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出现白膜②通过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使刚刷过石灰浆的墙壁快点干燥,在室内生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⑤蘸过石灰水的鸡蛋更易保存⑥生石灰放入水中使水沸腾;⑦干冰撒到天空产生云雾、降雨;⑧改良酸性土壤。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⑧C.②③⑦⑧D.②④⑤⑥2.某同学将锌粒放入CuSO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物色无味4气泡产生,对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下列猜想无科学道理的是()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B.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C.CuSO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酸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D.CuSO43.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C.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4.探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烧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当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实验组合是:A.A B.B C.C D.D5.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装置,下列关于图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③说明CO被还原后的产物是CO2;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④D.全部正确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PH=9的溶液中不断加水B.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7.小明在家中利用下列物质溶于水制取溶液,不能成功的是A.植物油B.食盐C.纯碱D.白糖8.下列实验操作图或装置图中正确的是( )A .给液体加热B .制取H 2C .CO 还原CuOD .测定空气中O 2含量9.如图所示。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小军同学在做碘遇淀粉变色的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没像课本中描述的一样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B.查找有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2.在两个烧杯(一杯装清水,另一杯装盐水)中各放入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条.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甲、乙两个杯里的萝卜条的形态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盐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B.乙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浓盐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C.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D.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3.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⑤形成总结性报告A.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手直接取用固体药品 B.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味C.品尝一种白色固体的味道 D.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5.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进入集气瓶的水约为体积的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6.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二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A.过量的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B.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C.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D.过量的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7.除去下表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错误的是A.A B.B C.C D.D8.只用水无法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炭粉、二氧化锰B.淀粉、氯化钠C.冰糖粉、硫酸铜D.碳酸钙、氯化钙9.“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

现取用 14.4g 过氧化钙加热一段时1.已知:过氧化钙(CaO2间使其分解(该温度下,CaO 不分解),测得所得固体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3,则该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A.0.8g B.1.6g C.3.2g D.6.4g2.如图所示装置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杯中的液面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B.集气瓶中水需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受热逸出C.本实验可以证明剩余气体N不可燃,不助燃2D.燃烧匙中的红磷需足量,否则测定结果偏小3.小兵同学利用棉签设计了如右图实验,a处滴浓氨水,b处滴酚酞溶液,过一会儿,他观察到b处的棉花变红,a处的棉花不变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氨水的pH大于7C.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 D.该实验药品用量少并能有效防止氨气逸出4.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氧气和氢气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不能看到木炭燃烧C.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D.若a处粉末是铜粉,能看到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5.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氮气 D.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6.如图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装置。

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b管中的铁钉不会锈蚀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相同C.该实验说明铁生锈一定与水有关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7.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Δ2Ag+2X↑+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是( )A.NO2B.N2O C.N2O5D.NO8.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合理且实验能够成功的是()A.比较等量 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稀释浓硫酸9.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2.某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Ⅰ铁钉这一侧的液面下降B.装置Ⅰ、Ⅱ中的铁钉都被腐蚀C.比较铁钉这一侧的液面,装置Ⅰ比装置Ⅱ的高D.装置中Ⅲ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3.现有10克CuO和ZnO的混合物,下列实验方案,不能确定CuO质量分数的是()A.将混合物与足量H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B.将混合物与足量CO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出NaOH溶液质量的增加值C.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D.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4.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酸的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取用碳酸钠后,应把它放的位置是A.B.C.D.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读取液体的体积C.加热液体 D.制取蒸馏水6.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

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C.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8.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最多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植物叶片发黄应施加磷肥 D.碳酸氢钠俗称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10.小松同学设计下图装置探究甲烷和氧化铜的反应。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①铜片和铝片相互刻画,观察何种金属表面有划痕
②加热铜片,观察铜片表面是否变黑
③加热铜片一端,观察另一端的蜡烛是否熔化,如下图所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0.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氧气和氢气
(3)在模拟转化关系图中,你认为可以循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
四、实验题
2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上述实验中首先观察到铁锈生成的是_____。由此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19.如图所示为小明改进的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反应前先持续通入CO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中可观察到试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1)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2)酒精灯对试管加热导致氧化铜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氧化铜的内能。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检验不是O2。
(2)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同学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制作简易净水器后,再用浑浊的河水试效果。

这一做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猜想B.交流C.实验D.查阅资料2.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B.探究铁制品表面红色的物质可能只是四氧化三铁C.探究铁与硫酸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3.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了锈C.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 D.铁丝一端没有系火柴梗4.下图是小明同学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白磷都燃烧B.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D.铜片上的白磷、红磷,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知道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铜在加热时只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实验一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该因素易导致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小;②实验二需固定左边注射器的活塞,以减小实验误差;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实验二全过程中,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一直在减少;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6.下列关于在化学学习中要做化学实验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进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B.在化学实验中,要动手操作,要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C.化学实验只能帮助我们验证所学习的化学原理D.通过化学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7.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8.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1.已知草酸(H2C2O4)晶体与浓硫酸共热发生化学反应:224242H C O CO CO HΔO↑++浓硫酸。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正确连接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m g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H2O和CO,并粗略测出每种气体的质量(每套装置限用一次,无水硫酸铜遇水分变蓝)。

连接装置后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继续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混合气体→E→C→B→D →A→尾气处理B.实验时应先通混合气体后点燃酒精喷灯C.计算CO的质量时,既能根据A中燃烧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计算,也可根据A中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计算,二种方法均准确D.通过装置B、C、D在反应前后增加的总质量可以得出CO2的质量2.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

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b管中铁钉一样会锈蚀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C.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只与水有关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3.壹元钱的硬币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

就这些同学的“认为”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观察C.假设D.做结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最多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植物叶片发黄应施加磷肥 D.碳酸氢钠俗称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6.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木炭燃烧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7.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小郑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观察到碳酸氢铵固体消失,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馨提示: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与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降温使水结冰体积膨胀温度低,分子静止不动、体积变大B.NaOH和Ca(OH)2溶液都呈碱性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C.硝酸钾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温度越高,硝酸钾的溶解度越大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2.Fe(OH)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

为了能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入药品后应关闭止水夹,等反应完后再打开止水夹B.装置A中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是2Fe+3H2SO4=Fe2(SO4)3+3H2↑C.H2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和将A中的溶液压入B中D.Fe(OH)2的白色沉淀现象是在A装置中产生的3.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Δ2Ag+2X↑+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是( )A.NO2B.N2O C.N2O5D.NO4.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A.生石灰和水B.镁和稀盐酸C.硝酸铵和水D.氢氧化钠和水5.Zn x (OH )y (CO 3)z 是制备功能材料ZnO 的原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x y 3z22Zn OH CO ZnO+CO +H O −−−→加热()()(x ,y 、z 为正整数)。

在如图热分解装置中加入54.7 g Zn x (OH )y (CO 3)z ,完全反应后测得装置A 增重5.4g ,装置B 增重8.8g (加热前后均通一段时间N 2;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量足,实验操作正确;碱石灰是CaO 和NaOH 的固体混合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x =y+2zB .生成的ZnO 质量为40.5gC .x :y =5:3D .若无装置C ,则y 与z 的比值偏小 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图1: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B .图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 .图3:探究MnO 2能否加快H 2O 2的分解D .图4: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7.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同学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制作简易净水器后,再用浑浊的河水试效果。

这一做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猜想B.交流C.实验D.查阅资料2.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B.探究铁制品表面红色的物质可能只是四氧化三铁C.探究铁与硫酸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3.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了锈C.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 D.铁丝一端没有系火柴梗4.下图是小明同学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白磷都燃烧B.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D.铜片上的白磷、红磷,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知道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铜在加热时只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实验一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该因素易导致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小;②实验二需固定左边注射器的活塞,以减小实验误差;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实验二全过程中,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一直在减少;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6.下列关于在化学学习中要做化学实验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进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B.在化学实验中,要动手操作,要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C.化学实验只能帮助我们验证所学习的化学原理D.通过化学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7.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8.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②CO被还原为CO2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2.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A B.B C.C D.D3.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Cl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对于这一异2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A.甲同学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并收集气体用点燃法检验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B.乙同学猜想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丙同学用锌粒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D.丁同学用镁粉与该CuCl24.为了探究影响铁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6.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图1: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的CO2含量B.图2:软化硬水C.图3:比较滤纸片和乒乓球片的着火点D.图4:探究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热量变化7.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A.向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滴加稀H2SO4有气泡产生,NaOH和H2SO4发生了化学反应B.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C.用力使弹簧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用钢尺击打下部一个棋子,上部棋子仍落在原处是由于上部棋子有惯性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B.复合肥中一定要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葡萄糖和碳酸钙都属于有机化合物9.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0.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B.乙实验既证明浓氨水易挥发,也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11.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a.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在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
b.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
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2)某研究小组使用上述装置测定M的相对原子质 量,测得3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取3组数据的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得到CO2的体积为 __________L。又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为1.964 g/L,则生成CO2的质量约是______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据此计算M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值。(写出计算M相对原子质量的过程)。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
5.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方案一)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如图a和图b所示的传统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中所用的红磷、木炭均过量。
(1)甲同学连接好仪器后,立即点燃红磷开始实验,老师说他的操作顺序不严谨,你认为他忽略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甲同学改正后,点燃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法B.比较法C.观察法D.分类法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探究燃烧条件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探究分子运动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正确的是(部分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A.铁在O2中燃烧B.加热KMnO4制O2C.电解H2O实验D.过滤4.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C.涤纶和羊毛燃烧:都可闻到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D.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中有紫红色固体生成6.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图略),针对该实验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错误的是A.若观察到红墨水向右移,则说明该实验一定有放热现象B.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改用氢氧化钠固体C.在打开活塞a之前应先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D.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再次实验7.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柠檬酸和小苏打制汽水 B.用蜡烛和小瓷碟制取少量炭黑C.用鸡蛋壳和食醋制取二氧化碳 D.用食盐水除铁锈8.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1.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则可选择的干燥剂为()2.若某实验制取的CO2A.NaOH固体B.NaOH溶液C.浓硫酸D.生石灰3.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

下列符合“l+l=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B.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C.室温下,1g木炭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碳D.室温下,1g红磷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五氧化二磷4.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了锈C.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 D.铁丝一端没有系火柴梗5.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 B.C. D.6.如图所示的实验能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的是()7.小明同学在家里设计了以下“课外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A.用加明矾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B.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获取炭黑C.将6B铅笔芯连在电路中,接通电源后使灯泡发亮D.将鸡蛋浸入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中除去鸡蛋壳,制“无壳蛋”8.为了初步确定某种铁矿石的种类,取该铁矿石用盐酸溶解,有气体放出,这种铁矿石的名称是()A.磁铁矿 B.赤铁矿 C.菱铁矿 D.大理石9.观察酒精灯燃烧时,小明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三层,内焰最亮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将烧杯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D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0.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 .22H O222H O ↑+↑ B .222H O 222H O O +↑ C .32KClO 223KCl O +↑ D .42KMnO2422K MnO MnO O ++↑ 11.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 2,生成固态的P 2O 5,进入集气瓶的水约为体积的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 2、O 2、CO 2和稀有气体12.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蒸气D .石蜡二、实验题13.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考虑加入的试剂,还要考虑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为稀硫酸。

你认为应该用下列的那一种方法最能获得满意结果( )A .调查取证B .上网查资料C .做实验D .组织讨论2.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小军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实验时,向热的面粉糊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 .向老师请教 B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D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3.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

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B .谷氨酸钠加热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 .谷氨酸钠受热不发生反应D .用烧杯盛放味精进行直接加热来完成实验4.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 .22H O 222H O ↑+↑B .222H O 222H O O +↑C .32KClO 223KCl O +↑D .42KMnO2422K MnO MnO O ++↑5.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A.A B.B C.C D.D6.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实验探究的哪一要素()A.猜想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7.用一定量的某溶液制取气体,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的红砖粉,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B.加入红砖粉的质量越多,反应产生的气体质量越大C.加入红砖粉的质量越多,反应产生的气体速率越快D.加入红砖粉的质量不同,装置内最终的压强相同8.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D.人体吸入的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2.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3.小明在厨房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华说“可以尝一尝”。

对“可能是食盐”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问题 B.假设 C.实验 D.结论4.某集气瓶里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 1),采用燃烧法去氧气而得较纯氮气时最好选用的试剂为A.铜丝B.蜡烛C.红磷D.木头5.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出现的现象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6.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

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b管中铁钉一样会锈蚀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C.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只与水有关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7.在盛有空气的密封容器内,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的 O2 和 CO 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 CO B.曲线①表示 CO 含量的变化C.蜡烛由碳、氧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8.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9.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小红同学提出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判断其酸碱性。

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10.何洁同学为确定实验室某一失去标签的液体物质,设计如下探究方案,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将液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其颜色B.测量液体的密度C.滴加酚酞试液检验液体是否为是碱D.用嘴尝尝液体是甜味还是酸味11.下列是同学测定的某实验滤液中大量存在的成分,其中合理的是()A.Na+,Ba2+,SO42-B.H+,Cu2+,OH-C.K+,OH-,CI-D.H+,CO32-,CI-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判断CO2是否集满B.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的硬度大小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冷碟收集炭黑,证实蜡烛中有单质碳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13.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1.右图为某同学制作的用浓硫酸催化甲酸(HCOOH)制取CO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Y型管中发生的反应为:HCOOH HO+CO↑2B.观察到的现象是氧化铜变成了铜,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尾气处理有效节能D.眼药水瓶可改用注射器代替2.某同学模拟2019年春晚节目“魔壶”进行实验。

将“魔壶”中盛有的液体依次倒入两个分别盛有1ml浓溶液的烧杯中,现象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此实验不能用铁制“魔壶”AgNO溶液B.原烧杯1中盛有的溶液可能是3C.烧杯2中得到“雪碧”饮料可能的原因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若将“魔壶”中的溶液改为NaOH溶液,则实验现象相同3.下图拟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

关于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省略试管①仍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 B.试管⑤比试管④先红C.导管甲应比导管乙长 D.该实验主要证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4.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B.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C.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D.水的电解5.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是()A.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将等质量的铁丝和锌粒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B.制取Fe(OH)3:将Ba(OH)2溶液和Fe2(SO4)3溶液混合后过滤C .除去H 2中的HCl 气体和H 2O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和浓硫酸D .分离BaCl 2和NaCl 的混合溶液:加适量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6.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A .AB .BC .CD .D7.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AB .BC .CD .D8.下列是小强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用铁钉、植物油、蒸馏水、棉花、氯化钙等物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 .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锁开启更灵活 C .用淬火后的钢针制钓鱼钩 D .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9.某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 的实验方案:方案一:Zn 24H SO 稀−−−−→H 2 CuO −−−→Cu 方案二:CuO 24H SO 稀−−−−→CuSO 4Zn −−→ Cu ,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②Cu 产率高③产品纯净④操作安全,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B .加热氯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先等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然后再开始收集气体D .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11.如图所示。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1)依据上述实验判断,该白色粉末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个方案检验可能含有的物质(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
22.研究人员提出使用含汽油的混合燃料的方案,以解决汽车尾气的问题。该方案的一种模拟过程如右图所示,常温下,C、D均为气体。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
(3)人体在呼吸过程中,气体Y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某兴趣小组利用浓氨水和浓盐酸探究分子运动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
方案I:在两玻璃片上同时分别滴加少量相同体积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将2张湿润的pH试纸分别置于距玻璃片上方15厘米处(如图甲),比较2张pH试纸变色的时间。
A.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
B.由图1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外焰温度最高
C.由图2可见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由图3可证明蜡烛是气体燃烧
6.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燃着的小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A.提出猜想 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 D.收集证据
(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用同浓度的硫酸,与一瓶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杂质都是Na2CO3)的烧碱样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其原因是:__(从钠元素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
26.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三、推断题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2.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是()A.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B.除去H2中的HCl气体和H2O: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NaOH溶液C.分离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加适量NaOH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D.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样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3.若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铵(NH4HCO3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取少量碳铵放入纸槽,缓慢放入试管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④③①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4.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B.铁丝生了锈C.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D.铁丝一端没有系火柴梗5.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实验探究的哪一要素( )A.猜想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6.小明一组的同学在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发现气体产生的速度太慢了,他跟组员们说这可能是石灰石加的太少的缘故,在以后的实验中要注意所加药品的量.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 B.反思评价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7.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红磷是因为它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蜡烛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8.同学们知道烧碱、纯碱都显碱性,但是哪种物质的碱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1.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B.H2O O2MgOC.D.MgCl2Mg(OH)2Mg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3.在盛有空气的密封容器内,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的 O2和 CO 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 COB.曲线①表示 CO 含量的变化C.蜡烛由碳、氧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4.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6.盐酸先生闯迷宫(如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A.A B.B C.C D.D 7.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A.确认CO2和 NaOH 已发生反应B.制取并收集 CO2气体C.比较 MnO2和 Fe2O3的催化效果D.形成蓝色喷泉8.检验某可燃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首先将化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然后进行的实验项目有: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物;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产物;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产物;④测定原化合物及产物的质量()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蒸馏水B.铁钉加入氯化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的铜生成C.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D.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可停止加热10.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比较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比较KNO3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20℃)C.比较两种盐中金属元素对H2O2的催化效果D.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下列实验设计错误..的是A.加热含有石蕊的碳酸溶液可证明碳酸发生了分解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证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C.用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的方法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将糖块放入水中,糖块消失,水变甜了,可以证明分子是运动的12.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1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A .AB .BC .CD .D二、实验题1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若不加二氧化锰,则反应不能发生C.NH4NO3溶于水会使温度降低,则NH4NO3溶于水的过程只吸收热量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2.铝和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反应产生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A1 +2NaOH +2H2O =2NaA1O2+3H2↑。

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109.5g 10%的盐酸和120g 10%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质量比为甲:乙= 1:2,则盐酸中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8.lg B.2.7g C.3.6g D.5.4g3.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出现白膜②通过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使刚刷过石灰浆的墙壁快点干燥,在室内生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⑤蘸过石灰水的鸡蛋更易保存⑥生石灰放入水中使水沸腾;⑦干冰撒到天空产生云雾、降雨;⑧改良酸性土壤。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⑧C.②③⑦⑧D.②④⑤⑥4.Fe(OH)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

为了能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入药品后应关闭止水夹,等反应完后再打开止水夹B.装置A中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是2Fe+3H2SO4=Fe2(SO4)3+3H2↑C.H2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和将A中的溶液压入B中D.Fe(OH)2的白色沉淀现象是在A装置中产生的5.某兴趣小组用图1中实验装置对二氧化碳性质进行探究。

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85mL 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约90s后,同时振荡烧瓶,冷却至室温。

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象(如图2)下列结论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B.对比曲线1和2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C.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是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D.对比曲线2和3可知,40%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方案一:Cu CuO CuSO4方案二:Cu 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你认为方案一的优点是( )①节约能源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③提高硫酸的利用率④提高铜的利用率A.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②CO被还原为CO2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8.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A.甲同学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并收集气体用点燃法检验B.乙同学猜想该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C.丙同学用锌粒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D.丁同学用镁粉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9.工业上可用二氧化硫制取氢气,流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该流程可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B.膜反应器中反应为:2HI =H2+I2C.分离器中分离出的副产品是硫酸D.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I210.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有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必须检査装置的气密性B.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C.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6%D.不用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就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11.如图在一个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过一会儿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蜡烛继续燃烧,杯子内液而不变 B.火焰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下降C.蜡烛燃烧更旺.杯子内液面上升 D.火焰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上升12.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图1: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的CO2含量B.图2:软化硬水C.图3:比较滤纸片和乒乓球片的着火点D.图4:探究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热量变化二、实验题13.已知某种治疗胃病药品的主要成份是铝碳酸镁片(Ala Mgb(OH)16CO3·4H2O),假设药品中的其它成份受热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铝碳酸镁片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Mg(OH)2不溶于NaOH溶液也不与NaOH溶液反应。

②Al(OH)3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可溶于水的NaA1O2。

(实验一)取mg该药片,研成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装置如图一。

(1)铝碳酸镁片加热分解的产物为Al2O3、MgO、CO2和H2O,若要测定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装置C和D中盛放的药品应选择:C_____、D_____。

(填序号)①浓硫酸②碱石灰③氯化钙④纯碱(2)实验开始前关闭弹簧夹____(填a或b),打开另一个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装置A中盛放的是碱石灰,它的作用是_____(3)一段时间后,打开和关闭相应的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_____。

(实验二)另取mg该药片,加入100g9.8%的稀疏酸,充分反应后滤去不溶物,得到含有MgSO4和Al2(SO4)3等溶质的滤液,向滤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稀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的关系如图二。

(4)图中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0.80g时仍没有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_____。

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到x时,生成的沉淀中Al(OH)3的质量是_____g,x=______g(5)试确定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

14.小明同学为了验证某一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你认为他的设计合理吗?_____________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15.某同学将mgZn加入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

则:(1)写出溶液中发生的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②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和与滤渣成分对应的滤液中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_____16.某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KOH、MgCl2、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该混合物的成份,宇琛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固体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的操作Ⅰ是_____,该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2)往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无气泡产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取无色溶液A少量于试管中,通入CO2,得到无色溶液C和白色沉淀D,该步骤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4)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

17.甲班学生做完实验室制备氧气和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后,剩余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里。

乙班课外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19-3所示的探究。

请回答:(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__________。

(2)由步骤②实验现象推知,甲班同学制取氧气所用的固体反应物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3)由步骤④所得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可得红褐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由步骤③产生的气体判断固体A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写名称);综合步骤③④现象推理,固体A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至少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5)根据上述实验和分析判断固体C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8.NaOH潮解后极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而变质.为测定实验室一瓶放置已久的烧碱中NaOH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溶液;再加入200g稀硫酸(足量)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请计算:(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g.(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_____?(3)用同浓度的硫酸,与一瓶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杂质都是Na2CO3)的烧碱样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其原因是:__(从钠元素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19.化学实验有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两类。

定性和定量实验对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很有帮助。

以下是老师在课堂上已演示过的几个探究实验。

(1)定性实验:A、B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定性实验。

①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来推测水的元素组成的,其中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

②B实验测定蜡烛可能的组成。

证明蜡烛中含氢元素的操作及现象是:实验操作: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证明含碳元素的操作及现象是:实验操作: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2)定量实验:①C实验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根据倒吸的水量,进而推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此处可燃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②若将4g氢气与24g氧气混合点燃,过量的物质为______;请计算生成水的质量______。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0.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设计如图所示:取8g石灰石样品,置于a中,并用20g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气体。

注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当装置中不再产生气泡后,b试管中溶液为22.2g。

求: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________g。

②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多少_______?③该实验所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多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