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院评审应知应会(二)十八项核心制度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_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_1.人员聘用制度:明确医院聘用人员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招聘的人员符合相关标准和资质。
2.岗位职责制度:规范医院员工工作职责和权责,确保医院各岗位的工作职能明确,职责清晰。
3.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医院整体绩效。
4.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医院财务管理的原则和流程,加强财务审计和监控,确保医院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账务的准确记录。
5.临床操作规范制度:制定临床操作规范,规范医务人员的临床操作行为,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6.药品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院的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采购、储存、配发和使用等环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7.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规定医院对医疗设备的购置、验收、维护和报废等管理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8.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建立医院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使医患双方能够公平公正地解决纠纷,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
9.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病历管理、手术管理、医疗质量监控等,提高医疗质量。
10.患者权益保障制度:确立医院重视患者权益的理念,制定患者权益保障措施,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11.医学伦理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保障医患信任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12.紧急救援制度:建立医院的紧急救援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救援程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3.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医院的安全管理规定,包括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确保医院的安全运行。
14.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医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15.文明待遇制度:建立医院的文明待遇制度,加强医院员工的礼仪修养和沟通技巧,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16.危机处理制度:建立医院的危机处理机制,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危机公关措施,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17.院务管理制度:规定医院的日常管理流程,包括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计划制度等,提高医院管理效率。
18项医疗核心制度(2018版)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2018版)一、首诊负责制度(一)定义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
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二)基本要求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二、三级查房制度(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2.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3.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各级医师的医疗决策和实施权限。
4.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明确查房周期。
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5.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师查房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
6.开展护理、药师查房的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会诊制度(一)定义会诊是指出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的医务人员协助提出诊疗意见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
规范会诊行为的制度称为会诊制度。
(二)基本要求1.按会诊范围,会诊分为机构内会诊和机构外会诊。
机构内多学科会诊应当由医疗管理部门组织。
2.按病情紧急程度,会诊分为急会诊和普通会诊。
机构内急会诊应当在会诊请求发出后10分钟内到位,普通会诊应当在会诊发出后24小时内完成。
3.医疗机构应当统一会诊单格式及填写规范,明确各类会诊的具体流程。
4.原则上,会诊请求人员应当陪同完成会诊,会诊情况应当在会诊单中记录。
18项核心制度内容
18项核心制度内容【实用版3篇】《18项核心制度内容》篇118 项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制度,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这一系列制度。
这18 项核心制度包括:1. 首诊医师负责制度:首位接诊医师负责患者的全程诊疗管理,直至其病情稳定或转诊。
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方案。
3.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对于疑难病例,医疗机构应当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4. 会诊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会诊制度,对于需要其他学科协助治疗的患者,及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诊。
5.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确保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
6. 术前讨论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术前讨论制度,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及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7.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对于死亡病例,医疗机构应当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分析死亡原因,吸取教训,提高诊疗水平。
8. 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医疗事故,开展医疗事故调查和处理。
9. 患者安全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安全制度,加强对患者安全的管理和保护。
10. 信息安全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信息安全制度,保护患者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11. 设备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
12. 药品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
13. 输血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14. 信息公开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向患者公开医疗服务信息、费用信息等。
15. 投诉处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处理患者投诉,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16.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控和改进。
医院-18项医疗核心制度
18项医疗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二、三级查房制度;三、会诊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七、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八、术前讨论制度;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十、查对制度;十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十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十三、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十四、危急值报告制度;十五、病历管理制度;十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十七、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十八、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首诊负责制度(一)定义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
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二)基本要求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二、三级查房制度(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2.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3.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各级医师的医疗决策和实施权限。
4.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明确查房周期。
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5.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师查房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
6.开展护理、药师查房的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会诊制度(一)定义会诊是指出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的医务人员协助提出诊疗意见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
2024年十八项核心制度解读
答。参与手术安全核查的手术医师必须为该手术组医师。
切开皮肤前
三方按上述方式,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沟通风险预警及相应准备。
患者离开手 三方按上述方式共同核对实际手术名称、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及处置、检查皮肤完整性、引
医疗核心制度解读
十八项核心制度
首诊负责制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会诊制度★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查对制度 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险、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后以及替代方案等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尊重患方的 知情权和选择权。 ○ 如患者及家属对术前讨论有异议或有其他要求,需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及时 沟通解决,最大限度降低潜在医疗纠纷的风险。
术前讨论至少应于手术前1天完成(急诊手术除外),术前讨论完成后,方 可开具手术医嘱,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会诊制度
术中会诊:手术中可能涉及其他科室诊疗问题需术中会诊者,由主刀医师报科主任或科室负责人 同意,提出明确会诊目的和要求,电话通知应邀会诊科室,应邀科室应按申请科室要求派出主治 以上医师及时抵达手术现场会诊,并协同手术相关处理,申请会诊医师应在术后2小时内完成会诊 申请单,并请应邀会诊医师在术后6小时内补写会诊记录单,参与手术于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 院外会诊:凡本院无法解决的疑难、危重患者或由于本院缺乏相关专业不能解决的诊治问题时, 可由科主任提出,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邀请函,由患者或授权委托人签字同意支付相关会诊费用 后,经科主任或科室暂时负责人同意签名送医务处审批同意,向会诊医疗机构发出书面会诊邀请 函。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是指医院在管理方面的十八个重要制度,这些制度旨在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下面是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的详细介绍。
第一项制度:岗位操作规范制度医院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项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建立并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项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院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事故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第四项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院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的采购、配送、使用和库存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合理使用。
第五项制度:器械管理制度医院建立器械管理制度,规范医疗器械的采购、配备、使用和维护,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第六项制度:门诊就诊管理制度医院建立门诊就诊管理制度,规定就诊流程和待遇差异,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七项制度:住院就诊管理制度医院建立住院就诊管理制度,明确住院流程和注意事项,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和护理服务。
第八项制度:住院费用管理制度医院建立住院费用管理制度,规范住院费用的核算和收取,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第九项制度: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医院建立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和解决医疗纠纷,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权益。
第十项制度:医疗技术质量评价制度医院建立医疗技术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对医疗技术水平进行评估和提升,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效果。
第十一项制度:病案管理制度医院建立病案管理制度,规范病案的编写、整理、归档和保管,确保病案的完整和准确性。
第十二项制度: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医院建立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和防控,确保患者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第十三项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医院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管理,提供清洁、整洁的就诊环境。
第十四项制度: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医院建立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和约束,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
(完整版) 18项医院核心制度1. 管理体制1.1 组织架构医院的组织架构是医院管理的基础,有助于明确职责、加强协作。
在组织架构中,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确保医院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2 人事制度医院人事制度包括招聘、录用、晋升、奖惩等内容,用于规范人员的管理和运作,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
2. 质量管理2.1 质量指标医院应设定明确的质量指标,包括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指标,以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符合相关标准。
2.2 质量监控医院需要建立质量监控系统,定期对医疗行为、病案管理、护理质量等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1 电子病历管理医院应建立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提高病历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医疗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3.2 医药信息管理医院需要建立医药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药品库存管理、进销存管理等,提高医药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4. 安全管理4.1 安全政策医院应制定安全政策,明确安全责任、安全管理措施等,保障患者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4.2 安全培训医院需要进行安全培训,包括火灾逃生、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5.1 预算管理医院应制定年度预算,并进行预算执行和监控,确保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5.2 资金管理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包括收支管理、账务管理等,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监管能力。
6. 法律法规6.1 法律法规宣传医院需要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遵守意识。
6.2 法律风险管理医院应建立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管理、纠纷处理等,降低法律风险。
7. 人际关系7.1 员工关系医院应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包括员工福利、沟通渠道等,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7.2 患者关系医院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建立良好的患者关系。
8. 设备管理8.1 设备维护医院应建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包括设备保养、维修、报废等,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记忆技巧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记忆技巧为方便医务人员记忆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现将记忆口诀总结、分享如下:版本一记忆口诀会接新病人,首查三血急。
手术危亡时,药护难安全。
会—会诊制度。
接—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新—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病—病历管理制度。
首—首诊负责制度。
查—查对制度。
三—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血—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急—危急值报告制度。
手—手术分级制度。
术—术前讨论制度。
危—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亡—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药—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护—分级护理制度。
难—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版本二记忆口诀18项医疗核心制度01一病二急三查血,一班二诊三讨论,信息准入三分级,十八核心要牢记。
解释:一病(病历书写与管理)二急(急危重患者抢救、危急值报告)三查(查对、查房、手术安全核查)血(用血审核),一班(值班与交接班)二诊(首诊、会诊)三讨论(术前、疑难、死亡),信息(信息安全管理)准入(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三分级(手术分级、分级护理、抗菌药物分级)。
记忆口诀18项医疗核心制度02一首一会一病,二查二安二危,三讨三分用新交。
注解:一首一会一病:(首诊负责制度)(会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二查二安二危:(三级查房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三讨三分用新交:(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记忆口诀18项医疗核心制度03首诊负责很重要,会诊、抢救不能忘。
注解:首诊负责制度、会诊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一报告,二管理,三查、分级和讨论。
注解:一报告:危急值报告制度。
二管理:病历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三查:三级查房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三分级:分级护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18项核心制度版
医疗机构18项核心制度版医疗机构是实施医疗服务的重要组织,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以下是医疗机构18项核心制度版:1.机构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层级以及职责分工,确保医疗机构运行的协调性和高效性。
2.人事管理制度:规定医疗机构的员工招聘、选拔、培训、晋升、福利、考核等方面的事项,保障医疗机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3.职业行为规范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保障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声誉。
4.服务管理制度:规定医务人员的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监控,确保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5.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质量评估、质控活动和医疗事故处理等方面,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6.知识管理制度:建立医疗机构的知识管理系统,包括医学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享,促进医务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学习。
7.设备管理制度:规定医疗机构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和更新等方面的事项,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8.药品管理制度:建立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体系,包括药品采购、药品配送、药品使用和药品库存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药品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9.感染管理制度:制定医疗机构的感染管理措施,包括感染预防、控制和疫情报告等方面的事项,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10.整改管理制度:规定医疗机构的整改措施和监督机制,对违规行为和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和监督,保障医疗机构的改进和发展。
11.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制定医疗机构的费用核算和费用控制措施,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收取和使用。
12.医患沟通制度:规定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提高医患沟通效果和满意度。
13.紧急救援制度:建立医疗机构的紧急救援制度,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措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4.投诉处理制度:规定医疗机构的投诉受理和处理流程,对患者投诉进行及时、公正、公开的处理。
15.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系统,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人员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运行。
18项医院核心制度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负责制度;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5、危重患者抢救制度;6、手术分级管理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8、查对制度;9、交接班制;10、临床用血管理制度;11、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2、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13、分级护理制度;14、医疗技术准入制度;15、医患沟通制度;16、转院转科制度;17、特诊特治告知制度;18、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1、凡挂号病人,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转科、传染病报告等工作负责。
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初步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3、首诊医师下班时,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组织会诊与处理,必要时报告医务部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收治或转入相应科室进行抢救与处理。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因本医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好后,由科主任提出申请报医务部同意,并请示业务副院长批准同意后方可转院。
5、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6、医务部负责首诊负责制的督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通报。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建立我院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一、导言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为了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制定并实行一系列的核心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完整版的18项医院核心制度。
二、医院管理制度1. 组织管理制度医院组织管理制度要明确医院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有效管理医院资源。
2. 人事管理制度医院人事管理制度要规范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和福利待遇,确保医院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3. 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医院财务运作合规和财务安全的基础,包括财务管理控制、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内容。
4. 信息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要完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保护患者和医院的信息安全,提高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
三、医疗服务管理制度5. 门诊医疗管理制度门诊医疗管理制度要规范门诊就诊流程、医生诊疗行为、医疗记录管理等内容,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6. 住院医疗管理制度住院医疗管理制度是保证患者住院期间得到规范、安全、有效医疗服务的基础,包括住院手续办理、病案管理、医疗费用管理等。
7. 护理管理制度护理管理制度要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和职责,确保患者得到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8.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要加强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监管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四、患者权益保障制度9. 医患沟通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要强调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配合度。
10. 患者投诉处理制度患者投诉处理制度要建立完善的投诉渠道和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投诉问题,改善医院服务质量。
11.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患者隐私保护制度要严格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和隐蔽性,不得泄漏患者的个人信息。
五、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2.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要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维修和更新设备。
18项医院核心制度
18项医院核心制度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医疗机构,为了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建立一系列核心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医疗工作。
本文将介绍18项医院核心制度,并对每项制度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职责、质量管理目标及指标等内容。
通过规范的流程和标准,确保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安全政策、安全目标、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置等内容。
以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权益为核心,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医院应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职业操守、执业行为规范等内容,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四、患者权益保护制度医院应建立患者权益保护制度,包括患者知情同意制度、患者隐私保护制度、患者投诉处理制度等内容。
以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和尊重。
五、药品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采购、入库、配送、使用和处置的程序和规范,保证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六、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包括感染控制评估、监测和报告,制订并落实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七、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包括医疗纠纷的预防、调解和仲裁程序,确保对医疗纠纷能够及时、公正地进行处理,维护医院声誉和患者权益。
八、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指导临床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九、病案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病案管理制度,规范病案的记录、归档、保存和使用等环节,确保病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医学研究和医疗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十、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器械的采购、登记、验收、使用和维护等程序和规范,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负责制度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分级护理制度4、术前讨论制度5、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6、死亡病例讨论制度7、危重病人抢救制度8、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与审批制度9、查对制度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12、临床用血管理制度13、会诊制度14、医疗技术准入制度15、医患沟通制度16、转院转科制度17、特诊特治告知制度18、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1、因各种原因或疾病导致病人生命体征出现严重病态,威胁病人生命,或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意外和并发症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被视为危重病人.2、危重病人就诊实行首诊负责,首诊医师和医疗部门必须负责病人的急救和生命体征的维持直至落实好专门医疗部门和医师进行诊疗为止。
3、危重病人抢救必须听从急救小组负责人或主管医师指挥,迅速将病人转入急救室和ICU进行救治,特别紧急设法转运的应就地抢救,召集急救车和医院急救小组赶赴抢救.4、在医院内发生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导致病人危重状态或重危病人抢救需行政特别支持的,除按第三条处置外,必须立即上报医务处直至院长。
5、危重病人的转送必须有主管医护人员或主持诊疗操作的医护人员陪同,根据病情由主管医师决定护送人员的医疗等级,请护士陪同需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医嘱。
无医嘱视为主管(治)亲自陪同。
护士站必须做好协调工作。
6、各医疗部门必须组建抢救小组由科负责人亲自主持.各病区要建立定期检查急救设备、药品制度,药剂科要保证任何时候都能提供充足的急救药品,辅助科室要保证急救检查设备的完好和随时应急并建立制度.7、急诊科和ICU是医院处置危重病人的重要部门,必须保证急救床位和设备的应急使用和人员的紧急调用。
科室要建立相应的定期检查医疗制度.8、危重病人急救中全体医护人员应以抢救病人生命为第一,收到急救传呼6120,放下一切工作奔赴急救场所。
为救命,主持抢救负责人有权力签署“特急急救”意见,先救治后付费,但此权限仅限首次。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
1.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2. 信息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患者和员工的信息管理流程。
3. 患者权益保护制度: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4. 新技术新疗法评估制度:对新技术和新疗法进行评估和审查。
5.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有效解决医患纠纷。
6.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7. 应急预案制度: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预案和流程。
8. 职业道德规范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9. 病案管理制度:规范病案的记录、归档和存储。
10. 用药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安全使用。
11. 危险品管理制度:管理和储存医疗工作中的危险品。
12. 院感管理制度: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制度和流程。
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制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14. 经济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和控制医院经济资源的管理。
15.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和管理医疗废物的制度和要求。
16. 人才管理制度:招聘、培训和激励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17. 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规范医院各个工作流程和流程的管理。
18. 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院的安全和安全工作的管理。
十八项核心制度速记
十八项核心制度速记口诀:血会三分新手术,首查疑值危病死,勿忘手术安全核查制,新加抗菌信息危急值一、首诊负责制:第一位接诊医师对所接诊的患者特别是对急、危重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的工作负责到底;如遇危重患者需要抢救时,首诊医师首先抢救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抢救。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科主任、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重点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计划;主治医师每日查房1次,对于新入院、手术前后、危重患者、诊断未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住院医师每日查房至少2次,巡视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术后患者,主动向上级医师汇报经治患者的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三、会诊制度:1、时间:急会诊:10 分钟内到场,普通会诊:48 小时内完成会诊;2、院外会诊需经科主任批准后,填写院外会诊邀请函交医务部统一负责联系。
四、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入院1周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危重等应组织疑难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管床医师应事先做好病情汇报等工作,讨论时做好记录。
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科主任和护士长组织,在抢救时医护要密切合作,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六、死亡病历讨论制度:一般情况下在患者死亡1周内组织讨论,存在医疗纠纷的情况下应在24小时内进行讨论,需要进行尸检的,待尸检结果发出后1周内进行讨论。
由科主任主持讨论,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部派人参加。
七、术前讨论制度:择期中等以上手术、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参加,手术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需要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2-3天邀请麻醉科及有关科室人员参与,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三级医院评审应知应会(二):十八项核心制度【正文】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与依据
本《三级医院评审应知应会(二):十八项核心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旨在规范和优化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权益。
本制度的制定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卫生计生行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1.2 合用范围
本制度合用于所有三级医院,包括治疗、护理和管理等方面的全部工作。
第二章基础设施建设
2.1 临床科室标准化建设
2.2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2.3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第三章医疗服务质量管理
3.1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3.2 医疗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3.3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
第四章医师和护士队伍建设
4.1 医师资格管理制度
4.2 医师执业管理制度
4.3 护士资格管理制度
4.4 护士执业管理制度
4.5 医师和护士岗位培训与考核机制
第五章临床路径管理
5.1 临床路径制度
5.2 临床路径的实施和跟踪评估
第六章医疗安全管理
6.1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6.2 药品管理制度
6.3 输血管理制度
6.4 医用材料管理制度
第七章患者权益保障
7.1 患者知情权、自主决策权和允许治疗权保障制度7.2 患者隐私权保障制度
7.3 患者投诉处理制度
第八章病历管理
8.1 病历书写规范和标准8.2 病历管理制度
第九章采购管理
9.1 采购流程管理制度
9.2 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9.3 存储管理制度
第十章医疗合同管理
10.1 医疗合同管理制度10.2 医疗服务收费管理制度第十一章应急预案管理11.1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制度
11.2 应急演练和评估管理制度第十二章护理服务质量管理12.1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2.2 护理操作规范制度
第十三章临床试验管理
13.1 临床试验管理制度
13.2 临床试验伦理审批管理制度第十四章教育培训管理
14.1 医学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制度14.2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14.3 岗位培训管理制度
第十五章知识产权管理
15.1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15.2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第十六章能力建设
16.1 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改进16.2 绩效评价体系
第十七章信息化建设
17.1 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17.2 医疗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7.3 医疗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第十八章消防安全管理
18.1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8.2 消防设施维护与管理制度
【总结】
1、列举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
- 临床科室:指医疗机构中对患者进行医疗诊疗的各个科室。
- 医疗设备:指医疗机构内各种用于医疗检查、治疗和康复的仪器、设备、器械等。
- 医疗纠纷:指医疗活动中可能浮现的纠纷,包括医疗事故、医患纠纷等。
- 临床路径:指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手术的治疗流程规范,旨在提高治愈率、降低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 医院感染:指在医疗机构内因接受医疗服务而发生的感染。
- 医用材料:指医疗机构中用于临床治疗、检查、诊断和手术等的各类材料和耗材。
- 病历:指医生和护士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所记录的医学资料和信息。
- 临床试验:指在人体进行的药品或者医疗器械的试验研究。
2、列举如下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 医师资格管理:指《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医师资格进行管理和监督。
- 护士资格管理:指《护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护士资格进行管理和监督。
- 患者知情权、自主决策权和允许治疗权保障制度: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障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权益。
- 患者隐私权保障制度:指各类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患者个人信息进行保护。
- 采购流程管理制度:指《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医疗机构的采购活动。
- 医疗合同管理制度: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医疗合同进行管理和监督。
-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制度:指各类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医疗机构的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
-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指各类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
- 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指各类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 医疗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医疗机构的信息安全进行保护。
-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