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治综述

合集下载

观赏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观赏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白斑病
症状总结
传播方式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白斑病是观赏鱼类常 见的病毒性疾病,主 要表现为鱼体表面出 现白色或灰白色斑点 ,鳞片脱落,严重时 导致鱼体畸形、死亡 。
通过水体、鱼体接触 传播,病毒可在水体 中存活较长时间。
加强检疫,避免引入 带病鱼种。保持养殖 环境清洁,定期更换 水,降低养殖密度。 增强鱼体免疫力,可 添加免疫增强剂饲料 。
病因: 通常由细菌感染 引起,水质不佳、饲养 密度过高、鱼体受伤等 都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防治方法: 首先改善水 质环境,降低饲养密度 ,避免鱼体受伤。可使 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浴治 疗,同时要注意隔离病 鱼,防止疾病在鱼群中 传播。在治疗期间,适 当减少饲料摄入,有助 于病鱼恢复健康。
04
CATALOGUE
生态平衡:在鱼缸中引入对水质有益 的水生植物、益生菌等,维护良好的 生态平衡。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技术,可以有效降 低观赏鱼类疾病的发生率,保障观赏 鱼类的健康生长。
06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观赏鱼类疾病防治的重要性
01
生态平衡维护
观赏鱼类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爆发可能导致种群数量
大幅减少,从而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因此,观赏鱼类疾病防治对于维护
水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02
经济价值保护
观赏鱼类养殖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疾病爆发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
失。通过有效的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失,保护观赏鱼类
产业的经济利益。
03
人类健康保障
部分观赏鱼类疾病可能传染给人类,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加强观赏鱼
观赏鱼类疾病及 其防治技术
汇报人: 日期:

观赏鱼33种常见病及治疗

观赏鱼33种常见病及治疗

观赏鱼33种常见病及治疗一、锚头虫。

(锚头鳋)(一)、感染的迹象。

雌锚头虫,它们是寄生虫,当它们粘在鱼体上时,根据它们蠕虫关的外观很容易被辨认出来。

春季在身体自由端有两个大约3毫米的卵囊形成时,它们最大长度达到大约20毫米。

(二)、感染详述。

尽管锚头虫的名字很普通,但是它们根本不是虫子而是微小的叫做桡足类的甲壳动物。

和大多数甲壳动物一样,它们的成熟要经过几个幼虫期。

春季从卵孵化出来的第一幼虫自由游动,直到它们发现一个合适的寄主并使自己贴在鳃上。

一旦贴上,它们就进入不游动期。

一次卵化出的幼虫里的雄性使雌性受精并停止寄生状态。

然后交配过的雄性又使自己贴在寄主鱼身上并发育成蠕虫状态的寄生虫。

雌性在春季排卵,之后它们可能死亡或继续产几次卵。

寄生虫死亡时,留在鱼皮肤和肌肉上的洞可能造成第二次感染,由此鱼类不能痊愈。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

锚头虫深深地刺穿到鱼身体组织里之后,使自己牢牢地贴在鱼身上。

人们可以逐个地把成年的虫子摘下来,但是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对鱼有潜在的危害。

使用3%的盐溶液短期浸泡也可以把虫子从一条条鱼身上除掉。

现在有水族箱处理剂能杀死成虫。

也池塘里,重复使用抗原生动物处理剂能杀死幼虫。

使用敌百虫也可以杀死成虫。

二、黑斑病。

(皮居新穴吸虫,也被认为是皮居茎双穴吸虫和其他品种)(一)、感染的迹象。

黑色或褐色的小斑点,达2毫米宽,出现在身上和鳍上,有时也出现在眼睛上和嘴上。

(二)、感染详述。

斑点是含有幼虫期的肠吸虫的胞囊,如皮居新穴吸虫,胞囊里有很重的色素。

幼虫期也被称为皮居船形吸虫。

成年期的虫子生活在水鸟的肠内,水鸟是吃了藏匿着幼虫的鱼而受到侵扰的。

在水鸟的内脏里,包裹着每一个幼虫的膜散开,虫子在几周之后发育成熟。

成虫产的卵在鸟的排泄物中排出,落入水中的卵发育成片自由游动的幼虫,幼虫寄生于水螺身上。

几周之后,寄生虫离开水螺并开始了寄一开合适的鱼类寄主的又一个周期。

当寄生虫达到大约1毫米宽时,每个虫子身体上生出一层黑膜,在皮肤下形成独特的斑点。

18种观赏鱼常见病及治疗(干货)

18种观赏鱼常见病及治疗(干货)

18种观赏鱼常见病及治疗(干货)一、烂鳃病:鱼腮充满粘液,腮丝及腮盖骨内表皮有出血现象,腮丝会很快由红变白。

治疗方法:(1)用12.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药浴30分钟。

(2)用12.5ppm的土霉素溶液药浴30分钟。

二、细菌性肠炎:病鱼会停在鱼缸的角落不动、不进食;腹部膨胀,有红斑,肛门突出;肌肉短时间抽搐;粪便呈白色。

治疗方法:(1)将磺胺胍溶解后混到饲料中投喂。

(2)用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溶液进行药浴。

(3)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和青霉素,最好请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三、白皮病(又称白尾病):背鳍、尾鳍(也可能是背鳍加尾鳍的基部)出现小白点,迅速扩散至尾鳍并使其发白、烂掉;病鱼平衡失控,会竖起来上下游动。

治疗方法:用25ppm的土霉素或金霉素溶液药浴30分钟。

鱼缸用1ppm的漂白粉溶液消毒。

四、锚头鳋病:虫体露出的部分会有藻类附生,似一束束的棉絮一般,所以又称为'蓑衣病'。

当你看见鱼的体表有一根根小的白色棍子挂在上面就是了。

治疗方法:第1步,用镊子直接拔除寄生虫。

第2步,用0.3-0.5ppm的敌百虫溶液药浴。

第3步,用8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鱼缸。

五、鱼虱病:因为鱼虱破坏鱼的体表组织而有疼痛感,呈现出极度焦躁不安,或跃于水面,或急剧狂游,百般挣扎,翻滚等现象,十分痛苦。

鱼虱附着于鱼体表面,吸食鱼的血液。

伤口常造成其他细菌类或真菌类的感染。

治疗方法:同于猫头虱病的治疗。

六、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鱼体出血、发炎,鳞片脱落,背鳍或全部鳍充血、腐烂,掉鳞或烂鳍处会发水霉。

治疗方法:用1%的食盐水或是2ppm的高锰酸钾或是2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

七、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感染部位有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感染部位开始呈圆形,后面则呈不规则的斑块,较为严重时会有皮肤破损肌肉裸露腐烂等症状。

治疗方法:(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2)特效药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观赏鱼常见病症与治疗

观赏鱼常见病症与治疗

观赏鱼常见病症与治疗在众多宠物中,观赏鱼以其绚丽多彩的外表和优雅的游动姿态,成为了许多家庭和爱好者的心头好。

然而,要想让这些美丽的生灵始终保持健康活泼,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病症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白点病白点病是观赏鱼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原体是小瓜虫。

患病的鱼身上会出现许多白色小点,就像撒了一层盐粒。

鱼会显得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时常摩擦身体。

治疗方法:1、升温:将水温缓慢提高到 28 30 摄氏度,小瓜虫在这种温度下无法生存。

2、加盐: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粗盐,浓度一般为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可以改变水的渗透压,抑制小瓜虫的生长。

3、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专门治疗白点病的药物,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

二、水霉病水霉病通常是由于鱼受伤后,水中的霉菌孢子侵入伤口而引起的。

病鱼身上会长出白色的絮状物,像一团团棉花。

治疗方法:1、改善水质:保持水质清洁、稳定,定期换水。

2、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对鱼缸进行消毒。

3、药物治疗:使用治疗水霉病的专用药物,如甲基蓝等。

三、烂鳃病烂鳃病的症状表现为鱼鳃腐烂、充血,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

治疗方法:1、加强过滤:保证水质良好,减少水中有害物质对鱼鳃的刺激。

2、药物治疗:使用黄粉等药物进行治疗。

四、肠炎肠炎是由于饮食不当或细菌感染引起的。

病鱼食欲不振,腹部膨胀,肛门红肿,有时会排出白色或黄色的黏液。

治疗方法:1、停食:发现鱼患肠炎后,先停止喂食几天,让鱼的肠胃得到休息。

2、药物治疗:可以在水中加入痢特灵等药物。

五、竖鳞病竖鳞病的症状是鱼的鳞片竖起,像松果一样,鳞片基部还会有充血、水肿等现象。

治疗方法:1、盐水浸泡:用浓度为 3% 5%的盐水浸泡病鱼 10 15 分钟。

2、药物治疗: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六、蒙眼病蒙眼病的表现是鱼的眼睛上覆盖一层白色或灰白色的膜,使鱼的视力受到影响。

治疗方法:1、换水:部分蒙眼病是由于水质不良引起的,及时换水可以改善。

2、药物治疗:使用红霉素眼膏或眼药水涂抹鱼眼。

观赏鱼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治综述

观赏鱼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治综述

导致观赏鱼致病原因、如何诊断及治疗方案措施有哪些(综述)院系:理学院专业:生物科学(S)班级:11-4班姓名:于胜男学号:11054412导致观赏鱼致病原因、如何诊断及治疗方案措施有哪些1 观赏鱼鱼病种类概述通常将鱼病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由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引起的。

由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又称微生物鱼病。

由于微生物鱼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不易防治,故称之为传染性鱼病。

由动物性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寄生虫鱼病,其特点一般是发病和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也较容易。

另一类主要是由水体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体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

此类鱼病的种类很多,危害较大,涉及面也较广,但只要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此类鱼病可避免发生。

2 由病毒引起疾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2.1 痘疮病,又名淋巴囊肿病毒症【病因】由疱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症状】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二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区域扩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表面组织由柔软变成软骨状的结缔组织。

这些“增生物”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接着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现新的“增生物”。

这些“增生物”如果占了鱼体表面积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

一般在春季,水温15℃左右时出现病例。

【治疗方法】此病可用左旋体氯霉素治疗;小鱼可用浓度为百万分之零点二二五(0.225ppm)的药液浸洗,个体大的鱼可以注射此药,均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2.2 出血病【病因】由疱疹病毒所引起。

【症状】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因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

观赏鱼常见的十种疾病

观赏鱼常见的十种疾病

观赏鱼常见的十种疾病(淡水)一、白点病病因:寄生性小瓜虫,春末、秋末最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尽可能不加进新鱼。

延长自来水的晾晒期,让水“熟”透。

治疗每天加温2-3度,直至28-30度,小瓜虫会自行脱离鱼体。

二、竖鳞病病因:点状极毛杆菌感染引起。

冬季水温较低或换水水温差异较大引起。

防治方法:10ppm高锰酸钾药浴10min,药浴后清洗(用池水),然后用呋喃西林干粉涂抹患处。

三、打印病(腐皮病)病因:革兰氏菌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防止鱼体碰撞受伤,增加养殖水的含氧量,拌料投喂呋喃唑酮,全池杀菌。

四、出血病病因:荧光杆菌引起。

防治方法:3~5%的盐水药浴15~10秒或强氯精1ppm药浴。

全池杀菌。

五、痘疮病病因: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增强体质,50mg红霉素兑池水25kg浸浴。

大鱼可注射百万分之零点二左旋氯霉素。

六、水霉病病因:水霉菌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孔雀石绿1/15000药浴、全池呋喃西林3-5ppm或碘制剂杀菌。

七、鱼鲺病因:鱼鲺寄虫。

防治方面:溴氰菊脂、氯氰菊脂0.02 ml/t,7天后再杀一次。

全池杀菌防止伤口感染。

八、感冒病病因:换水时水温升降太快造成。

防治方法:换水时新水应慢慢加入。

新进鱼放池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同温。

间接温差不要超过±3°C,注意天气变化,预防水温突然升高或降低(特别是缸养)。

全池泼洒双季铵碘(双季铵盐络合剂)0.1 ppm。

九、肠炎病因:投放饲料量变化过大,变质的饲料,突然改变饵料,水中含氧偏低,水质污染等引起。

防治方法:注意上述引起的病因。

停食并拌料喂食痢特灵。

十、鱼鳔病病因:水质变化差异过大,受突然惊吓,饱食过度,引起鱼鳔功能失调。

防治方法:提升水温,增加养殖水的含氧量,保持理想的水质,少量投喂,诱导病鱼摄食和活动,并可增强体质。

.。

观赏鱼病和防治

观赏鱼病和防治

观赏鱼病防治观赏鱼长期生活于优越的环境中,单位养殖面积小,对水质管理较严格、细致,种苗淘汰率高,与外界接触少,交叉感染疾病的机会很少。

许多观赏鱼,特别是热带鱼的体型多为小巧玲珑,娇生惯养,生活于适温环境中,觅食量与活动量较小,受外界气候、饲养条件变化的干扰少,故抗病能力较差。

目前观赏鱼鱼病的防治,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便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观赏鱼病种类概述通常将鱼病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由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引起。

由病毒、真菌、细菌以及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又称微生物鱼病。

由于微生物鱼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不易防治,故称之为传染性鱼病。

由动物性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寄生虫鱼病,其特点一般是发病和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也较容易。

另一类主要是由水体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体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

此类鱼病的种类很多,危害较大,涉及面也较广。

只要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此类鱼病可避免发生。

二、病毒引起的疾病1.出血病【病原体】为疱疹病毒。

【症状】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因其它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

此外,眼球突出,肠道和各内脏器官表现充血。

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常离群独游或回旋慢游,体质消瘦,肌肉萎缩,以致死亡。

发病季节多在6~9月,水温在25~30℃最为流行,死亡率颇高。

【治疗】(1)充分照射阳光,并降低水温至25℃以下,持续10天左右可见疗效。

(2)用1%食盐水洗浴,持续1周。

(3)用大黄和枫香树叶0.25~0.5千克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后,配以饵料制成药物饵料喂饲病鱼,连续5天,同时在水族箱中连续2天旅用敌菌灵百万分之零点六(0.6ppm)。

简述五种常见观赏鱼疾病的诊断特征及防治方法

简述五种常见观赏鱼疾病的诊断特征及防治方法

简述五种常见观赏鱼疾病的诊断特征及防治方法一、竖鳞病又名松鳞病。

[症状]病鱼体表肿胀,部分鳞片向外张开似松球,鳞片基部水肿,其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致使鳞片竖起。

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许多水状液体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

有时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出血、腹部膨胀等症状。

热带鱼患病多因频繁换水所致。

[防治]1、用1%食盐水与1%小苏打配制成混合液,浸洗鱼体10分钟,多次用药后方可见效。

若在溶水量100千克的水族箱中采用低剂量泼洒.坚持数目也有疗效。

2、用呋喃西林粉0.1克加庆大霉素2支,并溶解在80厘米*50厘米*40厘米的水族箱中,长时间药浴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患病初期的病鱼效果较明显。

二、蛀鳍烂尾病[症状]鱼鳍末腐烂,残缺不全,尾鳍较明显。

其原因多由饲水不良,饲水长期处于浑浊状态,受新水刺激过多,水质不佳,或鱼吃不饱,鱼体相互撕咬导致细菌感染。

烂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也会将疾病传染给鱼群。

[防治]1、在100千克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2、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3、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能预防幼鱼或成鱼感染此病。

4、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

5、用庆大霉素浸洗,一般在100厘米*50厘米*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三、赤皮病[症状]病鱼皮肤局部或大部分发炎充血,背鳍和尾鳍等鳍基也充血,严重时鳞条破裂。

口腔和肌肉正常,病鱼鳞片脱落,特别是两侧和腹部。

[防治]1、用漂白粉1×10-62、用五倍子2×10-6 --4×10-6四、肠炎病[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直至停食。

发病初期,肠上皮呈炎性水肿,肠部局部充血发炎,肠空或有少量食物,黏液较多;发病后期,肠上皮细胞坏死,全肠红肿,严重时鳍基部充血,腹部出现红斑,有腹水流出。

[防治]1、用1mg/kg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每公顷水深1m,用225-375kg生石灰全池泼洒3、每10kg鱼用大蒜50g作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d五、水霉病[症状]鱼体表上或死卵上长了一层“白毛”,病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

观赏鱼疾病防治大全

观赏鱼疾病防治大全

观赏鱼疾病防治大全1、猫头虱病【病原】猫头虱又叫矛头虱病、针虫病、铁锚虫病,属水生甲壳类动物,吸食鱼的血液维生,常附生很多累枝虫一类的原生动物,其虫体在25-37摄氏度中可以生活20天左右,在春、秋季可活一个月或稍长时间,秋末感染的猫头虱只有少数可以越冬,大多数会于冬季死亡。

【症状】有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两种,急性感染的鱼急躁不安、甚至缓慢游于水面,不摄食并大量死亡,慢性感染的鱼会因为寄生部位发炎而组织坏死,虫体露出的部分会有藻类附生,似一束束的棉絮一般,所以又称为'蓑衣病',当你看见鱼的体表有一根根小的白色棍子挂在上面就是了,猫头虱适温性广12-33摄氏度具可生存,故每年都可能发生此病。

【预防】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喂食的时候尽量的减少从自然水体捕捞的活饵的投喂,即便是投喂也应该做好消毒工作。

【治疗】①鱼体上寄生的虫体不多的情况下可以用镊子直接拔除。

②用百万分之零点三至零点五(0.3-0.5ppm)的敌百虫溶液药浴。

虫体会被麻痹并且脱落掉入水底。

然后将鱼捞回原缸。

并且在原缸内用敌百虫溶液遍撒。

③病鱼还可用百万分之五到八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

2、鱼虱病【病原】水生寄生甲壳类鱼虱。

【症状】鱼虱附着于鱼体表面,吸食鱼的血液,伤口常造成其他细菌类或真菌类的感染,五六个鱼虱会在十来分钟咬死一尾15cm长的健康鲫鱼,危害不可谓不大。

【治疗】同于猫头虱病的治疗。

3、五爪虫病【病原】腔肠动物五爪虫,可由身体各部分萌芽繁殖,一周左右可以看到水族箱里满是这种虫的成体,而且附着于玻璃壁上。

【症状】五爪虫附着于鱼体上,咬伤部分发炎。

【治疗】①预防的方法也是要注意活饵的消毒,也可以在水族箱放养珍珠马甲或接吻鱼捕食五爪虫。

②少数的虫可以用镊子拔除,大量时就要移出鱼和水草,并用用高锰酸钾对水族箱全面消毒,用刀片铲除玻璃壁上的虫体,再以百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杀灭。

③不可用敌百虫消灭五爪虫。

4、白点病【病原】多子小瓜虫。

观赏鱼病防治

观赏鱼病防治

观赏鱼病防治观赏鱼以其美丽的色彩和优雅的姿态,成为了许多人家庭中的宠物和装饰。

然而,鱼病却是观赏鱼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旦鱼生病,不仅影响观赏效果,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鱼的死亡。

因此,了解观赏鱼病的防治知识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观赏鱼病1、白点病这是一种由小瓜虫寄生引起的疾病。

鱼体表面会出现许多小白点,严重时鱼会食欲不振、呼吸困难。

白点病在水温较低时容易发生。

2、水霉病通常是由于鱼受伤后,水中的霉菌侵入伤口所致。

病鱼体表会长出白色絮状物,像一团团棉花。

3、烂鳃病鳃部受到细菌感染,鳃丝红肿、腐烂,影响鱼的呼吸功能。

4、肠炎多因饮食不当或水质恶化引起,病鱼食欲不振,腹部膨胀,肛门红肿,排出白色或黄色的黏液。

二、观赏鱼病的成因1、水质问题水质不佳是导致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酸碱度、硬度不合适,都会影响鱼的健康。

2、水温变化水温突然变化过大,鱼无法适应,容易引发疾病。

3、寄生虫和细菌感染水中的寄生虫和细菌容易侵袭鱼体,造成感染。

4、营养不良饲料营养不均衡,或者投喂过量、过少,都可能使鱼体质虚弱,容易生病。

5、密度过大鱼缸中鱼的数量过多,空间狭小,容易导致鱼之间的争斗和挤压,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三、观赏鱼病的预防1、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期检测水质,及时换水、清洗过滤设备。

使用合适的水调节剂,保持水的酸碱度、硬度等指标在适宜的范围内。

2、控制水温使用加热棒等设备,将水温稳定在适合观赏鱼生长的范围内,并避免水温的剧烈波动。

3、定期消毒对鱼缸、渔具等进行定期消毒,减少寄生虫和细菌的滋生。

4、合理喂食选择优质的饲料,按照鱼的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投喂,避免过度喂食和投喂变质的食物。

5、注意密度根据鱼缸的大小,合理控制鱼的数量,给鱼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6、新鱼检疫新购买的鱼在入缸前要进行检疫,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没有疾病后再放入主缸。

四、观赏鱼病的治疗1、白点病的治疗可以升高水温至 28-30 摄氏度,小瓜虫在这种温度下无法生存。

家庭观赏鱼常见病的防治

家庭观赏鱼常见病的防治

家庭观赏鱼常见病的防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住房条件改善,家庭养殖观赏鱼越来越普及,这样既可点化环境,又可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但是观赏鱼一旦患病,特别是名贵鱼类患病,是令多数观赏鱼爱好者头痛和棘手的问题。

现介绍几种观赏鱼常见病防治方法如下:一、寄生虫性鱼病1、车轮虫病。

病原体呈球形、卵形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鳃部。

当病原体大量侵袭鳃部时,由于鳃组织被破坏,使鱼呼吸困难,病鱼游近水表呈浮头状。

即使换清水后仍不能恢复正常。

此病主要危害当年金鱼。

大鱼体上虽有车轮虫寄生,通常不会死亡。

水温在25℃左右时,车轮虫大量繁殖,每年4-6月为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0.7毫克/升浓度的硫酸铜全池遍洒。

3毫克/升硫酸铜浓度浸泡20分钟,0.5毫克/升敌百虫全池泼洒,用上述药物和处理方法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此病。

2、斜管虫病。

病原体是鲤科管虫,病鱼瘦弱,体色较深,体表有乳白色薄翳物质,使观赏鱼失去原有色彩。

严重时病鱼的鳍条不能充分伸展开。

病原体寄生在体表和鳃上,破坏鳃组织,使鱼呼吸困难。

此病是观赏鱼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在水缸和水质较脏的水池中。

对当年鱼苗危害最大,最适水温12-18℃,当水温在25℃以上时,通常不会发病。

3-4月份为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与车轮虫防治方法相同,3毫克/升敌百虫浓度浸泡15-20分钟。

或将鱼移入室外水温高于25℃环境中。

3、小瓜虫病(白点病)。

病原体是多籽小瓜虫,病鱼、鳍条和鳃上有白点状的囊泡,严重时全身皮肤和鳍条布满白点和盖白色黏液,鳍条破裂,多数漂浮水面不动或缓慢游动,鳃组织被破坏。

此病是观赏鱼最常见病、多发病。

从鱼苗到亲鱼都会患此病而大量死亡。

最适宜繁殖、生长水温18-25℃,繁殖季节4-5月份。

当水温10℃以下或上升至28℃,虫体繁殖即缓慢或停止。

防治方法:用4-5%食盐浸泡15-20分钟。

也可用3-4毫克/升敌百虫浸泡15-20分钟或将患鱼转入室外水温较高的环境。

另外,治疗此病不能用硫酸铜。

热带观赏鱼种常见疾病预防

热带观赏鱼种常见疾病预防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切除病灶,恢复健康
手术方法: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风险:麻醉、出血、感染等
术后护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感染,合理喂食
辅助治疗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稳定
01
控制水温:保持适宜的水温,避免水温波动过大
02
增加光照:提供充足的光照,促进鱼类生长
03
加强营养: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增强鱼类抵抗力
霉菌性皮肤病:由霉菌引起,感染鱼体皮肤,导致皮肤溃烂、死亡。
01
水霉病:由水霉菌引起,感染鱼体表面和鳃部,导致鱼体溃烂、死亡。
04
霉菌性肠炎:由霉菌引起,感染鱼肠道,导致消化不良、死亡。
寄生虫性疾病
寄生虫类型: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等
感染途径:水体、食物、鱼体表面等
预防措施: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
疾病治疗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3
药物治疗
01
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红霉素等
03
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寄生虫性疾病,如敌百虫、阿苯达唑等
05
水质调节剂:改善水质,减少疾病发生,如硝化细菌、水质稳定剂等
02
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疾病,如氟康唑、酮康唑等
04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如维生素C、钙等
04
减少应激:避免频繁移动鱼缸,减少鱼类应激反应
05
THANKS:)
热带观赏鱼种常见疾病预防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01.
疾病类型
02.
03.
目录
预防措施
疾病治疗
疾病类型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热带观赏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热带观赏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热带观赏鱼常见疾病的防治一、水霉病水霉病-- 又称白毛病、肤霉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

病原体:为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等种类。

症状:当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外界原因带入(如添加带菌新鱼、投喂带菌活食等),使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

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

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

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观赏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

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

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

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

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水族专用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

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首先将水温提高至28~30度,抑制水霉的生长。

同时可用以下各种方法治疗:1、用3%盐水浸洗(水族专用盐),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同时可用盐直接涂抹患处(连续3天,箱外进行,新手首选);2、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将水调至粉红色,即红酒色,不可太浓)加l%盐水(水族专用盐)浸泡20~30分钟(箱外进行、新手慎用);3、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分钟(箱外进行、新手慎用);4、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蓝溶液浸泡20—30分钟(箱外进行、新手慎用);5、用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箱外进行、新手慎用);6、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二(0.0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泼洒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新手慎用,种有水草的缸不宜使用);7、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观赏鱼的常见疾病类型及防治措施

观赏鱼的常见疾病类型及防治措施

不同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观赏鱼疾病其类型不同:因某些病原(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侵袭鱼体而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生物性疾病;因某些环境条件的变化超出观赏鱼的承受范围、人为操作时的疏忽、鱼体自身的健康状况不佳而导致观赏鱼患病,此类疾病称为生理性疾病。

无论是哪类疾病都会对观赏鱼产生不利影响,故观赏鱼养殖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疾病防治措施。

一、常见类型1.寄生虫性疾病(1)小瓜虫病观赏鱼的体表、鳃部或鱼鳍被多子小瓜虫侵袭,可导致观赏鱼患病。

初发病时,小瓜虫密集分布在病鱼的体表、鳃丝和鳍条上,以上部位可见有白色的点状囊泡出现,病鱼的鱼体表面充满黏液,形成一层较薄的膜,色白,此时的病鱼仍会进行摄食。

患病几天后,鱼体表面黏液增加,颜色变暗且其活动能力减弱,常漂浮在水面或者游动比较迟钝,表现较呆滞,同时病鱼的摄食活动减少,导致病鱼体质偏于瘦弱,病鱼常在水族箱中的砂石、水草或者缸壁上摩擦体表来减少发痒时的不适感,游动时身体渐渐失去保持平衡的能力,最终因为呼吸困难死亡。

(2)瓣体虫病患病后,鱼体的摄食活动减少,经常浮出水面且呼吸困难,死○陈澳庆代婧炜后的病鱼其体表、鳍部及鳃丝上的黏液增多,大部分的鱼鳞会有缺失的现象,且部分被鳞片覆盖的皮肤上有出血点。

(3)车轮虫病车轮虫的主要寄生部位是鱼体体表、鳃部及鼻孔等处,其侵袭鱼体的部位可依据车轮虫的个体大小来区分,寄生在观赏鱼体表的常为个体较大的种,个体较小的种常侵袭观赏鱼的鳃瓣。

该病对幼鱼危害较大,发病时,鱼体开始分泌黏液,部分的鱼其体表有呈片状的白斑出现。

病鱼的摄食减少,体质瘦弱,体表色泽渐渐变暗,表现呆滞,游泳迟钝且有独游和浮头情况的出现,病情严重时,会影响到鱼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病原体侵袭鱼体鳃部,导致病鱼的鳃组织被破坏,鳃丝腐烂,致使其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4)指环虫病该病常在鱼苗期间发病,病原体寄生在观赏鱼的鳃部,对幼龄鱼的危害也较大。

初发病时,病症不显著,随着鳃部寄生虫数量的上升,鳃部黏液增多,变得浮肿,鳃丝组织被破坏,颜色灰白,鳃盖难闭合。

热带观赏鱼常见疾病与防治

热带观赏鱼常见疾病与防治

热带观赏鱼常见疾病与防治热带观赏鱼因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成为许多水族爱好者的心头好。

然而,在饲养过程中,它们也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了解这些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保障热带观赏鱼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白点病白点病是热带观赏鱼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小瓜虫寄生引起。

患病的鱼体表会出现许多小白点,就像撒了一层盐粒。

鱼会显得焦躁不安,频繁摩擦身体,食欲减退,严重时甚至会死亡。

防治方法:1、升温:将水温缓慢提高到 28 30 摄氏度,小瓜虫在这个温度下无法生存。

2、加盐: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改变渗透压,抑制小瓜虫的繁殖。

3、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专门治疗白点病的药物,按照说明进行使用。

二、水霉病水霉病通常发生在鱼体受伤后,由水霉菌感染引起。

患病的鱼身上会出现白色的絮状物,就像长了一层白毛。

鱼的行动迟缓,食欲下降。

防治方法:1、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加强过滤,减少水中的有害物质。

2、消毒处理:对于受伤的鱼,及时用碘伏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伤口。

3、药物治疗:使用治水霉病的专用药物,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三、烂鳃病烂鳃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或寄生虫寄生导致鱼鳃腐烂。

病鱼呼吸急促,鳃丝腐烂发白,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功能。

防治方法:1、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定期检测水质参数。

2、药物治疗:使用杀菌药物或驱虫药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四、肠炎肠炎多由消化不良、细菌感染或食物不洁引起。

病鱼食欲减退,腹部膨胀,肛门红肿,排泄物呈白色或拖便。

防治方法:1、调整饮食:合理控制投喂量,避免过度喂食,保证食物的新鲜和干净。

2、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拌入饲料中投喂。

五、立鳞病立鳞病又称松鳞病,病鱼鳞片竖起,像松果一样,体表肿胀,伴有腹水。

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1、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稳定,避免水温、酸碱度等剧烈变化。

2、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可以在水中加入维生素 C 增强鱼的抵抗力。

观赏鱼常见疾病预防及治疗

观赏鱼常见疾病预防及治疗

观赏鱼常见的疾病预防及治疗1;霉菌,也叫水霉病原因: 几乎都是水质及温度不正常所引起。

此种病状会快速传染,所以需要消毒常用器具及进行整缸治疗。

治疗: 用市场上销售的霉菌药很快就能治愈。

或着可以用盐浴治疗,但效果较慢。

此病极易感染国斗,若不及时治疗,会很快造成死亡。

2;白点病这是热带鱼类常见的疾病。

原因: 水质与温度的不规则变化容易引起此病。

特征: 是身体的表面有白色圆点附着。

治疗的方法有三种:①.病发初期可以将水温提高至30度。

②.使用甲基蓝(我用海宝的鱼救)并且亦将水温提高至30度。

③.使用盐水沐浴并加温也有不错的效果。

3;胡椒病这是比白点病更小的白色(或咖啡色)点状,密密麻麻的,像是胡椒涂满了鱼的外表的症状。

原因: 一般都是水质的突变所引起。

方法: 采用盐水沐浴就能得到不错的效果。

4;立鳞或松鳞病此病不好治好原因: 这是由水质恶化的而引起的感染。

病症: 是鱼鳞竖立,鱼体黏液被大量分泌。

治疗: 必须使用真菌药加细菌药一起治疗,并多注意残饵及水质。

5;针洞及烂鳍斗鱼常发生的疾病。

病症: 外观像是鳍中间破了一个小洞。

原因: 一般都是水质的突变或健康状态差时移动或运输或打斗所引起。

治疗方法: 可以使用黄药治疗并多注意水质以免二次感染。

6;脱色(无色)斗鱼的一种的身体颜色脱落变淡。

多见在则请(采)回来的国斗原因: 是健康状态差方法: 多注意饵料与水质,调节营养与水质后可恢复7;身体的表面粘膜的剥离原因: 水质的突变使身体的表面粘膜产生受损,并被剥离鱼体。

预防: 这是斗鱼换水后常见一种疾病,常导致死亡。

在换水的时候应多注意鱼只,(注意勿直接冲水进去以防冲击到斗身上)并确保换的水是优良的水质。

观赏鱼疾病防治大全

观赏鱼疾病防治大全

观赏鱼疾病防治大全观赏鱼的常见疾病有哪些呢?该怎么治愈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观赏鱼常见病防治大全,希望能帮到你。

观赏鱼的防病治病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原则。

观赏鱼霉菌性疾病1、肤霉病(水霉病)【病因】极为常见的观赏鱼疾病,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病原】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症状】鱼的身体上长出白毛。

严重时白毛可以将鱼体包围起来。

鱼的身体瘦弱游动能力降低。

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

【预防】只要捕捞、运输时小心一点不使鱼体受伤,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一般可以防止此病的发生,一旦发生的话可用如下治疗方法。

【治疗】①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②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③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④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

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2、腮霉病【病原】腮霉属的真菌。

【症状】菌体的孢子散落水中时,碰上鱼的腮部,便附着其上侵入组织生长,当发现鱼表现为呼吸困难时,打开其腮部会发现菌丝。

【预防】还是预防保持水质的清洁。

抑制菌体的生长就可以避免此病的发生。

【治疗】治疗可以参照水霉病的治疗方法。

观赏鱼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在观赏鱼疾病中属于极为凶险的病症,治疗起来也很麻烦,传染得快,死亡率高。

1、黑死病【病因】革兰氏阳性细菌抗菌感染并发六鞭毛虫肠内寄生。

【病原】六鞭毛虫和类肠炎抗药性细菌。

【症状】鱼鳍叠合、身体抖动、畏缩怕人、体色变黑、食欲略减、躲于缸角,慢慢丧失食欲,鱼鳍破损溃烂,体表出现云雾状溃蚀,布满许多白色突起,缩尾缩鳍,失去平衡,最终死亡。

【治疗】①改善水质,如换水或调节PH值。

观赏鱼常见疾病防治

观赏鱼常见疾病防治

观赏鱼常见疾病防治一、烂鳍病当水质不良,长期处于混浊状态,受新水刺激过多,pH值不适宜,以及鱼体吃不饱而相.互厮咬导致细菌感染,致使鱼鳍腐烂。

防治方法:可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洗消毒;或用100千克水加入3~5片痢特灵,进行浸洗消毒;或在100千克水中加入5—8片土霉素进行浸洗;或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10小时;或用庆大霉素溶液浸洗。

此外,必须注意调整水质的酸碱度。

二、萎瘪病在放养过密、饵料不足时,鱼体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使鱼体干瘪、消瘦,头大尾小,背部薄如刀刃,体色发黑。

终致萎瘪而死亡。

注意给予足够的饵料,增加营养,鱼体很快便可恢复正常生长。

三、缺氧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水体中氧气含量低,使鱼因缺氧而导致大批量死亡。

当晚上关掉水族箱中的充氧机,翌日凌晨鱼儿均要浮到水面呼吸,即俗称为“浮头”。

如若关机时间过长,水中含氧量低于鱼类的耗氧量,鱼下颌皮肤伸展,上面布有充血的微血管。

如若含氧量继续降低,鱼的呼吸更加困难,此时鱼性情暴躁,乱窜乱跳,以致奄奄一息,最后死亡。

对缺氧,应以预防为主,配备充氧机(泵),注意适时换水。

否则,由于鱼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放出的二氧化碳废气可溶于水,当水中的二氧化碳溶解量过高,会导致鱼类发病。

四、感冒症鱼类属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鱼体与水体温度相差仅为o.1C左右。

如果水温突然变化,温差超过5℃以上,鱼就有不适之感,甚至会患感冒,食欲减少,行动迟缓,游泳不正常,甚至飘浮于水面,渐渐失去活力而死亡。

预防方法为在换水时,注意新水和陈水要保持一定比例,除非发生特殊性水质恶化,才能将水全部更换。

但在全部换水时,要注意控制新旧水的温差不超过5℃,便不会患病。

五、外伤鱼体表面有一层粘膜,起着保护体表不受细菌侵袭。

当鱼受外伤后,容易感染细菌或霉菌,引起二次性疾病。

因此,当鱼受外伤时,应及时治疗,以免感染。

治疗时,可直接在外伤处涂抹红药水(应避免涂及眼部),或将病鱼浸泡在百万分之一至二的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青霉素、呋喃西林等)稀溶液里。

观赏鱼疾病诊断与防治

观赏鱼疾病诊断与防治
发现 病症
分析 病症
正确 处理
重在 防范
常见鱼病鉴定及防治
精品PPT
开缸
养水
健康
定时
预防
观察
判断



养鱼先养水

良好 生长
预 防 为 主 防 治 结 合
勤 观 察 少 折 腾 多 学 习
定 时 定 量 不 懒 惰
正 确 处 理
精品PPT
水霉病
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 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 一种常在的霉菌,主要有水霉目、霜霉目及 水节霉目等,又以水霉菌最为常见,于 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 游孢子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 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 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 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 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 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 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 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 覆盖物,并于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 子到水中,经由水而传播各处
精品PPT
皮肤发炎充血病防治
治疗:用呋喃西林 (黄粉)或呋喃唑酮 (利特灵) 20MG/KG 浓度浸洗鱼体。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21~32 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呋喃西林(黄粉)或呋喃唑酮(利特灵)0.2~0.3MG/KG浓 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可提高浓度为0.5~1.2MG/KG,用作预 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红霉素2~2.5MG/KG浓度浸洗鱼体,水温在34度以下,浸洗 30~50分钟,每天1次,连续3~5天,直到病情好转。

观赏鱼得了病怎么治

观赏鱼得了病怎么治

鳍部裂开
01
02
03
症状
观赏鱼的鳍部出现裂口、 破损,严重时可导致鳍部 脱落。
原因
打架、刮伤、水质恶化等 。
治疗
修剪鳍部、改善水质、防 止感染等方法。
霉菌感染
症状
观赏鱼的体表出现白色或灰色的附着物,严重时 可导致鱼体死亡。
原因
水质不良、水温变化等。
治疗
使用抗霉菌药、改善水质等方法。
寄生虫感染
症状
给鱼喂食需要定时定量,这样有助于鱼的消化吸收和生长。喂食过多或过少 都会对鱼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定期消毒
鱼缸消毒
定期对鱼缸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和病毒,预防疾病 的传播。可以使用专门的鱼缸消毒剂进行消毒,也可以使用 加热消毒法等物理方法。
水质消毒
定期对水质进行消毒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预防水霉 病等疾病的传播。可以使用专门的鱼药水进行消毒,也可以 使用加热消毒法等物理方法。
观赏鱼体表出现寄生虫, 如白点、线虫等,严重时 可导致鱼体死亡。
原因
外来寄生虫感染、环境恶 化等。
治疗
使用抗寄生虫药、改善水 质等方法。
02
治疗方法
皮肤发炎的治疗方法
隔离
将生病的观赏鱼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染给 其他鱼。
涂抹抗生素药膏
在发炎的皮肤上涂抹抗生素药膏可以帮助 消炎,但要避免使用过于强烈的药物。
避免过度拥挤
控制鱼的数量
鱼的数量过多会导致水质的恶化,增加观赏鱼感染疾病的风险。因此需要根据鱼 缸的大小和鱼的种类控制鱼的数量。
合理布局
观赏鱼的布局不合理也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和感染。因此需要根据鱼的种类和生活 习性进行合理的布局,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致观赏鱼致病原因、如何诊断及治疗方案措施有哪些(综述)院系:理学院专业:生物科学(S)班级:11-4班姓名:于胜男学号:11054412导致观赏鱼致病原因、如何诊断及治疗方案措施有哪些1 观赏鱼鱼病种类概述通常将鱼病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由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引起的。

由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又称微生物鱼病。

由于微生物鱼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不易防治,故称之为传染性鱼病。

由动物性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寄生虫鱼病,其特点一般是发病和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也较容易。

另一类主要是由水体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体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

此类鱼病的种类很多,危害较大,涉及面也较广,但只要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此类鱼病可避免发生。

2 由病毒引起疾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2.1 痘疮病,又名淋巴囊肿病毒症【病因】由疱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症状】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二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区域扩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表面组织由柔软变成软骨状的结缔组织。

这些“增生物”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接着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现新的“增生物”。

这些“增生物”如果占了鱼体表面积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

一般在春季,水温15℃左右时出现病例。

【治疗方法】此病可用左旋体氯霉素治疗;小鱼可用浓度为百万分之零点二二五(0.225ppm)的药液浸洗,个体大的鱼可以注射此药,均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2.2 出血病【病因】由疱疹病毒所引起。

【症状】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因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

此外,眼球突出,肠道和各内脏器官表现充血。

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常离群独游或回旋慢游,体质消瘦,肌肉萎缩,以致死亡。

发病季节多在6~9月,水温在25~30℃最为流行,死亡率颇高。

【治疗方法】充分照射阳光,并降低水温至25℃以下,持续10天左右可见疗效;或用1%食盐水洗浴,持续1周。

3 由细菌引起疾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3.1 细菌性烂鳃病【病因】一是由原生动物、单殖吸虫、甲壳动物等引起的疾病;二是由水生藻状菌,如鳃霉等引起的疾病;三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症状】病鱼鳃部常充满粘液,鳃丝和鳃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鳃丝由红变白,逐渐腐烂并带有污泥,最后发展到全鳃,使之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治疗方法】可将病鱼放入百万分之二(2ppm)的呋喃西林,或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溶液中浸泡30分钟;或用11.5%浓度的氯胺丁0.02克溶于10千克水中,将鱼浸洗15~20分钟;养鱼的容器及所有的用具,用百万分之八(8ppm)的漂白粉溶液消毒灭菌。

3.2 细菌性肠炎【病因】主要是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或摄食过饱、肠道胀饱、排泄受阻,最后由细菌感染肠道引发的肠炎。

【症状】病鱼常常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突出,鱼体呈呆滞,停在水族箱角落不动,肌体作短时间的抽搐,不进食,粪便白色。

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部分肠道出现红色,严重时全肠呈紫红色,肠内无食物,充有淡黄色的粘液和血脓。

【治疗方法】治疗肠炎的方法较多,市场销售的药物也较多。

内服药如纳克菌、鱼服康、磺胺胍等;外用药如浴菌洁、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经稀释后泼洒或浸浴,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3.3 白皮病,又称白尾病【病因】由于水质不洁,特别是水族箱中的粪便没有及时清除,或因捕捞运输、放养、移箱时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症状】发病开始时,只在背鳍基部或尾柄处出现小白点,随即迅速扩大,从鱼体背鳍向后蔓延,以致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全部发白。

随着病情加剧,病鱼游泳能力明显减弱,躯体平衡失控,头部朝上,尾鳍朝下,与水面垂直作上下游动和挣扎,不久即死亡。

每年5~8月间为此病流行季节,鱼发病后2—3天即死亡,死亡率极高。

【治疗方法】可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或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土霉素水溶液浸洗30分钟;也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4ppm)的五倍子泼洒于水族箱中消毒治疗。

3.4 竖鳞病,又称立鳞病、松鳞病、松皮病等【病因】由一种与水型点状极毛杆菌类似的细菌引起的疾病。

【症状】病鱼表现的症状特点是体表粗糙,多数尾部部分鳞片像松球似地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它的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

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含有的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伴有鳍基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

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侧转,腹部向上,2~3天后即死亡。

当水质不清洁,光照不足,水中缺氧,饲养水温过高,以及当鱼体鳞片被划破等情况下易患此病。

金鱼、锦鲤常患此病,每年春季较流行。

在热带观赏鱼中,攀鲈科、斗鱼科和鳉鱼科等泡沫卵生鱼类常患此病。

此病难以治愈,即使治愈后,色彩、光泽、体态都不如以前好看。

【治疗方法】可用2%的氯化钠溶液与3%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洗浴10分钟;或用氯霉素溶液,或呋喃西林粉加痢特灵溶液浸洗,还可用上述药液的1%稀释成低剂量泼洒,坚持数日均可见效。

4 由真菌引起疾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4.1 肤霉病,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病因】由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腐霉属等真菌种类引起的疾病。

【症状】当捕捞、运输观赏鱼时,稍有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

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

观赏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

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

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

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

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以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4.2 鳃霉病【病因】由鳃霉属类的真菌引起的疾病。

【症状】当孢子散落在水中时碰上鱼鳃便粘附在鱼鳃上,侵入其组织里生长发育成菌丝,不断分枝,在鳃小片内像蚯蚓一样穿来穿去破坏组织,把正常的鲜红鳃丝变成粉红色,显示出严重的贫血状态。

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机能严重地受到阻碍,以至引起病鱼死亡。

病程往往表现为急性型。

当开始发病时,发现少数鱼死亡,但到第23天会突然出现大批死亡。

当水质不清洁时,有机质过多而使水体变质时,最适宜鳃霉的大量繁殖。

【治疗方法】鳃霉病尚无较好的治疗办法,主要靠平时注意做好预防工作,保持水质的洁净和用水的预先消毒。

治疗方法可以参照肤霉病的治疗方法。

5 由寄生虫引起疾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5.1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病因】由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引起的疾病,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

【症状】观赏鱼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的病例较为普遍。

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

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

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

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

【防治方法】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0)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也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5.2 斜管虫病【病因】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寄生于皮肤和鳃上。

该寄生虫对寄主的选择性不严格,也不限于幼鱼或成鱼,但幼鱼对此虫最敏感,往往引起严重死亡。

水族箱等小水体饲养的小鱼很容易被侵害,甚至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也发现因此虫引起大批死亡的情况。

【症状】鱼体感染的部位分泌大量粘液,严重时鱼体病灶部分的皮肤形成苍白色和蓝灰色粘膜层。

由于皮肤和鳃的组织受到破坏,容易感染细菌。

病鱼体质消瘦,呼吸功能受阻,食欲不振最终导致死亡。

在冬春季节易于流行。

【治疗方法】可用百万分之八(8ppm)的硫酸铜溶液浸泡,也可用百万分之零点七(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混合溶液在水族箱中遍洒,均可见效。

5.3 车轮虫病【病因】由车轮虫引起的疾病。

种类多,分布广,一年四季都可出现。

【症状】可以寄生于海水及淡水鱼类的体表、鳃部和鼻孔等处。

侵袭皮肤的种类体型比较大,侵袭鳃瓣的种类体型比较小,此虫对幼鱼危害最大。

一般在面积小、水较浅、密度大、水质较脏的水体中最容易发生,常造成大批鱼苗死亡。

当大量车轮虫侵入鱼体时,病鱼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片白斑。

病鱼食欲减退,体色变淡,体质消瘦,游泳缓慢,离群独游,浮头水面,严重影响鱼的生长发育。

尤其是侵入鳃器中的虫体,破坏鳃组织引起细菌感染,使鳃丝腐烂造成窒息死亡。

车轮虫的繁殖温度和热带鱼的适宜水温相一致。

【防治方法】可用2食盐水浸泡病鱼,或用8硫酸铜溶液浸泡15分钟,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七(0.7ppm)的硫酸铜泼洒鱼箱均可取得一定疗效。

6 由其他非生物因素引起疾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6.1 浮头【病因】水中溶氧量不足。

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1)长期未换水;(2)养殖密度过大;(3)天气突变,气压过低;(4)水中的腐殖质及浮游生物过多和鱼只夺氧。

【症状】鱼浮于水面嘴伸出水面吞空气,经常浮头的鱼会产生下颚皮肤突出的畸形。

【治疗方法】加强充氧。

6.2 感冒【病因】水温突然降低使温差达到5℃。

【症状】病鱼没精神,食欲下降,体色发暗,不爱游动,几小时至几天死亡。

【治疗方法】(1)换水及冬季注意温度的变化,防止温差过大的变化,可有效预防此病;(2)已得病的可将温度调高几度然后好吃好喝好招待的静养。

6.3 气泡病【病因】由水中溶氧量过于饱和引起的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