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

合集下载

芣苢诗歌鉴赏

芣苢诗歌鉴赏

芣苢诗歌鉴赏《芣苢》诗歌原文如下: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鉴赏:“芣苢”,又作“芣苡”,就是车前草这首诗歌是当时的人们在采车前草的时候所唱的一首诗歌。

这首诗歌也是一首赞颂人们集体劳动的歌谣,反映了当时妇女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

这首诗歌的节奏明快,音律婉转,富有民歌情调。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都是重章叠句的形式,但是像《芣苢》这首重叠的如此之多的诗词也是非常少见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章,采采两字,按照《诗经》里面所有的诗词来说,我们可将采采理解为采了又采,也可以理解为各种各样。

然而在这首诗里面,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说它采了又采在这首诗歌里面是最为合适的。

到了第二句,薄言这个词在这首诗歌里面是没有意义的,是一个语气助词。

采这个字与之前的意思一样,没有变化。

诗歌里面的第三句重复了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了第二句,只改动了其中的一个字。

所以整个第一章的意思就是:人们去采芣苢,采到了芣苢。

这样的重复并没有结束,第二章和第三章就是在重复第一章,仅有的改动是在每章的第二句和第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整个《芣苢》有三章十二句,但只有六个动词,分别是: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动词不断的变化,而其余的是一直重叠,这样的写作手法简直太少见了。

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很有它特殊的效果。

在不断的重叠当中,产生了简单、轻快,循环往复的音乐感。

与此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之中,又表现出了采芣苢时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诗中没有描写采芣苢的人,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能很清楚地感受到他们的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体现出来。

这种简单重叠的诗歌,确实是适合很多人一起唱才有意思。

高一语文必修课芣苢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课芣苢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课芣苢知识点芣苢,又称为荠菜、必拉、茼蒿等,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野菜。

在高一语文必修课中,芣苢的知识点也属于重要的文化知识之一。

本文将从芣苢的起源、文化意义、烹饪方法以及与人生哲理的联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芣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据史书记载,芣苢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是一种古老的蔬菜品种。

在古代,人们以芣苢作为农田的边界标志,用它来勾勒出自己的领土,从而保护自身的权益。

这种种植方式既符合实用的需求,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感。

因此,芣苢不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次,芣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古人常常把芣苢与持家、温良恭俭、勤俭节约等美德联系在一起。

在《诗经·邶风·柏舟》一诗中就写到:“芣苢在车,束辔备辙”,这里的芣苢可以理解为谨慎、勤勉和节约的象征。

古人用芣苢来形容贤良淑德之人,强调了勤奋、谨慎对于凡事的重要性。

因此,芣苢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符号。

芣苢的烹饪方法也是值得探讨的一点。

在北方地区,芣苢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食。

它有着清热利湿、开胃健脾的功效,被誉为清明节必备的蔬菜之一。

芣苢可以凉拌、加糖煮食、炒肉丝、炒鸡蛋、煮汤等多种方式进行烹饪,每一种制作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口味和韵味。

例如,芣苢炒蛋清香爽口,芣苢糖水甜而不腻,令人垂涎欲滴。

芣苢的烹饪方法丰富多样,使其成为一道美味可口又兼具营养的佳肴。

除了在烹饪领域中的应用外,芣苢还与人生哲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芣苢生长在土地中,需要阳光和雨水的滋润,才能健康成长。

人生也如同芣苢一样,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芣苢的生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大风、寒冷等不利因素,但它总能顽强地生存下来。

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告诉我们在逆境中要坚持不懈,永不言败。

因此,芣苢既是一种植物,也是一种哲学。

总的来说,芣苢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芣苢》课件

《芣苢》课件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 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概括描述。
[参考答案]
(3)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 (2分)一派欢 快的劳动景象。(2分)
《芣苢》一诗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案 (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 全诗三章十二句, 只有动词 (“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 其余全是重叠。 (2)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 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 产生了简 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 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 又生动地表现 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出自《诗经》的成语
•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 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 《诗经·国风·周南》: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巧言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 《诗经·小雅》: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 【鹊巢鸠占】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
置。 • 《诗经·国风·召南》: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 呦呦: 鹿鸣叫声。 • 苹: 一种生在陆地上的野生植物,是鹿喜欢吃的植物。 • 承: 奉送。筐: 盛币帛的竹木编织容器。 • 将: 进献。 • 周行: 从西周之地通向各地的大道,引申为大道、正
道;此处用引申义。 • 蒿: 青蒿、黄花蒿,菊科,鹿喜食之,味香,也可以
入药。 • 视: 示,显示。 恌(tiāo): 同佻,轻薄。 • 则: 效法。 傚: 效法;字同“效”。 • 燕: 宴乐。 敖: 遨游,自由自在。 • 芩(qín): 蔓苇,与芦苇同属。一说是一种与苹、蒿
‘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

诗经芣苢注音版

诗经芣苢注音版

诗经芣苢注音版
《诗经·周南·芣苢》的原文为:
采c ǎi 采c ǎi 芣f ú 苢y ǐ,薄b ó言y án 采c ǎi 之zh ī。

采c ǎi 采c ǎi 芣f ú 苢y ǐ,薄b ó言y án 有y ǒu 之zh ī。

采c ǎi 采c ǎi 芣苢,薄b ó言y án 掇du ō之zh ī。

采c ǎi 采c ǎi 芣苢y ǐ,薄b ó言y án 捋lu ō之zh ī。

采c ǎi 采c ǎi 芣苢y ǐ,薄b ó言y án 袺之zh ī。

采c ǎi 采c ǎi 芣f ú苢y ǐ,薄b ó言y án 襭之zh ī。

关于这首诗的注释有很多种,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注释:
芣苢(f ú y ǐ):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

采采:茂盛的样子。

薄言:发语词,无义。

有:取得,获得。

掇(du ō):拾取,摘取。

捋(lu ō):从茎上成把地采取。

袺(ji é):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xi é):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这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车前草的诗,全诗反复地描绘了她们在采摘过程中的动作,展现了劳动的欢快之情。

诗经芣苢的赏析

诗经芣苢的赏析

诗经芣苢的赏析《芣莒》,诗选自《诗经·国风·周南》。

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

可以体悟天地人间的节律。

这是一首劳动歌谣。

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诗经周南芣苢的赏析,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芣苢的赏析“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

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

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

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

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

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

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

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这话虽说想像的成分多了些,体会还是很准确的。

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确是合适于许多人在一起唱;一个人单独地唱,会觉得味道不对。

袁枚曾经嘲笑地说:“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类,均非后人所当效法。

今人附会圣经,极力赞叹。

章斋戏仿云:‘点点蜡烛,薄言点之。

诗经芣苢的译文

诗经芣苢的译文

诗经芣苢的译文
哎呀呀,咱来说说《诗经·芣苢》的译文哈。

这“芣苢”呢,就是车前草。

原文是这样的: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那咱就这么翻哈:嘿,那车前草长得可真好呀,咱就去采它吧。

哇,好多车前草呀,咱就把它弄到手吧。

这车前草呀,咱就把它摘下来。

这一把一把的车前草呀,咱就用手捋下来。

采了好多好多车前草呀,咱就用衣襟兜起来。

哎呀,车前草更多啦,咱就把衣襟掖起来装。

你看,这样翻是不是就跟咱平常说话一样啦?既简单又好懂。

这《诗经·芣苢》可老有名啦,那是从老祖宗那时候就传下来的。

咱平常去采个啥东西不也这样嘛,看见好的就说去采呀,采到了就说有啦,摘的时候就摘呀,多了就用衣襟兜着呗。

这诗写得可真够实在的,就是老百姓平常干的事儿。

咱翻译也得翻得实在,别整那些文绉绉不好懂的词儿。

这样的译文读起来顺口吧,就跟咱平时唠嗑似的,多接地气呀。

咱就得这么翻,才能让大家都明白这诗说的是啥。

哈哈,怎么样,我这译文翻得不错吧!。

芣苢知识点总结

芣苢知识点总结

芣苢知识点总结1. 芣苢的分类和特征芣苢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约30-60厘米,具有纤细的根茎和短节的茎。

叶片为三出羽状复叶,小叶片孤立,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

花序为圆锥花序,花小,花蓝紫色或淡紫色。

果实为豆荚状蒴果,种子为淡红褐色,椭圆形。

芣苢具有较强的耐旱、耐涝和适应性,适合在湿润、半阴、砂壤和肥沃土壤中生长。

2. 芣苢的栽培和展示芣苢是我国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广泛用于园林景观和绿化绿地。

芣苢的栽培方式较为简单,一般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栽培。

春季和秋季是芣苢生长较为旺盛的时期,此时适合进行移栽或分株。

芣苢要求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量的湿润,每周进行一次适度的浇水,同时注意及时清除杂草,保持花坛整洁。

3. 芣苢的药用价值芣苢在中医药中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血收敛、解毒利尿等功效。

芣苢主要用于治疗湿疮、中风、痈疽等疾病,对于一些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此外,芣苢在一些中药方剂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药用植物原料,如芣苢汁、芣苢茎、芣苢子等,在中风、水肿等疾病中有奇效。

4. 芣苢的食用价值芣苢的种子可供食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芣苢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滋补养颜、健脾温胃、益气活血等功效。

芣苢种子也可以加工制成食品原料,在一些地区还是一种传统的食用植物。

此外,芣苢的嫩叶也可以作为野菜食用,煮熟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5. 芣苢的园林应用芣苢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和草地覆盖,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

芣苢的淡蓝色花朵和翠绿的叶片在林荫、绿地和水边都能展现出优美的景观效果。

芣苢还可以与其他园林植物相互搭配,形成美丽的风景线,增加园林景观的层次和丰富度。

因此,芣苢在城市园林建设和风景区布置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6. 芣苢的文化价值芣苢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引用,并成为了一种富有文化色彩的象征。

《芣苢》翻译、解析

《芣苢》翻译、解析

芣苢先秦:佚名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译文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圈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注释采采:采而又采。

芣苢(fúyǐ ):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薄言:发语词,无义。

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有:取得。

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创作背景这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谣。

《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

”后人多不赞成毛序的说法。

赏析“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

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

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

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

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

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

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

《诗经·芣苢》原文翻译

《诗经·芣苢》原文翻译

《诗经·芣苢》原文翻译《诗经·芣苢》原文翻译《国风·周南·芣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即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经·芣苢》原文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芣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取。

⑥袺: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译文】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去采了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快采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枝一枝拾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提着衣襟兜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别好衣襟兜回来。

【内容解析】《茉莒》是《诗经》首章《周南》中的一首。

“周南”指周王城之南的地方,也就是西周王城镐京及东周王城洛邑以南,直至江汉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

该地的歌谣中正平和,历来被认为是“正风”的典范,故作为《诗经》的首章。

本诗是周代人们采集苯莒(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谣。

诗的解读众说纷纭,其中有所谓“伤夫有恶疾”说、“室家乐完聚”说、“喻求贤才”说、“祈子求福”说、“童儿斗草嬉戏”说、普通劳动歌谣说以及歌颂夏禹说,等等。

《毛诗序》:“《苯莒》,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

这首诗共三节,可以说是采集苯莒的三个阶段。

首先是刚刚出发的时候,呼朋引伴去往茉莒茂盛处采摘。

然后是开始采摘的样子,先是一棵一棵摘下来,即“掇”;然后是一把一把采下来,即“捋”。

最后采得越来越多怎么办?先是用衣襟向上兜起来,即“祮”;再是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可以兜住更多的东西,即“顽”。

每一个动作都以“采采茉莒”开始,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展现出起、扬、收三个阶段。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六课《芣苢》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六课《芣苢》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芣苢》是⼀⾸描写妇⼥们采摘芣苢的劳动歌谣,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

“芣苢”即车前⼦,古⼈认为车前⼦可以治妇⼥不孕或难产之症,这使得⽂中的主⾓是妇⼥顺理成章,同时也由此映射当时社会和谐稳定,才会出现这样洋溢欢乐的景象。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六课《芣苢》课⽂原⽂ 采采芣苢,薄⾔采之。

采采芣苢,薄⾔有之。

采采芣苢,薄⾔掇之。

采采芣苢,薄⾔捋之。

采采芣苢,薄⾔袺之。

采采芣苢,薄⾔襭之。

2.部编版⾼⼀上册语⽂第六课《芣苢》教案 【学情分析】 ⾼⼀学⽣的语⽂素养不太好,主要表现在对语⽂学科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佳,缺少⽣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本品味鉴赏的⾃觉性不够,对《诗经》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对其表现⼿法了解很少,这需要在课前做好预习,去努⼒改变。

【素养⽬标】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和四⾔诗的特点。

2.诵读诗歌,分析诗歌的艺术特⾊,培养和提⾼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和⽅法。

3.概括诗歌的主旨,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培养和弘扬民族⽂化和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提⾼诗歌鉴赏能⼒。

【教学⽅法】诵读法和点拨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 “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诗经》⽤语⾔为我们描绘的美妙意境,从⼩便萦绕在我们⼼头,培育着我们的民族⼼,⽂化根。

今天,让我们⼀起再次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朴素⽽浪漫的时代,⼀起感悟这⾸《芣苢》诗歌。

⼆、⽂化常识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篇。

诗经的作者,绝⼤部分已⽆法考证。

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

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今。

孔⼦曾概括《诗经》宗旨为“⽆邪”,并教育弟⼦读《诗经》以作为⽴⾔、⽴⾏的标准。

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

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

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芣苢注释译文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注释⑴采采:采而又采。

芣苢(fúyǐ):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⑵薄言:发语词,无义。

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⑶有:取得。

⑷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⑸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⑹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⑺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赏析作者:佚名“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的。

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

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

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

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

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

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

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芣苢的基本内容

芣苢的基本内容

芣苢的基本内容
芣苢,又称小油菜,是一种十字花科蔬菜。

其基本内容包括:
1. 形态特征:芣苢是一种矮秆草本植物,叶片呈卵形或圆形,叶面光滑,叶缘有锯齿状的波浪线。

花朵为淡黄色或白色,花瓣4片,花径约1厘米。

2. 生长环境:芣苢喜欢湿润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0℃-25℃之间。

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下可以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

3. 营养价值:芣苢富含多种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
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钙、铁等。

研究表明,芣苢还具有抗氧化、降血脂、调节免疫系统等保健作用。

4. 应用价值:芣苢可以用于制作各种菜肴,如炒芣苢、芣苢拌海带等。

此外,芣苢还可以用来制作芣苢籽油,这种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保健作用。

总之,芣苢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蔬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

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

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芣苢注释译文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注释⑴采采:采而又采。

芣苢(fúyǐ):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⑵薄言:发语词,无义。

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⑶有:取得。

⑷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⑸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⑹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⑺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赏析作者:佚名“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的。

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

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

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

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

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

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

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诗经《芣苢》原文、翻译及鉴赏

诗经《芣苢》原文、翻译及鉴赏

诗经《芣苢》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芣苢》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采采芣苢。

《芣苢》原文翻译

《芣苢》原文翻译

《芣苢》原文翻译翻译如下: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赏析《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

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

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

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

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

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

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一说即车前草,一说为薏苡)时所唱的歌谣。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

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这话虽说想像的成分多了些,体会还是很准确的。

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

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

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导语】:采采芣苢①,鲜亮亮的车前子, 薄言采之②。

芣苢的寓意是什么

芣苢的寓意是什么

芣苢的寓意是什么
芣苢的寓意是:多子多孙,心中寄予无限的希望。

【芣苢】读作fú yǐ,即车前草,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光滑或稍有短毛。

根茎短而肥厚,着生多数须根
【诗全文】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
芣苢(fu yi),植物名,即车前子。

薄言,语助词。

有之,有一些了。

掇,拾的意思。

意即把掉在地上的拾起来。

捋,稍微用力来采。

袺(jie),用手拽着衣襟来兜放采来的车前子。

襭(xie),把衣襟系在腰间兜放采来的车前子。

【译意】
采了又采车前子,大家一起来采它。

采了又采车前子,一会儿采到一些了。

采了又采车前子,掉在地上的拾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轻轻用力采下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手提衣襟放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把衣襟系好兜起来。

【解析】
这首描写女子劳动的诗歌是多么的清新又欢快!本来是一项日常中平平凡凡的劳动,采野菜嘛!可是当人们把它编成歌曲,再唱出来,歌声回荡在生机盎然的无边原野,头上风和日丽,脚下绿草茵茵,歌声袅袅,此起彼伏,好一幅悠闲自在、太平和乐的乡野春景图呀。

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

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

诗经《芣苢》原文及赏析芣苢注释译文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注释⑴采采:采而又采。

芣苢(fúyǐ ):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能够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相关。

⑵薄言:发语词,无义。

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⑶有:取得。

⑷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⑸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⑹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⑺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赏析作者:佚名“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的。

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能够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

不过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

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

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

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

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持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

在持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芣苢》的原文及译文

《芣苢》的原文及译文

《芣苢》的原文及译文
1、《芣苢》的原文:
《芣苢》
诗经·国风·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芣苢》的译文: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3、《芣苢》的注释: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有:取得,获得。

掇(duō):拾取,摘取。

捋(luō):从茎上成把地采取。

袺(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xié):把衣襟扎在腰带上兜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诗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甲。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朗诵诗歌
认识作者
琴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
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 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 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 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 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 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 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琴 得之矣”,是抉得此诗之神。每一章中更换的几个字,虽为趁韵, 却非凑韵,倒是因此而使诗有了姿态,有了流动之感。请你分析 这种论断的合理性。
明确:所谓“作者不添一事”,其实就是说此篇的自然。也 就是说,作者直接从客观世界中取材,不添加任何自己的个 人素材进诗。使读者读来,自然而然,毫不感觉有任何添加 成分。当然,如此简洁的诗歌,能够唤起我们的美感,绝不 仅仅是因为“作者不添一事,读者不添一言”的纯粹客观世 界的自然美。而是因为诗里面非常巧妙地隐含了创作者的 “情”。
赏析诗歌
琴 前人读《芣苢》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 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这种景象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 现出来的? 明确:妇女们在田野里边采集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 景象。通过(铺叙)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赏析诗歌
琴 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 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赏析诗歌
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
琴 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 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 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 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 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 以顺序不能更换。
赏析诗歌

“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 明其表达效果。
明确:巧妙的叠用两个比喻,把草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 铠甲,化静为动,造成一种紧张的,似乎生命攸关的气势, 从而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劳 动
劳动是中国永恒的主题
芣 苢
/
/
/
/
/
/
采采采采采采 芣采芣采芣采 苢芣苢芣苢芣 ,苢,苢,苢 薄,薄,薄, 言薄言薄言薄 襭言捋言有言 之袺之掇之采 。之。之。之
。。。 采采采//来自///
/
认琴 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诗___歌_ 总集。
收入从西周到春秋
时期的诗

汉歌以。前被称为《诗》或《 诗三百》 。
水稻的一生
通过刚才这个视频,相信同学们对水稻的种植过程有了一
棋 个比较直观的了解。这里再复习一下,水稻的种植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以下几步:
育苗:在苗圃、温床、温室或直接在水田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 抛秧:水稻已经长成秧苗,在长得不高的时候就把它抛在田里。 插秧:育种的时候水稻比较密集,不利于生长,经过人工移植或机器 移植,让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施肥、杀虫:水稻长成后需要及时补充肥料和杀虫,否则可能减产甚 至绝收。 排水(补水):水稻前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水量,农民需要根据天气状 况和田里的水量进行排水或者补水。 收获:水稻穗变黄后,要及时采收并晾晒。
赏析诗歌
《芣苢》一诗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
琴 效果?
(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 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 的,其余全是重叠。
(2)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 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 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琴 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
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呼唤早餐图、农夫 应答图。
赏析诗歌
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抛”“接”“拔”“插”,用的非
琴 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
析。
明确: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 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 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 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 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 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朗读诗歌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我们赶紧圈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内容: 风 雅 颂
诗经六义
手法: 赋 比 兴
形式: 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现实主义 的源头。

学琴
风 雅



·赋






民间乐歌 宫廷乐歌 宗庙乐歌和舞歌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 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 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把握大意
琴 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 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 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 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 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明确: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 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 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 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 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 以顺序不能更换。
赏析诗歌
扬之水说:“此篇(《芣苢》)作者不添一事,读者不添一言,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