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构造要求(最新版)
脚手架构造和设置要求的一般规定
![脚手架构造和设置要求的一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75710fee009581b6bd9eb20.png)
脚手架的构架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的使用要求、各种实施条件和因素,并符合以下各项规定:1.构架尺寸规定(1)双排结构脚手架和装修脚手架的立杆纵距和水平杆步距应≤2.1m。
(2) 作业层距地(楼)面高度≥2.0m的脚手架,作业层铺板的宽度不应小于:外脚手架为750mm,里脚手架为500mm。
铺板边缘与墙面的间隙应≯300mm,与挡脚板的间隙应≯100mm。
当边侧脚手板不贴靠立杆时,应予可靠固定。
2.连墙点设置规定当架高≥6m时,必须设置均匀分布的连墙点,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门式钢管脚手架:当架高≤20m时,不小于40m2一个连墙点,且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6m;当架高>20m时,不小于30 m2一个点,且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4m。
2)其它落地(或底支托)式脚手架:当架高≤20m时,不小于40 m2一个点,且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6.3m;当架高>20m时,按20~40 m2设置一个连墙点,且宜采用上疏下密布置,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4.2m。
3)脚手架上部未设置连墙点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
4)当设计位置及其附近不能装设连墙件时,应采取其它可行的刚性拉结措施予以弥补。
3.整体性拉结杆件设置规定脚手架应根据确保整体稳定和抵抗侧力作用的要求,按以下规定设置剪刀撑或其它有相应作用的整体性拉结杆件:。
(1)周边交圈设置的单、双排木、竹脚手架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当架高为6~25m时,应于外侧面的两端和其间按≤15m的中心距并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当架高>25m时,应于外侧面满设剪刀撑。
(2)周边交圈设置的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当架高为9~25m时,应按不小于其外侧面框格总数的1/5设置斜杆;当架高>25m时,按不小于外侧面框格总数的1/3设置斜杆。
(3)门式钢管脚手架的两个侧面均应满设交叉支撑。
当架高≤45m时,水平框架允许间隔一层设置;当架高>45m时,每层均满设水平框架。
此外,架高≥20m时,还应每隔6层加设一道双面水平加强杆,并与相应的连墙件层同高。
最新脚手架搭设规范
![最新脚手架搭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9c9331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f.png)
脚手架搭设规范(一)施工方案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种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2、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计算.(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尺寸符合下表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及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
(2)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
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3)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4)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3、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固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二)立杆基1、脚手架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1)搭设高度在25m以下时,可素夯实找平,上面铺5cm厚木板,长度为2m 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2)搭设高度25-50m时,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可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cm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号槽钢。
(3)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应进行计算并根据地耐力设计基础作法,或于地面下1m深处采用灰土地基,或浇注50m厚混凝土基础,其上采用枕支垫。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否则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
附盘扣式脚手架构造要求和监理检查要点
![附盘扣式脚手架构造要求和监理检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9c7d2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5.png)
附盘扣式脚手架构造要求和监理检查要点2021年7月,住建部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淘汰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目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竹木脚手架和门式钢管满堂搭设支撑架被全面禁止使用,改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扣件式非悬挑钢管脚手架等替代。
随后,多地也发文要求必须要使用盘扣式脚手架,同时,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被多地禁用。
文章最后总结了相关的城市和通知信息,供大家对照参考。
首先跟大家总结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和监理检查要点:构造要求的一般规定1、脚手架的构造体系应完整,脚手架应具有整体稳定性。
2、应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得出的立杆纵横向间距选用定长的水平杆和斜杆,并应根据搭设高度组合立杆、基座、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
3、脚手架搭设步距不应超过2m (点击领取请资料福利)。
4、脚手架的竖向斜杆不应采用钢管扣件。
5、当标准型(B型)立杆荷载设计值大于40kN,或重型(2型)立杆荷载设计值大于65kN时,脚手架顶层步距应比标准步距缩小0.5m。
检查要点和验收1、对进入现场的钢管支架构配件的检查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有(脚手架)钢管支架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2)应有钢管支架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及产品使用说明书;(3)当对支架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质量抽检和试验。
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支撑架应进行检查与验收:(1)基础完工后及支撑架搭设前;(2)超过8m的高支模每搭设完成6m高度后;(3)搭设高度达到设计高度后和混凝土浇筑前;(4)停用1个月以上,恢复使用前;(5)遇6级及以上强风、大雨及冻结的地基土解冻后。
3、支撑架检查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平整坚实,立杆与基础间应无松动、悬空现象,底座、支垫应符合规定;(2)搭设的架体应符合设计要求,搭设方法和斜杆、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相关规定;(3)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伸出水平杆的悬臂长度应符合相关规定;(4)水平杆扣接头、斜杆扣接头与连接盘的插销应销紧。
脚手外架的形式、特点和构造要求
![脚手外架的形式、特点和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97202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0.png)
脚手外架的形式、特点和构造要求1立杆:横距1.0米,纵距1.5米,里立杆距外墙距离为300mm(距离计算按杆件中心进行计算,并铺设一块竹脚手板)。
首层立杆的接头在同一的平面内,并靠近二楼的楼面(首层的脚手架很快拆除,此种做法可以使以后的挑架外形整齐)。
以上的立杆的接头,相临杆要错开,并布置于不同的步距内,接头距大横杆小于0.4米。
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大横杆对立杆起约束作用,对确保立杆承载能力的关系很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
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大于架高的1/300,同时控制其绝对偏差值:当架高≤20米时,为不大于50毫米。
2大横杆:步距为1.8米。
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250,且不大于50毫米。
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以减少立杆偏心受载情况。
3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
在每一立杆与横杆交接处,用一小横杆连接。
小横杆的基本长度为1.35、1.7米(用于与建筑物的拉接),相邻立杆之间加设1根小横杆。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作为基本构架结构杆件的小横杆。
杆配件脚手板的质量检验要求和允许偏差:构配件的允许偏差4剪刀撑:沿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起,每7~9根立杆设一道,每片架子不少于三道,且联系3—4根立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
根据脚手架验收新规范,对于架高高与24米的脚手架剪刀撑应沿架高连续满铺布置。
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应增加2~4个扣结点。
5连墙件:可按二步三跨设置,呈梅花型布置。
且连墙件一般应设置在框架梁或楼板附近等具有较好抗水平力作用的结构部位。
6护栏和挡脚板:在铺脚手板的操作层上必须设2道护栏和挡脚板。
作业层的脚手架满铺脚手板,外侧边缘必须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和0.18m高挡脚板(或用栏杆代替)。
钢管脚手架构造要求
![钢管脚手架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b3469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4.png)
钢管脚手架构造要求1、水平杆、立杆、剪刀撑均选用φ48.3×3.6mm的钢管,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锈蚀严重的钢管不得使用;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满足要求,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5N.m;2、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只纵距变而横距不变;3、在立杆底部必须加200×200×50木垫块。
距离立杆底部200mm 按照纵下横上加设扫地杆,梁板下立杆顶端均采用双钢管主楞与可调托撑节点,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至模板支撑点长度不得大于400mm,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
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钢管立杆纵横向间距详见计算书,步距为1500mm。
5、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杆连接套管接头的位置错开,错开高度不小于500mm。
6、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呈倍数设置;柱边立杆与柱用钢管形成整体连接。
7.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8、立杆支撑于混凝土楼板上。
立杆离地面200mm高内沿纵横水平方向须设一道纵下横上扫地杆。
立杆地步垫木方或模板块,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9、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底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立杆各层各部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节点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每四排立杆从顶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以保证整体稳定。
10、剪刀撑的施工构造要求A、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中心距5m设置,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本方案要求在主要轴线间的跨内按纵横双向设置剪刀撑。
满堂脚手架搭设规范最新版
![满堂脚手架搭设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e8a64cddccda38376baffd.png)
满堂脚手架(内脚手架)搭设规范一、地面现场清理,确保脚手架搭设范围内无障碍物,场地无积水,脚手架平台已具备作业条件。
二、材料1、采用外径48毫米、壁厚3.5毫米的钢管,其材质应符合GB 700-793号钢的技术条件。
2、钢管、扣件等材料进场必须有准用证、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及相应检验报告等。
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者禁止使用。
3、钢管、扣件、螺栓等零配件,必须规格统一,材质优良,并应有出厂证明书。
三、施工人员设专业质量检查员负责脚手架搭设的具体操作和安全管理材料由材料员负责购买,架子工均经过上岗培训获得上岗操作证书,持证上岗。
四、交底对脚手架搭设施工人员在上岗前进行施工交底,并作安全教育培训,对相关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一满堂脚手架搭设一、钢管扣件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竖立管并同时安装扫地杆→搭设水平杆→搭设剪刀撑→铺脚手板→搭挡脚板和栏杆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和及全技术条件1、横杆的允许挠度不大于杆长的1/150;2、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大于立杆全长的l/200;3、脚手架搭设标准:横平竖直,连接牢固,底脚着实,支撑挺直,通畅平坦,安全设施齐全、牢固。
4、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如立杆、横杆和剪力撑等,在同一建筑立面必须使用同一材质的材料。
5、脚手架的搭设顺序为:(1)现场材料料及整理,立杆→横杆→剪刀撑→竹笆板→满铺E1级木工板→栏杆。
(2)每根立杆铺设时应准确的放在定位线上。
(3)立杆搭设应满足下列要求a.立杆各向间距按照计算结果确定,并实施。
b.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搭接长度不能小于1m,须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能小于100mm。
(完整版)满堂脚手架构造规范
![(完整版)满堂脚手架构造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ca136eba76e58fafbb0034b.png)
满堂脚手架构造规范要求1.满堂脚手架1.1 常用敞开式满堂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尺寸,可按表1。
1采用表1.1 常用敞开式满堂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尺寸1.最少跨数应符合规范附录C表C-1的规定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取0。
35kN/㎡3 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风压4立杆间距不小于1。
2m×1。
2m,施工荷载标准值不小于3kN/㎡时,立杆上应增设防滑扣件,防滑扣件应安装牢固,且顶紧立杆与水平杆连接的扣件.1.2 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高36m;满堂脚手架施工层不得超过1层。
1。
3 满堂脚手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规范6。
3.1条———第6。
3。
3条的规定;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链接。
立杆对接扣件布置应符合规范第6.3.6条第1款的规定.水平杆的连接应符合规范第6。
2.1条第2款的有关规定,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1.4 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像每6m至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
当架体塔设高度在8m以下时,应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塔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顶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设置。
剪刀撑宽度应为6—8m.1.5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1。
6 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度比大于2时,应在架体的外侧四周和内部水平间隔6m-9m、竖向间隔4-6m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
1。
7 最少跨数为2、3跨的满堂脚手架,宜按规范第6.4节的规定设置连墙件.6。
4 连墙件6。
4。
1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
6.4.2 脚手架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除应满足本规范的计算要求外,还应符合表6。
4.2的规定。
6。
4。
3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2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3 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6.4。
脚手架的构造要求
![脚手架的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46f395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e.png)
脚手架的构造要求1、基本构造扣件钢管脚手架有单排架和双排架两种,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横向立杆间距为1.5m,纵向立杆间距≤1.5m,小横杆间距≤1.0m,大横杆步距1.6-1.8m,小横杆排向墙面的悬壁长0.40m。
2。
、构造需求(1)立杆基础地基土夯实找平。
并做等于排水,底座下加上宽不小于200mm,厚50-60mm且面积不小于底座面积3倍的木垫板、在架体附近或下部不得随意进行挖掘作业,如需挖掘、应制订架体的加固措施,并报技术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2)立杆纵距高度在30m以下,用单立杆,立杆纵距为1.8m。
高度在30-50m:用单立杆,30-40m立杆纵距1.5m。
40-50m立杆纵距1.0m。
用双立杆:立杆纵距为1.8m。
(自立杆顶部、算起,往下30m 用单根钢管,再往下至地面部分,里处外立杆均用双根钢管,顺纵墙并列组成并用扣件紧固)(3)杆件的连接与偏差①立杆的连接立杆除在顶层时可采用搭接形式处,其余连接点必须采用对接对接时扣件相互应交错布置,也就是相领两立杆的连接点不应设在同步同跨上,相邻两立杆的连接点在高度方向,应错开不小于500mm,且连接点距离大小横杆不大于步距的1/3。
②纵向水平杆的连接对接时连接点应交错布置,里外大横杆的连接点应相互错开,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且距离立杆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3的柱距,也即对连接点不应处在跨中部分,纵向水平杆一般,不采用搭接,若采用搭接形式则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且用3个扣件等距连接。
③剪口撑的连接剪刀撑钢管的连接应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0 mm,且用不少于2个扣件紧固当采用对接形式时,应双管并联使用,且双管连接点,不能同时出现在同步同跨内。
④杆件搭设的允许偏差A、立杆垂直度偏差:当架高≤30m时纵向不大于H/200,且不大于100mm;横向不大于H/400且不大于50mm。
当架高730m时,纵向不大于H/400,且不大于100mm;横向不大于H/600,且不大于50mm。
脚手架搭设规范最新版
![脚手架搭设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15654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d.png)
脚手架搭设规范最新版.脚手架搭设规范施工方案在搭设脚手架之前,必须根据工种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
这个方案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和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如果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就需要进行计算。
对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如果搭设尺寸符合规范,相应杆件可以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但是,连墙件和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
当搭设高度在25-50米时,必须从构造上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进行加强,例如连续设置纵向剪刀撑、增加横向剪刀撑、提高连墙杆的强度等。
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米的脚手架,还应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当搭设高度超过50米时,可以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立杆基脚手架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如果搭设高度在25米以下,可以素夯实找平,上面铺5厘米厚木板,长度为2米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米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如果搭设高度在25-50米之间,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XXX到要求。
在地基上可以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厘米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号槽钢。
如果搭设高度超过50米,应进行计算并根据地耐力设计基础作法,或于地面下1米深处采用灰土地基,或浇注50米厚混凝土基础,其上采用枕支垫。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
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
底座下设置垫板有利于荷载传递。
试验表明:标准底座下加设木垫板(板厚5厘米,板长≥200厘米),可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提高5倍以上。
外脚手架杆件搭设构造要求
![外脚手架杆件搭设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8ecf0f0a8956bec0975e3cd.png)
外脚手架杆件搭设构造要求外脚手架的杆件搭设构造要求1、立杆:在竖立杆时,要注意杆件的长短搭配使用。
(1)立杆的接头除顶层可采用搭接接头外,其余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实行对接头。
搭接时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用不小于两个旋转扣件来扣牢,扣件的外边缘到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2)立杆接头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高的三分之一。
相邻接头的高度应大于500mm。
(3)高层脚手架的立杆采用下单上双时,下部的两根钢管必须用直角扣件与大横杆扣紧,以保证两根钢管共同工作,不得只扣一根,以避免其自由变形长度加倍增加。
(4)单杆和双杆的连接构造有两种(图4-10):A、上部单立杆是由下部立杆中的一根延伸而成。
该杆应按承受全部上立杆(单立杆部分)荷载的70%和下部荷载(双立杆部分)的一半来考虑。
B、上部单立杆同时和下部两根双立杆搭接。
上部单立杆支承在小横杆上,这小横杆则置于下部双立杆之间。
搭接部分不少于三道旋转扣件(扣在立杆上),且三道扣件紧接,以加强对大横杆支持力。
这种联接方式下的两根立杆的荷载可按平均分担考虑。
2、大横杆:大横杆的长度不宜小于三跨,且不小于6m。
(1)立杆和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遗漏。
(2)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500mm。
(3)大横杆最好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如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用三个旋转扣件扣牢。
(4)大横杆接头与相邻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跨的五分之一。
(5)同一水平内的内外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和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均应相互错开,不得出现在同一跨间内。
相邻接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00mm。
3、小横杆(1)小横杆紧贴立杆布置。
对于双立杆,则设于双立杆之间。
(2)小横杆搭于大横杆上,用直角扣件扣紧,对贴近立杆的小横杆亦可紧固于立杆上。
4、斜杆:纵向支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
(1)斜杆用扣件与脚手架扣紧的连接头两端距脚手架节点(即立杆和横杆的交点)不大于200mm。
悬挑脚手架施工标准(最新版)
![悬挑脚手架施工标准(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0b50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c.png)
悬挑脚手架施工标准(最新版)一、适用范围与要求本施工标准适用于所有需采用悬挑式脚手架进行高处作业的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高层建筑、桥梁施工、大型设备安装等场景。
悬挑脚手架作为临时性结构,其设计、搭设、使用及拆除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安全规范、技术标准和本标准的各项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二、材料选用与规格1.钢管与扣件: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Q235或Q345钢材制成的脚手管,壁厚不得小于规范要求;扣件应使用与钢管相匹配的可锻铸铁扣件,且需经过质量检测合格。
2.悬挑梁与锚固装置:悬挑梁宜选用工字钢、槽钢等型钢材料,规格根据计算确定;锚固装置应设计合理,能承受悬挑脚手架的全部荷载,并考虑风荷载、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3.安全网、脚手板及密目网:采用阻燃、耐磨损、强度高的材料制成,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三、搭设高度与悬挑长度1.搭设高度: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结构特点、施工条件及安全要求综合确定,不得超过相关规范规定的限值。
2.悬挑长度:需经过结构工程师计算确定,确保悬挑部分在风荷载、施工荷载等作用下的稳定性,同时满足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空间需求。
四、锚固与连接要求1.锚固装置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锚固点设置合理,锚固件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2.连接节点处理:钢管与扣件连接应紧密,无滑移、变形现象;悬挑梁与建筑结构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高强螺栓连接,确保连接强度。
五、构造与稳定性验算1.构造设计:悬挑脚手架的构造应符合力学原理,确保整体稳定性;应设置必要的水平、垂直剪刀撑等加强措施。
2.稳定性验算:需进行风荷载、施工荷载、自重等组合作用下的稳定性验算,确保悬挑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六、安全防护与警示标识1.安全防护措施:悬挑脚手架外侧应设置密目安全网,防止高空坠物;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并设置踢脚板、护栏等防护设施。
2.警示标识设置:在悬挑脚手架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如“禁止攀爬”、“当心坠落”等,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落地式脚手架构造要求
![落地式脚手架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fff6f5d84254b35effd3478.png)
②冲压钢板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
其可靠固定,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也可搭接铺设,脚手板外伸长度130~150mm,两块
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大应大于300mm搭接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
三、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的构造要求。
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求。 ①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②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要求: A、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杆件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 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C、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 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大横杆在小横杆下面, 大横杆与立杆连接); 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并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小横杆在大横杆下面,小横杆与 立杆连接)
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③竹笆脚手板主尖采用对接平铺,四角用直径1.2mm的镀锌 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④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 与支承杆可靠固定。 四、立杆的构造要求 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和垫板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 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 亦应用直角扣件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 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 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 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 4)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新型悬挑式脚手架规范(悬挑脚手架构造要求)
![新型悬挑式脚手架规范(悬挑脚手架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70c884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b.png)
新型悬挑式脚手架规范(悬挑脚手架构造要求)悬挑式脚手架规范1. 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2. 构造要求2.1 结构设计2.2 材料要求2.2.1 钢管2.2.2 螺栓2.2.3 变截面钢管2.3 承载能力2.3.1 静载荷2.3.2 动载荷2.4 保护措施2.4.1 防腐防锈2.4.2 防风3. 安装要求3.1 地基准备3.2 安全要素3.2.1 安全防护措施3.2.2 安全警示标识3.3 悬挑脚手架安装步骤 3.3.1 悬挂控制器安装 3.3.2 钢管连接3.3.3 扩展桁架设置3.3.4 脚手板安装3.3.5 升降机安装3.4 悬挑脚手架调整和拆除4. 使用和维护要求4.1 使用要求4.1.1 安全检查4.1.2 使用限制4.2 维护要求4.2.1 定期检查4.2.2 环境保护措施5. 附件5.1 悬挑式脚手架结构图5.2 安装示意图5.3 悬挑式脚手架使用手册6. 法律名词及注释- 安全防护措施:指对悬挑脚手架进行的各项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 动载荷:指在悬挑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活动产生的荷载。
- 环境保护措施:指将悬挑脚手架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等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防护的措施。
新型悬挑式脚手架构造要求1. 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2. 结构设计要求2.1 主要构件2.1.1 垂直支撑杆 2.1.2 横向连接杆 2.1.3 斜杆2.1.4 上承重横杆 2.1.5 悬挂控制器 2.2 连接方式2.2.1 螺栓连接2.2.2 接扣连接2.3 承重能力2.3.1 冲击载荷2.3.2 永久性载荷3. 材料要求3.1 钢管3.1.1 材料标准3.1.2 规格要求3.2 模具螺栓3.2.1 材料标准3.2.2 规格要求3.3 钢板3.3.1 材料标准3.3.2 规格要求4. 安装要求4.1 确定悬挑脚手架位置 4.2 地基准备4.3 安全要求4.4 悬挑脚手架安装步骤 4.4.1 支承柱安装4.4.2 横向连接杆安装4.4.3 斜杆安装4.4.4 上承重横杆安装4.4.5 安装悬挂控制器4.5 悬挑脚手架调整和拆除5. 使用和维护要求5.1 使用要求5.1.1 安全防护5.1.2 负荷限制5.2 维护要求5.2.1 定期检查5.2.2 异常情况处理6. 附件6.1 悬挑式脚手架结构示意图 6.2 安装示意图6.3 使用说明书7. 法律名词及注释- 负荷限制:指悬挑脚手架承载能力的限制,包括冲击载荷和永久性载荷。
脚手架搭设规范最新版
![脚手架搭设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f514d008a1284ac850433f.png)
前言:要经济明确外脚手架和模板支撑体系中钢管、扣件、顶丝等构配件的规格和准确的计算出其数量,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以及结合现场实际拟制正确的施工方案,并且不遗余力的督促现场实际按此方案执行。
因为只有经验数据而没有正确的施工方案作指导,料具费用就失去有效控制的根源,而是盲目的控制,这样必然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或者失去控制的结果,从而影响工程整体的正常运行。
所以必须建立准确数据库才能清晰合理调配料具资源,有效把控料具费用成本,降低工程造价,从而获得较可观的利润。
一、8户型别墅工程概况:工程由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组成,其中地下一层的层高为3.0米;首层层高为3.2米;二层层高为4.2米;三层层高为3.3米,女儿墙标高为10.6米,屋面最高处标高为12.4米,为斜屋面。
工程有8户相同住宅组成,总长为50.2米(两外墙轴线距离);宽为13.2米,地上结构中每层南北方向都有悬挑阳台,东西两端都有构造柱联系结构。
二、本工程模板支撑体系和外脚手架搭设须遵守的相关规范内容摘读: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种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2、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固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二)立杆基1、脚手架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搭设高度在25m以下时,可素夯实找平,上面铺5cm厚木板,长度为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本工程搭设高度小于25米)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否则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
底座下设置垫板有利于荷载传递,试验表明:标准底座下加设木垫板(板厚5cm,板长≥200cm),可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提高5倍以上。
脚手架构造要求及措施
![脚手架构造要求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e0128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c.png)
脚手架构造要求及措施一、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24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高度超过50m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分段搭设等措施。
二、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 跨;2 纵问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2)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丁100mm。
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
三、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问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2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人墙内,插人长度不应小于180mm;3 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插人墙内,插人长度不应小于180mm.四、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五、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
2 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横向水平杆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脚手架的一般规定构造和设置要求
![脚手架的一般规定构造和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757381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e.png)
脚手架的一般规定构造和设置要求脚手架的构架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的使用要求、使用环境、各种实施条件和因素.并符合以下各项规定1、构架尺寸规定(1)双排结构脚手架和装修脚手架的立杆纵距和平杆步距应≤2.0m.(2)外脚手架作业层铺板的宽度不应小于75Omm.里脚手架不小于500mm o2、连墙点设置规定当架高≥6m时,必须设置均匀分布的连墙点,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门式钢管脚手架:应进行计算确定连墙点设置间距,并且满足表1要求:连墙件最大间距或最大覆盖面积表1序号脚手架搭设方式脚手架高度连墙件间距(m)每根连墙件覆盖血积m2(m)竖向水平向1≤403h3L≤40落地、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22h3L≤273>404悬挑、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403h3L<4052h3L≤2740〜606>602h2L≤20注:1.序号4~6为架体位于地面上高度;2 .按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选择连墙件设置时.连墙件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6m;3 .表中h为步距.L为跨距。
(2)其他落地(或底支托)式脚手架:当架高≤20m时,不大于40m一个连墙点,且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6m;当架高>20m时,不大于30m一个连墙点,且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4m0(3)脚手架上部未设置连墙点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 o(4)单片或非连续的脚手架两端连墙点应加密设置。
(5)架体高度≤20m时,连墙件必须采用可同时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架体高度>20m时,连墙件必须采用刚性构造形式。
(6)当设计位置及其附近不能装设连墙件时,应采取其他可行的刚性拉结措施予以弥补。
3.整体性拉结杆件设置规定脚手架应根据确保整体稳定和抵抗侧力作用的要求,按以下规定设置剪刀撑或其他有相应作用的整体性拉结出牛:(1)周边交圈设置的单、我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当架高为6〜24m时,应于夕M则面的两端和其间按≤15m的中心距并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当架高>24m时.应于夕面满设剪刀撑。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各部位的规范要求【最新】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各部位的规范要求【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5762269c915f804d2a16c150.png)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各部位的规范要求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一般要求(1)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允许施工荷载作用下,保证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2)脚手架搭设前要平整场地,基土夯实,做好排水。
根据脚手架专项职业健康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要求,基础验收合格后,放线定位混凝土垫层。
(3)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cm的木板,也可采用槽钢,底座要准确放在定位位置上,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
(4)在主节点处固定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斜撑等使用的扣件,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5)对接扣件开口要朝上或朝内。
(6)脚手板要铺满、平稳,离开墙面120~150mm。
脚手板探头要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7)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脚手板铺设脚手板的铺设要符合下列规定。
(8)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于板,要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9)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没高度不要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10)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要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2.立杆搭设施工安全技术要求(1)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2)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截面内。
(3)搭设立杆时,要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才可视情况拆除。
(4)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要立即设置连墙件。
(5)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3.纵向水平杆搭设施工安全技术要求(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3)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要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4)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要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支撑脚手架构造要求
![支撑脚手架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5f7b6b677232f60dccca180.png)
支撑脚手架构造要求8.3 支撑脚手架8.3.1 支撑脚手架的立杆间距和步距应按设计计算确定,且间距不宜大于1.5m,步距不应大于2.0m。
8.3.2 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
8.3.3 当有既有建筑结构时,支撑脚手架应与既有建筑结构可靠连接,连接点至架体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m,应与水平杆同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连接点竖向间距不宜超过2步;2 连接点水平向间距不宜大于8m。
8.3.4 支撑脚手架应设置竖向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全等级为Ⅱ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不大于9m设置一道;2 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不大于6m设置一道;3 竖向剪刀撑斜杆间的水平距离宜为6m~9m,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的倾角应为45°~60°。
8.3.5 当采用竖向斜撑杆、竖向交叉拉杆代替支撑脚手架竖向剪刀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全等级为Ⅱ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6m~9m设置一道;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4m~6m设置一道。
每道竖向斜撑杆、竖向交叉拉杆可沿支撑脚手架纵向、横向每隔2跨在相邻立杆间从底至顶连续设置(图8.3.5-1);也可沿支撑脚手架竖向每隔2步距连续设置。
斜撑杆可采用八字形对称布置(图8.3.5-2)。
图8.3.5-1 竖向斜撑杆布置示意(一)1-立杆;2-水平杆;3-斜撑杆2 支撑脚手架上的荷载标准值大于30kN/m2时,可采用塔形桁架矩阵式布置,塔形桁架的水平截面形状及布局,可根据荷载等因素选择(图8.3.5-3)。
图8.3.5-2 竖向斜撑杆布置示意(二)1-立杆;2-斜撑杆;3-水平杆图8.3.5-3 竖向塔形桁架、水平斜撑杆布置示意1-立杆;2-水平杆;3-竖向塔形桁架;4-水平斜撑杆8.3.6 支撑脚手架应设置水平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全等级为Ⅱ级的支撑脚手架宜在架顶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2 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顶、竖向每隔不大于8m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3 每道水平剪刀撑应连续设置,剪刀撑的宽度宜为6m~9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脚手架构造要求(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脚手架构造要求(最新版)
1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
⑴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②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和搭接都有相应得规定。
⑵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格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布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L(L为横向水平杆跨度),且不应大于500mm。
②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③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亦不应小于180mm。
⑶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撑,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亦可采用搭接铺设。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②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撑杆可靠地固定。
2立杆
⑴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⑵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⑶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
⑷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宜满足规范要求。
⑸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距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连墙件
⑴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宜靠近主节点布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②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取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③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布置;
④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大于4m(2步)。
⑵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⑶对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⑷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②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
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⑸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
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斜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⑹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⑴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
⑵剪刀撑得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规定确定。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
~60°之间。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
45°
50°
60°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7
6
5
②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③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④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要求同立杆的要求。
⑤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
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⑶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②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
③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5斜道
⑴人行并兼作材料运输的斜道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
①高度不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
②高度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
⑵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
②运料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5m,坡度宜采用1∶6;人行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
③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④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
栏杆高度应为
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⑤运料道两侧、平台外围和端部均应设置连墙件;每两步应加设水平斜杆。
⑶斜道脚手板构造应符合谢列规定:
①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
②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
③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道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
6模板支架
⑴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要求同脚手架的立杆要求。
②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③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节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的措施固定。
④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
⑵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②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③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前面剪刀撑的规定。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