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公开课教案
拉丁美洲教案高中

拉丁美洲教案高中标题:拉丁美洲教案高中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高中学生设计一堂关于拉丁美洲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本课,学生将了解拉丁美洲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案目标:1. 了解拉丁美洲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和自然资源。
2. 理解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重要事件。
3. 探索拉丁美洲的文化多样性和贡献。
4. 分析拉丁美洲面临的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培养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0分钟):1. 通过展示一张拉丁美洲地图,引起学生对该地区的兴趣。
2. 引发学生对拉丁美洲的认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语言和文化。
主体(40分钟):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拉丁美洲国家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可以使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收集有关该国家的信息,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
4. 学生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所选择的国家,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讨论。
5. 教师讲解:结合学生的研究成果,教师对拉丁美洲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进行讲解和补充。
活动(30分钟):6. 小组讨论: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讨论拉丁美洲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例如贫困、环境问题或社会不平等。
学生需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7. 小组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辩论和提供意见。
总结(10分钟):8. 教师总结: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拉丁美洲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9. 学生反思: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反思他们在本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教案评估:- 学生小组研究报告和展示的质量和准确性。
-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学生对拉丁美洲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的创造性。
教案扩展:-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例如撰写关于拉丁美洲的论文或设计一个拉丁美洲文化展览。
《拉丁美洲教案》

《拉丁美洲教案》篇一:拉丁美洲教案拉丁美洲考纲1、掌握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2、理解拉丁美洲气候类型的成因,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3、了解拉丁美洲矿产资源分布状况,通过热带雨林开发,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考向分析1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2结合亚马孙流域的开发,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3结合拉丁美洲区域图考察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洋流等知识第一课时重点难点气候的分布和地形质检单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学生对气候特点的掌握和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这部分是第一课时重点学习目标1、根据地图册P37.38,描述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并能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剖面图。
2、结合拉丁美洲地形和气候分布特征,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讨论,分析出拉丁美洲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3、通过拉丁美洲人文地理的学习,比较分析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评价设计1、通过作图检测学生对目标一的完成情况,方式是同桌互查的方式,使一半以上同学准确作图。
2、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目标二检测情况。
3、通过完成表格及做《导与练》P196页习题1,完成对学生目标三的检测。
教学过程导入:这里是古老而又神秘的大陆,这里气候特点是湿热,这里有热情奔放的舞蹈,有令人狂热的足球,是生物的世界,是探险家梦寐以求的地方,这里是——拉丁美洲展示材料拉丁美洲名称的由来拉丁美洲就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组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洲通过材料找到拉丁美洲的组成和纬度范围,理解拉丁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关系,拉丁美洲包括南美洲下面,我们就跟随地理的视角走近这片神秘而又古老的大陆展示学习目标1、根据地图册P37.38,描述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并能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剖面图。
教案幼儿园拉丁美洲教案

教案幼儿园拉丁美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的文化、风俗、民族舞蹈以及音乐乐器等知识;2.培养幼儿的韵律感、协调性、集体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3.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及文化表现;2.经典的民族舞蹈(如桑巴舞、探戈舞等);3.典型的音乐乐器(如古巴的手鼓、巴西的巨型音乐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通过音乐让孩子们感受到拉丁美洲的节奏和韵律感,同时可以进行简单的导入,如:“大家听一听,这首歌曲是什么国家的?(放国外音乐)是不是很动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一起来感受一下吧!”2. 学习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及文化表现(约10分钟)在开始学习拉丁美洲的文化之前,可以通过地图教授孩子们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并介绍一些与文化相关的事物,如:“你们知道巴西举办过世界杯吗?那么布宜诺斯艾利斯呢?它还有一个别称,叫“拉丁美洲的巴黎”,可见他们有亲法的倾向。
还有你们知道巴西的标志吗?它是一座基督像,有珠宝镶嵌,十分漂亮。
”3. 学习民族舞蹈(约30分钟)让孩子们学习桑巴舞、探戈舞等民族舞蹈,教师可以先演示一下,然后在音乐的节奏感引导下,让孩子们模仿跳这些民族舞蹈。
4. 学习音乐乐器(约20分钟)教师可以给孩子们介绍一些拉丁美洲地区的典型乐器,如手鼓和巨型音乐器,然后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这些乐器,从而更好地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韵律。
5. 学习总结(约5分钟)在学习结束之前,可以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今天所学的内容。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学习民族舞蹈时的表现,如动作是否到位、协调性和合作意识等;2.观察幼儿学习音乐乐器时的表现,如是否能够适应节奏、是否能够正确操作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的教学活动,幼儿们通过亲身体验,接触到了拉丁美洲的文化、风俗以及音乐艺术,让他们对这个充满神秘感和活力的国家有了一份了解,对世界文化有了更多的认知。
【公开课教案】高二区域地理教案:-拉丁美洲

高二区域地理教案:拉丁美洲【考点解读】1、了解拉美的位置和范围,识记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重要的地理事物。
2、看图识记拉美重要的地形区名称,能概括拉美的地形特征。
3、能从气候的类型、分布、特点、成因等方面分析拉美的气候。
4、了解拉美的水文水系状况。
5、了解北美的人文地理概况。
6、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工农业发展状况【重点与难点】1、拉美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2、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工农业发展状况【学法指导】1、抓住区域的突出特征,从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三方面分析拉美。
2、多看图记图。
3、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本区的地理特征。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知识梳理】第1课时拉丁美洲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智利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阿根廷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墨西哥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经纬度位置:热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25º N-57º S)40º W-110º W(南美洲40º W-80º W)海陆位置: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2、范围: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属北美洲)南部:南美洲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从北到南: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2、气候:湿热的大陆(1)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赤道低压带控制;平原敞开面向大西洋,信风影响可深入内陆;周围海洋广阔,蒸发旺盛,水汽充足)中美地峡大西洋沿岸,巴西东部沿海(2)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3)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 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º S-40º S(巴西和阿根廷);(5)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 S-40º S,狭长,智利;(6)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 S-55º S,智利南部和火地岛;(7)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南部阻挡了西风);(8)高山气候。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拓宽音乐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概述: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拉丁美洲音乐形式: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3. 拉丁美洲著名作曲家及作品:介绍阿瓜多、皮亚佐拉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4. 拉丁美洲乐器:讲解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5. 拉丁美洲音乐欣赏:欣赏《巴西之风》、《探戈的历史》等经典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特点、形式、著名作曲家及作品等。
2. 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拉丁美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拉丁美洲乐器,或进行拉丁舞蹈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相关的教材、乐谱、音响资料等。
2. 乐器:准备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3. 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以便播放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
2.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欣赏能力。
3. 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演奏拉丁美洲乐器、进行拉丁舞蹈练习等方面的表现。
4. 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其在课后进行相关音乐的学习和欣赏。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2课时: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第3-4课时: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K12学习】第7课拉丁美洲教案

第7课拉丁美洲教案课题第7课拉丁美洲第课时共1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教师:教学目标、运用图文资源描述拉丁美洲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2、在地图上找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说出其主要的国家和首都,读图说出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3、运用地图描述拉丁美洲的地形分布特点,说明地形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4、认识正确处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拉丁美洲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教学难点地形对于拉丁美洲人类活动和气候的影响。
教法学法直观演示,分组讨论[:学科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补充与反馈课前预习阅读教材51-----55导入新课源: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老的印第安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至今保留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阅读51页资料,了解玛雅文明展示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图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1)拉丁美洲的组成。
(2)拉丁美洲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3)拉丁美洲主要的国家及首都。
总结讲述:拉丁美洲主要指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包括北部的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东临大西洋,西邻太平洋。
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主要国家有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
其中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印第安人的故乡展示拉丁美洲地形图学生活动:(1)找出拉丁美洲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和河流。
(2)分析安第斯山脉对于两侧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讲述:拉丁美洲的地形分东西两部分,西部的高耸的安第斯山脉,他是世界最长的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使东部平原降水稀少,草原广阔,因此阿根廷以畜牧业为主,是出口牛肉最多的国家。
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亚马逊平原上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高原蕴藏着丰富的铁矿。
二、地形与人类活动学生活动:阅读54页课本资料,了解安第斯山脉的情况。
展示拉丁美洲移民构成图讲解:这里的居民构成非常复杂,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和奴隶贸易使白种人和黑种人也大量进入,各种族相互通婚,形成混血人种。
七年级地理下册《拉丁美洲》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拉丁美洲的地理、历史、经济等方面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地图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拉丁美洲的自然风光、文化特色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评价:
1.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
2.评价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思考深度、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
3.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
2.教学过程:
-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讲解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
-结合课本内容,讲述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强调古文明对现代拉丁美洲的影响;
-分析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的发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4.学生对现实世界的问题关注程度较高,教师可结合拉丁美洲的现实问题,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5.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2.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知识,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古代文明,如玛雅、阿兹特克、印加等,制作一份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展示该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3.分析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以某一国家为例,撰写一篇拉丁美洲国家发展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农业、工业、旅游业等方面,字数在800字左右。
七年级地理下册 8.7《拉丁美洲》教案 商务星球版

第7课拉丁美洲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图文资源描述拉丁美洲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2、在地图上找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说出其主要的国家和首都,读图说出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3、运用地图描述拉丁美洲的地形分布特点,说明地形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4、认识正确处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拉丁美洲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2、教学难点:地形对于拉丁美洲人类活动和气候的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直观演示,分组讨论【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拉丁舞视频资料。
这就是拉丁美洲典型的舞蹈,这里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领略一下。
板书:第7课拉丁美洲展示玛雅金字塔和玛雅文字图片讲述:这里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老的印第安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至今保留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了解玛雅文明展示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图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1)拉丁美洲的组成。
(2)拉丁美洲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3)拉丁美洲主要的国家及首都。
总结讲述:拉丁美洲主要指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包括北部的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东临大西洋,西邻太平洋。
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主要国家有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
其中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
板书:一、印第安人的故乡1、原始居民:印第安人2、位置和组成3、主要国家展示拉丁美洲地形图学生活动:(1)找出拉丁美洲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和河流。
(2)分析安第斯山脉对于两侧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分析讲述:拉丁美洲的地形分东西两部分,西部的高耸的安第斯山脉,他是世界最长的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使东部平原降水稀少,草原广阔,因此阿根廷以畜牧业为主,是出口牛肉最多的国家。
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亚马逊平原上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高原蕴藏着丰富的铁矿。
板书:二、地形与人类活动1、地形特征:2、地形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资料,了解安第斯山脉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美洲
考纲要求:
能在地图上指出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河流的位置,能利用地图说明巴拿马运河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重要作用,能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能以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为例,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学情分析:
初中地理涉及有世界地理,但学生不认真学习初中地理,因此基础较薄弱,同时,地理时文科中的理科,不是单纯的记忆内容,逻辑性强,尤其世界地理分区里的气候分析,为难点和重点,学生对此理解不深刻。
目标要求:
1.中美地峡、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巴拿马运河的位置。
2.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
3.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4.拉丁美洲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
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其成因和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练法、对比分析法和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每年的二月中旬或下旬要举行为期三天的狂欢节,在这个节日里那些平时内向的女人则大跳狂热的舞蹈,尽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动作,狂欢节中常常出现“异装癖”,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在巴西的狂欢节中,里约热内卢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
下面我们一块探究学习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产生这样习俗。
推进新课:
一、拉丁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组成:指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包括墨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以及南美洲。
思考探究拉丁美洲和南美洲有何区别?
经度位置:300N~500 S
纬度位置:1000W~400W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雷州海峡和南极洲隔海相望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的类型:复杂多样
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思考探究:安第斯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二)气候
以湿热为主,受地形影响显著
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
思考探究:(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
(3)除亚马孙河流域外,本区还有哪些地方有热带雨林气候,为什么?
(4)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三)河流
巴拿马运河地理意义(和苏伊士运河对比学习)
亚马孙河
巴拉那河
(四)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渔业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都十分丰富。
思考探究:秘鲁附近的东南太平洋,为什么能形成大渔场?
三、居民和经济
人种
语言
人口分布
思考探究:为什么南美洲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经济水平以及特点
四、练习
板书设计:
拉丁美洲
一、位置和范围
组成
经度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二、地形
地势
地形类型
三、气候
湿热为主
受地形影响显著
四、河流
巴拿马运河
亚马孙河
巴拉那河
五、资源
种类丰富
六、居民和经济
人种
分布
经济特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