σs ];故满足强度条件。

隧道台车结构计算书

隧道台车结构计算书

贵阳9米台车结构计算书一概括模板台车就位完毕,整个台车两端各设一个底托传力到初支底面上。

枕木高度:H=200mm;钢轨型号为:43Kg/m(H=140mm);台车长度为9米,面板为δ10mm×1500mm,二衬混凝土灌注厚度0.5米,一次浇注成型。

模板台车支架如图1。

计算参照《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5009-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模板支架图二载荷计算(1)载荷计算1)上部垂直载荷永久载荷标准值:上部混凝土自重标准值:1.9×0.5×9×24=205.2KN钢筋自重标准值:9.8KN模板自重标准值:1.9×9×0.01×78.5=13.4KN弧板自重标准值:9×0.3×0.01×2×78.5=4.2KN台梁立柱自重:0.0068×(1.0 +1.25)×2×78.5=2.4KN上部纵梁自重:(0.0115×5.2+0.015×1.9×2)×78.5=9.17KN 可变载荷标准值:施工人员及设备载荷标准值:2.5KN/㎡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载荷标准值:2.0KN/㎡2)中部侧向载荷永久载荷标准值:新浇注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F=0.22r c t0β1β2v1/2=0.22×25×8×1.2×1.15×10.5=60.6KN/㎡F=r c H=25×3.9=97.5KN/㎡取两者中的较小值,故最大压力为60.6KN/㎡有效压力高度h=2.42m换算为集中载荷:60.6×1.9×0.6=69.1KN其中: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r c——混凝土的表观密度;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v——混凝土的浇注速度;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h——有效压力高度。

台车计算书

台车计算书

中铁四局宝兰客专隧道台车设计计算书此份台车结构强度设计计算及校核书是根据中铁四局宝兰客专项目经理部提供的台车设计要求及所附图纸中提供的技术参数进行结构受力演算,其结果仅对该台台车的结构受力有效。

一、工程概况及其对钢模台车设计要求1、钢模台车的制作和安装需执行《隧道衬砌模板台车设计制造标准规范》和GB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相关要求。

2、钢模台车设计成边墙顶拱整体浇筑的自行式台车形式,并满足施工设备通行要求,最下部横梁距离底板砼面净高不低于4m。

3、对钢模台车的结构设计必须要有准确的计算,确保在重复使用过程中结构稳定,刚度满足要求。

对模板变形同样有准确的计算,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2mm,且控制在弹性变形范围内。

4、钢模台车设计长度为12米。

5、钢模台车设计时,承载混凝土厚度按0.6m设计校核。

6、钢模台车面板伸缩系统采用液压传力杆,台车就位后采用丝杆承载,不采用行走轮承载。

7、侧模和顶模两侧设置窗口,以便进人和泵管下料。

8、钢模台车两端及其它操作位置需设置操作平台和行人通道,平台和通道均应满足安全要求。

二、设计资料1、钢模台车设计控制尺寸钢模台车外形控制尺寸,依据隧道设计断面和其他的相关施工要求和技术要求确定。

见总图《正视图》。

2、设计衬砌厚度钢模台车设计时,承载混凝土厚度按0.6m设计校核。

3、车下通行的施工机械的控制尺寸最大高度不高于4m;A)台车轨距 7500mm。

B)洞内零星材料起吊重量一般不超过3吨。

C)浇筑段长度浇筑段长12m。

3、钢模台车设计方案钢模台车的设计如图所视《中铁十六局成兰铁路台车正视图》。

该台车特点:采用全液压立收模;电机驱动行走;横向调节位移也采用液压油缸。

结构合理,效果良好。

4、钢模板设计控制数据(1)、模板:控制数据(见下表)(2)、台车机械设备控制数据(见下表)5、钢模板设计钢模板的作用是保持隧洞衬砌混凝土浇筑的外形及承担混凝土浇筑载荷。

钢模板主要由面板、弧形板、支撑角钢、立筋板、活动铰构成,活动铰将其分成几段,利用连接螺栓合成整体。

隧道台车计算书

隧道台车计算书

隧道台车计算书(一)概述:根据贵单位承建的隧道工程可知:贵方所需台车是全液压边顶拱砼衬砌钢模台车(以下简称台车)。

此台车是以电机驱动行走机构带动台车移动,利用液压油缸和螺旋千斤进行模板立模和脱模来进行隧洞砼浇注的设备。

根据对隧道衬砌长度的要求,台车设计为12米,总重量126T,全液压边顶拱砼具有结构合理可靠、操作方便、成本较低、衬砌速度快、隧道砼成形面好等优点。

(二)台车的结构设计:台车主要由模板部份、台架部份、平移机构、门架部份、行走机构、液压系统、支承千斤、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1、模板部份: 模板部份由两块顶模和两块侧模组成一个砼横向断面,两块顶模用螺栓连接两侧模与顶模用铰耳销轴连接,8块模板的宽度均为1.5米,,纵向由8块组成12米的模板总长,每块模板之间用螺栓连接,模板面板厚度为δ12mm,模板加强筋用槽钢[12B和槽钢[16A做成,加强筋的间距为250m m,其弧板宽度为300 m m。

模板连接梁采用槽钢[20b合成.。

2、台架部份:台架由4根上纵梁,9根弦梁和63根小立柱组成。

主要是承受顶模上部砼及模板的自重。

其上纵梁由钢板δ=14mm/δ=12mm焊成工字截面,横梁采用工字钢I25b.小立柱采用工字钢I20b制成。

3、平移机构:平移机构在前后门架横梁各安装一套,平移油缸4个(HSGK02—B100/55)。

平移油缸的作用是利用其左右移动来调整模板中心线与隧洞中心线相吻合,其工作压力为16 MPa,最大推力为20吨,水平移动行程为左右各100 m m。

4、门架部份:门架由下纵梁、立柱、横梁及纵向连接梁组成。

各横梁及立柱用连接梁和斜拉杆连接,各构件均用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

是整个台车的主要承重结构件。

门架下纵梁用δ14mm和δ12m m钢板焊成箱形截面。

立柱和横梁采用δ14mm和δ12mm钢板焊接成工字截面,以增加门架抗砼的侧压力。

5、行走机构:台车行走机构由2套主动机构,2套从动机构组成。

隧道台车计算书

隧道台车计算书

隧道台车计算书(一)概述:根据贵单位承建的隧道工程可知:贵方所需台车是全液压边顶拱砼衬砌钢模台车(以下简称台车)。

此台车是以电机驱动行走机构带动台车移动,利用液压油缸和螺旋千斤进行模板立模和脱模来进行隧洞砼浇注的设备。

根据对隧道衬砌长度的要求,台车设计为12米,总重量126T,全液压边顶拱砼具有结构合理可靠、操作方便、成本较低、衬砌速度快、隧道砼成形面好等优点。

(二)台车的结构设计:台车主要由模板部份、台架部份、平移机构、门架部份、行走机构、液压系统、支承千斤、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1、模板部份: 模板部份由两块顶模和两块侧模组成一个砼横向断面,两块顶模用螺栓连接两侧模与顶模用铰耳销轴连接,8块模板的宽度均为1.5米,,纵向由8块组成12米的模板总长,每块模板之间用螺栓连接,模板面板厚度为δ12mm,模板加强筋用槽钢[12B和槽钢[16A做成,加强筋的间距为250m m,其弧板宽度为300 m m。

模板连接梁采用槽钢[20b合成.。

2、台架部份:台架由4根上纵梁,9根弦梁和63根小立柱组成。

主要是承受顶模上部砼及模板的自重。

其上纵梁由钢板δ=14mm/δ=12mm焊成工字截面,横梁采用工字钢I25b.小立柱采用工字钢I20b制成。

3、平移机构:平移机构在前后门架横梁各安装一套,平移油缸4个(HSGK02—B100/55)。

平移油缸的作用是利用其左右移动来调整模板中心线与隧洞中心线相吻合,其工作压力为16 MPa,最大推力为20吨,水平移动行程为左右各100 m m。

4、门架部份:门架由下纵梁、立柱、横梁及纵向连接梁组成。

各横梁及立柱用连接梁和斜拉杆连接,各构件均用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

是整个台车的主要承重结构件。

门架下纵梁用δ14mm和δ12m m钢板焊成箱形截面。

立柱和横梁采用δ14mm和δ12mm钢板焊接成工字截面,以增加门架抗砼的侧压力。

5、行走机构:台车行走机构由2套主动机构,2套从动机构组成。

公路隧道台车计算书

公路隧道台车计算书

弥楚台车检算资料一、检算依据1、林织铁路《衬砌模板台车设计图》2、《钢结构设计手册》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二、台车组成的主要参数1、台车的结构衬砌台车主要由模板总成、托架总成、平移机构、门架总成、台车大梁、主从行走机构、侧向液压油缸、侧向支撑千斤、顶撑液压油缸、基础千斤等组成。

2、主要技术参数台车总重量(自重) 850 KN一个工作循环的理论衬砌长度12 m最大衬砌厚度(包括开挖回填厚度)600 mm (平均开挖多50 mm)。

三、检算有关取值说明:1、混泥土侧压力混泥土浇注速度 V= 2 m/h混泥土浇注温度 T=20℃识现场具体工定,这里按照该温度计算。

初凝时间t0=200/(T+15)=5.71h侧面模板最大压力:Pm=0.22γt0β1β2v1/2或24h(h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取二者较小值使用式中:β1坍落度修正系数(≤3cm,β1=0.85,5~9cm,β1=1,11~15cm,β1=1.2);β2外加剂修正系数(不加时β2=1,掺缓凝剂β2=1.2);混凝土容重取γ=24KN/m3这里以24为基数进行计算;h为有效压头高度;H为浇筑高;Pm=61.4KPa(这里修正系数均取1.2进行检算) 内部捣鼓压力 P1 =4Kpa 侧面压力泵送冲击力及混凝土倾倒冲击力 P2 =2Kpa混凝土侧压力 P =67.4Kpa2、考虑砼灌注时,衬砌断面可能存在开挖现象,混凝土厚度按600mm取值。

浇筑时模板受力情况3、振捣砼产生的水平力对水平面模板按2kPa计算,对垂直面模板按4kPa计算。

4、各部分检算时都做了偏于安全的简化,以确保结构安全。

5、不含有关丝杠、走行轮的检算。

四、主要部件的检算1、模板的检算1.1 模板检算顶拱模板主要承受混凝土的重力和泵送的冲击力。

混凝土的容重取γ=24KN/m3。

泵送冲击力对模板的局部作用力很大,但一般注浆孔都做了局部的加强,为了简化计算这里不做泵送时对局部模板的压力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衬砌台车设计
计算书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隧道衬砌台车设计计算书
一、台车系统结构概述
本台车适用于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市地铁2号线工程项目,湾家站至红旗西路站区间、红旗西路至南松路区间隧道衬砌的模筑混凝土施工。

台车系统由模板系统、门架支撑系统、电液控制系统组成。

支收模采用液压控制,行走采用电动自动行走系统。

模板结构:
台车模板长度为9m,共5榀支撑门架,门架间距为2.05m;上上纵连梁3根,单侧支撑连梁4根(结构见台车设计图)。

面板Q235,t=10mm钢板;
连接法兰-12*220钢板;
背肋,[12#槽钢,间距300mm;
门架采用H2940*200*8*12型钢;
底梁采用H482*300*11*15型钢;
上纵连梁采用H200*200*8*12型钢;
侧面模板支撑连梁采用双拼[16a#槽钢。

顶升油缸4个,侧向油缸4个,平移油缸2个;行走系统为两组主动轮系和两组被动轮系组成。

电液控制系统一套。

二、设计计算依据资料
1、甲方提供的台车性能要求及工况资料、区间断面图纸;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4、《结构设计原理》
5、《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30—2002)》
6、《钢结构设计与制作安装规程》
7、《现代模板工程》
三、结构计算方法与原则
台车的主受力部件为龙门架、底粱、上部纵联H钢及钢模板,只需进行抗弯强度或刚度校核。

根据衬砌台车结构形式,各主要受力部件均不需要进行剪切强度校核和稳定性校核。

四、计算荷载值确定依据
泵送混凝土施工方式以20立方米/小时计。

混凝土初凝时间为t=4.5小时。

振动设备为50插入式振动棒和高频附着式振动器。

混凝土比重值取r=2.4t/m3=24kN/m3 ;
坍落度16—20cm。

荷载检算理论依据;以《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中附录A执行。

钢材容许应力(单位;N/mm2)
五、衬砌台车载荷计算:
台车长度L=9m,衬砌厚度为0.3m。

1、浇筑时混凝土温度取T =10℃,泵送混凝土按20 m3/h计算,由隧道断面衬砌厚度
及衬砌台车总图,可计算出每小时衬砌高度,即浇注速度。

V=20/(9*2*0.3)=3.7m/h。

可求出新浇混凝土对模板单位面积的侧压力:
Pmax1=0.22*r*t*β*V1/2
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系数,当坍落度≥11cm时,
取β=1.15;
t—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t=200/(T+15),实际混凝土初凝时间在5小时左右;
Pmax1=0.22*r*t*β*V1/2
=0.22*24*5*1.15*3.71/2 =58 kN/m2
2、施工荷载按《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0113—2005)》中取定(不计算风,雪荷载)。

Ps=2KN/m2
总荷载Pmax =58+2=60kN/m2
安全系数取k=1.2,得
P =1.2*60kN/m2=72kN/m2
六、模板的强度与挠度验算
1、面板验算,取模板的最大侧压力P=72kN/m2
强度验算
面板为10mm厚钢板,肋板间距300,取1mm板条作为计算单元,荷载为:q=0.072×1=0.072N/mm
面板的截面系数:
W=1/6·b·h2=1/6×1×102 =16.7mm3
I =1/12·b·h3=1/12×1×103 =83.3mm4
Max= qL2 /8=0.072×3002 /8=810N.mm
应力为:δmax=Max/W
=810/16.7=49N/ mm2 < 215N/ mm2
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跨中的挠度
y=5qL4/(384EI)=(5*0.072×3004)/(384×2.1×105×83.3) =0.43mm<1.5mm
满足要求。

2、肋板验算
肋间距300mm,采用[12#槽钢,支撑在法兰上,法兰间距1500mm,荷载
q=0.072×300=21.6 N.mm
[12#槽钢截面系数W=62×103mm3
惯性矩I=390×104mm4
肋板为简支梁。

q=21.6N/mm
M=qL2 /8=61×105N.mm
Max=61×105N.mm
强度验算δmax=Max/W=61×105 /(62×103)
=98N/ mm2 <215 N/ mm2
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跨中的挠度
y=5qL4 /(384EI)
=(5*21.6×15004 )/(384×2.1×105×390×104 )
=1.73mm
y/L=1.73/1500=1/867<1/400。

满足要求。

3、法兰验算
法兰选用12*220钢板。

均匀外压力作用下的筒壁内力只有周向力,无弯矩。

周向力按公式N =P *R 计算。

式中P ——外压(N/mm2)
R ——外圆半径(mm)
N =P*R =0.072*5100=367 N/mm
δ= N /A
=367*(1500/2)/(12*220)= 104N/mm2 <215 N/mm2
满足要求
七、门架验算(3D3S)
一、设计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181-200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二、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圆表示支座,数字为节点号)
单元编号图三、几何信息
各单元信息如下表:
四、荷载信息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
(一). (恒、活、风) 节点、单元荷载信息
1.节点荷载
2.单元荷载
**以下为单元荷载汇总表:
单位:力(kN);分布力(kN/m);弯距(kN.m);分布弯距(kN.m/m)
(1).工况号: 0
*输入荷载库中的荷载:
单元荷载分布图:
单元荷载序号1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2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3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4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5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6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7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8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9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10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11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12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以下为单元荷载图:
单位:力(kN);分布力(kN/m);弯距(kN.m);分布弯距(kN.m/m)
第 0 工况单元荷载简图
(二). 其它荷载信息 (1). 地震作用 无地震 (2). 温度作用
(三). 荷载组合 (1) 1.20 恒载
五、内力位移计算结果
(一). 内力 1.工况内力 2.组合内力 3.最不利内力
最不利内力表 (N Q(kN)M(kN.m)(m))
各效应组合下最大支座反力设计值(单位:kN、kN.m)
轴力 N 包络图(单位:kN)
弯距 M3 包络图(单位:kN.m)
4.内力统计
轴力 N 最大的前 10 个单元的内力 (单位:M,KN,KN.M)
组合序 位置
轴力剪力Q2 剪力Q3 扭矩1 0.000 258.4 0.0 0.0 1 0.000 258.4 0.0 0.0 1 2.291 -14.7 -9.1 0.0 0.0 1 0.000 -14.7 9.1 0.0 0.0 1 0.000 -301.1 -117.9 0.0 1 0.059 -118.0 1 0.000 0.0 1 0.000 129.1 1 2.180
301.1
轴力N 最小的前10 个单元的内力(单位:M,KN,KN.M)
(二). 位移
1.工况位移
2.组合位移
第1 种组合位移图(黑点表示最大位移所在节点单位:mm) “X向位移”最大的前10 个节点位移表(单位:mm)
“Y向位移”最大的前10 个节点位移表(单位:mm)
“合位移”最大的前10 个节点位移表(单位:mm)
“Y向位移”最小的前10 个节点位移表(单位:mm)
“Z向位移”最小的前10 个节点位移表(单位:mm)
六、设计验算结果
本工程有1种材料:Q235钢(A3钢)
设计验算结果表(强度和整体稳定为(应力/设计强度))
按“强度应力比”统计结果表
附录
双拼普通槽钢截面示意图
宽翼缘工字钢及热轧H型钢截面示意图
热轧无缝钢管与电焊钢管截面示意图
2012-4-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