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顾恺之传原文
顾恺之三绝文言文翻译
顾恺之三绝文言文翻译1. 顾恺之有三绝译文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
人们问他会稽山水的状貌。
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好像云兴霞蔚。
”顾恺之经常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
有人感到奇怪,他说:“渐入佳境。
”顾恺之特别擅长绘画,画得特别神妙,谢安非常器重他,认为是自古以来还没有人像他这样。
他每次画出人物肖像,总是妙绝一时,曾经绘出裴楷肖像,在脸颊上加上三根毛,观看的人觉得神情特别美。
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就一定能得到。
桓玄曾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这是蝉用来遮蔽自身的,拿来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
”顾恺之相信桓玄没有看见自己,非常珍爱那片叶子。
因此世上传说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2. 顾恺之,字长康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
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
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
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
"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注]①丹青:指绘画。
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
③绐:欺骗。
中.考.资.源.网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若云兴霞蔚好像(2)恒自梢至根常常(3)尤善丹青擅长(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流传、传说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顾恺之画人文言文翻译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
博学多才,善丹青,尤工人物。
所画人物,神情生动,栩栩如生,世称“画圣”。
恺之少时,聪颖异常,酷爱绘画。
尝游历吴郡,见顾虎头画壁,叹曰:“此画也,吾欲学之。
”遂从虎头学画,不数年,艺成而名噪一时。
后游历江东,见戴逵画竹,又叹曰:“此画也,吾欲学之。
”乃从逵学画,复数年,技益精,名亦随之而显。
恺之画人物,必先立意,然后落笔。
其作画,不拘泥于形似,而求神似。
故其所绘人物,虽形貌各异,而神情皆极传神。
其所画山水,亦极有气势,能使观者如临其境。
一日,恺之画一士人,姿态端方,神情闲雅。
旁人观之,皆称其画得士人之神。
又有画一美女,丰腴妖娆,容貌绝世。
人或讥之,恺之笑曰:“此美女也,其美非徒在外貌,而在其神态也。
”众人皆服。
恺之尝为谢安画像,谢安观画后,叹曰:“吾自谓颇得士人之风,而恺之画我,更得士人之神。
”乃厚赠恺之。
恺之画技,不仅限于人物,亦善画花鸟。
其所画花鸟,生动活泼,似有生命。
人或问之:“恺之,汝画花鸟,何故如此生动?”恺之答曰:“画花鸟,须得其神韵,方能使观者有如见其真之意。
”恺之画技,虽精妙绝伦,然亦非一日之功。
其勤学苦练,不遗余力。
每作一画,必反复揣摩,直至满意。
故其所画,无不传神,无一不佳。
顾恺之,画坛巨匠,其画技独步一时,影响深远。
后人论画,多以恺之为楷模,欲求画艺精进,必先学恺之。
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是晋朝时晋陵无锡人。
他博学多才,擅长绘画,尤其擅长人物画。
他所画的人物,神情生动,栩栩如生,世人都称他为“画圣”。
顾恺之从小聪明过人,非常热爱绘画。
他曾游历吴郡,看到顾虎头在墙上作画,感叹道:“这幅画啊,我想要学习它。
”于是跟随顾虎头学习绘画,没过几年,他的技艺就成熟了,名声也因此而大噪。
后来他游历江东,看到戴逵画竹,又感叹道:“这幅画啊,我想要学习它。
”于是跟随戴逵学习绘画,再过几年,他的技艺更加精湛,名声也因此而显赫。
顾恺之画人物,总是先立下意念,然后下笔。
【诗歌鉴赏】晋书顾恺之传原文及翻译
【诗歌鉴赏】晋书顾恺之传原文及翻译【诗歌鉴赏】晋书?顾恺之传原文及翻译晋书?顾恺之传原文及翻译晋书?顾恺之传原文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
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不好谐谑,人多快乐狎之。
后为殷仲堪参军,亦浅被眷接。
仲堪在荆州,恺之闻因假还,仲堪特以布帆筹钱之,至溃冢,遭风大败。
恺之与仲堪笺曰:“地名溃冢,真溃冢而出来。
行人安定,布帆无恙。
”还至荆州,人反问以会稽山川之状。
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恺之每甲壳类甘蔗,?自尾至本。
人或鬼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
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恺之每写起人形,妙绝于时。
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恺之矜南征过虚,少年因相称誉以为嘲笑。
又为作诗,诸家得先贤风制。
或恳请其并作洛生咏,请问曰:“何至并作老婢声!”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官署相连),夜于月vary赋,胡每遥赞之,恺之仲自力存乎。
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存有异,遂申旦而止。
尤信小术,以为谋之必得。
桓玄父金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幌向自蔽,人不见踪影己。
”恺之晴,引叶自蔽,渊就溺矣,恺之信其不见踪影己也,甚以珍之。
初,恺之在桓温府,常云:“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年六十二,卒于官,所著文集及《启蒙记》行于世。
晋书?顾恺之传译者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
恺之博学有才气,曾经写《筝赋》,完成后,对人说:“我的赋可比稽康的琴声,不欣赏的人一定因为是后罪之作而舍弃它,非常赏识的人也会因它非同凡响而重视它。
”顾恺之的性所述偏好恢谐讽刺,人们多喜爱他亲近他。
后来出任殷仲堪的参军,也很受到疼爱亲近。
仲堪在荆州的时候,恺之曾因放假归田,仲堪特意把帆船借予他,至了溃冢,遭遇大风损毁了许多东西,恺这给仲堪的信中说道:“地名就是溃冢,的确就是溃冢而出来。
顾恺之吃甘蔗
龙源期刊网
顾恺之吃甘蔗
作者:左琼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1年第09期
传说公元前4世纪周朝就种植甘蔗了。
秦汉时已普遍种植甘蔗和用甘蔗榨糖了。
汉代杨孚《异物志》记载:“甘蔗,远近皆有,交趾所产特醇好,本末无薄厚,其味至均。
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饴饧,名之曰糖。
”至魏晋南北朝,吃甘蔗已是常事。
晋朝著名画家、博学多才得顾恺之(字长康)喜欢吃甘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唐代房玄龄等编撰《晋书·顾恺之传》引述此事曰:“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
曰:‘渐入佳境。
’”二者答话的区别相差一字。
“至”者,(从甲处)到乙处。
“入”者,(从甲处)进入到乙处。
后者强调进入,更为生动。
这一故事已成为“渐入佳境”内含的一个比喻,让人有具体形象而又有趣的联想。
“渐入佳境”自此流传下来,唐以后多用来鉴赏或评述诗文作品。
今用于指进入越来越美的境界或兴味越来越浓的感受。
[作者通联: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顾恺之郑板桥
顾恺之郑板桥顾恺之相传,有一年春天,他要出远门,于是就把自己满意的画作集中起来,放在一个柜子里,又用纸封好,题上字,交给一位叫桓玄的人代为保管。
桓玄收到柜子后,竟偷偷地把柜子打开,一看里边都是精彩的画作,就把画全部取出,又把空柜子封好。
两个月后,恺之回来了,桓玄把柜子还给恺之,并说,柜子还给你,我可未动。
等把柜子拿回家,打开一看,一张画也没有了。
恺之惊叹道:妙画有灵,变化而去,犹如人之羽化登仙,太妙了!太妙了!(《晋书.文苑。
顾恺之传》)又有一次,还是他的那位“好”朋友桓玄,非常郑重地对他说:你看,我手中拿的这片树叶,是一片神叶,是蝉用来藏身的,人拿了它,贴在自己的额上,别人就立刻看不见你了。
恺之听了特别高兴,而且特别相信。
随即把那片叶拿过来,贴在自己额头上。
略过了一会儿,桓玄竟然在他面前撒起尿来,恺之不以为怪,反而相信桓玄看不见他了,所以才有如此动作。
倒吃甘蔗顾恺之经常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
有人感到奇怪,他说:“渐入佳境。
”板桥妙笔战盐商有一天,某盐商将一个私自贩盐的小贩扭送到县衙门,要县令板桥处以重罚。
板桥一见那个小贩,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知他为生活所逼,不得不如此。
于是,顿生怜悯之心,他想戏弄一下这个盐商。
就对盐商说:“这个小贩应当加重处罚,我准备给他戴上枷锁,立街示众,好不好?”盐商笑眯眯地说:“好!好!”板桥当即命衙役抱来一些芦席,用细木片做托,认真扎好,中间挖一个大圆孔。
他又画了许多竹子和兰花,题了字,贴在芦枷上。
然后让小贩套在脖子上,站在盐商的门口示众。
因板桥向以诗、书、画号称“三绝”,画的竹子和兰花,尤其名播四海。
许多人都想目睹为快,更渴望能得到他的墨宝。
所以当小贩戴着芦枷往盐商门前一站,立即招引很多人围观,整个县城都为之哄动了,盐商的门堵得水泄不通,生意一点也做不成。
盐商只好到县衙内哀求板桥放了那个小贩。
竹影墙他才学极高,其画更是出名,许多人求其画而不可得。
据说郑板桥的画非常传神,能够使画中之物成真。
晋书顾恺之传文言文练习
顾恺之传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
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①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
后为殷仲堪参军,亦深被眷接。
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冢,遭风大败。
恺之与仲堪笺曰:“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
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还至荆州,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
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
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
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恺之尝以一厨②画糊题③其前,寄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
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而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
恺之见封题如初,但失其画,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
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④,夜于月下长咏,谢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
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⑤而止。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
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
”恺之喜,引叶自蔽,玄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初,恺之在桓温府,常云:“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年六十二,卒于官,所著文集及《启蒙记》行于世。
(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六.文苑》,有删节)【①嵇康:东晋名士,“竹林七贤”之首,精通音律,尤善弹琴。
②厨:盒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橱”。
③糊题:指贴封条。
④连省:官署相连。
⑤申旦:自夜达旦,即通宵达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恺之弥.自力忘倦弥:长,久B. 绐.云未开绐:欺骗C. 此蝉所翳.叶也翳:遮蔽,引申为隐藏D.人多狎.之狎:戏弄2、下列语句,全部都表现顾恺之“痴”的一组是:(3分)①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②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③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④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⑤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⑥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顾恺之》阅读答案.doc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顾恺之》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
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
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
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
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①丹青:指绘画。
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
③绐:欺骗。
大语文阅读网(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若云兴霞蔚(2)恒自梢至根(3)尤善丹青(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翻译:大语文阅读网(2)以为求之必得。
翻译: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
(2分)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答案】9.(4分)(1)好像(2)常常(3)擅长(4)流传、传说(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10.(2分)A11.(4分)(1)(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
(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
(每句2分,意对即可)12.(2分)画绝痴绝(每点1分)。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传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传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
多才多艺的名士顾恺之出身于江南的土著士族家庭。
根据《无锡顾氏宗谱》记载,顾氏祖上先后有多人出仕过孙吴和西晋政权。
祖父顾毗,字子治,晋康帝时任散骑常侍,后迁光禄卿。
父亲顾悦之,字君叔,历任扬州别驾、尚书右丞。
顾恺之的生卒时间,史籍缺载。
根据有关史料进行考证,生年约在晋康帝建元二年到晋穆帝永和二年(344—346)之间,卒年在晋安帝义熙元年到三年(405—407)之间。
顾恺之的仕途并不顺利。
最初,他在桓温的大司马府担任参军。
桓温死后,他转而依附殷仲堪,任荆州刺史府的参军。
殷仲堪被桓玄杀死后,顾恺之改投在桓玄的门下。
直到晚年,他才进入中央政府任散骑常侍,不过很快也就去世了。
他的官职虽然一直不高,但颇有名气。
时人都传颂顾恺之有三绝,即痴绝、才绝和画绝。
所谓痴绝,是说他为人性格率真、通脱、喜欢谐谑,并带有痴呆的傻气。
才绝是称赞他博学多艺擅长诗文,有才气。
画绝则是肯定他的绘画技艺的。
《晋书》本传记载了很多有关他的“痴”的故事。
有些人常常为此捉弄和侮辱他。
顾恺之曾把一橱珍存的画委托桓玄保存。
他知道桓玄性贪,为防止桓玄做手脚,特意将橱门封个严严实实。
桓玄没有动橱前的糊题,而是撬开画橱的后板,将画尽数盗走后,重新钉好。
待顾恺之取橱的时候,发现画已全部丢失,他没有发火,只是说:“我的这些画大约能通灵气,好像人们能修炼成仙一样,变化而去了。
”有一次,桓玄把一片柳叶说成是隐身宝。
顾恺之接到后,桓玄就往他身上撒尿,并说宝器显灵看不见他。
顾恺之只好承认是个宝。
其实,顾恺之非常清楚这一切都是桓玄捣的鬼,只是不敢认真计较。
当时,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的争夺相当激烈。
桓玄权倾内外,阴险狠毒,顾恺之寄食门下,势单力薄,根本不是桓玄的对手。
所以他不得不装痴卖傻,宁可受点委屈,也不在争强斗胜中做了无谓的牺牲品。
桓温看出顾恺之的痴里有黠,曾说他一半是痴,一半是黠,合起来是个正常人。
20个历史典故
20个历史典故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个历史典故:棘刺情【棘刺情】《晋书·文苑传·顾恺之传》:“(恺之)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心遂患痛,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
”晋画家顾恺之爱慕邻女,女不肯从,顾画其形,用棘针刺在心上,邻女心疼痛。
后顾得到邻女欢心,去图上棘针,女再不疼痛。
后遂用为以恶行求爱之典。
棘刺沐猴【棘刺沐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即沐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
燕王因以三乘(指给制猴者优厚的传禄)养之。
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同宴)之斋。
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
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刻刀)必小。
今臣。
冶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物(不实之事)也,王必察之。
’王因囚而问之,果妄,乃杀之。
”《韩非子》中所谓“棘刺沐猴”,古时只不过是一局编术。
冶者在燕王面前,揭露了诈骗者的虚妄。
韩非以此为喻,说明世间那些空谈家们,他们所夸的海口,大都与棘刺沐猴者的虚伪与欺骗是一样的。
后因以“棘刺沐猴”指妄谈空说,或比喻不值钱的践物。
唐·李白《丑女来效颦》诗:”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
”白居易《大巧若拙斌》:“巧在乎无枉,物性非劳形于棘猴之中。
”即鹿无虞【即鹿无虞】《周易·屯》:“即鹿无虞,惟入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孔颖达疏:“即,就也。
虞,谓虞官。
如人之田猎,欲从就于鹿,当有虞官助己,商度形势,乃始得鹿;若无虞官。
即虚入林木之中。
”“屯”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屯”卦的表像为震下坎上。
上面所录是“屯”的卦辞,意思是以捕鹿作比方,说办事情无人帮助,条件不具备,不成熟而盲目从事。
不如根据情况,暂时放下不办,以免徒劳。
后因用为咏办事情无人帮助,条件不成熟之典。
《后汉书·何进传):“《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阅读答案(附翻译)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阅读答案(附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阅读答案(附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阅读答案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
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
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
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
”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①丹青:指绘画。
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
③绐:欺骗。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若云兴霞蔚恒自梢至根尤善丹青故俗传恺之有三绝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孔子云:何陋之有C.辍耕之垄上D.环而攻之而不胜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翻译:11.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参考答案:8、好像、常常、擅长、流传、传说9、A10、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
11、画绝痴绝文言文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
人们问他会稽山水的状貌。
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好像云兴霞蔚。
”顾恺之经常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
有人感到奇怪,他说:“渐入佳境。
”顾恺之特别擅长绘画,画得特别神妙,谢安非常器重他,认为是自古以来还没有人像他这样。
他每次画出人物肖像,总是妙绝一时,曾经绘出裴楷肖像,在脸颊上加上三根毛,观看的人觉得神情特别美。
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就一定能得到。
顾恺之轶事文言文翻译
昔年,恺之游历江南,途经一古寺。
寺中有一佛像,古朴庄严,恺之心生敬意,遂驻足观赏。
寺僧见恺之,知其乃画坛巨擘,便恳请其为佛像作画。
恺之微笑应允,遂于寺中留宿,潜心作画。
夜幕降临,月光如水,洒在佛像之上,更显得庄严肃穆。
恺之提笔挥毫,墨色如烟,须臾之间,佛像栩栩如生,宛若真人。
寺僧惊叹不已,称其为“神笔”。
恺之却淡然一笑,曰:“画之道,在于心,非在于手。
吾心诚则画生,心不诚则画死。
”一日,恺之游历至一山清水秀之地,见一老渔翁垂钓于溪边,其神情悠然,姿态自得。
恺之顿生灵感,遂取笔墨,将渔翁形象勾勒于纸上。
画成之后,渔翁栩栩如生,仿佛能从画中跃然而出。
观者无不称奇,谓恺之画技已达化境。
又有一次,恺之赴京师,途中遇到一位美貌女子,其容貌倾城,步态轻盈。
恺之见而动心,遂将其形象绘于纸上。
画成之后,女子容貌愈发娇艳动人。
然而,恺之却将其毁去,曰:“吾画人物,旨在传神,非为悦目。
此女子容貌虽美,但神态不足,不足以传神,故弃之。
”又有传说,恺之曾为一位高僧画像。
高僧颇有仙骨,恺之遂以笔代刀,将高僧形象刻于石壁之上。
画成之后,石壁上佛像栩栩如生,仿佛能从壁中走出。
高僧见之,感动不已,遂将此画命名为“石壁观音”。
恺之生平,画技精湛,人品高尚。
然其性格孤傲,不拘小节,常以画笔讽刺时弊,因此颇受争议。
一日,有客至恺之家,见其墙上挂有一幅画,画中人物丑陋不堪。
客人大惑不解,问恺之:“此画何意?”恺之答曰:“此画名为《丑人图》,意在讽刺世间丑恶现象,警示世人勿忘初心。
”恺之一生,虽历经坎坷,但始终坚持艺术追求。
其画技传世,成为后世画家学习的楷模。
然而,恺之最为人称道者,乃是其为人。
他性情豁达,不慕名利,始终保持一颗善良之心。
正如其画作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超然物外、天人合一的境界,使后人无不为之倾倒。
综上所述,顾恺之生平轶事,既展现了其卓越的画技,又彰显了其高尚的人格。
其画作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至今。
今人若能细细品味,必能从中汲取智慧,启迪人生。
顾恺之传(顾恺之文言文及翻译)
顾恺之传(顾恺之文言文及翻译)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是东晋时期最杰出的画家,我国如今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就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作已轶失,现存唐代摹本,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顾恺之师从卫协,有“画祖”美誉,和南朝陆探微、张僧繇、唐代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
南朝(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品评以陆探微第一,顾恺之则“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
”,而唐代张怀瓘的《画断》则首推首位:"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
",其传世画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斫琴图》等(皆为模本)堪称稀世珍品。
《晋书·列传·第六十二·顾恺之传》记载,顾恺之博学多才,不但擅长绘画,而且工于诗赋、书法,为人淡于名利地位,以”痴黠参半”的处世态度明哲保身,因而当时就有“三绝”称号:画绝、文绝和痴绝。
而这“三绝”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们来回顾这位杰出画家的风采往事。
一、画绝:“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东晋顾恺之(宋摹本)洛神赋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顾恺之绘画擅长画人物,然而每次把人像画成,为了达到极致,揣摩摸索,极尽传神,因而有的甚至数年都没有点晴。
别人问他原因,他说“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大意为身体四肢的美丑,本来就和人物的传神精妙无关,而传神的写照,都在这一点(“阿堵”为当时常用语“这个”的意思)。
顾恺之谈论绘画,认为“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意思是描绘用手弹琴容易,可是想刻画目送归鸿却非常难,以说明传神的重要性,《世说新语》记载了其绘画的几个小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其绘画的高超技艺。
1、裴楷三毛传神《世说新语·巧蓺》记载,出身河东世家的大臣名士裴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
”(《晋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五》),顾恺之给其画像的时候,在其脸颊上加画了三根毫毛,别人问缘故,他说裴楷的俊朗有才识,就在这三根毫毛上,别人观看画像,才发觉这三根毛更能凸显裴楷的风采,比没有加的时候更加殊胜。
《晋书-文苑-顾恺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晋书-文苑-顾恺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晋书?文苑|顾恺之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篇一:中考初中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炳烛而学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②呼?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汉刘向)[注释] 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②炳烛:点燃蜡烛。
[文化常识]师旷及其他。
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旷,但不姓师,因为他是当时著名乐师,所以叫师旷。
这种以职业为姓的现象在春秋时还有:有个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称匠石,有个著名的制作车轮的师傅名扁,世称轮扁。
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
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晋平公(1)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2)学,恐已暮(3)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7)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编)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暮②安敢③善2.翻译: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3、上文臣闻之中的之属代词,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2.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点燃蜡烛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个好呢?3.下面一段话。
白璧作画文言文翻译
汉室之末,天下大乱,烽火连天,民不聊生。
时有白璧,乃奇珍异宝,传世之宝。
此璧非寻常之物,其上刻有山水花鸟,栩栩如生,犹如天工开物。
然其主人,不知其宝,弃之如敝屣,致使此璧沉睡于尘土之中,不得见天日。
时有画师,名唤顾恺之,乃东晋时之才子,工于丹青,妙手偶得。
一日,顾恺之偶游于市,见一老者,衣衫褴褛,携一破布袋,内装一物,隐约可见。
顾恺之好奇心起,遂询问老者。
老者见其诚意,遂将布袋打开,露出白璧。
顾恺之惊异不已,视其璧上之画,宛如天成,遂问:“此璧何人所作?”老者叹曰:“此璧乃吾家传世之宝,先祖遗物也。
昔年,吾祖曾为官,一日,见一异人,持此璧至,言其能作画,乃赠与之。
然吾祖不识其妙,弃之不顾。
后吾祖官场失意,携此璧归隐山林,以图安度余生。
不意此璧竟有如此神妙,吾甚感遗憾。
”顾恺之闻言,心悦诚服,遂请老者将白璧赠予自己。
老者见其诚意,遂允之。
顾恺之得璧,如获至宝,遂闭门谢客,专心研究此璧之奥秘。
顾恺之苦心孤诣,研究此璧之画法,历时三年,终有所得。
他发现,此璧之画,并非寻常笔墨所能描绘,而是蕴含天地之精华,吸收日月之灵气,故能栩栩如生。
顾恺之遂以白璧为师,刻苦钻研,终成一代画坛巨匠。
顾恺之作画,以白璧为范本,汲取其精华,创造出独特的画风。
其所绘山水花鸟,意境深远,意境悠远,宛如仙境。
世人皆称其画为“白璧之作”,传颂一时。
一日,顾恺之持白璧于宫廷,献于皇帝。
皇帝览之,叹为观止,遂封顾恺之为“白璧画师”,赐予金印,以示尊崇。
顾恺之闻命,欣然受之,感念皇恩浩荡,更加奋发图强,以白璧为志,砥砺前行。
岁月如梭,顾恺之年事已高,然其精力不减,依然笔耕不辍。
一日,顾恺之病重,自知时日无多,遂将白璧托付于其弟子,言:“此璧乃吾毕生心血,汝等须好好保存,传承后世,以证吾之画技。
”弟子们闻言,悲痛欲绝,纷纷表示,定当不负恩师遗愿,传承白璧之画。
顾恺之含笑而逝,白璧亦随之消失,不知所终。
后人感念顾恺之之才,以白璧为题材,创作了无数传奇故事。
晋书顾恺之传文言文练习
顾恺之传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
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①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
后为殷仲堪参军,亦深被眷接。
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冢,遭风大败。
恺之与仲堪笺曰:“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
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还至荆州,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
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
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
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恺之尝以一厨②画糊题③其前,寄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
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而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
恺之见封题如初,但失其画,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
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④,夜于月下长咏,谢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
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⑤而止。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
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
”恺之喜,引叶自蔽,玄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初,恺之在桓温府,常云:“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年六十二,卒于官,所著文集及《启蒙记》行于世。
(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六.文苑》,有删节)【①嵇康:东晋名士,“竹林七贤”之首,精通音律,尤善弹琴。
②厨:盒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橱”。
③糊题:指贴封条。
④连省:官署相连。
⑤申旦:自夜达旦,即通宵达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恺之弥.自力忘倦弥:长,久B. 绐.云未开绐:欺骗C. 此蝉所翳.叶也翳:遮蔽,引申为隐藏D.人多狎.之狎:戏弄2、下列语句,全部都表现顾恺之“痴”的一组是:(3分)①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②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③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④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⑤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⑥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
【初中文言文阅读】“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
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
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其擅长丹青①. 这幅画很美。
谢安对此非常重视。
他认为这在人类生活中从未见过。
每一张照片都显示了一个人影,这比时间要好。
尝尝裴开祥的味道,在他的脸颊上加上三根头发。
观者觉得诸神是至高无上的。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
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
”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因此,据说有三种独特的技能:天赋、绘画和迷恋。
[注]①丹青:指绘画。
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
③绐:欺骗。
(选自《金·文苑》删去)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若云星下维(2)从顶端到根部的常数(3)尤善丹青(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10.以下句子中的“直”和“山河形”中的“直”的含义和用法与()相同(2分)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c、停止在山脊上耕种(陈社石家族)d.戒指并攻击它,但它是不可战胜的(正义有更多的帮助,不正义有更少的帮助)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每一张照片都显示了一个人影,这比时间要好。
(2)以为求之必得。
12.根据文章内容,用课文中的单词填空。
(2分)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9.(4分)(1)似乎(2)经常(3)擅长(4)传播和传奇(每个主题1分,恰到好处)10.(2分)a11.(4分)(1)(顾恺之)每当他画肖像画的时候,它都是优秀的。
(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
(每句2分,意对即可)12.(2分)画画疯狂(每分1分)翻译:顾恺之,名字叫常康,来自金陵无锡。
顾恺之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书·顾恺之传原文
原文: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
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
后为殷仲堪参军,亦深被眷接。
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冢,遭风大败。
恺之与仲堪笺曰: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
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还至荆州,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
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
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
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恺之每写起人形,妙绝于时。
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恺之矜伐过实,少年因相称誉以为戏弄。
又为吟咏,自谓得先贤风制。
或请其作洛生咏,答曰:何至作老婢声!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①,夜于月下长咏,谢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
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
桓玄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
恺之喜,引叶自蔽,玄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
以珍之。
初,恺之在桓温府,常云: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年六十二,卒于官,所著文集及《启蒙记》行于世。
(《晋书顾恺之传》)注:①连省:官署相连②术:法术③给:欺骗
译文:
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
恺之博学有才气,曾经写《筝赋》,完成后,对人说我的赋可比嵇康的琴声,不欣赏的人一定因为是后罪之作儿舍弃它,非常赏识的人也会因它非同凡响而重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