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长发育》我们居住的星球PPT课件
1. 生物的生活环境 课件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A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育
D.生物的生活需要呼吸
4(.猫A妈妈)生特小征猫。,小猫长大,长大的猫能生小猫,这一过程说明猫具有
A.生长、发育、繁育 B.生长
C.发育
D.繁育
5.下列生物的基本特征中,哪一项不是维持生物个体生存所必需的?( C )
A.从外界获取营养
复习提问:
1.生物的基本特征(7条) 2.判断生物、非生物
分析下面俗语,分别描述了哪些生命现象?
葵花向太阳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大树底下好乘凉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雨露滋润禾苗壮 秋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应激性 遗传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变异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生长发育 繁育 生物需要营养,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
岩石圈的上层
生物圈其实只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
生物圈
生物圈给生物提供哪些生存的基本条件?
阳光、水分、空气、 适宜的温度、
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栖息地
1.概念 在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地场所称为栖息地。 2.类型 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等 3.栖息地的特征由什么决定?
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栖息地的类别
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 或丧失 破坏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人 口数量剧增,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 发及不合理利用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植被破坏
过度放牧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思考
生物圈与栖息地的关系
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栖息地吗?
不!!!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认识我们 的星球》ppt课件

☻让我们借助地球仪,进一步了解地球家 园是个什么样子吧。
小提示:通过地球仪观察地球,和看地图会有所不同。把两者结合起来使 用,能够让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加准确。
☺ 同学们看到地球仪的中心有一根纵贯整个球 体的轴,这是一根假象的轴,实际并不存 在。这个轴的两端分别是北极和南极。地 球仪能够非常直观地让我们理解地球的自 转和地球表面的情况。
终炎热
☺同学们利用百科全书、图片等资料,研究了不同地区人们 的生活状况。他们讨论问题的范围很广泛,有的是各地气 候特点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有的是地形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比如他们住什么样的房子、穿什么样的衣服、有哪些风俗: 有的还涉及人们的劳动和生产。利用自己找到的资料,同 学们制作了下面这幅图。
勇敢者的足迹
破冰船
“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又是一艘破冰船。你知道
破冰船与普通船有什么不同吗?去北极为什么必须 乘坐破冰船?
破冰船是用于在有冰层的大洋或海面航行,而普通
船用于在正常水温即无结冰现象大洋或海面航行。 北极周围的北冰洋为厚的冰层所覆盖,普通船根本 无法航行,只有靠破冰船才能到达。
南半球刚刚进入夏季,“雪龙”号破冰船又进入了浩瀚的南大洋,为 坚守在南极冰原的科学考察站送去给养和设备。“雪龙”号还邀请了 一些记者、作家和演员到南极观光;作为少年科学爱好者,有两名中 学生也荣幸地被科学院邀请到南极作客。穿着鲜艳防寒服的叔叔、阿 姨们在冰盖上跳跃着欢迎祖国亲人的到来。 位于地球最南端的这片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一般年平均气 温低于零下25摄氏度,南极点附近最冷时可达零下80摄氏度以下。 与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不同,南极洲是一块覆盖着地球上最巨大冰盖 的陆地。在空中,信天翁、海鸥、海燕等30多种鸟类经过万里飞行, 来到南极捕食。在南极海域,身躯庞大的鲸鱼带着自己的宝宝在游弋; 肥硕的海豹或卧在浮冰上休息,或矫健地在冰海中畅游觅食。南极特 有的企鹅实在是太可爱了!它们在海水中非常灵活,游动的速度很快; 上岸以后,却迈着笨拙的步履,摇晃着肥胖的身子,欢迎着来自远方 的朋友。 听科考站的叔叔、阿姨介绍,南极洲还蕴藏着丰富的煤、锡、铅、锑、 锌、铜等多种矿藏。但是南极实在是太冷了,人类很难适应那里的生 活环境。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科学工作者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外, 还没有人在南极定居。我国在南极地区设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每年 都有科学家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课件

wǒ men
1.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我们
zěn yàng lì yòng tài yáng biàn bié fāng xiàng
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1)太阳东升西落。 (2)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是东——南——西。 (3)可以利用当时太阳的方向,按东南西北顺时针去找另外 三个方向。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tā zài tiān kōng zhōng
带来了光和热,它在天空中
de wèi zhì huì bú duàn biàn huà
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wǒ men néng gēn jù tài yáng de wèi zhì biàn rèn fāng xiàng ma
我们能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吗?
昙花白天不开,晚上开放。
蝙蝠、猫头鹰喜欢在夜间活动。
晒衣服 太阳能热水器
晒稻谷
太阳能路灯
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 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填一填
1.太阳每天从__东__方___升起,__西__方___落下。 2.清晨,面向太阳,前面是__东__方___,后面是 __西__方___,左面是__北__方___,右面是__南__方___。 3.太阳的___光____和___热____能给动植物和人类带 来重要影响。
中午
南
清早 东 北
傍晚 西
guān chá tài yáng de dōng shēng xī luò
1 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
上午
中午
下午
bú yào yòng yǎn jīng zhí jiē guān chá tài yáng yǐ miǎn zhuó shāng yǎn jīng
鄂教版科学六上教案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 我们的生长发育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2 地球3 地球仪4 地图5 建立“地球档案”自由研究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6 昼夜交替7 谁先看到日出8 昼夜温度的变化9 一天中的动植物自由研究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10 卵石的形成11 溶洞12 升高的河床13 沙尘暴14 唐山地震15 庞贝城的毁灭16 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自由研究第四单元四季中的变化17 四季星空18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19 水结冰了20 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自由研究1我们的生长发育(鄂教版科学六上第1课)教学目标:1.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 通过对比认识生物的许多特性是遗传的,并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 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
学生以及父母的照片。
2. 皮尺、体重秤等测量工具。
3. 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读六年级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项目,并对一年后我们在身高、体重方面进行了预测,还记得预测的数据吗?几个学生反馈一年前的预测以后,揭示课题:我们的生长发育二、新授1.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1)检测我们的预测是是否正确就需要我们来实际测量,等一会我们每个同学到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要求学生在测量时要注意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测量头围时,应该测量额头周围,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
(3)学生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教师巡视指导。
(4)相互参观、评价每个学生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在参观前教师提出参观任务:比一比,谁做的最好?学生参观完以后反馈:谁做的最好?(5)教师提问:自己一年前猜测的正确吗?从测量的数据看,说一说你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PPT课件

世界地球日
1
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
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
界地球日"。宗旨在唤起人
3 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
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
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
球的整体环境。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
①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进入了食物链, 从低等的藻类、到高等哺乳动物,无一能幸免。成批 海鸟被困在油污中,它们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 可能中毒或死亡。
②此外油污将沾粘在其毛皮上,使其无法承受本身的 重量,因而溺毙。已被油污污染的海豹,一次又一次 跃出水面,试图把皮毛上的油污甩掉,但最后终于精 疲力竭,挣扎着沉入海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
小知识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 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 八名科研人员计划在这个封闭的系统 中生活两年,为今后人类登陆其他星 球建立居住地进行探索。一年多以后, "生物圈2号"实验宣告失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
大讨论
T
根据以上的资料讨论: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 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 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法律。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 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 施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
活动园
右面这些图 片分别反映了哪 方面的环境问题? 结合课前查找的 资料,说说这些 环境问题会带来 哪些危害?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的生活环境 课件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观察与思考:分析讨论下图中生物栖息地特点
思考:如果上述栖息地遭到较大破 坏,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要求:在课本中标记答案,背诵回答1、2、4题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孔雀的栖息地位于我国云南省的 热带雨林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野大豆的栖息地之一是位于山东省境内的 黄河三角洲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1、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由下列哪些因
素决定的( D )A.土壤Βιβλιοθήκη 型B.温度C.湿度
D.以上三项都是
2、下列生物的栖息地为海洋的是( C )
A.梅花鹿
B.骆驼
C.鲸
D.企鹅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2、举例说明不同生物的栖息地 是不同的。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自学指导一 时间:5分钟
内容:课本6-7页, “生物圈” 任务:1、生物圈包括_大__气___圈的下层、整个水___圈__、 岩_石___圈__的上层。
2、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 10千米和 海平面以上约10 千米之间。绝大多数生物 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的范围内。
4-1地球—我们的家园 课件(共58张PPT)

你能发现因纽特人是怎样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吗? 利用到处都有的冰砖造房子。
你能发现因纽特人是怎样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吗?
因纽特人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他们与自然相 处的智慧就是利用自然 ,用自然中的冰雪,建 造防风雪、御严寒的冰 屋。
我们怎样与自然 和谐共生呢?
乌镇人的房屋依河 而建说明了什么?
河是乌镇的主格局,以河 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 屋,水镇一体。这体现了 乌镇人尊重自然、顺应自 然的古老智慧。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氧气
水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食物
土地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山川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河流
湖泊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花草树木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四季的风
冬天的雪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雨露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各种矿石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我们为什么要珍爱地球呢?
我们怎样与自然和谐共生呢?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
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 她生产充足食物,供我们果腹充饥;她奉献 丰富的土石和森林,供我们建造房屋;那牧 场上的羊群,蓝花盛开的亚麻田和中国的桑 蚕编织物,让人类抵挡住酷暑严寒。
——[美] 房龙 《房龙地理》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我组认为:“生物圈2号”的失败,说明了人类目前无法利用高 科技手段,创造出 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
我们有没有在宇宙中发 现类似于地球一样有可 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呢?
开普勒-186f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我组认为:这个行星虽然处于宜居 带,但不意味着它就真的适于居住。
2024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自己《发现生长》优质课件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如何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的重要阶段,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
思维和实验能力:
1. 掌握科学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例如科学方法、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等等。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学生可
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实验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4.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思维能
力,例如通过科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
知识。
5.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提高自己的科学水平和实验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科学展览、科学
竞赛等活动,从中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掌握科学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6
我的体重和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
姓名
体重
(千克)
身高
(厘米)
出生时
现在
增加了多少
探索 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生长变化吗?
8
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哪 些方面?
9
听家长讲一个有关我们 成长的故事,再讲给其 他同学听。
10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1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专项:第五单元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课件.ppt

标题 开 头 故事背景
第二地球
人口密度过大,地球可利用的资源濒临枯竭, 人类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故事起因 中 间
故事经过
何博士自告奋勇,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承担起寻找另 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的重任。
情 节 一 冒险在银河系找到一个有臭氧层和稀薄 空气的星球,却发现它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产生问 题)
和初次登上这个星球看到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暗含对原来那个地球的怀念之情。
根据选材的不同,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合理融入科技元素
立足现实,升级功能
“现在的仿生眼球已经可以做到和人体原生的眼球一模一样 了。患者安上后不仅不会有任何不适,视力也能完全恢复。”眼 科医生继续补充道,“仿生眼球还具有对危险的预警功能呢!”
❶这些MA机器人的特点是他们装备了一种新设计的振波探测仪,因 此他们能够穿过任何障碍而直接找到基地的位置。这使得采矿工 作能在整个卫星周期全程进行。(选自阿西莫夫的《第一定律》)
❺好结尾画龙点睛
故事的结尾不同,产生的艺术效果也不同。有的自然收尾;有的 揭开谜底,让人豁然开朗;有的揭示道理,引人深思;还有的前后照 应,深化主题。如,获奖例文《第二地球》是这样结尾的:
【例】 何博士一行人第一时间返回了地球。随后,人类开始有序地向银河
系的这个星球迁移。何博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则留在地球上,进行恢复地球原貌的
【例】 第二地球
以故事发生的地点为题,吸引读者的注意。
常用的命题方法
会变形的学校 梦境播放器 读心眼镜 科技成果命题法
火星之旅 拯救南极 回到恐龙时代 环境地点命题法
湿漉漉的太阳 地下摩天大厦 贝壳的沙漠演唱会 逆向思维命题法
❷好开头引人注目
科幻故事属于想象记事类文章,一般需要在开头交代故事发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共39页)1我们的生长发育第1课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2.通过对比认识生物的许多特性是遗传的,并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3.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读六年级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项目,并对一年后我们在身高,体重方面进行了预测,还记得预测的数据吗几个学生反馈一年前的预测以后,揭示课题:我们的生长发育二,新授1.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1)检测我们的预测是是否正确就需要我们来实际测量,等一会我们每个同学到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要求学生在测量时要注意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测量头围时,应该测量额头周围,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3)学生建立"身体生长记实卡",教师巡查指导.(4)相互参观,评价每个学生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在参观前教师提出参观任务:比一比,谁做的最好学生参观完以后反应:谁做的最好(5)教师提问:自己一年前猜测的正确吗从测量的数据看,说一说你的生长情形和主要特征.2.探究三年级到六年级身高,体重等变化(1)教师:请将三年级到六年级制成的"身体生长记录卡"集中起来,并把每年的相关数据记录在教材中的"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上.(2)提问:如果要探究每一年里身高,体重的变化,我们应对数据进行怎样的处理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我们可以计较出身高,体重等数据在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变化,四年级到五年级的变化,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也就是用后一年测量的数据减去前一年的数据.(3)学生计较变化数据.(4)提问:(1)从身高,体重等变化数据,你有哪些发现(2)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学生反应以后教师归纳:同砚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一定不异,女同砚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3.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到六年级的平均身高与平均体重(1)提问:我们已经有了每年的身高,体重数据,我们要计算男,女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我们该怎样做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选学生作为样本:出生年月不异相近,男女同砚挑选的一样多,身体安康.(2)教师选择做样本的学生:我们选出生年月在10月,11月,12月的同学,男女同学各10名.(3)学生用作样本的男,女身高,体重数据计算三,四,五,六年级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4)提问: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四,五,六年级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数据,有什么发现学生分析数据以后,教师归纳:通过平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4.认识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1)提问: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你认为他们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鼓励学生从身高,体重,精神风貌等方面来给人的一生划分阶段.(2)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划分年龄阶段.(3)出示一幅一个人从婴儿老年的图片,教师归纳并板书: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4)对照图片说一说自己处于哪个阶段还将经历哪几个阶段三,全课归纳,并要求学生提出课外延伸的问题1.教师小结: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五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儿童时期,要珍惜每一个年龄阶段,让我们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充实而有意义.2.课外延伸:关于"我们的生长发育"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如何去研究小组内相互交流,课外就依照小组研究的方法去研究.第二课时一,展示课前准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资料.二,引导学生研究遗传与变异现象1.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照片与爸爸妈妈的照片对比,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对比反馈中引导学生从五官,皮肤,头发等方面对比.2.教师提窥察比较的要求:(1)窥察要当真.(2)将窥察到记实在表格里.3.提问:从比较中有什么发现4.教师归纳:经过比较,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大概妈妈在长相,眼睛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5.出示一组母子动物的照片,母子之间毛色,花纹,体态上有一定的形似性:让学生观察一组稻子从"稻谷种子——稻谷秧苗——成熟的稻子"照片.让学生观察以后反馈:有什么发现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动物和植物也有遗传现象.6.教师提问:在窥察比较自己与父母的照片时,除具有一些相似性以外,还有什么发现7.学生窥察比较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照片,寻找分歧的地方,并要要求学生将窥察的成效记实在窥察记实表里内里.8.窥察以后反应: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有哪些分歧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从肤色,嘴巴,头发等方面找差异.9.教师出示两对双胞胎学生的照片,学生窥察以后反应:双胞胎之间有差异吗10.归纳变异现象的概念:11.引导学生认识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12.全课小结:在我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父母的遗传一直影响着我们,同时因为多种原因,我们也与父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变异现象,而且遗传与变异现象也是生物的一个特性,影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三,课外延伸:收集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常识,办一期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科学小报.课件2地球(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1课)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组成的.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4.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5.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6.能挑选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成效.7.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8.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尊重证据,不迷,勇于探索的精神.9.会查找,收集,分析处理关于地球的资料及信息.教学准备1.查找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等相关材料.2.稍大一点的三夹板,带桅杆的轮船模型大概地势地球仪.教学过程课前师生收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过程等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1.学生朗读单元课题,提问: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2.说话: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们人类艳丽的家园.关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3.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4.谈话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探索关于地球的这么多的奥秘.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进行地球知识竞赛,大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最多.对地球知识的研究,还是让我们从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开始吧.二,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1.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收集了不少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资料,同学们分小组分享你们的收集成果吧,交流交流人类特别是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2.学生分组交流.3.全班交流.重点放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央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4.提问:昔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哪种观点最接近现在的情形古希腊人是通过什么现象提出这种观点的呢5.演示模拟实验,师生讨论.用一张大一点的三夹板模拟海平面,一个带桅杆的船的模型,模拟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现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6.谈话:这个现象激起了科学家的好奇,他们从这种反常的现象中大胆地提出了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观点.古希腊人由海平面是弧形的联想到整个地球是球形的,他们伟大的哲学家XXX先生,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点,这是人类对地球认识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他们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振奋人心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因此,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猜想.他们是怎样寻找证据的呢7.学生阅读材料,讲故事,谈感想.感知人类寻找证据,对地球形状进行的艰险的探索举动.三,窥察图片,计较数据,构建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知.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从太空远观地球了,地球真的是一个"地"球吗也就是说是一个以陆地为主的球体吗2.学生计较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以及它们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感知陆地和海洋,地球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得出结论.3.观看关于地球的图片,包括从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丽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美丽的景象.让学生建立和舒发对地球的美丽情感.4.画"太空中的地球"图,写关于地球的解说词.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研究收获.3地球仪(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2课)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3.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4.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研究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5.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2.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故事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3.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课件展示)暴风暴雨的夜晚,波澜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暴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动作!"(上述故工作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研究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三,窥察模型,探求新知.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砚们分组窥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实下来,看哪一个组的发现最多.在窥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材料.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度;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认识打听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的学生看到北极点在海洋之中,而南极点却在陆地上;有的学生看到了中国的形状象一只雄鸡;有的学生看到了大片的沙漠;有的学生窥察到有的国度很大,有的国度却找不到……)(上述学生的发言是凌乱的,也有一些是不准确的,教师要有挑选地板书.板书时,尽量将有接洽的名词分类写,为后面的梳理做好铺垫.)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同砚们有很多发现,有必要进行梳理.(演示讲解,并适时地将板书归类整理)⑴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⑵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偏向.其中,北半球有两条特殊的纬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在南半球,有两条相对应的纬线:南回归线,南极圈.⑶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为使英,法等国和非洲大陆上的各国同属一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和西经20°为界.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⑷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⑸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四,简单制作,巩固知识.1.教师提出要求:研究了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同学们的头脑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轮廓,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制作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看课后的制作提示.3.学生动手制作,并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做的简易地球仪.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关于地球仪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认识,了解了一些主要的标识.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一找,看谁还有新的发现.4舆图(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3课)教学目标1.看地图,明确地图的含义,了解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2.会从舆图上获取所需信息,办理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办理实际问题的能力.3.意识到舆图的重要性,体会舆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4.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5.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6.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7.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8.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等)或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地图及XXX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地图.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学生读图,收集标识的信息,开端了解舆图标识的意义.(1)说话:请同砚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舆图,四人小组相互说说自己的发现.(2)学生分组读图,收集信息.(3)学生汇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发现地图上有很多标识帮助人们读懂地图.(4)出示书上舆图,小组展开比赛,收集有关标识的信息,并把窥察到的标识记实下来,看哪一个小组找到的标识多.(5)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常见标识的意义.2.阅读资料,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了解地图标识的功用.三,综合运用.1.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获得这两地的信息,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1)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小组说一说从图上了解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信息.(2)通过交流汇报,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再次迁移,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发展.2.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画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XXX的航行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收集XXX的有关资料.在这次活动中,首先要学生联系前面关于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看懂世界主要国家分布图,弄清楚各个大洲,大洋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关系,然后大致画出麦哲伦航行路线图,学生通过地图知识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四,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问题5建立"地球档案"(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4课)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构造2.了解有关地球过去与现在的常识3.培养学生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4.学会整理搜集到的材料,小组制作一份"地球档案"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组搜集有关地球的材料教师准备;准备有关地球的影像材料或图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到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完年,地球有许多的秘密,你知道它哪些秘密2.学生交流有关地球的知识二,探究新知1.研究地球的构造.(1)提问:关于地球的构造,你们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讨论交流(3)教师出示地球构造示意图,教师讲述:地球的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2.了解地球的过去与现在.(1)谈话: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以前发生过许多事情和千奇百怪的变化,关于地球的过去,你们都了解些什么呢(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材料.(3)播放影像材料,讲述:同砚们你们收集的材料很丰富,我们用更直观的方法来了解一些地球过去的工作.(4)说话:刚刚我们一同经历了地球的过去,那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地球的现在,你们又了解多少呢(5)学生交流讨论.(6)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3.建立"地球档案".(1)谈话:今天我们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这么多,干脆我们把它们整理起来合理的利用它们,为地球建立一个"档案",你们觉得怎么样(2)谈话:可以小组同学商量讨论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呢(3)学生讨论,小组整理制作"地球档案".三,拓展延伸举办"地球档案"展览.评一评,哪些小组制作的最有创意.地球课件6.昼夜交替(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第1课)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2.经历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设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猜测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当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关于太阳东升西落,日月星辰活动的课件)2.地球仪,大头针,电筒.教学过程一,引入研究1.课件出示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2.问:学生看到什么有什么问题3.收集归纳学生组成的问题.二,推测假设1.为什么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白天和夜晚会不断交替呢2.学生根据已月的常识作出假设.3.师收集学生的假设.三,模拟实验1.师出示实验器材,让学生明白其作用.2.学生做模拟实验并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四,进一步推测1.在同学们猜测中你认为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哪种可能性最大.2.学生推测,交流.五,阅读资料学生阅读资料分析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六,交流汇报七,课外延伸1.课后了解XXX的故事,并把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发与同学交流.2.了解更多有关天文方面的常识.7谁先看到日出(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第2课)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通过观察,模拟实验,阅读资料,分析推理,探究生活在我国不同城市的人们谁先看到日出.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而且世界各地有时间差.2.通过联想生活经验和本身体验举动,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缩短对学生科学探究的心理间隔,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实表,多媒体(世界时区图).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谈话:清晨,只见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让我们度过阳光明媚的一天.有谁知道,生活在我国不同地方的人们每天迎来太阳的时间相同吗他们谁最先看到日出板书课题:谁先看到日出二,活动探究探究"我国不同的地方的人们谁最先看到日出"1.活动一: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杭州,武汉,成都,拉萨这几个城市的位置,并用大头针扎上作好记号.2.活动二:模拟实验——地球的自转.(1)提问:地球不停地自转,猜一猜生活在这几个城市的人们,谁会先看到日出(2)学生猜想,汇报交流.(3)讲述:到底是谁最先看到太阳呢我们有什么好明自己的猜想吗(实验)你们准备怎么做呢分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4)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汇总

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等项目 ●测量身高时要站直,眼睛平视前方, 不要踮起脚尖。 ●测量坐高时,身子正坐,腰板挺直, 眼睛平视前方。 ●测量头围应该测量额头的周围。
你还记得一年前自己 的身高、体重是多少 吗?回忆一下。。。
不记得也没关系,大概的想一想这 一年以来你长高了吗?体重增加了
月食,论证了地球是球体。 ●17世纪,牛顿推断地球为扁球体。 ●……
总结:前人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转变
● 居住地中心说 ● 天圆地方说、浑天说 ● 地球说
哥伦布航行 麦哲伦环球航行
今天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全貌
太空中拍摄的地球
二、太空中的地球
地球上陆地与海洋分布情况(面积单位:万平方千米)
陆地
海洋
亚 洲
吗?
对比我们7~14岁的身体情况
年龄 身高(女)/厘米 身高(男)/厘米
7
122.7
123.9
8
127.8
128.6
9
133.5
133.8
———————————————————————
10
139.5
138.8
11
146.2
144.5
12
151.7
150.4
———————————————————————
画一画:太空中的地球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
三、作业布置:
搜集关于地球的小知识,做成海报。
家畈镇梅花园小学 永红
地
图
地图的基本要素:
● 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
的程度。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方向(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
图例 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他 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科学五年级《我们的生长变化》课件

2023科学五年级《我们的生长变化》课件•引言•生长变化的概念•人体生长变化的现象目录•生长变化的影响因素•生长变化的评估•总结与反思01引言探讨人类和动物的生长变化,包括身体结构、生理机能、生活习性等方面。
主题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生长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主题目标主题简介使学生掌握人类和动物生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课件目标知识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相关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能力。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情感目标课程结构生长的影响因素和过程生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生长的实际应用和探究活动生长的观察和分析方法02生长变化的概念生长生物体随着时间推移,自身结构和功能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变化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经历形态、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
生长变化的定义不均衡性生物体的生长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速度和方向,有些阶段生长迅速,有些阶段则较缓慢。
连续性生物体的生长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出生到死亡,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规律性生物体的生长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长变化的特点按生长速度分按生长方向分按生长特点分可分为向高、向重和向宽三个方向。
可分为量的增长和质的改变两个特点。
03生长变化的分类02 01可分为迅速生长和缓慢生长两个阶段。
03人体生长变化的现象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身高会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骨骼不断增长,椎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身高增加。
体重人体的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是由于身体各部分器官、骨骼、肌肉等组织的增长和脂肪的积累所导致的。
身高体重的变化长骨的生长人体长骨的生长表现为长度的增加,这是由于骨细胞不断分裂和骨骺不断增长所导致的。
骨密度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会增加,使得骨骼更加坚固。
骨骼的变化肌肉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会逐渐变得发达,这是由于肌肉不断锻炼和使用所导致的。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1 我们的生长发育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2 地球3 地球仪4 地图5 建立“地球档案”自由研究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6 昼夜交替7 谁先看到日出8 昼夜温度的变化9 一天中的动植物自由研究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10 卵石的形成11 溶洞12 升高的河床13 沙尘暴14 唐山地震15 庞贝城的毁灭16 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自由研究第四单元四季中的变化17 四季星空18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19 水结冰了20 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自由研究1我们的生长发育(鄂教版科学六上第1课)教学目标:1.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 通过对比认识生物的许多特性是遗传的,并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 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
学生以及父母的照片。
2. 皮尺、体重秤等测量工具。
3. 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读六年级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项目,并对一年后我们在身高、体重方面进行了预测,还记得预测的数据吗?几个学生反馈一年前的预测以后,揭示课题:我们的生长发育二、新授1.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1)检测我们的预测是是否正确就需要我们来实际测量,等一会我们每个同学到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要求学生在测量时要注意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测量头围时,应该测量额头周围,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
(3)学生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教师巡视指导。
(4)相互参观、评价每个学生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在参观前教师提出参观任务:比一比,谁做的最好?学生参观完以后反馈:谁做的最好?(5)教师提问:自己一年前猜测的正确吗?从测量的数据看,说一说你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植物也有这样的遗 传的现象吗?
遗传的现象
她们有差异吗?
他们有差异吗?
说说看
像这样,父母与子女、兄弟 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 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变异的现象
耳 垂
无耳垂
眼 睑
单眼皮
有耳垂 双眼皮
酒 窝
有
无
遗传与变异 是生物的特性之 一。
我们把人、其他动物或植物
所拥有的与各自父母一代相
10
31.1
31.9
11
35.8
35.7
12
40.2
39.7
———————————————————————
13
44.5
46
14
46.7
50.8
比较男女同学的生长发育 情况,有什么发现?把结果写 下来。
青春期体格生长:
第二生长高峰 身高、体重增长迅速,性别差异
其它变化
内脏器官增长,成人脸型
体型变化
女孩 臀部、髂骨下脂肪堆积 男孩 肩宽、下肢长、肌肉发育
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由上而下 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比较男女同学生长发育情况,有 什么发现?
小结:
我们的身高、体重都是在一年年的增加。 在我们9~13岁这一阶段,身体的发育最为
迅速,身高、体重增长很快。 在9岁之前,男同学的各项指标都超过女生。
10~12岁女同学的发育速度超过男生。13岁 之后男同学的发育速度又反超女生。
下图表示的是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几个阶 段。对照图说一说,你现在正处在哪一个 阶段,还将经历哪几个阶段。
小结:
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 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1、 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6-28岁,有 的认为应该到35岁)、成年期(35-60岁左右)、60—79岁为老 年期,80—89岁为高龄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
每个阶段都不可缺少的七大营养素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 矿物质 纤维素 水
说说看
你和你的父母长得象吗? 哪地方象?哪地方不象?
为什么?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长得像爸爸 还是像妈妈呢?
说说看
像这样,自己与妈妈或者 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 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 象。
你还记得一年前自己的身高、 体重是多少吗?回忆一下。。。
不记得也没关系,大概的想一 想这一年以来你长高了吗?体 重增加了吗?
对比我们7~14岁的身体情况
年龄 身高(女)/厘米 身高(男)/厘米
7
122.7
123.9
8
127.8
128.6
9
133.5
133.8
———————————————————————
似的现象,成为
。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
生理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
叫做
。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0
139.5
138.8
11
146.2
144.5
12
151.7
150.4
———————————————————————
13
155.7
158.7
14
157.2
164.3
年龄 体重(女)/千克 体重(男)/千克
7
22.3
23.4824.6来自25.7927.5
28.7
———————————————————————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项目进行测量,再看看自己的
预测是否准确。
整理测得的数据,制作一张 身体生长记录卡。
身体生长记录卡
贴上自己 的照片
姓名: 时间:
身高(厘米) 坐高(厘米) 体重(千克) 头围(厘米) 脚长(厘米) 臂长(厘米) 我的特征:
我们的生长发育
比较一下同学们的身高,能发现什么
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等项目
测量身高时要站直,眼睛平视前方, 不要踮起脚尖。
测量坐高时,身子正坐,腰板挺直, 眼睛平视前方。
测量头围应该测量额头的周围。
一年前,我们曾经对自己
身体的生长发育进行过预测。
现在先对自己的身高、体重等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