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经络与腧穴详解
经络腧穴学(含穴名释义)-足少阴肾经
3. 消化系统疾病:黄疸;
4.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
5. 运动系统疾病:足底痛,下肢肌痉挛;
6. 其它:子宫下垂,支气管炎,风疹,失语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胀痛,针感可扩散至整个足底部。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2019/7/8
9
涌泉 Yongquan(KI 1)
底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
分钟。
2019/7/8
30
交信 Jiaoxin(KI 8)
【配穴】 1、配太冲穴、血海穴、地机穴治崩漏; 2、配阴陵泉穴治五淋; 3、配中极穴治癃闭; 4、配关元穴、百会、子宫治阴挺。
2019/7/8
31
筑宾 Zhubin(KI 9)
【特异性】阴蹻脉之郄穴。 【功用】益肾调经,调理二便。
2019/7/8
29
交信 Jiaoxin(KI 8)
【主治病症】
1.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
子宫收缩不全;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淋病,睾丸炎;
【刺灸法】
刺法: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足
【特异性】足少阴经之络穴。
2019/7/8
17
大钟 Dazhong(KI 4)
【功用】益肾平喘,调理二便。
【主治病症】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精神病,痴呆, 癔病;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淋病;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
经络腧穴各论-肾
【现代研究】
1. 慢性肾炎:针照海、太溪,可使动脉压降低, 尿量减少,酚红排出量增加。
2. 睡眠障碍:配申脉治疗睡眠倒错(发作性睡病) 3. 咽喉肿痛:以照海为主,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 咽炎、鼻咽管炎,有很好疗效。 4. 足内翻,配公孙、阳陵泉,治疗中风后遗症足 内翻30例,有较好疗效。
穴位主治鉴别表
• 肝肾阴虚导致的眩晕(高血压)、头痛、中风后遗症。 • 肺肾气虚导致的咳喘、气喘 • 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不寐:配神门、三阴交 • 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
2、治疗经脉循行部位病症:下肢痿痹瘫,内踝肿痛。
【操 作】直刺0.5~1寸。
4、照海﹡ :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主治】 1.治疗所属脏腑病证:
(1)癃闭,小便不利,小便频数——肾俞。 (2)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中极、三阴交。
2.八脉交会穴,通调阴跷脉:
(1)痫证(夜发)失眠——申脉,通调阴阳跷脉 (2)咽痛,咽干,音哑:“列缺照海膈喉咙” (3)眼睑下垂,足内翻:阴阳跷脉司眼睑开合,主下肢运动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古代文献】《大成》:“痫病夜发灸阴跷,照海穴也”。
(三)主治概要
妇科、前阴病:月经不调,带下,阴挺,
遗精,遗尿,癃闭。
肾虚证:耳鸣,耳聋,腰痛,咽痛,气喘,
消渴(下消)、齿痛。
外经病:足心热,下肢痿痹,股内后侧痛。
(四)足少阴经腧穴概述
本经共27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 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 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 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 彧中、俞府。
治 大钟 表 照海
复溜
前阴病 妇科病
十二正经之足少阴肾经(循行路线图)
十二正经之足少阴肾经(循行路线图)
足少阴肾经循行路线: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端,斜向于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然骨穴),经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上行,出埚窝内侧,直至大腿内侧后缘,人脊内,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足少阴肾经分支:
腰部的直行分支:从肾上行,通过肝脏,上经横膈,进入肺中,沿喉咙,上至舌根两侧。
肺部的分支:从肺中分出,络于心,流注于胸中(膻中穴),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足少阴肾经联络脏腑:
属肾,络膀胱,与肝、肺、心有直接联系。
足少阴肾经经络动画位置图:。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穴位分布图解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分布图解足少阴肾经有哪些主要穴位?足少阴肾经的主要穴位有27个,它们是涌泉穴、然谷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复溜穴、交信穴、筑宾穴、阴谷穴、横骨穴、大赫穴、气穴、四满穴、中注穴、肓腧穴、商曲穴、石关穴、阴都穴、腹通谷穴、幽门穴、步廊穴、神封穴、灵墟穴、神藏穴、或中穴、腧府穴。
足少阴肾经,首穴为涌泉穴,末穴为腧府穴,其中10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内侧,其他17个穴位分布在胸腹部前正中线的两侧。
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从足心的涌泉穴,经内踝后缘,向上沿小腿内侧的至阴穴分为两支:体表路线沿肚脐往上到锁骨的腧府穴;体内路线从腹腔内,穿过肾上行至肝和肌,进入肺,到达心脏,最后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穴位有67个,它们是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腧穴、厥阴腧穴、心腧穴、督腧穴、膈腧穴、肝腧穴、胆腧穴、脾腧穴、胃腧穴、三焦腧穴、肾腧穴、气海腧穴、大肠腧穴、关元腧穴、小肠腧穴、膀胱腧穴、中膂腧穴、白环腧穴、上髂穴、次髂穴、中髂穴、下骼穴、会阴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遗蘸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谷穴、至阴穴。
足太阳膀胱经的67个穴位中,首穴为睛明穴,末穴为至阴穴,其中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 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眼睛内侧睛明穴,向上经过头部,到达头顶部的百会穴。
从后颈椎分为两支,一分支从项部向下,经后背、腰部,再经大腿后侧下行,出走于足外踩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另一支进入体内通过肾脏到达膀胱。
足太阳膀胱经是一条很长的经脉,经穴又大都在体表,因此当人体受到外邪入侵时,经络穴位就很容易有反应。
足少阴肾经、腧穴讲义
足少阴肾经、腧穴大纲要求: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共27穴)要点:涌泉、然谷、太溪、大钟、照海、复溜、肓俞一、足少阴肾经循行:1.起于足心之涌泉,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贯脊柱,属于肾,络于膀胱→从横骨穴处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2寸,止于锁骨下缘(俞府穴)2.直行支脉:从肾上行,经肝,膈,入肺→沿喉咙,夹舌本3.另一支脉,从肺分出,联络心考点一:1.胸部,距离正中线,依次是2寸肾经,4寸胃经,6寸脾2.腹部,距离正中线,依次是0.5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考点二:足少阴肾经联络的脏腑最多!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循喉咙,夹舌本二、足少阴肾经主治概要主治范围临床表现原理分析头和五官病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头痛肾经沿喉咙,夹舌本---咽痛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齿痛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耳病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肾主生殖---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小便频数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下肢厥冷,内踝肿痛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厥冷肾经循行内踝部位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1.涌泉井穴【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涌泉穴主治】①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井穴的通性)②癫狂痫、头痛头晕、目眩、失眠等神志病证③咽喉肿痛、喉痹、失音等头面五官病证(支脉走喉咙)④大便难,小便不利等前后二阴病证(肾开窍于前后二阴)⑤奔豚气(特殊记忆,公孙,期门皆治奔豚气)⑥足心热(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掌心热的鱼际。
【操作】直刺0.5~1.0寸。
针刺时要防止刺伤足底动脉弓。
临床常用灸法或药物贴敷。
2.然谷荥穴【定位】在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然谷穴主治】①月经不调、阴挺、阴痒、带下病、白浊等妇科病证②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肾主生殖)③癃闭、小便不利等泌尿系统病证④咯血,咽喉肿痛(肾经支脉行经咽喉,故治咽肿)⑤消渴,腹泻(特殊功能,特殊记忆)⑥下肢痿痹,足背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⑦小儿脐风,口噤(脐风多为肝风,用然谷体现滋水涵木)【操作】直刺0.5~0.8寸。
8足少阴肾经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八、足少阴肾经
㈠经脉循行: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经舟骨粗隆下、内踝后侧,沿小腿、腘窝、大腿的内后侧上行,穿过脊柱,属于肾(腧穴通路:还出于前,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2寸,止于锁骨下缘),络膀胱。
肾部直行脉向上穿过肝、膈,进入肺中,再沿喉咙上行,止于舌根两旁;肺部支脉,联络于心,流注于胸中(见图3-53)。
㈡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它病症。
足少阴肾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少阴肾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足少阴肾经:从脚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穴、照海穴、水泉穴),沿内踝之后(太溪穴),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穴);上向小腿内(复溜穴,交信穴;会三阴交穴),出窝内侧(筑宾穴、阴谷穴),上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会长强穴)属于肾、络于膀胱(肓俞穴、中注穴、四满穴、气穴穴、大赫穴、横骨穴;会关元穴、中极穴)。
它直行的脉:从肾向上(商曲穴、石关穴、阴都穴、通谷穴,幽门穴),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步廊穴、神封穴、灵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沿着喉咙,夹舌根旁(通廉泉穴)。
它的支脉:从肺出来,络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本经一侧27穴(左右两侧共54穴),其中10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后缘,其余17穴位于胸腹部任脉两侧。
首穴涌泉,末穴俞府。
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穴位:涌泉穴、然谷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复溜穴、交信穴、筑宾穴、阴谷穴、横骨穴、大赫穴、气穴穴、四满穴、中注穴、肓俞穴、商曲穴、石关穴、阴都穴、腹通谷穴、幽门穴、步廊穴、神封穴、灵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1) 涌泉穴KI1 Yǒng quán[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解剖]有指短屈肌腱,指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支。
[主治]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配伍]配然谷治喉痹;配阴陵泉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水沟、照海治癫痫。
配太冲、百会治头项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井穴。
(2) 然谷穴KI2 Rán gǔ[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肾经
10. 10.阴谷 【定位】 定位】
10) Yīngǔ (KI 10)
合穴
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 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
KI 10
11.横骨 Hénggǔ (KI 11) 足少阴、冲脉交会穴 . 足少阴、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 寸 前正中线旁开 寸 12.大赫 Dàhè (KI 12) 足少阴、冲脉交会穴 足少阴、 .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 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 寸,前正中线旁开 寸。 13.气穴 Qìxué (KI 13) 足少阴、冲脉交会穴 足少阴、 .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 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 寸,前正中线旁开 寸。 14.四满 Sìmǎn (KI 14) 足少阴、冲脉交会穴 . 足少阴、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 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 寸,前正中线旁开 寸。 15. Zhōngzhù (KI 15) 足少阴、冲脉交会穴 15) 足少阴、 15.中注 Zhōngzh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 寸,前正中线旁开 寸。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 前正中线旁开0.5寸 16. 16) 16.肓俞 Huāngshū (KI 16) 足少阴、 足少阴、冲脉交会穴 【定位】 仰卧。在中腹部,当脐中旁开0.5寸。 定位】 仰卧。在中腹部,当脐中旁开 寸
阴谷
● 下肢痿痹 Zhùbīn 9.筑宾 Zh bīn (KI 9) 阴维郄穴 操作】 直刺0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 操作】 直刺0.5-1.0寸。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 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太溪上5 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KI 9 KI 8 KI 7
经络腧穴学概述 第十章 足少阴肾经
第十章足少阴肾经一、足少阴肾经循行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语译】足少阴肾经,起始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之后,分支进入脚跟中,上向小腿内,出腘窝内侧,上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属于肾,络于膀胱。
上行主干,从肾向上,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夹舌根旁。
其支脉,从肺出来,络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二)主治概要妇科、前阴病: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遗尿,癃闭。
肾虚证:耳鸣,耳聋,腰痛,咽痛,气喘,下渴、齿痛。
外经病:足心热,下肢痿痹,股内后侧痛。
(三)腧穴本经起于涌泉穴,止于俞府穴,重点学习涌泉、太溪、照海、复溜四个穴位。
涌泉(井穴)【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主治】1.顶心头痛,眩晕,昏厥,癫狂,小儿惊 风,失眠。
2.便秘,小便不利。
3.咽喉肿痛,舌干,失音。
4.足心热。
【操作】直刺0.5-1寸。
① 醒脑开窍,治昏厥,癔病,抽搐等;② 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治休克,又可治疗高血压;③ 末梢神经炎,跖趾麻痛等。
然谷(荥穴)【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主治】1、月经不调,阴挺,阴痒,遗精,小便不利。
2、消渴,泄泻,小儿脐风。
3、咽喉肿痛,咳血,口噤。
【操作】直刺0.5-1寸。
太溪(原穴,输穴)【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1.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消 渴,泄泻,腰痛。
2.头痛,目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 齿痛,失眠。
3.咳喘,咳血。
【操作】直刺0.5-1.5寸。
可灸。
照海(八脉交会穴,通阴蹻脉)【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 中。
【主治】1.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 小便频数,癃闭。
2.咽喉干痛,目赤肿痛。
8-足少阴肾经精选全文完整版
• 本经主治的重点:肾虚;咽喉病
$27知%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 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 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 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 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 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胃肠病
肝脾范畴之郁结证 通肠滞及燥结
部位 胸部
腧穴 步廊 神封 灵墟 神藏 彧中 俞府 灵墟 神藏 彧中 俞府
类别
一般规律 胸肺病证
特殊主治
神志病 痰喘满闷之症
足少阴肾经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 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 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总结
① 本经1条主干,1条直行经脉,1条支脉。 ② 体表循行通道妇科病
特殊主治 中风闭证,引邪下行 滋阴补肾,清热利湿
滋阴益肾
兴阳振奋
月事不调、小便淋漓
肾阴虚;失眠,嗜睡;足内翻 补肾阴;盗汗
部位 腧穴
横骨
大赫
下腹部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上腹部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类别
一般规律
特殊主治
前阴病 妇科病 肠腑病
子宫、阴器、局部之虚证 纳气要穴 诸胀满之症
后缘腹正中线旁开0.5寸胸正中旁开2寸止于胸骨下端俞府穴。 ③ 体内联系脏腑:属肾,络膀胱;
联系器官:肝、肺、心、脊髓、舌、喉咙。 ④ 本经经气在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病候
•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 起,目 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病善恐,心惕惕 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经络—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1.涌泉* Yǒngquán (KI 1) 井穴
【定位】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1前/3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
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 顶心头痛,眩晕,昏厥,癫狂,小儿惊风,失眠
● 便秘,小便不利
● 咽喉肿痛,舌干,失音
● 足心热
2/3
【操作】 直刺0.5-1.0寸。
5.水泉2.S然hu谷ǐq*uánRán(gKǔI 5()KI 郄2)穴 荥穴
【定位】【【定主在跟位治足骨】】内结侧节在●,的足月内内内经踝侧侧不后凹缘调下陷,,K方处足阴I,。舟6挺当骨,太粗阴溪隆痒穴下,直方遗下,精1赤寸,白(小肉指便际寸不。)利,
● 消渴,泄泻,小儿脐风
KI 3
● 咽喉肿痛,咳血,口噤 【操作】 直刺0.5-1.0寸。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KI 21
KI 20 KI 19
KI 18 KI 17
22.步廊 Bùláng (KI 22) 【定位】 在胸部,当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23.神封 Shénfēng (KI 23) 【定位】 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24.灵墟 Língxū (KI 24) 【定位】 在胸部,当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25.神藏 Shéncáng (KI 25) 【定位】 在胸部,当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26.彧中 Yùzhōng (KI 26)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16.肓俞 Huāngshū (KI 16) 足少阴、冲脉交会穴
【定位】 仰卧。在中腹部,当脐中旁开0.5寸。
KI 16 KI 15 KI 14 KI 13
KI 12 KI 11
倪海厦针灸笔记(二四五)——足少阴肾经俞府穴
倪海厦针灸笔记(二四五)——足少阴肾经俞府穴
足少阴肾经最后一个穴道就是俞府穴,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差不多就是璇玑穴旁开2寸。
胸部的穴位,治症大都差不多,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等。
临床上我们在扎彧中,俞府这些穴位的时候,针尖都是向外平刺,从任脉旁开1.5寸进针向外平刺0.5~0.8的时候,刚好到达穴位,我们在扎针的时候,一定是从两条肋骨交缝的地方平刺。
因为肋骨下面是肺,所以,绝对不能深针。
如果没有把握,那就不要针,艾灸也可以,走罐也可以。
近取穴无所谓虚症还是实症,是寒症还是热症,都可以治疗。
气喘,我们一定要知道的是吸入困难还是呼出困难,如果是吸入困难,那就可以在肾经上治疗,如果呼出困难,那就可以在肺经上治疗。
所以,气喘的两种情况,开处方和下针都是不一样的。
足少阴肾经循行路线位置走向图和作用功能
⾜少阴肾经循⾏路线位置⾛向图和作⽤功能
1、⾜少阴肾经⾛向:
从脚⼩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涌泉⽳),出于⾈⾻粗隆下(然⾕⽳、照海⽳、⽔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进⼊脚跟中(⼤钟⽳);上向⼩腿内(复溜⽳,交信⽳;
会三阴交⽳),出窝内侧(筑宾⽳、阴⾕⽳),上⼤腿内后侧,通过脊柱(会长强⽳)属于
肾、络于膀胱(肓俞⽳、中注⽳、四满⽳、⽓⽳⽳、⼤赫⽳、横⾻⽳;会关元⽳、中极⽳)。
它直⾏的脉:从肾向上(商曲⽳、⽯关⽳、阴都⽳、通⾕⽳,幽门⽳),通过肝、膈,进
⼊肺中(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沿着喉咙,夹⾆根旁(通廉
泉⽳)。
它的⽀脉:从肺出来,络于⼼,流注于胸中,接⼿厥阴⼼包经。
本经⼀侧27⽳(左右两侧共54⽳),其中10⽳分布于下肢内侧⾯的后缘,其余17
⽳位于胸腹部任脉两侧。
⾸⽳涌泉,末⽳俞府。
2、能治疗那些⽅⾯的疾病:
主治泌尿⽣殖系统、神经精神⽅⾯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
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十二经脉之足少阴之脉白话解
十二经脉之足少阴之脉白话解十二经脉之足少阴之脉白话解一运行路线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字词句解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膀胱足太阳之脉,“循京骨,至小指外侧”,在小指端经过阴阳转化后在小指之下变为肾足少阴之脉的起点。
这个点是足通谷。
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斜着运行到足心,也就是涌泉穴的这个位置,向后运行,从然骨的下面出来。
邪,通假斜。
然骨,足舟骨。
从足舟骨下面出来向上行。
然谷穴,“然谷,然骨之下也”,这是内经中给出的位置。
然骨就是我们现在的足舟骨,然谷穴在足舟骨前面的下面。
很多书上定位在足舟骨与内侧楔骨之间的下面,这个点其实是太白穴。
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从足舟骨出来后走内踝的后面,在内踝的后面也就是太溪穴这里,别出一支进入脚后跟,直行脉上行,行走于小腿肚子的内里面。
踹,小腿肚子。
因为从太溪穴有别行支脉进入脚后跟骨,所以太溪穴可以治疗脚后跟痛。
在小腿部肾经从太溪复留上去后,当遇到比目鱼肌时走比目鱼肌的下面。
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运行到腘窝内侧后从小腿肚子的肉里出来,向上运行于大腿内侧的后侧边。
廉,边谓之廉。
内廉,内侧边。
内后廉,内侧的后侧边。
在腘窝的内侧边从小腿肚子的肌肉缝里出来,运行到半腱肌与半膜肌之间,贴着半腱肌的内侧边上行。
贯脊,属肾,络膀胱:从大腿内侧的后侧边上去,从长强开始进入脊柱,穿行于脊内。
直行支归属肾脏,分支网络膀胱。
从长强到命门是运行于脊内的,理论从腰二出来进入腹腔内。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直行支从肾向上穿过了肝脏、穿过了横膈膜,然后进入肺中。
循喉咙,挟舌本:从肺出来,沿着气管向上运行,走舌根的的两边。
喉咙,这里指气管。
舌本,舌根。
肾经脉“循喉咙,挟舌本”,脾经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内容包括经络和腧穴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经络,包括足少阴经 脉、足少阴络脉、足少阴经别和 足少阴经筋。 第二部分为腧穴。
第一节 足少阴经络
一、足少阴经脉
(一)经脉循行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 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 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配伍】①配少泽,主治咽喉炎,齿痛。 ②配飞扬,为原络配穴, 主治头痛目眩。 ③配肾俞,志室,主治 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特定穴属性】输穴,原穴。
【现代报道摘录】
尿路结石 毫针刺太溪穴用补法,针刺飞扬、三阴 交用泻法,针刺京门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 次为1疗程。
吞咽困难 针刺双侧太溪穴,直刺1.0寸,提插3~4 次,留针20分钟,出针前再行提插泻法,每日1次, 10日为1疗程。
②便秘,小便不利。 ③咽喉肿痛,舌干,失音。 ④足心热。 【配伍】①配百会、人中,主治昏厥, 癫痫,休克。 ②配四神聪、神门, 主治头晕,失眠,癔病。 【特定穴属性】井穴
【现代报道摘录】 跖痛 取3分厚鲜姜片,用针灸针密刺小孔后,置 于涌泉穴上,灸7壮后换1姜片,患足涌泉穴灸14 壮,10次为1疗程。 癔病性昏厥和抽搐 取单侧涌泉穴(左右均可), 针刺0.8分深,提插捻转,予强刺激,行针1~3分 钟,留针5分钟。针刺涌泉配合语言诱导治疗癔病 性失语或瘫痪有一定疗效。 失眠 艾灸双侧涌泉穴,各15~20分钟,温和灸, 每日1次,7日1疗程。 小儿流涎 天南星100g碾碎,又白醋25~50ml和 匀,每日晨起敷于两涌泉穴,晚上睡前去掉药物, 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痛。取之所别也 (《灵枢·经脉》)。
【络脉循行归纳】 一支走向足太阳经脉(表里支)。
大钟 另一支与本经并排上行,经腰脊至心包 下(上行支)
【络脉病候归纳】 气逆:心胸烦闷不适。 实证:小便不通畅。 虚证:腰痛。
三、足少阴经别
足少阴之正, 至腘中,别走太阳 而合,上至 肾,当十四椎出属 带脉;直者系舌本, 复出于项,合 于太阳 (《灵 枢·经别》)。
走向:足→(腹)胸
①足小趾至膀胱支
循 路径 行
②太溪至大钟支 ③肾腑器官联系:属肾、络膀胱,与肝,肺,心, 喉咙,舌联系
①起止穴:涌泉→俞府 体表有穴通路分布 ②四肢部分布:足掌心、下肢内侧后缘
③躯干部分布:腹、胸第一侧线
交接关系:前于小趾下接足太经→后于胸中交手厥阴经
(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 有血,喝喝[2]而喘,坐而欲起,目荒荒如无所 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 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 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 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灵枢·经脉》)。
3.太溪* Tàixī (KI 3)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取法】坐位平放足或仰卧。当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
点凹陷处取穴。 【操作】直刺0.5~1.5寸。 【主治】①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消渴,泄泻,
腰痛。 ②头痛,目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失眠。 ③咳喘,咳血。
第二节 足少阴腧穴
【概述】
穴数:本经一侧27穴,左右对列。 分布:下肢内侧后缘分布10穴,腹胸第一侧线分布
17穴。 特定穴:五输穴:井穴—涌泉,荥穴—然谷,
输穴—太溪,经穴—复溜,合穴—阴谷。 原络穴:原穴—太溪,络穴—大钟。 郄穴:肾经郄穴—水泉,阴蹻脉郄穴—交信,阴维
脉郄穴—筑宾。 八脉交会穴:照海—通阴蹻脉。 交会穴:从横骨至幽门共11个与冲脉交会穴。 (注:太溪是输穴,又是原穴。)
四、足少阴经筋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 之下,入足心[1],并太 阴之经,邪(斜)走内 踝之下,结于踵;与足 太阳[2]之筋合,而上结 于内辅骨之下;并太阴[3] 之经筋而上,循阴股, 结于阴器。循膂内挟脊 [4],上至项,结于枕骨, 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 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 病在此者,主痫瘈及痉 [5],在外者不能俯,在 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 腰反折,不能俯;阴病 者,不能仰 (《灵枢·经 筋》)。
肾炎 针太溪、列缺可增强肾泌尿功能,使酚红排 出量增加,尿蛋白减少,还能使血压下降,浮肿减 轻。
4.大钟* Dàzhōng (KI 4)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 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灵 枢·经脉》)。
【经脉循行归纳】
内行部分:贯脊,属肾,络膀胱,上贯肝 膈,入肺中,络心注胸中沿喉咙,上夹舌 根。
外行部分:起于足心涌泉穴,经舟骨粗隆 下,过内踝后,沿小腿内侧后缘,经膝内 侧,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腹,夹腹正中线 旁开0.5寸、胸正中线旁开2寸,止于锁骨 下的俞府穴。
1.涌泉* Yǒngquán (KI 1)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
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取法】仰卧。当足掌2、3趾间与足跟中点连线的前1/3与后2/3
的交点处取穴。 【操作】直刺0.5~1.0寸。 【主治】①顶心头痛,眩晕,昏厥,癫狂,小儿惊风,失眠。
【病候归纳】
外经病:官窍病:口干、咽痛 肢体病:脊背疼痛,腰痛,足痿无
力,两足厥冷足心热,髀部及下肢内侧后缘疼 痛等。
内脏病:眩晕,气喘、咳血、面部浮肿,目 视模糊、嗜唾、大便秘结、泄泻,阳萎等。
二、足少阴络脉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
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 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
2.然谷* Rángǔ (KI 2) 【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取法】正坐或仰卧。当舟骨粗隆内下缘凹陷处取穴。 【操作】直刺0.5~1.0寸。 【主治】①月经不调,阴挺,阴痒,遗精,小便不利。 ②消渴,泄泻,小儿脐风。 ③咽喉肿痛,咳血,口噤。 【配伍】 ①配伏兔、足三里, 主治下肢痿痹,足跗痛。 ②配血海、三阴交, 主治阴痒、白浊。 【特定穴属性】荥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