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响应到引导:深圳产业转型的规划应对
产城综合体的成功案例分析
产城综合体的成功案例分析案例一、深圳市通过产业布局规划实现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一、传统产业布局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要素认识不足伴随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改善、交通通讯技术发展及生活消费观念变化,传统理论中影响产业布局要素,如地租、交通、基础设施等已不再是决定性要素;技术创新环境、政策法规和行政绩效、生态、人力资源供给、地方文化等新要素影响日趋增强。
而目前产业布局规划大多还依据传统理论编制,对新趋势关注较少,也缺少从空间供给需求角度进行的产业分类研究,使得产业布局缺乏清晰的空间指向,布局规划对新增产业门类缺乏兼容,难以保证空间供给与产业需求匹配,降低了空间供给效率。
2、缺乏产业布局与城市功能协调发展研究传统产业布局规划重视产业规模扩张与效率提升,立足产业需求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最大化挖潜,缺乏对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关系的协同研究,不能满足步入工业化中后期、以“质量提升”取代“增量扩张”为主要发展目标的城市需求。
3、缺乏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调控管理街接统筹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各类功能(包括产业功能)布局和土地利用的法定依据,然而当下产业布局规划与城市规划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衔接,导致难以落地实施。
一是总体布局上,部分新设产业园区游离于城市规划区之外,与城市总体布局相分离,脱离统一的规划管理监控。
二是产业布局规划虽位于城市规划范围内,但无法与城市规划在用地指标、功能安排、设施配套方面进行对接。
三是在编制思路和技术手段上缺乏协调,产业布局规划以引导性为主,缺乏强制性内容,与作为管理实施依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接口,分头编制的控规汇总到全市层面后往往出现各种走样;如产业规划判断制造业向服务业升级地区,由于基层政府短期利益驱动向居住功能置换。
二、产业布局影响要素结合国内外案例研究,笔者将当前产业布局的主要影响要素总结为科技要素、成本要素、服务要素、特色资源要素、生态资源要素等五种类型。
1、科技要素当今科技革命推动的知识产业以科学技术群落形式出现在各个领域,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单项科学技术,而是由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海洋、环境等众多科学技术“交叉、融合”组成的科技群落,它几乎囊括了所有学科、产业、部门。
多主体视角下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多主体视角下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涉及多个主体,包括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等,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生态系统演化变得复杂而难以预测。
因此,本文旨在从多主体视角出发,深入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影响因素和发展路径,以期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本文将对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
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本文将揭示各主体在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中的作用和影响,分析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如何共同推动生态系统的演化。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理论框架,探讨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路径依赖和演化趋势。
结合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践案例,本文将提出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演化的政策建议和实践路径,以期为推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科研人员和公众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共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研究,根植于多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之中,包括生态学、经济学、技术创新学等。
生态学理论为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对物种共生、竞争、演替等自然规律的理解,为系统内部各主体的互动与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技术创新理论强调了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作用,而绿色技术创新则是这一理论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重要延伸。
系统论的观点则强调了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十五”以来深圳五年规划的脉络及启示
“十五”以来深圳五年规划的脉络及启示作者:王平来源:《求知》 2020年第11期王平“十五”规划以来的四个五年里,深圳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产业实力、创新层次、城市能级获得大幅跃升,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和享誉世界的明星城市。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历次五年规划的科学预判、超前决策和精心部署。
一、深圳五年规划的演进脉络与发展特色深圳对自身发展的部署和实践,既是一个不断调优调高的过程,也是一个笃定坚持孜孜追求的过程。
1.担当抱负方面:重视借力发展、优势互补,在自身实力、能级不断提高的同时,积极服务区域和全国大局。
一是有重点地加强与香港合作。
做好服务与协调,充分利用香港优势带动自身产业优化升级。
“十五”提出要承接香港服务业延伸,成为香港产业深度转移的主要承接地、香港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延伸地。
“十一五”提出将深港关系提高到战略合作城市的高度,积极主动服务香港发展。
“十二五”提出努力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深港联手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中心。
“十三五”提出加快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积极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二是依托合作园区发展“飞地经济”。
“十五”提出拓展深圳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腹地,促进深圳和周边城市的共同发展。
“十一五”提出实施“南融北联东补西通”的区域合作策略。
“十二五”提出建设深莞惠城际产业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深圳(潮州)等产业转移园,着力推进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建设。
“十三五”提出推进深莞惠和河源、汕尾“3+2”经济圈建设。
三是立足开放创新打造全国之最。
“十五”提出要建成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信息制造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高新技术成果的聚集、展示和交易中心。
“十一五”提出打造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全国性的创业资本聚集中心。
“十二五”提出打造辐射全国、亚太知名的国际消费中心。
“十三五”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工业上楼”的模式应对产业招商方式
“工业上楼”的模式应对产业招商方式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增长目标的驱动下,工业发展往往面临转型升级加速和土地资源紧张的双重压力。
随着产业迭代,土地资源极度紧缺、工业园区品质不高、土地成本快速攀升等问题日趋突出。
为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珍贵的土地空间资源,留住更多一流优质科技和产业资源,工业上楼应运而生。
01“工业上楼”具有以下特征早在2012年,深圳就已经在全国率先探索“工业上楼”的模式。
近年来,“工业上楼”模式已逐渐成为很多大城市解决工业用地紧张、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有效手段“工业上楼”是在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和产业空间资源紧缺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的创新和突破,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新型产业空间模式。
在不改变工业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提升容积率。
“工业上楼”具有以下特征:1.在工业类用地上发生的生产空间创新模式;2.高度超过24m,或者楼层数达到6层及以上的工业厂房;3.上楼对象为轻型生产、环保型和低能耗类型的高端制造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02如何判断产业是否适合“上楼”“工业上楼”是城市产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特殊时期的政策性用房供给的手段,底层逻辑强调为“制造业当家”配套服务,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通过“工业上楼”供应解决生产,强调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结合差异化发展。
关于如何判断产业是否适合“上楼”,“工业上楼”五要素模型被广泛应用。
形成适用范围广、操作性强的筛选标准和流程,为判断各产业类别和环节是否适宜“上楼”提供较为扎实落地的参考依据。
深圳作为先行先试示范区,产业生态具备强大的基盘。
实施“工业上楼”需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制定“创新性”、“导向性”、“灵活性”的政策,突出空间保障导向、经济效益导向、发展需求导向,助推深圳破解产业空间短缺难题。
在“保本微利”前提下,用足用好规划、土地、更新、整备、财税、金融等政策手段,精准施策,实现“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良性循环,推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2023年深圳模具等九大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深圳模具等九大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曾经的传统优势产业会被摒弃吗?传统优势产业在深圳的转型中将何去何从?2022年1月27日笔者采访了九大产业集聚基地的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虽然有着对于产业基地进展的着急和担忧,但他们普遍认为,这些传统优势产业在深圳不会被抛弃,但伴随深圳进展模式转变,产业自身的升级和高端化,是唯一自救方式。
多位行业协会负责人均认为,对于深圳的传统优势产业来说,实际上已经在进展中加入了高新技术产业,一些产业已经不能简洁地划分到传统产业行列。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2年1月27日发布的深圳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中再次提出,将推动完善已建服装、家具、钟表、珠宝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基本功能并扩展服务范围,加快汽车电子、模具、自行车、内衣、家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快实现九大产业集聚基地配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培训、管理询问、检测服务等功能。
对于传统工业,方案中则列出了提升传统工业产业竞争力的任务。
以品牌化、集约化为方向,乐观引导传统行业由接单加工向加工与设计相结合转变,提高设计、工艺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改造提升机械、服装、钟表、家具、印刷包装、黄金珠宝六大传统优势工业,培育一批具有技术先导示范作用的企业群和产业聚集基地。
对于这些表述,传统产业的业内人士和企业界则普遍认为,企业的自我提升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共同作用,应当是深圳传统产业在城市转型中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
一、传统产业会被深圳摒弃吗1、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秘书长朱舜华:产业不会被边缘化“钟表基地肯定能够建成”,昨日,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秘书长朱舜华表示,钟表产业集聚基地进驻企业现在都很焦急,正在进行报建的前期申报,估计今年上半年会开工建设。
“钟表行业和基地不会被边缘,只能被强化”。
朱舜华认为,钟表行业与其他传统行业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本身具有传统产业与高科技相结合的特征。
传统产业大多是单纯的制造业,随着产业的升级会有被边缘化甚至淘汰的危急。
公务员省考之公务员申论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公务员省考之公务员申论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大题(共10题)一、材料一老百姓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从1988年国务院推动实施“菜篮子”工程、2010年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以来,北京市大力推动与“菜篮子”相关的产业生态建设和发展,保障“菜篮子”供应无忧,让百姓的“菜篮子”越拎越安心。
1985年以前,北京的蔬菜主要由本地供应,季节性十分明显。
这对爱吃西红柿打卤面的田大爷一家一直是个考验。
从1968年开始,田大爷一家走上了自制西红柿酱的路。
“说出来您都不信,我们全家总动员,一年做120多瓶,全码在床底下,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家小作坊才正式‘关张’。
”80岁的田大爷笑着说,“那时候一年到头只有十几种蔬菜,冬储大白菜上市时我家还要购买一车大白菜,保障冬天有菜吃。
而现在蔬菜多种多样,想什么时候吃,市场上都能买到。
”1985年,北京放开了肉、蛋、蔬菜等5种农副产品的价格,各地菜商纷纷进京,蔬菜交易也就热闹起来了。
2010年以来,北京市建立了蔬菜生产用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实施每亩500元标准的菜田补贴政策,推动村镇蔬菜产业化、设施蔬菜标准化,创建国家级示范育种场和养殖场;2018年18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被纳入平台管理,5000多个产品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
北京市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农副产品产量中蔬菜及食用菌产量为111.5万吨,禽蛋9.6万吨,牛奶26.4万吨,生猪出栏数28.4万头,为北京的农副产品稳定供应提供了巨大保障。
“我们的蔬菜主要是直供超市,同时合作社也为市民提供农业休闲和采摘项目。
”北京B区一家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经理说,“2019年,我们引进了水肥一体机等设备,劳动力上节约了三分之一,肥料节约与节水方面效益显著,蔬菜品质也有所提升,综合效益提高了25%左右。
我们还利用大数据等远程实时监测墒情、环境、气象等,以自动化的方式指导蔬菜园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近20%。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日期】2021.03.01•【字号】•【施行日期】2021.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和综合实力的体现。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制造业迅猛发展、不断壮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当前,我市制造业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率先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本,制定以下若干措施。
一、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一)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制定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培育壮大万亿级、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3万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接近1万亿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发挥集群发展促进机构作用,对参与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的机构,按国家拨付资金最高给予1∶1配套资助。
(二)培育接续发展的企业梯队。
实施“登峰计划”,力争到2025年,年度产值超100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5家,500—1000亿元的达到5家,100—500亿元的达到40家。
对年度产值首次达到10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支持企业扩产增效,对年度产值5亿元以上且达到一定增速的工业企业给予奖励。
深圳扩容最有可能方案
深圳扩容最有可能方案背景介绍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规模庞大。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面临着日益紧张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深圳市需要制定一种有效的扩容方案,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讨论深圳扩容的可能方案,包括土地利用、交通建设、人口分布等方面的考虑。
土地利用方案深圳市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在扩容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土地。
以下是可能的土地利用方案:1. 新城建设在深圳市周边选择适宜的土地,建设新的城市,分流部分人口和产业。
这可以减轻深圳市的人口压力,同时也为周边地区带来发展机会。
2. 密集型建设在现有城市内部采取密集型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建设高层建筑和提升公共空间效率,可以为人口提供更多住房和办公空间。
3. 城市更新对于老旧的城市区域,可以进行城市更新,改造旧建筑和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这样可以在不扩大城市面积的情况下,增加城市的人口容纳能力。
交通建设方案随着人口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突出。
以下是深圳扩容时可能采取的交通建设方案:1. 地铁扩建深圳市地铁的覆盖率目前较低,扩建地铁网络可以提高交通效率。
新建地铁线路连接新城区和现有城区,以便人口和产业的流动。
2.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在现有城市区域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车辆,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这可以鼓励居民减少私人汽车使用,减轻交通压力。
3. 鼓励非机动交通建设骑行和步行道路网络,鼓励居民采用非机动交通工具。
这不仅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
人口分布方案合理的人口分布方案可以为深圳的扩容提供指导。
以下是可能的人口分布方案:1. 产业升级深圳市需要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引导部分劳动力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移。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2. 引导分流通过政策引导,将部分非核心功能和产业逐渐引导到周边地区,缓解深圳市的人口压力。
同时,这也可以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
深圳房地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分析
深圳房地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分析【摘要】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深圳房地产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当前市场的特点和问题。
对未来深圳房地产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在对策分析部分,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引导市场朝着更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结回顾部分对前文进行了概括,展望未来,指明了深圳房地产市场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建议措施部分,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深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深圳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分析,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深圳、房地产、现状、发展趋势、对策分析、引言、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范围、正文、总结回顾、展望未来、建议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深圳的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
从政府调控政策到市场需求变化,都对深圳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深入了解深圳的经济状况和产业布局。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深圳房地产市场的背景介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的深圳房地产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市场状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推动深圳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预测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开发商做出合理的决策,降低风险,把握机遇。
对策分析则是针对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达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深圳房地产的研究目的不仅在于了解行业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指导其未来的发展策略和规划,促进深圳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从管理角度谈企业标准化工作
2024年第3期品牌与标准化Talking About EnterpriseStandardization Work From a Management PerspectiveZHANG Shuo 1,XIA Yan 1,HU Jing 1,YIN Fang 2,TANG Yingying 1(1.Suzhou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Suzhou 215006,China;2.Suzhou Standardization Association,Suzhou 215006,China)Abstract :Standards play a fundamental,leading,and strategic role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providing strong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urgent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work,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actual work,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work.Keywords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 work;self declaration从管理角度谈企业标准化工作张硕1,夏燕1,胡静1,殷芳2,唐颖颖1(1.苏州市质量和标准化院,江苏苏州215006;2.苏州市标准化协会,江苏苏州215006)【摘要】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对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深圳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深圳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和经济特区,经历了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和创新中心的迅猛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从深圳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当前产业结构、产业升级和未来趋势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深圳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一、深圳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深圳的产业结构变化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1979年,深圳确定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开始吸引大量的外资和技术进入。
这一时期,深圳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纺织、服装、五金制品等。
随着改革的深入,深圳开始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上世纪80年代,深圳建立了电子产业基地,吸引了大量的电子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
深圳的电子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产品制造和出口的重要基地。
到了1990年代,深圳开始涌现出一批创新型企业,如华为、中兴等。
这些企业在通信技术、网络设备和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动了深圳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二、当前深圳的产业结构目前,深圳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深圳的主要产业包括电子信息、金融、房地产、物流、文化创意和高端制造等。
电子信息产业是深圳产业的核心和主导产业。
深圳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生产基地,华为和中兴是中国两大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此外,深圳还拥有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产品制造企业。
金融是深圳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深圳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多家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总部。
同时,深圳还发展起了一系列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服务企业。
房地产是深圳的另一个重要产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高楼大厦、别墅和公寓楼在城市中拔地而起,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物流业是深圳的一个新兴产业。
深圳拥有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货物进出口量居全国首位。
同时,深圳还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推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深圳的新兴产业之一。
新南湾谋求新发展——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企 业 发展
,
目前
,
园 内已 引进 来 自 日 本
瑞 士 及 香港 等国家和
,
南 岭村社 区 还 积 极发展 客家文化
地 区 的企 业
办起 了 电子
,
、
电脑
、
钟表
口
、
精 密仪 器 等 高 新 技 术 制 造 厂
。
旅游业
元
。
,
200 8
年旅 游业 收入 就达5
0 00
,
多万
年产值达 数亿元 联企 业 转型 升级
深 圳产业 转型 升级 的
一
成为
务
、
城 改和 文 化 产 业 等部 门 负责人 到 南 湾街 道 调 研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工 作 中国丝 绸 文化产业 创意 园
,
、
大 亮点
,
。
南 湾街 道 南
龙 岗 区 南 湾 街 道 目前 正 在 着 手 推 进 南 岭 朗宝 福珠 宝 产 业 园
、
李
岭 村 社 区 转 变发展 方 式
一
福珠宝产业 园
园
。
世 纪 工 艺 品 研 发 中心
南 岭 求水 山 珠 宝 国际 性 的专业 平
也 要 保持经 济 增长
促进 社会 进
步和谐
。
加快经
为 了 充分 利 用 文博 会 这个 国 家级
、
济 转 型 升 级 是 深 圳 市 龙 岗 区 积 极 应 对 国 内外 宏 观 发 展 环 境
深 刻 变化 的 战 略 抉 择
“
富而
使南岭村的
,
三
个文 明
”
建设取 得 了
。
深圳市新型产业用地(M0)制度的政策与实践
深圳市新型产业用地(M0)制度的政策与实践一、M0用地的背景概况1. 产生背景为了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深圳市在2014年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新增了物流用地(W0)和新型产业用地(M0)两种用地类型。
其中,M0用地因为其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创新特征而备受关注。
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土地资源有限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用地指标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城市更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当中,城市规划思维最大转折在于要从增量用地管理向存量用地资源深入发掘转变。
如何解决产业升级和空间不足的矛盾成为当下重要的课题。
深圳市早在2007年开始编制《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时,就将“工作重点由增量空间建设转向存量空间优化转变”作为未来时间的工作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
从此,深圳市开启了城市更新时代,并通过城市更新规划逐步引导产业升级。
M0用地类型的出现,成为了深圳市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体制创新,值得其它地区学习借鉴。
2. M0用地的定义根据2014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新型产业用地是指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创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活动的用地。
其与深圳市旧式的工业用地的分类差别主要可以由下表体现:二、M0用地的具有应用1. M0用地的应用领域——服务“工改工”城市更新过去深圳的城市更新以“工改商”、“工改居”为主,但纯粹的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难以支撑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对工业用地进行产业转型的“工改工”则逐步成为城市更新的新模式。
而M0用地就是“工改工”落脚点。
“工改工”是指将现有土地性质为普通工业用地(M1)改变为新型产业用地(M0),将旧工业区拆除重建升级改造为新型产业园,产品多元化,包括新型产业用房、配套商业、配套公寓等多种物业形态。
2. M0用地的政策应用——深圳对M0用地的政策支持对于M0用地,一般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政策支持:(1)降低了城市更新地块现状土地申报标准,扩大“工改工”适用范围。
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势分析
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与优势分析珠三角经济区是中国最富有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其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都居于全国前列。
本文将从发展模式和优势两个方面对珠三角经济区进行分析。
一、发展模式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一个拥有23个城市的大区域,珠三角经济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各城市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关系,形成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例如,珠海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深圳以创新创业为主导产业,广州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等,各城市之间互相补充,在合作中实现了共同发展。
此外,珠三角经济区以港澳为桥头堡,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形成了特殊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2. 产业发展模式珠三角经济区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之一,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转型和区域调整,珠三角经济区开始向高端制造业和创新型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深圳“科技创新”、广州“城市科技创新”等产业发展计划,以及珠海的“智能制造”等制造业项目,都是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促进珠三角经济区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优势分析1. 区位优势珠三角经济区紧临港澳地区,位于我国最发达的沿海地带,交通便利,与世界各地联系紧密,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
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珠三角经济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更加致力于推动区域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
2. 产业优势珠三角经济区一直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尤其是在高科技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
同时,在近年来的产业转型升级中,珠三角经济区加大了对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重点扶持,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人才优势珠三角经济区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倡导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例如,深圳的高层次人才计划、珠海的“千人计划”等,吸引了国内外的优秀人才集聚到珠三角经济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1.3当前产业布局规划编制的新趋势新
。
要求
1.3.1 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会等学科“交叉融合、源头创新”为推 动的世界产业结构呈现出“产业融合发 展、产业边界模糊、新兴产业涌现”等 新趋势,产业在布局上表现出极大的灵 活性和分散性(吴扬,等,2008),空间 选择更注重城市要素投放,因此规划需 要统筹考虑产业布局新要素需求与城市 功能的匹配关系。 1.3.2产业空间布局必须纳入统一的城 市规划管理
当今科技革命推动的知识产业以科 学技术群落形式ft{现在务个领域.起乇 导作用的不足单项科学技术.而是}}{新 能源、新材料、信息、,-物、海洋、环 境等众多科学技术“交叉、融合”组成 的科技群落,它几乎囊括丫所有学科、 产业、部『】。孕育这些科技群落的李问 载体笔者称之为科技要素,具体如大 学、实验窒、研究院所等为产业发展提 供科学及技术创新动力的要素类型。科 技要素导向型产业是以创新为核心动力 的行业门类及环节,如高新技术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研发、中试、孵化等。 2.1.2服务要素
深圳市新型产业用地(M0)制度的政策与实践
深圳市新型产业用地(M0)制度的政策与实践一、M0用地的背景概况1. 产生背景为了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深圳市在2014年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新增了物流用地(W0)和新型产业用地(M0)两种用地类型。
其中,M0用地因为其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创新特征而备受关注。
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土地资源有限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用地指标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城市更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当中,城市规划思维最大转折在于要从增量用地管理向存量用地资源深入发掘转变。
如何解决产业升级和空间不足的矛盾成为当下重要的课题。
深圳市早在2007年开始编制《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时,就将“工作重点由增量空间建设转向存量空间优化转变”作为未来时间的工作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
从此,深圳市开启了城市更新时代,并通过城市更新规划逐步引导产业升级。
M0用地类型的出现,成为了深圳市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体制创新,值得其它地区学习借鉴。
2. M0用地的定义根据2014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新型产业用地是指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创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活动的用地。
其与深圳市旧式的工业用地的分类差别主要可以由下表体现:二、M0用地的具有应用1. M0用地的应用领域——服务“工改工”城市更新过去深圳的城市更新以“工改商”、“工改居”为主,但纯粹的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难以支撑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对工业用地进行产业转型的“工改工”则逐步成为城市更新的新模式。
而M0用地就是“工改工”落脚点。
“工改工”是指将现有土地性质为普通工业用地(M1)改变为新型产业用地(M0),将旧工业区拆除重建升级改造为新型产业园,产品多元化,包括新型产业用房、配套商业、配套公寓等多种物业形态。
2. M0用地的政策应用——深圳对M0用地的政策支持对于M0用地,一般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政策支持:(1)降低了城市更新地块现状土地申报标准,扩大“工改工”适用范围。
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摘要】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意在推动广东省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壮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广东省5G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对经济的影响,随后详细解析了广东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同时还分析了广东各地的5G 产业发展现状及与国家发展规划的关系,突出了广东在5G产业发展中的优势。
总结了广东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意义,展望了广东在5G 产业发展中的前景,并分析了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通过该行动计划的实施,广东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5G产业领域的优势地位,促进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广东,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技术,经济影响,实施步骤,地区现状,国家规划,优势,前景,社会影响1. 引言1.1 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是什么意义5G技术是未来信息通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有利于抢占5G技术发展的先机,推动广东在5G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广东在信息通信产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基础。
通过制定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可以更好地整合广东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5G产业在广东的快速发展,为广东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还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创新应用。
5G技术的应用将深刻改变各行业的商业模式,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为广东构建数字经济新生态提供重要支撑。
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是推动广东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为广东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1.2 5G技术在广东的发展现状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一直以来都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广东省在5G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28•【字号】深府[2011]165号•【施行日期】2011.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深府〔2011〕16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以及出席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并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深发〔2010〕12号),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深圳的产业发展史就是一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不断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加工业开始起步,到九十年代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再到本世纪前十年初步构建起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转型升级为深圳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原有发展模式面临挑战,科技领域孕育着重大突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明确了深圳“一区四市”的战略定位,赋予了深圳“继续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的历史使命。
深圳作为国内率先发展地区,也较早地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各种矛盾问题交织汇集,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凸显,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突破发展瓶颈、拓展产业空间的必然选择,是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创造“深圳质量”的迫切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重要任务。
由_增量扩张_转向_存量优化_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转型的动因与路径_邹兵
□ 邹 兵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转型的动因与路径[摘 要]《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探索了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发展模式转型,这既是资源紧约束的客观现实条件作用下的结果,又是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要求、主动转变发展理念的积极应对。
如何以不同于增量规划的路径来实现与增量规划一样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一个十分艰巨的挑战,必须在规划编制思路及技术方法上有显著的创新和突破。
基于此,研究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从确定城市发展规模、统筹新增和改造用地、调整用地功能和结构布局、创新城市更新的模式和政策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新的资源观探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增量;存量;转型;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更新[文章编号]1006-0022(2013)05-0005-06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BFrom Physical Expansion T o Built-up Area Improvement: Shenzhen Master Plan Transition Forces AndPaths/Zou Bing[Abstract] Shenzhen master plan (2010-2020) studies urban development transition from physical expansion to built-up area improvement. This is a practical result of current conditions and an active response to national policy requirement. A different approach from new development area planning to realize the same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visions is a great challenge. Planning compilation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is inevitable. Shenzhen master plan (2010-2020) speci fi es land scale, integrates new and renovation land, adjusts function and structure, reforms urban renewal model and policy mechanism, and explores n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new resources.[Key words] New development area, Built-up area, Transition, Urban master plan, Urban renewal《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深圳总规》)自获得国务院批准后,实施至今已近三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响应到引导——深圳产业转型的规划应对李启军摘要:深圳的产业转型升级已渐渐地走在国家的前列。
30多年来深圳产业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并实现了三次重要的产业升级,为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市规划在深圳的产业升级发展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分析深圳城市产业和空间演变对当前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文以深圳华强北地区为例,结合现状通过对其城市规划的梳理后发现,城市规划要正确地处理好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才能发挥规划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
深圳的城市规划应对产业转型升级正在进行由“土地空间的单一供给”到“资源综合统筹供给”转向“产业目标导向—空间优化配置—政策系统支撑”的空间响应体系建设,实现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由被动的响应到主动的开放式引导。
城市规划要突出市场与人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需要不断创新工作组织模式,促进多学科交叉、多专业并轨与多部门协作。
关键词:产业空间响应空间配置开放式引导深圳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加工制造基地,一跃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产生升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城市规划在深圳产业升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圳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和空间经历了多次变迁,分析深圳城市产业和空间的作用机制及城市规划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空间经济学研究表明,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深圳的城市规划一直遵循这一原则,积极引导产业升级,实现空间综合资源对产业发展的积极响应与引导。
1.深圳产业升级过程中城市规划的应对1.1产业升级的历程改革开放30多年,深圳由小渔村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市。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在2014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深圳首次超越香港排名第一位,其后依次是香港、上海、台北等城市1。
深圳已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之一,2014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1646件,连续11年居全国各大中城市之首;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6.7件,居全国各大中城市首位2,产生了中兴、腾讯、华为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企业。
纵观深圳产业发展历程,总体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型升级,第一次转型实现了从口岸经济到“三来一补”工业化的浪潮,第二次转型升级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第三次转型引领了金融、文化、物流、IT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和互联网、生物科技、工业机器人等新型科技产业的兴起。
深圳产业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图1 深圳产业发展的三次转型与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85 年):商贸服务业主导。
在中国计划经济物资短缺的年代,深圳依托特区的政策优势积极发展统购统销,城市框架开始拉开,商贸业和建筑获得快速发展。
第二阶段(1986-1995 年):功能性架构搭建。
深圳积极建立以工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三来一补”加工业。
在此期间,深圳证交所成立以及海港、空港建成为搭建了深圳外向型工业乃至城市发展的架构。
第三阶段(1996-2006 年):工业高新化发展。
1995 年深圳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第二次创业”,要建设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基地,产业发展战略由“三来一补”加工业转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该时期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一度超过60%,工业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1来源:/20150516/n413165208.shtml2来源:/html/2015-02/02/content_3139371.htm力,扮演着“发动机”角色。
第四阶段(2007-今):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发展。
深圳工业高新化发展十年之后,服务业呈现出加速发展势头。
深圳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等若干政策,推动高端服务和创新型产业发展。
2008 年,深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代替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
1.2城市规划的应对深圳在产业升级的不同阶段,城市规划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从以项目为导向的单一用地供给,到对产业发展资源的统筹安排,并最终形成“产业目标导向—空间优化配置—政策系统支撑”的产业升级空间响应体系。
规划紧抓产业发展核心要素,实现了由被动响应到主动开放式引导。
深圳城市规划应对与产业转型同步,可分为四个阶段:1.2.1第一阶段(1980-1985 年):直接指导项目建设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项目为导向直接编制工业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委托国营开发机构进行工业项目建设,包括蛇口、上步、八卦岭等工业区,大型国企在深圳产业发展之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目前的招商集团、平安集团、华侨城集团等一批品牌化企业。
1.2.2第二阶段(1986—1995年):统筹土地,发挥市场积极性这一阶段,深圳利用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积极发展“三来一补”出口加工业,工业在空间布局上具有分散的特征。
1987年《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实施后土地开始有偿使用,蓝图式规划已不能对城市进行有效管控,深圳开始编制法定图则,统筹土地出让。
而深圳市经济特区城市总体规划(1986-2000)((简称86版总规)提出组团弹性发展结构,则适应了这时期产业分散、灵活的布局特征。
1.2.3第三阶段(1996—2006年):推进产业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深圳的快速城市化过度消耗了深圳市的各种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土地已不再成为深圳产业发展的廉价要素。
1995年深圳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城市环境。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简称96版总规)规划范围拓展至深圳全域,并将城市非建设用地纳入规划研究范畴,并先后出台《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布局规划》等规划,开始对产业空间资源和城市总体环境进行优化配置与提升。
1.2.4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形成产业升级空间响应体系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简称07版总规),深圳进入存量发展时代,规划内容由物质性规划向综合型规划转变。
深圳市出台《战略新兴产业布局规划》,提出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政策分区。
深圳市先后出台《深圳市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6”文件》、《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简称“深标14版”)等政策与技术标准文件,提出新型产业用地(M0)、创新型产业用房、工业楼宇转让等政策与技术规定,主动适应产业升级。
自此深圳城市规划形成“产业目标导向—空间优化配置—政策系统支撑”的产业升级空间响应体系,实现了对产业发展由被动响应到开放式引导的转变。
2.深圳华强北片区(上步片区)典型案例解析深圳华强北片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东部,由深南中路、红荔路、上步中路及华富路四条城市主要道路围合而成,总用地面积171公顷。
深圳上步工业区始建于1982年,至1985年基本形成,是深圳市发展最早的以电子、轻工为主的工业区之一。
90年代初期开始形成以商业、办公为主导,兼有居住、餐饮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生活区。
随后,华强北地区逐渐成为全球著名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深圳重要的商业中心和创新中心。
图2 华强北片区由工业区到城市重要功能区演变华强北片区(上步片区)编制的相关城市规划主要《上步工业区调整规划》(1998)、《华强北二期商业空间环境改造规划》(2000)、《深圳上步工业区详细蓝图》(2002)、《深圳市上步片区发展规划》(2004)、《深圳市福田区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发展规划研究》(2007)、《华强北商业区发展定位与规划》(2006)、《深圳市上步片区城市更新规划》(2008)等,总结发现:2.1规划与市场、政府的关系是主线在深圳华强北片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场一直起主导作用,持续的推动华强北产业升级。
在2008年以前,城市规划在应对华强北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应对状态,出现城市功能定位滞后于现状、规划建筑容量频频被实际建筑容量超越等现实问题。
随后,城市规划逐渐响应与引导产业发展。
2004年的《深圳市上步片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由市场决定做什么,规划来规范市场;引导市场的良性运作并确保城市问题不致恶化,片区改造要以功能置换为主,明确鼓励与支持、限制与控制、尚需研究与决策的内容。
2007年的《深圳市福田区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发展规划研究》提出华强北地区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保障城市的品质与产业活力。
2008年的《深圳市上步片区城市更新规划》提出从系统资源结构、基础配套、发展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全面统筹引导华强北地区发展。
图3 《上步工业区调整规划》(1998)土地利用规划图图4 《深圳市上步片区发展规划》(2004)土地利用规划图2.2以人为本的产城融合发展由关注空间分配到关注公众利益。
深圳华强北片区2005年以前的规划重点关注城市土地空间的分配与空间环境的提升,这时期编制的规划主要有《上步工业区调整规划》(1996)、《华强北二期商业空间环境改造规划》(2000)、《深圳上步工业区详细蓝图》(2002)。
但在2008年的《深圳市上步片区城市更新规划》开创性的提出“城市更新单元”的概念,打破城市既往以用地权属为开发主体的定义概念,考虑优先保障城市公共利益,将城市公共利益与市场开发利益在单元内形成捆绑和有效关联,为城市高价值地区普遍面临公共利益难以保障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图5 《深圳市上步片区城市更新规划》(2008)空间方案总平面图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城市规划提出人性化的街区尺度,奠定了华强北片区人性化发展的框架。
城市规划顺应市场要求,按照“城区”融合的理念,在工业园区内配置小型社区、员工宿舍、便利服务点、食堂、KTV、邮局、银行网点、小型仓储等服务设施。
后期,小型社区、员工宿舍等逐步演变为商住楼,部分还变成了学区房;食堂变成了快餐店、美食街;银行网点最终形成了振华西路“金融街”;邮局、仓储成为诸多物流快递公司的集散地。
2.3保持产业链条完整的空间“微改造”在2000年的《华强北二期商业空间环境改造规划》中,积极保持产业链条与空间秩序的关联度,不随意对市场配置好的展示、销售、物流和仓储等空间关系进行调整。
在2008年的《深圳市上步片区城市更新规划》中,提出对空间改造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充分评估,改变了单纯追求空间质量和土地价值最大化的导向,而是把产业链条与空间关系的更好结合作为第一出发点。
城市规划重点对交通基础设施和空间环境进行改造,提出以微循环为主导的道路系统和适度客货分离的交通组织组织模式,建设以“标准厂房+服务空间”的标准化空间模块,为持续的城市产业升级奠定了空间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