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本章包括经络和腧穴两部分。第一节为经络,包括足厥阴经脉、足厥阴络脉、足厥阴经别和足厥阴经筋。经脉分布于足大趾,在内踝上八寸以下分布于小腿内侧的足太阴经脉之前,在内踝上八寸以上,分布于大腿内侧的足太阴和足少阴之间,至小腹,布胁肋,入颃颡,连目系,至巅顶,环唇内。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第二节为腧穴,首穴是大敦,末穴是期门,左右各14穴。

第一节足厥阴经络

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少阳胆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阴器,目系,喉咙之后,颃颡,唇内,胃,肺,属肝,络胆,在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接。络脉上睾,结于茎。经别至毛际。经筋结于阴器,络诸筋。

一、足厥阴经脉

(一)经脉循行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胴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灵枢·经脉》)。

【注释】

[1]丛毛:指足大趾爪甲后方有毫毛处,意同“三毛”。

[2]上踝八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注“足厥阴行足太阴之前,上踝八寸,而厥阴复出太阴之后也。”

[3]股阴:股指大腿,内侧为阴。即指本经行于大腿内侧。

[4]环阴器:环,原作“过”。此据《脉经》、《甲乙》、《太素》、《千金》、《素问·刺疟》王冰注引文等改,意指环绕阴部。

[5]颃颡:指鼻咽部,喉头以上至鼻后窍之间,又写作“吭嗓”。

[6]巅:本字应作“颠”。《说文》“颠,顶也”。指头顶高处,百会穴所在。

足厥阴肝经,①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至距内踝一寸(中封)处,上循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②上膝腘内侧(膝关、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③进入阴毛中,环绕阴部,④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⑤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⑥沿气管之后,向上入颃颡(鼻咽部),连接目系(眼与脑的联系),⑦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目部支脉,⑧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肝部支脉,⑨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癀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灵枢·经脉》)。

【注释】

[1]僓疝:与颓同,小肠下坠于阴囊或腹股沟。妇女子宫脱垂古称“胞落颓”,亦属此类。

[2]少腹肿:张介宾说,“足厥阴气逆则为睾肿卒疝,妇人少腹肿,即疝病也”。

[3]面尘脱色:面垢如尘,神色晦暗。

[4]飧泄:飧音孙。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叫飧泄。

[5]狐疝:七疝之一,其症为阴囊疝气时上时下,像狐之出入无常。

[6]闭癃:闭为小便点滴不出,癃为小便不畅,点滴而出。癃闭又泛指尿不通或淋沥不畅。

本经有了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现小肠疝气,女人可出现小腹部肿胀,严重的见咽喉干,面部像有灰尘,脱了血色。

本经穴能主治有关肝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疝气,遗尿或癃闭。

二、足厥阴络脉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灵枢·经脉》)。

【注释】

[1]茎:指阴茎。

足厥阴络脉,名蠡沟,在距内踝上五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阳经脉,其分支经过胫骨部,上行到睾丸,结在阴茎处。

其病症,气厥逆则睾丸肿胀,突发疝气。实证,见阳强不倒;虚证,见阴部暴痒。取足厥阴络穴治疗。

三、足厥阴经别

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灵枢·经别》)。

【注释】

[1]跗上:此经别于足背部分出。正统本《甲乙经》“跗”作“膝”,如是,则经别的部位上移。

足厥阴经别,从足背上足厥阴经分出,向上到达外阴部,和足少阳经别会合并行。

四、足厥阴经筋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结内辅骨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灵枢·经筋》)。

【注释】

[1]络诸筋:指足三阴和足阳明之筋结聚于阴器。

足厥阴经筋,起始于足大趾的上边,向上结于内踝前方;向上沿胫骨内侧,结于胫骨内髁之下,再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而与各经筋相联络。

其病症,足大趾强滞不适,内踝前部痛,膝内侧部痛,大腿内侧痛、转筋,阴器功能丧失。若伤精则阳痿不举,伤于寒邪则阴器缩入,伤于热邪则阴器挺长不收。

第二节足厥阴腧穴

本经一侧14穴,12穴分布于下肢内侧,2穴在腹、胸部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肝胆、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治疗胸胁胀满疼痛,肝胆病,情志病,常用太冲、期门。治疗疝气,生殖系统病,小腹疼痛常用太冲、大敦。治疗阴部湿疹常用蠡沟、中都。治疗眩晕,目疾,常用行间、太冲。太冲、行间、期门有疏肝解郁,平肝潜阳的功能。中都、蠡沟有清肝胆湿热的功能。针刺章门、期门应注意角度与深度。

1.大敦井穴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甲根。布有腓深神经的背外侧神经

和趾背动、静脉。

【主治】①疝气,遗尿,癃闭,经闭,崩漏,月经不调,阴挺。②癫痫。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卒心痛,汗出。”

《千金方》:“主目不欲视,太息。”

《铜人》:“治卒疝,小便数,遗溺,阴头中痛……妇人血崩不止。”

【现代报道摘录】

调节肠功能针刺大敦穴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降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加强。

降血压针刺大敦穴可加强神门穴的降压效应。

2.行间荥穴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拇趾近节趾骨基底部与第二跖骨头之间。布有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和趾背动、静脉。

【主治】①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②月经过多,崩漏,痛经,经闭,带下,疝气,小便不利,尿痛。③中风,癫痫。④胁肋疼痛,急躁易怒,黄疸。

【操作】直刺0.5~0.8寸。

【古代文献摘录】

《灵枢》:“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

《甲乙经》:“癫疾短气,呕血,胸背痛,行间主之。”

《大成》:“主妇人小腹肿,面尘脱色,经血过多不止,崩中,小儿急惊风。”

3.太冲输穴,原穴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拇短伸肌腱的外侧→第一骨间背侧肌。浅层布有足背静脉网,足背内侧皮神经等。深层有腓深神经和第一趾背动、静脉。

【主治】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青盲,咽喉干痛,耳鸣,耳聋。②月经不调,崩漏,疝气,遗尿。③癫痫,小儿惊风,中风。④胁痛,郁闷,急躁易怒。⑤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1寸。

【古代文献摘录】

《千金方》:“黄瘅,热中善渴。”

《铜人》:“胸胁支满,足寒大便难,呕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儿卒疝呕逆。”

《神应经》:“女人漏下不止,太冲、三阴交。”

《天星十二穴歌》:“动脉知生死,能医惊痫风,咽喉并心胀,两足不能行,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蒙,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

【现代报道摘录】

鼻衄针刺双侧太冲穴,施泻法,不断行针5分钟,留针20分钟,一般5~10分钟见效。

急性扁桃体炎穴位注射,选用注射用水,成人每穴2ml,小儿1~1.5ml,每日1次。

4.中封经穴

【定位】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腱内侧→距骨和胫骨内踝之间。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分支,内踝前动脉,足背浅静脉。’

【主治】①疝气,腹痛,小便不利,遗精。②下肢痿痹,足踝肿痛。

【操作】直刺0.5~0.8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