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海闻版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e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关系。
2.净出口(净进口)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度计算),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出口数大于(或小于)进口数时称之。
3.复出口(复进口)是指国外(本国)商品进口(出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进口)。
4.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进出口交换比价”或“交换比价”。
由于所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固常用贸易条件指数。
5.对外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它可以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大多数国家采用来衡量贸易规模的指标。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的对比关系。
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7.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这些货物既不在该国销售,该国也不参与到贸易之中,只是提供交通的便利,并收取少量费用。
8.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 )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9.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也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还是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国际贸易》海闻 王新奎(海闻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
第一章导论1. 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思路: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不仅发生在洲内,而且要求各州之间更加广泛的贸易往来。
在15 世纪之前,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贸易主要局限于各州内以及亚欧间。
15 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开辟的一系列新土地、新航道,它联系亚欧非大陆,为洲际贸易创造了便利的地理条件,从此引发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业机构。
2. 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思路: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1)加大贸易需求。
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
(2)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
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3)改变贸易模式。
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主要的区别表现为(1)贸易量迅猛增长。
(2)贸易依存度加大。
(3)改变贸易的产品结构。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思路:二战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1)战后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贸易发展的保障。
(2)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促进生产和分工,使贸易成为必然。
(3)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对贸易的需求。
(4)战后较为健全的国际经济秩序减少贸易摩擦,推动贸易发展。
补充:可能政府的出口鼓励、人口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全球投资自由化等因素大大推进世界贸易。
4. 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思路:新趋势包括(1)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加大。
(2)服务贸易越来越普遍。
(3)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成为主流。
(4)行业内贸易发展迅速。
(5)区域性自由贸易得到加强。
5. 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思路: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西方所求不多,贸易动机长期都是互通有无。
海闻《国际贸易》课件
3.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动
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
二、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1.贸易政策的影响
2.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三、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
总体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
一、总体均衡分析
(一)供给方面: 生产可能性曲线 (PPC)
小麦数量 W A B C D
0
R 大米数量
•
机会成本不变的PPC
小麦
大米
小麦
中国 美国
2.0 1. 5
0.5 0.67
二、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一)总体均衡分析:
图2.1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 小麦
P1=1
中国
美国
100
S1
50 30
P0=1/2
70
C1
C0(S0)
C1
65
CIC1
P0=1.25
25
CIC1
C0(S0)
S1
0 50 70 100
CIC0
3.1.2赫克歇尔-俄林的主要贡献
赫克歇尔:不仅从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 比例来阐述了贸易的基础,也揭示了贸 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俄林的贡献可以概括为: 1、揭示了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形成的原 因。 2、指出了国际贸易中的生产要素禀赋的 差异。
3.2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3.2.1 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 一、基本假设:
1.2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1.2.1 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2.2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实证的(Positive)理论
规范的(Normative)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通常分为“基本理论”和 “贸易政策”两个大的部分
一、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海闻
国际贸易海闻引言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流通。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国际贸易的规模和频率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海闻(Seawind)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各国市场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海闻的定义、特点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什么是国际贸易海闻?国际贸易海闻是指通过海洋运输进行国际贸易的方式。
它是一种以海运为主要运输方式的贸易形式,通过船舶运送货物和商品。
国际贸易海闻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常见,并且具有以下特点:•高效性:相比其他贸易方式,如空运或陆运,海运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更大的运力承载大量货物。
这使得海运成为国际贸易的首选方式之一。
•覆盖范围广: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几乎连接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
这使得国际贸易海闻成为全球贸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各国市场的互联互通。
•国际化特点:国际贸易海闻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涵盖了各种物品和商品,包括原材料、成品和消费品等。
这使得国际贸易海闻成为国际间经济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国际贸易海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国际贸易海闻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国际贸易海闻对全球经济的几个方面影响的介绍:经济增长促进国际贸易海闻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调动了全球各国的生产要素,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通过国际贸易海闻,各国之间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势互换,提高了全球资源的配置效率。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海闻巩固了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通过国际贸易海闻,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进了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互补。
这有助于加强区域内各国的合作与发展。
降低商品价格国际贸易海闻带来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换,促使商品价格更加合理和公正。
通过国际贸易海闻,各国之间的商品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格的调节,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选择,并享受到更低廉的商品价格。
文化交流与融合国际贸易海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联系,也带来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海闻版国际贸易名词解析
第一章闭关自守:源于中国近代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政权,削弱海外反明势力,下令全面禁海,禁止私人出海贸易的“海禁”政策。
闭关自守政策实行近200年,抑制了正常的海外贸易,使中国变得被动落后。
对外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往,放宽政策限制,允许商品自由进出,使得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贸易政策。
互通有无:地理大发现之前,国际贸易的主要动机。
建立在自然经济上,各国之间按自愿原则互相交换,以自己多余的东西换取自己稀缺的东西。
殖民贸易:西班牙等殖民国家通过殖民统治,垄断贸易,把国内的小日常用品运到殖民地,再将殖民地的珍贵物产运外欧洲高价出售,牟取暴利的贸易方式。
奴隶贸易:西班牙等殖民者将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从事劳动的贸易行为。
不仅为欧洲人获得巨额利润用以购买美洲和亚洲商品,也为在美洲生产商品和原料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制造品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作为贸易商品进行贸易服务贸易:以劳务作为贸易商品进行贸易。
由于二战后科技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基础:即贸易发生的原因。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是低价进口,高价出口。
只有当商品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价格差异时才会发生贸易。
古典贸易理论:由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提出的自由贸易理论。
在理论中,劳动是最主要的生产投入,产品的成本由劳动生产率决定,劳动生产率由生产技术决定,由此建立以技术差异来解释贸易基础的古典贸易理论,以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奠定基础。
新古典贸易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为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代表的,他们所提出的关于一国的资源储备相对丰裕程度决定了该国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即用资源的不同配置来解释贸易基础的理论。
当代贸易理论:认为在当代经济中,一个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小是决定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
当产品市场越大,生产规模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反之就高。
这一理论主要贡献者有保罗·克鲁格曼等。
总体均衡分析: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
国贸名词解释参考版完整版
第一章1. 国际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 (或地区 )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 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 对外贸易 :如果从单个国家(或地区 )的角度出发, 一个特定的国家 ( 或地区 ) 同其他国家 (或地区 ) 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 海外贸易 :对一些海岛国家 (或地区 )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 ),如英国、日本、台湾省等,把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4. 净出口与净进口: 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一年 ),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加以比较, 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则为净出口;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则为净进口。
净出口和净进口是以数量来反映的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 处的地位。
5. 出口部门 :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6. 进口竞争部门 :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7. 总贸易: 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凡是进入该国境界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 称为总进口; 凡是离开该国境 界的商品均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
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
8. 专门贸易: 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外国商品进入关境之后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
凡是离开关境的 商品都要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
专门出口额加上专门进口额,即是一个国家的专门贸易额9. 贸易差额: 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如果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就 是存在出超,或称贸易顺差;反之,若是进口值大于出口值称为入超,或存在贸易逆差。
10 . 国际贸易值 :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
第二章1. 国际分工: 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汇总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国流动。
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特定的词汇和术语。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国际贸易名词进行解释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
1. 贸易逆差(Trade Deficit)-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超过了出口,导致经常账户出现赤字。
一个国家的贸易逆差通常意味着其对外支付了更多的资金,可能导致货币贬值和经济不稳定。
2. 贸易顺差(Trade Surplus)-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超过了进口,导致经常账户出现盈余。
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通常意味着其对外收入超过了支出,可能导致其货币升值和经济增长。
3. 关税(Tariff)- 关税是一种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通过设置关税,一个国家可以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以刺激本国产业的发展或者保护国内市场。
4.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关税以外的其他形式的限制和障碍,如配额、进口许可证、质量标准等。
非关税壁垒常被用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5. 最惠国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 Treatment)- 最惠国待遇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给予其他成员国的一种贸易优惠待遇。
即一个国家对某个贸易伙伴国实施的优惠待遇,也必须同样适用于其它所有的WTO成员国。
6.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 自由贸易区是指一组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而形成的区域。
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通常实施零关税或减少贸易壁垒,以促进贸易流动和经济发展。
7. 关务联盟(Customs Union)- 关务联盟是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更深一步的一种经济一体化形式。
成员国在关税政策上保持一致,并对非成员国实行共同的关税政策。
典型的关务联盟包括欧盟和东盟。
8. 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 保护主义是一种通过实施贸易限制措施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政策。
海闻版国际贸易课件
04
国际贸易措施
关税措施
01
关税的种类
包括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 关税等。
02
关税的征收方式
03
关税的经济效应
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和选择 税等。
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财政收入效应等。
非关税措施
进口配额制
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 规定等。
当代贸易理论新发展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梅尔茨等经济学家提出,企业在生产率、技术、品牌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企业的出口决 策和国际贸易模式。
全球价值链与贸易增加值理论
科古特等经济学家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认为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中间品贸 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贸易增加值则成为衡量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和获取贸易利益的重 要指标。
海闻版国际贸易课件
目录
• 国际贸易概述 • 国际贸易理论 • 国际贸易政策 • 国际贸易措施 • 国际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 •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
01
国际贸易概述
国际贸易定义与分类
国际贸易定义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 要素的交换活动。它是各国(或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国际技术贸易概述与特点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 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
软件技术使用权的一种国际贸易行为。
输入 标的标物题特殊
性
技术贸易的标的物是无形的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 、专有技术等。
国际技术贸 易定义
海闻国际贸易1-2章课件
主讲: 主讲:李莉 Taught By li li
教学目的
为什么要学习《国际贸易》? 国际商务师职称考试的课程; 国际营销员资格考试的需要; 谋求专业对口职业的需要 ; 该课程为教学计划中的考试课程(必修 课); 了解和掌握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相关知 识。
教学要求
到课堂听课,有事请假,随机提问(占 总成绩的10%); 布置的作业要认真完成(占总成绩的 10%); 两次课堂讨论(占1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对教学有什么建议,可通过e-mail和我联 系。
参考书
Paul R. Krugman,Maurice Obstfeld 著, 《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海闻,P.林德特等著,《国际贸易》, 上海人民出版社; 薛荣久著,《国际贸易》,对外经贸大 学出版社; 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复旦大学 出版社。
2、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对外 、对外贸易值 对外 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 贸易量
对外贸易值又称为对外贸易额,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 对外贸易值 贸易规模的指标,是衡量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国际贸易额=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出口总额之和。原因? 贸易量是指剔除价格变动因素以后,用不变价格表示 贸易量 贸易发展规模的一个指标。
结论与H-O理论相反。 问题1:如果依此理论,中国应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问题2:如果依此理论,中国生产这样的产品有否好处?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从需求的角度解释了发达国家工业制 成品的贸易现象,即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结构取决于本国 的需求结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学者弗农和维尔斯提出,该理论把市场学中的产品生命 周期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了起来,是动态的国际贸易理论。即 新产品的技术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即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及标 准化阶段,国际贸易也有相对应的阶段。 产业内贸易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解 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规模。解释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的 原因。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由波特提出,提出了决定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大全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同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金额的大小,又称对外贸易额。
4.对外贸易量:为剔除价格变动对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额的影响,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往往用一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以当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单纯反映对外贸易的量,就叫对外贸易量。
5.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6.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7.贸易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8.有形货物贸易:是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
9.服务贸易:依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服务贸易指:(1)从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2)从一成员的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存在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4)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性存在提供服务。
10.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11.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12.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
13.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1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国际贸易额相比,用比重表示。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e Trade)就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与劳务得交换活动,就是各国在国际分工得基础上相互联系得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得相互联系与依赖得关系.2、净出口(净进口)就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度计算),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出口数大于(或小于)进口数时称之.3、复出口(复进口)就是指国外(本国)商品进口(出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进口).4、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得比率,又称“进出口交换比价”或“交换比价”。
由于所涉及得就是一个国家得种类繁多得所有进出口商品得价格,固常用贸易条件指数。
5、对外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得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得反映贸易规模得指标。
它可以剔除价格波动得影响,就是世界贸易组织与大多数国家采用来衡量贸易规模得指标.6、对外贸易依存度: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NP、GDP)得对比关系。
就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得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7、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这些货物既不在该国销售,该国也不参与到贸易之中,只就是提供交通得便利,并收取少量费用。
8、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 )转口贸易就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就是以消费为目得,而就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得贸易活动.9、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就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得劳动分工,就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得劳动联系,也就是国际贸易与各国(地区)经济联系得基础。
它还就是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得结果,同时也就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得趋势。
10、资源禀赋:就是指一国自然拥有地各种生产要素(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得数量。
国际贸易(海闻版)复习总结资料.doc
《国际贸易——海闻版教材》考试复习资料* p I /irr^rr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Z间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从国际或世界角度, 可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world trade)o2•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的对外贸易额对该国的国民牛产总值或国内牛产总值的比率称为对外贸易依存度。
进口依存度是进口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出口依存度是出口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该比率可以反映出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3・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木的绝对差别。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牛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反之就是绝对劣势。
绝对优势也可以间接的由生产成本来衡量。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4•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牛产率上的绝对差别。
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牛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应集屮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5・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一般拥有牛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而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则具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比例上的相对差别。
6•贸易条件——在经济学中,把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x)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G的比率称为该国的“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简称TOT),表示为:贸易条件(TOT)二P X/P M7.行业内贸易——战后以来,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工业产品,也大量进口相似的工业产品,这种既进口乂出口同一类产品的贸易模式被称为“行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第十一、十二、十三章
第十一、十二、十三章名词解释1、磋商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就交易条件进行洽商,以求达成一致协议的具体过程。
他是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必须具有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签订买卖合同的必经阶段。
2、询盘——询盘是准备购买或出售商品的人向潜在的供货人或买主探询该商品的成交条件或交易的可能性的业务行为,它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3、发盘——发盘又称发价或报价,在法律上称为要约。
凡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如果其内容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盘人有在其发盘一旦得到接受就受其约束的意思,即构成发盘。
4、还盘——还盘又称还价,在法律上称为反要约。
还盘是指受盘人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发盘提出的各项条件,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原发盘人考虑,即还盘是对发盘条件进行添加、限制或其他更改的答复。
5、接受——接受在法律上称为承诺,它是指受盘人在发盘规定的时限内,以声明或行为表示同意发盘提出的各项条件。
6、逾期接受Late Acceptance——如接受通知末在发盘规定的时限内送达发盘人,或者发盘没有规定时限,且在合理时间内未曾送达发盘人,则该项接受称作逾期接受。
7、备货——是进出口企业根据合同或信用证规定,向有关企业或部门采购和准备货物的过程。
8、收妥结汇——又称收妥付款,是指信用证议付行收到出口企业的出口单据后,经审查无误,将单据寄交国外付款行索取货款的结汇做法。
9、押汇——又称买单结汇,是指议付行在审单无误情况下,按信用证条款贴现受益人(出口公司)的汇票或者以一定的折扣买入信用证项下的货运单据,从票面金额中扣除从议付日到估计收到票款之日的利息,将余款按议付日外汇牌价折成人民币,拨给出口企业。
10、定期结汇——是指议付行根据向国外付款行索偿所需时间,预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结汇期限,并与出口企业约定该期限到期后,无论是否已经收到国外付款行的货款,都主动将票款金额折成人民币拨交出口企业。
11、表提——又称为“表盖提出”“凭保议付”,即信用证受益人在提交单据时,如存在单证不符,向议付行主动书面提出单、证不符点。
考研专业课笔记国际贸易海闻版知识点归纳
考研专业课笔记国际贸易海闻版知识点归纳国际贸易是一门复杂但又极具现实意义的学科,海闻版的相关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系统且深入的知识体系。
以下是对其中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理解国际贸易时,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首先是贸易差额,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就是贸易顺差;反之,则是贸易逆差。
其次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该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
二、国际贸易的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这一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他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交换,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比如,A 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比 B 国高,那么 A 国就应该专注于生产这种产品,并与 B 国进行贸易。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加具有普遍意义。
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劣势程度不同,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劣势较小的产品,并与他国进行贸易,从而获得利益。
3、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应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三、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政策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货物所征收的一种税收。
它可以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
进口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本国产业,限制进口;出口关税则是为了控制某些商品的出口。
2、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多样,包括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
这些措施相较于关税,更加灵活和隐蔽。
四、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消除贸易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经济政策的协调。
国贸名词解释参考版完整版
第一章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 )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 )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如果从单个国家(或地区 )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 或地区 )同其他国家(或地区 ) 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海外贸易:对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台湾省等,把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4.净出口与净进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加以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为净出口;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则为净进口。
净出口和净进口是以数量来反映的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5.出口部门: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6.进口竞争部门: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7.总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凡是进入该国境界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是离开该国境界的商品均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
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
8.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外国商品进入关境之后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
凡是离开关境的商品都要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
专门出口额加上专门进口额,即是一个国家的专门贸易额9.贸易差额: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如果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就是存在出超,或称贸易顺差;反之,若是进口值大于出口值称为入超,或存在贸易逆差。
10.国际贸易值: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
第二章1.国际分工: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垂直型国际分工:指发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原材料的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海闻版名词解释
第一章1.总体均衡分析: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
2.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3.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
4.无差异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不同的商品组合,但在这一曲线上的任何组合都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满足程度。
5.供给曲线:在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
6.需求曲线:表示在给定收入或预算约束的情况下,消费者在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
7.贸易额(贸易值):是用货币表示的反应贸易规模的指标。
8.国际贸易额:指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或地区出口额之和。
9.对外贸易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之和。
10.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体积等物理计量单位来表示的贸易规模。
贸易量=贸易额/物价指数11.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
贸易顺差: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贸易逆差: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贸易平衡:进出口额相等。
12.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和资本移动而发生的收支状况的总和。
13.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比率。
14.外贸依存度:指该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15.总贸易:指以国境为划分进口与出口的标准的贸易。
说明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专门贸易:指以关境作为划分进口与出口标准的贸易。
说明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货物贸易中所具有的意义。
16.有形商品贸易:指有形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际商品的贸易。
无形商品贸易:指无实物形态的商品贸易。
17.直接贸易:指商品一般都由生产国直接卖给消费国,或由消费国直接向生产国购买;生产国就是出口国,消费国就是进口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总体均衡分析: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
2.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3.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
4.无差异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不同的商品组合,但在这一曲线上的任何组合都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满足程度。
5.供给曲线:在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
6.需求曲线:表示在给定收入或预算约束的情况下,消费者在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
7.贸易额(贸易值):是用货币表示的反应贸易规模的指标。
8.国际贸易额:指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或地区出口额之和。
9.对外贸易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之和。
10.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体积等物理计量单位来表示的贸易规模。
贸易量=贸易额/物价指数11.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
贸易顺差: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贸易逆差: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贸易平衡:进出口额相等。
12.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和资本移动而发生的收支状况的总和。
13.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比率。
14.外贸依存度:指该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15.总贸易:指以国境为划分进口与出口的标准的贸易。
说明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专门贸易:指以关境作为划分进口与出口标准的贸易。
说明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货物贸易中所具有的意义。
16.有形商品贸易:指有形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际商品的贸易。
无形商品贸易:指无实物形态的商品贸易。
17.直接贸易:指商品一般都由生产国直接卖给消费国,或由消费国直接向生产国购买;生产国就是出口国,消费国就是进口国。
间接贸易: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对于第三国而言,即是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就是间接贸易。
18.许可贸易:是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是指技术出口方将某项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的使用权及其相关产品的制造权、销售权,通过许可合同有偿转让给引进方的一种交易。
(普通许可,独家许可,独占许可,从属许可,交换许可)19.加工贸易: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
一般贸易:指中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贸易,按一般贸易交易方式进出口货物。
20.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各洲、各国(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比重),即各洲、各国(地区)参加国际商品流通的水平。
2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该国对外贸易总值、出口值、进口值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情况,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
22.国际服务贸易: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23.国际技术贸易: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一般的商业条件将其技术的使用权授予、出售或购买的一种贸易行为。
24.专利:是一国政府专利部门根据申请人就某项技术发明所提出的申请,经审查,认为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条件,而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独占该项发明的权利。
(15-20年)专有技术:指为实施某种达到工业生产目的所必需的具有秘密性质的技术知识、经验及其积累。
第二章25.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26.贸易所得:一国的行业间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会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中进行专业化分工,并且把产品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而获得利益,这就是一国的贸易所得。
27.交换所得:产品在消费领域的重新配置所得。
28.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更有效配置所得。
29.配置所得:交换所得和专业生产与分工所得30.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31.绝对优势: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32.比较优势: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33.生产成本: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第三章34.新古典贸易理论: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35.H-O模型: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36.贸易三角:从生产点到消费点的三角形。
37.提供曲线:38.消费者剩余:价格曲线以上,需求曲线以下的部分。
39.生产者剩余:价格曲线以下,供给曲线以上的部分。
40.资本密集型:在生产中所需的资本投入比例较高。
41.劳动密集型:在生产中所需的劳动投入比例较高。
42.土地密集型:在生产中所需的土地投入比例较高。
43.里昂惕夫之谜:按照传统理论,美国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
44.生产要素密集逆转:指生产的某种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第四章45.边际要素生产率:指在各种产业中每多增加一单位的生产要素所能增加的生产量。
46.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
47.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使不同国家生产要素价格趋于一致。
48.放大效应:要素价格变动的幅度大于产品价格变动的幅度。
49.进口替代性增长:指进口行业的生产能力增长得比较快,从而使国内生产增加,一部分原来进口的商品被国内产品替代了。
50.出口扩张性增长:指的是出口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其他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51.罗勃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
52.荷兰病:即一个行业的增长扩张导致其他行业的萎缩。
53.福利恶化型增长:对本国经济没有好处,反而使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下降的增长。
54.特定要素模型:即假定某些要素是特定用以某些行业的,这些要素是不可在行业之间流动的。
第五章55.行业间贸易:指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
56.不完全竞争:57.行业内贸易:指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的贸易模式。
58.行业内贸易指数:测度一个产业的行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
=1-|X-M|/X+M59.倾销:60.规模经济:即扩大生产规模,每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会有更多的产出。
61.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
62.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
63.坎姆模型:说明外部规模经济导致国际贸易从而解释“北北贸易”的模型。
64.克鲁格曼模型:以小国开放经济为分析框架,以钉住汇率制度或其它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分析对象,分析了以放弃固定汇率为特定特征的货币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65.产品生命周期: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
第七章66.进口关税:一国政府通过海关向进口商品或服务征收的税赋。
67.从价税:根据进口商品价值征收一定比例的关税。
68.从量税:根据进口商品的实物数量征收一个给定数额的关税。
69.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混合使用的关税。
70.滑准税:是一种与进口商品价格成反向关系的关税计征办法,即进口商品价格越高,其进口关税税率越低,反之则税率越高。
71.关税配额:对配额内进口的商品免税或低关税,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
72.无谓损失(社会净损失):指由于市场未处于最优运行状态而引起的社会成本, 也就是当偏离竞争均衡时,所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73.最优关税率:指能使一国福利水平达到最大的关税率。
74.有效保护率:一个国家的整体保护措施使该行业每单位产出增加值提高的百分率。
第八章75.非关税壁垒:指各国在限制外国进口、保护本国市场方面,除了征收关税以外的措施。
76.进口配额:是对进口商品设置一定的限额,其目的与征收关税一样,是为了限制进口,保护国内的工业。
77.自愿出口限制:即出口国“自愿”限制其出口量。
78.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79.歧视性政府采购:指国家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一种做法。
80.相机保护措施: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某些紧急保护措施或停止履行现有协议中的正常义务,以保护本国某些更加重要的利益。
81.紧急保障措施:即国内产业受进口产品严重损害时,政府可以实行临时的进口限制以保护国内生产者。
82.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83.倾销幅度:指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幅度。
84.反补贴: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
第九章85.出口补贴:指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86.生产补贴:指政府为控制价格和扶持生产而对生产部门提供的补助。
对所有生产的产品进行补贴,无论该商品是在国内销售还是向国外出口。
87.经济特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关境以外的领土内所划出的一定的特殊经济区域。
88.自由贸易区:是划在关境以外的一个区域,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的自由储存、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促进地区经济及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89.出口加工区:是一国专门为生产出口产品而开辟的加工制造区域,在此区域内,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活动受到一系列政策工具的刺激和鼓励,而这些政策工具通常不适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和其他经济区域。
90.自由边境区:一般设在本国的一个省或几个省的边境地区,目的与功能都和自由贸易区相似,只是在规模上小一点。
91.保税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主要是为了发展转口贸易)92.出口关税:针对某些特殊商品出口征收的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