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理想教案(新课标)

合集下载

主题理想班会教案七篇

主题理想班会教案七篇

主题理想班会教案七篇主题理想班会教案【篇1】一、班会主题:挥洒青春,拥抱理想二、班会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实现理想的路途充满艰辛,需要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班会形式:动画欣赏、电影短片欣赏、小品表演、学生讨论、合唱等。

四、班会准备1. 提前一周要求学生写“我的理想”的作文。

2. 选定主持人,并编写好台词。

3. 编写好小品,定好演员,辅导学生编排小品。

4. .制作动画。

5制作关于电视剧《士兵突击》主角许三多的短片。

6. 制作主题班会的课件。

7. 选定主题班会合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五、班会过程导入班会主题(约五分钟)1)动画欣赏:通过精彩生动的动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教育意义。

(小猫钓鱼、愚公移山)(1)要求学生思考动画故事的含义。

(2)学生分析和总结影片的教育意义。

(3)主持人导入班会主题。

主持人A点评学生的分析并总结影片的教育意义,具体内容略。

主持人B:精彩的动画让我们回味无穷,我们在有趣的寓言故事中领悟到重要的道理——理想可以成就人生。

主持人A: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什么方向走。

主持人B:上面所讲的“朝什么方向走”指的就是我们头上的一颗指路明星——理想。

那么,什么是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具体内容略。

2.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15分钟)(1)主持人请3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理想。

(2)教师点评学生的思想。

主持人B:听了这些同学的理想,我觉得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但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呢?我们应该向接下来的小品中的小东学习还是向小明学习呢?请欣赏小品《理想》。

3.表演小品(15分钟)(1)学生表演小品。

小品大致内容:小东、小明都制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小东面对生活的挫折,却因信念不坚定,最终放弃自己的理想,一事无成;而小明不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永不放弃自己的理想,锲而不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2)主持人点评(主持人点评小品,导入“许三多”故事) 主持人A: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应该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坚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因为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教案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教案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教案一、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能够:1. 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概念和内涵;2. 掌握如何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掌握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的方法;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个人理想的概念与内涵;2. 社会理想的概念与内涵;3.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4. 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新知讲解(15分钟)a) 个人理想的概念与内涵: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解个人理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并引导学生分析个人理想的来源和构建方法。

b) 社会理想的概念与内涵:教师对社会理想进行详细解释,并让学生对社会理想的内涵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这些案例中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现实问题,并提出一个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5. 学生展示与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和总结,激发学生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思考。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作文,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通过实际案例和小组讨论,提升了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范文

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学校里的教育也逐渐地走向了提高质量和创新意识的方向。

对于初中生而言,理想便成为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而七年级《理想》教案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的主要内容围绕了“理想”这一主题展开,分别从“何为理想”、“追求理想”、“实现理想”三个方向进行阐述。

开课前,我将对学生进行一次生动的讲解,将“理想”这个概念以及其带来的意义向学生阐述清楚,使学生真正能够理解并深刻体验到“理想”的重要性。

我还会将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追求理想的方法,引导他们在未来的路上勇往直前,不放弃追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何为理想”放在了教学的第一部分,进行讲解,在讲解的同时,我还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理想是什么、为什么理想这么重要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一个新概念。

我还会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围绕理想展开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在“追求理想”这一部分,我教给学生的主要是如何设定自己的目标、确定自己的方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只有设定得正确、方向确定得清晰才能朝着理想发展。

同时,我还会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技能,帮助他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主动权,逐步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

我会在“实现理想”这一节课中让学生了解并反思自己一直在追求的理想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采用一些形式多样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严谨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追求自己的理想,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启迪他们为实现美好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我认为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料,它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身的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第6课《理想》(国标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6课《理想》(国标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
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 阳正晴”? “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 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
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收获。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象征大好形势。 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
是顺风。 —(法)蒙田
⑤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 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史立兹
⑥理想并不能够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
闪耀。
⑦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 ⑧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巴金
——罗曼·罗兰 ——屠格涅夫
⑨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入昏沉;我们如 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样实现? ——陈毅
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各节的内容要点:
1、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2、理想随时代发展
3、理想推动历史前进 4、实现理想要经历挫折 5、理想给人力量 6、实现理想要牺牲私利
7、理想使人体味欢乐与寂寥 8、理想使人伟大 9、理想给人新生 10、理想使人经受考验 11、失去理想使人平庸 12、要树立远大理想
学习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本诗的主旨。 2.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探究本诗的脉络。 3.赏析诗歌的语言,领会本诗诗句的深刻含义和 精妙的比喻。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
日生在成都,1948年始发表
作品。中国作协理事,四川 作协副主席。主要有诗集 《流沙河诗集》《告别火星》 等。《故园六咏》荣获1979
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

理想与目标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理想与目标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理想与目标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理想与目标主题班会教案 1一、班会目的和意义:通过多种形式,在热烈的气氛中,同学们开怀畅谈自己的理想,憧憬未来,同时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二、班会形式:朗诵、发言、游戏、演唱等。

三、班会过程:环节一:唱响理想(1-2位同学演唱《最初的梦想》导入情景,同时以多媒体MV场景配合。

)(5分钟)理想是灯塔,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照亮人生前进的路程。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雪儿没有翅膀,就像打桩的没有设备。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罗勃朗宁曾说过:人类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在做什么,而在于他们想做什么。

今天,我们的班会就以“理想与前途”为主题,让我们一起来放飞理想,点亮人生。

首先第一个环节是唱响理想,请欣赏由顾鑫枚、赵雅婷、黄禅瑜、黄佩瑜四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小合唱《最初的梦想》。

环节二:诗歌朗诵(4个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下面请欣赏四位同为我们带来的朗诵《我的理想》。

(8分钟)《我的理想》环节三:说说你的理想刚才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那么同学们你的理想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这个游戏就叫“说出自己的理想”。

游戏规则:在音乐声中传递空瓶子,音乐声停时,手中有瓶子的同学,要说出自己的理想,其他同学可以给该同学一些实现理想的建议。

环节四:“名人励志”小故事竞猜(5分钟)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实现自己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例子很多,现在我们一起来根据他们的故事,猜猜他是谁。

1、有位少年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立志报国,献身革命志向。

他在中学读书时,同学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1914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全部的费用只有几块大洋,而他三分之一就花在定报纸上。

他与同学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期间不谈恋爱。

他认为:改造世界对学问知识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请问这位少年是谁A孙中山B毛泽东C周恩来D鲁迅2、20世纪初沈阳一所小学,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课堂上顿时寂静无声。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好多同学不知道废弃口罩回收桶的存在。

4.某些同学自觉性比较差,存在侥幸心理。

三、我们的建议1.学校可以在操场和教学楼内增设垃圾桶。

2.如果学校有大型活动,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自备垃圾袋,活动后将垃圾带走。

3.学校要强调废弃口罩的投放要求,并在教学楼内增设专门的垃圾桶。

4.班干部加强监督,发现乱扔垃圾的同学及时制止。

7.文本学习:我们的建议(1)我认为学校的垃圾桶太小了,经常堆得满满的,保洁员清理不及时,垃圾就会自动滑落到周围,如纸屑、方便袋等会随风乱飘,落到草丛、树丛等不好清理的地方,严重污染了环境。

(2)我认为还是某些同学不自觉,如果大家都把自己的个人垃圾处理好,班级就没有太多的垃圾了。

见垃圾桶满了就不要再往里倒垃圾了,可以把垃圾用方便袋装好,系紧,堆放在垃圾桶旁边,这样不会被风刮跑,也能给保洁员带来方便。

(3)我建议学校在有大型活动的时候,应该每个班级多准备几个大的垃圾袋,每个同学则自己准备小垃圾袋。

然后,把小垃圾袋统一装进大垃圾袋里。

这样,活动结束时,打扫卫生也会轻松很多。

(4)对于同学们乱扔垃圾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还是大家的习惯不好。

我建议应该多宣传,也可以在走廊设“红领巾卫生岗”,既让同学们自觉爱护学校卫生,又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8.图片+文本学习:校园垃圾调查报告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补充回答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补充回答学习文本理解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反思文本感悟文本调查报告”,让学生分小组完成。

.教学时,可以采用汇报的形式分享各小组的调查结果。

教学应牢记活用教材,教材的留白是教学的活动方案。

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不能只是个别学生承担汇报任务。

学生分小组完成教材第44页“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参考教材43页的“校园垃圾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

《理想》教案设计

《理想》教案设计

《理想》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理想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并形成努力实现理想的信念。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教学内容1.理想的定义和重要性。

2.理想的种类和培养。

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确个人的理想,并意识到实现理想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健康心态。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促使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

2.帮助学生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认识理想不是空想,而必须付诸实践。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用具体案例来阐述理想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人事物中寻找自己的理想。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培养理想,如何把理想落实到行动中去。

3.视频教学法:通过涉及到具体人生追求的电影或视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的理想。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最近一个月中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并通过分享、交流方式来互相了解。

第二步正文(30分钟)1.利用案例分析法,讲述理想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

2.跟随着教师的指引,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如个人理想、家庭理想或是国家理想等)写在卡片上,并在班级中交流分享。

3.召开班级讨论会,让学生更深入地探讨自己的理想,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这些理想。

第三步观看视频(20分钟)1.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电影或视频来感悟人生追求的真谛与困难之处。

2.观赏完成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视频中主要表达的信息,并引导学生对比身边人的现状与自己的理想,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及方法。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教师汇总授课内容,让学生回忆课上学到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写一篇小结,表达自己对课程主题的理解,梳理自己对于理想的认识及实践安排。

积极评价1.整体教学设计紧扣考试大纲,注重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探究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分别注重理论阐述、理论分析和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

树立远大理想教案7篇

树立远大理想教案7篇

树立远大理想教案7篇树立远大理想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的:1、造梦,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2、说梦,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梦是什么)方向。

3、写梦,一篇完整的*。

4、圆梦,让学生知道实现梦想要不懈的努力,只要你坚持你一定会成功。

教学要求:1、树立远大的理想。

2、写出一篇完整的*。

情感目标:1、让学生的梦想从这起航。

2、在快乐中作文,在作文中快乐。

教学难点:1、把这篇*写具体不容易;2、让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更不简单。

教学过程:课前沟通:上课前我们做几个游戏好吗?热身小游戏,目的增进了解,创造融洽和谐,轻松快乐的气氛。

1+1=2——认真听,“聪”明的孩子耳朵总在听。

★报数——平时积累,积极思考,勇敢回答。

导入新课:孩子们,你们喜欢到外面去玩吗?春意盎然、百花齐放的今天你们有没有去踏青?今天我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不过要爬山涉水,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无限风光在险峰”孩子们你们还去不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画图,板书在黑板上(分组比赛)。

一、谈谈你的理想,说清楚。

创设情境,梦想起航。

播放VCD,激发学生的潜意识里的美好愿望。

(师主要是唤醒孩子们心中的梦想,打开他们的话匣)1、讲《丑小鸭》的故事,丑小鸭有个美丽的梦想想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

为什么会这样?2、讲《小猪学本领》的故事。

为什么小猪学不到本领?3、孩子们,我想考考你们。

有一个小朋友,读小学的时候,手工制作课上,做出了一条歪歪斜斜的,让老师和同学啼笑皆非的板凳,你知道他是谁吗?还有一个人,他是一个聋子而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又是谁呢?他们又是怎样成为名人的?也因为他们不仅有理想,而且在前进的道路上勇攀科学的高峰。

孩子们,有人说:理想是人生航行的灯塔,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你能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吗?让学生充分说,鼓励他们说清楚,肯定他们,鼓励他们,激励他们充分说。

二、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让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也许是缘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也许是受一个人的影响;也许是因为看了一本书;或许是因为一则新闻;甚至是一句话受到了启发……让学生先小组互相说,再指名说。

初中语文 理想教案

初中语文  理想教案

初中语文理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理想》。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了解作者对理想的思考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理想》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

3. 讨论和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4. 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理想》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要有理想?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合作探讨,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 重点词语和句型学习(1)教师讲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2)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和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2)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3)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5. 分析课文观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课文观点的合理性。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的词语和句型运用能力。

3. 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4.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理想》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课堂讨论和表达的工具。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鼓励学生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理想导学卡(教学案)

6理想导学卡(教学案)
六、语言运用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爱心是,
爱心是,
爱心是,
爱心是,
七、拓展延伸
你能说说《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吗?找出这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
两首诗的内在联系是主题相同,都抒写了理想的意义。
例;《在山的那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大胆模仿,学以致用,厚积才能薄发,不断进步。
从主题思想上找内在联系。
大胆说出自己的理想,关键是如何实现!
酸辛。
寂寥就是寂静、空旷。一般的人都安于现状,怀有崇高理想的人想去变革社会,在常人年来是不可思议的,因而不但不支持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反而误解他们,使他们陷于寂寥,其中自然有酸辛。但尽管如此,他们仍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
9、揣摩第8节的意思,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不幸”就是指“被误解的寂寥”和“酸辛”。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6、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理想给人力量
7、第6节揣摩的意思是什么,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理想是崇高的。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和快乐,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抛却黄金梦,要放弃于己有利的自私心,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掌握修辞,弄懂吃透
意象是诗人借助某一事物来表达感情,一定好好体会。

初中理想课文教案

初中理想课文教案

初中理想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名为《理想》。

课文通过对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不同人物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守,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热爱和执着。

2.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向学生展示课文的标题《理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要有理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翻译和讨论。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精讲点拨: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示范。

如:词语“坚定”、“执着”、“热爱”等;句型“的理想是”、“认为……”等。

5. 情境教学: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

如:课文中所描述的主人公在艰难环境中仍然坚持追求理想的情景。

6.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课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他们是如何坚持追求理想的?7. 情感升华: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理想》写作教案设计

《理想》写作教案设计

《理想》写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理想,理解与理想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2.探究理想的来源,学习理想的重要性和含义;3.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了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4.阅读与理想相关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PPT,引入思路,准备更多的板书和资料进行课前导入;2.确定教材,了解教材背景、结构和重点;3.准备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和真实案例,以便帮助学生加深对理想的理解和认识。

4.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理想”的概念先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理想?教师使用多媒体板书,介绍理想的定义和相关概念,以便学生了解此次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二步:介绍理想的来源和内涵教师通过PPT和讲解介绍理想的来源和内涵,让学生了解理想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幸福人生的内在热情和精神动力。

第三步:探究理想的重要性教师通过板书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理想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了理想才能行出路、有目标;才能在需求和目标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在全人类万千思想面前坚定而不动摇。

第四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教师收集和准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理想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理想无处不在,并且理想存在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周旋在合法合理地满足自己需要、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志向之中。

第五步:阅读相关文章教师通过教学视频和书面材料,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并进行分析。

让学生了解作者对理想的理解和表达,并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第六步:小组讨论和展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理想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经验和情感,引导他们述说想法、传达情感、表达观点、提出解决方案。

第七步:总结和评价教师介绍理想主题学习的总结性文章,让学生积极响应,教师依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总结性评价,帮助学生总结一下学习中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具,如PPT、电脑、投影仪等;2.相关的教材、阅读材料、文章和案例;3.校内或校外的丰富教学资源,如现场或网上采访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6课教案4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6课教案4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6课教案4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6课教案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及体会教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字词卡片、搜集赞美教师的名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在教师节之际,您想对培养、教育过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板书课题:1、老师,您好!2、是啊,老师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她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

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二、初读全诗1、教师范读: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想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自读:同学们亲自去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3、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学生点评,展开赛读,适时正音:4、认读生词,认准字形:读准字词是读好课文的基础(1)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下今天的新词?(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正音,齐读(2)老师要强调字形了,会最先强调哪个呢,聪明的猜猜看?好的,让我们用放大镜把它放大一下: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说笔顺5、齐读全诗:字词读准了,诗肯定会读得更好了,让老师来听一下!老师在倾听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6、再读全诗,想想这首诗共有几句,写些什么?并作初步交流。

三、细读第一小节(1-5句)1、指名读: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谁来表现?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2、出示: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追问:“崇高”是什么意思?(尚,崇敬)3、过渡:你是从那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找一找4、交流:(1)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a.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培养,所有人的成长都包含了教师的辛劳)b.比较句子: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更好?古今中外,哪个…不…古今中外,每个…都…(前一语气强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2)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涵着教师的辛劳!说说意思。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人教版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人教版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一)求学时期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

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在哲学和历史上。

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并因得到委员会一致认可,顺利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二)婚姻家庭1843年6月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出身德国贵族(男爵)家庭的燕妮结婚。

同年10月底,马克思和燕妮一起来到巴黎,拉开了充满困苦和自我牺牲的生活序幕。

由于马克思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驱逐他。

他不得不携带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马克思和燕妮共生了四女二子,由于上述原因,只有三个女儿长大成人。

燕妮除了母亲和主妇的责任,还担负起了许多其他工作:比如,马克思的几乎所有手稿——其中大部分是很难辨认的——在送到印刷厂或出版社以前,总得由她誊写清楚。

(三)伟大的友谊1844年9月,恩格斯到访巴黎,两人并肩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由于马克思先后被法国、比利时等国驱逐,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常常囊空如洗,衣食无着。

1851年至1869年,马克思总共收到了恩格斯的汇款3 121镑,使马克思勉强维持生计,得以长期地专心从事科学著述。

恩格斯成为马克思家中的一名“编外”成员。

马克思一家人对恩格斯的健康,更是牵肠挂肚。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崇高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四)巨大贡献(1)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类社会开始所经历的是漫长的原始社会,之后是文明时代。

代替文明时代的将是无阶级的、全社会公有制时代。

第6课理想 (新课标)_八年级语文教案

第6课理想 (新课标)_八年级语文教案

第6课理想 (新课标)_八年级语文教案理想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教学重点: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课文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

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整体感知①范读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

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③默读感知课文内容: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历史意义(2、3)理想的意义(1) {人格意义(4、5、6、?)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人生意义(8、9、10、11)研讨与赏析(上)①精读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

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做广播操(9)参加社团活动7.图片+文本学习:参加社团活动(1)体育类:如跳绳、足球、武术、乒乓球等(2)文艺类:如跳舞、合唱、吹葫芦丝、管乐团等(3)手工类:如变废为宝、剪纸、折纸等(4)法绘画与棋类:如书法、绘画、围棋、象棋、跳棋等8.素材: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9.图片+文本学习:我们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很长,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吧。

教学环节二:电脑学习1.文本学习: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

但是,有些同学却不这样认为。

2.图片+文本学习:电脑学习的利与弊(1)看看小玲是怎么想的,你同意她的观点吗?分组讨论一下。

(2)小玲是个电脑迷。

她说:“我在家利用电脑就能学习,不去学校也行。

”3图片+文本学习:电脑学习的利与弊(1)我同意小玲的观点,因为在电脑上也可以听老师讲课在家学习自由,还舒服,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还不用起早,大家都不用花时间去上学或者放学,不用家长接送我们多好啊,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2)我不同意小玲的看法。

因为我们还是小学生,看电脑容易伤眼睛。

而且我想和同学们坐在一起学习,更有学习的感觉。

在学校同学们可以共同讨论、交流,可以把大家的看法综合在一起,还可以在一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独立填写交流汇报指名汇报补充汇报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本人或其他教师的教育成长经历等。

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类型以上活动建议以及活动顺序,可以根据本班情况灵活选择和安排。

我们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很长,学生写写或画画并于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文本点明有些同学却不认为学校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

知道小玲的观点:我在家利用电脑就能学习,不去学校也行。

教学中三个不同主人公说的话,代表了三种观点。

主持人的问题是。

第6课《理想》三维目标新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6课《理想》三维目标新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6课《理想》三维目标新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一上)doc初中语文流沙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明白得诗歌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明白关键句及优美句的含义与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点:朗读训练,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诗歌的结构,明白得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学难点:反复朗读这首诗歌,讨论、明白得诗歌的主旨。

教学方式:朗读教学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12 课时一、导入新课:列夫•托尔斯泰讲:〝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决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该如何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

在上课前,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谈谈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打算如何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二、预习检查:1、读准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寂寥liáo 扒窃pá弄脏diàn 诅咒zǔzhòu 洗濯zhuó缀连zhuì莹莹yíng 船舶bó蜕tuì倔强juéjiàng2、明白得以下各词的意义:寂寥:安静;空旷。

弄脏:弄脏,比喻辱没。

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洗濯:洗。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

倔强:性情坚强不屈。

三、作者简介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

作品出版20种。

四、课文研讨(一)齐读全诗。

(二)读1-7节,研讨诗歌的内容及形象化的语言。

第1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关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召起什么作用?比喻、顶真,作用是语言形象。

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

,在内容上逐步推进。

《理想》教案

《理想》教案

《理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2. 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展示一些关于理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2. 讲解文章背景和作者
介绍作者流沙河及其作品。

讲述文章的背景和写作意图。

3. 阅读文章
学生自行阅读文章,注意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4. 分析文章
讲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5. 讨论
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印象深刻的部分。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6. 课堂总结
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强调理想的重要性和追求理想的勇气。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并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初中《理想》教案

初中《理想》教案

初中《理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

(3)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坚持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理解和解读。

(2)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3)学生对理想的认识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学生对自身理想的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自己的理想吗?你们的理想是什么?(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并简要介绍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有这个理想。

2. 阅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讨论与分享:(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发言。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关于“我的理想”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理想。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2)教师鼓励学生坚持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并给出一些建议和鼓励的话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

2. 朗读与理解: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写作练习:学生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理想,并能够合理组织语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理想教案(新课标)
理想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教学重点: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课文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

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整体感知①范读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

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
正字、释词③默读感知课文内容: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 {人格意义(4、5、6、?)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人生意义(8、9、10、11) 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

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

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
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

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

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

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

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

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

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

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

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

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作业①抄写并识记字词。

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

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①检查作业。

②继续研讨与赏析。

③语言运用。

○教学设计检查作业①识记字词。

②朗读、背诵。

研讨与赏析(二)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
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

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

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

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

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

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言运用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

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

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

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作业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课后记:调动学生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引导探究诗句的含义,否则,学生缺乏认识,难以理解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