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财务风险的研究相对我国比较早,欧洲自19世纪起社会各界的专家和学者便初步对财务风险的概念进行了表述,即财务风险因经营的收入而出现。上世纪二十年代,奈特指出风险存在客观不确定性,但是却可测量。Van Horne(2001)提出,财务杠杆会导致美股收益出现变动,从而造成一些公司可能会出现到期没有能力偿还债务的风险。Abbate(2014)对新西兰2006-2010年间融资公司倒闭的事例进行了模拟,并且证实该公司因为监管机构不利、公司治理结构不科学、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综合素养低等众多原因造成财务风险,结果就造成企业因财务风险而最终宣告倒闭的结局。
国外对于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等两个方面,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大多数国外学者都是通过建模的形式进行研究。Hwang (2015)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对金融证券市场当中的资产预期收益率和风险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对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方面,Osypenko(2015)认为,要想对财务风险进行实时控制,就必须要把数学模型和企业经营管理相联系,这样企业不仅可以节省企业的成本,而且还能够有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而实践证实,这一方法有很强的可行性。
总而言之,国外对于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的研究,从定义、财务风险产生原因、识别,最后到财务风险控制,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而且还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对财务风险形成的一系列因素有了详实的了解,在财务风险识别上通过建模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从财务风险的源头上对财务风险实施管控措施,涵盖范围比较广泛,但是在对财务风险深度的普适性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缺乏,希望能够在此角度继续研究。
国内硕博论文和期刊上针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措施的研究比较多,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期刊和学校图书馆共搜集到相关文献1890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硕博论文共4篇,典型的期刊文献论文提取出7篇,分别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了解国内对于财务风险研究的现状。
莫晓芸(2018)在其硕博论文中以D公司为实际案例,对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并以理论为基础,结合案例分别对内外部财务风险进行了分
析,指出了内部风险主要是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营运风险等,并从内外部因素着手进行分析,提出了公司内部会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综合素养低、财务制度不完善等内部原因,最后分别从组织、制度和公司等三个方面提出财务风险的管控建议,对D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提供了帮助。
代晓维(2017)在其研究中以Z房地产公司为例,在对财务风险理论基础进行系统了解的前提下,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对Z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系统评价,并且对Z房地产公司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运营风险、利益分配风险等进行了识别和分析,最终提出加强防范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利益分配风险等等,为Z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识别和管控提供了帮助。
于冰(2018)在其研究中以HS公司为例,主要对HS公司的财务风险内部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过度赊销加重应收账款管理压力、存货周转乏力引发现金流短缺、筹融资模式欠妥家具还债压力、不合理投资引发负债利息隐患等一系列成因,并分别从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因势制宜等财务管理方面来防范财务风险。
郭嘉(2018)同样以A证券公司为实际案例,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对财务风险控制的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财务风险是因该公司盈利结构比重失衡、债务结构不够稳定、资产规模小、自营业务风险加剧等引发。
我国对于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比较宽泛,研究者众多,研究方向却比较统一,主要集中在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成因、识别和防范等几个方面。
田路(2015)在其研究中指出,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有五种,分别是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业风险、外汇风险和可控风险等,只有对财务风险的常见类型了如指掌,才能够因势利导地查找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
互联网的普及衍生出许多互联网企业,而互联网金融企业是其中财务风险最为明显且最为普遍的企业,因为互联网的不确定和安全性低的缘故,所以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与发展相互制衡的局面。李晶(2018)在其研究中指出互联网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成因,资本结构不合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投资方式单一等三方面的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企业资本结构、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投资方式多元化等建议和措施来防范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财务风险。
龙霞(2015)在其研究中提到了“财务结构”,要想防范财务风险,就必须要先了解财务结构,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利益分配等共同组成了财务架构,而风险也因此架构而衍生。对于财务风险来讲,外部因素是次要的,可控因素还要从内部风险因素着手。
赵国粮(2014)在其研究中指出,财务是企业命脉,财务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经营与发展,而一个企业要想防控财务风险,就必须首先要从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做起,逐渐渗透到财务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循循善诱地将一切财务风险都扼杀在萌芽状态,即使存在财务风险也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识别和管控。
徐敏慧(2018)指出,风险与发展共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面临着一切风险,而财务风险在众多风险中尤为关键。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基层,都要遵循财务制度,建立防范机制必须要谨慎、科学,风险还要有效进行预测、评估和把控,只有这样,财务风险才不会将企业至入危险之境。
韩萍(2015)在其研究中也重点指出了财务风险的产生因素,资本结构不合理,管理层防范观念弱,负债率高且造成资产禁锢,财务与宏观环境不相适应等等因素。
周杰(2018)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进行了系统分析,分别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来定义财务风险,指出财务风险是因一切财务活动不受控而引发,并指出了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共存性、激励性等特性。在众多财务风险中,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投资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同等重要,而我国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链条中非常关键,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资金结构不合理、投资不科学、资金回收策略不当、利益分配有失公平等都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继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利润结构和综合效益。
国内专家和研究学者对于财务风险的研究比较宽泛,但是深度的挖掘还不够。我国对于财务风险的研究大多数都集中在表层研究上,主要是针对已经存在的且常见的风险类型进行研究,对于未出现的但是潜在的风险类型未进行挖掘和深究,从这点来看,我国之于国外研究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在对财务风险的研究,未来我国还需在深度挖掘财务风险类型上下功夫。另外,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控指标分析上,建立模型还有待考量和实验,实证分析层面比较浅,需深入探