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底片黑度要求

合集下载

射线照相底片评定

射线照相底片评定

第六章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大连开发区质量技术监督稽查队陈伟6.1 评片工作的基本要求通过射线照相,使缺陷在底片留下足以识别的影像。

评片时,要考虑三要素:第一要考虑的是底片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第二应考虑与观片有关的设备和环境条件;第三为评片人员对观察到的影像应能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这些都取决于评片人员的知识、经验、技术水平以及责任心。

6.1.1 底片质量要求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检测标准对底片质量的要求有所不同,本部分按特种设备使用的《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 4730·2—2005射线检测来评述底片质量。

1. 底片灵敏度底片灵敏度又称像质计灵敏度,它是底片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像射线照相质量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

底片灵敏度通常是用丝型像质计测定的,评片底片灵敏度的指标是像质计上应识别丝号,它等于底片上能识别的最细金属丝的编号。

显然,给定透照厚度的底片上显示的金属丝直径越小,识别丝号越大,底片灵敏度就越高。

对底片的灵敏度检查内容包括:底片上是否有像质计影像,像质计型号、像质计规格、摆放位置是否正确,能够观察到的金属丝识别丝号是否到达到相应技术等级规定等要求。

*有关像质计灵敏度的识别,请见JB∕T 4730·2—2005标准中的有关章节和附录A中的表A.1、表A.2和表A.3的要求和规定。

但应注意以下三点:⑴、标准是用透照厚度W来确定应识别丝号的,即单壁透照W=T,双壁透照W=2T。

⑵、既不是焊缝或热影响区上的丝号,也不是加垫板单面焊焊缝相邻的母材和垫板上金属区的丝号,而应识别的是焊缝相邻的母材金属区的丝号,且能够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少于10mm的连续金属丝,专用像质计至少应能识别两根金属丝。

⑶、单壁透照,像质计若放于胶片侧时,应做对比试验,使灵敏度满足标准要求,并在像质计适当位置加F标记。

⑷、像质计的摆放应符合要求。

2、底片的黑度底片的黑度是射线照相底片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能太小。

NBT47013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NBT47013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湖北江源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编号:编制:审核:日期: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一、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下列标准和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操作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操作指导书的条文。

NB/T47013.1~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Y/JY31-2007《无损检测通用规程》二、检测对象:三、检测技术要求:四、检测设备及材料准备:1、射线源:3、像质计:材料Fe线型(10-16)和线型(8-12)两种。

4、滤光板:无5、背散射铅板:各种规格尺寸铅板。

6、标记:数字铅制标记、拼音字母铅制标记符号、铅制标记。

(1) 定位标记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

当抽查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标记。

检测范围标记( - ),当焊缝余高为零或平板状零件时使用。

(2)识别标记:包括产品编号、检测编号、透照日期。

其中检测编号由以下标记组成:7 、暗室处理设备:(1)自制洗片箱一台。

(2)安全灯一台。

8、观察设备:观片灯五、检测程序:工 件可送检探伤委托书探伤前准备工作按工艺要求进行透照操作暗室处理初评,复评工序报告签发总报告监 检不 合 格合 格持证焊工根据返修工艺返修修返具出员人片评调X光机表面复查复验.扩探评片环境熟悉标准底片质量认定人员资格仪器检验编RT工艺卡消泡,干燥显,定影外观检查合格后RT实施资料整理存 档(温度)冲洗(水流,时间)感屏.暗袋检查像质计选择增底片质量合格率.评片准确率.扩探率和探伤比例执行率达标通知六、检测技术和工艺: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八、暗室处理方法和条件要求:胶片处理一般按胶片使用说明说规定进行。

本公司采用手工冲洗胶片。

手工冲洗胶片宜在8h之内完成,最长不超过24h。

1 、标准显影温度20±2℃标准显影时间5分钟,不得用短时显影,以免产生花纹,也不得用高温显影,以免药膜皱折、脱落、影纹粗糙。

2、显影过程中,洗片架应是上、下或前后经常移动,以保证显影作用均匀,特别是开始显影的一分钟内更需频繁移动。

射线底片黑度控制的研究

射线底片黑度控制的研究

工业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71DOI:10.16660/ki.1674-098X.2104-5640-5342射线底片黑度控制的研究王金友(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318)摘 要:缺陷能否通过射线透照而被检出,取决于若干个环节。

首先,必须使缺陷在底片上留下足以识别的影像,其次,底片上的影像应在适当的条件下得以充分显示,以利于评片人员观察与识别。

这就要求底片有较为合适的对比度范围,根据胶片的特征曲线,胶片的梯度随黑度的增加而增大,然而,黑度过大将造成透过光强不足,导致人眼观察识别能力下降,所以标准既规定了底片黑度的下限值,又规定了底片黑度的上限值。

关键词:底片黑度 曝光量 曝光尺 曝光曲线 暗室处理中图分类号:TG4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5(a)-0071-03Study on Blackness Control of Radiographic FilmWANG Jinyou(Fujian Fuqing Nuclear Power Co., Ltd., 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318 China)Abstract : Whether a defect can be detected by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depends on several links. First, it is necessary to leave an image on the negative f ilm that can be recognized. Secondly, the image on the negative f ilm should be fully displayed under appropriate conditions to facilitate the observ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f ilm reviewers. This requires the f ilm to have a more suitable contrast rang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f ilm, the gradient of f ilm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blackness. However, excessive blackness will result in insuff icient transmitted light intensity, which will lead to the decline of human eye's observation and recognition ability. Therefore, the standard not only stipulates the lower limit value of f ilm blackness, but also stipulates the upper limit value of f ilm blackness.Key Words : Negative blackness; Exposure; Exposure ruler; Exposure curve; Darkroom treatment作者简介:王金友(1964—),男,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无损监测。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底片质量要求
3.影像识别要求 底片上所显示的像质计、定位标记、识别标 记、等符号,必须位臵正确类别齐全、数量 足够,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像并离焊缝5mm。 4.不允许的假缺陷 在底片评定区域内不应有妨碍底片评定的假 缺陷。如:灰雾、水迹、化学污斑、暗室处 理条纹、划痕、指纹、静电痕迹、黑点、撕 裂和增感屏不好造成的假缺陷。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评片工作的基本要求
缺陷是否能够通过射线照相而被检出,取决于若干环 节。 首先,必须使缺陷在底片上留下足以识别的影象,这 涉及到照相质量方面的问题。 其次,底片上的影象应在适当条件下得以充分显示, 以利于评片人员观察和识别,这与观片设备和环境条 件有关。 第三,评片人员对观察到的影象应能作出正确的分析 与判断,这取决于评片人员的知识、经验、技术水平 和责任心。 按以上所述,对评片工作的基本要求可归纳为三个方 面: 即底片质量要求,设备环境条件要求和人员条件要求。
焊接热影响区不同温度范围与钢状态图的关系 (图中TG一晶粒长大温度) a)焊接热影响区各部分的组织分布 b)铁碳状态图(低碳钢部分) c)焊接热
与评片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



1)熔化区: 它的温度处于固相线和液相线之间,是焊缝金属和 基本金属发生焊接的一段,紧邻焊缝,该处母材的 晶粒部分熔化,由于晶粒传热性能不同,各晶粒熔 化不一致,所以在显微镜下,也很难辨认熔化线。 2)过热区: 该区的温度处在1100一1490℃,在固相线以下。 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奥氏体晶粒剧烈的长大,冷却 后得到的是粗大的过热组织。 3)完全重结晶区: 加热温度处于1100℃到Ac3以上的区域。金属在此 温度下全部变成奥氏体,在空气中冷却后得到的是 热处理正火相同的效果。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6.1 底片质量及评片工作的要求6.1.1底片质量1.黑度按照JB4730-94和GB3323-87标准,x射线底片黑度应控制在1.2~3.5;γ射线底片黑度控制在1.8~3.5。

黑度用黑度计来测量。

其下限值是在底片两端的搭接标记内侧焊缝上无缺陷处测量,测多少点不限,但不能取平均值,其每一点测量值应不小于下限值。

上限值是在主射线束照射的底片的中间部位焊缝近旁的母材上测量,每一点的测量值应不高于上限值。

底片上缺陷部位的黑度不受上述限制。

2.象质指数底片上显示出的最小线径的象质指数应满足该透照厚度规定达到的象质指数。

象质指数的观察借助于刻有10×10小窗口的黑纸板或黑塑料板来进行。

在观片灯下将小窗口放置在底片焊缝上有象质计一端的端头,且将小窗在焊缝上慢慢地向底片中部移动,注意观察小窗口,首先发现的连接小窗口上下边缘的金属丝影象,就是所显示的象质指数的影象。

3.影象识别要求底片上所显示的象质计、定位标记、识别标记、“B”铅字等符号,必须位置正确,类别齐全,数量足够,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象。

4.不允许的假缺陷在底片评定区域内不应有妨碍底片评定的假缺陷。

如:灰雾、水迹、化学污斑、暗室处理条纹、划痕、指纹、静电痕迹、黑点、撕裂和增感屏不好造成的假缺陷。

5.“B”铅字显示透照盒背后确实放置有“B”铅字,底片未显示“B”字或显示较黑的“B”字,不影响底片质量,若显示较淡的“B”字则是背散射线防护不够,该张底片应重照。

6.底片规格底片长度应等于L eff加20mm。

底片宽度应容纳下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宽度和焊缝两边所放各种铅质符号。

7.焊缝影象位置透照焊缝的部位,必须平行显示在底片的中部,若有丁字口也要置于底片中间部位。

底片不允许有白头。

6.1.2评片工作条件1.评片应有专用的评片室。

评片室的光线应稍暗一些,室内的照明不应在底片上产生反射光。

评片室应宁静、卫生、通风良好。

工作台上应能妥善放置观片灯、黑度计、评片尺、纪录纸、相关标准等。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1评定的基本要求-底片质量要求 -评定环境、设备的要求 -评定人员条件要求.1.1底片质量要求⑴灵敏度:从定量方面而言,是指在射线底片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而言,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

在射线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此最小缺陷尺寸与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

用人工孔槽,金属丝尺寸(像质计)作为底片影像质量的监测工具而得到的灵敏度又称为像质计灵敏度。

要求:底片上可识别的像质计影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可观察的像质指数(Z)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等,满足标准规定为合格。

⑵黑度: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能太小,但因受到观片灯亮度的限制,底片黑度不能过大。

根据JB4730标准规定,国内观片灯亮度必须满足观察底片黑度Dmin≥2.0。

底片黑度测定要求:按标准规定,其下限黑度是指底片两端焊缝余高中心位置的黑度,其上限黑度是指底片中部焊缝两侧热影响区(母材)位置的黑度。

只有当有效评定区内各点的黑度均在规定的范围内方为合格。

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级:≥1.5;AB级:≥2.0;B级:≥2.3;经合同各方同意,A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1.7,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2.0。

透照小径管或其它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低至1.5。

采用多胶片技术时,单片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符合以上要求,多片迭加观察时单片黑度应不低于1.3。

⑶标记:底片上标记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和工艺规定,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

常用标记分为识别标记:如工件编号、焊缝编号、及部位片号、透照日期;定位标记:如中心定位标记、搭接标记和标距带等;返修标记:如R1…N。

上述标记应放置距焊趾不少于5mm。

⑷伪缺陷:因透照操作或暗室操作不当,或由于胶片,增感屏质量不好,在底片上留下的缺陷影像,如划痕、折痕、水迹、斑纹、静电感光、指纹、霉点、药膜脱落、污染等。

ASME规范-焊缝RT-评定法则

ASME规范-焊缝RT-评定法则

ASME规范中焊缝RT评定法则一. 透照黑度要求:(1)单片:X射线D≥1.8,γ射线:D≥2.0;(2)多片曝光并叠片观察时,每一张底片的D≥1.3;(3)对(1)或(2)最大黑度D=4.0;(4)当孔型IQI的本体黑度或线型IQI规定线号区的黑度为D时,则被检区任一处的黑度为0.85D~1.3D,否则为不符合要求,在这超差区域应另加一个IQI重新拍片──计算D的变化时,应圆整到0.1。

二.线型IQI选用按下表规定:(1)线形缺陷显示评为不合格的有三种:((a)任何显示特征为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的;对全焊透焊缝包含角焊缝,则角焊缝的厚度应计入t内。

(c)任何一群成一直线分布的显示,在12 t焊缝长度内显示累计长度> t的,但相邻缺间距> 6L的除外,这L为群显示中最长缺陷显示长度。

当长度<12t的则按比例折算。

(2)圆形缺陷显示(a)不计黑度大小;(b)计作圆形缺陷显示的:(c)间距≥1in.(25mm)时,允许单个显示尺寸为1/3 t或1/4in.(6mm)中的较小者。

若t >2in.(50mm)允许单个圆形显示尺寸为3/8in.(10mm)。

(d)多个圆形显示成线状排列时:在长度为12 t内显示直径d的总和< t时为合格,详见强制性附录4中图4-1。

各组群孔显示成线状排列长度Li及各组相互间距的规定,详见图4-2;在长度12 t内各组群长度之和< t为合格。

(d)密集的和单个的圆形显示对于不同焊缝厚度在图4-3至图4-8中分别给出了典型密集度和尺寸的合格范围,这应结合表4-1给焊缝质量作出正确评定。

(e)对于焊缝厚度t <1/8(3mm)时,在长6in.(150mm)的焊缝内圆形显示数量≤12为合格。

当长度< 6in.(150mm)的焊缝则应按比例折算。

(以上图、表的复印件另附本文后面)(f)密集性显示:(ⅰ)合格的密集性显示长度≤1in.(25mm)或2t中的较小者。

RT评片的标准参考资料

RT评片的标准参考资料
检查应能读出距离400mm处高0.5mm,间隔0.5mm的一 组印刷字母。
8
评片基本知识
1. 评片的基本操作 观察底片的操作可分为两个阶段。 (1) 通览底片的目的是获得焊接接头质量的总体
印象,找出需要分析研究的可疑影象。 通览底片时必须注意,评定区域不仅仅是焊缝,
还包括焊缝两侧的热影响区,对这两部分区域, 都应仔细观察。由于余高的影响,焊缝和热影响 区的黑度差异往往较大,有时需要调节观片灯亮 度,在不同的光强下分别观察。
按以上所述,对评片工作的基本要求可归纳为三个方 面:
即底片质量要求,设备环境条件要求和人员条件要求。
2
底片质量要求
1.像质指数(灵敏度) 底片上显示出的最小线径的像质指数应满足该透
照厚度规定达到的像质指数。像质指数的观察借 助于刻有10 X 10小窗口的黑纸板或黑塑料板来 进行。在观片灯下将小窗口放置在底片焊缝上有 像质计一端的端头,且将小窗在焊缝上慢慢地向 底片中部移动,注意观察小窗口,首先发现的连 接小窗口上下边缘的金属丝影像,就是所显示的 像质指数的影像。 新JB4730---2005标准,以公称厚度计算像质指 数并增加了17#、18#两根。
6
评片工作条件
(1)评片应有专用的评片室。评片室的光线应稍暗一些, 室内的照明应在底片上产生反射光。评片室应宁静、 卫生、通风良好。工作台上应能妥善放置观片灯、黑 度计、评片尺、记录纸、相关标准等。
(2)观片灯的亮度不小于100000cd/㎡,且所用的漫 射光亮度应可调,窗口大小可调,遮光板灵活好用, 散热良好无噪声。新JB4730---2005标准,对观片灯 的亮度有更高的要求,当D>2.5时,透过底片评定区 的亮度不应小于 10cd/㎡。
(3)各种工具用品 放大镜:用于观察影象细节,一般为2—5倍。 遮光板:观察底片局部区域或细节。 直 尺:最好是透明塑料尺。 手 套:避免评片人手指与底片接触,产生污痕。 文 件:用于记录的各种规范、标准、图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