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最著名的油画家——贝尔特·莫里索

合集下载

外国美术简史 第五章

外国美术简史 第五章

1883年,莫奈定居巴黎郊区吉维尼。在1891年第二次访问伦敦后作《草垛》、《卢昂教堂》组画。这 些风景组画侧重表现同一场景在不同光线气氛下变幻无穷的外观。它们忽视物象轮廓的写实,主要用光 线和色彩来表现瞬间的印象,追求绘画色彩关系的美。这种艺术追求在他晚年创作的《睡莲》组画中表 现得尤为突出。他根据吉维尼别墅花园池塘中的睡莲的景象所绘制的组图,是在年迈体弱、视力衰退的 情况下完成的。这些组画有恢弘的气势和迷人的艺术表现力。
正义与复仇女神追赶凶手 普吕东 1808
格罗的《雅法城的黑疫病人》以闷热的清真寺为背景,具有强烈的异国情调。瘟疫使法军损 失惨重,可格罗却不忘歌颂皇帝的大智大勇。
雅法城的黑疫病人 格罗 1804
《大宫女》通过拉长人体、加强线条流动感和近似平涂的笔法,创造出接近东方美的新趣味。
大宫女 安格尔 1814
德拉克洛瓦的想象力 达到顶峰的作品还要 数《自由领导人民》。 上界的女神半裸地出 现在街垒上,手持上 了刺刀的步枪,率领 着起义者冲锋陷阵。 我们不会有任何不协 调的感觉,这是因为 逼人的氛围、枪林弹 雨的场面已经吸引了 我们的全部注意。而 当我们意识到这千军 万马的效果竟通过五、 六个人物便表现出来 时,又怎能不对画家 的概括和夸张能力感 到折服呢?
三、后印象主义
塞尚 出生在法国南部埃克斯—安—普罗旺斯城的塞尚于青年时期学过法律,爱好文学,与作家左拉是同乡、 同学与好友。1862年到巴黎专攻绘画,经左拉介绍与马奈、毕沙罗等印象主义画家交往,曾多次参加印象主 义画展。在一度迷恋印象主义外光和色彩之后,他专注于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不同于 印象派画家用快速作画的方法去捕捉表面的印象,塞尚对色彩与明暗作沉着而深入的分析。他遵从的是古典 艺术的原则,声称自己是从自然中学习普桑的做法。他对物象体面结构的研究暗示了尔后立体主义的理论:“ 表现自然要用圆柱体、球体、锥体……,在感受自然时,对我们来说深度比平面更为重要”。塞尚采用色的团 块表现法来描绘物象的体积、深度,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造型。他用几何因素构造的形象结构厚实、严密。 这位生平不得志的画家创作的肖像(如《吸烟者》、《画匠瓦勒之肖像》)以及不少风景、静物(他的大部 分花卉作品是用人造花写生而成的),虽予人以沉重、压抑之感,但充满着结构、色彩的美和诗意。塞尚晚 年才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他于1895年首次举行大规模个展。

十位女性艺术家油画作品欣赏

十位女性艺术家油画作品欣赏

⼗位⼥性艺术家油画作品欣赏相⽐于男性艺术家,⼥性的绘画视⾓和切⼊点完全不同,独特⽽有新意,尤其是当她们在描绘⼥性的时候,更加细腻敏锐。

她们的画⾯往往更加柔和感性,情感⾊彩也更浓于男性艺术家,对细微的感情把控的也更加出彩。

并且正是这些为数不多的⼥性艺术家,让我们对艺术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男性的视⾓,他们向⼤众展现了另⼀个美丽的艺术世界。

贝尔特·莫⾥索Berthe Morisot 1841—1895法国印象派不可缺少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最出⾊的画家。

莫⾥索出⽣于官吏世家,从⼩受到良好的教育,其祖⽗为著名的洛可可画家弗拉⼽纳尔。

成年后与马奈的的弟弟结婚。

她与马奈交流紧密,在作品上也互相影响。

她的作品⼤多围绕家庭⽣活,笔触潇洒流畅却⼜饱含细腻的情感,充满诗意。

她的⾊彩清新明快,画⾯温暖动⼈,简单的⽇常⽣活在她的画笔下显得⽣动迷⼈。

⼀些在⽃争中把她视作同志的早期印象派⼤师评价说:这位技巧卓越的⼥画家,乐于同他们任何⼈并肩战⽃,同整整⼀代的绘画是完美的联系在⼀起。

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 1844—1926美国图形艺术家及画家,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极少数能在法国艺术界活跃的美国艺术家之⼀,也是唯⼀⼀个被法国印象派画家邀请参加作品展的美国⼈。

这位伟⼤的⼥性艺术家从来不受世俗的约束,对艺术和⽣活都有个⼈独⽴⾃主的见解,她深深的热爱着⾃⼰的艺术事业,并且终⽣未婚。

早期她的作品主题多为妇⼥间的活动,进⼊成熟期后则以母亲与孩⼦为主。

她的作品⼤多以油画、彩⾊蜡笔画和版画的形式展现。

作品具有强烈的设计感,再加上她⾃⼰精湛的素描能⼒和对⾊彩的把控能⼒,个⼈特⾊⾮常明显。

她曾这样形容:“画家有两条路可⾛:⼀条是易⾏的通衡⼤道,另⼀条则是坎坷的⽺肠⼩路。

”她⾃称⾛的是后⼀条路。

弗⾥达·卡罗Frida Kahlo 1970—1954这是⼩More在这⼗位⼥性艺术家在最喜欢的⼀位了。

艺术鉴赏——绘画作品欣赏(上)

艺术鉴赏——绘画作品欣赏(上)

《缠毛线》
• 洛德· 莱顿 英国 100.3cm×161.3cm 布 油彩 悉尼 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藏 画家沿用古典绘画法则,以学院派绘画的严谨, 描绘了缠毛线的母女。年轻的母亲坐在凳子上, 姿态优美地绕着毛线,衣裙的表现呈现古典风 格;小女孩全神专注地配合着母亲,扭动着身 体,一幅稚气。莱顿以古典手法去表现生活, 因而使作品有呆板僵化之感,并且流露出缺少 真实情感表现的缺陷。
《着日本服装的少女》
• • 1982年 朱尔斯-约瑟夫· 勒菲弗尔 法国 130.8cm×90.2cm 布 油彩 诺福克 克莱斯勒博物馆藏 这是身着和服盛装的欧洲少女。以红色为主 调的和服,烘托出热烈的气氛与情调,少女 右手执扇遮着下巴,朱唇轻启,笑意满脸。 这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充满青春的 魅力。画家以写实的造型手法,生动地描绘 了少女的笑靥、红色的和服和淡雅的环境。
《吹笛》
• 约60年代初 纸本水墨 34×34cm 上海美术馆藏 在中国的诗意里,笛子是塞外孤寒的象征之一, 林风眠的仕女画以端庄静穆胜,两者在意境上 相合,加之素淡清雅的色彩,流畅沉稳的笔意, 更有珠联璧合之妙。
《仕女》
• 1945年 纸本水墨 39.5×31cm 私人收藏 林风眠在《致全国艺术界书》中曾谈到绘画艺 术的美:"像人间一个最重情的淑女,当来人 无论怀着何种悲哀的情绪时,她第一会使人得 到他所愿得到的那种温情和安慰。"林风眠的 仕女画无疑就是这段话的最佳解释。这幅作品 虽然在线条、色彩的运用上还未能显得很成熟, 但流露出的韵味则是明显的"风眠体"。过去激 烈的呐喊和沉重的悲哀转化成宁静的遐想和丰 富多彩的世界了。
韵味十足的汉字画
《阿姆菲萨的妇女》
• 1887年 • 阿尔玛· 塔得玛 英国 121.9cm×182.9cm 布 油彩 威廉斯顿 斯特林和弗朗辛· 克拉克博 物馆藏 塔得玛醉心于女性题材的绘画,他常以女性题 材去表达一种美的理念。这幅画中,他以离奇 的场景,描绘了数十个性格、气质、神态各不 相同的女性美感。看得出,他醉心于古希腊罗 马的妇女生活题材,严格地遵循学院派的古典 画法,刻意追求画面的视觉美感,并以自己的 眼光去体现古希腊罗马时的妇女生活。

西方油画艺术赏析13-14

西方油画艺术赏析13-14

爱德华·马奈 Edouard Manet
出生于大资产阶级家庭的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 (1832-1883)。两次报考海军学校都没有成功,在得到父母的 允许之后,开始学习绘画。马奈有一种十分坚决的现代意 识,他以作品来表现自己对当代生活的瞬间印象。他的构 图完美地分配空间和体积。他对日本版画的把握创造了质 朴坦率的透视效果和纯色与黑色的均匀色调。露天的创作 显示出画家的印象主义艺术才华。马奈晚期的自然主义作 品的笔法刚劲有力、综合概括,十分个性化。
萨金特 西班牙舞者1880-1881
萨金特 爱德华达利 ·博伊特的女儿们1882 222.6 x 221.9 cm
萨金特1907
萨金特1908 71.12 x 55.88 cm
萨金特c1895 86.36 x 102.235 cm
萨金特c1879 25.4 x 35.56 cm
萨金特 卡普里的女孩1878 63.5 x 77.47 cm
莫奈1863 81.28 x 64.77 cm
莫奈草地午餐1865-1866
莫奈 日出印象1873
莫奈 红船 1872
莫奈 红船 1875
莫奈 茶具1872
莫奈 花园中的女子
莫奈 静物 1872 73 x 53 cm
莫奈 干草垛 1891 100 x 60 cm
1888 92 x 65 cm
莱顿 肖像1858-1859 41.5 x 53 cm
莱顿 沐浴的普赛克 布面油画
c1890 62.2 x189.2厘米
莱顿 少女c1860 90.2 x 152.1 cm
莱顿 泉边 1892 95.3 x 127.6 cm
莱顿 宫女 1862
音乐课 c1877 118.1 x 92.8 cm

《摇篮》

《摇篮》

龙源期刊网
《摇篮》
作者:贝尔特•莫里索
来源:《大学·阅读独唱团》2019年第05期
一画一话
作为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最出色的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擅长表现家庭生活场景中的孩子和妇女。

她最初跟随学院派画家吉夏尔学画,后来师从印象主义画家卡米耶·柯罗,19岁时与画家爱德华·马奈相遇。

马奈对莫里索高贵典雅的气质极为欣赏,从此莫里索的形象屡屡出现在马奈的作品中。

而莫里索也深受马奈艺术观的影响,成为一位印象派画家。

这幅以莫里索姐姐和外甥女为主人公的画作《摇篮》,是莫里索参加第一届印象派画展的参展作品,也是她人物画中的代表作。

画中的年轻母亲,一手托着下巴,一手轻轻地扶着摇篮,注视着自己入睡孩子。

光线透过薄纱照到婴儿酣睡的小脸上,年轻的母亲目光温柔如水,整个画面宁静和谐。

莫里索用速写式的造型,潇洒流畅的笔触,注重对瞬间光影和色彩的敏锐捕捉,毫无矫揉造作地描绘出深情、和谐、优雅的画面,给人以“圣洁母爱”的印象。

映照
有一种情深,叫母爱
有一种爱被世人所赞颂,有一种爱让人每一刻都能感受到它的温热,这种爱就是母爱。

母爱有时像火红的太阳,光明、耀眼;有时又像冬天里的毛衣,普普通通,却不可或缺。

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我們可以追求最高尚、最卓越和最远大的理想,也可以获得最日常、最普通和最珍贵的人间烟火。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里索绘画风格及影响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里索绘画风格及影响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里索绘画风格及影响作者:***来源:《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06期摘要: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是一位有天赋、有温情色彩的印象主义女画家。

其出生于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师从巴比松画家柯罗,后来成为印象派创始成员之一,于1868年结识爱德华·马奈,并与其弟欧仁·马奈结为良缘。

贝尔特·莫里索善于捕捉亲密的瞬间,其绘画反映了独特的视角,强调共情、个性和女性的力量。

本文从贝尔特·莫里索的绘画语言入手,探究其绘画的独特视角。

文章首先梳理了贝尔特·莫里索的个人生平经历,其次通过对其绘画作品中构建的母子形象进行分析,感受其作品传递的精神力量,最后阐述了莫里索的绘画语言对当代绘画的启示。

关键词:莫里索;绘画语言;母子形象;创作启示贝尔特·莫里索在印象派画家中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位女画家,她以自己的视角来绘画。

当下国内外的研究大多关注女性画家情感的表达,对其绘画技巧等方面关注不足。

贝尔特·莫里索对于绘画题材的独特视角值得我们研究。

(一)个人生平贝尔特·莫里索,是1874年印象派初展中唯一参展的女性画家,她出生于法国一个家境优渥的家庭,其外祖父是著名的洛可可画家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父亲是高级官员。

莫里索和她的姐姐埃德玛从小就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艺术梦,虽然当时女性被禁止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但是她们的艺术创作才能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蓬勃发展。

后来她们在卢浮宫学习先辈大师的绘画技法时,莫里索结识了爱德华·马奈,爱德华·马奈独到的眼界促成了莫里索的美学突破。

莫里索曾经拒绝过朱尔·费里的求婚。

随着她与爱德华·马奈的相遇,莫里索与马奈的弟弟欧仁·马奈联姻。

之后女儿的降生,为她提供了绘画的素材。

(二)绘画风格的形成1841年,贝尔特·莫里索出生在法国博盖斯一个富有的官宦之家,从小喜欢画画,并受到许多画家的指点,后来进入专业院校进行学习,接受正统古典学院派教育。

西方绘画大师名字及年表

西方绘画大师名字及年表
塞巴斯蒂安·布尔东 Sebastien Bourdon(1616-1671年)法国画家
让-费朗索瓦·德·特鲁瓦 Jean-Francois de Troy (1679-1752年)罗可可时代的重要绘画代表,一位著名的装饰画家、 肖像画家和风俗画家
亚森特·里戈Hyacinthe Rigaud (1659-1743年)法国画家
山德罗·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佩鲁吉诺 Perugino (约1446-1523年) 意大利画家
多梅尼科·基兰达约 Domenico Ghirlandajo (1449-1494年)文艺复兴前期的湿壁画家
莱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
奥拉齐奥·真蒂莱斯基 Orazio Gentileschi (1562-163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
米开朗基罗·梅西里·达·卡拉瓦乔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3-1610年)意大利画家
圭多·雷尼 Guido Reni (1575-1642年) 意大利画家
乔凡尼·贝利尼 Giovanni Bellini (1430-1516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安德烈亚·曼坦那 Andrea Mantegna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巴杜亚派画家
卡洛·克里韦利 Carlo Crivelli (1430-约1495年)意大利画家
洛伦佐·洛托 Lorenzo Lotto(约1480-1556年)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画家
帕尔马·伊尔·韦基奥 Palma il Vecchio (1480-1528年)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

马奈-印象派的精神领袖

马奈-印象派的精神领袖

马奈-印象派的精神领袖马奈:印象派的精神领袖而对马奈本人来说,午餐、裸体、绅士、草地,都是无关紧要的,他只想表现人体与色彩的对比效果,这是新技法和新风格的探讨,把他在外部光线下的真实感受画出来。

他自己说:“这是真实的,比古希腊、罗马的样式好,即使它是平淡无奇的,有人要说就让他们去说吧。

”沙龙展上的裸女风波19世纪的法国巴黎,艺术展览层出不穷,而沙龙展览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最重要的官方展览,展览开幕犹如巴黎的一个盛大节日,受到万人瞩目。

沙龙展由40位官方委任的法兰西学院院士组成评委会,从数千件送选作品中评选出符合学院标准的作品参加展览,并对其优秀者授以奖章。

人们想尽办法打听评选消息,因为获奖的画家不但可以一夜成名,而且会成为画商追逐的对象。

1863年的沙龙展因为评委会的苛刻要求,落选作品远远超出往届,多达4000多件,一些曾经入选过沙龙的学院派画家也被拒之门外。

由于落选作品太多,评选结果成为巴黎街头巷尾公众议论的焦点,并引起了公愤。

这些不满的议论纷纷传到了皇帝拿破仑三世的耳中,拿破仑三世在亲信的陪同下来到法兰西学院,他认为落选作品与人选作品没有任何区别,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完全不必要。

于是他下命令给负责此次展览的领导者,在展览馆再设立一些展厅展出落选作品,让公众来评判。

落选沙龙展开幕当天就吸引了大批观众,“到落选沙龙去”成为法国民众满足好奇心的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马奈的油画《草地上的午餐》在这次落选沙龙展上被挂到了显著位置,并引起了世所罕见的轰动。

有评论家说,没有这幅画就没有以后的马奈。

这幅作品在题材上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学院派大相径庭,它直接表现了现实环境。

画面中两个衣冠楚楚的绅士,与一个全裸的女子坐在一起,在郊外池塘边树阴下的草地上共进午餐。

不远处一个半裸的女子在河边沐浴,这是官方学院派坚决不能忍受的。

学院派画家们认为它的题材“淫乱”,画面上身着贵族服装的绅士与一个裸体女人公然在草地上共进午餐,简直是“伤风败俗”。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女画家?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女画家?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女画家?1.方君璧——(1898—1986年),女,福建闽侯人。

中国二十世纪初为数不多的女性画家之一。

出生于名门望族,曾经留学法国,在巴黎期间其作品《吹笛女》作为第一位中国女性画家的作品入选“巴黎美术展览会”。

1984年巴黎博物馆为她举办了“方君璧从艺六十年回顾展”,给予这位在巴黎起步的东方女画家的业绩以充分的肯定。

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

代表作品《吹笛女》、《拈花凝思》等。

2.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ElisabethLouiseVigee-LeBrun)——1755年出生于法国,学肖像画成名后,被选为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1842年在巴黎逝世。

在国外,许多著名的艺术院校都聘请她为“荣誉教师”她是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

代表作品《画家和她的女儿》。

3.乔治亚·欧姬芙——出生于1887年的11月15日,被称为美国毕加索,20世纪艺术大师之一,她的作品大多以花朵、海螺、岩石纹理为主,在同色调中富有细微的变化,产生出来富有韵律感的画面。

代表作品《曼陀罗/白花1号》。

4.琼安·米契儿——美国第二代抽象画代表画家,曾和德库宁与克莱因学习过绘画。

米契儿被称为被严重低估的女画家,她的作品一直被德库宁和波洛克所掩盖。

不过近几年,人们又重新认识到了这位富有才华的艺术家,她被认为是所有女画家中拍卖总价格最高的画家。

代表作品《无题》。

5.贝尔特·莫里——索先后从师著名的风景诗人柯罗和印象派代表画家马奈,后与莫奈、塞尚结识,在1847年组成了印象派,莫里索成为印象派创始人之一,也是其中最出色的女画家。

她曾经在成名时感叹:“毕竟,女人在生活中的职业还是生儿育女。

”我们都可以想象的到,在社会各个时期,女性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要遭遇的偏见和反对太多太多了。

代表作品《午餐后的闲谈》。

扩展资料方君璧(1898—1986年),女,福建闽侯人。

莫里索

莫里索
莫里索的作品以肖像和表现家庭生活场景中的孩子和妇女为主。凭着女性的心灵,她的画面上排除了一切粗野,而崇尚精美、华丽,使日常的简单活动显得如此活跃、生动,长于在亲切的家庭环境中撷取生活的诗意。
莫里索1895年死于流感。诗人马拉美曾为她写道:“一些在斗争中把她视作同志的早期印象派大师评价说,这位技巧卓越的女画家,乐于同他们任何人并肩战斗,同整整一代的绘画是完美的联系在一起”这句话可以概括莫里索。
很明显,在这幅画中,莫里索与雷诺阿一样,力图以一种崭新的绘画语言来处理人物和风景的关系。将人物与风景视为单一的视觉对象,他们被光线和色彩统一在一个平面里,这是真正的属于印象派的视觉革新。
在此画完成后的第二年,一直对马奈倾慕不已的莫里索,嫁给了马奈的弟弟尤金。
《贝尔特·油画
74.00 x 60.00 厘米
(法国, 1832–1883年)
被称为“印象派之父”的爱德华·马奈,是19世纪引起最大争议的一名画家。当时,他的作品被认为风格生硬而缺乏规范,但后来被视为是对传统绘画的嘲讽与颠覆。
在印象派团体中,与马奈最亲密的一位成员非贝尔特·莫里索莫属。1868年,两人初次相识即迅速成为好友。莫里索作马奈的模特儿的次数也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女性。但在1874年,莫里索嫁给了马奈的弟弟尤金后,就再也没有为马奈充当模特。马奈去世后,莫里索写信给马奈的妹妹爱德玛,告知她正因为马奈的“迷人智慧使得我在长时间的坐态中保持不倦的神态。”在相识的第二年,马奈专为她绘制了这幅油画,其手法就马奈本人而言也显得非常革新。马奈仿佛是用生活中急速的节拍来描绘莫里索,外套和皮手笼都表现的极为粗率。马奈以此画作为他自己写实主义的观念宣言,同时也将莫里索美丽而热情的神态永远地留在了画面上。
贝尔特.莫里索当印象派备受攻击的时候,一篇报章的评论将参加印象派画展的年轻人称作“五、六个疯子和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便是贝尔特·莫里索。莫里索1841年是出身于一个有教养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大家闺秀。她曾受柯罗的指导,后来在卢浮宫临画时邂逅了马奈,不但日后嫁给了马奈的弟弟,还从此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印象主义画家。

浅析西方女性艺术家作品中的母性美

浅析西方女性艺术家作品中的母性美
因女儿朱莉染上流感,贝尔特 莫里索在照看女儿时病倒, 不幸病逝。贝尔特 莫里索的作品是带着温度的,她用画笔将人 世间最纯粹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柯勒惠支艺术中母性美的苦情
并不是所有的母爱都充满了甜蜜温暖的柔情。在柯勒惠支
图4
图3
的作品里,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扮演母亲身份的女性由于生活 所迫流露出的苦涩情感,这种苦涩里面包含着无能为力与痛彻 心扉。柯勒惠支是国外画派中作品较早被引入国内的画家之 一,通过鲁迅的引荐,对我国的版画事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 用。鲁迅曾经这样称赞这位伟大的女性:“在女性艺术家之中, 震动了艺术界的,现代几乎无出于凯绥 柯勒惠支之上。”
关键词:女性艺术家 贝尔特 莫里索 柯勒惠支 母性美
一、贝尔特 莫里索艺术中母性美的柔情
法国这座充满迷人魅力的城市不仅是令人瞩目的时尚之 都,而且是世界艺术中心。众多影响力较大的艺术流派从这片 丰饶的土地上涌现。法国大革命结束以后,人们的思想逐步得 到解放,一场声势浩大、空前的艺术运动也慢慢酝酿成形。这场 运动便是后来成为古典作风与现代艺术转折点的印象主义。 1874年,我们熟知的画家毕沙罗、雷诺阿和莫奈等画家为世人展 示了崭新的艺术视角,组织了对抗官方沙龙的展览。然而,当时 的评论对此进行了严厉无情的嘲讽,印象派的女画家贝尔特 莫 里索也受到抨击。虽然当时的社会已经取得进步,经济得到了 迅猛的发展,女性开始走出家门并且真正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 但是社会大众对女性的偏见仍然存在,莫里索的艺术成就在当 时乃至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沉寂状态。随着女性主义的崛 起和法国博物馆的珍藏,人们得以重新领略贝尔特 莫里索这位 女性画家视角里独特的温情世界。
作为印象画派中的唯一女性,贝尔特 莫里索是此画派的忠 实参与者与守护者。她积极、坚定不移地投入印象派的绘画创 作与展览中,对印象派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在 多数联合画展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其身影。在题材方面,印象画 派摆脱传统的束缚,抛弃了陈旧的宗教神话题材,开始走向自 然,走到生活中。也许因为是女性画家的缘故,女性特有的婉约 气质在贝尔特 莫里索的作品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画面具有的 轻松、舒适、恬静的感觉,往往也是在其他印象派画作中看不到 的。贝尔特 莫里索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温暖和具有人情味的 家庭生活场面,那是每一个普通人家庭生活的缩影,是每一位母

高中历史浪漫主义美术

高中历史浪漫主义美术

高中历史浪漫主义美术(考试总分:2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50 小题,共计 200 分)1、(4分)《绘画与科学》中说:“19世纪后半期,随着物理学中光学知识的系统研究,以及光学和色彩学关系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崭新的绘画面孔。

”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A.B.C.D.2、(4分)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中国王冕的《墨梅图》和荷兰印象派画家凡·高的《向日葵》,它们体现了中西绘画艺术有相通之处,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都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特征B.都属于油画作品C.都注重借助于光和色运用D.都具有写意的特点3、(4分)某绘画派别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充分表现光、色和人气,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

这一派别是A.现实主义画派 B.现代主义画派 C.印象主义画派 D.立体画派4、(4分)20世纪初,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尤其是照相技术的发展,绘画“不再作为自然的奴仆了”,要“为艺术而艺术”。

材料认为,此后的绘画将A.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B.以静态的艺术形式展现C.更强调主观的精神表现D.力争展现最真实的场景5、(4分)下列四幅世界名画,它们的共同之处是A.彰显时代进步洪流B.体现理性主义思潮C.绘画风格一脉相承D.艺术再现历史事实6、(4分)下面这幅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绘画风格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派D.现代主义7、(4分)有人对近代以来的美术流派作这样的概括:“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古代历史或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重视画面的严整与和谐”;“现实主义美术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浪漫派绘画重视的是栩栩如生的生命感和动感的表现,画面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部修饰”;“印象派绘画捕捉的事物是闪动的光影和色彩。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①《马拉之死》大卫②《拾穗者》米勒③《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④《赛纳河之晨》莫奈A.①是现实主义绘画作品B.②是浪漫派绘画作品C.③是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D.④是印象派绘画作品8、(4分)1888年4月初,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将某一文学流派定义为,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从莫奈到毕加索

从莫奈到毕加索

酝酿已久的“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是世界艺术馆继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之后的又一重要展览。

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是美国十大博物馆之一,以收藏东西方重要的艺术品而著称。

目前该馆已经闭馆,正在进行为期5年的扩建工程。

闭馆期间,该馆将其收藏的大批艺术精品有计划地送往美国其他州和海外的艺术博物馆进行巡展。

本次来中国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出的60件大师杰作直接来自该艺术馆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永久陈列展厅,均为“镇馆之宝”。

展览内容涵盖了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西方现代主要艺术流派,包括有库尔贝、德加、方丹拉图尔、莫奈、毕沙罗、马奈、雷诺阿、塞尚、高更、凡•高、雷东、勃纳尔、维纳尔、马蒂斯、布拉克、蒙得里安、莫迪里阿尼、毕加索、马格利特、恩斯特等大师的代表作。

另外,雕塑艺术大师罗丹、德加和摩尔等艺术家的14件雕塑作品也同时参加展览。

此次展览艺术和学术价值在国内引进的海外艺术展览中史无前例。

该展将在全球巡回展览,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是全球巡展的第一站,也是在中国唯一的展出场所。

展览在北京结束后,将会到日本、韩国和加拿大等国巡展。

由于这批展品的艺术价值极高,是中国引入国外展览中史无前例的。

美国博物馆界和美国政府对此展极为重视。

去年夏天,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馆长一行专程来京,对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进行了严格的实地考察。

对世界艺术馆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建筑设施、展览设备、安全保护、管理方式以及和专业和业务人员组织结构和水平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最后,由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向美国政府部门单位提出申请报告,经美国国家艺术专家评估组的审核和评估,该展的全额保险最终由美国联邦政府承担。

由美国政府担保的出境展览在美国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也是中美博物馆界文化艺术交流史上最大的盛事。

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马克思-恩斯特(德国, 1891-1976年)《草地上的午餐》1944年画布油画,68.00 x 150.00 厘米Leonard C. Hanna, Jr. Fund恩斯特是跨越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两种运动的传承者,在他身上,也兼具达达主义否定一切的嘲弄态度,和超现实主义的潜意识表现。

印象派

印象派

在美学上,表现阳光的这一辉煌时期是与光学的进步,视觉至上的不断 加强以及精神方面的自由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与该世纪人道主义的 要求相配合的。由夏加尔说出,并使全世纪的画家从此涌向法国找寻 的“阳光——自由”就是印象派鼎盛时代的理想。尽管我们通过分离 出主要由莫奈发展的外光潮流的办法,可以毫无困难地确定印象派主 要的北欧渊源,充满错综复杂的影响和个人交往的形成过程,其兴盛, 曲折、局限性、代表人物,与当代科学及思想的关联,但应该肯定, 即使是在1870—1880年这段最为一致的时期中,也始终存在涉及各个 方面的多种研究,并且在那以后,随着新一代的到来,其他倾向更接 踵而至。《新印象派》、《象征派》、《表现派》,正是因为在很大 程度上臣属于印象派,所以,它们对印象派的反对尤为激烈。不过, 从1860年到1900年,毕竟有一种广泛的精神统一穿越了复杂的秉性和 派别,标志着整整一个时代,而人们完全有理由把它命名为印象派时 代。在该时代里,由于史无前例的天才聚合,使绘画赢得了完全的独 立自由,同时最真实动人地为该时代的生活和深刻愿望提供了见证
这是一个伟大的派系 它不曾衰落 对他们充满了深深的敬爱 为他们
而折服
印象派
1874年4月15日至5月15日,一群组成《无名画会》的独立青年画家, 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塞尚、德加、基约曼、贝·莫 里索,在嘉布奇修女路35号纳塔尔照相馆举行了联合画展,它成为当 时的一桩丑闻。记者勒卢阿在4月25日《喧闹》报上根据莫奈的一幅 题为(印象,日出)的作品嘲弄地称参展者为印象派画家。 这一词语被画家们自己接受了,它受到欢迎,并风靡世界。然而它的 定义却是不准确的,并且随着作者的不同,在技术、美学、哲学上的 意义广狭不一。评论家们把生动的理想上升为体系,从而以他们的理 论印象派取代了本由画家自发形成的印象派,加上后来反对印象派的 各种表现蜂拥而至,就更使界限变得生硬,并且还歪曲了它的范围。 因此,人们很难重新找到该派真正的艺术气氛和正确地指出这一不仅 更新了观察方法,而且更新了整个现代感觉,使那么多极不相同的画 家走到—起来的艺术运动的广度。这些画家每人都以他特有的天分完 成了自己的事业,而印象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促进着画家天才的自由表 达。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简短的历史,回顾一下这些原则。

尔特·莫里索绘画艺术风格分析

尔特·莫里索绘画艺术风格分析

尔特·莫里索绘画艺术风格分析她的创作风格使用明亮的色彩和摇曳的笔触去体现风景、肖像、和家庭日常场景。

她的作品大都情感细腻,使华丽、日常、精美的生活活动显得活跃生动。

同时,她的绘画作品也同时反映了19世纪她的性别和阶层的文化限制。

对如今中国女性的油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标签:印象派;女性绘画;艺术特色一、贝尔特·莫里索的艺术特色贝尔特·莫里索的绘画题材是她客观下的日常生活的表现。

是自己的一种自我表达。

她的绘画题材大部分都是大自然与家庭题材为主。

就像贝尔特·莫里索的代表作《摇篮》是她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

此画也参加了1874年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

也是通过这幅作品,贝尔特开始被人肯定。

也是这幅作品,标志着贝尔特真正成熟的风格。

画中的人物是她的姐姐爱玛和她的外甥女。

作为孩子的母亲,姐姐爱玛细心看护着在纱帐里的小婴儿。

姐姐爱玛在纱帐旁边若有所思的好像在想些什么,用一只手托着自己的下巴,另外一只手轻轻的放在了婴儿躺着的摇篮中,用温柔且寄予希望的目光望着熟睡的婴儿。

整个画面颜色布局很舒服,有一片蓝色,还有一些肉粉色的色块,给人感觉很温暖并且还散发出了一些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意。

整个画面表达出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殷勤希望,这是多么温暖的一幅画。

垂落的纱帐使画面分割,使画面建立在不同的不水平线上,是整体画面更为和谐稳定。

颜色上,姐姐爱玛身着的衣服与画面的深色背景相呼应,青蓝色与纱帐上的肉粉色相呼应。

贝尔特·莫里索特有的方式展现了画面独特的一面。

贝尔特用大胆果断的笔触营造了梦幻的氛围。

还用心捕捉到了后面的布景与前面纱帐的反光与折射。

整个画面宁静和谐且充满希望。

她将自己丰富的情感通过画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情感细腻又不缺少磅礴之势,感人且贴近生活。

其实在19世纪之前,绘画构图的方式是单一的,直到印象派的出现,打破了这些单一的绘画风格。

贝尔特有一幅作品《夏日》,这幅作品描绘了两位年轻的女士坐在船上郊游游玩,船的旁边还有两只天鹅在水上的场景。

印象派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研究

印象派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研究

印象派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研究印象派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研究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1841年1月14日-1895年3月2日)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也是印象派的创始成员之一。

她以细腻的画风、独特的视角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而闻名。

本文将对贝尔特·莫里索的生平经历、艺术风格以及对印象派运动的贡献进行详细研究。

莫里索出生于法国勒阿弗尔的一个富裕家庭,家族对她的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她从小就表现出对绘画的兴趣和天赋,并在家人的支持下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

在一次与家庭友人的旅行中,她结识了让·巴普蒂斯特·卡米耶·科罗特,在他的鼓励下,莫里索开始独立创作。

莫里索的画作主题多样,包括肖像、风景和日常生活场景。

她热衷于描绘妇女的生活,尤其是女性的家庭和社交角色。

她通过细腻的画风和柔和的色彩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独特见解,并成功地捕捉了瞬间的美丽和光影的变幻。

她的画笔轻盈敏捷,以快速的笔触塑造了形象和氛围,并运用了远离现实主义传统的手法。

莫里索与印象派画家克洛德·莫奈、爱德华·马奈等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参与了印象派的展览。

她的作品受到了一些批评家的质疑,但也收获了一定的赞誉。

她的艺术风格在印象派中独特而个性化,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感觉,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和表现。

莫里索与其他印象派画家一样,拒绝受传统绘画规范的束缚,追求个人的艺术表达与形式多样化。

莫里索在印象派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她为印象派的展览和组织做出了贡献。

她是仅有的四位女性创始成员之一,在当时男性主导的艺术界中,她的地位尤为重要。

她的存在为其他女性画家提供了榜样和鼓舞,并为女性艺术家争取到了更多的机会。

贝尔特·莫里索的作品不仅在当时获得了一定的认可,而且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她作为印象派运动的一部分,推动了艺术界对光线和色彩的新理解。

适合11周岁孩子的K12美术教程之G7-U5-L10 现代艺术风格

适合11周岁孩子的K12美术教程之G7-U5-L10 现代艺术风格

艺术问题
·你看见了什么形状、颜色和图案? 描 述 ·你觉得艺术家为什么选择这些颜色和 形状? 分析 ·你觉得艺术家想要创造什么整体印 象? 阐释 ·你最喜欢这件作品的什么方面?说说 你的理由。评判
约瑟夫·马罗德·威廉·特纳。《雨、蒸汽和速度:大 西部铁路》,1844 年。布面油画,35 乘以 47 又 5/8 英寸。国家画廊,伦敦。
作品参考
作品参考
作品参考
作品参考
第四阶段
评价环节
作品评述与自我评价
大家好,我叫 ...... 我们今天学的是 G7-U5-L10 现代艺术风格 我们观察了 …… 我们了解了…… 我创作的是 ...... 描述制作过程:我先……,再......,然后. ..... 谢谢大家!
艺术链接
音乐 复习下列特征: ·印象主义:柔软、柔和的颜色;隐含 线条;微妙的阴影、图案和纹理 ·表现主义:大胆、强烈 的颜色;深色、粗线条;简单的形状;扭曲、夸张 邀请学生们找找既有印象主义风格,又有表现主义风 格的爵士器乐集。播放这个音乐集,并 让学生们指出 “深色的粗线条”、“扭曲”、“柔软、柔和的颜色”等等。 邀请学生们说说适合 每一首音乐的风格。
马克斯·贝克曼。《自画像》,1937 年。布面 油画,75 乘以 34 英寸。芝加哥艺术学院,芝 加 哥。
比较和对比
想想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两种风 格都展现主题的主要形状和形态, 它们都不展现具体清 晰的细节。印象派画家通常使用柔软、温和的色彩,而表 现派画家通常 用明亮的色彩。印象派画家很少画粗实 线,相反,他们用隐含的线条和阴影方法来表现人物 和 物体。而表现派画家则经常用实际的线条,就像贝克曼的 绘画一样。
作业设计
用你所学关于表现主义的知识画一幅肖像画。

贝尔特莫里索

贝尔特莫里索

玛丽· 斯蒂文 森· 卡萨特
早期生平

卡萨特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阿尔芬尼市(现在合并 到匹兹堡),她父亲是证券经纪人,母亲来自银行家家庭, 她小时经常被带外出旅行,10岁以前已经到过欧洲许多大城 市,如敦煌、巴黎、柏林等。虽然她的父母不愿意她学习绘 画,但她1861年仍然到费城的宾州美术学院去学习,她感到 学习进程太慢,又讨厌教师和男同学盛气凌人的态度,1866 年,她决定到巴黎自己去直接向古代大师们的作品学习。但 由于普法战争爆发,她返回家乡,可是在家乡的小镇很难找 到模特和绘画用品,她父亲仍然反对她选择这种职业,只资 助她基本生活需要而不提供她继续进行绘画的资金。1871年, 她受匹兹堡主教的委托,临摹意大利的宗教画,又返回欧洲。
船 上 聚 会


经过她在欧洲各大博物馆的自学以后,1872 年,她的艺术风格已经逐渐成熟,她又到巴黎师 从于卡米耶.丞相毕沙罗学习。当年她的作品第 一次在艺术沙龙展出,当时批评家评论她的作品 色彩过于鲜艳,肖像太真实,有媚俗的印象。 有一次她路过一个卖画的橱窗,看到了埃德加. 德加的一幅垩笔画,她终于知道反叛沙龙的不只 是她一个人,她给一位朋友写信提到:“我把鼻 子都贴到玻璃上去研究他的艺术,我的生活改变 了,我终于看到了我想看的艺术”。1874年,她 会见了德加,德加邀请她参加印象派画家的展览, 1879年,她的作品在印象派画廊展出,以后直到 1886年,她一直是活跃在印象派画家的圈子里。 她和德加以及女画家贝尔特· 莫里索成为好朋友, 并和德加一样可以熟练地运用垩笔作画,并创作 了许多著名的垩笔画作品。

Hale Waihona Puke 莫里索最初跟随学院派画家吉夏尔学画, 后来师从卡米耶· 柯罗。 19岁时与画家爱德 华· 马奈相遇。马奈对莫里索高贵典雅的气 质极为欣赏,从此莫里索的形象屡屡出现 在马奈的作品中。而莫里索也深受马奈艺 术观的影响,成为一位印象派画家。她的 作品大多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笔触流畅, 情感细腻。在法国成名的美籍女画家玛 丽· 卡萨特,其创作题材与莫里索相近。卡 萨特选择艺术为职业,不仅要与家庭中的 反对者抗争,还要面对社会的偏见和漠视。 当她最终功成名就时却哀叹:“毕竟,女 人在生活中的职业还是生儿育女。”足见 她当时面临的外界压力之巨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贝尔特·莫里索是法国印象派团体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和最出色的女画家。

莫里索1841 年生于法国布兰热一个颇有声望的官吏家庭,1895 年卒于法国巴黎。

《芭蕾舞女演员》1879年,71×54cm 奥赛博物馆收藏。

《芭蕾舞女演员》是一位妙龄女郎的半身像。

和谐的笔触精妙的表现了女郎的头发,颈部的饰物,衣着的质感,人物的神情。

周围的光色氛围有着优美和谐的韵律,玫瑰红与银灰的色彩处理的相得益彰,洋溢出清新和欢快的情绪。

当印象派画家在1874年第一次举办画展时,贝尔特·莫里索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也是唯一一位没有被评论界所嘲笑的画家。

当时的评论认为,在这幅人物肖像中,她还受到了启蒙时代妇女肖像画家Fragonard(弗拉戈纳尔)的影响。

《阅读》 1869年-1870年,现实主义肖像画,布面油画,101cm×81.8cm,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藏。

莫里索喜画肖像题材,特别是妇女与儿童的肖像。

这副画事实上画的是母女两人的肖像,母亲的黑衣与女儿的白衣形成鲜明对比。

光线从左侧射来,使女儿的白衣出现丰富的变化,母女的脸部都在光影中显出安适的神情。

作品清新、流畅、纯洁、细腻,每一笔触、每一色块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摇篮》1872年,油彩画布,56 x 46 cm,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

这幅《摇篮》是女画家第一次参加印象派展览的作品之一,画中描绘一位年轻的母亲注视着自己入睡的孩子情景,母亲和在纱帐内熟睡的婴儿构成了极为深情与和谐优雅的画面,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这是出于一位温情女性之心理情感,这使画面十分纯洁,难怪雷诺阿称誉她为“纯洁的天才”,把她看着是优秀的室内情景画家。

这幅画以笔触流畅、色调清新留在人们记忆中。

大芬村油画网整理编辑。

《年轻女佣》1885~1886年,印象主义肖像画,画布油彩,纵61.3厘米,横50厘米;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藏。

莫里索擅长绘室内的作品,这件作品中房间内充满着阳光,女佣和日常生活摆设、人物和环境都在阳光下占有自己相应的地位。

这在画家的眼里,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仅仅是传达光的一种媒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而已。

所以女画家并没有着意刻画女佣人的内在精神与个性特点。

画家运用充满激情的笔触,在画面上急速地运动,想在瞬间抓住即逝的阳光,将此印象永驻在画布上成为永恒。

《少女与狗》1893年,布油彩,73cm×80cm,巴黎马蒙达博物馆藏。

莫里索除了在光色笔触上与其他印象派画家具有某些共同之处外,她作为一位女画家在艺术创造上还有其独特的魅力。

她的作品总是以清新、纯洁、微妙见长,在她潇洒奔放而流畅的每一个笔触中都似乎饱含着细腻的情感。

在这幅《少女与狗》中,她以极为流畅的激情笔触,驾驭一切的造型才能,果断、急速而简略地表现处在室内的少女与狗的瞬间情态,是一幅用极其敏锐的目光、肯定的笔法、丰富的色彩以及简洁的手法创造的富有生命律动的优秀作品。

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开课啦!专注3-16岁幼儿绘画培训,儿童素描/国画/油画/水粉/漫画培训,1对1小班教学,幼儿美术启蒙班,少儿零基础学画画。

免费试听课程,先到先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