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课设:高频放大器
高频电子线路-高频功率放大器-课件
第一节 概述
高频功率放大的必要性
远距离无线传输,弥补信号衰落,提高信号抗噪声干扰能力 一些其他需要,如高频加热装置、微波功率源等需要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最主要的技术指标:(与低频功率放大电 路一样) 输出功率、效率和非线性失真。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放大信号频率高,输出功率高、效 率高。
2,输出特性曲线 饱和区:iC g cruCE ( g cr : 临界饱和线的斜率) 放大区:iC g c (u BE U BZ ) 截止区:i 0 C
2、集电极余弦电流脉冲的分解
一、余弦电流脉冲的表示式
当输入信号 ub Ubm cos t 时, 集电极电流ic的波形为余弦电流脉冲
越好
高频功率放大器与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对比
相同点: ①放大的信号均为高频信号,
②放大器的负载均为谐振回路。
不同点: ①激励信号幅度大小不同;
②放大器工作点不同;
③晶体管动态范围不同。
ic ic
ic ic
Q
o
eb
o
t
o VBZ
eb
o
t
t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波形图
t
高频功率放大器波形图
高频功率放大器与非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对比
第二节 丙类(C类)高频功放工作原理
一、基本电路形式
无论中间级还是输出级,其负载可以等效为并联谐振回路
二、基本特点
为了提高效率,放大器常
谐振于输入 信号的频率
工作于丙类状态,流过晶
体管的电流为失真的脉冲 波形;
负载为谐振回路 :
高频4高频功率放大器.课件.ppt
若临界线的斜率为gcr,则临界线方程可写为 ic=gcrvCE 注:过压、欠压从电压利用系数的角度理解。
晶体管的静态转移特性理想化后可用交横轴于VBZ的一条 直线来表示(VBZ为截止偏压)。
转移特性方程:ic =gc(vBE–VBZ) (vBE >VBZ)
或电压 电流
Vcm vCE vCE VCC Vcm cos t
iC
iC Vcm cost
ic max o c
VBZ
VCC
v CE
min
-VBB
vbE max
t
Vbm vBE
v BE VBB Vbm cos t
1. iC 与vBE同相,与vCE反相; 2. iC 脉冲最大时,vCE最小;
由右图可以得到:
100 20 40 60 80 120 160180 c
时=1,c可达100%,但输 出功率为零;
尖顶脉冲的分解系数
n
1 0
因此,为了兼顾功率与
1
效率,最佳通角取70左右。0.5
0.4
2.0
0
0.3
另:60时二次谐波分 0.2 1.0
1 0 2
量最大,40时三次谐波分 0.1
3
140
量最大,作为倍频器设计 0
不同之处:为激励信号幅度大小不同;放大器工作点不同; 晶体管动态范围不同。
ic
ic
ic
ic
Q
o
eb o
t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波形图
t
o
eb o
t
VBZ
谐振功率放大器 波形图
t
ic
高频课程设计——中频放大器
高频课程设计——中频放大器引言中频放大器是无线通信和电视广播等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电路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收到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以便能够更好地处理和传输数据。
在高频课程设计中,学习和设计中频放大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中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设计过程和性能优化。
同时,也会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中频放大器的设计。
一、中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中频放大器主要是起到放大高频信号并滤除干扰的作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共射、共基和共集等三种基本放大电路来构建放大器。
1. 共射放大电路共射放大电路在中频放大器中应用十分广泛。
在共射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通过基极输入到晶体管中,而输出信号则从集电极输出。
这种电路具有电压和功率增益高、输入输出阻抗匹配性好等优点。
2. 共基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是一种输入阻抗较低、输出阻抗比较高的放大电路。
它的输入信号是通过发射极输入到晶体管中,而输出信号则从集电极输出。
共基放大电路在中频放大器中通常用于高频增益较大的部分。
3. 共集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是一种电压增益较小、输出阻抗较低的放大电路。
在共集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通过基极输入到晶体管中,而输出信号则从发射极输出。
共集放大电路在中频放大器中主要起到电压跟随的作用。
二、中频放大器的设计过程设计一个中频放大器的一般步骤如下:1. 确定设计要求和规格首先,需要明确中频放大器的设计要求和规格。
这包括放大倍数、频率响应、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的确定。
2. 选择合适的晶体管根据设计要求和规格,选择合适的晶体管作为放大器的核心。
晶体管的特性参数包括最大功率、最大频率、增益等。
3. 进行电路仿真和分析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对所选晶体管的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和分析。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优化电路参数,并评估电路的性能。
4. 进行实际电路搭建和测试根据仿真结果,搭建实际的电路并进行测试。
测试中需要测量并分析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增益稳定性、失真等性能指标。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课程设计
摘要放大高频小信号(中心频率在几百KHZ到几百MHZ,频谱宽度在几KHZ到几十MHZ的范围内)的放大器,称为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这类放大器,按照所用器件可分为晶体管,场效应管和集成电路放大器;按照通过频谱的宽窄可分为窄带和宽带放大器;按照电路形式可分为单级和级联放大器;按照所用负载性质可分为谐振放大器和非谐振放大器。
所谓谐振放大器,就是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的放大器。
根据谐振回路的特性,谐振放大器对于靠近谐振频率的信号,有较大的增益;对于远离谐振频率的信号,增益很小。
所以,谐振放大器不仅有放大作用,而且也起着滤波或选频的作用。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和其它无线电系统中,特别是在发射机的接收端,从天线上感应的信号是非常微弱的,这就需要用放大器将其放大。
本文以理论分析为依据,以实际制作为基础,运用LC电路的谐振作为选频和滤波,利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来实现小信号放大的作用。
关键字:三极管;LC电路;放大器;高频小信号AbstractZoom in high frequency small signal (center frequency in hundreds of KHZ to several hundred MHZ, spectrum width in the range of a few KHZ to dozens of MHZ) amplifier, known as the high frequency small signal amplifier. This kind of amplifier, according to the devi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transistor, field effect tube and integ- rated circuit amplifier; According to the through spectrum width can be divided into narrowband and broadband amplifier; According to the circuit form can be divided into single-stage and cascade amplifier;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load can be divided into resonance amplifier and the resonant amplifier. The so-called resonance amplifier, is to use as a load resonance loop of the amplifier. According to the pro- perties of the resonant circuit, the resonance amplifier for close to the resonant fre- quency of the signal, have bigger gain; To stay away from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signal, gain is small. So, resonance amplifier has amplification effect not only, and also to play the role of a filter or frequency selective. High frequency small signal tuned amplifier is widely use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other radio systems, especially in the receiving end of a transmitter, induction from the antenna signal is very weak, this needs with the amplifier to enlarge i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o- ret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using the LC resonance frequency selective and filtering circuit, triode amplifying function is used to realize the role of small signal amplifier.Key words: triode; LC circuit; Amplifier; High frequency small signal目录1 绪论 (1)1.1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由来 (1)1.2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用途及其功能 (1)2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设计的原理 (2)2.1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2)2.2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主要质量指标 (2)2.2.1 增益 (2)2.2.2 通频带 (2)2.2.3 选择性 (2)2.2.4 品质因素 (2)2.2.5 噪声系数 (2)2.3 各元器件参数设计 (3)2.3.1 静态工作点的选择 (3)2.3.2 谐振回路的参数计算 (4)3 电路仿真 (6)3.1 电路仿真图 (6)3.2 电路的输入与输出比较 (7)4 调试与误差分析 (8)4.1 电路板调试 (8)4.1.1 元件的焊接 (8)4.1.2 调试所用到的元器件 (8)4.1.3 调试步骤与波形图 (8)4.2 误差分析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附录一电路图 (12)附录二 PCB版图 (13)附录三元件清单 (14)附录四实物图 (15)1 绪论1.1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由来20世纪末,电子通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丙类功率放大器院系: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报告成绩:2013年12月20日目录一、设计目的 (1)二、设计思路 (1)三、设计过程 (2)3。
1、系统方案论证3.1。
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3.2、模块电路设计3.2.1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端采用自给偏置电路3.2。
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出端采用直流馈电电路3。
2。
3匹配网络3.2。
4 VBB 、Vcm、Vbm、VCC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性能影响分析四、整体电路与系统调试及仿真结果 (11)4。
1 电路设计与分析4.2.仿真与模拟4.2.1 Multisim 简介4。
2。
2 基于Multisim电路仿真用例五、主要元器件与设备 (14)5.1 晶体管的选择5。
1.2 判别三极管类型和三个电极的方法5.2电容的选择六、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 (17)6.1、设计体会6.2、设计建议七、结论 (18)八、参考文献 (19)一、设计目的电子技术迅猛发展。
由分立元件发展到集成电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基本放大器是组成各种复杂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
弱电控制强电在许多电子设备中需要用到。
放大器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加。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而且,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
所以,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在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能高效率的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为高频交流输出,研究它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设计简单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仿真,以及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发展的展望。
二、设计思路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图2—2-1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图,为实现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VBB应设置在功率的截止区。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设计课题: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09/12/7 —2009/12/1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者:指导教师:摘要:本电路主要由谐振回路、耦合回路、基极偏置电路三部分组成。
本电路主要应用于发射机的末级功率放大,突出特点为有较高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关键词:高频;甲类功放;丙类功放;谐振引言: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这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单元电路。
根据放大器中晶体管工作状态的不同或晶体管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
电流导通角越小,放大器的效率越高。
丙类放大器的导通角θ<90%,效率η可达到80%,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选择在丙类工作状态。
本设计采用甲类功放输出的最大不失真信号作为激励源,丙类功放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1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一个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3W ,工作中心频率f0≈6.5MHz ,效率η>50 % ,负技术要求:输出功率P载RL=50Ω,电源电压VCC=9V,2△f0.7=3.25MHz2方案设计与论证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
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以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
电流导通角θ愈小,放大器的效率η愈高。
如甲类功放的θ=180°,效率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θ<90%,效率η可达到80%。
甲类放大器电流的流通角为180°,适用于小信号低功率放大。
乙类放大器导通角等于180°;丙类放大器导通角则小于180°。
乙类和丙类都适用于大功率工作。
丙类工作状态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三种工作状态中最高者。
高频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于丙类。
但丙类放大器的电流波形失真太大,因而不能用于低频功率放大,只能用于采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的谐振功率放大。
高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2)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2)四、结论 (13)五、结束语 (13)六、参考书目: (14)一、课程设计目的由于高频振动器所产生的高频振动信号的功率很小,不能满足发射机天线对发射机的功率要求,所以在发射之前需要经过功率放大后才能获得足够的功率输出。
本次课程设计使通过已学的电路基础知识,模拟高频振动功率放大器,使发射机内部各级电路之间信号功率能有效传输,这就要求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都能实现阻抗匹配。
即放大器输入端阻抗和信号阻抗匹配,放大器输出端阻抗和负载阻抗匹配。
我们知道能量是不能放大的,高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其实质在输入高频信号的控制下将电源直流功率转换为高频功率,因此除要求高频功率放大器产生符合要求的高频功率外,还应要求有尽可能高的转换率。
主要是根据已知数据设计一个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设计一高频功率放大电路;1.要求三极管工作在丙类状态;2. 主要技术指标:输入已调波的峰值为100mV;载波频率为6.5MHz,输出功率≧1w,负载50Ω,效率≧80%;3.用相关仿真软件画出电路并对电路进行分析与测试。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3.1 设计方案的论证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功用是放大高频信号,并且以高效输出大功率为目的,它主要应用于各种无线电发射机中。
发射机中的振荡器产生的信号功率很小,需要经多级高频功率放大器才能获得足够的功率,送到天线辐射出去。
高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范围,可以小到便捷式发射机的毫瓦级,大到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几十千瓦,甚至兆瓦级。
目前,功率为几百瓦以上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其有源器件大多为电子管,几百瓦已下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则主要采用双极晶体管和大功率场效应管。
如图所示是一个采用晶体管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线路,除电源和偏置电路外,它是由晶体管、谐振回路和输入回路三部分组成的。
高频功放中常采用平面工艺制造的NPN高频大功率管,它能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并有较高的特征频率fT。
高频电子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并掌握振荡器、放大器、滤波器等高频元件的工作原理;2. 使学生了解高频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指标,如频率范围、带宽、增益等;3. 引导学生掌握高频电路的调试与测试方法,了解各类高频电子仪器的使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高频电子电路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高频电路故障并进行调试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高频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高频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团队中沟通、协作的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高频电子技术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振荡器、放大器、滤波器等高频元件的原理图绘制;2. 学生能够使用高频电子仪器进行电路测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完成高频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高频电子电路基本原理:- 振荡器原理及其分类;- 放大器原理及高频放大器的设计;- 滤波器原理及其分类。
2. 高频电路实际应用及相关技术指标:- 频率范围、带宽、增益等参数的介绍;- 各类高频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分析;- 高频电路的阻抗匹配原理。
3. 高频电路调试与测试方法:- 高频电子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方法;- 高频电路调试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法。
具体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1-2课时:高频电子电路基本原理;2. 第3-4课时:高频电路实际应用及相关技术指标;3. 第5-6课时:高频电路调试与测试方法。
教材章节及内容:1. 教材第3章:振荡器、放大器、滤波器基本原理;2. 教材第4章:高频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分析;3. 教材第5章:高频电路调试与测试方法。
课件高频功率放大器ppt
放大器由输入级、输出级和中间级 组成,其中输入级和输出级是关键 部分,直接影响放大器的性能。
高频放大器的特殊问题
01
02
03
频率响应
高频信号的频率较高,因 此高频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需要足够宽,以适应不同 频率的信号放大。
相位失真
由于高频信号的频率较高, 相位失真成为高频放大器 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 取措施进行补偿。
噪声系数是指放大器输出端的信噪比与输 入端的信噪比之比,是衡量放大器噪声性 能的重要指标。
动态范围是指放大器在保证一定信噪比的 前提下,能够放大的信号的最大幅度范围 ,是衡量放大器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03 电路分析
晶体管放大电路
01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晶体管放大电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效应,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成较强的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对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智能控 制和优化,提高其自适应能力 和稳定性。
多模多频段技术
研究多模多频段的高频功率放 大器,以满足不同通信标准和
频段的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雷达发射的信号,提高雷达对目标的
探测能力。
距离测量
02
通过测量发射信号与接收回波的时间差,高频功率放大器有助
于提高雷达的距离测量精度。
速度测量
03
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高频功率放大器有助于提高雷达的速度
测量精度。ຫໍສະໝຸດ 音频处理系统中的应用1 2
音频放大
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音频信号,提供足够的 功率以驱动扬声器或其他音频输出设备。
应用场景
通信领域
高频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 通信等,用于信号的传输和放大。
高频课程设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说明书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子1302学号: 13303402完成时间: 2016年1月8日摘要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广泛用于广播、电视、通信、测量仪器等设备中。
它能感应到的众多微弱高频小信号(输入信号电压一般在uV至mV量级附近的信号),然后利用LC谐振回路作为选频网络,和三极管的放大作用,选出有用的频率信号加以放大,并且对于无用的频率信号进行抑制。
所以位于接收机接收端的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构成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重要电路。
该课题所设计的谐振放大器主要由放大器和调谐回路两部分组成,设计过程中,先在Multisim10电路仿真软件上进行了电路仿真,然后结合实际情况,绘制原理图,购买元器件画PCB电路图,最后进行了实物制作和调试。
实际电路里,使用10MHz的中周代替了不易调节的LC选频回路,选用了s9014三极管来实行放大环节的放大,而射极电阻选了一个电位器,用于调整射极电阻从而改变放大器的放大增益。
仿真及实物调试结果:谐振频率在10MHz,电路也有一定的增益,说明设计成功。
关键词:高频小信号;LC谐振回路;s9014目录1 绪论 (i)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i)2 电路分析及原理分析 (iii)2.1 单元电路分析 (iii)2.2 整体电路分析 (iv)3 性能指标 (viii)3.1 电压增益 (viii)3.3 通频带 (ix)3.4 矩形系数 (ix)4 仿真与调试结果 (x)4.1仿真结果分析 (x)4.2 实物调试数据 (xi)4.3 性能指标计算 (xi)4.4 误差分析 (xi)心得体会 (xiii)参考文献 (xiv)致谢 (xv)附录 (xvi)附录A (xvi)附录B .................................................................................................................................... x vii 附录C ................................................................................................................................... x viii 附录D ..................................................................................................................................... x ix1 绪论1.1 课题的研究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军事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
高频功率放大器教学课件
输入级通常采用晶体管或场效应 管作为放大元件,通过合理的设 计和匹配电路,实现信号的线性
放大。
输入级的性能对整个高频功率放 大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需要 关注其增益、线性度、噪声系数
等指标。
输出级
输出级是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最 后一级,主要作用是将信号进 一步放大并输出。
输出级通常采用功率晶体管或 场效应管,通过适当的电路设 计和匹配,实现高效率、低失 真的信号输出。
由于高频功率放大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散热设计至 关重要,否则会影响放大器性能和稳定性。
散热方式
包括自然散热、强制风冷、液冷等,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 合适的散热方式。
散热结构设计
合理设计散热结构,如散热片、散热通道等,提高散热效率,降低 热阻。
05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实 例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VS
详细描述
动态范围是指高频功率放大器在保证一定 信噪比(SNR)条件下,能够接收和放大 的最小信号与最大信号之间的比值。动态 范围越大,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接收灵敏度 和抗干扰能力越强。在无线通信、卫星通 信等领域,动态范围是一个关键的性能指 标。
04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 法
匹配网络设计
01
02
总结词
增益是衡量高频功率放大器放大信号能力的指标。
详细描述
增益是指高频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度与输入信号幅度的比值,通常用分贝( dB)表示。增益反映了放大器对信号的放大能力,是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重要性能 指标。
效率Βιβλιοθήκη 总结词效率是衡量高频功率放大器能量转换能力的指标。
详细描述
效率是指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高效的放大器能够将更多的电能转换为信号能量,减少 能源浪费和散热问题。效率对于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高频功率放大 器
乙类( θ=90◦)
iC
0
ωt
2θ
丙类( θ<90◦)
iC
0 2θ
0
ωt
ωt
2θ
第5章高频功率放大器-3
5.1 概述
3. 谐振(高频)功放与非谐振(低频)功放的比较
相同: 要求输出功率大,效率高
非线性(大信号)
不同: 工作频率与相对频宽不同,
谐振与非谐振
低频(音频): 20Hz~20kHz
fmax 1000 BW 20k 2
第5章高频功率放大器-5
“高频电子线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 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有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在电子 信息类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5章高频功率放大器-6
课程前后联系:
通信原理
高频
高数 概率论 电路 信号
低频
第5章高频功率放大器-7
本门课程所研究的对象及课程任务:
第5章高频功率放大器-12
5.2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要求:
理解谐振功放的电路组成,掌握其工作原理 掌握丙类谐振功放输出功率、管耗和效率的计算。
第5章高频功率放大器-13
5.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 基极偏置电压
iC
iB
+
为使放大器工作于丙类 +
vi -
VBB<0
第5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主要内容: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能、类型,并与低频功率放大器进行简单比较;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工作状态、性能指标、电路组成
基本概念: 功率与效率 动态负载线 欠压,临界,过压,负载特性 集电极调制特性与基极调制特性
高频功率放大器(C类)要点课件
将放大器输出阻抗匹配至负载,提高 信号传输效率,降低功率损耗。
偏置电路设计
确定合适的偏置电压和电流
根据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直流偏置电压和电流,以保证 放大器正常工作。
偏置电路稳定性
确保偏置电路的稳定性,防止因温度、时间等因素引起的偏置电压或电流漂移 。
稳定性与反馈技术
效率与功率特性
效率
C类放大器的效率较高,通常可以达到 70%以上,这是由于其工作方式可以减 少能量损失。
VS
功率特性
C类放大器通常用于高功率应用,能够提 供较大的输出功率,满足各种需求。
频率响应与稳定性
频率响应
C类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较窄,因此适用于特定频率的应用。
稳定性
C类放大器的稳定性较好,不易受温度、电源电压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雷达系统
C类放大器在雷达系统中 用于产生高功率的射频信 号,用于探测和跟踪目标 。
电子战系统
C类放大器在电子战系统 中用于干扰敌方通信和雷 达信号,保护己方安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C类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输入与输出匹配网络
输入匹配网络
将信号源阻抗匹配至放大器输入端, 降低信号源内阻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
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
广播电视系统需要将信号传输到各个 角落,因此需要大功率的信号源。C 类放大器的高效率和输出功率特性使 得它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
C类放大器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 可以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 ,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散热问题。
其他应用案例分析
C类放大器因其高效率、大输出功率的特性,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医 疗设备等。
基于multisim的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与仿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multisim的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与仿真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系别: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届别: 14届指导教师: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制基于multisim的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与仿真1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1.1课程设计的任务在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功率输出,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
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没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无线电信号发射过程中,发射机的振荡器产生的高频振荡信号功率很小,因此在它后面要经过一系列的放大,如缓冲级、中间放大级、末级功率放大级等,获得足够的高频功率后,才能输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设计一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要求的技术指标为:输出功率Po≥125mW,工作中心频率fo=6MHz,η>65%,已知:电源供电为12V,负载电阻,RL=51Ω,晶体管用2N2219,其主要参数:Pcm=1W,Icm=750mA,VCES=1.5V,fT=70MHz,hfe≥10,功率增益Ap≥13dB(20倍)1.3 课程设计的研究基础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放称为谐振功放。
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等功放。
电流导通角越小放大器的效率越高。
如丙类功放的小于180度,丙类功放通常作为发射机的末级,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功率。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电路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点:(1)放大管是高频大功率晶体管,能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
(2)输出端负载回路为调谐回路,既能完成调谐选频功能,又能实现放大器输出端负载的匹配。
(3)基极偏置电路为晶体管发射结提供负偏压,使电路工作在丙类状态。
(4)输入余弦波时,经过放大,集电极输出电压是余弦脉冲波形。
(完整版)高频功率放大器毕业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功率放大器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学院:指导教师:2010年6月2日摘要在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功率输出,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
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没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划分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两种,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的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调谐功率放大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宽带匹配电路,因此又称为非调谐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为高频交流输出。
目录摘要 (1)一选题意义 (3)二总体方案 (4)2.1方案论证 (4)2.2甲类谐振放大器 (4)2.3丙类高功放 (5)2.4总体电路设计 (6)三各部分设计及原理分析 (6)3.1电路工作原理 (6)3.2高功放性能分析 (9)3.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9)3.2.2 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9)3.2.3 放大器工作状态的调整 (10)四参数选择 (12)4.1设计任务要求 (12)4.2参数计算 (12)4.2.1 甲类谐振放大器参数计算 (12)4.2.2丙类功放的参数计算 (14)五电路仿真与结果分析 (16)5.1输入信号波形 (16)5.2一级甲类放大波形 (16)5.3两级甲类放大波形 (17)5.4最终输出波形 (17)六结果分析 (18)七元件清单 (19)八心得体会 (20)九参考文献 (21)一选题意义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在宽波段工作范围内能采取自动调谐技术,以便于迅速转换工作频率。
由于在发射机里的振荡器所产生的高频振荡频率很小,因此在它后面要经过一系列的放大——缓冲级、中间放大级、末级功率放大器,获得足够的高频功率后,才能馈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设计和测试课程设计
第1章概述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是通信设备中常用的功能电路,常作为选频放大器,它所放大的信号频率在数百千赫到数百兆赫。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是实现对微弱的高频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所谓“小信号”,一是信号幅度足够小,使得所有有源器件(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或IC)都可采用二端口Y参数或线性等效电路来模型化;二是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成线性比例关系。
从信号所含频谱来看,输入信号频谱与放大后输出频谱是相同的。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类(1)按放大器件分为:晶体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集成电路放大器;(2)按频带分为:窄带放大器、宽带放大器;(3)按电路形式分为:单级放大器、多级放大器;(4)按负载性质分为:谐振放大器、非谐振放大器;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电路除具有放大功能外,还具有选频功能,即具有从众多信号中选择有用信号、滤除无用的干扰信号的功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频小信号写谐振放大电路又可视为集放大、选频于一体,由有源放大元件和无源选频网络组成的高频电子电路。
主要用途是做接收机的高频放大器和中频放大器。
第2章 设计任务书2.1 课题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设计和测试2.2设计目的1、了解LC 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原理和回路参数对回路特性的影响;2、掌握高频单调谐放大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3、掌握高频单调谐放大器的等效电路、性能指标要求及分析计算;4、掌握高频单调谐放大器的设计方案和测试方法。
2.3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1、技术指标:(1) 放大器工作频率:3000=f MHz 或 6.9M o f =Hz ;(2) 通频带:7.2MHz BW ≈;(3) 电压增益:20dB 或30dB 。
2、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单级、双级小信号调谐放大电路;(2) 设计一个双调谐共发射极谐振放大器;(3) 要求绘出原理图,并用Protel 画出印制板图;(4) 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设计好电路,选好元件及参数;(5) 在万能板或面包板上制作一个单级(或双级)小信号调谐放大电路;(6) 拟定测试方案和设计步骤;(7) 写出设计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真时的输入信号: 仿真后的输出信号:
3、 性能比较
1、对于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谐振回路工作在谐振频率条件下,其 通频带比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宽,选频作用明显;
2、与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最大谐振电压增益比较而言,在选用同 样的晶体管时,两者的电压增益完全一致,都是晶体管所能提供的最大 电压增益;
指放大电路增益由最大值下降3db时对应的频带宽度。它相当于 输入不变时,输出电压由最大值下降到0.707倍或功率下降到一半时对 应的频带宽度,如图5—1所示。由于放大器放大的是已调信号,已调制 的信号都包含一定的频谱宽度,所以放大器必须有一定的通频带以便让 必要的信号中的频谱分量通过放大器。
BW= 与谐振回路相同,放大器的通频带决定于回路形式和回路的等效品 质因数QL。此外放大器的总通频带,随着级数的增加而变窄,并且通频 带越宽,放大器的增益越小。
单调谐放大器实验框图如下:
输入信号 直流偏置电路 高频交流放大器
图中,直流偏置电路中包括基极分压式偏置电阻、发射机负反馈偏 置电阻和旁路电容。高频交流放大电路包括输入回路、晶体管、输出回 路(LC并联谐振回路,输出变压器和负载)。
2、 电路工作原理及设计说明
1、实验电路图
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较宽的通频带,并能较好地 解决增益与通频带之间的矛盾,因而它被广泛地用于高增益、宽频带、 选择性要求高的场合。但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调整较为困难。双调谐回 路放大器如图所示,图中由C3、C4、C5、C9、C10、L1、L2组成的双调 谐回路。 2、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 (1)、Uce>0时的输入特性
一般说,采用双调谐回路的放大器,其频率响应在通频带内可以 做得较为平坦,在频带边缘上有更陡峭的截止。超外差接收机中的中 频放大器常采用双回路的调谐放大器。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主要技 术指标:静态工作点、电压增益、通频带、矩形系数,将其与单调谐 回路谐振放大器进行比较,得到对同一输入信号而言,双调谐回路谐 振放大器比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有所增大、通频带显著 加宽、矩形系数明显改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应用于接收机的高
Ib=0
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截止区
在放大区中,各条输出曲线比较平坦,近
0
5 10Βιβλιοθήκη Uce似为水平线,且等间距。集电极电流和基
三极管输出特性曲
线
极电流体现放大作用,即
△Ic=△Ib
③ 饱和区:②是Ube>0,Ubc>0的区域。
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偏。在饱和区中,Ic基本上不随Ib而变化。在
饱和区,三极管失去放大作用,Ic≠Ib。当Uce=Ube,即Ucb=0时,称临
IE = IB + IC ( 符合克希荷夫电流定理)。 IC ≈ IB ×? ( ?称为电流放大系数,可表征三极管的电流放大 能力)。 △ IC ≈ △ IB ×?。 由上可见,三极管是一种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模拟器件。 ③、电感的作用 电感是用绝缘导线(例如漆包线,沙包线等)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 件。 a.电感的作用:通直流组交流这是简单的说法,对交流信号进行隔 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振电路。 b.调谐与选频电感的作用: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可组成LC调谐电 路。即电路的固有振荡频率f0与非交流信号的频率f相等,则回路的感 抗与容抗也相等,于是电磁能量就在电感、电容之间来回振荡,这就是 LC回路的谐振现象。谐振时由于电路的感抗与容抗等值又反向,因此回 路总电流的感抗最小,电流量最大(指f=f0的交流信号),所以LC谐振电 路具有选择频率的作用,能将某一频率f的交流信号选择出来。 ④、电容的作用 电容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充电放电, 当然还有整流、振荡以及其 它的作用。另外电容的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两块正负电极和 夹在中 间的绝缘介质组成,所以电容类型主要是由电极和绝缘介质决定的。电 容的用途非常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a、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通过而让交流通过。 b、旁路(去耦):为交流电路中某些并联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c、耦合: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 一级电路。
5、矩形系数:当给定相对插入损耗的通带带宽相同时,单调谐回 路的通频带比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窄,所以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 矩形系数比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矩形系数小;对于同一参考量而言,双 调谐回路放大器的矩形系数比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矩形系数小5-6级。
四、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高频电子线路当中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和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有更深的了解。
(10)、噪声系数 放大器的噪声性能可用噪声系数NF表示 噪声系数=输入信号噪比/输出信号噪比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NF=(Psi/P ni)/( Pso/P no) 其中NF越接近1越好 在多级放大器中,前两级的噪声对这整个放大器的噪声起决 定作
用,因此要求他的噪声系数应尽量小。
三、仿真电路
电路原理图:
d、滤波:这个对DIY而言很重要,显卡上的电容基本都是这个作 用。 e、温度补偿:针对其它元件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够带来的影响,而进行补偿,改善
电路的稳定性。 f、计时:电容器与电阻器配合使用,确定电路的时间常数。 g、调谐:对与频率相关的电路进行系统调谐,比如手机、收音机、电视机。 h、整流:在预定的时间开或者关半闭导体开关元件。
当Uce>0时,这时电压有利于将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收集到集 电极、Uce>Ube,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当Uce≥1V是的输入特性具有实用意义。
Ib/uA
+ +
+ +
0
三极管的输入特性
IB UCE IC VCC Rb VBB
c e b RC
V
V
A
mA
UBE
三极管共射特性曲线测试电路
(2)、输出特性
界饱和,Uce<Ube时称为过饱和。 (3)、静态工作点的近似计算
Icq Ibq Uceq=Vcc-IcqRc (4)、电压增益
式中: n1、 n2 分别代表C4 、L1、C9与C5 、C10 、 L2组成的谐振回路 接入系数。但ξ=0时,则 广义失调量 KQL:式中K为耦合因子,QL为有载品质因素。对耦合 回路来讲,可分为临界耦合、强耦合及弱耦合。
五、附录
设计电路总图如下:
也可以表示为:d=AV0/An 用分贝表示,则为
d(dB)=20lg(AV0/An) (8)、电路参数选择与元件作用
①、电路的元器件 信号源、电感、电容、电阻、三极管等。 ②、三级管的作用 直流电压源Vcc应大于Vbb,从而使电路满足放大的外部条件: 发
射结正向偏置,集电极反向偏置。改变可调电阻Rb,基极电流IB,集电 极电流Ic 和发射极电流IE都会发生变化,由测量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 论:
Ic/mA
Ic=f(Uce)|Ib=常数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划分为三个区:截止区、
放大区和饱和区。
4
100uA
① 截止区:是Ib≤0的区域。
80uA 饱和区
放 大 器
Ib=0时,Ic=Iceo。硅管约等于1uA,
3
60uA
锗管约为几十~几百微安,两个发射结
2
40uA
和集电结都处于反向偏置。
1
20uA
② 放大区:是Ube>0,Ubc<0的区域。
i、储能:储存电能,用于必须要的时候释放。例如相机闪光灯,加热设备等 等。 上述中放电路结构简单,回路损耗小,调试方便,所以应用广 泛。但很难同时满足选择性和通频带两方面的要求,所以只能用在 要求不太高的收音机上。
(9)、工作稳定性 指在电源电压的变化或器件参数变化时,增益、同频带、选择性三
参数的稳定程度。一般的不稳定现象是增益的变化,中心频率偏移、通 频带变窄等,不稳定状态的极端情况是放大器自激,以致使放大器完全 不能工作。要求放大器的性能尽可能地不受温度、电源电压等外界因素 变化的影响,内部噪声要小,特别是不产生自激,加入负反馈可以改善 放大器的性能。5-3图为 对fn的抑制能力。
>1 =1
<1 O
1 临界耦合的条件 η= 1,谐振曲线较平坦,在 ( 现最大峰值。此时 =
=0)处,出
2 强耦合条件 η>1,谐振曲线出现双峰,两个双峰点位置在
此时 =
③ 弱耦合条件 η <1,调谐曲线在 ( =0)处出现峰值。此
时 =
并联谐振回路调谐在放大器的工作频率上,则放大器的增益就很 高;偏离这个频率放大器的放大作用就下降。可以测出的是 (5)、通频带
频放大器和中频放大器中,目的是对高频小信号进行线性放大。
二、高频放大器方案分析
由于单调谐放大器的频带较窄,选择性较差。优点是线路简单,调整 方便。通常当放大器的相对带宽B/ f 较小时(B/ f < 5 %) ,可以采用 这种线路。双调谐放大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宽的通频带。它由两级 调谐回路组成,分别称为初、次级回路,通过电容或电感耦合。其电路比 较复杂,调整比较困难。
3、功率增益:由双调谐回路的RF特性可得,与前面所学习的单调 谐回路的RF特性相比较而言,二者完全一样的,这是由于晶体管的最大 功率增益是一致的;
4、通频带与选择性: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在失谐较小的情况下,曲 线比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谐振曲线平坦,当失谐较大时,曲线下降很 快,因此,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具有较宽的通频带;
(6)、谐振角频率
或、 (7)、选择性
放大器对通频带外干扰信号的衰减能力,有两种表征方法:其一, 用矩形系数说明邻近波道选择性的好坏:
矩形系数Kr0.1定义为:Kr0.1=2△f0.1/(2△f0.7) 矩形系数Kr0.01定义为:Kr0.01=2△f0.01/(2△f0.7) 式中2△f0.2为相对电压增益(或相对电压输出幅度)下降到0.7时的频 带宽度,即放大器的通频带B;2△f0.1为相对电压增益下降到0.1时的 频带宽度。显然,理想矩形系数应为1,实际矩形系数均大于1。 双调谐回路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矩形系数: ①、频率带宽:Ao/Au=0.1 ②、给定相对插入损耗的通带带宽:2Δf0.7=BW 3.16 其二,用抑制比来说明对外带某一特定干扰频率fn信号抑制能力的大 小,其定义为中心频率上功率增益Kp(f0)与特定干扰频率fn上的功率增 益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