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影像
X线影像质量及评价医学影像技术
X线影像质量及评价医学影像技术
1.解剖结构的可见程度:优质的X线影像应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解剖结构,使医生能够准确地判断器官和组织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如果X线影像模糊或者出现伪影,将会给医生带来困扰,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对比度:X线影像的对比度是指影像中不同部位之间的灰度差异程度。
高对比度的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和器官的边界,使医生更容易地识别病变和异常。
而低对比度的影像则会模糊不清,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3.曝光量:X线影像的曝光量直接影响到影像的清晰度和细节展示。
曝光过度会导致影像过亮,影响医生对细小结构的观察;曝光不足则会使影像过暗,细节不清晰,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4.噪声:X线影像中的噪声会干扰医生对影像的解读。
噪声可能由于放射线源、检查参数设置不正确、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
要获得清晰的影像,医学影像技术人员需要通过优化设备、设置适当的参数,减少噪声的干扰。
5.分辨率:X线影像的分辨率决定了其能够显示的最小细节。
高分辨率的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和器官的微小结构,有助于医生对病变的诊断和判断。
低分辨率的影像则会模糊不清,影响医生的诊断准确性。
总的来说,高质量的X线影像不仅对医生准确诊断疾病至关重要,还能减少病患接受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降低患者的健康风险。
医学影像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保证X线影像的质量达到最佳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X线影像检查PPT课件
3、普大型心
(三)消化系统常见基本病变的表 现
1、充盈缺损
2、龛影
(四)骨、关节常见基本病变的表 现
1、骨质疏松
2、骨折
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一、概述
二、CT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 (一)CT检查方法 (二)CT检查前准备 三、CT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一、概述 二、MRI的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 三、MRI的临床应用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X线影像检查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第一节 X线检查
一、概述 (一)X线的特性 1、穿透性 2、荧光效应 3、感光效应 4、电离效应
(二)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骨、肌肉
肺
组织结构
密度 荧光屏 X线胶片
谢谢观看
骨组织、钙化灶 高
软组织
中
脂肪、含气组织 低
暗影
白影
介于中间 灰影
亮影
黑影
(三)X线检查的防护----铅
二、X线检查的方法及检查前准备
(一)普通检查 荧光查
(三)X线造影检查
1、对比剂 高密度对比剂:钡剂与碘剂。
2、引入途径 直接与间接。 3、造影检查前准备
三、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
(一)呼吸系统 1、正常胸部X线表现
2、常见基本病变的表现
(1 )渗出性病灶
(2 )增殖性病灶 (3 )空洞与空腔
(4 )钙化
(5 )结节与肿块
(6 )肺气肿
(7 )气胸
(8 )胸腔积液
(二)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的表 现
1、二尖瓣型心(梨形心)
2、主动脉型心
X线在医学影像领域都能做些什么
X 线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利用X 线的穿透性和吸收性,医生可以获取人体内部的影像信息,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X 线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多个应用,包括诊断和治疗方面。
X 线应用的广泛性1.诊断疾病X 线在医学影像中最常见的应用是诊断骨骼和关节疾病。
通过骨骼X 线拍片,医生可以检测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
此外,X 线还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通过胸部X 线,医生可以观察肺部的阴影和异常变化,帮助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2.指导治疗X 线在手术和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手术中,医生可以使用X 线引导手术操作,确保手术器械位置准确和操作进程。
在经导管介入治疗中,医生可以使用X 线实时观察导管的位置和进展,准确进行血管介入操作。
3.肿瘤治疗X 线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通过使用高能X 线或其他辐射源,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或化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4.疾病监测X 线可以用于定期检查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例如,在肺部肿瘤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定期进行胸部X 线或C T 扫描来观察肿瘤的大小和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这对于调整治疗方案或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决策非常重要。
X 射线在治疗中的具体应用1.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使用高能量的X 线束来直接照射肿瘤组织,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适用于肿瘤不能手术切除或已扩散到其他部位的情况。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外部放射治疗机器(外照射)或内部放射源(内照射)实施。
外照射是最常见的方式,患者躺在治疗台上,机器会从不同的角度以高能量X 线束照射肿瘤。
内照射通常是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植入肿瘤或周围组织中,以释放出X 线。
放射治疗可以用于多种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等。
2.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x线影像》ppt课件
(二) X 线的临床应用
X线诊断是影像诊断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
1、骨关节疾病的诊断:骨折、炎症、结核、 肿瘤;
2、胸部疾病诊断:肺炎、肺脓肿、肺结核、 肺、纵膈、乳腺肿瘤等;心脏大血管;
3、胃肠道疾病诊断:胃肠道穿孔、肠梗阻; 息肉、肿瘤、炎症、结核等;
小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A图显示右肺下 野肺纹理增多、 增粗、边缘模糊 B图局部放大, 显示更加清楚
A
B
间质型肺炎
间质型肺炎
X线表现: 病变多发生于两肺中 下野内中带。
肺纹理增粗、模糊, 呈网状或小结节状影
可伴有肺门阴影增大、 密度增高、结构不清。
X线的基本知识
X线的由来
1895年,由一位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 琴在从事阴极射线研究时发现的,由于当时 对这种射线的性质还不完全了解,所以伦琴 将它称之为X线,以后科学界为了纪念伦琴, 又称之为伦琴线。
一、X 线的特性及应用
(一) X 线的特性
X 线是由真空管内高速运行的自由电子 群撞击钨靶时产生的电磁波,X 线的产生 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X线管、高压发 生器、 控制台。与医学影像有关的特性为 以下几个方面:
胸部X线检查
一、正常胸部X线片
正常胸部X 线影像 是胸腔内、外各种 组织器官重叠的综 合投影 。
肺野的划分
二、胸部常见病变X线表现与诊断
支气管改变
1.阻塞性肺气肿
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近 端支气管不全性阻塞所致。
局限性肺气肿:一叶或局部肺过度充气, X线表现为局部密度降低透亮度增加,肺纹 稀疏。
弥漫性肺气肿:多见于老慢支炎,X线 表现为桶状胸,肋骨走行平直,肋间隙增宽, 两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稀疏,纤细,膈肌低 平,心影狭长,滴状心。
医院影像科常见X线的判读
对正常影像表现认识不足
总结词
对正常影像表现认识不足可能导致医生误判异常情况,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详细描述
X线影像判读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对正常影像表现有充分的认识和理 解。医生应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了解正常影像表现的多样性,以便准确区分正常与异常表现。
胃肠道肿瘤
X线影像表现为胃或肠道内的占位性病 变,形态不规则,可伴有肠梗阻或肠 套叠等征象。
骨折与关节病变
骨折
X线影像表现为骨骼的连续性中断,可见骨折线或骨皮质不连续,可伴有周围 软组织肿胀。
关节病变
X线影像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骨质增生或破坏,可伴有关节脱位或半脱 位。
颅内出血与脑肿瘤
颅内出血
腹部X线检查对于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四肢X线检查
四肢X线检查主要用 于诊断四肢骨折、关 节脱位、骨关节炎等 疾病。
四肢X线检查对于骨 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 重要意义。
四肢X线检查可以观 察四肢骨骼的形态、 关节间隙、软组织肿 胀等情况。
脊柱X线检查
脊柱X线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脊 柱骨折、椎间盘突出、脊柱侧 弯等疾病。
形态原则
根据病变的形状、大小、边缘 等特征,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
功能原则
结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分析病变对周围组织的影
响和功能变化。
判读步骤
观察影像整体
了解X线影像的整体情况,包括 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
寻找异常征象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异常密度、 形态、边缘等征象,并记录异 常部位。
X线体层摄影-影像学课件
• 普通X线摄影所获得的影像是肢体、组织、 器官相互重叠的二维影像,难以显示被 照体的三维的情况
• 为了使体内某一层面的组织结构或病变 影像从重叠的影像中清晰显示出来,而 其他相邻层面的组织结构影像模糊,从 而进一步进行诊断的方法,这方法就是X 线体层摄影(断层摄影)
体层摄影的发展史
• 1914——俄国学者提出抹除干扰阴影 • 1921——法国人发表体层摄影理论 • 1930——意大利人将体层应用于临床 • 1939——我国谢志光研制成功X线体层机
B"
A"
A'
A
B
B'
D"
C" D
C C'
D'
体层摄影原理
体层摄影的方法
• 体层摄影的体位选择 • 体层摄影的方式及角度选择 • 欲断体层平面的选择 • 如何选择体层间隔 • 体层摄影的步骤 • 如何阅读体层摄影片
选择欲断体层平面的方法
• 正侧位片测量法:从正位片(侧位)测 量侧位(正位)体层 平面的深度
X线管角度
支点
倾角 曝光角 机械角
体层摄影的专用名词
• 支 点:摆杆的转动支轴 可调支点(床面固定、调节支点高度) 固定支点(支点固定、调节床面高度)
• 体 层 面:欲断被照体的成像平面 • 层 距:相邻两个体层面的距离 • 体层角度:X线管运行分先运行后曝光
机 械 角(X线管从始至终摆杆间的夹角) 曝 光 角(开始曝光到曝光结束间的夹角)
能量(Kev) 17~26 26~66 53~66 66~166 2Mev以上
高仟伏所用的设备
• 高仟伏摄影是指用100KVp以上的管电压 所产生的能量较大的X线,完全穿透被照 体,使照片上影像在较小密度范围内显 示层次丰富的一种摄影方法
《x线影像》ppt课件
X线影像技术的展望
更加智能化的诊断系统
未来X线影像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病变、提供诊断建 议等,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
除了传统的骨科、呼吸科等领域,X线影像技术还将拓展到其他领 域,如消化科、泌尿科等。
个性化医疗服务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X线影像技术将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 化的医疗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消化系统疾病的X线影像表现
胃溃疡
01
X线影像显示胃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病灶,边缘光滑,周
围可见水肿。
肠梗阻
02
X线影像显示肠道扩张、积气,可见气液平面。
肝癌
03
X线影像显示肝脏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边缘不规则,可伴
有肝硬化。
骨骼疾病的X线影像表现
骨折
X线影像显示骨骼断裂,断端错位、重叠或分离。
骨肿瘤
X线影像显示骨骼出现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的肿 块,边缘不规则。
颈椎病
X线影像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变 窄,关节突增生肥大。
05
X线影像的未来发展与挑 战
X线影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X 线影像将逐渐实现全面数字化 ,提高成像质量和效率。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X线影像诊断 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 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变情况。
通过X线投影,将人体内部结构呈现在 二维平面上,形成X线影像。
X线影像的应用范围
腹部X线影像可以用于检查胃 肠道、肝胆胰脾肾等部位的
病变。
胸部X线影像可以用于检查肺 部、纵隔、胸膜等部位的病
变。
01
02
03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X 线摄影(radiography):是X 线通过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结构的衰减作用,产生人体医疗情报信息传递给屏-片系统,再通过显定影处理,最终以X线平片影像方式表现出来的技术。
2.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经过准直器的X线束穿透人体被检测层面;经人体薄层内组织、器官衰减后射出的带有人体信息的X 线束到达检测器,检测器将含有被检体层面信息X 线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放大,A/D 转换器变为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系统处理;计算机按照设计好的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和处理,得到人体被检测层面上组织、器官衰减系数(¦)分布,并以灰度方式显示人体这一层面上组织、器官的图像。
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通过对静磁场(B0)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电磁波,使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1H)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当RF 脉冲中止后,1H 在弛豫过程中发射出射频信号(MR 信号),被接收线圈接收,利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最后进行图像重建而成像的。
4.计算机X 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 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P)作为载体,经X 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5.数字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指在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控制下,采用一维或二维的X 线探测器直接把X 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6.影像板(imaging plate,IP):是CR 系统中作为采集(记录)影像信息的接收器(代替传统X 线胶片),可以重复使用,但没有显示影像的功能。
7.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数字X 线摄影中用来代替屏-片系统作为X 线信息接收器(探测器)。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一、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1. X线照片影像的特性X线透过被照体时,由于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散射而减弱,透射线仁按原方向前进(散射线不形成影像),作用于屏-片体系,经显影加工后,则形成了密度不等的X线照片影像。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是利用了X线具有得穿透、荧光、感光等特性,以及被照体对X线吸收差异的存在。
2. X线相片的影像构成X线相片影像是X线诊断的依据,医生通过对照片的观察,对构成这幅影像的点、线赋予一定的内容,并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就是诊断。
对此重要的是,什么样的点和线可以在X线照片上显示出来,并能为人肉眼所识别,这就是医生最关心的影像细节的微小变化。
因为它是疾病早期诊断得征象,X线照片影像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指的就是微小细节的信息传递问题。
概括的讲,影像细节的表现主要取决于构成相片影像得四大要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及失真度。
前三者为构成相片影像的物理因素,后者为构成相片的几何因素。
二、X线相片影像的密度(一)定义密度为胶片乳剂膜在光的作用下致黑的程度。
已曝光胶片经冲洗后,还原的银颗粒沉积在胶片上,这种银颗粒对光起吸收和阻挡作用。
银颗粒越多,阻挡的光线越多,透过的光线就越少,照片越黑。
反之,银颗粒越少胶片越透明。
因此,密度可以根据透光率和阻光率来测量。
密度通常以D表示,入射光强度为I,透射光强度为I。
透光率为I / I。
,阻光率为透光率的倒数,即I。
/ I。
所谓密度(也称黑化度、浓度),就是阻光率以10为底数的对数。
D=IgI。
/ I 如透光率为1/10阻光率为10,密度则为1。
透光率为1/100,阻光率为100,密度则为2.。
照片密度可以通过光学密度计来测量,一般地说,适合诊断的密度范围在0.25~2.0之间,借助强光灯可以提高识别最高密度得能力。
(二)密度与感光效应的关系感光效应是X线对胶片得感光作用,而密度是胶片对感光效应的记录。
与感光效应有关的因素如下。
X射线的因素:管电压(Vp)、管电流(A)、照射时间(t)、焦-片距(D。
医学影像学X线摄影理论基础
医学影像学X线摄影理论基础在医学影像学中,X线摄影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本文将介绍X线摄影的理论基础,包括X 线的起源、原理、成像技术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X线的起源与原理X线是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的一种高能电磁辐射。
X线具有穿透力强、能量高以及产生对比效果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医学成像工具。
X线的产生是通过将电子束照射到目标物质上,并使其产生电离辐射而实现的。
具体来说,高能电子轰击物质时,会引起物质内部的电子迁移和能量转换,从而产生X射线辐射。
这些X射线经过滤波器、准直器等设备后,通过特定的探测器捕捉到,并最终转化为影像。
二、X线摄影成像技术在X线摄影中,成像技术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X线成像技术包括常规X线摄影、数字化X线摄影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
1. 常规X线摄影常规X线摄影是传统的成像技术,使用感光胶片来记录影像。
这种技术适用于各种不同部位的摄影,如胸部、骨骼等。
常规X线摄影具有较低的成本和简单的操作特点,是临床应用中最常见的X线成像技术之一。
2. 数字化X线摄影数字化X线摄影利用数字探测器将X射线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电子设备的处理和转换,最终生成数字化的影像。
这种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重复性好以及影像质量高等优点。
数字化X线摄影广泛应用于胸部、骨骼和牙科等领域。
3. 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旋转式X射线源和多个探测器进行成像的技术。
CT扫描能够提供更详细、精确的断层结构信息,对于内脏器官和病变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技术在大量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X线摄影的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X线摄影技术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1. 辐射防护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服和防护设备,以减少接受辐射的风险。
同时,需要通过合理的设备设置和定期的辐射监测来确保工作环境的辐射水平符合安全标准。
普通X线影像诊断
胸部正位
右侧中到 大量气胸
胸部正位
右侧少量气 胸
2、液气胸(hydropneumothorax) 胸腔积液 + 气胸,
液平面、压缩肺的边缘
胸部正位
右侧液气 胸
五、胸腔积液 1、游离性胸腔 积液 (1)少量:肋 膈角变钝变平, 上缘呈外高内 低弧形,第4前 肋下缘以下。
(2)中等级量: 上缘呈外高内 低弧形,第2前 肋下缘以下。
(3)一侧肺野 密度增高或仅有 肺尖部透明, 密度均匀, 纵 隔向健侧移位
2、包裹性积 液
沿胸壁 形 成梭形或“D” 形密度增高影, 密度均匀 , 与胸壁间夹角 为钝角。
六、典型浸润性肺结核
多见于成人; 多发生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多发病灶; 多种多样的病变:渗出、增生、纤维 化、钙化、空洞、播散灶、结核球、 干酪性肺炎。
A、肠穿孔 B、肠结核 C、小肠梗阻 D、结肠梗阻 E、肠麻痹
模拟测试
8、女,45岁,上腹部不适 1个月行食道钡餐检查, 如图所示。下面5个备 选答案中正确的是
( A)
A、正常食管 B、食管静脉曲张 C、食管癌 D、食管下端狭窄 E、食管憩室
模拟测试
9、女,45岁,上腹部疼痛, 夜间明显,行钡餐检查, 如图所示。下面5个备 选答案中正确的是
乙状结肠扭转。 (十)消化道穿孔:气腹、腹腔积液、腹脂线异常和肠麻痹等。 (十一)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 (十二)消化道造影: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胃溃疡、胃癌、结肠癌。 (十三)肢体骨折正侧位片:骨折的定义,骨折的分型,骨折情况的分析
及判断。
一、正常胸部正位片
1、胸廓:软组织及骨骼 2、肺野、肺门、肺纹理 3、胸膜:肺尖胸膜反折,水平裂,斜裂 4、膈肌:形态、位置、心膈角、肋膈角 5、纵隔:位置、大小、形态、密度
医学影像学x线总结
医学影像学x线总结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器官和组织结构、功能及病变的医学专业,其中X线摄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本文将对医学影像学X线技术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X线摄影技术的原理X线摄影技术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通过投射X射线束到人体,然后接收和记录透过人体的X射线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进而提取有关人体结构和病变的信息。
这项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直观的影像信息,有助于正确诊断疾病。
二、常见的X线检查1.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可以发现肺部肿瘤、肺炎、肺结核等疾病,同时还可以评估心脏和胸廓的形态。
2. 骨骼X线检查:骨骼X线检查主要用于骨折、脱位、骨肿瘤等骨骼疾病的诊断,通过X线片可以准确判断骨折的位置、骨折线的形态以及骨折片段的移位情况。
3. 消化道X线检查:消化道X线检查包括口腔摄影、胃肠道钡餐检查等,可以全面观察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医生诊断消化道疾病,如食管狭窄、胃溃疡、结肠炎等。
4. 泌尿系统X线检查:该检查主要包括尿路造影、膀胱造影和肾盂造影等,可以观察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形态、功能和排泄情况,对泌尿系统结石、肾盂肿瘤等疾病的诊断起到重要作用。
三、X线检查的优势和局限性X线摄影技术作为最早最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之一,具有以下优势:1. 无创性:X线检查无需进行手术或穿刺,避免了传统的侵入性检查方法带来的痛苦和风险。
2. 准确性:X线片能够清晰展现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3. 快速性:X线检查通常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加快疾病确诊的速度。
然而,X线检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X线只能显示组织的密度差异,对于某些病变的检测较为困难,如早期肿瘤和软组织疾病。
2. X射线对人体组织有一定的辐射损伤作用,需要避免频繁和过量的检查。
3. X线技术对于骨骼结构的分辨并不理想,对于柔软的组织结构难以提供足够的解剖信息。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X线检查将不断发展和创新。
6第十一章 X线照片影像
第十一章 X 线照片影像X 线照射被检体后,形成有射线对比的信息,经投影至胶片上,形成二维图像的潜影,再由显影处理,形成黑白分明的X 线片影像。
第一节 照片密度把胶片乳剂膜在光作用下致黑的程度叫照片影像密度,又叫黑化度,或X 线照片透明度(银粒子颗粒沉积的致密度)。
将X 线照片掛在观片灯上观察,见到照片影像是由黑白不同的密度值组成的图像;胶片最黑部,受X 线照射多,光学密度大,黑化度好,透亮度大,示组织结构密度小胶片最透明区(白色),受X 线照射少或无,光学密度小,黑化度差,不透 亮差,示组织结构密度大1、 产生原理:是胶片上AgBr 经光照后放出Ag + →Ag +在显影液作用下变成银粒子(照片黑色)→银粒子受光照时,吸收光线,显示黑色2、人体组织密度 空气:组织结构密度小,X 线穿过多,落在胶片上的X 线曝光多,银粒子颗粒沉积多,呈黑色照片密度大骨:组织结构密度大,X 线穿过少,落在胶片上X 线少银粒子沉积少或无,照片呈白色,密度小3、照片密度表示方法 用照片透明度与不透明(阻光率)来测量T (透光率)=O (阻光率)= = D (密度)=1g 经研究,人眼对光强的感觉是:若进入眼的光强分别为10、100、1000……时,人眼感到光强是等差级数关系,即1、2、3…..这一关系符合常用对数的数值关系,即:1g10=1 1g100=2 1g1000=3故把光学密度D 定义为:阻光率的对数值,以公式表示为D=1g I I O 1 TI O I I OI I OI如果入射光强为1,透射光强分别为入射光的 、 、则密度值故透光率与D 成反比二、照片密度值及其测定〈自学〉三、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 (一)照射量 X 线管电流和照射时间乘积。
用mAS 表示,与D 有关,不同的照射量,在照片上得到不同密度值A —B 段(趾部)斜率低,D 小,反映密度值上升与曝光量不成比例,示感光量不足B —C 段(直线部)呈直线上升,是曝光量最恰当区,D 与mAs 成正比 C —D 段:(肩部)曝光量增加,密度上升少,为曝光过度部分D —E 段(反转部)增加曝光量,密度值反而减小故正确曝光量,照射量与密度成正比,曝光过度或不足,密度变化<照射量变化(二)管电压—决定X 线的硬度(穿透力)照片密度值与管电压n 次方成正比1 10 1 100 1 1000管电压升高时增加X线穿透力,使X线穿物体后达胶片上X线量多,使照片密度增加(三)摄影距离(焦—片距)照片的密度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距离增加一倍,光源强度减弱四倍,密度降低为获大照片衰度,应尽力缩短摄影距离(四)增感屏(屏—胶组合)X线照射物体→透过光照射增感屏→屏上荧光物质受光照射产生激发状态→放出荧光使胶片感光故屏可吸收X线,转成大量荧光使胶片感光,提高照片密度感光效应增加20—100倍,高速大于低(五)被照体厚度和密度;照片密度随被照体厚度和密度增加而降低(六)胶片感光特性:胶片感光度大,照片密度大,绿敏胶片>普通型(七)照片冲洗因素显影过度(显温,时间)——照片密度增加显影不足(显温,时间)——照片密度降低第二节照片对比度X线对比度:X线透过被照体后,形成在空间的X线强度差异胶片对比度:X线胶片对人体组织吸收X线差异的放大能力,即胶片反差系数(r值)照片对比度:X线照片上各组织间影像在密度上的差别一、照片对比度的概念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别叫照片对比度(亦叫光学对比度)用K表示(照片对比度)K=D1—D2由图示D1=1g D2=1gI OI1I O I2K=D 1—D 2=1g — 1g =医用X 光片是双面药膜构成,所观对比度D=2 1g= =2 (K=1)+(K=1)=(K=2)二、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一)X 线对比度 X 线透过物体后,在空间形成X 线强度的差别1、被照体本身因素 人体对X 线的吸收形式主要是光电吸收和康吴吸收(1)被照体对X 线吸收与该物质密度成正比,组织密度小者,吸收X 线少,与高密度组织形成X 线对比度大(2)相同密度的组织,其厚度增加时,对X 线吸收大,X 线对比度发生变化2、射线因素——管电压KV(1)高KV (100KV )摄影时,骨、肌、脂肪对X 线吸收不接原子序数,而决定于每克物质电子数,故其吸收差小,所获照片对比度低(2)低电压摄影时(<40—60KV )骨、肌、脂肪按原子序数的3次方吸收,吸收差大,X 线照片对比度大(3)为获良好对比度,管电压使用范围软组织摄影 20KV —40KV (软X 线摄影)I O I 1 I O I 2 I 2 I 1 100 1普通摄影 40KV —100KV 其中40—60KV 为高对比照片高电压摄影 >100KV —150KV(二)胶片对比度 胶片对穿过人体组织的X 线放大程度又叫反差系数1、胶片对比度系数(r 值)表示胶片时X 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r (反差系数)= , 越高,X 线胶片对比度大r 值大者,比r 值小的胶片获对比度大2、屏胶组合使用增感屏投照不仅提高密度,还可提高对比度,图示,屏胶组合时,胶片特性曲线B 左移3、显影处理(1)显影液浓度大,对比度大,反之则小(2)显影液PH 值,PH 值大,对比度大,反之则小(3)显影液温度:一定范围(18—21°)升高,对比度高;过高‘过低、对比度下降。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构成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构成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构成主要包括X线影像、CT影像、MRI影像和
超声影像四种类型。
每种影像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能
够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
首先是X线影像,它是最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
X线影像通过
透过人体组织的方式,显示出人体内部的骨骼结构和软组织情况。
X
线影像在骨折、肺部感染等疾病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CT影像,也称为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影像利用X射线通
过横断面成像的方式,可以显示出更为详细的组织结构。
在脑部和腹
部疾病的诊断中,CT影像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影像,帮助医生做出准
确的诊断。
第三种是MRI影像,磁共振成像。
MRI影像通过利用磁场和无损
高频脉冲波照射人体部位,产生信号并形成图像。
MRI影像在脑部、
关节等部位的检查中具有优势,可以显示出更为清晰的软组织结构。
最后是超声影像,也称为超声波成像。
超声影像利用声波在人体组
织中的传播和反射来形成图像。
超声影像适用于产科、心脏病等领域,具有无辐射、无创伤的特点。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构成主要包括X线影像、CT影像、MRI影像和超声影像四种技术。
每种影像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
用场景,能够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和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X线影像设备的构成
X线影像设备的构成1. 概述X线影像设备是一种常用于医疗诊断和治疗的设备,通过使用X射线技术来观察和捕捉人体内部的影像。
它由多个重要组成部分组成,以确保准确和清晰的影像结果。
本文将介绍X线影像设备的主要构成和功能。
2. X射线发生器X射线发生器是X线影像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产生X射线,并将其通过X射线管束传输到病患身体部位。
X射线发生器通常由高电压电源和X射线管组成。
高电压电源为X射线管提供所需的高电压,使其能够产生高能量的X射线。
3. X射线管X射线管是X线影像设备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阴极和阳极组成,通过电子加速和碰撞产生X射线。
当电子从阴极射向阳极时,它们会与阳极材料产生碰撞,释放出X射线。
4. 支架系统支架系统是用于固定X射线发生器和探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电机、轨道和伸缩臂等组成,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和定位X射线发生器和探测器。
通过支架系统,医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来获取适合诊断的影像。
5. 探测器探测器是用于接收和记录X射线通过人体产生的影像的设备。
它可以是传统的胶片式探测器,也可以是现代的数字探测器。
传统的胶片式探测器使用感光胶片记录影像,而数字探测器将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和存储。
6. 遮挡器和过滤器遮挡器和过滤器用于控制X射线的传播和强度,以获取更清晰的影像。
遮挡器可以阻止X射线传播到不需要成像的部位,从而减少辐射剂量。
过滤器则用于调整X射线的能量和吸收性能,以优化影像的对比度和细节。
7.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用于控制和操作X线影像设备的关键部分。
它包括控制面板、触摸屏和计算机系统等。
通过控制系统,医生可以调整X射线的参数,如曝光时间、电压和电流等,以获得最佳的影像质量。
8. 显示器和存储系统显示器和存储系统用于查看和存储X射线影像。
显示器通常是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可以清晰显示影像细节。
存储系统可以将影像保存为数字文件,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和共享。
影像学x线的作用原理
影像学x线的作用原理
影像学X线的作用原理是通过X射线在物体中的吸收和散射来获得影像信息。
X射线是一种高能量电磁辐射,具有穿透力强、对物质的吸收能力高等特点。
当X射线通过物体时,会与物体中的原子相互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过程:
1. 透射:X射线通过物体的空隙或低密度区域时,不会与物体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透射出来。
透射的强度与物质的密度和厚度有关,低密度和薄的物质透射程度较高。
2. 吸收:X射线通过物体的高密度区域时,会与物体中的原子相互作用,被原子内部的电子吸收,并转化为能量。
吸收的程度取决于物质的原子序数和密度,密度较高的物质吸收程度较大。
3. 散射:X射线通过物体时,还会与物体中的原子发生散射作用。
散射分为一次散射和二次散射。
一次散射是由于X射线与物体中的原子发生散射,改变了射线的方向。
二次散射是指一次散射的射线再次与原子发生散射,形成的较弱散射。
散射对于影像质量有一定影响,主要是增加了背景噪音和降低了对比度。
根据吸收和散射过程,通过探测器接收透射和散射的X射线衰减程度,并计算并转化为灰度值,进而形成影像。
这些灰度值可以在显示器上呈现出物体的内部
结构和组织密度等信息,用于诊断和研究。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首先,X射线的发射与质量是影响X线照片影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X射线的电压和电流的选择对于照片的影像质量有很大影响。
较高的电压能够产生更具穿透力的X射线,但过高的电压会导致图像过曝或烧伤,而较低的电压则会导致图像欠曝。
适当的电流控制可以确保X射线的稳定发射,以防止出现曝光不均匀或曝光不足的情况。
其次,影像质量还与成像设备的性能有关。
包括X射线源的稳定性、成像仪的成像灵敏度以及成像分辨率等。
X射线源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X射线的发射量和发射质量的稳定性,而成像仪的灵敏度决定了对X射线的接收能力,分辨率则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
此外,体内组织结构的异常情况也会对X线照片影像产生影响。
例如,骨骼密度的变化、肿瘤的存在、身体内部的金属植入物等,都会引起X射线的衰减和散射,从而产生图像上的结构改变。
这就需要医生和技师在拍摄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此外,放射影像质量还受到射线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的影响。
较短的拍摄距离使得X射线更集中,从而产生更高的解剖细节,而较长的拍摄距离有助于减少散射辐射。
角度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图像的可视化效果,如胸部摄影时,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更好地展示肺部的阴影。
另外,曝光参数的选择也对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包括曝光时间、曝光系数和对比度的选择等。
适当的曝光时间可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而曝光系数的选择可以影响图像上不同组织结构的灰度值分布。
对比度的选择可以使得图像上的不同组织结构更为清晰可见。
总结来说,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受到X射线的发射与质量、成像设备的性能、体内组织结构的异常情况、射线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曝光参数的选择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正确调整这些因素可以获得更清晰、更准确的医学影像。
X线图像特点
X线图像特点
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是该穿透路径上各层投影相互叠加在一起的影像。
正位X线投影中,它既包括有前部,又有中部和总后的组织结构。
重叠的结果,能使体内某些组织结构的投影因累积增益而得到很好的显示,也可使体内另一些组织结构的投影因减弱抵消而较难或不能显示。
由于X线束是从X线管向人体作锥形投射,因此,将使X线影像有一定程度放大并产生伴影(图1-1-4)。
伴影使X线影像的清晰度减低。
锥形投射还可能对X线影像产生如图1-1-5所示的影响。
处于中心射线部位的X线影像,虽有放大,但仍保持被照体原来的形状,并无图像歪曲或失真;而边缘射线部位的X线影像,由于倾斜投射,对被照体则既有放大,又有歪曲。
图1-1-4X线管阳极靶对X线投影的(放大与晕影)焦点面使X线投影放
大并产生伴影。
当荧屏或胶片(F)由A移至B时,投影将更放大,伴影也增大
图1-1-5斜射投照对X线投影的影响(歪曲失真)同样的球体,由于倾斜投射,
使投影变形,呈蛋形(S2);中心射线部分的投影(S1),有放大,但仍呈球形。
x线影像形成的基本原理
x线影像形成的基本原理
X线之所以能够使人体组织结构成像,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的相互作用:
1、X线的基本性质,即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
2、人体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
因此,当X线穿透人体密度和厚度不同的组织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吸收,结果到达荧屏或胶片的X线量,就会出现差异,在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的作用下,这种差异在荧屏或胶片上就会形成不同明暗或黑白灰度的对比影像。
在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改变时,固有的密度和厚度也随之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使X线图像上的对比发生变化,这就是应用X线检查进行疾病诊断的基本原理。
简述x线影像信息形成的基本原理
简述x线影像信息形成的基本原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X线影像信息形成的基本原理X线影像在医学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形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X射线穿透物体并被探测器捕获,从而形成影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侧肺不张
右上叶肺不张
右上叶肺不张
右下肺不张
左下肺不张
右中肺不张
二、胸部常见病变X线表现与诊断 肺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
1、渗出与实变 2、增殖 3、纤维化 4、钙化 5、结节与肿块 6、空洞与空腔
1、渗出性病变
渗出是急性炎症的主要表现。X线表 现为密度略高,较均匀的云絮状影, 边缘模糊。 实变为肺泡内的空气被病理的液体或 组织所代替,X线表现为片状致密影 渗出与实变见于肺炎、浸润型肺结核、 肺水肿等。
2、薄壁空洞
洞壁薄,小于等于3mm。多见于肺结核。
3、厚壁空洞 洞壁厚,大于3mm。多见于肺脓肿、肺结 核及周围型肺癌。
6、空洞与空腔
空腔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 大。肺大泡、含气肺囊肿及肺气囊等 都属于空肿。其内无液体,壁菲薄。
肺囊肿
胸膜病变
1.胸膜腔积液
多种疾病可累及胸膜产生胸腔积液,不 同的病因可产生不同性质的积液。X 线检 查能明确积液的存在,但不能区分积液的 性质。
2.阻塞性肺不张
支气管完全阻塞后,相应肺的部分或全部无气而不能膨 胀致肺体积缩小 一侧肺不张:为一侧主支气管完全阻塞,患侧肺呈均 匀一致密度增高,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 患侧移位,同侧膈面升高,对侧肺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肺叶不张:为一叶支气管完全阻塞,不张的肺叶体积 缩小,密度增高,叶间裂向患处移位,肺门及纵隔可一 定程度向患侧移位,邻近肺叶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肺段不张: 较少见,单纯肺段不张,后前位一般呈三 角形致密影,基底向外,尖端指向肺门,肺段缩小。 小叶性不张: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及支气管肺炎,由于 多数末梢细支气管被粘液阻塞所致。X线表现为多数小 斑片状影,其周围可有透明的气肿带。
在胶片上形成影像的检查方法,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方 法,如胸部、腹部、头颅、骨盆及脊椎的检查。
优点:影像对比度及清晰度均较好,可显示2mm 以上
的细微结构或早期病灶,影像清晰可靠,可作为客观记录留 存,便于分析对比、集体讨论和复查比较。
缺点:检查范围受胶片大小限制,为单方位、瞬时影
像,难以了解动态功能的改变。
心源性肺水肿
2、增殖
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成的肉芽组织, 病理特点是以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和组织细胞增生为主。 X线表现:病灶成多发小结节状,密度较 高,边缘较清楚,无融合趋势,病灶变化 缓慢。 增殖性病变常见于肺结核、各种慢性肺炎 及肉芽肿性肺炎。
3、纤维化
纤维化病灶:慢性炎症或增殖性病灶在修复 过程中,纤维成分替代细胞成分而形成的瘢 痕。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 局限性纤维化X线表现为局限性索条状 影,密度高,走行僵直,其形态和分布与正 常肺纹理不同。常见于肺炎、肺脓肿和肺结 核等。 弥漫性纤维化X表现为紊乱的条索状、 网状或蜂窝阴影。多见于弥漫性间质肺炎、 尘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放射性肺炎及 结缔组织病等。
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人体初次接受结核菌感染时所产生的肺结核,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典型X 线表现为原发病灶、淋巴管炎与肿大 的淋巴结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哑铃状征象,又 称原发综合征。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结核菌进人血液循环引起播散的 表现,可分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和亚 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X线的基本知识
X线的由来
1895年,由一位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 琴在从事阴极射线研究时发现的,由于当时 对这种射线的性质还不完全了解,所以伦琴 将它称之为X线,以后科学界为了纪念伦琴, 又称之为伦琴线。
一、X 线的特性及应用
(一) X 线的特性
X 线是由真空管内高速运行的自由电子 群撞击钨靶时产生的电磁波,X 线的产生 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X线管、高压发 生器、 控制台。与医学影像有关的特性为 以下几个方面:
(一)X线检查方法
2.特殊检查
包括钼靶软线摄影、体层摄影、放大摄影和荧 光摄影等。随着CT 和MRI的广泛运用,除钼靶软
线摄影外,其余特殊检查在临床中的运用越来越少。
钼靶软线摄影主要用于乳腺检查。
(一)X线检查方法
3.造影检查
利用人工对比的原理,将造影剂引入器官或其 周围,使密度差别较小的组织之间产生明显对比, 以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方法。
肺炎
按照解剖分布可以分为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X线表现: ①充血期:可无阳性发现,或仅表现为病变区 肺纹理增多,透亮度减低或呈密度稍高的模糊影。 ②实变期:包括红色肝变期和灰色肝变期。X 线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炎症累及肺段,表现为 片状或三角形致密阴影,如累及肺叶的大部或全部则 呈大片均匀的致密影,以叶间裂为界,边缘清楚,其 形状及范围与肺叶的轮廓一致。有时在实变区中可见 树枝状透亮的含气支气管影。 ③消散期: X 线表现为散在、大小不等和分 布不均的斑片状影。炎症进一步吸收仅遗留少量条索 状影或完全恢复正常。
造影等。
胸部X线检查
一、正常胸部X线片
正常胸部X 线影像 是胸腔内、外各种 组织器官重叠的综 合投影 。
肺野的划分
二、胸部常见病变X线表现与诊断
支气管改变
1.阻塞性肺气肿
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近 端支气管不全性阻塞所致。 局限性肺气肿:一叶或局部肺过度充气, X线表现为局部密度降低透亮度增加,肺纹 稀疏。 弥漫性肺气肿:多见于老慢支炎,X线 表现为桶状胸,肋骨走行平直,肋间隙增宽, 两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稀疏,纤细,膈肌低 平,心影狭长,滴状心。
①直接引入法: 通过人体自然孔道、Fra bibliotek道或体表穿刺等途径
将造影剂注人人体内的造影方法,包括口服法、灌注法、穿刺 注人法,如胃肠道钡餐检查、支气管造影检查等。
②生理排泄法: 将造影剂经口服或静脉注射等方式引人体内
后,利用造影剂具有选择性地经某一器官排泄或聚积、浓缩的 特点,从而使该器官显影的方法。如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肾孟
二、X 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像。当X 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密度高、组织 厚的部分吸收的X 线量多,密度低、组织薄的部分吸 收的X 线量少,到达荧光屏或胶片上的X 线量出现差 异,于是形成明亮或者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这种人 体本身存在的对比称为自然对比 。如器官和组织有病 理变化,改变了原有的密度,出现新的密度差异,产 生密度高低不等的影像,也属于自然对比的范畴。 2. 人工对比 人体内有些组织或器官如腹腔脏器、 肌肉、血管等,缺乏自然对比,可用人为的方法将高 密度物质或低密度物质引入组织器官内或其周围,人 为造成密度差异,使之产生明显对比而显影,称为人 工对比。这种检查方法称为造影检查,引人的物质称 为对比剂 ( 即造影剂) 。
大叶性肺炎 X线平片,右中上肺野密度增高影
大叶性肺炎 CT平扫,空气支气管征
小叶性肺炎
X线表现
病变多位于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 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沿肺纹理分布 有斑片状模糊致密影,密度不均。 病变可融合成较大片状。
小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A图显示右肺下 野肺纹理增多、 增粗、边缘模糊 B图局部放大, 显示更加清楚
1. 自然对比 X线能使人体组织在荧光屏或胶片上成
人体物质密度与影像密度
组织 骨骼 物质密 度 最大 透视 黑 照片 白
软组织
脂肪
中等
较小
灰黑
灰白
灰白
灰黑
气体
最小
白
黑
三、 X线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X线检查方法 1.普通检查 --简单易行,应用最广,是X线诊断的基本方法
(1)荧光透视 简称透视,是利用荧光效应对被检查部位
与x线检查相关的四个特性
穿透性 荧光效应 感光作用 电离生物效应 穿透能力 荧光物质→可见荧光 成像基础 透视基础
光化学反应(胶片感光) 摄片基础 被吸收→正负离子 放射防护、 治疗基础
X线的穿透性
穿透程度与物质密度和厚度有关:
密度越大,穿透过的X线越少; 密度越小,穿透过的X线越多。
x线多→荧光作用强→透视白 x线多→感光作用强→照片黑 x线少→荧光作用弱→透视黑 x线少→感光作用弱→照片白
4、钙化
钙化一般发生于 退行性病变或坏死的 组织内。其X线表现 为密度很高的高的致 密阴影,边缘锐利, 形状不一,可为斑点 状、团块状或球形, 常见于肺结核钙化。
5、结节与肿块
3cm以下称为结节,大于3cm称为肿 块,良性者有包膜, X 线表现为密度高, 边缘光滑的球形块状影。恶性者多无包膜, 呈浸润性生长,X 线表现呈分叶状,边缘 不规则,有细毛刺特征的块状影。
A
B
间质型肺炎
X线表现:
病变多发生于两肺中
下野内中带。
肺纹理增粗、模糊,
呈网状或小结节状影
可伴有肺门阴影增大、
密度增高、结构不清。
间质型肺炎
肺结核
1、分类:1998年8月中华结核病学会制定了我国新的
结核病分类法: (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包括 原发综合征、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性粟粒型、亚 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继发型肺结核(Ⅲ型):包括渗出浸润为主型、 干酪为主型、空洞为主型肺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Ⅳ型):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 炎,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结核性脓胸。 (5)其它肺外结核(Ⅴ型):按被感染的部位及脏器命 名,如骨结核、肾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胸膜病变
1.胸膜腔积液 游离性胸腔积液:
少量 250毫升左右,表现为肋膈角变钝; 中量 上缘成外高内低弧形致密影; 大量 上缘达第2肋前端以上,患侧肺野呈 大片致密影,仅在肺尖部可见透亮影。
胸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