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料】胃肠道术后消化道重建原则与器械选择汇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熟期
结合力没有变化,是生理修复、整合期。
03 组织愈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组织愈合是一个由细胞、细胞介质和细胞外基质共同参与的复杂 生物学过程,包括炎性反应、细胞增殖、创面收缩、胶原代谢等基 本过程。愈合过程中,血小板和炎性细胞首先进入创口,分泌细胞 因子等,趋化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促进新血管生成和合成胶原 纤维。胶原纤维主要位于黏膜下层,是维持消化道强度的主要成分, 合成于成纤维细胞内,结构稳定,不被一般蛋白酶水解,只能被胶 原酶水解,其合成和降解平衡决定了消化道吻合愈合的强度。
吻合部位的腺体再生过程:
来自周围腺体的扁平上皮覆盖黏膜缺损后,逐渐变成立方和 柱状,新生的柱状上皮逐渐向腔面突起排列,形成不同长度和 形态的腺体,以后腺体形态和大小逐渐恢复正常。
1 胃肠道吻合的组织愈合:
胃肠道独特的解剖学构造和胃肠道内消化液的存在,使其以自身独 有的规律及特征进行吻合部位的修复与愈合。胃肠道吻合部位主要在 富含血管淋巴管网、血流量丰富及大量胶原蛋白(Ⅰ型68%、Ⅲ型 20%、Ⅴ型12%)的黏膜下层进行愈合。黏膜的修复是由上皮细胞增 殖覆盖完成,胃肠道的固有肌层、浆膜层均以纤维化方式修复愈合, 胃肠道吻合时的层层对合有益于修复愈合的过程。
有细小绒毛覆盖,小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 和内分泌细胞组成。十二指肠黏膜下层结构较为特殊,内含十二指肠 腺,为副管泡状黏液腺,分泌碱性黏液和碳酸氢盐。小肠黏膜下层含 丰富淋巴组织,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组成。外膜除十二指肠中段一部 分为纤维膜外,其余均为浆膜(图3)。
图3 小肠组织结构
机械吻合的组织愈合:
吻合器械会造成组织压榨,血管网络破坏、微小循 环障碍。但随着夹置的浆膜退缩,钉孔破损浆膜部位 的血管再生,跨越吻合口的血运再建(5~7 d),而由 炎症期过渡到纤维化期、成熟期,21 d 完成血管网络 的重建和胃肠壁各层的连续性。
圆形吻合器吻合是内翻吻合,其愈合过程中浆膜成为 血液循环沟通的屏障,通过吻合部位组织压榨,浆膜退缩 及血运再生重建后开始愈合过程。
图6 胆道组织结构
胆管系统黏膜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肝外胆管为纤维弹性管道, 黏膜下为较坚实的纤维组织层,弹力纤维层靠近黏膜下,较薄;胶原 纤维层在外方,较厚,呈环状平行排列。从人体的胆管系统观察,肝 内胆管无平滑肌组织,自肝总管以下,平滑肌细胞逐步增多,至胆总 管下端,形成胆总管下端括约肌。
02 组织愈合分期
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腺实质可分为有导管连接的外分泌部和散布于 外分泌腺腺泡之间呈小岛状的内分泌细胞团,称为胰岛(图5)。
图5 胰腺组织结构
6 胆道的组织结构特点 胆囊由黏膜、肌层和外膜3层构成。黏膜形成许多高而分支的皱襞,
上皮为单层柱状,游离面有大量短的微绒毛;肌层为内环、中斜、外 纵3层;外膜为疏松结缔组织,部分有浆膜覆盖。 (图6 )
4 结直肠的组织结构特点 结直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形成半月形皱襞,无绒毛,黏膜上皮由单
层柱状细胞夹有杯状细胞组成,柱状细胞表面有纹状缘。肌层包括内 环、外纵两层,结肠不同于小肠的是外纵肌集合成3 条粗的结肠带 (图4)。
图4 结直肠组织结构
5 胰腺的组织结构特点 与消化道不同,作为三大消化腺之一的胰腺为实质性脏器,表面覆
是两断端在缝合材料的纯机械作用下结合的时 期。
(吻合后3~5 d)时结合力由缝合材料张力和 病理学炎症期 组织的支持力决定。
是在缝合材料张力的基础上断端间肉芽组织增 组织学愈合期 殖的组织学愈合过程。
组织学纤维化期
(术后4~5 d),炎症细胞水肿、出血、坏死等 开始ຫໍສະໝຸດ Baidu退,黏膜上皮新生、覆盖,保护吻合口, 到术后7 d 消化道吻合部位初期的愈合基本完成。
Part1 消化道重建的组织愈合机制
01 各吻合部位组织特性
1 食管的组织结构特点 黏膜层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下端与胃贲门部单层柱状上皮
相接。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黏液性食管腺。肌层分内环外纵 2层,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 段为平滑肌,中1/3 段为骨骼肌和平滑 肌的混合。外膜为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图1)。
消化道吻合术后,吻合口愈合良好是手术成功的标志,而组织愈合 才是真正的愈合。组织愈合的实质是一个创伤愈合过程,但又有其特 殊性,要在酸性或碱性消化液存在的条件下经过力学愈合期、病理学 炎症期、组织学愈合期、组织学纤维化期和成熟期的一系列过程。
力学愈合期 病理学炎症期
组织学愈合期
组织学纤维化期
成熟期
力学愈合期
胃肠道术后消化道重建原则与器 械选择
消化道重建是消化道手术中的关键步骤,规范的消化道重建 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人术 后康复等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吻合器械的推广应用, 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但重建后可能出现的相 关手术并发症仍是困扰外科医生的难题之一,并发症的出 现,不仅增加病人住院时间和再次手术的痛苦,更是导致 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术后吻合口瘘会显著缩短消化 道肿瘤病人的远期生存时间。因此,如何提高消化道重建 的安全性是普通外科医生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图1 食管组织结构
2 胃的组织结构特点 黏膜表面有许多不规则形小而浅的胃小凹,内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
黏膜下层有较粗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肌层较厚,可分为内斜、中 环和外纵三层。外膜为浆膜,外覆间皮(图2)。
图2 胃组织结构
3 小肠的组织结构特点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黏膜腔面有环形皱襞,表面
手工吻合的组织愈合:
胃肠道吻合后的初期,吻合部位的结合力依赖 于缝合线的张力,此期组织学上呈现缝合线的炎 性反应,中性细胞的炎性浸润明显;缝合线的材 质对其具有不同影响。
在缝合线力学结合的基础上,3~5 d 后吻合部位的成纤 维细胞增殖,毛细血管新生,胶原蛋白的产生增加,炎性 细胞、水肿减退,黏膜上皮新生,术后7 d 胃肠道吻合部位 的初期愈合基本完成。改建、重塑时期,保持着良好的组 织间结合力进行组织的、生理性的、具有收缩功能的修复 愈合,从愈合方式分析层层对合吻合方法更为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