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学实录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石钟山记》教案篇一nbspnbspnbspnbsp《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亲自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在讲析这篇课文时,我针对文章的疑点、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二疑”、“三笑”、“一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nbspnbspnbspnbsp一、疑点——找出二疑nbspnbspnbspnbsp文章开篇先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疑郦说:“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理由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尤疑李说:“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理由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正是这两疑引出了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下文作出了铺垫。
nbspnbspnbspnbsp二、重点——理解三笑nbspnbspnbspnbsp为了释“疑”,作者亲往石钟山进行考察。
面对“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的解释,作者“笑而不信”,从而更坚定了探明真相的决心。
此笑表明了作者敢于怀疑、善于探索的态度。
nbspnbspnbspnbsp夜游石钟山,作者通过对“森然欲搏人”的大石、磔磔惊飞的栖鹘、似咳且笑般怪叫的鹳鹤等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的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环境气氛,充分烘托了亲身探访的不易。
正在“心动欲还”之际,却意外地探得了“噌吰”的声音:“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在“将入港口”处,又意外地查明了“窾坎镗鞳”的声音:“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的确是不虚此行。
释疑后的苏轼轻松愉快地笑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此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和兴奋,充溢着欣喜和自豪之情。
《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
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前言《石钟山记》是著名文学家、革命家林语堂所写的一篇小说。
它只有数千字,却是极具深度的,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美德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该小说已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教授该小说,本文将从以往教学中的经验谈起,详细记录一次成功的《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1.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3.理解小说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并且能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课前预习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教师提前要求学生预习小说,并准备了一些针对小说的问题,以便于课堂上的引导,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预习的问题如下:1.小说的标题“石钟山记”与石钟山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小说会用这段话作为开头:“有些事情,终究是要说的,虽然说了,却要叹息。
”?3.故事的主人公石钟山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4.故事中出现的“五讲四美”与小说情节有什么联系?5.故事中的“悲剧”是怎样发展的?你对它有什么想法?课堂教学1.开篇课堂,教师首先通过回答学生课前预习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接下来,教师请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组员之间互相讨论,每组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形象进行介绍,然后每组从该人物的形象入手,分析其中所体现的人物情感及其有何意义,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对人物情感的分析和理解。
3.然后,教师向学生解析小说中“五讲四美”的意义及其与小说情节的联系,并就此发起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五讲四美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小说中的“五讲四美”与主人公石钟山的冲突是怎样的?–五讲和四美在当代社会中是否还有意义?4.最后,教师通过引出小说中的“悲剧”,引导学生思考石钟山以及农村教育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与讨论。
《石钟山记》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石钟山记》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与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学习本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的写法,理解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观点。
3.学习作者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求实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的写法,理解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观点。
2.学习作者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求实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轼的《石钟山记》。
同样是游记散文,但这一篇却彰显了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词。
开始~(此处省略生字词讲解等部分内容)师:苏轼和他儿子苏迈游完石钟山后,有怎样的感受?生1:我觉得是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是苏轼游完以后的最终感受。
师:能翻译一下嘛?生1:事情没有看见或者听到就臆断它的存在,这样可行吗?师:苏轼在强调什么?生3:做事应该要求真求实,不能想当然。
师:很好,那今天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在于"苏轼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二、探"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由来师:谁来?生5:首先是从《水经》中的一句话起笔,引出"石钟山",然后又说到了唐朝的李渤游石钟山的感受,作者对此表示怀疑,于是在第二段他就与苏迈一起夜游石钟山,从而得到了这个结论。
师:你是顺应了文章的结构得出这个结论的。
但听说这些信息和游玩一次石钟山就能得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观点吗?(生思考)师:看来我们要探究一下这个结论与第一段的关系。
第一段中说到了郦道元和李渤两个人的观点,作者对此怎么看?生3: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苏轼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态度,而是用了"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教案
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的辞藻、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能够解释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汇和成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路和观点。
学会如何借助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研究和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石钟山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2. 文中辞藻、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与欣赏。
3. 重点词汇和成语的解释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1. 文中部分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2.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深入分析。
3. 重点词汇和成语的语境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对文中的辞藻、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析。
3.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石钟山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初步感受文中辞藻、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难点句子,分析作者的思路和观点。
4. 案例分析:挑选典型的辞藻、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析,让学生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之美。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互相交流和启发。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背诵课文和练习的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石钟山记》的原文及其注释版。
2. 参考书籍:关于《石钟山记》的解析、评论和相关文学作品。
3. 网络资源:相关文章、论坛讨论和学术研究,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更多素材。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课堂实录主讲教师深圳市南头中学茹清平环节一:诵读课文师: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坡公第一首记文”——《石钟山记》,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朗诵课文。
师:请每个学习小组为大家推荐一段,并集体诵读。
魏思遥组:至莫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
蔡兰芳组:事不目见耳闻……而笑李渤之陋也。
丁丰组: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
师:从诵读情况来看,同学们预习课文是用了心的,大家对文章的语脉、感情把握得较好,老师非常高兴。
环节二:整体把握课文师:读一篇文章,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和结构。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或总评全文。
(2)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每段内容。
(同学们独立思考,做笔记。
)师: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概括或总评全文。
温小妮:作者通过考察石钟山,得出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蔡兰芳:作者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讨,得出实践出真知的结论。
师:内容理解了,可惜语言不够简洁。
哪一位能说得简洁一些?张晓怡:探寻石钟山命名真相之旅。
师:“旅”作为中心词恰当吗?林芷豌: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师:把握了文章内容,语言也很精炼,不错。
还有新的意见吗?丁丰:我用一首诗概括本文内容:“苏轼夜游石钟山,探其来历方归还。
耳闻目睹乃可信,一钟一山一感叹。
”老师:不愧是文科班的才子!全体同学惊叹并鼓掌。
师:本文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共三个段落,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每段内容。
(同学们独立阅读,做笔记)师:思考好了的同学们请将自己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范小婉(板书):1、质疑2、探寻3、得出结论林芷豌(板书):1、所闻2、所见3、所感许倩(板书):1、质疑2、游山3、感慨温小妮(板书):1、置疑2、考查3、结论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的答案。
第一段有“质疑”,“所闻”,还有“置疑”,同学们觉得哪个答案比较合适?生:质疑!老师:好!我们就取“质疑”,第二段,有“探寻”、“所见”、“游山”、“考查”?是这个“查”吗?“考查”是指用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原文叙写的是到实地观察调查,应该是“考察”吧?同学们觉得哪个答案比较合适?生(大多数):探寻!老师:不错,我们就取“探寻”吧!我们再看看第三段的大意,“得出结论”、“所感”、“感慨”、“结论”,哪一个更好呢?生(少数):结论。
《石钟山记》教案
苏轼从探寻石钟山命名由来的过程中,能够更细致具体地体现“目见耳闻”的求真精神,这样的说理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启迪读者践行。同时,这样的写法也是基于苏轼的文学主张和“借题发挥”的创作心理。
3.引发思考,这篇文章的价值在哪里呢?
(1)文体角度:
这不是一篇考古文献,也不是一篇地理学专著,而是一篇富有文人特色的游记散文。苏轼借此表达主旨更多还是带有“借题发挥”的意味,所以我们还是从文学价值的角度去思考苏轼借石钟山来表达主旨的原因。
(2)文学观念角度:
从宋代文学的特征来分析苏轼这样写的原因。宋代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重“理趣”,在宋代的许多游记散文中写山水景物多是为了阐释哲理,从而形成了“说理”型游记散文。同时,苏轼等人也反对浮夸或空洞地说理,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注重文章为社会现实服务和理性的说服力,旨在“务为有补于世”。所以借助探寻和游历石钟山的事情来表达哲理,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
(4)写作背景角度:
还可以关注文中的一处背景:“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尉”是县尉,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这个职位尤其讲究实事求是,不能凭主观推断。作者以探访的方式与儿子苏迈同行,既身体力行,又给予思想上的指导,可谓良苦用心。在第二段探寻到真相后,苏轼对苏迈说:“汝识之乎”也是一种循循善诱的引导。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苏迈日后的为官生涯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德兴县志》记载苏迈“政事精敏,后人仰之”。德兴旧志也将苏迈列入名宦之列,可见苏迈官品和人品是得到人民认可的。这或许也是苏轼借助游历石钟山想要告诫苏迈的一个原因吧。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并领会作者通过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作缘由。
2.深入体会文中所传达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科学探究精神。
石 钟 山 记 教案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理解石钟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2)学会如何查阅相关资料,提高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石钟山记》全文;(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3)了解石钟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文中生僻词语的解释;(2)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石钟山的历史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石钟山的传说故事。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2)分享查阅到的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中生僻词语的含义;(2)分析文章的结构,阐述作者的观点。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课文,巩固所学知识;(2)选取课后习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鼓励课后自主学习。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 完成课后习题;3. 结合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石钟山的历史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长期积累:关注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进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石钟山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石钟山的美丽风光;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4. 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导游,介绍石钟山的景点和传说故事。
石钟山记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
•[阅读次数:106]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中心的写法。
3、学习苏轼质疑和探究精神,理解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学习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 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
...•[阅读次数:1437]教案设计者:张含光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借记游说理的写法。
3.积累文言常用词语,了解文中词类活用等现象。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现象,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阅读次数:585]《石钟山记》是高二语文新教材第四单元的课文。
现就教学目标、教法及教学程序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学目标: &nbs...•[阅读次数:365]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感受苏轼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是正确的。
由于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问题设置得当,整个教学流程比较流畅。
备学生、备教材,把课备得细而充分是上好课的前提。
课文的第二段是苏轼不?..•[阅读次数:1843]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2、理解线索与结构;3、学习叙议结合,借记游说理的写法;4、理解主旨,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5、背诵第二段中的“舟泊绝壁”部分。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2、学习叙议结合,借记游说理的写法; ...•[阅读次数:969]《石钟山记》教学设计备课人王艳红一.教学要点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阅读次数:2035]《石钟山记》详案无福生 ...•[阅读次数:968]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所阐发的哲理,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石钟山记》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共3篇
《石钟山记》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共3篇《石钟山记》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1《石钟山记》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石钟山记》是一篇类似于游记的作品,是唐代旅行家、游历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所写的。
这篇游记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高级中学中,《石钟山记》作为选择性必修下的一篇阅读材料,尤其是在语言类课程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记录一次名师课堂教学实录,介绍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一节课:课前预习这一节课老师没有讲授具体的内容,而是要求我们对《石钟山记》的全文进行课前预习。
在预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给出了以下建议和注意点:1.首先要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徐霞客,尽可能多地了解他的生平经历、旅行经历和学术成就。
2.针对本篇文章的特点,以及徐霞客在文章中所描绘的山水之美,要求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环境,练习用汉语表达出我们对于美的感知与欣赏。
3.从文本层面分析,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言结构,同时关注文章的叙述方式和情感体现。
在这一节课后,我们对《石钟山记》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第二节课:文本解读在第二节课,老师主要讲授了《石钟山记》的具体内容和文本解读。
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文学的基本概念和文本的分析方法,然后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章节为切入点,展开了一系列深入浅出的解读。
针对文章的主旨,老师认为《石钟山记》是一篇写山水之美的描述性散文,同时也是一篇具有文化内涵的旅行随笔。
他强调了文章中许多词汇和句型的意义和重要性,例如:“奇山异石”、“秀水优泉”、“四方各具特色”、“见名知景”,这些语言结构和用词都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赞美和推崇。
此外,老师还指出文章中充满了徐霞客对于名胜和文化遗产的探究和考察,而这些考察又给文艺创作和历史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册《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3篇)
第三册《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3篇)第三册《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篇1【目的要求】1.理解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把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
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章。
【课文解析】注音释义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
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这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外形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想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ó,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5.穴罅:wuéxià(罅,裂隙)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这里是也许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急”。
)8.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内容主旨】本文记录了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缘由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谈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
其次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
属记叙部分。
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假如没有亲眼观察,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
属谈论部分。
【写作手法】《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谈论,而是先谈论,由谈论带出记叙,最终又以谈论作结。
《石钟山记》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石钟山记》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江苏省泰州中学董旭午第一课时: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诵读课文;师生一起疏通文字和文言语法障碍,学生自译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理清这篇课文的结构层次;二是明确苏东坡的观点及其价值和意义。
请大家先自主朗读课文第三段,而后请同学说说这段写了什么。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思考问题)生: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的感想,表明了写作意图。
师: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想呢?生:事情不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主观臆断它到底有还是没有。
师:那么,石钟山得名的正确说法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有哪些呢?生:作者认为原因应该有三个:一是郦道元的说法虽正确但失之于不详;二是士大夫虽能为文记之但却不肯做实地考察;“渔工水师”虽知道而不能为文记之。
所以,苏东坡主张深入实地去考察,必须“目见耳闻”。
师:请同学们做课堂笔记,整理出石钟山得名的正确说法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生做课堂笔记,优秀笔记展示略)那么,作者探求这三个原因的意图是什么?生:为了表达自己的见解正确。
师: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是怎么看的?生:“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师:很好。
请同学们再想想,“叹”和“笑”有什么意味?生:“叹”是“感叹”“叹惜”的意思,“笑”是“嘲笑”的意思。
不一样的用词,表明了作者对两个人的不同态度——赞同郦道元,否定李渤。
师:对,这就是在讲作者的写作意图。
我们从哪个词可以读出来呢?生:“是以”就是“以是”,是“因此”的意思。
师:这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由一共该有几个?生:两个。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生:课文的第一段就提到了。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师:很好。
请同学们再朗读课文第一段,同时思考问题:这一段写了什么?生: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作者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态度。
12《石钟山记》教学实录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石钟山记》教学实录今天我们来学习选必下的最后一篇文言文,石钟山记。
我们说苏轼因为耿直而被贬,因为才情而出名,因为豁达而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他的每一次行走都有收获,在承天寺,他懂得了,只有闲人才能够欣赏到的美景,在赤壁,他悟出了变与不变的奥妙。
那么,在石钟山,他又认识到了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走进石钟山记。
一、作者简介回顾苏轼的相关知识。
熟人,不做赘述。
二、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他任黄州团练副使时,同学们应该非常熟悉的,我们在高一学过他的一赋一词。
赤壁赋,念奴娇。
我们学的是前赤壁赋,描写的是秋景,后赤壁赋描写的是,冬景。
)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补充:走进石钟山我也没去过,所以找了一些图片和文字。
虽然我们不能亲至,但是通过这些,有些基本的了解,将来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
PPT: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公里。
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他撰写的《石钟山记》闻名天下,与石钟山相得益彰。
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地理选科的同学会比较清楚),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响声如洪钟,故皆名为“石钟山”。
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
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看图片。
为什么我要放这几张。
你可以看到这是什么。
这是悬崖峭壁,然后山上有个寺庙。
你觉得这个景色怎么样?暂时感受到的是美,等下我们走进文本再来看。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是苏轼的画像,墓碑。
这里呢,大家可以看,这里就是山中之洞,洞穴。
第三册《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
第三册《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一、课程背景《石钟山记》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也是清代作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
本次课程将以该小说为主要教材,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回顾和了解《石钟山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要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学会运用文学分析和批评方法,欣赏小说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将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石钟山记》的作者及其时代背景;•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小说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小说的文学特色和创作手法。
2. 教学方法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堂演示,深入浅出地介绍小说的情节、人物、课文分析和文学批评方法等内容;•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文本理解和感受,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个人思考:鼓励学生在课后或者课间,通过独立阅读和思考,总结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步骤和效果1. 教学步骤本次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导入环节在课程开始前,老师将向学生简要介绍《石钟山记》的作者和背景,逐渐引入课题,帮助学生进入课程状态。
(二)教学主体在教学主体阶段,老师将重点讲解以下内容:•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小说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小说的文学特色和创作手法。
在讲授过程中,老师将配以文本分析和解读,以及图表、PPT等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三)互动讨论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老师将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比较不同观点,并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个人总结在课堂后,老师将鼓励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和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逐步达到以下效果和目标:•理解《石钟山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掌握故事背景和事件经过;•了解小说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如婚姻观、家庭观、性别观、爱国主义思想等;•掌握文学分析和批评方法,可以从文本中发现和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
《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石钟山记》教案篇1教学目的: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理论的做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大意,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务实精神。
教学设想:运用朗读、提问及讨论等方式让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解决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才能、善学善问的才能,力争到达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一、复习稳固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同学们的分析^p 得出文章构造:质疑———探疑———结论〔针对此构造对文章内容进展分析^p 〕论证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心句)二、分析^p 第一段(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状语后置;承接连词)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定语后置;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3、文章一开场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出焉’”。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讨论后答复)明确: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出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拟,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根底,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根据。
(大家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答复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泼,讨论也很热烈,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疑)三、分析^p 第二、三段(指名朗读)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名词活用作状语,从旁边)2、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
(状语后置)3、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当:在某处,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词义辨析,中间是空的)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像李渤那样不肯实地考察的人,养尊处优)5、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溻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石钟山记》教学实录
石钟山记》教学实录教学实录:《石钟山记》在___的备课研修中,教师史建筑带领学生一起研究___的《石钟山记》。
首先,教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注释,思考___是什么人,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教师巡视并提示学生注意力要集中,要善于发现问题。
接着,教师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的题目,学生回答是一篇记游性的文章。
教师指出,人们对这篇文章的定性说法不一,有的人认为是游记,有的人认为是碑记。
说它是游记,但又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通过记游来解读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看文章的第二段,从“至___”看到本段的结束。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并自读这一段,读时要读出起伏,展现情境。
教师让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或者需要研究的重点句子,交流讨论。
学生自主寻找词句,小组交流讨论。
其中,学生发现“舟行适临汝”中“舟”是名词作状语,“大声发于水上”是状语后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是宾语前置句。
最后,教师让学生记下一句话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需要前置。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如“虽使五尺之童适市,___或欺”。
代词“之”在此作宾语,在文言否定句中则需要前置。
生:“___”和“陋”这两个词准确地描述了___和___的程度,而作者对他们的态度也因此有所不同。
作者用“叹”和“笑”来表达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其中“笑”的讽刺程度比“叹”更深。
如果对___“笑”而对___“叹”,那就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符。
师:在作者看来,他对___和___的态度有所倾向,而___“言之不祥”,所以作者“叹其简”;___则用“斧金考击而求之”,其做法简单,所以作者“笑”其陋。
在这里,“笑”也带有“讥笑”的意思,并表现了___的科学态度,他不主观,不武断,实事求是。
生: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写游记,但实际上是为了阐发“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哲理。
师:___的政治生涯充满了坎坷,但他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也有高尚的人格,为后人树立了文学和人格两座丰碑。
现代文学大师___先生在《苏东坡传》的序言中这样写道: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
《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2篇
《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2篇A record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records of Shizhong mountain"《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2、篇章2:第三册《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篇章1:《石钟山记》课堂教学实录(师出示教学目标:①倒装句式;②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
学生朗读课文后提出质疑)生: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我觉得这样写是多余的。
师:这到底是不是多余的呢?大家讨论一下。
生:这里不是多余的,因为郦道元是为《水经》作注的,而作者是同意郦道元的观点的,这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生:作者引用了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山是真有其山,表示作者“夜泊绝壁”和写作此文的必要性。
生:引用《水经》的话表示作者知识渊博。
生:这里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
师:大家各抒己见。
从各个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跃,讨论很热烈,很好。
在预习中还发现什么问题呢?生:“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这里“以为”是什么意思?师:你猜一猜是什么意思?生:可能是“认为”吧?师:很好,你真聪明。
12《石钟山记》教学实录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石钟山记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积累文言常用词语,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重点)2、通过阅读文本,学习借游记阐述自己见解,把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方法。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图片导入(板书)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积累文言常用词语,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借游记阐述自己见解,把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大声朗读文章《石钟山记》,结合课下注释,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四、自学指导一(2 分钟)阅读资料中有关本课作者、背景的知识讲解,掌握相关文化常识。
自学指导二(6分钟)自主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自学指导三(2 分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1、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第二段中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有什么独到发现?4、找出第二段中描写月夜绝壁之景的句子,分析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景物描写作用是什么?5、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以后,悟出了什么道理?在他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作者持什么态度?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
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二)《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钟山记》教学实录
备课研修
2013-04-06 22:18
执教者史建筑
北京市11中学
环节一整体把握,确定方向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本第四单元——体悟山水神韵中苏轼的《石钟山记》。
(板书石钟山记苏轼)
师苏轼是什么人?他的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上面的注释①,思考上面的问题。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并提示学生看书时注意力要集中,要善于发现问题)
师看完了吧?大家请举手回答问题。
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宋神宗元丰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下此文。
师大家看到本文的题目,会想到这篇文章是一篇什么文章?
生本文是一篇记游性的文章。
师记游性的文章,我们把你的说法改一下,把“记游”改为“游记”好不好?
(生点头同意)
师人们对这篇文章的定性说法不一,有的人认为是游记,有的人认为是碑记。
说它是游记,但又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通过记游来解读道理。
大家想一下这篇文章中直接描写游历细节的文字是哪些?
生第二段。
师对,那我们就先看文章的第二段。
大家从第二段中的“至莫夜月明”看到本段的结束。
(师巡视,并指点学生结合课本的注释和工具书解决个别的字词,通晓文意)
环节二中心开花,具体鉴赏
师大家读完了吧?谁来读一下这段文字?
(生读第二段,师纠正读音和句读)
师下面我来读一下课文,大家跟着我读,要注意句子的停顿和生字词的读音。
(师领读,学生跟读)
师下面大家自读这一段,读时要读出起伏,展现情境。
(生自读。
师巡视并指导学生)
师请同学们找出这一段文字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或者需要研究的重点句子,交流讨论。
(生自主寻找词句,小组交流讨论)
师大家准备好后,各学习小组可以派代表发言。
生“舟行适临汝”中“舟”是名词作状语。
“大声发于水上”是状语后置句。
师这位同学找的点很好,哪位同学还有新的发现。
(生仔细看课文,师指导看一下文中的句子的语序哪些和现代汉语不同)
生是“古之人不余欺也”。
师那它是什么句式?
生宾语前置句。
师大家记下一句话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需要前置。
句子中“欺”的宾语应是“余”,前面有否定词“不”,所以将“余”前置。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师板书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代词“之”在此作宾语,在文言否定句中则需要前置。
师除去字词、句式以外,大家再找一下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生思考)
生1“舟人大恐”中的“大”,“徐而察之”中的“徐”,形象地表现了舟人当时的表情和他们亲自考察时的小心翼翼。
生2“余固笑而不信也”和“因笑谓迈曰”中两个“笑”字表达的感情不同。
师噢,两个“笑”字表达的意思不用,那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生“余固笑而不信也”中的“笑”表现作者敢于怀疑,善于探索的精神。
“因笑谓迈曰”中的“笑”则有讥笑的成分。
师第二个“笑”有讥笑的成分,我们看一下课文,作者考察到了真相后笑着对苏迈说话是讥笑吗?那讥笑的又是谁?
生不是讥笑。
这里体现了作者在探明真相后的兴奋喜悦自豪之情。
师那请你读一下苏轼对苏迈说的话。
(生有感情地读)
师读的可以,有一点长者的口吻。
(生笑)
师大家再齐读这一段,争取当堂背诵。
(生齐读,师引导学生背诵)
环节三前后勾连,融为一体
师自第二段开始的话,本文更像一篇规范的游记,那第一段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生(齐答)有。
师为什么呢?
(生思考)
生因为第一段中提到了石钟山由来的两个原因,一个是“人常疑之”,一个是“余尤疑之”,这两个“疑”字引起了下文。
师回答的很好。
第一段提出了疑问,而第二段则是解疑,所以第一段就有存在的必要了。
师下面我们看一下第三段,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大家可以相互讨论。
(生思考,讨论。
师巡视,指导学生)
师大家讨论的怎么样了,谁来说一下?
生第三段通过记游来阐发一定的道理。
师作者阐发了什么道理呢?
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师如果我们将这句话改为下面的话
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
凡事目见耳闻,方可断其有无。
(附板书)
大家想这样可以吗?如果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生改的这两句只是一般的陈述句,而原文中的话是一个疑问句,这样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较陈述句更能表达出自己的写作意图。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
大家看一下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如果将其中的“叹”和“笑”两个词语换一下位置,大家再品味一下这句话和原文有什么区别?
(师板书盖笑郦元之简,而叹李渤之陋也。
)
(生反复读这句话)
师大家通过读找到他们的区别了吗?
生这样一改就和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不相符。
师怎么不相符呢?
生“简”和“陋”准确表达了郦元与李渤鄙陋的程度,作者对郦元与李渤的态度也因其鄙陋的程度不同而有差异。
“叹”和“笑”则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对二人的不同的态度,“叹”和“笑”所表达的讥讽的程度是不同的,“笑”讥讽的程度要比“叹”的讥讽程度深。
如果改为对郦元“笑”而对李渤“叹”那就和原文表达的意思不符。
师回答的很好。
在作者看来,对郦元与李渤作者比较倾向郦元,而郦元“言之不祥”,所以“叹其简”,李渤以“斧金考击而求之”,其做法简单所以“笑”其陋,在此“笑”就有“讥笑”的意思,“笑”也表现了苏轼不主观,不武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环节四知人论世,拓展延伸
师大家考虑这篇文章背后有无更为深层的东西?
(生讨论)
生这篇文章表面是写记游的,但其目的是为了阐发“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哲理。
师(板书游记——哲理)苏轼才高骨傲,在朝廷内部遭受排挤,受到贬迁。
人们在他的文章中寻章摘句来陷害他,与他有关的二十几个人都受到牵扯,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这篇文章写于“乌台诗案”后两年,文章阐发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其实是作者对自己心志的抒发。
(板书心志)
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
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师苏东坡政治生涯充满了坎坷,但是他却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他有高尚的人格,为后人树立了两座丰碑文学、人格。
(板书文学人格)后人写苏东坡的作品很多,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就是一部很好的著作,他在序言中这样写道
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
世上有一个苏东坡,却不可能有第二个。
个性的定义只能满足下定义的专家。
由一个多才多艺、多采多姿人物的生平和性格中挑出一组读者喜欢的特性,这倒不难。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
这是一个诗人、画家、百姓之友的故事。
他感觉强烈,思想清晰,文笔优美,行动勇敢,从来不因自己的利益或舆论的潮流而改变方向。
他不知道自己的利益,对同胞的福祉倒非常关心。
他仁慈慷慨,老是省不下一文钱,却自觉和帝王一样富有。
他固执、多嘴,妙语连珠,口没遮拦,光明磊落;多才多艺,好奇,有深度,好儿戏,态度浪漫,作品典雅;为人父兄夫君颇有儒家的风范,骨子里却是道教徒,讨厌一切虚伪和欺骗。
他的才华和学问比别人高出许多,根本用不着忌妒;他太伟大,有资格待人温文和蔼。
他单纯真挚,向来不喜欢装腔作态。
每当他套上一个官职的枷锁,他就自比为上鞍的野鹿。
他活在纠纷迭起的时代,难免变成政治风暴中的海燕、昏庸自私官僚的敌人,反压迫人民眼中的斗士。
林语堂先生的语言富有气势,将苏东坡丰富的精神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课后搜集一下苏东坡的作品,感悟苏东坡豪放的文学风格和高尚的人格。
(下课)
——选自葛维春主编《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