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
教学指导思想
国家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追求的理念是:
1、使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广泛的人文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
一、关注教法学法变革
导入环节的设计;?
入口要浅,深入浅出;?
教学环节的前后呼应;?
? 以“问题链”串联课堂教学;
陶情、审美、思辨的过程。?
二、促进学习的成功
引导学生兴趣与心理需求处于最佳状态;?
? 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的组织;
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激发学生自由参与、探索创新;?
激发学生更高的自我期待。?
三、体现教材特点
1、贴近儿童生活
? 内容选择以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喜闻乐见的事物,力图贴近儿童生活,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加强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调动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发掘人文底蕴
? 美术作为人文的核心学科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本册美术教材在兼顾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同时,选择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力图全方位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
3、强调设计意识
? 新的美术教材注意培养学生设计意识与创新思维,本册美术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力图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设计艺术,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设计训练。
4、优化双基知识
? 本册教材通过不同作业形式、不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美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基本的了解,体验艺术学习的方式方法。
四、关注知识的系统性
? 如果把教材中每一课内容当作一颗晶莹的珠子,那么纵贯教材的知识体系就像一串串璀璨的珠链。在教学中,既要关注每学期的横向内容,又要注意纵向知识体系的把握。
例:基础知识系列、设计应用系列、陶艺系列、 版画系列等。
五、学习过程的引导性
? 活动性:体现课程改革特点,激发 兴趣;
? 选择性:关注不同性质学生,给学生较大选择余地。
? 创造性:艺术贵在创造,本册教材通过多种角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表现。
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材知识点
一、难忘的事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唐代卢舍那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风格独具、自成体系。古代雕刻艺术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在学习知识,感受立体形象美的同时,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欣赏唐代卢舍那佛的立体造型,了解我国唐代雕刻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到我国雕刻艺术的雄浑之美,增强民族感。
二.比例中的
美感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
2、了解、认识比例美感的规律。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规律。运用欣赏资料,分析比较解决。
教学难点: 画或剪陶瓶器皿造型的比例变化。运用观察、分析、示范解决。
三、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立方体、长方体的透视知识,画两种形体的透视变化。
2、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立方体、长方体的透视知识。通过实物演示及示范图解决。
教学难点: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规律及表现方法。采用分析照片和示范围解决。
四.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圆柱体的真实美感。
2、学习圆柱体的透视知识,了解圆柱体的透视现象,并运用于绘画实践。
3、提高学生的立体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圆柱体的透视知识,采用观察实物、欣赏图片、作品并示范解决。
教学难点: 运用圆柱体透视知识,表现透视现象。(采用范画并示范进行解决)
五.物体的结构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事物的整体结构美感。
2、学习分析物象形体结构的方法,并用于绘画之中。
3、提高学生概括地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分析物象形体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形体结构的知识,画实物。
六.劳动的动态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感受劳动动态美。
2、使学生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及要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画劳动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人体的动态线与重心的表现。
七.我们爱劳动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纸版画的形式美感,井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
2、学生在学过纸版画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制作劳动情节的纸版画。
3、培养和锻炼学生多种手法的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纸版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制作与拓印。
八.我的家庭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我的家庭”的创作,教育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并启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2.复习、巩固学过的人物画法知识,并用来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业。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创作,使学生认识生活美。
教学难点: 创作的主题和人物特征的表现。
九.黑体美术字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黑体美术字的用途与结构特点,能初步按照写法要求临摹、学写黑体字。
教学重点:
黑体字的结构特点及写法步骤。
教学难点: 结构特点;笔划位置的经营.
十.学习美化板报、墙报
教学目的: 初步学习美化黑板报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综合构思、合理组织版面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各种宣传活动中去。
教学重点: 版面分割与设计要求。
教学难点: 文章的部署,报头的处理,文字的格式与文题的安排等。
十一.做风筝
教学目的: 1、通过风筝的制作培养学生制作科学玩具的能力。
2、在装饰风筝图案纹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教学重点: 第一节:完成风筝外形的制作。
第二节:运用色彩完成风筝的美化装饰
教学难点: 第一节:风筝飞行平稳、制作工艺精细。
第二节:图案的选择与绘制。
十二.纸筒人
教学目的: 1、通过纸筒人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电视节目中以及其它艺术作品中的古今中外多种人物形象,进而创造出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达到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的目的。
2、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剪、折、卷、粘及利用其它废弃材料为自己构思、 设计的纸筒人物服务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 精巧的构思与制作.
十三.学画年画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民间艺术的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
2、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间年画的寓意、造型、色彩的特点,并运用绘制年画的方法进行摹制。
3、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传统民间年画的寓意、造型、色彩的特点及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染画的方法。
十四.学画中国画——梅花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画梅花的方法和步骤。
3、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用笔用墨的具体方法与要求。
十五.绘画中的日常生活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表现日常生活的绘画作品,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经过选择、提炼、都能用绘画的形式去表现。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认识生活、陶冶情操,并引导其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激发学生将周围生活中美的事物表现在画幅之中。
教学重点: 日常生活的情境是画家们创作的源泉,画家将生活中的事物集中,典型地反映在画面里,给我们以艺术美的享受。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陶冶真善美的情操,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并能用绘画形式表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做风筝》(着色)
2 《二、比例与美》 知识
3 《二、比例与美》 实践
4 《三、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
5 机动 “十.一”
6 《四、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7 《五、物体的结构》
8 《六、我们爱劳动》 新授
9 《六、我们爱劳动》 写生
10 《十、学习美化板报、墙报》 报头
11 《十、学习美化板报、墙报》 版式
12 《十二、纸筒人》 制作一
13 《十二、纸筒人》 制作二
14 《北京的一条街》民间美术 起稿
15 《北京的一条街》 着色
16 《游长城》民间美术 起稿
17 《游长城》 着色
18 机动 “元旦”
19 《一、难忘的一件事》
本学期实际授课 19 周,机动 2 节,实际授课 节。
做风筝 1课时
教学目的:
1. 通过制作风筝,培养学生制作科学玩具的能力;
2. 在装饰风筝图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能够放飞的风筝。
课业类别:工艺制作课。
教学重点:完成风筝外形的制作。
教学难点:使风筝能够放飞。
用具准备:
1. 教师:风筝成品三个 刀子 胶水 棉线 方纸 彩纸 书
2. 学生:学具配套材料 胶水 彩纸 铅笔 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做风筝
三、 讲授新课:
1. 风筝的构造:利用风筝的成品演示讲解
(1) 骨架:支撑整个风筝的架子
(2) 蒙面:承受升力的部分,大多用纸做成,也有用绢作的。
(3) 尾巴:起平衡稳定的作用。也有风筝没有尾巴,靠蒙面本身起作用。
(4) 提线:风筝和放飞的连线,也有调整风筝角度的作用。
(5) 放飞线:起两个作用,一是产生拉力,是风筝和空气产生相对运动;二是牵引风筝升高,上升的高度取决于线的长度。
2. 风筝起飞的原理:
3. 风筝的种类: 立体风筝
几何形风筝
软翅风筝
硬翅风筝
分带风筝
4. 带领学生制作几何形风筝的制作:
(1) 制作骨架
(2) 糊裱蒙面纸
(3) 安装提线
(4) 安装尾巴和左右平衡条
(5) 连接放飞线
5. 调试风筝的问题:
(1) 风筝的中心影响平衡
(2) 左右对称
(3) 提线的位置
第二节
一、 组织教学:
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及制作情况
二、 讲授新课: 风筝的装饰及美化
1. 图案的选择:
选用对称的纹样,如金鱼、蝴蝶、青蛙等动物或几何形图案等
2. 起稿方法:
因蒙面纸与竹条粘结处不平,所以不要用铅笔起稿,而是用毛
笔蘸浅色。
3. 着色的注意事项:
选择鲜艳及富有装饰性的色彩,
由浅入深。可多是用暖色,适
当加以黑、白、灰、金、银等协调色。
三、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 形象找准,主意左右对称。
2. 充满画面,不要过小。
3. 颜色稍稠些,使蒙面纸不至于起皱。
四、 学生绘制,教师辅导
五、 课堂小结:
1. 展示作业成果,赏析;
2. 收拾用具。
课后小结:
比例与美感 2课时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
2. 了解认识比例美感的规律;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业要求: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器皿陶瓷瓶的比例变化。
课业类别:绘画习作
教学重点: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规律。运用欣赏资料分析比较解决。
教学难点:剪贴陶瓷器皿造型的比例变化。用观察、分析、示范解决。
用具准备: 1. 教师:几件陶瓷器皿 课本 彩纸 底纸 剪子 胶水 不合比例的范画
2. 学生:剪子 胶水 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 启发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美的造型,美的建筑,我们感觉它美,一个是因为色彩美,形象美,再有就是它的比例美。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美感。”
2. 板书课题:比例中的美
三、 讲授新课:
1. 什么是比例:最早出现在数学中,一般质量与量的比率。
2. 举例:(两支粉笔)一至10厘米,一至5厘米,它们的比例关系就是2比1(10:5)如果长得更长,短的更段,那么它们之间的比例数就会更大。
3. 比例的作用:
4. 生活中常见的比例美感
5. 不注意比例美感的后果:
6. 看书P4-5欣赏
7. 学生例举生活中比例美的事物。
第二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谈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到的比例中的美感,那么今天,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合理的比例产生美感。”
三、 讲授新课:
1.分析讨平器皿的造型特点
2.剪贴方法:
3.教师示范
4.欣赏几幅学生作业
四、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 出示多宝格,请学生按照自己的编号分别上台量格子的高与宽比例;
2. 遵照格子的比例制作自己的瓶子。
3. 完成后,将自己的瓶子贴在前边的多宝格中。
五、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六、课堂小结:
附:板书设计
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 2课时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物体的真实美;
2. 学习运用立方体、长方体的透视知识,画两种形体的透视变化;
3. 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作业要求:
1. 用铅笔完成“平行透视图”
和“成角透视图”的练习;
2. 运用透视知识画词典的透视变化效果图。
课业类别: 绘画习作
教学重点:学习立方体、长方体的透视知识。
教学难点: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规律及表现方法。
用具准备:1. 教师:石膏型体 大辞典 示范图 书
2. 学生:铅笔 尺子 课本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 请两名同学到黑板前画一画立方体和长方体。
2. 教师:“因为他们没有把物体的透视现象画出来,所以画不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3. 板书: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
三、 讲授新课:
1. 透视现象:解词
2. 平行透视:出示石膏型体演示 视平线
3. 成角透视:
视平线
4. 带领学生以自己的铅笔盒为对象,分别放在视平线的上、下、左、右、正中,九个位置进行观察。
四、 画法步骤,带领学生作业;
1. 立方体的平行透视图:
2. 立方体的成角透视图:
五、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 在如下作业纸中画出平行与成角透视图:
六、 课堂小结:
第二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由透视图引入实物写生内容
三、 讲授新课:
1. 平行透视:(教师演示)
2. 成角透视:
四、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写生自己的词典
五、 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附:板书设计
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2课时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圆柱体的真实美感;
2. 学习圆柱的透视知识,了解圆柱体的透视现象,并运用于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立体表现能力。
作业要求:
1. 画一个表现平置圆的水杯和压力壶;
2. 画一个表现直立圆的电筒及电池。
课业类别:绘画习作
教学重点:学习圆柱体的透视知识,表现透视现象,采取教师示范的方法解决。
教学难点:运用圆柱体透视知识,表现透视现象。
用具准备:
1. 教师:圆柱体实物 石膏 书 范画
2. 学生:水杯 电筒 电池 铅笔 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 由立方体引入圆柱体
2. 板书课题: 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三、 讲授新课:
1. 出示圆柱体,分析其特点及用途。
(1) 特点:圆柱为筒状上下为两个平行的平置圆
(2) 用途:水瓶、暖壶、水管、烟筒、水桶、笔筒等。
2. 分析圆柱体的透视现象及规律:
(1) 学生拿各自的水杯进行观察,教师拿圆柱体
平置圆两侧注意不是尖的
(2) 分析将圆柱体(水杯)放在自己的视平线上、下观察发生的变化。
3. 圆柱体透视现象的画法:
四、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 出示范画作品
2. 写生水杯
五、 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六、 课堂小结:
第二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 讲评上节作业
2. 引出新课内容:直立圆
三、 讲授新课:
1. 直立圆
2. 分析圆柱体直立圆特点
(1) 学生将电池在眼前有规律地左右移动观察,说出直立圆的透视现象。
(2) 教师出示范画:
(3) 将圆柱体斜放于桌面:
类似长方体的成角透视,近圆大远圆小;直立圆与桌面不垂直,而成角度倾斜。
四、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五、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此同时注意成角透视时直立圆的变化。
六、 课堂小结:
1. 展示作业,讲评
2. 提示下节课用具
附:板书设计
物体的结构 2课时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物体的整体美感;
2. 学习分析物象形体结构的方法,并运用于绘画中;
3. 提高学生概括的表现能力。
作业要求:临摹书上两幅表现物体结构的作品。
课业类别: 绘画习作课。
教学重点:学习分析物象结构的方法,通过分析实物及教师讲解解决。
教学难点:运用物体结构知识画实物。
用具准备:
1. 教师:范画 课本 暖壶
2. 学生:书 铅笔 橡皮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 讲评上节课作业
2. 板书课题:物体的结构
三、 讲授新课:
1. 启发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所有物体,都是由基本形体组成
的,我们以前知道哪些基本型呢?”——正方体、长方体、
球体、圆柱体、锥体等。
2. 分析复杂物体的结构:
(1) 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独立的基本形体,如:大衣柜(长方体),水杯(圆
柱体)等。但是绝大多数的物体都是由许多的基本形组成的,如暖壶
(2) 观察分析可乐瓶:
3. 看书第10页
(1) 请学生分析小木人的结构
(2) 出示范画
四、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 按步骤临摹第10页,小木人。
2. 用线要大胆,辅助线布擦掉。
五、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第二节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二、 讲授新课:
1. 复习巩固物体的结构,看书11页,分析照片的组合物。
(1) 水罐:截圆锥体、截球体、圆柱体
(2) 羽毛球:截圆锥体、圆柱体、截球体
(3) 墨水瓶:圆柱体、棱柱体
(4) 喷壶:
2. 范画:
三、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按步骤临摹第11页喷壶,不许用尺子
四、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 课堂小结:
1. 收作业,讲
评
2. 下课
附:板书设计
我们爱劳动 3课时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
2. 学生在纸版画的制作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制作劳动情节的作品。
3. 培养学生多种手法的艺术创造能力。
作业要求:用油墨拓印一幅有劳动内容的纸版画作业。
课业类别:制作与拓印
教学重点:是学生了解纸版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制作与拓印
用具准备:
1. 教师:纸版画作品 示范用具 书 油墨 水粉用具 录 像机
2. 学生:剪子 胶水 书 铅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旧知识:
1. 设问:“什么是纸版画?”
三、 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1. 欣赏:第14-15页作品
(1) 作品的选材:从劳动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选材。
(2) 作品的表现手法:版画
木刻(黑白、彩色) 纸版画(剪贴版、吹塑版)
2. 纸版画的基本技法:剪贴使版面产生凸起的变化,经托印,在层次交界
处产生变化丰富的空白,形成了纸版画特殊的果。
也可用尖利的物体刻画形成凹线。所以,制版时,
要巧妙的运用凹凸效果的技法。
3. 看录像,了解纸版画。
4. 作业步骤: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1) 构思,设计人物动态,景物;
(2) 画出分解图;
(3) 将分解图按顺序剪下,依次贴在纸上,注意先贴远处的再贴近处的。
四、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 设计构思,制版。
2. 作品欣赏。
五、 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六、 小结:
第二节
一、 组织教学:
发作业,回顾上节内容
二、 继续制版:
1. 指出上节课出现的问题
2. 本课内容:完成版的制作。
3. 作业要求:制版完毕,注意层次。
三、 课堂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 修改版面;
2. 注意层次。
四、 课堂小结:
第三节
一、 下发作业:
二、 讲授新课:
1. 拓印方法:黑白、彩色
2. 拓印步骤:(教师示范)
(1) 黑白:均匀地往版上滚油墨;
将作业纸覆在版上;
用刮板刮,使作业纸上均匀着墨。
(2) 彩色:用一把夹子夹住作业纸和版的上部;
用水粉笔蘸色刷在所需之处,拓印;
再蘸另一种色刷在所需之处,拓印,如此做法使作业完成。
3. 纸版画欣赏。
三、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 课堂小结:
1. 展示作业,互相学习、欣赏;
2. 收拾用具。
学习美化板报、墙报 3课时
教学目的:
初步学习美化黑板报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构思,合理组织版面的能力;教育学生积
极参加各种宣传活动,为集体做有意义的工作。
作业要求:
在四开作业纸上为班级设计一期板报或自画报。要求包括版面、报头、图案、色彩、文字、标题等内容。
课业类别:工艺设计
教学重点:版面分割与设计要求
教学难点:文章的布置,报头的设计及文字,格式整体的安排等。
用具准备:
1. 教师:板报小样若干 版示范图 书 录像机
2. 学生:铅笔 尺子 橡皮 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 教师:“每个班都有个板报组,有几个同学负责班上的板报,老师觉得班上的板报是大家的,应该由我们每个同学出力去办好它,这样才能体现出班级的力量,今天老师带咱们一起学习美化板报、墙报。”
2. 板书课题: 学习美化板报、墙报
三、 讲授新课:
1. 版报的内容:包括文字、标题、报头、图案、色彩及排版等
2. 版式的设计形式:对称式、均衡式
3. 版式设计要求:
(1) 报头放在显要位置;
(2) 主要文章要突出;
(3) 文章安排层次要分明,不要太紧,留有空隙;
(4) 文章排行不要太长,行距要大于间距;
(5) 图案花边要适当,不要过杂,图文一致统一。
4. 文题格式:出示范图
5. 根据以上要求,请两位同学上台将老师手里的板报内容贴在黑板上,形成一幅办报设计小样,之后大家评议。
四、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 先在草稿纸上设计出板报的形式,再放大到四开作业纸上;
2. 文字、图案位置先用方框空着。
五、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辅导;
1. 注意四周留边;
2. 文字的格式与标题格式的排列。
第二节
一、 组织教学:发作业,回顾上节内容
二、 讲授新课:
1. 报头设计:(出示报头设计范画)
(1) 报头由文字与图案两部分组成。
(2) 主体图案要突出,与文章主体一致。造型简单,标题醒目,少而精;色彩单纯,外形可以是基本型。
2. 文题:可以单行,可以双行,根据需要每篇文题的字体可以有变化,自形可长可扁,可正可斜,色彩要单纯。
3. 装饰:为了突出主要内容扩大宣传效果,不能过花,图案应与内容相关,力求简单、生动、活泼。
4. 色彩:整个板报的色彩不能过杂,力求做到和谐统一。
5. 观看录像,进一步掌握设计板报的方法。
三、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 按照自己预定的内容,设计出报头、标题。
2. 在文字部分将准备好的内容题目先用铅笔写好。
3. 用美术字体写好标题。
四、 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1. 主体报头的设计
2. 文章的安排
第三节
一、 发作业,回顾前一节自己设计的内容。
二、 将文字部分填好,用钢笔或签字笔。注意字体统一,大小一致。
三、 整理整个版面,完成板报设计制作。
四、 教师小结作业情况:展示优秀作业,讲评。
附:板书设计
纸筒人 2课时
教学目的:
1. 通过纸筒人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电视节目中及其它艺术作品中的古今中外人物形象,进而创作出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达到提高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2.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剪、折、卷、粘及利用其他废物为自己构思设计的纸筒人服务的能力。
作业要求:按照课本制作方法步骤做一个纸筒人。
课业类别: 工艺制作课。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纸筒人。
教学难点:设计及装饰不同特点的纸筒人。
用具准备:
1. 教师:纸筒人成品若干 书 演示用具
2. 学生:书 剪子 胶水 彩纸 学具配套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检查用具的准备及摆放情况。
二、 导入新课:
1. 展示纸筒人成品,提起学生兴趣。
2. 板书课题:纸筒人
三 、讲授新课:
1. 纸筒人制作方法:教师演示
(1) 卷纸筒:
(2) 设计人物形象:省略人物上肢,以圆筒为头、躯干、四肢,添加头发, 头饰、帽子。
(3) 装饰人形:根据所设计的人物形象配置服装及其他饰物。
尽量体现创新。
(4) 头发:用纸剪成细条若干,在圆筒上一条条粘贴,卷曲成型,也可以用 毛线制作。
(5) 帽子:由于设计的人物各具特色,因此帽子要根据构思设计的人物来确 定形状和颜色。
2. 欣赏第24-25页作品,启发思路。
3. 体会理解P24制作方法。
三、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设计一个纸筒人。
四、 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第二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讲授新课:
1. 纸筒人的装饰:
(1) 头发:卷曲成型。
(2) 帽子:用彩色纸贴花纹,进行装饰。
(3) 面部:装饰红脸蛋,五官剪贴时要格外仔细,突出特点。
(4) 服饰:可以用一些废旧物进行装饰、美化。
2. 欣赏几件学生作品大家分析,开拓思路。
三、 学生装饰制作,教师辅导。
四、 课堂小结:
1. 相互观摩自己制作的纸筒人。
2. 拼出优秀学生作品,大家欣赏。
3. 收拾用具。
附: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件事 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唐代卢舍那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风格独特,自成体系。
2.古代雕刻艺术是我国祖先的伟大创造,在学习知识,感受立
体形象美的同时,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创作难忘的一件事,向学生进行热爱生活教育,启发他们用提炼概括的方法表现周围的生活情趣,加强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
课业类别: 绘画创作
教学重点:1.欣赏唐代卢舍那佛的立体造型,了解我国唐代的艺术风格。
2.创作构思。
教学难点:创作构思。
用具准备:
1. 教师: 书 挂图 学生作业
2. 学生: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 启发谈话:“假期你们有没有外出旅游?在旅游、参观、看书、看电影时有没 有见过雕塑作品?雕塑作品有许多种:浮雕、圆雕等,它们有的雄伟壮观,有的婀娜多姿。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洞穴造像。”
2. 板书:卢舍那佛
三、 讲授新课:
1. 介绍卢舍那佛像:“卢舍那”是光明普照的意思
2. 卢舍那佛像的艺术特色
(1) 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代石窟之一,以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像为代表。
(2) 塑像依山石而雕刻,雄伟壮观,雕刻手法流畅而圆润,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与表情,既表现庄重的一面,也表现了慈爱的一面。
(3) 头部略大,而瞻仰者从下向上看时却和比例(进大远小的规律),这尊雕像是中国雕塑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4) 整体组合艺术的典型。既有主题的突出,又有艺术的个性塑造,达到统一有变化的艺术效果。
3. 交流假期中最难忘的事。
4. 小组讨论构思,并请想好了的几位同学上台画一画。
四、 课堂小结:
第二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儿童画欣赏
三、 讲授新课:采用学生分析、感受、讨论,教师总结的方法。
1. 学生作品欣赏:
(1) 多彩的高楼
(2) 妈妈的发厅
(3) 游乐园
(4) 旱冰
(5) 神奇的冰
(6) 拍苍蝇
(7) 节日舞蹈
(8) 邮递员
2. 交流构思。
3. 学生创作。
四、课堂小结:下节用具:剪子 胶水 书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