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运行原则与践道性(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运行原则与践道性

摘要: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面临诸多方面的问题。其道德社会化的运行应遵循常德、美德、圣德的有机统一、人文文化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和知

识传递与文化内化的有机统一等原则;其道德社会化的践道性应体现在积学与

躬行、力行意识与践道德行、德为前提、能为本位等方面。大学生要从关心生活、面对现实、善于思考和培养能力着眼,努力为打造一个人格健康、心态和

谐的文明社会尽一份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运行原则;践道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8)03-0104-02

一、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运行原则

1.常德、美德、圣德的有机统一

常德、美德和圣德,是从道德的层次性和指向性角度而言的,在伦理学中称之

为道德境界。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构成了不同的道德水平,也体现出不同的道

德境界。不难看出,道德境界、道德水平和道德层次是一个问题的三种提法[1]。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个人都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由于主

客观因素的原因,每个人的道德理想会处于不同的水平之上,这就是道德的层

次性。与此同时,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道德理想都要指向更高的道德境界,

努力把社会优秀分子的理想,变成全体公民的道德理想。《礼记·中庸》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即是说,要将最高的

道德理想与现实生活中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衔接起来,统一起来[2]。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常德是每一个公民应具有的基本道德,是道德的实然境

界。它强调个体道德的普遍性,个体依照社会习惯或本性去做事情。美德,是

道德的规范境界,强调个体不论做任何事情,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个人是社

会的一分子。“美德中有一些是智力上的,而其他的则是情感上的”[3]。

经过大学的育化,是不是要求每一个奋发向上的大学生都具有美德的道德境界呢?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提出大学生应当具有美德并不是苛刻的要求。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是否要求具有美德,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不过,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具有高深知识和文化涵养的大学生,或者说,对于一

个具有自由自觉行为的当事人来说,所做的事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当事人,“在逻辑上要能评价自由、知识、目的和审慎方面的品格,并有权利、有

责任培育它们。……每个道德当事人必须珍爱道德行动方面的品质”[3]。这就是美德的应有之义。而圣德,是道德的天地(理念)境界。《中庸》有一句

话:“圣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即指凡能够在天地间生长

的均为化育。明白点说,就是我们的社会行为,都可以说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圣人可以干出特别的事来,但并不是干出特别的事,始能成为圣人。”(冯友兰语)“迷则为凡,悟则为圣”。其实,圣德不是不可为的,关键在于

一个人的意识、意志和信念是否达到一定的层次。只要树立为人类的自由与幸福服务的思想,圣德可以成为每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大学生所追求的道德境界。常德是基础,美德是升华,圣德是目标。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文文化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

文化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自然界本没有文化,由于有了人类才有了文化。大学从本质上说是文化机构,是人文学科的发源地。人文文化是在涉猎了文、史、哲之后,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因此,大学最早以人文教育为主,以人文文化播种、耕耘和收获为己任。大学生是浸润于人文文化的氛围之中茁壮成长而“成人”的。世上没有哪一种社会文化是一元的,任何文化都是代表某种冲突观点和冲突利益的复合体[4]。政治文化就是各个群体冲突文化最为鲜明的集中体现。政治文化的社会化是一个人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逐渐适应现有政治结构采用的规范,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的政治制度,并决定服从、巩固或变革它。政治社会化的中心环节是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确立。一个通过政治社会化而确立了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人,能够把某一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政治主张和规范内化成自己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形成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人生追求[5]。大学生的政治文化素质是由社会主义办学制度所决定的。

3.知识传递与文化内化的有机统一

人是文化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说,人又是道德文化的产物。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传递知识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大学传授高深知识,并使知识内化为个体的素质。这个内化的过程就是文化化的过程。知识是文化的载体,特别是道德知识,一旦被人掌握和吸收,进入人的认知机制,并渗透其生活和行为,就会左右个体的行为。从知性认识到文化感悟,是两种力量的迁移。

三、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践道性

1.积学与躬行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长期积学与不断地“化性起伪”的过程。他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又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易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说的是要人们以效仿天地运行的刚健风格,去直面现实,不畏艰难险阻,改造和完善自我;锲而不舍,奋发进取,依靠主体的力量,通过实践,改造社会。

总之,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道德“自我”,特别是道德自我的稳定性,是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任何年龄阶段的人,他们在过去未曾遇到过的情景下行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类似的

经验。一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心理上要比他从旁观察到的,或者是仅仅听说过的情景更为重要。因为人们的现实行为常常和他们在想象或实验的情景中的行为大不相同。

2.力行意识与践道德行

力行意识与践道德行是达成自律能力的重要机制。道德知识并不等于道德行为,树立力行意识和养成践道德行,方可实现人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陈独秀曾经说得深刻:“后世的人,往往有读书万卷,所行所为,还是天良丧尽。文词才华,可以取功名富贵,而气节品行,一毫也不讲究,甚至于天天读理学书,挂道学招牌,却是问起他的心地来,还是一个卑鄙龌龊的小人。”这说明,人的知识有多有少,但人的道德品质没有多和少的差异,而只有品格的高下。道德好像纯金,一两斤或几两,只要是纯的,没有杂质就具有金的价值。人的品德也是这个道理。

德行,按《辞海》解释是指道德品行。《周礼·地宦·师氏》说:“敏德以为行本。”郑玄注曰:“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可见,德行、德行,德要靠行才能昭示于外。所谓贤者,穷则兼济天下,为无权者之权利知其不可而为之;达则独善其身,以有德者之德行能强使人而不强。道德是品行之本,品行是道德之标。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就有什么样的品行;有什么样的品行,就反映出什么样的道德水准来。私德优,则公德优;私德劣,则公德必劣。所以人们常说,一个人缺啥也别缺德,缺了德就什么样的坏事都能干出来。

践道德行的养成是一个艰苦磨砺的过程。孔子云:“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意思是说,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当走向社会服务于民众。否则,贪图安逸、无所用心,就是士的耻辱;贪赃枉法,狗苟蝇营,更是为社会所不齿。因此,儒家文化强调,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必须通过修身和自我改造,以达到“内圣”目标,通过事功或社会改造以达其“外王”目标。“内圣”有赖于“立德”,即注重人的自我身心修养以挺立道德人格;“外王”有赖于“立功”,即在社会上成就一番大事业以挺立政治人格。所以《大学》在强调“修身齐家”的同时,紧接着便强调“治国平天下”,认为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

3.提倡“德为前提,能为本位”的新道德观

古人云,报国之道有四:一曰贡贤;二曰献猷:三曰立功;四曰兴利。这就是说,一要正德求能,反对无才便是德的观念,确立“能为而不为即不德”、“不尽其能便是不道德”的观念。要把德看做是(或表现为)充分正确地发挥其创造能力,把德指向和落实到为社会发展、为人民利益做贡献的创新创造能力发挥上。二是以能树德(正德),反对伪善,确立“靠能力实现和扩大道德的意义和作用”的观念,道德是依靠每个个人的能力和智慧的作用发挥来扩展影响、消除罪恶的,因此,道德必须以道德实现力来体现和确认。三是正人育才,即所谓人才人才,先成人后成才,立功建业方为才。《后汉书》说得好,“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