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的来源(修改)

合集下载

道教与温州地名——乐清市

道教与温州地名——乐清市

乐清市:乐清之名因道教上古真仙王子晋来此地吹箫而得。

据隆庆《乐清县志》载:“乐清,盖以王子晋吹箫名也。

”明永乐《乐清县志》记载:“周灵王子名晋,世传来游邑西山上,吹箫于山顶,沐箫于山泉”。

《乐清县地名志》全县综述卷第三章“关于县名的来历”称,“本县县名就是后人据王子晋在箫台山吹箫的传说,又据《尚书•益稷》所谓‘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说法,名县为乐成”。

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二年(908),吴越王钱镠为避朱温之父朱诚的讳,据汉代刘熙《释名》“箫,肃也,其声肃肃而清也”改名乐清沿用至今。

城东街道:位于乐清市区中心,东临乐清湾,南接盐盘街道,西连乐成街道,北镶石帆、天成街道,是乐清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乐清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

辖区内的牛鼻洞、龙山头、云岭、梅湾、黄良、石龙、天场等地都与道教有关。

城南街道:辖区内的清远、丹霞、盖竹、石马北、石马南、石马捕捞等地都与道教有关。

乐成街道:位于乐清市中部偏南,是乐清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其辖区内的乐湖、银潭、沐箫、金溪、郭公山、龙台头等都与道教有关。

白石街道:位于乐清市西南部,距市区10千米。

面积47.9平方千米,人口2.92万人(2008年末)。

辖区内的白石、凤凰、赤水垟、中石门、下马岭、中雁玉甑峰、玉虹洞等都与道教有关。

天成街道:位于乐清市中部,南临乐清湾。

面积9.05平方千米,人口2.02万人(2008年末)。

辖区内的凤凰亦、巨光、巨星、仙垟、金光岙、殿后、龙根等都与道教有关。

北白象镇:是浙南地区的工贸重镇。

该镇东连柳市镇,南濒七里港及温州发电厂,西邻永嘉县,北枕中雁荡山风景区。

104国道和在建的沿海高速公路及规划建设的甬台温铁路三线横贯,温州大桥北桥墩正座落在辖区王官头,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全镇总面积63.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815亩,总人口(常住)89984人。

其辖区内的磐石、鹤浃、双庙、金炉等都与道教有关。

我的家乡 乐清

我的家乡 乐清

我的家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欢迎您到乐清来我的家乡目录家乡概况 (1)家乡简史 (2)发展历程 (4)风土人情 (7)风景名胜 (11)乐清之子 (14)我的家乡II家乡概况市名:乐清(外文名称:Yuèqīng).别名:乐成.行政区类别:县级市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柳市、虹桥、大荆等政府驻地:伯乐东路888号电话区号:0577(以前是05872)邮政区码:325600面积:1174平方公里人口:116万(2000年)地理位臵:浙南丘陵地区沿海小平原乐清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瓯江口北岸。

西北为雁荡山山脉,东南为海积平原。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陆地面积1223.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0平方公里。

境内河(溪)流众多,皆源于西北山区,短而流急,流向东南,注入乐清湾。

乐琯运河和乐虹运河横贯南部,连接众多河道,构成虹桥、乐成、柳市三块水网平原。

有西北部的北雁荡山山脉、中部横亘的白龙山山脉、西南部的白石山(中雁荡山)山脉。

北雁荡山系括苍山南缘支脉,总面积203平方公里,距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1.28亿~1.08亿年,由破火山演化而成,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百岗尖海拔1056.6米,虽属低山区,但锐峰飞瀑造型奇特、神韵优美、意境深邃,是中外驰名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白龙山自永嘉与乐清界上的正江山向东延伸,然后转南直至没入乐清湾,其范围包括清江以南,淡溪以北,主峰海拔716米,次高峰山顶岩石裸露,团团排列,风光独秀。

白石山(中雁荡山)位于市境南部,自淡溪向西南延伸,分两支,其东支跌宕起伏没入乐清湾;西支回环至磐石没入瓯江。

道士岩海拔457米,是中雁荡山风景的中枢,远眺海天相接,俯视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分外迷人。

市境共分大荆、清江、虹桥、乐成、柳市五大水系,总长1034公里,水面面积1997平方米,蓄水量4069万立方米,年均径流总量13.78亿立方米。

乐清地名文化浅议

乐清地名文化浅议

乐清地名文化浅议地名是浓缩的历史,是缩写的文化,地名与历史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乐清是个美丽的地方,其县名就让人沉醉,含有“乐音清和”之意。

一、地名由来相当多的古地名与神话传说相关,乐清县名即是一例,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是以周灵王太子晋在箫台山吹箫而得名,明隆庆《乐清县志》记:“乐清,盖以王子晋吹箫名也。

”二是清道光《乐清县志》所说的,以取“大乐正造士,小成七年,大成九年之义而取名”。

三是本县古有箫台八景之一的云门福地。

[1]“云门”其实是一种乐名,传说是黄帝所作,《周礼》注:“云之出岫,润盖万物,如帝之德,无所不施”,因此用“乐成”来为县命名。

三说中,“王子晋吹箫”得名为历代所肯定。

传说王子晋成仙后跨鹤东来,曾到过东瓯的三个地方,乐清就占了二处:一是仙溪一带;二是县城西侧山上,王子晋垒石作台,吹箫其上,乐声悠扬,响彻四野,引来群鹤飞舞。

王子晋尽兴后便骑鹤离去,因此山名箫台,泉名沐箫,城名乐清。

乐清在五代前一直叫乐成,至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钱武肃王为了避梁太祖父亲朱诚的名讳,就改乐成为乐清,取汉刘熙《释名》中“箫,肃也,其声肃肃而清”之义,依旧与音乐相关。

此后县名不改,一直沿用至今。

至于乐清的村镇地名,命名形式多种多样。

1、以自然地理特征命名。

大荆镇处大荆山旁,据说古时山上有大荆树,故得名。

而芙蓉镇因村得名,相传村人特别喜爱芙蓉,沿村遍植,熏风徐来,香飘十里,所以便被称为芙蓉村。

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据明永乐《乐清县志》记载:“芙蓉山,在山门乡。

其山西南上三峰,有岩石,并高三四尺,森然如芙蓉,红赤相映,因以名村。

”2、以附近山水命名。

白石镇因山得名,北部有中雁荡山,原名白石山,因为山上只有石头而无土木,且山石呈白色,白石镇之名来源于此。

而磐石镇的古名叫盘屿,同样是因其西北部有盘屿山,后明朝初年在此地设卫所,才改称磐石,取“固若金汤,坚如磐石”之意。

北白象镇的得名稍微复杂一点,其镇西南有山,形若象鼻,因此就被称为象山,山上有古塔,名白塔,在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建有寺院,名白塔院,遂名山为白塔山,所以便以山、寺之名合名地为白象。

温州市县区地名来历趣考

温州市县区地名来历趣考

温州市县区地名来历趣考生斯长斯的家乡,它的名字怎样来?在落地生根后、在落叶归根前,这都是每个人“根”本性问题,因为地名从不仅仅是简单符号。

也许对乡邦热爱越深,越难免夜郎自大,即使只以温州11个市、县、区地名为例,小小两字,却音义俱美,深含文化,浓缩着地理、人物、音乐、民间传说......然而,对温州各市县区名,迄今从未见专文全面系统解说,本地府志/市志/县志/区志/地名志/历代地理志/国内相关辞书或语焉不详,或只列一说,或错漏失载。

“名不正,言不顺”,聊佐瓯越人文、历史、旅游之谈助,南航我考证下它们的来历、来源、来龙去脉。

附及:闲来无事,曾将各市县区凑成四字嵌名谣——冷暖温州,白鹿城池,瓯居海中,卧龙港湾,天瑞地安,箫音乐清,山水永嘉,玉苍之南,文成故里,风泰雨顺,千年平阳,百岛洞头。

冷暖温州:据《尚书》,温州最早属于上古大禹划分“九州”中的扬州,得名于唐高宗李治在位时的上元二年(675),据清朝雍正《浙江通志》转引《图经》载“其地自温峤山南,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故名”。

温峤山即温峤岭,在今温州与台州交界处的温岭县内,也是其县名的由来。

南航按,《尔雅》解释“燠,煖也”,《说文解字》解释“煖,温也”。

多米诺骨牌一圈推下来,燠原来是温的孪生兄弟。

明朝《弘治温州府志》转引《图经》,更是把“隆冬恒燠”翻译成白话文般的“冬月,地常暖少寒”,温州正因冬不冷,夏不热,属于宜人的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

生逢其地,南航我曾在应邀为《世界温州人》杂志写的卷首语结尾,表达了“世态再炎凉,人情再冷暖,不辞长做温州人”。

遗憾的是,《辞海》《辞源》解释温州,均只说以在温峤岭之南得名,缺漏了双关义项中的“隆冬恒燠”或“冬月,地常暖少寒”,该打屁股四十大板。

白鹿城池:鹿城,白鹿城,白鹿城池,众所周知,它来自郭璞建城的传说。

东晋晋明帝司马绍太宁元年(323),温州建城,相传大学者、风水大师郭璞正好寓居温州,于是聘请他为总设计师,筑城之际,有白鹿衔花而过。

我的家乡温州乐清市作文

我的家乡温州乐清市作文

我的家乡温州乐清市作文乐清市,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西南部,是温州的一个县级市,拥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从汉字起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依山傍水,素有“桃源谷乡”的美誉。

乐清市被誉为“平江之乡”,有着“温州最美”的沧海桑田,郁郁葱葱的农田,麦青稻绿的河岸,以及楚歌、梦舞弦乐的民间文化,还有古老的茶文化,更是春秋战国时项羽、刘邦的故乡,这里历史贸易发达、文化积淀深厚,有着千百年来的积淀。

乐清市历史繁荣,曾经有“熊然七十二诗”、“唐朝乐清发达”的盛誉,传说乐清有“七十二绝景”,是“温州第一朝鲜”,乐清古典园林“府盛园”是一处古典园林,位于府城西门外南溪之滨,是温州人民热衷文化活动的地方,这里曾是苏堤之景,有着乐清千年来不朽的古典建筑和文化。

此外,乐清市还有梁家山、池塘湖、大湾渔港等自然风光,温州大学、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也相继建立,乐清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不断前进,乐清市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

乐清市文化艺术活动也是蓬勃发展,每年的乐清灯会在全市热闹非凡,每当夜晚,府城的街道上都会熠熠生辉,那一派热闹气氛,令人振奋。

乐清城也有大量优秀的文化活动,不仅有国际性戏剧节,还有国际书法艺术展,有来自海内外的参赛者参加其中,每次活动都是热闹非凡,乐清市的文化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与肯定。

乐清市是我家乡,它充满了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拥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活动繁荣,这里有传统、有新时代,拥有着一个又一个神奇小古镇,看起来既古老又充满活力,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湿地、池塘、河岸,这里拥有许许多多美丽的风景,它让我舍不得离开,让我非常熟悉和深情。

而今,乐清市发展迅速,我们都将心向往之,乐清市的美丽景色正不断的令人惊叹,乐清的文化艺术精彩纷呈,乐清的繁荣程度越来越高,也正在向旅游胜地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和了解乐清,让更多美丽的景观成为游人不了解的神奇。

作为一名本地人,我非常自豪非常热爱我的家乡乐清市,我将永远铭记它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味道,将永远怀念它海纳百川、奔腾不息的繁华景象。

千年古县-乐清

千年古县-乐清

千年古县-乐清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现在是由温州代管的县级市。

乐清历史悠久,自东晋(公元374年)设县,原名乐成县,五代时改称乐清,设县一千六百多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授予“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称号。

乐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俗文化丰富,民族民间艺术多姿多彩。

乐清有多种优秀民间艺术,以黄杨木雕、细纹刻纸为代表的工艺美术艺术尤其引人注目的,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被称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都”。

乐清黄杨木雕
乐清境内雁荡山以山水奇秀著称,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雁荡山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灵峰与灵岩、大龙湫并称“雁荡三绝”,是雁荡精华之所在。

2004年,雁荡山获准授牌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又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山大泥鳅飞瀑
乐清位于温州,县域经济发达,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38.4亿元,位列县域经济百强34位,其中境内柳市镇、虹桥镇、白象镇都为经济强镇,其中柳市镇被称为“中国电器之都”。

中国电器之都-柳市镇。

作为台州人,九个县市区的地名由来,你知道几个?

作为台州人,九个县市区的地名由来,你知道几个?

作为台州⼈,九个县市区的地名由来,你知道⼏个?台州,前⾝为临海郡,三国吴太平⼆年(公元257年)分会稽郡东部建郡,以郡治初在临海县⽽得名;隋时郡废;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设置台州,以境内天台⼭⽽得名,台州这个地名从此开始使⽤;明清两代为府;民国时为专区;中华⼈民共和国成⽴后称地区。

1994年8⽉22⽇撤地设市,以椒江、黄岩、路桥三区为市区。

归结台州及其现境域历史上县级区域的命名,⼤致有8类:以⼭⽽得名;以⽔⽽得名;以区位地形⽽得名;以纪念某事或某⼈⽽得名;取吉祥之意⽽名之;帝王赐名之;因重名且得名晚⽽改名;因避讳⽽改名。

椒江 ↑椒江原本是灵江下游靠近出海⼝⼀段的江名,其名始见于宋。

椒江区的前⾝是海门直属区。

海门⼀名,是因椒江⼝江南⽜头颈和江北⼩圆⼭南北对峙,状如⼤门⽽得名。

明洪武⼗七年(1384年),明廷遣信国公汤和巡视东南海防,⼆⼗年(1387年)⼆⽉,于临海三⼗⼋都地置海门卫指挥使司,⼗⼀⽉拆黄岩城墙筑海门卫城。

海门⽼街 黄岩 ↑黄岩区的前⾝为永宁县。

唐⾼宗上元⼆年(675年)四⽉,分临海县南部置永宁县,以永宁⼭(今⽅⼭)⽽得名。

唐⽞宗天宝元年(742年)九⽉“丙寅(⼆⼗四⽇),改天下县名不稳及重名⼀百⼀⼗处”,时因全国有4个永宁县,仅保留河南府永宁县,台州的永宁改名黄岩。

县名以县西有黄岩⼭,⼭顶有黄褐⾊巨⽯⽽得名。

路桥 ↑北宋时即有此名,以地处平原⽔⽹地带,路路有桥⽽得名,属黄岩县。

后改称新安镇。

清末始称路桥镇。

1994年台州撤地设市后为市属区。

⼗⾥长街 临海 ↑三国吴黄武、黄龙年间(公元221—231年)分章安县西部境域建县,以境内临海⼭得名。

临海⼭即今城西北10公⾥的⽩马⼭,海潮上溯灵江到此为⽌,故有此名。

1986年3⽉撤县建市。

括苍⼭ 临海古长城温岭 ↑温岭市的前⾝为太平县。

民国初年,内务部遍查地名,全国有5个太平县,分别分布在安徽、⼭西、浙江、四川、江苏,安徽太平设,另外4个太平县均改名。

浙江各市(县)名字的由来

浙江各市(县)名字的由来

1浙江各市(县)名字的由来(转载) 来源: 郑贝贝的日志 杭州市:杭州古称钱唐。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

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

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

上城区:南宋皇城居南,后习惯以南为上,故名。

1949年置上城区。

下城区:1949年建下城区,在故皇城北,以南为上北为下习称得名。

西湖区:以境内有西湖而得名 滨江区:位于钱塘江南岸,以濒临钱塘江而得名 江干区:因地处钱塘江北岸,故名江干。

拱墅区:以境内有拱宸桥、湖墅而得名。

萧山区:因县治西部有萧山而得名。

《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

余杭区:《太平寰宇记》卷93杭州余杭县引《郡国志》云:夏禹东去,舍舟船登陆于此,乃以为名。

建德市:建德县名因封建德侯而来,取建功立德之义。

富阳市:古称富春,东晋太元十九年(394),为避简文帝生母太后郑阿春讳,更名为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

临安市:据《太平寰宇记》卷93杭州临安县:“临安山,县取此为名。

” 桐庐县:《方舆胜览》卷5建德府《山川》载:桐君山“在桐庐。

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庐”。

淳安县:明《嘉靖淳安县志》卷1《风俗》称:“兹邑旧以淳而易安得名” 宁波市:宁波古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贸阝、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

公元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

江北区:因地处甬江、余姚江北,故名。

海曙区:因区内有一座建于唐代的鼓楼——“海曙楼”而得名。

地理赏析雁荡山麓,温州乐清

地理赏析雁荡山麓,温州乐清

地理赏析雁荡山麓,温州乐清乐清的概述乐清,是浙江东南部沿海的一个县级市(温州市代管),位于温州北翼,东临乐清湾(在瓯江入海口北侧,湾口是洞头区各岛屿,由雁荡山山脉延伸部分海侵后形成。

这里的滩涂及沿海是浙江省蛏、蚶、牡蛎三大贝类的养殖和苗种基地)。

乐清市陆地面积1391平方千米,市政府驻城东街道,常住人口为146.4万。

注意,浙江南部的瓯江,曾名永宁江、永嘉江、温江等,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江,干流全长388千米。

瓯江发源于丽水百山祖西北麓,自西向东流,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流经丽水、温州等市,在温州注入东海。

瓯江上游是重要的水电开发地区,而中下游航运业发达,且为浙江省主要工农业经济区。

乐清的历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析永宁县置乐成县。

隋开皇十二年(592年),省乐成县入永嘉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永嘉县置乐成县,后旋废。

载初元年(689年),再置乐成县。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为避梁太祖父朱诚之讳,吴越国奏改县名为乐清。

1993年9月,撤县设市,即为县级乐清市。

注意,乐(音同越)清一名,源自乐成(又作“乐城”)。

乐成一名,来历不明,多以为与王子晋(姬姓,名晋,周灵王太子)有关,即“乐清,盖以王子晋吹箫名也”。

相传,王子晋修炼成仙后,在嵩山飞升,骑白鹤南下,经过此地,并在西山上垒台吹箫,奏《尚书》所载的“箫韶九成”,故以为名。

乐清的自然乐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为雁荡山山脉(主峰百冈尖海拔1056.6米)、中部横亘的白龙山山脉、西南部的白石山(中雁荡山),东南为冲积、海积平原。

乐清境内河(溪)流众多,短而流急,注入乐清湾。

其中,乐琯(音同管)运河和乐虹运河横贯南部,连接众多河道。

注意,雁荡山可分为两个部分,北雁荡山(狭义雁荡山)在乐清境内。

雁荡山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白垩纪流纹质破火山(火山口受到破坏形成的山体),有奇峰一百零二个,七溪一涧、十八瀑等胜景,被誉为“东南第一山”。

我的家乡 乐清

我的家乡 乐清

风景名胜
风景名胜Biblioteka 风景名胜夫 妻 峰
乐清欢迎你!
乐(yuè)清市,是中国浙江省辖县级市, 由地级温州市代管,地处浙南丘陵地区沿 海小平原,东临乐清湾与台州为邻,南濒 瓯江和温州市区相望,地理坐标北纬 28°07′,东经120°57′。全市陆域面 积1223.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70平方千米。 乐清市经济发达,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 早、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南部 柳市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低压电器之都,温 台模式的发源地。北部的雁荡山是中国十 大名山之一,号称东南第一山,为国家首 批5A级旅游景区,获“国家地质公园”称 号。
(王十朋像)
文人墨客
《宠示帖》是王十朋唯一传世墨宝 (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 )
乐清美食
白象香膏 清江三鲜面
糯米饭 松膏
风景名胜
雁荡山
雁荡山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 名山之一。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 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素有“海上名 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 山”。 雁荡山和普陀山 还有西湖 浙江三个景区同时被 列入中国首5A级景区 20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 园,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两千万年以前,是中生 代晚期亚洲大陆边缘的一座典型的复活型破火 山,它记录了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完 整地质演化过程,它是流纹岩地貌的天然丛书。
在我市的圆木家生,要算 象阳汤西村朱家的最著名、 最具代表性了。据其宗谱 载,汤西圆木工艺始于明 初,发展至清初,该工艺 形成庞大群体,有400多 家作坊。其工艺流程之完 善之精致,其构思之巧妙, 制作之细密,形态之雅致, 使用之经久,以及绿色环 保,都达到了空前程度, 可谓工艺精品了
文人墨客
乐清是浙南古邑,置县迄今计1600余年历史, 境内川原秀美。至宋代,乐清文学、书画之 翁卷 事开始兴盛。历史上出现过贾如规、王十朋、 翁卷、刘黻、李孝光、赵立夫、朱希晦、章 李孝光 王十朋 纶、高友玑、何白、赵士桢、侯一元等名人。 南宋状元王十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书 法名重当世。刘黻是诗文名家,有“源远泉” 三字摩崖书法存世。其后元、明两朝,乐清 高友玑 章纶 文坛名家辈出,元有李孝光,元末明初有朱 希晦,明有朱谏、李经敕、何白等,其中何 白被誉为诗书画三绝,自清一代,书画名流 赵士桢 俊士亦复不少。民国时期,施公敏之国画、 胡奉尘之书法有口皆碑。

浅谈乐清民俗

浅谈乐清民俗

民俗学与生活论文题目:浅谈乐清民俗完成时间:2015 年 12 月 20 日一、乐清简介在温州的东南部的一隅有一个海湾,叫乐清湾,它的西岸就是我的家乡——乐清。

乐清市地处浙南丘陵地区沿海小平原,东至东海之乐清湾,与玉环县相望;东北至湖雾镇北面的羊角洞,与温岭市为界;南隔瓯江,与温州市区相望;西达北白象镇琯头西北的乌牛码道附近,与永嘉县接壤;北到智仁乡赵家辽村,与台州市相邻。

乐清市经济发达,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南部柳市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低压电器之都,温台模式的发源地。

北部雁荡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号称东南第一山,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乐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降水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光照适宜。

乐清本地绝大多数属古代福建移民。

方言主要有四种,县西瓯语柳市话、县城瓯语乐清话(城关)、县东瓯语虹桥话、北部属于台州黄岩方言区,一般以清江为界。

其中柳市话使用人口约五十万,通行于柳市平原和洞头县部分岛屿。

因温州是瓯江流域最大城市,所以在外瓯语又被误统称为温州话。

二、乐清传统民俗㈠节日习俗乐清节日习俗与浙江各地习俗大同小异,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几个重要的节日。

⒈除夕和春节过年对乐清人来说大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了吧。

从年关将近开始就有冬至吃汤圆、晒酱油肉和鳗鲞、捣年糕等。

农历廿四以后,家家户户要祭灶、掸新、贴春联。

廿九、三十晚上全家团聚,吃“分岁酒”,也就是年夜饭,然后长辈向晚辈分发压岁钱。

初一凌晨,每家每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

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

新年的第一顿饭上要放上一些年糕,寓意年年高升。

初二初三开始探访亲友、去邻居家串门等。

介绍乐清的历史作文600字

介绍乐清的历史作文600字

介绍乐清的历史作文600字《乐清的过去》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乐清的历史。

乐清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啦!在古代的时候,这里可是个很重要的地方。

有好多勤劳勇敢的人生活在这里。

你们知道吗?乐清以前有很多美丽的古建筑。

比如说那古老的寺庙,它们有着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风格。

就像能仁寺,那里面的佛像看起来可慈祥啦。

还有啊,乐清曾经是个贸易很发达的地方。

人们会把自己种的粮食、做的手工艺品拿到集市上去卖,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

以前的乐清,道路可没有现在这么宽敞,房子也没有这么高。

但是人们都很努力地生活,让这个地方变得越来越好。

现在的乐清,是以前的人们一步步努力建设出来的。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也要记住乐清的过去哦!《乐清的历史故事》小朋友们,乐清的历史就像一本有趣的故事书,让我给你们讲讲吧!很久很久以前,乐清这里是一片美丽的土地。

那时候,人们靠着种地和捕鱼为生。

他们每天早早地起床,去田里干活,或者到海边捕鱼。

有一个传说,在乐清的一座山上,住着一位神仙。

这位神仙会帮助那些善良勤劳的人。

有一次,村里遭遇了旱灾,庄稼都快干死了。

大家一起去山上求神仙帮忙,神仙被他们的真诚感动,下了一场大雨,救活了庄稼。

随着时间的推移,乐清慢慢有了更多的人。

他们开始做生意,把乐清的东西卖到别的地方,也把外面的好东西带回来。

还有呢,乐清曾经出过很多很厉害的人,他们有的读书很厉害,有的打仗很勇敢。

这就是乐清的历史,是不是很有趣呀?《说说乐清的历史》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乐清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吗?乐清的历史可长啦!以前啊,这里到处都是山和水,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

他们种水稻、种蔬菜,养着鸡和鸭。

有一次,一个勇敢的人发现了乐清的一个山洞,里面藏着很多宝贝。

这个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整个村子,大家都很开心。

慢慢地,乐清发展起来了。

人们盖起了房子,修起了路。

还开了很多小店铺,卖各种各样的东西。

而且呀,乐清以前还有很多好玩的节日。

在过年的时候,大家会一起放鞭炮,吃好吃的。

介绍温州乐清的英语作文

介绍温州乐清的英语作文

介绍温州乐清的英语作文Wenzhou Leqing,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Zhejiang Province, is a beautiful and vibrant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e. It is known for its picturesque landscapes, delicious cuisine, and friendly people.Leqing is a city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It ha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is home to many historical sites and ancient relics. The most famous of these is the Yandang Mountain,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known for its stunning natural scenery and unique rock formations. Visitors can also explore the ancient town of Jiangnan, which is filled with well-preserve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charming streets.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Leqing is its delicious cuisine. The city is famous for its seafood, especially the fresh and succulent seafood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Local specialties include braised fish, seafood hotpot, and shrimp dumplings. The city is also known for its sweet andsavory snacks, such as rice cakes, sesame balls, and fried dumplings.In addition to its natural beauty and delicious food, Leqing is also a city with a vibrant and dynamic culture. The city is home to many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such as the Lantern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se festivals are celebratedwith colorful parades, traditional performances, and delicious food.Leqing is also a city with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and hospitality. The people here are known for their warmth and friendliness, and visitors are always welcomed withopen arms. The city has a lively and bustling atmosphere, with bustling markets, lively teahouses, and vibrant street performances.In conclusion, Leqing is a city with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stunning natural scenery, delicious cuisine, and friendly people. It is a place where tradition andmodernity coexist, creating a unique and vibrant atmosphere.Whether you are a history buff, a foodie, or a nature lover, Leqing has something to offer for everyone. It is truly a hidden gem in China, waiting to be discovered.。

乐清市其他

乐清市其他

乐清市其他乐清是我的故乡,温州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坐落在温州市区东面,与永嘉县接壤。

乐清是一个具有17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中国市井民俗画之乡,中国柳市木雕之乡,是中国著名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乐清又有“北雁荡”之称。

因境内有雁荡山而得名,它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口南岸,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其南、西、北三面环山,东南临海。

境内层峦叠嶂,千峰竞秀,有97峰,其中以七十二峰为最,其景有峰、嶂、洞、瀑、门、潭,有云海、雾涛、霞光、奇峰、异洞等自然景观。

自古就有“海上名山”之誉。

乐清人杰地灵,据考证乐清先后出过进士34名,其中有唐代宰相叶限,宋代尚书叶适,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明代刑部侍郎李桓等一批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

柳市原是温州的一个小村落,从九十年代起发展成了乐清市的工业重镇。

当时乐清不仅柳市这样的小镇兴旺,其他如虹桥、湖雾、翁垟、白石、双峰、淡溪、北白象、蒲岐、天成、清江等都成了小型企业的聚集地。

这些小镇不仅形成了专业村,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成了远近闻名的强镇。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向往绿色环保、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

大自然赋予了乐清太多美好的东西,优美的风景,怡人的空气,使乐清成了旅游度假的理想场所。

乐清有全国唯一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大型人居城市——柳市镇。

柳市镇还被授予“中国泵阀之乡”、“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电器产业基地”、“中国低压电器之都”、“中国电器之都功勋章”等荣誉称号,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办民营经济的一个成功典范。

乐清是世界上第一个超过100万吨粮食生产基地,是中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由于乐清市四面环山,中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极其适宜种植水稻。

因此有“天下粮仓”之美誉。

乐清的果树种类很多,特别是桔子、青枣等水果享誉全国。

柳市蜜桔更是被誉为“桔中之王”。

介绍乐清的历史作文600字

介绍乐清的历史作文600字

介绍乐清的历史作文600字《乐清的过去》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乐清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故事的地方。

很久很久以前,乐清就有人居住啦。

那时候的人们靠种地、捕鱼为生。

他们勤劳勇敢,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自己的生活。

在古代,乐清还出了很多有名的人物呢。

比如王十朋,他特别聪明,读书很厉害,后来还做了大官,为老百姓做了好多好事。

还有呀,乐清有很多古老的建筑。

像那些古老的寺庙,它们经历了风风雨雨,依然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像在给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以前的乐清,交通可没现在这么方便。

人们出门大多走路或者坐马车。

但是大家还是过得很开心,很满足。

现在的乐清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发达啦。

但我们可不能忘记它的过去哦!《乐清的历史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乐清的历史。

乐清以前可不叫这个名字,经过了好多变化才有了现在的称呼。

听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乐清这里经常发大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

后来有一位很厉害的官员,他带领大家一起治水,修了很多堤坝,这才让大家的生活慢慢好起来。

乐清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比如说有一个关于神仙的故事,传说有神仙在乐清的山上休息过,所以那座山变得特别有灵气。

在过去,乐清的人们会在一些特别的日子里举行热闹的活动。

比如过年的时候,大家会一起舞龙舞狮,可好玩啦!虽然过去的日子没有现在这么多好玩的玩具和好吃的零食,但人们都很团结,互相帮助,生活得也很幸福。

《乐清的历史之旅》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开启乐清的历史之旅吧!乐清有着很长很长的历史呢。

早在几千年前,就有祖先在这里生活啦。

以前的乐清可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都是一些小房子和农田。

人们每天早早地起床去田里干活,虽然辛苦,但是大家都很努力。

乐清还有很多古老的手艺。

比如说做木雕,那些手艺人能把一块普通的木头变成精美的艺术品,真的太神奇啦!曾经,乐清的街道很窄,人们买卖东西都在小小的集市上。

现在可不一样啦,到处都是大商场。

这就是乐清的历史,是不是很有趣呀?。

说说乐清县的来历

说说乐清县的来历

说说乐清县的来历“邑取大乐正造士,小成七年,大成九年之义,因名乐成。

”后梁钱氏以避梁祖讳改名乐清。

晋孝武宁康二年(374),分永嘉郡之永宁县置乐成县,属永嘉郡,建县从此开始。

南朝宋、齐、梁、陈因之。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永嘉郡立处州,乐成属处州。

开皇十二年,改处州为括州,省乐成县入永嘉县,地属括州永嘉县。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括州改为永嘉郡,乐成地属永嘉郡永嘉县。

唐武德五年(622),析永嘉县复置乐成县,属东嘉州。

武德七年,复省乐成县入永宁县;上元二年(675)置温州,乐成地属温州永嘉县。

载初元年(689),分永嘉县复置乐成县,为上县,属温州。

天宝元年(742),改温州为永嘉郡,乐成县属之。

乾元元年(758),永嘉郡复改为温州,乐成县属之。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为避梁太祖父朱诚之讳,奏改县名为乐清,属温州。

后晋天福四年(939),乐清县属吴越国温州静海军节度。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温州降为军事州,乐清县属两浙路温州军事州。

政和七年(1117),温州升为应道军节度,乐清县属之。

南宋建炎三年(1129),罢军额复温州,乐清县属两浙东路温州。

咸淳元年(1265),温州升为瑞安府,乐清县属之。

元至元十三年(1276),乐清县入元版图,属江淮行省浙东道温州路。

至正二十七年(1367)乐清县归附于朱吴。

明洪武元年(1368),改路为府,乐清县属浙江行省温州府。

洪武九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乐清县属浙江布政使司温州府。

清顺治三年(1646),乐清县入清版图,至宣统三年(1911)均隶属浙江省布政使司温处道温州府。

辛亥革命爆发后,温州成立军政分府,乐清属之。

1949年5月,乐清县解放,隶属浙江省第五专区。

10月,第五专区改名为温州专区,乐清县属之。

1968年,温州专区改为温州地区,乐清县属之。

1981年9月,温州地、市合并,称温州市,实行市辖县体制,乐清县归温州市管辖。

1993年9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乐清县,设立乐清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乐清县的行政区域为乐清市的行政区域。

温州各区县市的地名由来

温州各区县市的地名由来

温州各区县市的地名由来温州:据《浙江通志》引《图志》:“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唐上元二年(675年)得名江心屿鹿城:相传,置永嘉郡筑城时有白鹿衔花之瑞,故名“鹿城”瓯北眺望市区瓯海: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载:“瓯居海中”梅雨潭龙湾:1984年设立龙湾区,区名源于境内的龙湾乡永昌堡洞头:以境内的洞头岛得名仙叠岩永嘉:取自“水长而美”的意思,永是水长之意,嘉是美好之意楠溪江乐清:据民国《乐清县志》:“邑取大乐正造士,小成七年,大成九年之义,因名乐成。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为避梁太祖父朱诚之讳,奏改县名为乐清雁荡山瑞安:据《瑞安县志》:“天复二年(902年)有白乌栖县之集云阁,以为祥瑞,更名瑞安。

”寨寮溪平阳:平阳建县于西晋太康四年(283),初名始阳,寻改横阳。

据《郡县释名》浙江卷下:“晋名始阳县,以地有阳屿也,寻改名横阳,则又取横屿及横阳江之义。

”。

始于其改名当年(914年)。

由横阳而改平阳,或含和平之吉祥寓意南麂列岛泰顺:明景泰三年(1452年)置县,景泰帝以“国泰民安,人心归顺”之意赐名“泰顺”泰顺廊桥文成: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南田(今属文成县)人,死后追谥“文成”。

县名即由此而来百丈漈苍南:因处于玉苍山之南,故得名苍南玉苍山龙港:1982年4月,温州市政府批准建立苍南县沿江港区,后改名龙江港区。

划龙江公社的金钗河、江口、下埠和沿江公社的方岩下、河底高等五个大队(渔村)作为港区建设基地建设港口城镇。

1983年时任温州市副市长胡显钦再三嘱咐,要走群众路线把名字取好。

陈君球回去之后,听取了多方面意见。

鳌江古称青龙江,当时,港区干部陈君亮提出取名“龙江镇”的建议。

陈君球在此基础上建议镇名取龙江的“龙”字加港区的“港”字,叫“龙港”。

新建城镇取名“龙港镇”的建议得到了不少干部群众的认可。

龙港。

乐清部分姓氏由来及分布

乐清部分姓氏由来及分布

乐清豆瓣居然有此等好贴——【转】乐清部分姓氏由来及分布诸姓绝大多数由南方直接或辗转迁入。

现有人口中,祖先从福建迁入的占70%以上,从河南等北方省份及邻近县份迁入的也占一定比例。

仅有1人的姓氏有124个,多数人是近10余年来从内地因婚嫁而迁入的女性。

土著姓氏无考。

居民以聚族而居为主要特征,如“翁垟陈”、“地团叶”、“象山郑”等比比皆是。

但集镇和交通便利的村落姓氏较多,最多者为乐成镇,有姓氏228个,依次有柳市、虹桥、南塘、大荆、清江等镇,边远山区则较少。

据现存宗谱资料记载,最早迁入的是龙门金氏(系汉室宗亲)。

西汉后期,为避新莽乱出逃,后改刘为金姓,隐居邑东龙门(今西联乡郭路)。

此后历代均有迁入者,以五代、宋居多。

由于姓氏较多,看着比较烦,大家可以试着用ctrl+f。

丁姓沙头宗:始迁祖丁亨楚,原籍仙居横溪。

宋嘉定十五年(1222)人赘鹿坦(今城北仰根)。

后裔转迁沙头。

天成巉头宗:始迁祖丁明选,字宗宁,原籍闽漳州。

明永乐间(1403—1424)从温州转迁巉头。

万姓万桥宗:始迁祖万启,原籍绍兴。

唐天祐间(904—907)从温州水心转迁乐成,后定居万桥(以姓名村)。

后裔分布樟岙、响岩门等地。

马姓山前马宗:始迁祖马云阐,字澄海,原籍闽。

元初从玉环迁入湖潢(今湖横),后裔转迁山前马(以姓名村)。

舟山头宗:始迁祖马廷谏,原籍闽泉州。

元至元至元贞间(1271—1297)从温岭转迁舟山头。

马良宗:始迁祖马德,字万甫,原籍陕西平凉。

元至大四年(1311)为乐清县尉,遂定居县城。

后由其孙转迁马良。

閤口宗:始迁祖马唐雍,字万丰,为马德之弟,随兄来乐,因见閤口景色优美,遂定居于此。

后裔分布大荆、水涨等地。

方姓大崧宗:始迁祖方绮,原籍河南开封。

唐乾符元年(874),为银青光禄大夫兼骠骑将军。

次年由守闽调防平阳。

朱温篡唐后,弃官避居大崧。

后裔分布南阳、信岙、淀岙、坂塘、乐成等池。

王姓左原宗:始迁祖王隆,字文盛,原籍山西并州(太原)。

温州乐清导游词

温州乐清导游词

温州乐清导游词(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导游词、主持演讲、策划方案、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工作总结、文秘知识、条据书信、行政公文、活动报告、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shop. I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guide speeches, presiding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self-identification, work summary, secretarial knowledge, letter of regulation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activity repor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正文内容乐清市,是中国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地级温州市代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清地名的由来:
子晋吹箫说
王子晋成仙后跨鹤东来,曾到过东瓯三处地方: 一是大荆仙溪一带,故该处有山名仙亭(通停),有 水名仙溪,仙桥,仙杖峰。
二是到了县城西侧山上,垒石作台,吹箫其上,吹罢 在台下泉水中沐涤其箫,故山名萧台,泉名沐箫,后 又建沐箫寺,山下有一座桥叫萧台桥,一条巷叫萧台 巷。 三是到过今瑞安与温州交界的山上,故山名吹台。
西塔
• 建于明代
• 白鹤寺传承着乐清本土 文化,曾多次重建, 1994年8月21日的17号 台风吹毁了古老的白鹤 寺。2004年白鹤寺迁建 到双瀑景贤亭东首。但 白鹤寺的晨钟,携千百 年人文沉淀,一直回响 在乐清人的心头。
白鹤晨钟
• 双瀑飞泉
• 乐成八景:
• • • • 白鹤晨钟、双瀑飞泉、 萧台明月、东塔云烟、 西岑松雪、紫芝晚磬 云门福地、盖竹洞天
箫台山 簇簇峰峦遍四周,神仙旧隐叹今非。 溪中不见金沙出,山外空惊白鹤飞。 石上瀑泉清照眼,竹间岚气冷袭衣 玉箫声断人何处,千古云烟锁翠微。
注:周,苏东坡的好友,在乐清任县令时写下的七律。
பைடு நூலகம்塔
• 建于北宋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 乐清知县葛逢把九牛山塔迁到 东塔山。东塔初建时九级,青 砖结构,六面空心楼阁式,每 层出檐,檐下嵌石雕佛像。公 元1156年,东塔山天空出现五 彩祥云,第二年王十朋考中状 元,人们又把东塔山叫做“文 峰”,逐渐形成“乐成八景” 之一,——东塔云烟。东塔毁 于文革,1996年重建,现存东 塔七级,高约16米,苍老古朴, 是乐成镇千年古镇的标记。
14个镇8个街道
8个街道14个镇3个乡
乐清:7分山2分水1分地
乐清的气候
• 乐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全年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降水量充沛, •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光照适宜。 年平均气温17.7℃,1507毫米,全年无霜期 258天。
乐清地名的由来:
子晋吹箫说
乐清乡土文化
乐清的起源
• 乐清市陆域面积1174平 方千米,海域面积249平 方千米。境域:东至东 海之乐清湾,与玉环县 相望;东北至大荆镇北 面的羊角洞,与温岭市 为界;南隔瓯江,与温 州相望;西达北白象镇 珀头西北的乌牛码道附 近,与永嘉县接壤。 • 总人口124.05万,有40 多万乐清人在外经商, 同时将近70万的外来人 口在乐务工。
源于王子晋和箫台山,传说王子晋在箫台山 顶垒石弄箫奏乐,乐音清和,引来群鹤飞舞;在 箫台山下溪泉中沐箫,兴尽跨鹤离去。“乐”指 的是音乐,读“yuè”;“成”是古代的一个音乐 术语,指乐章。 东晋宁康二年(374年)乐 清设县,以他垒石吹箫的传说,把县名叫做“乐 成”... 乐成建县之始,就与音乐有了不解之缘。 公元908年,为避后梁太祖朱温父朱诚之讳, 吴越王钱镠奏改乐成为乐清。“清”与“浊”相 对,是“清越”、“高”的意思,也跟音乐有关。
夫妻峰
大龙湫
中雁荡山
淡溪水库
芙蓉黄金溪
乐清中心公园
乐清体育中心

北雁荡山
• 海上名山 • 东南第一山
雁荡山:名字的由来
• 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 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 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 • 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为北雁荡山, 南雁荡山(泽雅境内)。还有东雁荡山 (平阳境内),西雁荡山,中雁荡山
•雁荡山
晋王羲之在《游四郡记》中曾述及的方城山,据考证即
今雁荡山羊角洞景区; 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张又新、贯休等都曾到乐清游 历,并各有诗文记游, 南朝刘宋时,时任永嘉太守的谢灵运多次到乐清,并留 下多篇吟诵乐清山水的诗篇; 徐霞客情有独钟雁荡山,在其一生中走遍神州大地,曾 经三游雁荡,并写下长文详细记述。
• • • •
沈括与雁荡山 沈括赞:“温州雁山,天下奇秀”, 沈括在观察游览雁荡的同时,了解了雁荡的开发历史, 他访问了当地老人,得知雁荡山早在晋以为世所知。 沈括非常仔细地观了雁荡山的特殊地貌,在《梦溪笔谈 雁荡山》文中对雁荡山地质、地貌作出了精辟的论断, 提水流侵蚀作用的主张。 名山雁荡因为沈括而名广中国,闻于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