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试题分析
2019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答案】①奥数应建立在兴趣之上,属于研究性、高层次学习; ②奥数学习过 分关注海量题目和功利化,不利于系统学习数学; ③数学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 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 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8分)
•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怎样做,所以, 答案的重点构成在于曹霸作画前的观察琢磨、认真思考(颔联部分)和作画时 谨慎落笔、酣畅淋漓(颈联和尾联部分)两个部分。
• 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 【答案】①先是叙写之前画先帝马的车载斗量的画工们,没有一人能形神 毕肖地画出玉花骢的样貌。接着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先帝玉花驄的样貌,扬 首卓立,神气轩昂。最后写曹霸认真观察思考,拿起画笔,须臾间完成画 作,且形神毕肖,仿佛真龙天马下凡,超越了之前所有的画作。②诗人运 用了烘托渲染和衬托对比的手法,把真马与画马,凡马与“真龙”,画工 与曹霸形成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衬托出了曹霸画马技术的高超和审美格调 的脱俗。
【答案】1.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有条不紊地 发展。两人通过电话相知相恋到分离。2.交代战争时期的特殊环境。 俩人因为战争不能经常见面,只能通过电话联络感情。3.首尾呼应, 深化主题,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同时书写了人性的美好。4.制造 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情节的发展因为电 话的联络而得以层层推进。5.对塑造人物性格有帮助。两个人的性 格特点在一次次通话中得以渐渐丰满起来。
【答案】①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让专业研究充满活力和生机; ②对物理 学、文学艺术等有广泛兴趣,有利于打通文理隔膜和思维障碍而开阔专业研 究的视野; ③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他的数学研究; ④看围棋比赛, 更培养了他读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⑤兴趣广泛,有利于洞察时代发展背景下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I试卷分析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I试卷分析该试卷(2019年全国卷III)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全面考查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取材广泛、体裁多样、时代性强,其在全国III卷书面表达题目设置了邀请外国朋友参加校内音乐节的情境;阅读理解部分一个语篇以国外视角报道中国文化及中国美学对国际时尚的影响,展现了中国对国际时尚和设计发展的引领作用。
这些语篇通过在试题情境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知识,引导考生关注和提高审美情趣。
阅读理解部分第二节语篇介绍在选修网络课程时如何与授课教师建立健康有益的互动交流。
这些语篇视角独特,积极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文情怀。
在短文改错语篇介绍作者要开办多家咖啡馆的工作梦想,宣传了劳动精神,加强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全国III卷完形填空语篇报道了挪威小城Rjukan一年中几乎半年无法得到阳光直射的现状,这种现象在通过利用高科技设备得以改善的过程。
这些语篇能激发深入思考,关注自然和生态,探索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一)听力试题分析整体来说,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III 卷听力试题没有偏、难、怪题。
选材上,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中的“人际沟通”、“体育与健康”、“个人、家庭及学校生活”、“未来职业、未来规划”及“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等,较全面地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第7和第8段材料均与“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相关,第5和第9段材料均与“个人职业倾向”相关,第3段材料涉及“家庭生活”等。
材料中还出现了大量可模仿用于输出表达的词块、句子。
常见词块:sell out 售空;卖光;脱销in total 总共;合计membership card 会员卡give sb a …discount 给某人打……折help out (with sth) 帮忙(做某事)no problem [非正式用语] [表示乐于相助或事情容易做] 没问题focus on 集中(注意力、精力等)于a business trip 出差;公务旅行make it 能够到场instead of 代替;而不是take care of 打理。
2019年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分析】读材料可知,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解答】解:读图1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城市为上海、南京、合肥(注意常州2001年属于Ⅰ型,但2016年已经下降为Ⅱ型);读图2,三个城市只有上海临海且海港规模大,南京、合肥没有临海也没有海港,A错;上海、南京沿长江分布,但合肥没有沿江,B错;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合肥距离长江入海口距离较远,C错;结合图2图例可知,合肥、南京为省级行政中心,上海为直辖市,行政级别都较高,D 对。
故选:D。
【点评】本题以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为背景,考查了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的类型,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分析】读图2可知,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主要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读图分析解决问题。
【解答】解:读图1可知,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主要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等城市,其中盐城和滁州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安庆、滁州、宣城位于上海的西部,以上海为中心,结合图2可知,这些城市分布分散于长三角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总体分布为西部多、东部少,空间分布不均,也没有对称性,故A、C、D错;它们的共同点是处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地带,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边缘性,B对。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全国卷3
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旳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旳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能够看到晚明市井生活旳真实面貌,这关于研究社会史旳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伙所熟悉。
但在“五四”往常,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依旧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旳看法。
神话传奇确实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旳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奇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奇,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差不多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旳传奇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奇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旳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怎么说应归于文学依旧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判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名目学里旳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确实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旳,《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纳。
尽管《山海经》里平实旳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旳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因此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那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旳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旳成分在,仍能够之证史或补史。
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旳《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旳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旳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旳地理知识水平。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试题及详细解析(精校版)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试题及详细解析(精校版)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答案】D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和词语的能力。
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名闻遐迩”,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语境强调的是瓦尔登湖成为观光胜地,应填“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语境强调的是人们都纷纷来到瓦尔登湖,应填“纷至沓来”。
“杂居”侧重混杂而处,“栖居”侧重栖息居住,语境强调在“现代都市”居住,所以应填“栖居”。
故选D。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答案】A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这道题采用的是客观选择题形式,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2019年全国新课标II卷试题及解析
2019高考数学试题+完美解析!2019全国新课标II卷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解析】考察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集合的运算【解析】考察复数的共轭,及其坐标表示【解析】考察向量的坐标运算,向量的减法,求模,数量积等基本公式,此题只要依题意进行公式套入即可。
【解析】考察统计中各个数据的含义,此题需理解中位数的求法即可。
【详解】9个数的中位数去掉两端的两个数据后,新7个数的中位数和原来相同,故选A【解析】此题看似不等式,实则是考察函数的单调性,通过函数单调性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关系。
【解析】此题考察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详解】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故选B【解析】圆锥曲线,考察抛物线和椭圆的焦点坐标,代入焦点坐标公式中即可求解,难度中等。
注意识别焦点位置。
【解析】考察图像变换中的含绝对值的图像变换,则利用图像判断函数单调区间【解析】考察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利用二倍角公式,可化简求tanα,进而求sinα【解析】此题考察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法,根据题意做出图像,已知条件中的PQ=OF ,寻找关于a,b,c的等量关系,变形整理出离心率,是难题【解析】此题是“类周期函数”函数每向右一个单位,纵坐标总扩大2倍,做出函数图像,解出相应的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恒成立的条件,可求m的取值范围。
【解析】统计问题,考察频率分布中的平均值的求法,方法:频率乘相应数据再求和【解析】考察函数的奇偶性,及指数对数的计算。
根据已知区间的函数值,利用奇函数性质转换到未知区间的函数值,可求参数a【解析】此题考查解三角形中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的应用。
应用余弦定理课解出a和c,在用面积公式可解【解析】本题考察数学文化,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5分拆成2+3分两部分,利于学生拿分;第一空,应用题中“对称”二字,可数出面数;第二空,恰当做出截面是关键,把立体图形的放在平面几何中研究,是解决立体几何的重要手段1【解析】(1)问考察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找到与BE垂直的两条相交直线(2)问考察空间向量中二面角的求法,注意此题问的是正弦值,还需将余弦值转化为正弦值。
高考全国乙卷:《理科数学》2019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高考全国乙卷理科数学·2019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同卷省份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省甘肃、青海、蒙古、山西省吉林、宁夏、新疆、黑龙江高考全国乙卷:2019年《理科数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______。
A .}{43x x -<<B .}42{x x -<<-C .}{22x x -<<D .}{23x x <<答案:C2.设复数z 满足=1i 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 ,y),则______。
A .22+11()x y +=B .221(1)x y +=-C .22(1)1y x +-=D .22(+1)1y x +=答案:C3.已知0.20.32 log 0.220.2a b c ===,,,则______。
A .a b c <<B .a c b <<<<C.c a b<<D.b c a答案:B-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512-≈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512-.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512且腿长为105cm,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cm,则其身高可能是______。
A.165cmB.175cmC.185cmD.190cm答案:B5.函数f(x)=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______。
A .B .C .D .答案:D6.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如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______。
2019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新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化学(附答案解析)
反应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
2.B
【解析】
【分析】
2-苯基丙烯的分子式为 C9H10,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
应。
【详解】
A 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褪色,故 A 错误;
B 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 2-苯基丙烯,
的,故 B 正确;
C 项、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
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 C 正确;
D 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
的特点,故 D 正确。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握物质性质、
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平衡后气体中 H2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 CO 还原 CoO(s),平衡后气体中 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 CoO(s)为 Co(s)的倾向是 CO_________H2(填“大于”或“小
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 CO(g)和 H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
氧化物
Li2O
MgO
P4O6
SO2
熔点/°C
1570
2800
23.8−75.5来自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 (4)图(a)是 MgCu2 的拉维斯结构,Mg 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 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 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 Cu 原子之间最短距离 x=__________pm,Mg 原子之间最短距离 y=__________pm。设阿 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 MgCu2 的密度是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试题英语分析
2019年全国卷II英语试题分析2019全国II卷听力试题总体评价:•2019年高考英语听力(II卷)试题录音材料总字数为882,语速标速偏慢,时长20分钟内。
朗读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标准美式发音。
内容上遵照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功能意念项目和话题项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全面考查了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境真实,信息点丰富,题目设置比较灵活,展现出英语语言的交际性和文化性特征,整体难度系数较往年略有增加,但充分发挥了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作用,有利于指导未来高中英语教学的长足发展。
三.2019听力试题特点一.词汇方面近义词转换Need a rest ---tired make it another day---postpone二.话题方面1.听力内容涉及日常生活,工作交往,预约应聘,简单人物介绍等。
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往年一般第十段材料较难,今年从第一段材料到第十段材料,基本保持一致。
在难度上有所降低。
2.独白话题选择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注重交际应用能力3.听力内容话题与2018年话题有几处较接近三.考点方面考点分布稍有变化---重点考察细节题,推断题,观点态度有所减少。
考查了数字时间表达2019年全国卷II英语阅读理解A, B篇解析张国萍A篇本文属于应用文。
据相关材料,取材于杂志Old Joe(autumn 2013)。
文章标题是My favorite books,作者介绍了自己最喜爱的四本名家之作。
文章表面介绍书,实则反映社会读书热,倡导多读书。
相对比以往此类真题,文章变化不大,属阅读题目中最简单的。
大部分同学可以拿到全分。
此类文章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阅读时学生应采取速读与部分段落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快速精确的找出题目答案依据。
21. Who does "I" refer to in the text?A. Stephen King.B. Gillian Flynn.C. Jo Usmar.D. Roald Dahl解析:本题属于词义猜测题。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试题及详解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 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 等角度分析判断。答题时明确具体的考查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 内容判断正误。B项,“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 强加因果,老人避开别人的原因与出身、性格无关,他只是想在 这个幽静的地方重温被人遗忘的舞步,享受这份独特的快乐。故 选B。
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 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 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 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 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 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 牵挂。
B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9年全国普通高考新课程 II 卷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B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
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
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
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 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 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 痛苦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 圃,衬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河北省2019年高考[文综]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河北省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6~8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
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
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三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分析】
通过求导数,确定得到切线斜率的表达式,求得 ,将点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求得 .
【详解】详解:
,
将 代入 得 ,故选D.
【点睛】本题关键得到含有a,b的等式,利用导数几何意义和点在曲线上得到方程关系。
7.函数 在 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答案】B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先求出阅读过西游记的人数,进而得解.
【详解】由题意得,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为90-80+60=70,则其与该校学生人数之比为70÷100=0.7.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抽样数据的统计,渗透了数据处理和数学运算素养.采取去重法,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
【详解】 是R的偶函数, .
,
又 在(0,+∞)单调递减,
∴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解题关键在于利用中间量大小比较同一区间的取值.
12.设函数 =sin( )( >0),已知 在 有且仅有5个零点,下述四个结论:
① 在( )有且仅有3个极大值点
② 在( )有且仅有2个极小值点
4.(1+2x2)(1+x)4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
A.12B.16C.20D.2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利用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求展开式指定项的系数.
【详解】由题意得x3的系数为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利用展开式通项公式求展开式指定项的系数.
5.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的前4项和为15,且 ,则 ( )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é)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èi)虎作伥B.惬.(qiè)意觊.(jì)觎蒙.(měng)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门揖.(yī)盗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圈圈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额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与西方的思想文化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3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集合A={﹣1,0,1,2},B={x|x2≤1},则A∩B=()A.{﹣1,0,1}B.{0,1}C.{﹣1,1}D.{0,1,2} 2.(5分)若z(1+i)=2i,则z=()A.﹣1﹣i B.﹣1+i C.1﹣i D.1+i3.(5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位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学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A.0.5B.0.6C.0.7D.0.84.(5分)(1+2x2)(1+x)4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A.12B.16C.20D.245.(5分)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的前4项和为15,且a5=3a3+4a1,则a3=()A.16B.8C.4D.26.(5分)已知曲线y=ae x+xlnx在点(1,ae)处的切线方程为y=2x+b,则()A.a=e,b=﹣1B.a=e,b=1C.a=e﹣1,b=1D.a=e﹣1,b=﹣1 7.(5分)函数y=在[﹣6,6]的图象大致为()A.B.C.D.8.(5分)如图,点N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ECD为正三角形,平面ECD⊥平面ABCD,M是线段ED的中点,则()A.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B.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C.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D.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9.(5分)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ɛ为0.01,则输出s的值等于()A.2﹣B.2﹣C.2﹣D.2﹣10.(5分)双曲线C:﹣=1的右焦点为F,点P在C的一条渐近线上,O为坐标原点.若|PO|=|PF|,则△PFO的面积为()A.B.C.2D.311.(5分)设f(x)是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且在(0,+∞)单调递减,则()A.f(log3)>f(2)>f(2)B.f(log3)>f(2)>f(2)C.f(2)>f(2)>f(log3)D.f(2)>f(2)>f(log3)12.(5分)设函数f(x)=sin(ωx+)(ω>0),已知f(x)在[0,2π]有且仅有5个零点.下述四个结论:①f(x)在(0,2π)有且仅有3个极大值点②f(x)在(0,2π)有且仅有2个极小值点③f(x)在(0,)单调递增④ω的取值范围是[,)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17. 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 .
(1)求A;
(2)若 ,求sinC.
解:(1)
即:
由正弦定理可得:
(2) ,由正弦定理得:
又 ,
整理可得:
解得: 或
因为 所以 ,故 .
(2)法二: ,由正弦定理得:
又 ,
整理可得: ,即
或
且
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涉及到两角和差正弦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能够利用正弦定理对边角关系式进行化简,得到余弦定理的形式或角之间的关系.
解:
由 知 是 的中点, ,又 是 的中点,所以 为中位线且 ,所以 ,因此 ,又根据两渐近线对称, ,所以 , .
考点: ,双曲线及其渐近线的对称性.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A. B.
C. D.
解:由 ,得 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又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函数的性质与图象,利用函数奇偶性和特殊点即可解决这类问题.
6.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如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则 =
A. B. C. D.
解: , .故选C.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集合的交集.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全国卷2
2019 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 全国卷 2语文考前须知:1、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旳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 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面旳文宇,完成1? 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旳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旳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旳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旳经验;小说家那么通常记录见闻传奇,虚构故事,通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旳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旳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旳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旳过去,作为远行者旳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旳角色,故事旳丰富程度与远行者旳游历成比。
受此阻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旳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差不多上描述某种专门旳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旳故事是唐吉可德旳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旳流浪汉小说也表达游历见闻旳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奇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旳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旳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旳亲热关系。
虚构旳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旳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旳故事能够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旳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旳离群索居旳时候,小说家能够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旳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旳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旳历险故事,然而,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旳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许多旳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小孩们讲述这一切旳时候,他本人确实是故事旳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领旳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旳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旳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旳讲述目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试题分析
分值的变化
与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相比,现代文阅读由35分变为36分,古代诗文阅读由35分变为34分,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没有变化。
从古代诗文阅读模块挖了1分,给了现代文阅读模块。
各个模块下的变化:
①论述类文本相较2017年没有变化,仍旧是9分,3道小题,每小题3分。
②文学类文本由14分变为15分,多的这1分加在了第5题身上,让它由5分变为了6分。
分值的变化,体现的往往是难度的变化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的变化,当然也可能是即将产生变化的信号。
③实用类文本仍旧是12分,其下3道小题的分值有了完全不同的分布。
第7、8、9题的分值由2017年的3、5、4分变为现在3、3、6分,客观题分值下降,简答题分值上升,这意味着第9题难度的上升。
④文言文阅读无变化,选材依旧来自二十四史,《晋书》、《后汉书》、《宋史》。
⑤古代诗歌阅读由11分降为9分,其中1分给了现代文阅读,另一分则给了名句名篇默写。
2道小题中,14题由5分降为3分,15题简答题分值无变化。
⑥名句名篇默写由5分、5个空缺变为6分、6个空缺,分值涨1分,这不得不让人想到今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题型的变化
“5选2”模式消失。
第8题、第14题均由“5选2”变为“4选1”,
名句名篇默写由“2空+3空”变为“2空+2空+2空”,分值增加、空缺增加、空缺布局也产生变化。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17题、第18题多年来一直保持的站位被打破,17、18、19三道题以组合题形式出现,分别考查:病句、词语使用、补写句子;
全国卷Ⅰ中17题为病句、18题补写句子、19题词语使用;
全国卷Ⅱ中17题为补写句子、18题词语使用、19题病句;
全国卷Ⅲ中17题为词语使用、18题为病句、19题为补写句子。
这种三个卷区并不统一的排布意味着这三道题的先后次序并无一定之规,更多的还是根据所选语言材料及试题前后顺序对学生答题的提示和影响来考虑的。
组合题的材料选取的都是带有说明性、科普性、论述性的具有很强逻辑性的语言材料。
这种组合题在往年的山东卷中较为常见,而2019年是山东省加入全国卷的第一年……
第20题:
全国卷Ⅰ考查应用文改错,兼考语言得体之书面语体。
全国卷Ⅱ考查应用文改错,兼考语言得体之词语使用。
全国卷Ⅲ考查书信及表达得体,改错的形式。
第21题:
全国卷Ⅰ考查图文转换,引入了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相关内容。
全国卷Ⅱ考查给材料仿写,以家国情怀为内核。
全国卷Ⅲ考查图文转换,核心内容为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
2019年语文试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在分值及题型方面的变化,可以由下表直观呈现。
2019年考试说明第一部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第三点中,明确说: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约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约35分,古诗文阅读约35分。
表达题约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约20分,写作60分”“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9题左右。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7题左右”“语言文字应用,5题左右;写作,1题”“全卷共22题左右”。
与2017年相比,在表述上悄悄地加上了表示概述的词“约”“左右”,就是暗示此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