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新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使用实验方法测量浮力,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和数据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浮力的大小。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思考浮力与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6.针对课堂练习中的典型题目,教师挑选部分进行变式,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并提交。此作业有助于巩固学生对浮力知识点的掌握,并提高解题能力。
7.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了解浮力在科技领域的新应用,如浮力发电、浮力探测等,并进行课堂分享。此作业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4.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提高实验设计和实施的科学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的存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采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总结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提高逻辑思维和总结能力。
7.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结合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后实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关注物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提高课堂的学术价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如轮船、木筏等,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它们了解浮力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如浮力垃圾收集器等,激发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浮力的计算公式;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讲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3. 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讲解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气体密度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2.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 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的浮力大小,并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3. 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气体密度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浮力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是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重点。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 F浮 = G排= ρ液gV排,其中 F浮表示浮力,G排表示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g 表示重力加速度,V排表示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

教科版八年级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八年级的科学教材,具体章节为第10章第3节“浮力的大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3.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3. 使学生能够运用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容器、测量工具。

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浮力计算公式。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些浮力现象,如船只漂浮、物体在水中沉浮等。

2. 理论讲解:介绍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公式推导过程。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5. 应用拓展:讨论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计算和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当场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应包括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简洁地描述浮力的概念。

2. 请写出浮力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其含义。

3. 列举两个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说明其原因。

4. 请举例说明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浮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2. 拓展延伸:可以布置一些有关浮力研究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研究历史和最新进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浮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两个细节。

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浮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的关系;3.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有关系。

二、教学内容1.浮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浮力与物体浸没的关系;3.浮力与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的关系;4.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1.理解浮力与物体浸没的关系;2.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有关系。

四、教学难点1.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的关系;2.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有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1.通过实物,如木块、螺丝刀等,让学生回忆浮力的概念;2.引出今天探究的问题:什么是浮力?怎么测量?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2. 交流讨论1.学生自行回答上述问题;2.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3. 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的关系1.学生观察以下情景:一个钢球放入容器里,钢球会不会浮起来?2.学生实际操作,观察结果;3.分享观察结果,让学生发表看法。

4.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有关系1.学生在试验中,用测量尺量出容器内水的体积;2.学生再向容器内放入小号木块,测量木块的体积;3.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小号木块的密度,并找出在水里浸泡时的浮力大小;4.学生通过改变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等条件,探究浮力大小的变化趋势。

5.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1.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液体密度、物体体积等因素的关系;2.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3.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浮力大小与各因素的关系。

6. 总结归纳1.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归纳总结浮力的概念、测量方法、浮力与物体浸没的关系、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等因素的关系;2.教师进行点拨思考,加深学生对浮力相关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浮力相关概念;2.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高;3.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浮力的产生和大小。

2.掌握导致浮力大小变化的因素。

3.理解浮力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浮力的产生和大小。

2.浮力的应用。

难点1.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的体积和重量、液面深度等因素有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观看一个漂浮的小球询问学生:•为什么小球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和密度的概念。

2. 案例分析(约15分钟)分析以下案例,让学生探究浮力大小变化的原因:将不同重量和体积的球放入装满水的瓶子中,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漂浮情况。

3. 实验探究(约40分钟)根据课件说明,向学生介绍浮力的产生和大小。

询问学生:浮力与液体密度、物体的体积和重量、液面深度等因素有什么关系?随后,进行小组实验探究:实验步骤1.取一个瓶子,装满一半水,测量水的高度,记录下来。

2.取一个水果,记录下它的重量和体积。

3.让学生将水果分别放入水中,如有必要调整液面深度。

比较不同水果在水中漂浮的情况。

4. 总结(约10分钟)让学生总结浮力大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通过浮力实现的应用。

四、作业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浮力和浮力大小变化的原因。

2.回顾实验过程,并总结实验结果。

3.探究在生活中浮力的其他应用。

五、拓展阅读1.什么是浮力,什么是密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虚物镜为什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3.浮力的大小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如果有,会产生什么影响?4.在物理学中,有哪些现象受到浮力的影响?浮力又是如何产生的?。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理解。

在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时,我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以及活动的教育目标和实践价值。

一、设计意图:本次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有趣的水中浮力实验,引发幼儿对浮力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塑料瓶、水、各种体积和密度的物体(如石头、木块、泡沫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浮力的故事,引发幼儿对浮力的好奇心。

2. 实验观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体积、密度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 分析讨论:让幼儿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4. 实践操作:让幼儿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6.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很高,他们通过实验观察,了解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但在实验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第3节,主要涉及浮力的大小。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浮力大小的实验探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大小的实验探究。

难点:浮力大小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测量工具(如尺子、电子秤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船只的浮力原理,引入浮力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浮力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力,以及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5. 练习:学生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的大小1. 浮力的概念2. 浮力的计算方法3. 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解释浮力的概念。

2. 根据浮力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3. 请描述一下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浮力大小的规律。

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第1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第1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学年:20232024学年教材: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第10章第3节的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让学生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1.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3.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 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

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船只的载重问题,引入浮力的概念。

2. 理论讲解:讲解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 实验探究: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b.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c. 学生更换不同密度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船只的最大载重、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条件等。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3.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七、作业设计2. 实验题: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3. 应用题:一个物体在水中浮力为5N,若将物体放入密度更大的盐水中,浮力会有何变化?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理论讲解,让学生掌握了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以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物理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

物理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

教案:物理 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的物理教材,主要涉及浮力的大小这一知识点。

具体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

2. 浮力的大小:讲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如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

3. 浮力实验:介绍阿基米德原理,并通过实验演示浮力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浮力的大小。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浮力实验的操作方法及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实验器材(如物体、液体、测量工具等)、PPT课件。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签字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舶、救生圈等,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实验演示: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浮力的大小,并学会使用测量工具。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浮力的概念2. 浮力的计算公式3.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 浮力实验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浮力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并解释结果。

答案:1. 浮力是指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力,计算公式为 F浮= ρ液体gV排。

2.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结果表明实验操作正确,数据可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实验演示等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实验方法。

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浮力的计算公式。

2. 浮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3. 浮力的大小计算:介绍阿基米德原理,利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

2.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浮力计、物体、液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提问学生生活中遇到的浮力现象,如船舶、游泳等,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的定义,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力,观察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 阿基米德原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原理的含义和应用。

6. 称重法测量浮力:讲解称重法测量浮力的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浮力的大小。

7. 练习巩固:给出例题,让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 阿基米德原理4. 称重法测量浮力七、作业设计1. 请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为什么物体在液体中会浮起来。

2. 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的重力为5N,排开水的体积为0.5立方米。

答案:1. 物体在液体中浮起来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重量。

2.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5N。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通过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 知道浮力的概念,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 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浮力大小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量筒。

学具:每个学生一组,包括浮力计,物体,水,量筒。

活动过程:一、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概念,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浮力吗?浮力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二、实验探究: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取一个物体,将其完全浸没在水中,观察并记录浮力计的示数。

2. 改变物体的位置,观察浮力计示数的变化,探讨浮力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3. 改变物体的大小,观察浮力计示数的变化,探讨浮力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四、讲解阿基米德原理:1. 向学生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引导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活动重难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浮力大小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学生对浮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浮力计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有关浮力应用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5.总结反馈,巩固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浮力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浮力的存在,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探究:
(1)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力的知识,分析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浮力与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等因素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本教学设计以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为依据,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浮力这一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力的概念、测量工具的使用以及简单机械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浮力的探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然而,浮力概念的深入理解以及浮力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对学生来说仍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3)小组讨论,交流实验心得,分享学习成果。
3.知识讲解与巩固:
(1)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4.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并引出浮力的概念。
3.提问:“浮力是如何产生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力的知识,理解浮力是一种特殊的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_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_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具体内容包括浮力的计算公式、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物体的密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浮力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电子秤、量筒。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包含浮力计、物体、液体、电子秤、量筒)、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轮船的浮力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浮力的计算方法。

3.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浮力计、物体、液体等教具,观察并记录浮力的大小。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5. 练习与应用: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的密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浮力的计算方法、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为什么轮船能浮在水面上。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力,并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3. 设计一个实验,测量一块未知密度的物体的密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浮力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艇等,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新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新版

费劲、浮力大、溢出水越来越多2.引导学生从物体和液体两方面猜想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小组讨论为了不让学生无目的去猜排开液体的体积学生会说成物体浸没的深度这一错误生成应给与纠正引导引导探究实验方法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回答:控制变量法为学生顺利实验打基础提示:①浸在液体里的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一样?②小铁块和大铁块浸在液体里的体积不同浮力的大小是否一样?③两上述物体分别放在清水和盐水中,浮力大小有什么变化?分组实验:学生选用桌上的仪器探究本小组的猜想为学生顺利实验打基础3.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回答: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让学生知道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没有关系二、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关系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学生一: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学生二:质量等于密度乘体积。

学生三:课件上面结论也可表述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质量有关。

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1.提示实验注意点:〔1〕用大石块〔2〕溢水杯要装满直到水从溢水口流出,流出的水倒入水槽〔3〕实验顺序建议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

(已经想到实验装置)为准确得出实验结果做准备2.课件打出实验装置图学生观察思考使实验顺利进行3.巡视学生实验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把收集的数据写在导学案上收集数据,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自己建构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新版)教科版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要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求出浮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经过学生实验,研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要素有关,培育学生的猜想假定、实验设计能力等科学研究能力,培育学生有步骤进行实验的条理性。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实验研究,培育学生尊敬科学、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教课器械:盛有水的水杯、两头带有绷紧程度同样的橡胶膜的玻璃圆筒、体积同样的铁块、铜块、较大的铁块、食盐、小塑料袋教课过程:一、实验研究: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1、指引猜想:你以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猜想:与淹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物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等等。

2、重申控制变量法:在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经常运用“控制变量法” ,也就是说我们此刻要研究浮力与物体淹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那么我们一定控制其余的实验条件同样,我们用同一个物体浸入同一种液体中,那么我们就能够研究浮力与物体淹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了。

3、在研究结束后,总结出以上各个猜想的正误,指引学生自己得出浮力与哪些要素有关。

比较课本上的有关部分,看看自己写的和书上的表述哪个更好。

4、学生自己总结出“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5、启迪学生理解“浸入液体的体积”就是“排开液体的体积” ,“浸入液体的密度”就是“排开液体的密度” ,那么我们能够猜想一下浮力的大小能否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二、阿基米德原理1、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小桶来研究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步骤:先测出小桶在空气中的重力G1 ;再丈量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2;将溢水杯的水正好接到恰好要溢出的地点,而后将小桶放在溢水杯的溢水口处;将弹簧测力计挂着的小石块浸入水中,同时它排开的水经过溢水口进入小桶,这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而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个时候盛水的小桶的重力G3。

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新版)教科版
重点题型整理
七、重点题型整理
1.题型一:浮力概念理解题
题目:请解释浮力是什么,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浮力现象作为例子。
答案: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它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一种向上的力。一个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是船只浮在水面上。船只之所以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5.题型五:浮力应用题
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为8N,那么这个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是多少?
答案: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是由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决定的,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是由物体在水中的重力决定的。由于物体在水中的密度大于空气中的密度,所以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会小于在空气中的浮力。但是,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物体在水中的具体密度,我们无法准确计算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不过,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小于8N。
-浮力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②关键词:
-浮力: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浮力大小:F浮=ρ液gV排。
-物体密度: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液体密度: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浮沉条件: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③句: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一种向上的力。
-组织作业讲评:定期组织作业讲评,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作业经验和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
-浮力的概念: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F浮=ρ液gV排。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沉入水底;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浮在水面上。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科学探究 浮力的大小》教案 (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科学探究 浮力的大小》教案 (新版)教科版

第三节浮力的大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和课堂讨论让学生认识浮力,通过类比法、观察法让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

教学仪器:石块、弹簧测力计、盛有水的水杯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浮力1、调查:洗澡时进入浴盆,感觉自己身体变轻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学生参与)绝大多数同学参与并认同有这样的感觉;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很久以前跟你们有同样的感受;2、将一个小木块放进水里,它会漂起来:引导得出浮力概念:这种能让物体浮起来的力叫做浮力;根据这些事实,我们认识到漂浮在液体上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3、如果我们游泳时,将自己的身体完全浸没水中,我们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进行实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演示实验,如图10-2-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供参考)一步一步引导得出结论;受不受到浮力,我们直接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变化就能知道;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等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没有浮力;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大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存在浮力;4、引导学生陈述自己对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5、进一步讨论这个实验: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F 1 和 F 2 有什么关系?浮力的方向是什么?我们分析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从分析力的示意图开始;对第一个图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 F 1 和重力的作用;对第二个图中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F2 、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两个图中,石块都处于静止状态;静止状态意味着平衡,平衡意味着相等关系,列出关系式,最后的结果是用F1和F2来表示F浮;平衡导致了浮力必须和重力在一条直线上;浮力向上且与重力在一条直线上,那说明浮力的方向是与重力恰好相反,那么浮力的方向是什么?6、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哪几条有用的结论,并归纳出来。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

2. 浮力的产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3. 阿基米德原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4. 浮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计算物体的浮力。

2. 掌握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3.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能够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4. 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浮力的产生,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难点: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游泳的人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引入浮力的概念。

2. 讲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浮力是什么,以及如何计算浮力。

3. 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4. 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5. 设计实验: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

6. 进行实验: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7.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浮力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请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3. 请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探究活动,激发同学们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推导、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推导、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突破】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经历从实验探究到理性探究的过程来推导、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二:质量等于密度乘体积。
学生三:课件上面结论也可表述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质量有关。
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1.提示实验注意点:
(1)用大石块
(2)溢水杯要装满直到水从溢水口流出,流出的水倒入水槽
(3)实验顺序建议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已经想到实验装置)
为准确得出实验结果做准备
2.课件打出实验装置图
学生观察思考
使实验顺利进行
3.巡视学生实验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把收集的数据写在导学案上
收集数据,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自己建构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实验数据,知道有误差存在,并会分析原因,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对实验结果正确的评估
5.引导学生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加深对公式的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6.引导学生陈述自己从理性探究得出的结论;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己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写在导学案上: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发现规律,学生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分组实验(全部同学参与)
预设让学生从感觉上体验浮力
学生说出浮力越大排开的水越多
小组代表回答上面的问题说出自己的答案:费劲、浮力大、溢出水越来越多
为学生顺利实验打基础
2.引导学生从物体和液体两方面猜想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小组讨论
为了不让学生无目的去猜排开液体的体积学生会说成物体浸没的深度这一错误生成应给与纠正引导
引导探究实验方法
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回答:控制变法
为学生顺利实验打基础
提示: 浸在液体里的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一样?
小铁块和大铁块浸在液体里的体积不同浮力的大小是否一样?
③两上述物体分别放在清水和盐水中,浮力大小有什么变化?
分组实验:学生选用桌上的仪器探究本小组的猜想
为学生顺利实验打基础
7.介绍阿基米德的故事
在导学案上梳理知识,掌握知识;受到启发:多发现问题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成就感
三、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1.课件播放气球升起
学生们齐读: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产生的浮力:即F浮=ρ大气V物g
从视觉上让学生知道气体对物体有浮力
2.讨论交流:“死海之谜”
学生运用知识解答问题
课后活动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书面作业:课本65页1、2题
独立完成
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准备】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各一个、大铁块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盛水水槽一个、一杯浓盐水、小塑料袋一个、溢水杯一个、接水桶一个。
【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预设和生成
一、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体验: 吊桶把吊桶慢慢按入溢水杯中,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这说明了么?
同时你看到了什么象?
先独学在讨论,解答在导学案上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浮力的方法,激发同学们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
四、课堂小结
给学生正确的评价
说说自己的收获和疑惑
有助于学生理清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使知识进一步升华
五、课下作业
实践活动:
1.自制密度计
2.在网上查阅有关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做成的第一氢气球的资料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计算浮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了解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通过实验和理性探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体验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时运用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回答: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让学生知道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没有关系
二、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关系
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学生一: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呼应“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激发同学们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
3.游戏:砸金蛋
学生运用知识解答问题
激发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运用知识,更好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4.以橡皮泥做道具,把例题先以小问题形式提出并分析
小组讨论回答,了解了解题方法
为顺利解答例题做准备
5.课件打出例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