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456单元
第4—6单元(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第4—6单元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10以内的数字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学生能够认识并熟练使用加法和减法运算符。
3. 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加法和减法应用题。
4.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第4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第5单元:认识加法和减法运算符3. 第6单元: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教学步骤:第4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讲解:向学生讲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如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借位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5单元:认识加法和减法运算符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作用。
2. 讲解:向学生讲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表示方法,如“ ”表示加法,“-”表示减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6单元: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的重要性。
2. 讲解:向学生讲解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如先确定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数,然后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符进行计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观察学生对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理解程度。
3. 通过课堂练习和应用题的解答,评估学生解决简单加法和减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通过练习题和应用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5 6的乘法口诀

5 6的乘法口诀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学以致用
4.一共有多少个 ?
6×4=24( 个)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哪 些知识?
6的乘法口诀 是6句。
1. 6的乘法口诀:一六得六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二六十二
2. 口诀有固定的结构, 一般把较小的数放 在前面;后一部分是相乘的积。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6×3=18 6×4=24 6×5=30
探索新知
6
1 2 3 45 6 ×1 = 6 一六得六
PPT
探索新知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一、掌握声母表
声母是拼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正确拼读音节至关重要。
本单元要求掌握21个声母,包括:b、p、m、f、d、t、n、l、g、k、h、j、q、x、z、c、s、zh、ch、sh、r。
二、了解韵母结构
韵母是拼音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要求了解6个单韵母(a、o、e、i、u、v)和18个复韵母(ai、ei、ui、ao、ou、iu、ie、ve、er、an、en、in、un、vn、ang、eng、ing、ong)。
三、学习拼读音节
通过将声母和韵母组合,可以拼读出正确的汉字读音。
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拼读音节,并能够读出相应的汉字。
四、认识常用汉字
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一些常用汉字,包括家庭成员称谓(爸爸、妈妈、爷爷等)、水果(苹果、香蕉等)、动物(猫、狗等)和数字等。
五、培养语感能力
通过不断的朗读和听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六、掌握基本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画,如横、竖、撇、捺等,为以后学习书写汉字打下基础。
七、练习书写汉字
在掌握笔画的基础上,本单元要求学生练习书写简单的汉字,如"一"、"二"、"三"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八、学习常用量词
量词是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数量单位的词语,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量词,如“个”、“只”、“头”等。
九、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拼音和汉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上的口语练习和朗读训练,让学生能够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评价试题及答案全册

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1单元准备课一、我会数,我会连。
(共17分)1.照样子,连一连。
(5分)2.数一数,连一连。
(12分)二、我会圈。
(共20分)1.照样子,圈一圈。
(6分)2.数一数,下面的动物各有几条腿?圈出正确的数。
(8分)3.在后面三组图中,圈出与第一组图同样多的数量。
(6分)三、我会按要求做题。
(共13分)1.画一画。
(每小题2分,共4分)(1)画□,要和△同样多。
(2)画〇,要比多2个。
2.把不够的图形补上,把多余的图形划掉。
(9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四、我会做。
(共22分)1.数一数,比一比。
(第(1)(2)题每小题4分,第(3)题8分,共16分)(1)在少的后面画“√”。
(2)在多的后面画“√”。
(3)在最少的后面画“√”。
2.涂一涂,使比多,比少。
(6分)五、我会想。
(共15分)1.每只小兔吃一根胡萝卜,哪堆胡萝卜正好吃完?在□里画“√”。
(3分)2.妈妈买了()双袜子。
(4分)3.少的是第()页和第()页。
(8分)六、我会解答。
(共13分)1.怎么能一眼看出〇和△谁多谁少呢?请在右边的框里画一画,比一比。
(8分)〇〇△△〇〇〇△△△〇〇△2.数一数,填一填。
(每空1分,共5分)(1)比()。
(填“多”或“少”)(2)()和()同样多。
(3)()最少,()最多。
★挑战题:天才的你,试一试。
(10分)巧妙移。
第一行:第二行:从第一行移()个到第二行,两行同样多。
答案一、1.2.二、1.2.3.三、1.(1)□□□□□(2)〇〇〇〇〇〇2.△△△△△△☆四、1.(1)(2)(3)2.(答案不唯一)五、1.2.43.48六、1.〇△2.(1)多(2)(3)挑战题:2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2单元位置一、我会填。
六年级456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456单元知识点在小学六年级的456单元,学生们通常会接触到更高级的数学概念、更复杂的语言技能以及更广泛的科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这些单元中的知识点:数学:- 分数的加减乘除:理解分数的基本运算,包括带分数和假分数的转换。
- 比例和比例尺:学习如何设置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 百分比:理解百分比的计算和应用,例如折扣和税率。
- 面积和体积:计算不同几何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体积。
- 数据分析: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制作条形图、饼图和折线图。
语文:- 阅读理解:提高对不同文体文章的理解能力,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写好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掌握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
- 古诗词欣赏:阅读并理解古代诗歌,学习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 现代文阅读: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手法。
科学:- 物理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学习简单的机械原理。
- 生物多样性:研究不同生物的特征和生态系统,了解生物的适应性。
- 地球和宇宙:学习地球的结构,了解太阳系和宇宙的基本知识。
- 化学基础:初步了解物质的组成,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社会:- 历史事件: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 地理知识: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征,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区别。
- 公民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艺术:- 音乐欣赏:学习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 美术创作: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在六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同时培养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为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复
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复习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复习第五单元课文的内容和要点;
•复习第六单元生字词及课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词语,完成相关练习。
三、教学准备
•课本:《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复习教案;
•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复习第五单元:《小蝌蚪找妈妈》
•通过学生回忆法,复习诗歌《小蝌蚪找妈妈》中的重点词语;
•进行课文默写,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练习课文中的词语搭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2. 拓展阅读
•给学生讲解蜻蜓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奇妙;
•让学生小组合作,展示他们对蜻蜓生长故事的理解。
第二课时
1. 复习第六单元:《小白兔和小灰兔》
•导入话题,让学生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播放故事配音,让学生聆听,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学生分组演绎故事情景,培养表达能力。
2. 课后练习
•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课后完成相关练习;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本单元的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复习课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们对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互动性,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
二下456单元生字组词

第4单元《8.彩色的梦》生字组词1.彩(彩色)(彩笔)(喝彩)2.梦(做梦)(美梦)(梦想)3.森(森林)(阴森)(森冷)4.拉(拉面)(拉手)(沙拉)5.结(结果子)(打结)(了结)6.苹(苹果)(青苹)(华萍)7.般(一般)(这般)(百般刁难)8.精(精神)(精灵)(精彩)9.灵(灵活)(灵动)(机灵)《9.枫树上的喜鹊》生字组词1.雨(雨伞)(跳伞)(打伞)2.姨(阿姨)(姨妈)(姨母)3.弟(弟弟)(兄弟)(弟妹)4.便(方便)(便利)(便衣)5.教(教师)(教书)(教学)6.游(春游)(游玩)(游客)7.戏(游戏)(唱戏)(戏曲)8.母(母亲)(母鸡)(母爱)《10.沙滩上的童话》》生字组词1.周(周围)(四周)(圆周)2.围(包围)(围巾)(围城)3.句(诗句)(语句)(问句)4.补(补课)(补充)(补习)5.充(充气)(充足)(充当)6.药(药物)(吃药)(农药)7.合(合作)(闭合)(合格)8.死(死亡)(生死)(死气沉沉)9.记(记住)(记事)(笔记)《11.我是一只小虫子》生字组词1.屁(屁股)(放屁)(拍马屁)2.股(股份)(股东)(股市)3.净(干净)(清净)(净化)4.尿(尿布)(尿道)(尿床)5.屎(耳屎)(屎尿)(眼屎)6.幸(幸福)(庆幸)(幸运)7.使(天使)(使用)(使命)8.劲(使劲)(劲头)(没劲)第5单元《12.寓言二则》生字组词1.亡(亡羊补牢)(伤亡)(死亡)2.牢(牢记)(坐牢)(牢房)3.钻(钻洞)(钻孔)(钻石)4.劝(劝说)(劝告)(劝学)5.丢(丢脸)(丢人)(走丢)6.告(告别)(报告)(告诉)7.筋(面筋)(皮筋)(筋疲力尽)8.疲(疲劳)(疲困)(乐此不疲)《13.画杨桃》生字组词1.图(图书)(图画)(地图)2.课(上课)(课本)(听课)3.摆(摆动)(摆放)(摆平)4.页(页数)(页面)(页码)5.交(上交)(交给)(交友)6.抢(哄抢)(抢手)(争抢)7.嘻(笑嘻嘻)(嘻皮笑脸)(嘻嘻哈哈)8.座(座位)(讲座)(星座)《4.田家四季歌》生字组词1.季(季节)(四季)(春季)2.吹(吹气)(吹牛)(吹动)3.肥(肥胖)(化肥)(肥大)4.农(农业)(农活)(农田)5.事(好事)(故事)(事情)6.忙(连忙)(很忙)(帮忙)7.归(归还)(归来)(回归)8.辛(辛苦)(辛劳)(辛勤)9.苦(辛苦)(吃苦)(苦力)10.戴(爱戴)(拥戴)(穿戴)《14.小马过河》生字组词1.愿(愿意)(情愿)(心愿)2.意(意思)(意见)(诗情画意)3.麦(麦子)(麦苗)(小麦)4.该(活该)(不该)(该当)5.伯(伯伯)(叔伯)(伯母)6.刻(立刻)(刻意)(刻字)7.突(突然)(突出)(冲突)8.掉(吃掉)(扔掉)(掉队)第6单元《15.玲玲的画》生字组词1.湖(湖水)(湖面)(湖光山色)2.莲(莲花)(莲叶)(采莲)3.穷(山穷水尽)(无穷无尽)(穷苦)4.荷(荷包)(荷花)(荷叶)5.绝(绝对)(绝句)(谢绝)6.含(包含)(含笑)(含泪)7.岭(山岭)(岭南)(海岭)8.吴(吴国)(吴地)(东吴)《16.雷雨》生字组词1.雷(雷雨)(打雷)(电闪雷鸣)2.乌(乌黑)(乌云)(乌鸦)3.黑(黑色)(黑夜)(天黑)4.压(压住)(压力)(气压)5.垂(垂钓)(下垂)(垂直)6.户(窗户)(户口)(门户)7.迎(欢迎)(迎面)(迎客)8.扑(扑面而来)(反扑)(扑空)《17.妈妈睡了》生字组词1.指(手指)(指头)(指尖)2.针(针线)(针对)(打针)3.帮(帮助)(帮忙)(帮手)4.助(助手)(助理)(助人为乐)5.导(引导)(领导)(导游)6.永(永远)(永久)(永别)7.碰(碰面)(碰头)(碰见)8.特(特别)(奇特)(特长)9.积(堆积)(积极)(积雪)《18.太空生活趣事多》生字组词1.宇(宇宙)(屋宇)(神宇)2.宙(宙外)(宇宙飞船)(上宙)3.杯(杯子)(干杯)(水杯)4.失(丢失)(失火)(失去)5.板(黑板)(老板)(木板)6.容(包容)(面容)(宽容)7.易(容易)(交易)(平易近人)8.浴(浴室)(浴巾)(出浴)9.室(教室)(室外)(室内)。
部编版、人教版、统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卷、期中期末复习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准备课)一、shù数yì一shù数,wǒ我nénɡ能xínɡ行(共32分)1.数一数,圈一圈。
(8分)2.数一数,下面的动物各有几条腿?圈出正确的数。
(8分)2344565676783.数一数,填一填。
(8分)4.数一数,连一连。
(8分)二、涂一涂,我会做(共18分)1.根据数字,将图形涂上颜色。
(12分)53692.数一数,涂一涂。
数量最多的涂红色,数量最少的涂绿色。
(6分)(1)(2)三、bǐ比yì一bǐ比,wǒ我zuì最bànɡ棒(共32分)1.比一比,在多的图片后面的括号内画“√”。
(12分)(1)(2)(3)(4)2.比一比,画一画。
(20分)(1)画,使比多。
(2)画,比少。
(3)画,使和一样多。
(4)画,使比少2个。
(5)画,使比多3个。
四、想一想,我能行(共18分)1.下面棋盘中,黑棋颗数多,还是白棋颗数多?在多的后面的括号内画“√”。
(6分)2.小猫想吃鱼。
按照1到10的顺序走就能吃到鱼啦,快来帮帮它吧!(用线画出路线)(6分)3.如图,想一想,填一填。
(6分)第二单元测试卷(A)(位置)一、quān 圈yì一quān圈,tián 填yì一tián填,wǒ我nénɡ能xínɡ行(48分)1.仔细观察,把正确的答案圈出来。
(8分)(1)在的(左右)边,在的(上下)面。
(2)在的(上下)面,在的(左右)边。
2.小动物来拔河!仔细观察,把正确的答案圈出来,并填一填。
(12分)(1)在小动物的(上下)面。
(2)的前面是(),后面是()(3)前面有()只小动物,后面有()只小动物。
一共有()只小动物。
3.仔细观察,把正确的答案圈出来,并填一填。
(12分)(1)上、下楼要小心,排好队伍不拥挤。
上、下楼要靠(左右)行。
(2)下楼的小红,排在天天的(前后)面,排在小明的(前后)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课件

?条
一共有几条鱼?
3 + 3 = 6 (条)
先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一、基础练习
一共有 7 个 , 摘了 3 个 。 树上还有几个 ? 7 - 3 = 4 (个)
二、指导练习
4
求右手有 几个。
6 - 4 = 2 (个)
说一说图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
二、指导练习
5 + 2 = 7 (朵)
”的一侧表示求的
是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2.此类数学问题一般由两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组成。
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先理解题意,弄清是求总数还是求
一部分,再解答。
3.计算出结果后不要忘了到题目中数一数,看计算是否
正确。
6~10的认识 和加减法
第7课时 练习课
一、基础练习
左边有 3 条鱼, 右边有 3 条鱼。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 6和7的认识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呢? 2.你们能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吗?
二、学习新课
你看到 了什么?
数一数,图上有多 少个小朋友在扫地?
二、学习新课
桌子的数量也是6
数一数用,桌图子中上还的有6 数量根是小6的棒事摆物一吗摆?。
二、学习新课
6-2 = 4
三、巩固练习
计算。
7 - 1= 6
有7只小兔,每只小兔要喂 1根萝卜,还缺一根,现在 有几根萝卜?
三、巩固练习
看图列式计算。
6 - 2= 4
树上有6只小鸟,飞走了 几只后,树上还有2只。
四、课堂小结
认识6、7及比较大小。 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6、7的加减法。
6~10的认识 和加减法
一年级统编语文单元知识整理

一年级统编语文单元知识整理1. 第一单元:认识自己
学习如何自我介绍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学习如何表达爱与关心。
2. 第二单元:认识生活中的人物
学习认识和描述生活中的人物,如父母、老师和朋友。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3. 第三单元:认识动物
学习认识不同的动物及其特征。
学习如何保护动物和爱护动物。
4. 第四单元:认识水果和蔬菜
学习认识常见的水果和蔬菜,并学习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学习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5. 第五单元:认识树木和花草
学习认识不同的树木和花草,了解它们的外貌和功能。
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学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第六单元:认识四季和天气
学习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以及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学习描述不同的天气状况,并学习如何根据天气选择合适的衣物。
7. 第七单元:认识身边的事物
学习认识身边常见的事物,如家具、交通工具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8. 第八单元:认识数字和形状
学习认识数字0-10,学会数数和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学习认识基本的二维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这些是一年级统编语文课程的主要单元内容,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将逐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
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交能力。
三数456单元教案

127 208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小君可以怎么走?走哪条路最近? 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九、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连 续 进 位 加 板 书 设 计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教 学 反 思
前置性小 研究
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口算:9+6= 8+6+1= 5+5= 8+2+1= 6+8= 6+5+1=
学生活动
2、笔算:求35与27的和。 师: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 二、学习新课
教 学 过 程
1、导入新课 。 (板书课题: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2、教学例 1。 a.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 98+25 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 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 法。 提问: 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 8 根和 5 根怎样加? 给 8 根小棒凑几根就是 10 根?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b.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 面,表示 1 个十。
题? 四、谁能摘下玉米? 算出玉米上算式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 连起来。 六、判断。
教 学 过 程
课本20页第7题, 判断各题有无错误, 说说错在哪里。 七、下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 536 649 915 873 351 792 85 464
课题名称 主备人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曹圆圆
授课时间 课时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
教学目标
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数与运算

8+1 8+2 9+1
8+4 9+3 9+4
8+5 8+6 8+7 9+6 9+7
9+8
8+9 9+9
8+10 9+10
是算式的第二
10+1 10+2 10+3
10+5 10+6
10+8 10+9
个加数。
(3)你从表中还发现了哪些规律? (发现规律不唯一)
选自教材第106页应用提升第2题
变式训练
1.按规律填数。 (1) 0 1 2 3 4 5 6 7 8
2+8
2+10
3+0 3+1 4+1
3+3 3+4 3+5 3+6 3+7 3+8
3+10
4+3 4+4
4+6
4+8 4+9 4+10 得数是10的算
5+0 5+1 5+2 5+3
5+5 5+6 5+7 5+8 5+9 5+10 式在同一斜行,
6+0 7+0 8+0
6+2 7+1 8+1 8+2
6+3 6+4 7+3
9 11
14
17
第9行 9 11 12 15 17 18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
第10行 10 12 14 16
出口
选自教材第106页应用提升第1题
入口
第1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填写空格中的数,你
加 减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法 和不退位减法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知识梳理
0~20各数的认识
数不同物体的数量时,要先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 将物体分类;再用点数法从1开始数,数到几就有几个。
语文一年级第四单元

语文一年级第四单元语文一年级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识字、拼音、阅读和写作等。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语文一年级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一些重点和难点,以及一些学习建议。
一、学习内容概述语文一年级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识字: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掌握常见汉字的书写规范。
拼音:学习拼音的基本规则和拼写方法,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拼音。
阅读:通过阅读简单的儿童读物和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学习写简单的句子和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识字: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正确书写常见的汉字。
重点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等,难点在于笔画的组合和书写规范。
拼音: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拼音的基本规则和拼写方法,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拼音。
重点在于声母、韵母的发音和拼写,难点在于音调的掌握和拼音的组合。
阅读:本单元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简单的儿童读物和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在于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难点在于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写作:本单元要求学生写简单的句子和短文,培养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重点在于句子的完整性和表达的清晰性,难点在于短文的构思和组织。
三、学习建议多练习书写:通过反复练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熟练掌握常见汉字的书写规范。
可以使用字帖或练习册进行练习。
多听多读:通过听录音、朗读短文等方式,提高拼音的发音和拼写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丰富的儿童读物,扩大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多思考多表达:在写作练习中,要注重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可以从简单的句子开始练习,逐渐提高难度,尝试写一些短文或日记。
同时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训练,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在课堂上要积极与老师互动,参与讨论和学习活动。
同时也可以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帮助和学习。
保持积极心态: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耐心,不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09第三单元第456章1

2.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
3.需要氧气的参与。
1、你能尝试着说出呼吸作用的 过程吗?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 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 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 叫做呼吸作用。
2、你知道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什么场所 进行的吗? 呼吸作用的场所:线粒体 3、你能否用一个公式把呼吸作用的过程 表达出来?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我国主要的 植被类型
①草原∶以草本耐旱植物为主 ②荒漠∶植物种类贫乏,植物十分耐旱 ③热带雨林∶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 ④常绿阔叶林∶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⑤落叶阔叶林∶以落叶阔叶树为主 ⑥针叶林∶以松和杉等针叶林为主
我国植被面临 ①森林面积正在逐渐减少 的主要问题 ②草场正在日益退化和沙化 ①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②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③九十年代∶“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④每年3月12日∶全国“植树节”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有机物 ( 储存能量) + 氧
区别和联系 部位 条件 区 别 原料
光合作用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 制造有机物, 贮存能量。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光无光均可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 分转变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有机物 +氧
(储存着能量)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1公顷的树林的叶片的总面 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 米,每天能能吸收150—500 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 400千克的氧气.
光合作用参与生物 圈中的碳—氧平衡
光能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小学四年级单元词汇表456单元的单词复数形式,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单元词汇表456单元的单词复数形式,人教版第五单元听听写点: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鼓动跃动欲望冲破柔软坚忍蓬勃稳重惊艳糟蹋短暂有限珍惜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读读记记:弥漫爱护奔涌捐献器官角膜酷爱拥抱遵从失明领悟乏味泛滥成灾广袤惋惜气魄准确孤零零齐刷刷清香袅袅不假思索热泪盈眶与世长辞重见天日改天换地傲然挺立神气十足怦然一震第六单元读读写写: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碰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艰辛蚕桑耘田白鹭鸡冠花大丽菊催眠曲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听听记记:牧场专注端庄丝绒镶嵌骏马遮盖疾驰绝望闪光些微横过湖畔衬衫晶莹音符招呼清凉肺腑麦浪红扑扑极目远眺膘肥体壮辽阔无垠悠然自得成群结队默默无言鹅黄嫩绿芽苞初放此起彼落第七单元听听写点:辩论寻常解答信奉违背曾经压住表述教授正式宣布傲慢栏杆罢了境界绣花厂徽聋哑人胆大妄为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一丝不苟融为一体听听记记:邀请挚友塑像祝贺杰作诞生打搅异样惨烈攀谈径自猛然抱歉见怪感触舒畅疑惑坚毅陡峭边缘狂暴红肿榨干荒芜诱人雕塑家香喷喷全神贯注仪态端庄莫名其妙信心十足困惑疑惑第八单元听听写点: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喷气火焰驱离领袖惩罚敬佩火种造福违抗狠心双膝啄食肝脏纪昌学射百发百中扁鹊医治无能为力驱寒取暖气急败坏听听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技艺嘱咐饶恕规矩胆瓶金币堡垒铁叉违背解救可恶天父意味深长口吻吉祥如意挽弓搭箭笑逐颜开披头散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恩将仇报下流无耻。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阅读-2.江南

三、观察汉字,按要求完成练习。
汉字 莲花草 江河海
共同的偏旁 _艹___ _氵___
选择正确的字义,画“√”
①和植√物有关 ②和行走有关 ①和颜色有关 ②和√水有关
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填序号)
1.这首诗写的是我国_①___的美丽景色。
①江南
②江北
2.下面哪幅图表现了“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① )
第五单元 阅读
2.江南
一、读词语,将音节补充完整。
ānɡ
ián
ì
án
二、按要求填空。
1.“可”共_5__画,第五笔是__,组词:_可__爱___。 2.“西”共_6__画,第五笔是__,与它意思相反的词是_东___。 3.“东”的读音是_d_ō_n_ɡ__,第二笔是___,你学过的字中也有这个笔画的字是_去___。
①
②
3.诗中出现的方位词有( ②③④⑤ ) 。(多选)
①上
②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西
④南
⑤北
⑥里
⑦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主动观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重视亲身体验。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和身边常遇到的一些现象,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方位位和视图的初步知识。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4、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和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和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1。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3、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设想:通过游戏展开活动,将学习内容寓于活动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既自主探求,独立思考又相互结合,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经历和体会由知识结构转化为认识结构的建构过程。
教学重点: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好!(师用右手向同学们挥手问好)请同学们也挥一挥你的右手向老师问好,好吗?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
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游戏。
(师可贴示板书)同学们想玩吗?【设计意图】:教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有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理解左、右。
1、引入游戏:谈话:谁玩过“指鼻子、眼”的游戏?(有,请两位同学演示一下;如没有,师可课件演示或者请一位同学帮助演示,并讲清游戏规则。
)2、同桌合作,做游戏。
谈话:现在知道怎么玩了吗?你想玩吗?下面就请你同桌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吧。
咱们还要比一比谁指的又对又快。
3、巧学方法,辨认左右。
谈话:同学们,咱们先玩到这儿。
刚才在玩的时候,谁赢了?(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自己)请几个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指的又对又快?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辨清左、右?(学生可能会举生活实例,例:用右手写字、刷牙;走马路,靠右走……)4、反馈练习。
谈话: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请举起你的左手。
再举起你的右手。
再举起你的左手、右手。
(强化训练)谈话: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的同学互相看看,你还能找出几对这样的好朋友?找找看。
5、相对左右。
谈话:请伸出你的右手和你的同位握握手。
请指一指你同位的左耳朵。
刚才在握手、指耳朵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尝试解答)这是因为你和同位是面对面,方向是相对的。
所以伸出手的方向也是相对的。
这也说明了,在不同方向,左右手的方向是不同的。
这就是左右的相对性。
6、做游戏。
谈话:咱们再来一起做个游戏好吗?听老师发口令,同学们做动作,看谁做得又对又快!①伸出左手、右手、左脚、右脚、摸右耳、指左眼、指右眼。
②向上看、向下看、往前走一步、往后退一步、向上跳两跳、向下蹲两下、再往后走退一步、再往前走两步。
(再让几个学生发发指令)【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注重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积累直接经验,不仅符合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而且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会用数学的方式理解了左、右。
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1、自主探究,上下前后。
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左右这两个方位,那么从刚才的游戏中,你又发现了哪几个方位呢?(让学生说,师板书。
)反馈练习。
谈话:那你能说说教室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分别是什么吗?(多让几个学生说说)谁还能结合教室里的一些物品说说他们的前、后、上、下的位置关系?(给予鼓励)谈话:谁想介绍一下你的前、后、左、右的同学?谁想介绍一下你好朋友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他是谁?2、课间休息:听音乐,做动作。
“拍拍左肩膀,拍拍右肩膀,左脚跺一跺,右脚跺一跺,向前跳一跳,向后蹦一蹦,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左腿踢一踢,右腿踢一踢。
”师可先演示,然后和学生一起做。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交流等活动,为学生拓展了探索上、下、左、右的空间,在操作活动中积累经验,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四、拓展应用,拓展思维1、游戏,比拍手。
第1题。
教师可请一位学生帮助演示活动过程。
(1)学生自由练习。
给学生2——3分钟的时间练习。
(2)师生比赛。
(3)生生比赛。
2、找朋友。
(可小组合作)谈话:同学们,老师刚刚收到一个电子邮件,内容是大树爷爷让我们帮它找朋友。
(课件展示)它的朋友就在每个小组同学的其中一个桌洞里,用信封装着,请大家赶快帮它找一找,并把它们贴上,让他们重新回到大树的身边,好吗?要求是:大树左边有4只小燕子;右边有3只小鸡;上面有2只蝴蝶;下面有5朵小花。
每个小组发一张大树图画。
(1)小组合作找,教师巡视指导。
(2)展评作品。
先请学生说说喜欢哪幅?为什么?教师再给予评价。
(以鼓励为主)(3)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的直观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谈体会: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顾总结,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从而不断完善认知结构。
板书设计:有趣的游戏左、右、上、下、前、后课后反思: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
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
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多种想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海鸥回来了数11—20各数教学内容:教科书信息窗1。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数20以内的数。
2、进一步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数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会数2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自主探索(1)谈话导入谈话介绍背景:胶南市发起“挽留海鸥”的活动,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不久“海鸥回来了”,让我们去看看现在海边的美景,怎么样?(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在图上都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呈现完整的数学问题: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3)解决第一个问题,自主探索方法谈话: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a:估算b:数一数c:用学具摆一摆【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算的需要,激发学生算的热情和学习新算法的积极性,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活动。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谈话:谁来说说你用的是什么方法?a:交流估算b:数一数的方法谈话:你是怎么数出来的?数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数出并回答,师随机板书此数c:用实物投影出示摆成一堆的11个小方块,引导:你能一眼看出这些小方块有多少个吗?谈话: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看出小方块的个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想到把10个小方块合成一组,剩下的一个单独摆放。
(1)10个一是一个十,让学生初步体会十进制,体会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10个小方块加一个小方块就是11,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
10个小方块加二个小方块就是12,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
接着让学生按这种方法摆出11-20各数,知道2个十是20。
(3)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教师说明: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
11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呢?指学生试拨。
(4)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设计意图】:将数的组成与学生摆学具的过程有机的融合,利用数形的结合由直观到抽象。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自主探索。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谈话:这个问题你能独立解决吗?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交流、比较、反思和感悟数的组成。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1、教科书第自主练习第2题:写一写,画一画这是一道巩固数位知识的练习题,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画?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
2、教科书自主练习第3题:按顺序写数。
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对20以内数的排序练习:(1)从小到大(2)从大到小(3)奇数排列、偶数排列3、教科书自主练习第7题:数学游戏先给学生解释清楚几个名词:大、小、大得多、小得多、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