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教案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西南情韵—《阿西里西》教案
《阿西里西》《歌唱美丽的家乡》教案教学目标:学唱《阿西里西》《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重点:掌握旋律,唱会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设计动作。
教学方法:引导、范唱、体验教学流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导入: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瑶族的音乐,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彝族和苗族的音乐。
进入新课:请同学们介绍彝族的背景资料,教师补充。
背景了解: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有著名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
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不同地区音乐风格存在较大差异,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农历六月的火把节是彝族的重大节日。
听《阿西里西》范唱,了解基本音乐情绪。
学生讨论,教师介绍:原为一首彝族民歌,被改编为合唱,在彝语中,阿西里西具有我们的好朋友的意思。
这首歌的第一段词为彝语的译音,第二、三段词为汉语歌词。
3、用听唱、模唱的方法学习歌词。
(重点乐句)注意:9—12小节的大跳音程:6 2 1 2 ︱6 2 1 2︱ 5 2 ︱ 5 2︱分组唱,设计动作,表情,进行评比。
(分组评比)5、请同学介绍苗族的背景资料,教师补充。
苗族背景资料: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
苗族的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船节。
音乐分为四大类:民歌、说唱、舞蹈音乐和器乐。
民歌中以飞歌最富有代表性。
6、分析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苗族的飞歌。
(飞歌的音调高昂,节奏自由,结构短小,旋律悠扬起伏,长音可任意延长。
)全曲有四个乐句7、学唱。
听范唱,学唱歌词。
8、分组唱,设计动作,表情,进行评比。
9、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歌曲,了解了两个民族的音乐,中华民族有许多个民族,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收集了解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音乐,扩大知识面。
初中音乐_《西南情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西南情韵》_音乐_初中_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作品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的设计】(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和欣赏侗族大歌《布谷催春》学生对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体验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及其特有的艺术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演唱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感受苗族民歌的艺术魅力,能够在音高基本准确的基础上,主动参与演唱活动,知道飞歌的旋律,结构等主要音乐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欣赏侗族大歌《布谷催春》,体验侗族大歌无伴奏、多声部演唱的艺术特点,在分辨领唱声部与合唱声部的过程中,掌握侗族大歌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唱美丽的家乡》,把握b3色彩音以及滑音的演唱。
2、通过欣赏侗族大歌,学唱侗族大歌中的支声复调。
【教具】课前准备大鼓,为创编节奏而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欢迎你们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熟悉吗?歌中唱到了什么?对,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是一首彝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表达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我国的西南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方,那里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风格的音乐,今天我们一起领略西南音乐魅力,感受西南独特情韵。
二、新课教学(一)初听歌曲,感受歌曲。
1、感受歌曲旋律节奏特点,首先通过一段视频走进西南这片神奇美丽的地方。
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吗?你看到了苗寨,你注意到了侗寨,你还看到了侗族大歌。
那让我们快快开启今天西南之旅的第一站,走进苗族,聆听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旋律有什么特点?对,奔放的、起伏的、高亢的,那节奏呢,节奏有什么特点?嗯,宽广自由的。
2、“飞歌”定义,这是苗族人们在用热情的声音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也是苗族最具有代表性的“飞歌”。
(二)复听,歌曲分析及演唱1、首先老师范唱前3乐句,学生小声哼唱并一起划旋律线。
八年级二单元西南情韵
西南情韵(一)》教案默认分类2010-04-07 10:40:19 阅读26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仁心教学案例2008-05-13 17:09:39 阅读1142 评论8 字号:大中小西南情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16册第2单元《西南情韵》课时:第一课时课型:综合课教学目的:1、学习和了解西南地区彝族的民间音乐,感受这个民族的音乐特色。
2、欣赏彝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了解混声合唱的一般知识。
3、能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阿西里西》,并能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能够了解彝族的民族音乐特色。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情绪,并加以完美表现。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琴、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导入。
导入:同学们好!请看一段视频资料(彝族火把节),说说:1、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2、他们在庆祝什么节日?二、彝族和彝族音乐1、(讲授)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
2、彝族音乐丰富多彩,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
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塑造了一位美丽、勇敢、坚贞的撒尼姑娘的形象。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3、彝族的民间乐器有30余种,流传最广的有无膜短笛、葫芦笙、三弦、月琴,以及巴乌、马布和口弦等(出示课件)三、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1、做于1953年,1954年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及中央歌舞团相继演出,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这首歌获得了金质奖章。
2、仔细聆听这首歌曲,回答下面的问题:(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3)歌曲表达了彝族人民怎样的心情。
3、进一步欣赏,加深理解。
这是一首混声合唱曲,在演唱过程中,有女声领唱参与其中。
歌曲可分两大部分:(一)、三个乐段(A、B、B1),A----女高音声部呈现,男高音声部予以重复;B 女声领唱,而后混声合唱予以呼应;B1是第二乐段的变化重复。
西南情韵 教案
西南情韵教案教案标题:西南情韵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2.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3. 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中国西南地区的美丽风景和丰富文化。
2. 提问:你们对中国西南地区有了解吗?有听说过哪些地方或文化?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地理特点:介绍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气候条件。
2. 历史文化:简要介绍西南地区的历史发展和著名的历史事件。
3. 民族文化:介绍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和他们的传统文化。
三、阅读活动(20分钟)1. 分发阅读材料:选择一篇关于西南地区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理解。
2. 阅读理解:提问学生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能力。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西南地区的印象和感受。
四、写作练习(20分钟)1.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西南地区的了解,写一篇短文描述西南地区的景点或文化。
2. 写作指导:提供写作框架和词汇提示,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
3. 互相交流: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修改和改进。
五、表达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选择几位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朗读出来,分享给全班同学。
2. 听众互动: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对作文的看法和感受。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西南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 评价: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探索。
教学资源:1. 阅读材料:关于中国西南地区的文章;2. 写作框架和词汇提示。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2. 学生对西南地区的理解和描述能力;3. 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更多关于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2. 邀请西南地区的文化代表或专家进行讲座或交流活动;3. 开展西南地区的文化展览或主题研究活动。
西南情韵教案
西南情韵教案教案标题:西南情韵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2. 探索西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包括音乐、舞蹈、绘画等;3. 培养学生对西南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1. 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 西南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3. 西南地区的传统绘画和手工艺品。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地图向学生介绍西南地区的位置和特点;2. 引导学生谈论对西南地区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查找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相关资料;2. 学生小组轮流展示并分享所找到的信息;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西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
三、探索西南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20分钟)1. 向学生播放一段西南地区的传统音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节奏和旋律;2. 引导学生观看一段西南地区的传统舞蹈表演,让学生了解其独特的舞姿和动作;3. 学生分组学习一种西南地区的传统舞蹈,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四、了解西南地区的传统绘画和手工艺品(2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西南地区的传统绘画作品和手工艺品;2. 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的元素和特点;3.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幅西南地区的传统绘画作品或手工艺品,并在课堂上展示。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绘画作品或手工艺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目标;3. 鼓励学生表达对西南地区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资源:1. 西南地区地图、图片和相关资料;2. 西南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视频;3. 西南地区的传统绘画作品和手工艺品图片。
评估方法:1. 学生小组展示和分享所找到的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资料;2. 学生小组展示所学的西南地区传统舞蹈和制作的绘画作品或手工艺品。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或文化活动,进一步了解西南地区的传统文化;2.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西南地区的传统文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报告或展示。
西南情韵 说课稿
《瑶族舞曲》说课稿音美组刘佳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材,第二单元《西南情韵》中的《瑶族舞曲》。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该班学生普遍音乐素质较好,思维活跃,有表现欲望。
学生已经能做到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因此本课设置了课前搜集有关瑶族音乐文化资料的环节.学生们搜集的资料涉及范围广泛,内容详实.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音乐要素,能做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情绪.但当音乐情绪变化时,他们还不能立即找出是哪些音乐要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么,在欣赏作品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欣赏能力.对此,本课中设计了打节奏为音乐伴奏的体验环节,以及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音乐特点. 本课的拓展环节为根据欣赏作品的主题旋律进行音乐创编,这是根据六班学生的特点和掌握的创编知识设计的.学生们喜欢发挥个性的创编活动,都能积极参与.但因缺乏音乐语汇,创编显得单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另外,本课中还要求创编歌词.这个创编活动学生们还未接触过,教师应多给予鼓励。
三教材分析:1,本课选用的教材是八年级音乐教材第二单元《西南情韵》中的《瑶族舞曲2,课标:能够听辩,记住《瑶族舞曲》中音乐主题并辨认主奏乐器的音色,感受,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 3,课标分析:本课以课标中听辩,记住音乐主题和感受音乐情绪为教学重点.听辩和熟记主题可以采用反复哼唱和聆听活动;音乐情绪可以通过律动,实践和比较等方法获得感受. 4,作品简析:《瑶族舞曲》是一首以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而写的管弦乐曲.全曲共分三部分,四个主题,运用了音色,速度,力度变化等音乐表现手段,生动的描绘了瑶族的青年男女在节日的夜晚,身穿盛装,欢歌曼舞的场面。
四教学思路:本课主要依照"创设情境,聆听感受,表现创造"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首先,通过少数民族歌曲和图片,文字资料为学生创设聆听情境;其次,通过律动,演唱等实践体验环节,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情绪;最后,在学生获得了音乐感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作品主题创编出他们喜欢的民族音乐,并能用演唱的方式表达出来五教学目标: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熟悉作品各部分主题旋律,掌握曲式结构.并能背唱a主题,积累音乐语汇。
西南情韵教案
西南情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西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2.学习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3.培养学生的音乐和舞蹈表现能力;
4.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1.西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2.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3.西南地区的民族乐器和舞蹈服饰。
三、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讲解西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西南地区的文化底蕴;
2.演示法:通过演示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和舞蹈,让学生感受西南地区的音乐和舞蹈魅力;
3.实践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和舞蹈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了解西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1.讲解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讲解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代表性文化遗产。
2. 学习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1.讲解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特点和代表性作品;
2.演示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3.学生模仿演示,学习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3. 西南地区的民族乐器和舞蹈服饰
1.讲解西南地区的民族乐器和舞蹈服饰的特点和代表性作品;
2.展示西南地区的民族乐器和舞蹈服饰;
3.学生模仿展示,学习西南地区的民族乐器和舞蹈服饰。
五、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了解西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2.学生能够学习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3.学生能够模仿演示和展示,表现出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4.学生能够了解西南地区的民族乐器和舞蹈服饰的特点和代表性作品。
八年级音乐下册《西南情韵》教案人音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西南情韵》教案人音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西南情韵》,让学生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的音乐特色,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1.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包括对西南地区音乐特色的基本了解,通过欣赏和学唱具有代表性的西南地区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学唱、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和理解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的特色。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音响资料、乐谱、图片等教学资源。
第二章:西南地区音乐特色介绍2.1 西南地区音乐特色概述介绍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构成以及音乐特色的形成背景。
2.2 西南地区音乐特色分析分析西南地区音乐的旋律、节奏、演唱方式等特点。
2.3 西南地区音乐代表作品欣赏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西南地区民族音乐,如《康定情歌》、《小河淌水》等。
第三章:学唱西南地区民族音乐3.1 学唱方法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学唱姿势、呼吸方法等基本技巧。
3.2 学唱西南地区民族音乐选择一首简单的西南地区民族音乐,如《月亮代表我的心》,指导学生学唱。
3.3 学唱实践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章:西南地区音乐文化探讨4.1 音乐与文化探讨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音乐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4.2 西南地区音乐与民俗分析西南地区音乐与民俗活动的联系,了解音乐在民俗活动中的功能。
4.3 学生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西南地区音乐的感悟和理解。
5.2 拓展学习推荐学生课后欣赏更多的西南地区民族音乐,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5.3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西南地区音乐的作业,如收集一首自己喜欢的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简要介绍其背景及特色。
第六章:西南地区音乐的历史沿革6.1 西南地区音乐发展概况介绍西南地区音乐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人物。
6.2 西南地区音乐的演变分析西南地区音乐在不期受到的影响和演变过程。
初中音乐《西南情韵》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0
初中音乐《西南情韵》单元教课方案以及思想导图合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 3 课时,每周 1 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括本单元是这学期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
学习和认识西南地域的音乐,感觉这里民族的音乐特点。
学习歌曲《阿西里》,赏识《瑶族舞曲》,和《月光下的凤尾竹》。
主题单元规划思想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术:在本主题单元中,把这三首乐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他们都属于西南地域的音乐,设计三个专题来组织教课活动。
专题一,如何运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高兴开朗的情绪演唱歌曲。
专题二,可以听辨记着《瑶族舞曲》主题音乐,感觉和想象其表现的音乐形象。
专题三,如安在赏识音乐的同时领会乐曲的优盛情境与感情。
过程与方法:经过学习歌曲能运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高兴开朗的情绪演唱歌曲。
经过赏识,感觉和想象其表现的音乐形象。
经过赏识,如安在赏识音乐的同时领会乐曲的优盛情境与感情。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热爱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对西南地域民族音乐的热爱。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可以踊跃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喜爱西南地域的民族音乐,并乐于认识其音乐文化。
可以听辩《瑶族舞曲》中的音乐主题,并感觉,体验乐曲不一样部分的不一样音乐情绪,参加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1.歌曲的情绪是如何的?2.倾听主题 1,2,3,睁开自己的想象,描述音乐显现的主题单元画面。
问题设计专题一:《阿西里西》(1课时)专题二:《瑶族舞曲》( 1课时)专题区分(1 课时)专题三:《月光下的凤尾竹》此中,专题(或专题中的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一《阿西里西》所需课(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时i 课内 1 课时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响应)能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高兴开朗的情绪演唱《阿西里西》 , 并能依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演唱形式。
八年级音乐下册《西南情韵》教案人音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西南情韵》教案人音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背景1.1.1 介绍《西南情韵》在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1.2 强调本章节对于了解我国西南地区音乐特色的重要性1.1.3 说明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西南地区音乐的兴趣和热爱1.2 教学方法1.2.1 采用讲授法,讲解西南地区音乐的起源、发展及特点1.2.2 运用示范法,播放典型的西南地区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1.2.3 组织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西南地区音乐与生活、文化的关系1.3 教学目标1.3.1 了解西南地区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3.2 掌握西南地区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作品1.3.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地域文化认同感第二章:知识点讲解2.1 西南地区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1.1 介绍西南地区音乐的起源:民间习俗、祭祀活动等2.1.2 阐述西南地区音乐的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及变化2.1.3 分析西南地区音乐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地域风光等2.2 西南地区音乐的特点2.2.1 音乐形式:歌舞、戏曲、民间小调等2.2.2 音乐元素:民族乐器、特殊音阶、节奏等2.2.3 音乐风格:热烈、奔放、婉约等2.3 西南地区代表作品解析2.3.1 介绍具有代表性的西南地区音乐作品2.3.2 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及风格特点2.3.3 阐述作品在西南地区音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教学内容3.1 西南地区音乐概况3.1.1 介绍西南地区包括的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3.1.2 分析西南地区音乐的地理分布和地域特色3.1.3 讲解西南地区音乐的历史演变和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3.2 西南地区音乐形式及表演3.2.1 介绍西南地区音乐的歌舞、戏曲、民间小调等形式3.2.2 分析各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及表现手法3.2.3 播放典型作品,让学生感受西南地区音乐的魅力3.3 西南地区民族乐器及音乐风格3.3.1 介绍西南地区特有的民族乐器及其演奏方式3.3.2 分析西南地区音乐的独特音阶和节奏3.3.3 讲解西南地区音乐的热烈、奔放、婉约等风格特点第四章: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够了解西南地区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4.1.2 学会识别西南地区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作品4.1.3 掌握西南地区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4.2 过程与方法4.2.1 通过聆听、模仿、演奏等方式,体验西南地区音乐的魅力4.2.2 运用讨论、探究等方法,深入了解西南地区音乐与文化、生活的关系4.2.3 学会欣赏西南地区音乐,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地域文化认同感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 培养学生对西南地区音乐的热爱和兴趣4.3.2 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4.3.3 提高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培养综合素质第五章: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西南地区音乐的特殊音阶和节奏的理解与运用5.1.2 西南地区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5.1.3 西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热烈、奔放、婉约等的把握5.2 教学重点5.2.1 西南地区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5.2.2 西南地区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作品5.2.3 西南地区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的掌握(由于篇幅原因,教案的后五个章节未能呈现,您可以根据以上格式和思路进行编写。
音乐初二下人音版第二单元西南情韵教案
音乐初二下人音版第二单元西南情韵教案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歌曲《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体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音乐情绪,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生活内容,掌握混声合唱的相关知识。
2.能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阿西里西》,并能用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领会、体验歌曲的民族风格及合唱所形成的艺术效果。
教学预备:VCD、教学光盘、钢琴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瑶族舞曲》
教学目标:1、聆听《瑶族舞曲》,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
2、能用乐器演奏部分音乐主题,并能自选主题填词演唱。
教学重、难点: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参与音乐实践。
教学预备:磁带、录音机、竖笛、钢琴等。
第二单元《西南情韵》(第一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西南情韵》(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歌曲《阿西里西》教材分析:歌曲选自人音版八年级第二单元,歌曲为2/4拍,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后缀尾声。
歌曲表现了彝族少年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这首歌的第一段词为彝语的译音,第二、三段为汉语歌词,在音乐上,级进与跳进的音程交替使用,从而形成一种活泼流畅的旋律。
开头2 3 1│ 2 -│和尾声 2 3 1 │2-│的乐句不仅前后呼应、保持统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比。
因为它除了旋律基本相同外,节奏上和力度上都略有差异。
前者显得轻巧、跳动,后者则显得兴奋、昂扬、热情此外,歌中的力度变化颇为细致,层次感很强,这对表现歌曲的情绪来说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彝族民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
2、有兴趣地学唱歌曲,能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
3、能根据歌曲的内容,采用小组讨论创作设计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准确演唱。
2、积极参与学习歌曲的音乐活动中,学会表现歌曲。
3、根据歌曲的内容,拓展歌曲的表现形式。
资料的准备:彝族资料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它们分布在中国各地,这一单元将带领我们走进中国西南的主要民族,了解他们不同的风情和音乐。
有谁知道西南有哪些民族?(彝族等)有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彝族的一些风土人情。
2、介绍彝族,了解彝族。
3、发声练习2/4 1=c-f2 3 .1 | 2 - | 2 3. 1 | 2 - ||阿西里西阿西里西三、授新课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2、学唱歌曲。
在教唱歌曲时,注意大跳的音准和相似句的区别3、小组讨论创作设计各种演唱形式。
4、各小组展示交流。
四、总结彝族人民与各少数民族人民一样除了喜爱用歌声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外,还喜欢用舞蹈来表现,总之,彝族是一个聪明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自己的良风美俗,发展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式,成为祖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部份。
音乐初二下人音版第二单元西南情韵—(瑶族舞曲)说课稿
音乐初二下人音版第二单元西南情韵—(瑶族舞曲)说课稿2,认识长鼓;3,学生敲击桌面和桌边模拟长鼓音色,并为老师弹奏的乐曲伴奏.(三)观赏《瑶族舞曲》:1,分主题观赏(1)观赏a主题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主题;2)聆听主题,学生敲击长鼓节奏为音乐伴奏,体验音乐特点.(2)观赏b主题: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主题;2)聆听主题,学生敲击长鼓节奏为音乐伴奏,体验音乐特点.(3)对比分析a,b主题音乐要素的特点.(4)观赏c主题:1)聆听主题,学生敲击节奏为音乐伴奏;2)讨论:音乐的情绪怎么样哪个音乐要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复听主题。
(5)观赏d主题:1)聆听主题,学生敲击节奏为音乐伴奏:2)讨论:音乐的情绪怎么样与c主题相比,音乐要素有哪些异同;3)复听主题(6)小结归纳四个主题的音乐特点.2,完整观赏《瑶族舞曲》:(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边聆听边构建乐曲的曲式结构图。
(2)请学生谈谈想象的音乐场景.(四)拓展:创造表现——创编《新瑶族舞曲》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再唱a主题.;2,以小组形式,从速度,节奏,节拍,歌词等方面对a主题进行创编. 3,学生演唱创编作品,教师进行评价;4,观赏新稻子组合新唱的歌曲《瑶族舞曲》.(五)课题总结九,教学特色:1,体验式音乐学习:音乐学习需要学习者自身去经历,去感悟,去操作,才能获得属于学习者个人的音乐感受.体验式音乐学习强调身体的参与.因此,在观赏《瑶族舞曲》的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学生亲身的音乐体验.在聆听每一段主题时都通过唱旋律,打节奏等活动,使学生获得音乐感受.在完整观赏时也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想象,让他们始终沉浸在音乐中,获得最直观的音乐感受.2,比较式音乐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观赏音乐,有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刻印象.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审美注意力,还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进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能力的提高.在本课的观赏环节中,我多次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比四个主题在节拍,节奏,速度以及音乐情绪方面的异同.3,导入部分:课堂导入环节选择了彝族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少数民族歌曲学生比较熟悉,也能创设出少数民族载歌载舞庆祝节日的情境.同时,我选择的是新编版本,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这是学生所喜爱的,因此我设计了跟随音乐节奏律动的活动.通过不断变化敲击方式和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4,拓展部分:本课的拓展环节设计为学生对所学作品的创编活动.学生在熟悉作品音乐主题,获得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对音乐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同时用演唱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个环节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的音乐技能,又能展示学生个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表现力.。
天津市佳中学八年级音乐《第二单元 西南情韵》教案
第二单元西南情韵第 2 课时知识与技能:能够感受、体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音乐情绪,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生活内容。
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声合唱的相关知识,懂得歌曲中衬词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重、难点: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生活内容。
学法指导:通过利用范唱,音响资料等手段的示范性,启发学生探索歌曲的情感处理。
教学方法:聆听、模唱、体验。
探究内容:通过欣赏,体会作品内涵。
互动内容:讨论作品的情感表达。
实验及教具使用:录音机、钢琴教学过程:一、欣赏、学习《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1.作者简介:范禹:歌词作家。
1952年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从事歌词创作。
1962年转到贵州黔南文学艺术研究室。
麦丁:作曲家。
现在中央民族歌舞团从事专业作曲工作。
代表作有《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56个民族56首歌》等。
2.歌曲分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作于1953年。
1954年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及中央歌舞团相继演出。
歌曲表现了云南彝族人民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的客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同时也表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基本素材是两个曲调。
这首歌是一道混声合唱曲。
在演唱过程中有女声领唱参与其中。
歌曲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由三个乐段(A、B、B′)组成。
第一乐段(引子后第1—10小节)先由女高音声部呈现第一个音乐素材,然后由男高音声部稍作变化地予以重复。
在这个乐段里,鲜明地展现了丰收在望的美景,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
第二乐段(第11—19小节)由女声领唱切入主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而后由混声合唱予以呼应,不仅主人欢迎,连老圭山也在欢迎。
第三乐段(第20—28小节)是第二乐段的变化重复。
第二大部分(即第三段歌词部分)与第一大部分基本上相同,但第一乐段有所减缩,后面又加了一段尾声。
在这部分里,进一步展示了彝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景象,也进一步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未来、对伟大祖国的衷心祝福。
《西南情韵》教学设计
西南情韵?教学设计西南情韵?教学设计苏溪镇中冯淑萍本课时运用情景诱导法支配了很多的音乐实践活动,该举措旨在让同学在了解西南个别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同时,提高各种力量(感受力、表现力、制造力等),贯彻与落实素养教育的精神。
教学理念: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贯驰骋想象的空间。
中同学正处于富于想象的年龄,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翻开他们想象的闸门,培育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力量,通过让同学说说听后感来激发想象,提高素养,陶冶情操。
在听赏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同学的经受不同,文化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同,所以要鼓舞每位同学敞快乐扉,用自己的心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教学内容:西南情韵教学目标:1、能够乐观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喜爱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能够听辩?瑶族舞曲?中的音乐主题,并感受,体验乐曲不同局部的不同音乐心情,参加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瑶族舞曲?教学方法:情景创设、参加实践、让音乐带着同学进行想象旅游。
教学过程:一、导入:各位旅客你们好,欢送你乘坐本次列车,本次列车是开往西南方向的音乐列车,我们一路将为你供应最优质的效劳。
我们的列车立刻就要动身了,请还没有上车的旅客抓紧时间上车。
(说明:营造一种轻松、亲切的气氛,让每位同学都感觉到自己就要去旅游了,很快进入到想象中)二、绽开(说明:进行音乐想象、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培育同学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第一站:导言:坐了几天的音乐列车我们最终到了第一站,这里的人们真好客, 我们刚到他们就唱着歌来迎接我们了,〃看〃!我们到了那里了?播放歌曲?走进西藏?(说明:用歌曲把他们的想象带到西藏,激发同学的爱好,为后面的乐观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打下根底)2、唱一唱(说明:为了感受藏族歌曲的韵味)导言:西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我们就和他们一起跳起来唱起来吧!播放歌曲?青藏高原?(说明:鼓舞同学把自己对藏族歌曲的感受大胆的表现出来)其次站:导言:由于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淡薄,呆的时间太久就会感到呼吸困难,那么我们就到月光下的凤尾竹林里呼吸一下吧!1、播放葫芦丝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说明:为了了解这个少数民族的具有特色的乐器)2、提问:我们刚刚在竹林里〃看〃到傣族伴侣吹的是什么乐器?(同学答不出来时可提示:是葫芦丝,它是傣族特有的一种乐器)导言:快看葫芦丝吹出的美丽乐曲把一群漂亮的孔雀引来了!2、播放舞蹈?金孔雀?VCD,请同学观赏3、和同学们一起感受孔雀舞。
初中音乐_西南情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学唱作品《歌唱美丽的家乡》音准、音乐记号学生掌握的较扎实,节奏把握不准确,及时纠正反复练习并较好的改正。
2、欣赏作品《布谷催春》,学唱并能感受到强烈的鼻腔共鸣及多声部布谷鸟的叫声。
课后反思
本节课安排了两首作品,一首学唱作品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一首欣赏作品侗族大歌《布谷催春》,《歌唱美丽的家乡》节奏自由,音乐记号较多,自由发挥成分多,学生不好把握,情感表达欠佳。但是学习过程中教师紧紧抓住飞歌特点引导学生剖析、体验作品,让学生对飞歌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记忆深刻。欣赏作品《布谷催春》,作品完全采用本土方言演唱,歌词理解上增加了难度,为使学生便于理解歌词大意,先让学生朗读歌词,理解词义,再去欣赏作品,效果明显。通过感受领唱与齐唱,学生体验了侗族语言的魅力及鼻腔共鸣的特色。结合图示聆听作品,学生对歌中演唱形式更加清晰明了。本课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过渡环节的语言组织要更加准确和精炼;把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要相信学生会做得很棒!
(3)强烈的鼻腔共鸣。
5、介绍侗族大歌社会地位:(1)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四)总结提炼民歌的重要价值中国民歌历史悠久、蕴含丰富,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民族文化的艺术精品。让我们一起努力,把中国民歌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的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种直观的感性接受逐渐的走向了理性的认知,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但在音乐课堂中又羞于开口,不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不喜欢自己演唱,更不喜欢民族民间音乐,而偏爱流行音乐,为此,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在我们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多去聆听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因为它是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音乐精华,我们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渐的喜欢民族民间音乐,从而继承弘扬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其次,从中学生的演唱形式上来说,平时学生都喜欢节奏整齐、朗朗上口的歌曲,对于苗族飞歌这类节奏自由、自我发挥较强的歌曲学生不好把握。
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教案
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思路:《西南情韵》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琳琅满目,多姿多彩,但是在有限的一两节课内,不可能把西南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讲得面面俱到,因此,我认为本单元的内容在备课时应该重新整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教学。
如本节课我以歌唱教学为重点,又以西南的歌、舞、乐的欣赏为辅,多方位多层次地让学生感受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多角度地感受绚丽多姿的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并培养学生对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和体验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一)欣赏舞蹈《雀之灵》录像片段讲课之前,先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段优美的舞蹈。
[课件](二)提问:片中舞蹈造型模仿的是什么动物?杨丽萍跳的孔雀舞是哪个民族的代表性舞蹈?……(三)导入课题《西南风情》我国的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这片面积不大的国土上星罗棋布地分布了30多个兄弟民族,从而构成了这一地区五彩斑斓,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这里,山美水美歌舞更美。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旅行,共同领略这多姿多彩的西南情韵。
[课件——西南情韵]二、欣赏:(一)简介侗族大歌首先,我们走进贵州的黔东南,侗族居住的地方来看一看。
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
”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音乐,这个,也正是今天我今天要让大家认识的。
在侗家山寨里,到处可见这样千年的古榕。
这些倔强的生命所造就的离奇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同学们也一定会从中体会到这个民族别样的风情吧。
让我们来听听姑娘们的歌声吧[课件]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演唱方法是什么?[初听]学生:原生态质朴纯朴整齐高昂明亮老师:对,不要小看了侗族大歌,这是侗族大歌的特点,也是侗族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是当今世上唯一无文字、无乐谱、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自然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教案
青岛二十八中陈暄
教学设计思路:
《西南情韵》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琳琅满目,多姿多彩,但是在有限的一两节课内,不可能把西南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讲得面面俱到,因此,我认为本单元的内容在备课时应该重新整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教学。
如本节课我以歌唱教学为重点,又以西南的歌、舞、乐的欣赏为辅,多方位多层次地让学生感受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多角度地感受绚丽多姿的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并培养学生对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和体验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一)欣赏舞蹈《雀之灵》录像片段
讲课之前,先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段优美的舞蹈。
[课件]
(二)提问:片中舞蹈造型模仿的是什么动物?杨丽萍跳的孔雀舞是哪个民族的代表性舞蹈?……
(三)导入课题《西南风情》
我国的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这片面积不大的国土上星罗棋布地分布了30多个兄弟民族,从而构成了这一地区五彩斑斓,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这里,山美水美歌舞更美。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旅行,共同领略这多姿多彩的西南情韵。
[课件——西南情韵]
二、欣赏:
(一)简介侗族大歌
首先,我们走进贵州的黔东南,侗族居住的地方来看一看。
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
”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音乐,这个,也正是今天我今天要让大家认识的。
在侗家山寨里,到处可见这样千年的古榕。
这些倔强的生命所造就的离奇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同学们也一定会从中体会到这个民族别样的风情吧。
让我们来听听姑娘们的歌声吧[课件]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演唱方法是什么?[初听]学生:原生态质朴纯朴整齐高昂明亮
老师:对,不要小看了侗族大歌,这是侗族大歌的特点,也是侗族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是当今世上唯一无文字、无乐谱、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自
然和声。
为什么侗族会创造出这样的民间艺术?
长期以来,西南地区由于地域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至于一直远离工业文明,几乎与世隔绝,也因此使他们创造了诸多独特的原始文化,为人类留下不少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侗族大歌”就是其中之一。
属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音乐的活化石”。
老师:侗族大歌是这样的珍贵,就让我们再一次聆听,体会这里面的玄机吧。
[问题] 1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歌手们是如何开始起唱的?
2 领唱的声音出现的时候,合唱部分的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复听]
学生:……
[老师]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
老师: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
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起轰动,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也不攻自破。
作为多声部民间歌曲,侗族大歌在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等方面都属举世罕见。
如今,它已飞出山寨,飞出国门,成了侗家人展示给外界的一道“原生态文化美餐”。
同时,侗族大歌也多次代表中国的民间艺术,参加世界上的各种比赛,从来也是站在最高的领奖台。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见证,侗族大歌参加重大活动和比赛的几个精彩瞬间:[课件]
三.苗族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的,接下来看到的这个民族在表演时,却时时离不开乐器。
[问题]:这是哪个民族呢?手里的乐器叫什么名字?[课件]
从他们的动作、神态和表情来看,大家猜得到此刻他们的心情吧?一定是愉悦的,高兴得!那么,猜猜他们在干吗?————跳芦笙舞,过芦笙节。
苗族人民最喜欢吹芦笙,他们在过芦笙节呢。
[课件]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芦笙舞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乐舞形式,舞蹈者也是芦笙的演奏者,自吹自舞,技艺很高。
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花山节”、“四月八”、“龙船节”
舞蹈主要就是喜庆时的集体舞蹈,以群舞为主,芦笙伴奏,
一种是芦笙舞,由芦笙手边吹边舞。
苗族民歌丰富多彩,可分为情歌、酒歌、婚俗歌、劳动生产歌等。
苗族音乐分为两大类:民歌和器乐。
今天,我们来感受一首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第一遍聆听)
1.歌曲适合在什么地方演唱?
回答:只在山岗野林与田间地头演唱,音调高昂,结构短小——
这种民歌的节奏和旋律是非常有特点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分辨一下。
(第二遍聆听)
[出示课件] 选择正确答案
节奏:宽广自由——规整划一
旋律:悠扬起伏——活泼轻巧
引出“飞歌”的定义。
[出示课件]
2.苗族的飞歌多是青年男女游方道别后隔山对唱,或是劳作间隙隔河对唱,第一乐句最具这种特点。
让我们来听一听,唱一唱
3.歌曲的第一句是全曲的主题,也是最具苗族飞歌特点的一句。
让我们单独听一听,注意最后的甩腔[课件]
在谱子里有一处在一个半圆形的中间加上一个圆点,这个记号就是延长音记号。
正是这个记号,使得演唱者在演唱时可以自由发挥。
[课件]
老师:这个第一乐句共出现了四次,每次又做了微妙细致的变化,后面的三句和这一句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
老师:出示旋律线……[课件]
总结:为什么会只有一句发展而来?
因为民歌都是口头创作,一传十,十传百,流传下来的。
苗族飞歌形成的原因:
回答:与他居住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4.歌舞:这首普通的苗族民歌经过艺术加工后,搬上了央视1998年的文化部春节联欢晚会,大家想不想欣赏啊?[课件]
四.欣赏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
苗家秀优美的自然风光一直吸引着众多前去采风的作曲家们,从而也就产生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一首器乐作品《苗岭的早晨》[课件]
1.请问乐曲的引子你熟悉吗?我们在哪里听过?
2.音乐创作与民歌的关系:[课件]
五彩缤纷的民歌是博大精深的乡土文化的浓缩,是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民间艺术瑰宝,民歌是我们的母语,民歌是我们的乡音,民歌是音乐的源头活水。
结束: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只能欣赏其中之一,更多的还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发现、领会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