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青教办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教案
(3)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答。(列)
(4)检验并解答。(检)
四、巩固练习,考考自己(做课本上的习题)
五、全课总结,温故知新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能向大家讲讲,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馈,挑战难题
小明受老师委托,编一些比例应用题,于是他前往“数学超市”选购了一些条件:“计划每天生产30辆”、“实际每天生产40辆”、“计划25天完成”、“实际20天完成”、“计划一共生产了900辆”、“实际一共生产了1000辆”
A: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其中哪两种是相关联的量?
B:哪一种量是一定的(固定不变)?你是怎么知道的?
C:它们有什么关系?
D:题中-----一定,那么____和____成____比例关系?因此___和____的____是相等的。
师:请同学们交流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呢?
师叙述:印刷厂里的工人在忙忙碌碌的搬运印好的书,一位工人师傅说:这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一定会解决。看谁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师指着用比例方法解的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什么?
(在交流中强调反比例的意义,反比例式子的写法、格式、演算等。)
师: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又了解到了用反比例意义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归纳总结,揭示意义
师:刚才我们用比例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就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你觉得用比例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过程可以归纳哪几步骤?同学们讨论一下。
(1)分析数量关系,判断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判)
青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教案
课题
反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会用这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现实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如何判断正比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通用教案
创新教案
一、复习
回顾上节课正比例的意义
3生:100×60=6000 200×30=6000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生产的天数的积一定。
师:我们可以看出每天生产的吨数×需要生产的天数=总吨数,总吨数是一定的。像这样,每天生产的吨数变化,需要生产的天数也随着变化,总吨数不变,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生产的天数乘积一定。我们就说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的生产的天数是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那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二、学习新课
师:这是啤酒生产厂要生产的一批啤酒,每天生产的吨数与需要天数的天数如下表
每天生产的吨数
100
200
300
400
500
……
需要生产的天数
60
30
20
15
12
……
师:同学们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1生:每天生产的天数随着每天生产的吨数的变化而变化
2生:每天生产的吨数扩大,需要的天数就缩小;每天生产的吨数缩小……
生:(1)时间×速度=路程;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2)数量×单价=总价;数量和单价成反比例
(3)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成反比例
三、课堂练习
做课本46页的自主练习
讲练习题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课后作业
教
后
感
青岛版六下数学单元备课卡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或反比例关系。
措施: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在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3、学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4、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重难点:1、结合实际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能进行相互改写。
2、学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措施:
1、抓住知识的关键。
2、、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
方法
自主、探索、讨论、交流、
课时
划分
及集
体备
课分
工
信息窗1两课时
信息窗2两课时
信息窗3两课时
教具
及学具
小黑板
六下数学科目第五单元备课卡
备课
要求
备课内容
备注
教
学
目
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六下数学科目第一单元备课卡
备课
要求
备课内容
备注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教案
信息窗1:运输大麦芽——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简析: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个运输大麦芽的特写镜头,用表格出示了运输大麦芽的有关数据,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这些数据提出数学问题。
通过解决“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学习比例的意义。
本信息窗共有3个红点。
第一个红点:比例的意义。
第二个红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三个红点:解比例。
第1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第1、2两个红点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学生可能回答: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引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让学生“温故”而“启新”,为新课做好准备。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青岛都有哪些产品非常有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青岛啤酒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出示情境图)。
出世课件: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生产原料——大麦芽。
这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一辆货车运输大麦芽情况第一天第二天运输次数24运输量(吨)1632根据这个表格,让学生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
同桌俩人,一个提问题,一个将问题的答案写在本上,看哪对同桌合作得最好,提出的问题最多。
谈话:谁来交流?跟大家说一下你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问题: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16 :2)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32 :4)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第一天运输量的比是多少?(32 :16)………(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一一贴于黑板)2 :16; 4 :32;16 :2;32 :4;16 :32; 2 :4;32 :16; 4 :2。
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四信息窗4:装运啤酒——正反比例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教材简析:该信息窗用一个特写的镜头呈现了汽车运输啤酒的情境。
通过介绍啤酒装箱中的有关数据,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用比例知识解决的问题,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加强对比,找出在解答方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让学生掌握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确列出比例式。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青岛啤酒不光是深受我们青岛市民的喜爱,并且早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牌产品,每年青啤公司都要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的优质啤酒。
今天让我们跟进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运啤酒”,继续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情境,主动搜集相关数学信息,自主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每个箱子能装多少瓶啤酒?(2)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下面我们先来解决“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例题。
2、探究交流,获得新知(1)独立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设计意图] 独立思考是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习惯。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有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题意,正确解答。
(2)交流想法:a:可能出现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先求出每个箱子能装几瓶啤酒,再求装480瓶啤酒需要几个箱子,列式为480÷(24÷2);b:如果学生出现用比例知识解决,就请这个同学为大家讲讲他的想法;c:如果没有用比例知识解决的,教师启发: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解决这道题呢?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能不能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呢?[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关注学生充分利用数学信息的能力,以旧带新的能力。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答案信息窗2练习设计1.填空【1】65【2】90【3】85【4】25【5】二2.甲桶:60 × 4 % = 2.4【千克】,乙桶:40 × 7 % = 2.8【千克】3.【1】45 × 50 % = 22.5【元】【2】45 ÷ 50 % = 90【元】4.【1】120 - 120 × 80 % = 24【个】【2】24 ÷【1 - 80 %】 = 120【个】5.【1】20 ×【1 + 60 %】 = 32【棵】【2】32 ÷【1 + 60 %】 = 20【棵】6.【1】2100 × 42 % = 882【千克】【2】2100 ÷ 42 % = 5000【千克】7.【1】80 ×【25 % - 20 %】 = 4【页】【2】80 ×【1 - 20 % - 25 %】 = 44【页】8.37.4 ÷【1 - 15 %】 = 44【元】9.44 ÷【1 - 10 % - 35 %】 = 80【页】10.【1】880 ÷【1 + 10 %】 = 800【棵】【2】880 ×【1 + 10 %】 = 880【棵】11.【1】60 ÷【1 - 40 % - 40 %】 = 30【人】【2】3 × 60 = 180 180 ÷【1 - 40 %】 = 300【人】信息窗3练习设计1.填空【1】85 95 50 10 75 50【2】750【3】90 49.5 课税对象之间2.62.5 54 48 163.【4000 - 3500】× 3 % = 15【元】4.20000 × 5 % = 1000【元】5.120000 × 10 % = 12000【元】6.【1】【4800 + 1600】× 70 % = 4480【元】5000 > 44800 能【2】2800 × 30 % = 840【元】7.【1】200 元 200 × 90 % = 180【元】【2】200 - 180 = 20【元】8.280 ÷【1 - 30 %】 = 400【元】9.200 × 6 × 95 % = 1140【元】10.720 × 3 % = 21.6【万元】11.【1】25 × 10000 × 5 % = 12500【元】【2】12500 × 7 % = 875【元】12.105000 ÷【1 + 5 %】 = 100000【元】13.180 × 90 %× 85 % = 129.6【元】相关链接1.1000 × 2 × 3.75 % + 1000 = 1075【元】2.500 ×【1 +3.25 %】= 516.25【元】3.10000 × 3 × 6.00 % + 10000 = 11800【元】4.20000 ×【1 + 3.25 %】= 20650【元】5.2000 × 2 × 3.75 % + 1000 = 150【元】6.第一种:500 + 500 × 3.75 % × 2 = 537.5第二种:第一年500 + 500 × 3.25 % = 516.25第二年516.25 + 516.25 × 3.25 % = 533.03 537.5大于533.03,第一种合适。
信息窗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2.能够解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3.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类似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涉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教学内容包括: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规则;2.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3.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三、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出自《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程主要围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进行讲解,通过对教材中相关习题的解答,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和扩展。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忆小数加减乘除运算的规则,进而引入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2.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过程;3.使用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比如“有6块3毛5和2块7毛8分的钱,一共多少元?”(二)讲解知识点1.介绍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包括先乘除,后加减;2.使用实例进行运算示范,加深学生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
(三)小组讨论1.分小组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2.每组报告练习结果,分析计算过程。
(四)巩固练习1.布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2.老师在黑板上解答。
五、课后作业1.完成本堂课练习题;2.完成课后作业题,并准备好下节课的讨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程主要涉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通过讲解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和扩展。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比如使用实例进行运算示范,分组讨论等,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
同时,我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混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解决。
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信息窗三(反比例)【区一等奖】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5页-第47页《啤酒生产中的数学---反比例》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发现每天生产的吨数与需要的天数的变化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感受函数思想。
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知识的迁移,理解成反比例的量的意义。
3.使学生体会反比例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先热热身。
1.填空。
(投影)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叫做成(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1)文具盒的单价一定,买文具盒的数量和总价( )。
(2)水稻产量一定,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 )。
(3)一堆货物一定,运出的和剩下的货物( )。
(4)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 )。
(5)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行驶的时间和速度( )。
二、教学实施(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谈话:同学们,2018年青岛啤酒节马上就要开幕了,啤酒厂准备生产一批啤酒,每天生产的吨数与需要的天数如上表。
仔细观察统计表:提问:1、说说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已知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信息:如果每天生产100吨,需要60天;如果每天生产200吨,需要30天……问题:1、啤酒厂一共生产多少吨啤酒?2、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谈话:下面我们来研究这两个问题。
出示讨论提纲: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2、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3、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分别是多少?这个乘积表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4、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指名学生黑板汇报,(手机上传或展台呈现)集体补充。
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信息窗3 圆柱
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信息窗3圆柱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信息窗3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23―28页。
教材简析: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圆柱和圆锥形状的冰淇淋盒,并分别标出了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探索和学习。
“合作探索”中第一个红点部分是学习圆柱的体积;第二个红点部分是学习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探索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公式的探索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体积学具、沙子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天气渐渐热了,在夏季同学们最喜欢的冷饮是什么?(生回答)课件出示:两个圆柱体冰淇淋。
谈话:看,小明买了两个冰淇淋,你能猜猜哪种包装盒体积大吗?(生猜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学生的猜测为后面的实验验证做好了铺垫,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回忆旧知,实现迁移。
谈话: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我们也许能从以前研究问题的方法里得到启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与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课件演示: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圆的面积的推导方法,巧妙地运用旧知识进行迁移。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 破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教学课件青岛版六三制
18.84 = 6.28 3
25.12 4
=
6.28 ……
周长与半径的比值一 定,所以成正比例。
(2)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8.26 = 9.42 3
50.24 4
=
12.56
……
比值不一定,所 以不成正比例。
(3)你还能找出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请说 明理由。 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
1 10
0.4:0.5 = 2:2.5
3.列式计算。
(1)x与50的比等于2.4与150的比,求x。
(2)8与 2 的比等于x与 7 的比,求x。
5
10
(1) x∶50 = 2.4∶150 解:150x = 50×2.4 x = 0.8
(2)8∶
2 5
=
x∶
7 10
解: 2 x = 8× 7
5
10
自主练习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如下表。
时间(秒) 1
23
4 … 10
距离(米) 340 680 1020 1360 … 3400
(1)写出相对应的距离与时间的比,求出比值并比
较大小。
所有比值都相等。
340 1
=340
680 2
=340
1020 3
=340
1360 4
=340
(2)说说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这个比值表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后4天加工的数量和所用时 间的比是_2_0_0_:_4_。
(3)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为什么?
150 : 3 =200 : 4 150 ÷ 3 = 50 200 ÷ 4 = 50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青岛版六数下第三单元信息窗4
路程 140 速度(一定) 时间 2 5 路程和时间成比例 2 140 5 2 700 350
答:5小时游了350千米。
测试题目
• 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2、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3、从A地到B地,摩托车的速度和所用时间。 4、摩托车的速度一定,所行驶的路程和所用 时间。 5、班级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分的组数。 6、每组人数一定,总人数和分的组数。
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
总瓶数 每箱啤酒的瓶数 (一定) 箱数
总瓶数 每箱啤酒的瓶数 (一定) 箱数
24箱 2瓶
?箱 480瓶
先算没想有几瓶? .480 (24 2) 再算一共有几箱? 480 12
40(箱)
汽车载重量 量数 瓶酒的总量
汽车载重量 量数 瓶酒的总量
解设5小时游了 千米。
140÷2=210÷3
书店运来一批书,如 果每包20本,要捆18 包,如果每包30本, 要捆12包。 20×18=30×12
2、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 出相应的等式。
(1)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 8小时加工X个。
(2)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90千米, 要行4小时;如果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X小时。
生产的件数。
不
因为 每天生产的件数×天数=总数(一定) 总数一定时,生产的天数和每天 所以 生产的件数成反比例。
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
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4、总钱数一定,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 因为 用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总钱数(一定)
所以
不成比例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教案精修订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教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本文由jnq8062435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装运啤酒————正反比例实际问题信息窗 4:装运啤酒——正反比例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该信息窗用一个特写的镜头呈现了汽车运输啤酒的情境。
通过介绍啤酒装箱中的有关数据,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用比例知识解决的问题,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加强对比,找出在解答方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让学生掌握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确列出比例式。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青岛啤酒不光是深受我们青岛市民的喜爱,并且早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牌产品,每年青啤公司都要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的优质啤酒。
今天让我们跟进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运啤酒” ,继续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设计意图] 学生观察情境,主动搜集相关数学信息,自主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每个箱子能装多少瓶啤酒(2)480 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480 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下面我们先来解决“480 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例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信息窗4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ppt课件
A.1吨 B.2吨 C.3吨
(4) 2
5
除以 2
5
再乘 5
6
的结果是( B )。
2
5
5
A.
B.
C.
5
6
2
二、合作探索
归纳总结:
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把其中的除法转 化为乘法,在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源于《点拨》)
试一试
4÷4 ×2
93
13
= 4× 9 × 2
43
11
=6
1 2
×
5 8
8
960÷ 2 × 7
8
=
320
960×
1×
2
2
4 3
11
= 640(平方米)
答:南山小学的绿化面积是640平方米。
三、自主练习
5. 一个长方体鱼缸长 19米,宽 米54,里面盛有 立29方米
的水。水深多少米?0
5
9 2
÷
9 1
÷
4 5
5
1
120 1
=
9 2
×
10 9
×
5 4
551
1
2
=
1 2
(米)
•
•
4、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要面对生活, 充满希 望。
•
•
5、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光阴;人生 ,最璀 璨的莫 过于事 业;人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做 。
•
•
7、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 遇里百 折不挠 。
•
•
8、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 时间。
5 8
×
2 5
11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 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A 是2元钱, 请同学们帮大头儿子参考一下买哪一种合算 B 种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高15厘米; 种底面半径4厘米,高9厘米;
C种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10厘米。
A
B
C
要求: 1、实验材料,任选沙、米、水中的一种。
2、实验方法可选择用圆锥向圆柱里倒,到满为止;或用圆 柱向圆锥里倒,到空为止。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三(圆 锥的体 积)》 青岛版 (共93张PPT)
教学进度表(标准版)
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标准版)使用说明本教学进度表(标准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计划框架,以确保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本进度表详细列出了各单元的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具学具准备及备注信息,为教师备课、授课及教学评估提供了全面指导。
一、进度表结构说明教学进度表由多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周次、时间、课题、课时、教具学具准备和备注六大栏目。
周次与时间:明确了每个教学单元及具体课题安排的周次,便于教师根据学校校历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课题:详细列出了各单元的具体课题,包括各信息窗的核心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课时:指明了每个课题所需的课时数,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讲解和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提示了完成每个课题所需的教具和学具,鼓励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备注:为教师提供了额外的信息或说明,如特殊教学要求、注意事项等,以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教学计划。
二、各单元教学要点一单元:快乐的校园(共计8课时)本单元通过“1-5的认识和写法”、“2-5的组成”、“0的认识”及“6-10的认识和组成”等课题,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数的认识和组成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数的存在和变化规律。
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共计3课时)本单元通过“分类”和“比较长短、高矮、厚薄、粗细等”等课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比较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它们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学会分类和比较的方法。
三单元:走进花果山(共19课时)本单元以加法、减法为基础,逐步引入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等概念,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技能。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
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计2课时)本单元通过“认识左右”等课题,引导学生认识空间方向,为后续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第三单元信息窗3《反比例的意义》青岛版
4.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法、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这种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的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反比例的知识。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我还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首先,我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多次反思环节,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我还组织了评价环节,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反比例知识解决。例如,我给出一个问题:“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3小时后,行驶了多少公里?”,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答案。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改用载重10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辆?”
谈话:请你用反比例知识列方程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解:设需要x辆。
2.自主练习
第1题:用比例解。
想一想:“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
学生判断并讨论: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第7题:明确汇率一定,汇款额与汇费成正比例。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拓展练习
①一个公司,男职员和女职员的人数比是5:3,男职员有45人,女职员有多少人?(用比例解)
②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教室要用地砖360块,用同一种地砖,边长为9米的教室需要用砖多少块?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
(1)买3张青岛到高密的汽车票要270元,买同样的车票,两个人去要多少钱?如果再带3个人去一共要花多少钱?
(2)把2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上,量得它的影子长是米,同时量得旁边电线杆的影长是米。这根电线杆高多少米?
谈话:从第(2)题中你找到测量旗杆或建筑物高度的方法了吗?
24x=960
x=40
口头检验。答略。
[设计意图]充分借助正比例的意义理解题意,发挥学生间互助的作用解决问题。
3、概括小结
谈话:
①:我们在用比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要成正比例关系)
②: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具体步骤是怎样的呢?(a分析判断b找出列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c设未知数列等式d求解e检验写答语)
b:如果学生出现用比例知识解决,就请这个同学为大家讲讲他的想法;
c:如果没有用比例知识解决的,教师启发: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解决这道题呢?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能不能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呢?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关注学生充分利用数学信息的能力,以旧带新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训练了学生应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数学练习一题多解的意识。
四、课堂课教学是在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及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即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然后列出比例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两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青岛啤酒不光是深受我们青岛市民的喜爱,并且早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牌产品,每年青啤公司都要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的优质啤酒。今天让我们跟进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运啤酒”,继续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情境,主动搜集相关数学信息,自主提出问题。
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信息窗4:装运啤酒——正反比例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教材简析:
该信息窗用一个特写的镜头呈现了汽车运输啤酒的情境。通过介绍啤酒装箱中的有关数据,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用比例知识解决的问题,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加强对比,找出在解答方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让学生掌握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确列出比例式。
学生同桌讨论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
补充练习:
2个箱子能装24瓶啤酒,40箱能装多少瓶啤酒?(用比例解)
(关注学生正确找出成正比例的两个量:每箱啤酒的瓶数一定,啤酒总瓶数与箱数成正比例)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将例题稍作改变补充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探究交流,获得新知
(1)独立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设计意图]独立思考是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有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题意,正确解答。
(2)交流想法:
a:可能出现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先求出每个箱子能装几瓶啤酒,再求装480瓶啤酒需要几个箱子,列式为480÷(24÷2);
(3)获取新知
出示课件并讨论:
(1)题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________一定,_________和_________成_______比例关系。
谈话:你能列出比例吗?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结果:解:设装480瓶啤酒需要x个箱子。
24:2=480:x
24x=480×2
2.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独立思考、合作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真正起到了运用思考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2课时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啤酒装箱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啤酒运输中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每个箱子能装多少瓶啤酒?
(2)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
下面我们先来解决“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例题。
1.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因此我注意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青岛啤酒”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